“李白”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恩遣戍滇纪行 明 · 杨慎
商秋凉风发,吹我出京华。
赭衣裹病体,红尘蔽行车。
弱侄当门啼,怪我不过家。
行行日已夕,扁舟歙潞沙。
扬舲天津口,回瞻见牛斗。
风吹紫荆树,月照青杨柳。
逆流溯漕河,相顾慎风波。
荒村聚豺虎,夹岸鸣蛟鼍。
仆夫困牵挽,防吏苦嗔呵。
徐沛洪流溢,沧溟浴白日。
聚落鸡犬空,衔舻羽毛疾。
暗滩持楫防,洄溜扬帆慄。
维缆依鹳巢,搴蓬迩鲛室。
乘月下吕梁,侵星过白杨。
漫岸憬失道,孤舟郁相忘。
喧豗见叠浪,极眺无连冈。
阴霞互兴没,湅雨倏淋浪。
湿薪戒传火,空囊愁绝粮。
信宿万籁平,邻舟动欢声。
闻鸡共起舞,买鱼贺兼程。
夕泊秦淮岸,朝逗维扬城。
愁听玉箫曲,懒问琼花名。
畏途险已出,胜地心犹惊。
真州对瓜步,分岐当去住。
翘思铁瓮云,怅望金陵树。
江浮惧涛澜,陆走淹霜露。
移船鹭洲来,弭榜龙江隈。
故人同载酒,一醉雨花台。
高台多古今,百虑盈疏襟。
琴弹别鹤调,笛喝飞鸿吟。
临风惜南鹜,揆景恨西沉。
江程始挂席,江月照采石。
招摇西北明,水雾东南碧。
铜陵梦里过,赭圻望中隔。
浔阳见市廛,湓浦异潮夕。
马口歌独漉,鱼山侯风宿。
西塞渔父矶,东陵道士洑。
估客叹浮萍,放臣悲落木。
秋惊赤岸枫,霜谢黄州菊。
龟山汉阳县,鹄矶遥可见。
披襟倚山阁,开图对离宴。
鲜飙蘋末来,馀霞波外绚。
枕底鸣飞湍,舷际失江干。
仙子驻鹤峤,王孙斗鸭阑。
云开君山出,壑归洞庭宽。
乾鹊噪危樯,连连一何迅。
试叩巴峡船,果得家乡信。
时序感孤怀,风烟集双鬓。
江陵初解帆,苍皇理征衫。
家人从此别,客泪不可缄。
腾装首滇路,问愁程楚岩。
楚水萦沅澧,楚岸秀兰芷。
古墓识昭丘,遗坊号珠履。
珠坊青芜繁,昭丘白云屯。
伤心枫树林,回首桃花源。
天寒行旅少,岁晏霜霰烦。
界亭四十渡,羸马不成步。
幽篁讵见天,密箐才分路。
营窟半卉裳,人烟尽槃瓠。
戾虫啸落景,暴客当官戌。
驱车先发煦,投驿迟瞑雾。
溆浦涔阳连,龙摽夜郎天。
远游吊屈子,长流悲谪仙。
我行更迢递,千载同潸然。
一叶崇安渡,千波竹箭急。
鬼方昔云遐,罗甸今初入。
阴霾暄凝交,瘴岚昏晓集。
长亭此驿遥,只尺如棘涩。
石行蹶昆蹄,沙炊咽蒸粒。
断肠盘江河,销魂宠嵷坡。
军堡鸣笳近,蛮营荷戟多。
三辰晦光彩,七旬历滂沱。
罽衣行风舞,芦笙眺月歌。
可怜异方乐,令人玄鬒皤。
烟霜穷琐旅,茝若开芳序。
迎睫平原来,还顾残山去。
喜见青松林,却辞黄茅屿。
滔滔岁已周,望望且夷犹。
衣尘何暇拂,足茧不能休。
碧鸡俪金马,滇海昆池泻。
五尺常頞道,万里唐蒙野。
隋将仆碑川,汉相连营下。
我行更向西,绵力倦攀跻。
硪碌穿危磴,蜻蛉控绝溪。
点苍明霁雪,抱珥饮晴霓。
蒲塞重关峻,兰津毒草低。
枝寒鸩鸟下,花煖杜鹃迷。
淜环蜮射渚,畷入象囲畦。
莹角髦牛斗,斑文笮马嘶。
缅书涂贝叶,𤏡照燧松梯。
风景他乡别,天倪吾道拙。
云山已乱心,风尘仍结舌。
出门各自媚,失路为谁悦。
桑落岂忘忧,芃觿讵申结。
龙吼雄剑鸣,骥歌唾壶缺。
苍苍七星关,几时却东还。
瀰瀰三峡水,奚啻隔中沚。
黄犬代书邮,青龙借归舟。
雁翼翔廖廓,猿声递阻修。
何由一缩地,暂作锦江游。
搥碎黄鹤楼 明 · 杨慎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传闻·名人轶闻
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其事本如此。
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曰:“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傍一游僧亦举前二句而缀之曰:“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又一僧云:“酒逢知己,艺压当行”。
原是借此事设辞,非太白诗也。
流传之久,信以为真。
宋初有人伪作太白《醉后答丁十八》诗云“黄鹤高楼已搥碎”一首,乐史编太白遗诗,遂收入之。
近日解学士缙作吊太白诗云:“也曾搥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
殆类优伶副净滑稽之语。
噫,太白一何不幸耶!
按:《升庵诗话》
登黄鹤楼步韵 明 · 萧淮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补
粤船夜傍春江泊①,江上高台扁黄鹤②。
黄鹤西去湘云孤,青楼千载涵江廓。
断矶湮水横白凿③,疏帘钩雨垂朱络④。
好山欲渡楚门来⑤,飞翠絪絪笼晓阁⑥。
遗恨高悬赤壁峰⑦,寒波夜漱鄂王宫⑧。
巴蜀雪消洞庭阔,苍茫直与天河通。
月明江上铁笛起,素怀顿觉生长风。
巫山云雨空寂寞,孤崖残火宿渔翁⑨。
咏游总付乾坤彦,鲛室珠玑倾过半⑩。
崔郎由赏谪仙人,骚坛今古惊词翰⑾。
登楼感物乡思生,回首苍梧渺不见⑿。
万花射日天宇澄⒀,清尊且对庐山面。
观风督府东吴豪⒁,海润芳胸平若练⒂。
玉壶皎皎剑光寒,毒岚瘴雾清江汉⒃。
【校注】
(1)粤船:山粤地开来的船,指作者所乘。
(2)扁黄鹤:扁额上书“黄鹤楼”三字。
(3)断矶句:谓黄鹤断矶的白石湮没在江水中,清晰可见。白凿,即《诗·唐风·扬之水》“白石凿凿”。矶,原误作“机”,径改。
(4)垂朱络:形容雨丝如垂网。
(5)楚门:楚境。
(6)絪絪:犹“茵茵”,翠色浓郁。
(7)遗恨句:赤壁大战以吴蜀联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刘备后来不采纳诸葛亮联吴伐魏之策,急于吞并东吴,卒致失败。杜甫《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8)漱:冲刷剥蚀。鄂王宫:据《史记·楚世家》载,春秋时楚王熊渠封次子红为鄂王,居夏口,即今武昌。鄂王宫指此。
(9)巫山二句:意谓江崖仅渔翁夜宿,巫山神女当觉寂寞。
(10)鲛室句:《博物志》卷二云:“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此句意谓古今题咏黄鹤楼诗作字字珠玑。鲛室,鲛人居住之处,原作“蛟”,径改。
(11)骚坛:诗坛。
(12)苍梧:作者为桂林人,古属苍梧郡。
(13)射日:耀日。
(14)观风句:指秦金。古代天子派使臣赴各地观察风俗,谓之观风。督府,对巡抚的尊称。
(15)海润句:誉秦金胸怀坦荡如海水。
(16)皎皎二句:谓秦金平定战乱,扫清雾霭。
此诗当为作者奉使粤中归泊江夏而作,作于正德九年以后。诗中写黄鹤楼及远近形胜,颇有气势。登临回首,洞庭水阔,苍梧云渺,一缕乡愁,油然而生。诗末归结到赞颂秦金的文治武功,也是这类唱酬诗通常的路数。
登黄鹤楼三首 其三 明 · 许宗鲁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石磴仙楼转,江流楚塞长①。
翔风喧草树②,南国下烟霜③。
指顾苍梧外,瞻依紫极旁④。
一闻崔颢句,山水借辉光⑤。
【校注】
(1)江流句:《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楚塞,指楚地。
(2)翔风:惠风。《论衡·是应》:“翔风起,甘露降。”《尸子》:“翔风,瑞风也。一名景风,一名惠风。”
(3)南国:古指江汉一带。《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烟霜:霜雾。
(4)紫极:又称紫微、紫垣、紫宫等。紫微垣为星座名,乃三垣之一,传说中天帝所居,故亦指帝王宫庭或京都。陆机《赠弟士龙》:“奕世台衡,扶帝紫极。”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5)辉光:荣光。
三首诗均为与文士酬唱之作,末一首以思君作结,是这类应酬诗的通例。
次朴庵韵 明 · 朱衣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山峰缥缈楼台出,翼野凭凌象纬赊①。
但见白云穿石洞②,不闻黄鹤下金沙③。
天空形胜蟠双郭④,市远烟光动万家⑤。
即使平成非禹绩⑥,至今江汉走龙蛇⑦。
【校注】
(1)翼野:翼,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古以天上星宿的位置,划分地面相应的区域,叫“分野”。翼野,翼、轸二星之间,当楚地分野。《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张守节正义:“翼二十二星,轸四星,长沙一星,辖二星,各轸七星皆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凭凌:侵凌。谓鹤楼之商,直逼九霄。李白《大鹏赋》:“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象纬:谓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泛指日月星辰。杜甫《游龙门奉先寺》:“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2)但:只。
(3)金沙:言沙之美。旧武昌城南有金沙洲。
(4)天空:天际空阔。贯休《送僧归天台寺》:“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中。”蟠:盘伏。双郭:指武昌府城及东北古夏口城城郭。
(5)烟光:谓人烟。
(6)即使:犹倘若,假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魏略》:“丁掾(晏),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平成:即地平天成,谓水土得治,五行得调。《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孔传:“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孔颖达疏:“《释诂》云:‘平,成也。’ 是平成义同。”禹绩:《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谓大禹治水的功绩。按,黄鹤山对岸,旧汉阳府汉阳县治东北大别山东有禹功矶,矶上有禹王庙,元世祖时立。故诗言“禹绩”。
(7)至今句:意谓江汉之水,如未治理,则至今仍漫流无际,不可收拾。孟郊《初于洛中选》:“碧水走龙蛇,蜿蜓绕庭除。”
前六句叙眼前景物,末二句一笔宕开,追怀先贤,颂扬大禹治水、开启洪荒的伟绩。
楚江秋泛为吴子赋 明 · 文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文氏五家集卷七、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九
有客欲登黄鹤楼,挂帆十月辞扬州。
潇湘月落洞庭晚,巫峡猿啼云梦秋。
揽胜定寻赤壁垒,浩歌常傍白蘋洲。
杜陵李白风流在,送尔扁舟汗漫游。
登黄鹤楼识兴① 明 · 翁溥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湖海数闻黄鹤楼,转蓬迟暮乍来游②。
已无丹诀留仙阁③,但见苍烟送客愁。
吴苑日斜芳草遍④,楚墟云散大江流⑤。
乾坤刍狗终归尽⑥,徙倚狂歌何所求⑦。
【校注】
(1)识:记。
(2)转蓬:随风飘转之蓬草,喻飘零。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迟暮:暮年。何逊《赠诸旧游》:“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乍:初,才。
(3)丹诀:道家所谓炼丹成仙的秘诀。
(4)吴苑:吴地宫苑。作者吴人,故云。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5)楚墟:楚地故城。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6)刍狗:草和狗。《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河上公注:“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 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一说古代结草为狗,供祭祀之用,祭后弃去。《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陆德明释文:“刍狗,李颐云:‘结刍为狗,巫祝用之。’”此以喻人,言其轻贱,终归于尽。
(7)徙倚:留连徘徊。王粲《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作者宦海飘零,晚年始得登临黄鹤楼。登楼眺望,故国未远,江流日夜,深感世事无常,人事有尽,骨子里有不胜迟暮之感,表面上却以旷达出之。
次中丞秦公和西涯阁老韵 明 · 聂贤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天地孤舟此漂泊①,江楼百尺摽黄鹤②。
感旧重临兴亦豪③,心神洒洒翔寥廓④。
何年鬼丁挟斧凿⑤,超然栋宇飞尘落。
繁星出并画檐垂,灵晖晚向朱甍阁⑥。
开窗恰对祝融峰⑦,隐隐似见苍龙宫⑧。
洞庭君山含远眺,洪波碧树秋云通。
倚槛凌霄俯人世,衣裳淅淅生凉风。
我欲乘风驾黄鹤,逍遥远揖淮南翁⑨。
暇日追游后群彦,山川踪迹应强半。
揽辔直惭汝下滂⑩,思莼久慕江东翰⑾。
文章幸接大中丞⑿,笔翻风雨龙蛇见⒀。
群吏谁当庾府才⒁,苍生再睹羊公面⒂。
崔李诗名伯仲间⒃,萧曹画法仍精练⒄。
读罢长沙寄远辞⒅,飘飘黄鹤回江汉。
【校注】
(1)天地句:指作者远游湖广。
(2)摽:高耸貌。
(3)感旧句:作者曾任武昌知府,此次乃旧地重游。
(4)洒洒:奔放。
(5)鬼丁:即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水经注·沔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
(6)灵晖:神奇的光辉。《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禀山岳之灵晖。”
(7)祝融峰:南岳衡山最高之峰。
(8)苍龙宫:指洞庭湖。神话传说中有洞庭龙宫。
(9)淮南翁:即汉代淮南王刘安。刘安为汉高祖之孙,好神仙之术,故有白日升天的传说。葛洪《神仙传》云:“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10)揽辔句:揽辔喻出仕。汝下滂,指东汉范滂。滂为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11)江东翰:指晋代张翰。翰为吴人,古属江东。
(12)接:承。大中丞:指秦金。
(13)笔翻句:杜甫《寄李白》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4)群吏句:指东晋庾亮与幕僚南楼吟咏事,以喻秦金黄鹤楼宴集唱和。《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15)苍生句:羊公,指晋代羊祜。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襄阳民众罢市巷哭,为之立碑,世称堕泪碑。此处借喻秦金。
(16)崔李句:崔李指崔颢、李白,皆有咏黄鹤楼诗。此喻李东阳、秦金唱和之作。
(17)萧曹句:萧曹指汉代萧何曹参。萧何为相国,汉律多为其制定。曹参继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律令。《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此以萧曹喻秦金执法严明。
(18)长沙:指李东阳。东阳为湖广茶陵人,明代属长沙府。寄远辞:指李东阳诗。
这首诗是作者与秦金等宴集黄鹤楼唱和之作。作者曾任武昌知府,多次登临黄鹤楼,及拜御史,复有湖广之行。旧地重游,感慨良多。登楼远眺,淅淅生风,似欲驾鹤归去,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归隐之思。
采石吊李白 明 · 罗洪先
录入来源:念庵文集卷十九
我游匡庐峰,瀑布下白龙。
香炉烟乍起,明灭锦屏容。
扁舟欲发金炉月,云松遥梦双金阙。
飘泊宫袍称谪仙,腰间解我珊瑚玦。
晓来推枕对春风,春阳初入冯夷宫。
鵁鶄翠翼晴沙暖,杨柳青丝曲巷通。
问言此地名何渚,采石矶头采芳处。
记得当年留醉眠,歌声不逐江流去。
啼莺几度怨游人,迷汀岂解知前主。
长安鼙鼓接新声,浔阳楼船向禁城。
夜郎早晚无消息,天子春秋多变更。
文章落笔生江海,意气浮云轻百代。
沈香亭曲百花妍,黄鹤楼人亦何在。
空闻美酒出兰陵,十千五千不动情。
当垆燕姬鸣秦筝,恨不椎碎力士铛。
江烟江草镇长在,江日薰人人自醉。
丈夫达生死即休,浮名何物令心愁。
白鹭洲,采石水,汉阳鹦鹉唤不起。
奚独才高易搆谗,宁须命薄怜倾否。
我欲骑鲸鲸已飞,望而不极令心违。
兴至亦向蓬莱归,安得尘世久依依。
登黄鹤楼 明 · 周冲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黄鹤齐云兮画栋璇题①,谪仙逊避兮崔颢能诗②。
洪涛巨浪上接洞庭兮,东之秣陵者日夕如斯③。
古今人物皆相若④,跌宕风流应可学。
神仙杳茫最难求,寂寞宽闲聊自乐。
草衣木石兮碧海高秋⑤,还丹何在兮遗迹惟留⑥。
九疑联绵兮湘水悠悠,石城重建兮捶碎之楼⑦。
新沙环带兮踢翻旧洲,渭泾清浊兮末路同流⑧。
六朝三国兮芳草含愁,登临眺望兮慷慨夷犹。
达人大观兮飘瓦虚舟⑨,纵浪风尘兮无局束⑩,流连韶景兮凭芳醁⑾。
理乐蓬窗谁在目⑿,清商楚凤聊成曲⒀。
洛中豪贵夸金谷⒁,罗绮繁华骄未足。
杰观崔峨天半矗⒂,习气不忘仙亦俗。
孰幻非直千载促⒃,浮云聚散陵为谷⒄。
后人谁不模前躅⒅。
【校注】
(1)璇题:楼宇椽头的玉饰。萧统《七契》:“璇题昭晰,珠帘彪焕。”
(2)谪仙句:指李白见崔颢诗搁笔一事。崔颢,原作“崔灏”,径改。
(3)东之句:秣陵,金陵的别称。在黄鹤楼之东。原作“秼陵”,误。《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相若:相似。
(5)草衣木石:谓仙人以草为衣,与木石共处。
(6)还丹:道家炼丹成,复取九转之丹再炼,久之还原成丹砂,谓之还丹。《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遗迹:指吕仙留下的遗迹。
(7)石城句:此句及下句本李白诗:“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8)渭泾句:渭、泾指渭水和泾水,在陕西高陵县境合流。《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毛传:“泾渭相入而清浊异。”陆德明释文:“泾,清水也;渭,浊水也。”此句喻江、汉二水在夏口合流。
(9)达人句:达人大观,意谓通达之人见解透彻,不为世俗之见所累。《文选·贾谊〈鵩鸟赋〉》:“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飘瓦,飘落之瓦。《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成玄英疏:“为瓦是无心之物。”虚舟,空舟。《庄子·列禦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成玄英疏:“唯圣人泛然无系,泊尔忘心,譬彼虚舟,任运逍遥。”意谓达人胸襟如飘瓦虚舟,无心而坦荡。
(10)纵浪风尘:放浪于人间。陶渊明《神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局束:拘束。
(11)韶景:春景。梁元帝《纂要》:“春曰青阳……景曰媚景、和景、韶景。”芳醁:美酒。《广韵·烛韵》:“醁,美酒。”王融《修理六根篇颂》:“肥马轻裘,蕙肴芳醁。”
(12)理乐:演习乐曲。原作“理药”,误。《汉书·张禹传》:“后堂理丝竹管弦。”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今乐家五日一习乐,为理乐。”
(13)清商楚凤:清商,即清商乐,古代南方民歌,包括流传在江南一带的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等南音,总谓之清商乐。楚凤,《尹文子·大道》载:“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唯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后遂以野鸡假充凤凰的典故喻仿制的赝品。此处指仿清商古曲所制的俗曲。
(14)金谷:金谷园,晋石崇所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15)杰观:高大的楼观,指黄鹤楼。《艮岳记》:“飞楼杰观。”崔峨:高峻。
(16)孰幻句:意谓世事如梦幻,千载亦短促易逝。
(17)陵为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犹言沧海桑田,以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18)模:遵循。前躅:前人的足迹。《集韵·烛韵》:“躅,迹也。”
诗题虽云登眺,实际上是借黄鹤楼抒发作者的虚无出世之想。作者甚至认为,根据仙人黄鹤的传说修建此楼,也是世俗之见。从诗中“寂寞宽闲”“理乐蓬窗”等语来看,作者在仕途上似不甚得意,这也可能是他勘破世事、纵浪风尘的原因。
登黄鹤楼识兴 明 · 田渊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观风乘兴上危楼①,宛若登仙跨鹤游。
风静金鳞浮水沫②,浪平白鹭立沙洲。
葡萄未醒长庚梦③,芳草仍含处士愁④。
更有杜鹃声似诉,不须蜀道泪堪流⑤。
【校注】
(1)观风:古指采诗以陈天子,以观察风俗民情。《礼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后世因谓奉旨巡查各地为观风。
(2)金鳞:金鱼,金鲫鱼。亦泛指鱼类。水沫:水面上的泡沫。梁简文帝《纳凉》:“游鱼吹水沫,神蔡上河心。”
(3)葡萄:酒名。汉时来自西域,葡萄也作“蒲陶”。《史记·大宛传》: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长庚:即金星,亦名太白、启明。以其运行轨道所处方位不同而有长庚、启明之别。昏见者为长庚,旦见者为启明。《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长庚梦”,犹夜梦。
(4)芳草句:本《楚辞·招隐士》。处士,即隐士。
(5)更有二句: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其鸣声凄厉,能动人愁思,故俗称断肠鸟。相传为蜀帝杜宇所化。《十三州志》:“杜宇称帝于蜀,……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以蜀地为最多。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长江中游一带亦有之。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其间”即指江州,今九江一带。又,水道入蜀,必经三峡。《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首句“观风”云云,疑为奉使湖广而作。本欲乘兴登楼散心,不意触处皆愁,牵动诗人缕缕愁丝。是官场失意之情,抑或旅人思归之思?恐兼而有之。
登黄鹤楼 明 · 倪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遥看汉水隔江流,黄鹄矶头黄鹤楼。
千载白云仙子老①,数峰丹壑客怀秋②。
乾坤台榭犹今古③,泽国山河自去留④。
驻马登临多感寓,长安直北使人愁⑤。
【校注】
(1)仙子:仙人。孟浩然《游精思观题观主山房》:“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2)丹壑:枫林环绕的山谷。赵弼《登黄鹤楼》:“一林枫叶深添赤。”
(3)乾坤句: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此指黄鹤楼。“犹今古”,今古相同。
(4)泽国:境多沼泽之意,亦指水乡。岑参《送王昌龄赴江宁》:“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此指楚地。
(5)长安句: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愁看直北是长安。”
“千载”云云,形容人事无常;“乾坤”云云,言惟江山万古,安能无愁?更何况京都万里,道路阻隔,正诗之所谓“多感寓”。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登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四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百丈丹梯紫翠重,洞仙吹雪湿芙蓉①。
扪萝客有沧洲兴②,柱杖樽开北海从③。
供奉只看还李白④,北山早已檄周颙⑤。
酒阑沉醉忘归路,坐听菩提树里钟⑥。
【校注】
(1)洞仙:泛指仙人。吹雪:《拾遗记》:“周灵王起昆明之台,召诸方士……一人能以歌召雪。于是引气一喷,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 此喻江涛似吹雪。
(2)扪萝客:《酉阳杂俎·天咫》:“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尝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夐,遂迷归路。”后遇月中之精,乃得出。沧洲兴:隐逸之志。
(3)北海:《后汉书·孔融传》载,孔融为北海相,好士,喜诱掖后进,宾客日盈其门,常笑曰:“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世称孔北海。
(4)供奉:在皇帝左右供职之官。李白曾任供奉之职,后赐金放还,重归江湖。
(5)北山:钟山。周颙:字彦伦,南齐汝南(今属河南)人。尝与孔稚圭隐居钟山,后出任海盐令,秩满晋京,再过钟山,稚圭乃作《北山移文》绝之。
(6)菩提树:又名摩诃菩提。《大唐西域记·摩揭陁国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丈,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辉无变。” 此谓佛寺。
诗首联承楼;颔联以山泉之兴、北海之豪喻作者胸襟;颈联以李白放还、稚圭移文抒发高卧云山之愿;尾联承其意,归路已迷,坐听寺钟,皈依之意可见。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登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五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几载狂歌学楚狂①,凭高吊古独沾裳。
洲前赋就愁鹦鹉②,楼上声吹引凤凰③。
羽鹤遥传天际去④,屠龙宁向匣中藏⑤。
萍踪此会真难遇⑥,指点津头望故乡⑦。
【校注】
(1)楚狂:《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邢炳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指狂士。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2)赋就:指祢衡之赋《鹦鹉赋》,后以名洲。
(3)楼上句:《列仙传》云,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音,与弄玉居凤台,一夕吹箫引凤凰至,遂升天而去。
(4)羽鹤:仙鹤。
(5)屠龙:屠龙之剑,以喻宝剑。《吕氏春秋·知分》载,春秋楚勇士佽非(一作次非),得宝剑涉江,遇二蛟龙夹绕其船,佽非拔宝剑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6)萍踪:踪迹飘泊,如萍无定。
(7)津头:渡头。朱放《早发龙且馆》:“津头却望后湖岸,别处已隔东山云。”
前四句吊古:首联以楚狂自谓,然登临之际,仍不免泪沾衣裳, “独”字最著深情;颔联吊古,祢生之赋,鸾凤之音,均足发人愁思。后四句抒怀:颈联以仙鹤、宝刀,喻友人仕途腾达;尾联叙聚会之难,共抒思乡之情。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登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六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楚泽春深尚作寒①,俯看银海共凭栏②。
临风自笑貂裘敝③,对酒空歌蜀道难④。
云绕琳宫迷往迹⑤,鹤窥丹井拂轻翰⑥。
一声铁笛空中响,恍遇仙人驾紫鸾⑦。
【校注】
(1)楚泽:指江汉之水。
(2)银海:喻江水在阳光下闪烁银光。陆游《月夕》:“天如玻璃钟,倒覆湿银海。”
(3)貂裘敝:《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4)蜀道难:本乐府古题,李白有《蜀道难》一诗,备言蜀道之艰险。此亦喻人世之艰难。
(5)琳宫:《初学记》卷二十三《空洞灵章经》:“众圣集琳宫,金母命清歌。”仙人所居之处,亦为道院的美称。此指武当宫。
(6)丹井:朱砂井,道家炼丹所用。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7)紫鸾:紫色鸾鸟。李商隐《海上谣》:“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 仙人:指吕洞宾,用其吹铁笛而过鹤楼故事。
首联点明登楼正值春寒;颔联叙己之落拓及仕途艰险,“自笑”“空歌”皆是无可奈何之语;颈联写武当宫,云迷往迹,鹤窥丹井,仙境缥缈,在似有若无之间;尾联用吕仙之事作结,突出世外之思。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登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七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朅来佳气满玄关①,赢得寻幽镇日闲②。
路入藤萝侵老衲③,壶倾竹叶破愁颜④。
谁将神斧开迢径⑤,更喜连镳重雪山⑥。
读罢残碑还远眺,那知身世隔尘寰⑦。
【校注】
(1)朅来:何来。朅,通“盍”。司马相如《大人赋》:“回车朅来兮,绝道不周,会食幽都。”玄关:佛家语,谓入道的门户,借指寺院。此指武当宫。岑参《丘中春卧寄王子》:“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2)寻幽: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谓寻觅幽雅之处。镇日:犹整日。尹洙《和河东施待制》:“威严少霁犹知幸,谁信芳樽镇日开。”
(3)老衲:戴叔伦《题横山寺》:“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僧服谓衲衣,故称老僧为老衲。此指武当宫道士。
(4)竹叶:酒名,即竹叶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
(5)迢径:指通向武当宫的高远的小径。
(6)连镳:连骑并进。《世说新语·捷悟》:“王东亭(珣)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镳,为马嚼子露出口外两边的部分。重雪山: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7)尘寰:人世间。李群玉《送隐者归罗浮》:“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首联写武当宫寻幽;颔联写宫内景象;颈联直写与友人宫外寻幽探胜;尾联以叹作结,“隔尘寰”,一则赞其地灵,一则回应首句“佳气满玄关”。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登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八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淮南佳树意同游①,此日相携江上楼。
海内缔交真意气②,眼前得失总浮沤③。
谩持白璧悲冰鉴④,且对青山典鹔裘⑤。
醉和沧浪成一噱⑥,肯容崔颢擅风流。
【校注】
(1)淮南佳树:《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喻隐者所居。因乃淮南王刘安所作,故称。李白《寄淮南友人》:“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2)意气:志趣。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3)浮沤:水上泡沫,喻世事无常。苏轼《龟山辨才师》:“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
(4)白璧:贾谊《新书·连语》:“梁尝有疑狱,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梁王曰:‘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 朱公曰:‘臣鄙人也,不知当狱。然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侧而视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冰鉴:喻知人之明。江淹《谢开府辟召表》:“臣谬赞国机,职宜冰鉴。”
(5) 裘: 羽所制之裘。《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
(6)噱:《说文·口部》:“噱,大笑也。”
本诗总括组诗之旨,写与李比部交游之情。首联谓两人均怀隐逸之趣,同游鹤楼;颔联言意气之重,得失之轻,谓与李比部结交情重;颈联慨叹友人虽有白璧之智、冰鉴之明,然无由施展;尾联醉而赋诗,效渔父而歌沧浪,收束全诗。
登黄鹤楼 明 · 沈南叔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飞楼遍倚壮怀开,欲赋还惭李白才①。
山月半窗仙已去,天风两袖客重来②。
醉招黄鹤停歌板③,笑捲银河入酒杯。
便可凌云游汗漫④,不愁弱水隔蓬莱⑤。
【校注】
(1)还惭:谓惭无李白之才。
(2)天风:高天之风。
(3)歌板:打击乐器,即拍板,用以定歌曲的节拍。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4)汗漫:指茫茫天际。《淮南子·俶真》:“甘瞑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5)弱水:旧题汉东方朔《十洲记》云“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蓬莱:山名,传为仙人所居。《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
诗所表述的是作者登高楼,袖天风,醉招黄鹤,笑捲银河所生的凌云仙游之想。
登黄鹤楼 明 · 王臣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天开图画遣登临①,真觉奇观惬壮心。
四面烟云呈绮色,半空风雨作龙吟。
洲边树影还高下,江上山形自古今。
定有仙人骑鹤过,吕翁亭在楚城阴②。
【校注】
(1)遣:使,令。李白《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吕翁亭:即吕仙亭。初名仙枣亭,相传吕洞宾过此,故改名吕仙亭。明景泰四年重建。在黄鹤楼东。阴:背阳曰阴。吕仙亭在城西,故云。
鹤楼奇观,壮心惬怀,信其传说之真,意亦在言其美好。
黄鹤楼 明 · 朱期至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黄鹤楼前汉水流,旧传鹦鹉祢生洲①。
白云芳草迷晴渚,玉笛梅花落早秋②。
兴罢骚人乘月往③,日斜神女弄珠游④。
曹瞒黄祖俱尘土⑤,独倚沧浪问钓舟。
【校注】
(1)鹉:原作“武”,径改。
(2)白云二句:化用崔颢、李白诗意。
(3)骚人:萧统《文选序》“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指诗人。
(4)弄珠游:指郑交甫汉皋遇神女故事。《文选·张衡〈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泉,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李善注引《韩诗外传》曰:“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
(5)曹瞒:曹操小字。《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黄祖:东汉人,曾任江夏太守。
诗首联咏楼前汉水及鹦鹉洲;颔联化用崔颢、李白诗句叙景;颈联以骚人、神女咏江汉故事;尾联以鹦鹉洲之典作结,与首联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