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白”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长江万里图 元 · 丁复
天不限南北,人方乐耕渔。
承平百年日,慷慨万里图。
恍然旧游地,浩荡清兴发。
放船白帝城,载酒黄牛峡中月。
明发古夷陵,为访姜诗井。
披蓁罥修筒,寒花汲空冷。
湍流激柔橹,崚下荆门滩。
荒藤汉景庙,落日还登攀。
霞沈宜都驿,夜宿松滋渡
水色玛瑙光,繁星粲无数。
荆南亦坂,章华犹故台。
坏堤明断镞,团沙如粟堆。
雨休云梦泽,天空洞庭水。
曹瞒败军处,残灰馀故垒。
仙人白云表,招手为我留。
待网嘉鱼穴,衔华黄鹤楼
醉来思祢衡,愤起叱黄祖
不见人间来凤凰,何用筵前赋鹦鹉。
矶头若蹲虎,江流多怒声。
客枕不成寐,已在浔阳城。
飞瀑泻银河,匡庐倚天碧。
遥忆义熙人,黄花空好色。
黄陵二女庙,小姑江上头。
舟人问风水,几日到扬州
月色过马当,长风沙在眼。
雁投秋浦云,鸦啼戍楼晚。
芜湖水东注,逆矶无回波。
两山隔江浒,倒浸双青蛾。
抵掌女娲石,浩然歌《白纻》。
太真然犀真自愚,谪仙骑鲸竟何去?
黄须天子七宝鞭,曾挂当涂道边树。
一百二十里,树色连长干。
豪将多反覆,都邑无时安。
金莲晓步灭,玉树朝歌阑。
千载空旧迹,令人起长叹。
天运开昌期,地险亦何有。
年年江上,东风入杨柳
往来白下亭,日夕金陵酒。
僰船出金焦,越贾行维。
况闻巴人妇,半是吴女儿。
我生亦何幸,白首无乱离。
所愿忆万年,永永长如斯。
黄鹤楼 元 · 游僧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升庵诗话: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其事本如此。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云云。傍一游僧亦举前二句而缀之云云。元时借此事设辞,非诗也。
崔颢题诗 元 · 辛文房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传闻·名人轶闻
汴州人
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按:《唐才子传》
雪中登黄鹤楼 元末明初 · 杨基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八、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补
黄鹤楼前水平岸,春雪当空舞缭乱。
东风知我欲登,助以琼瑶作奇观。
昔人黄鹤去不回,我骑白凤横江来。
遥看历历汉阳树,一色尽是梨花开。
人间何处最奇绝?百尺阑干满江雪。
气压滕王阁上云,兴高庾亮中月。
瀛洲咫尺非难到,鹤背琪花落乌帽。
载酒谁能问谪仙?题诗未必无崔颢
江上(一作山)得此情(一作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
更着仙人紫衣(一作绮)裘,卧听吕岩吹铁笛。
按:本集
赋得蛾眉亭送胡长史粹中之楚 元末明初 · 贡性之
 押尤韵 录入来源: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四
双蛾横翠黛,孤亭枕江流。
伊人适行迈,于焉拽兰舟。
山空夕烟敛,月白水光浮。
永怀谪仙人,浩歌动清秋。
风景讵不美,公程靡迟留。
明发指武昌,千里路悠悠。
言从夏口驿,遄经鹦鹉洲
王国寔重镇,屹然居上游。
皇图永万古,辅翊在谋猷。
兹行亦已壮,毋使增离忧。
善占地步 元末明初 · 瞿佑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传闻·名人轶闻
崔颢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
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
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
太白别有“搥碎黄鹤楼”之句,其于颢未尝不耿耿也。
按:《归田诗话》
黄鹤楼眺望二首 其二 明 · 叶子奇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拍手阑干最上头,谪仙豪气少陵愁⑤。
江山好处无多景,天地分时有此楼⑥。
云气常涵江阁雨⑦,月光先占海门⑧。
仙家鹤背如鹏背,借我扶摇九万游⑨。
【校注】 (1)汉阳洲:指鹦鹉洲。故下句云“草色回鹦鹉”。鹉,原作“武”,径改。 (2)客里句:谓寄意隐逸,不以世事为怀。“付白鸥”,用《列子·黄帝》海上之人与鸥鸟游的典故。 (3)鄂渚: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返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王逸注:“鄂渚,地名。”洪兴祖补注:“鄂州,武昌县地是也。隋以鄂渚为名。” (4)巴陵:今湖南岳阳。下隽县巴丘地。传说后羿斩巴蛇于洞庭,蛇骨堆积如丘陵,故名。 (5)谪仙:谪居世间的仙人,指李白,其诗以豪气胜。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知章),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后世称李白为谪仙,谓其才行高迈,非人间所有。少陵:杜甫居杜陵,在少陵原东,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身处唐由盛转衰的安史战乱年代,其诗多写家国之愁。 (6)天地句:言鹤楼之久。 (7)涵:包容。江阁:指黄鹤楼。 (8)海门:海口。王昌龄《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长江东流入海,故云先占海门秋色。 (9)扶摇:盘旋而上的暴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诗云“巴陵风雪待行舟”,当为作者赴巴陵主薄任过江夏而作。二诗表达了诗人欲摆脱世事羁绊,志在逍遥的情趣。
上巳约友登南楼 明 · 方孝孺
 押侵韵
春色与汉水,相看两俱深。
谁能当此时,有酒不共斟。
城端耸华构,宾友皆来临。
东瞻太白雪,西望峨嵋岑。
纵观八纮内,洞见天地心。
千年等旦暮,岂识古与今。
尚友怀贤豪,妄意鲜所钦。
慷慨隆中啸,窈眇河汾琴。
其人俨不忘,思欲嗣徽音。
觞多意不尽,哗笑惊飞禽。
清风似相知,数数吹余襟。
书黄鹤楼卷后① 明 · 方孝孺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
奇伟绝特之观,固无与于人事,然于其废兴,可以知时之治乱焉②。
夫黄鹤楼以壮丽称江、湘间③。
当天下盛时,舟车旌盖之来游,考钟鼓,肆管弦,燕会于其上者,踵相接也④。
元末诸侯之相持,武昌莽为盗区,屠伤杀戮至于鸡犬,求尺木寸垣于颓城败垒间而不可得,天下之乱极矣⑤!
及乎真人既一海内,建亲王镇楚,以其地为国都,旄头属车往来乎其上者,四时不绝⑥。
盛世之美,殆将稍稍复睹。
余恨不获见之。
而是貌其状甚悉,云涛烟树,咫尺千里,夏口、汉阳,苍苍如目睫⑦。
展卷而卧阅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洞庭、彭蠡之上,而与李白、崔颢辈同游也。
今四方日就治平,而江、湘尤予所愿游者。
他日苟或一登,为之赋咏,以追踪于古之作者,或者其始诸此乎!
按:【校注】 (1)《黄鹤楼集》题作“黄鹤楼诗卷序”,据《逊志斋集》改。 (2)绝特:卓异,超乎寻常。原作“纪特”,形近而误,据《逊志斋集》改。无与句:谓与人事无关。 (3)《黄鹤楼集》于“鹤楼”前夺一“黄”字,据《逊志斋集》补。 (4)考:击。《诗·唐风·山有枢》:“弗鼓弗考。”毛传:“考,击也。” 肆:列。踵相接:接连不断,一个紧跟一个。踵,脚后跟。 (5)诸侯:原作“诸雄”,据《逊志斋集》改。莽:乱貌。 (6)真人:谓帝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此指明太祖。此句《黄鹤楼集》作“大统既一海内”,据《逊志斋集》改。亲王:皇族中封王者称亲王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封皇子朱桢为楚王。十四年(1381)朱桢就国武昌。旄头:即旄头骑,指为仪仗前导的骑士。《后汉书·光武帝纪》:“赐东海王强虎贲旄头钟虡之乐。” 李贤注:“《汉官仪》曰:‘旧选羽林为旄头,被发先驱。’魏文帝《列异传》曰:‘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驱。’”属车:指楚王的侍从之车。 (7)而是:于是。貌:描摹,图绘。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此句《黄鹤楼集》作“兹焉睹其状”,据《逊志斋集》改。咫尺句:形容在短小的画幅内,能画出寥廓深远的景物。彦悰《后画录》:“(宋展子虔)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本篇题书黄鹤楼画卷,劈头却由“于其废兴,可以知时之治乱”发慨,述以时之治乱与名楼兴废的关系,表达作者历元末乱后喜庆明初世治的快慰心情。与北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比读,二文虽主旨不一,彼忧患世乱,此庆幸世治,然于名胜之兴废以见世之治乱的机杼则同。末尾始结出览画而欲一登的愿望。
奉送李丈人之宣城就养 明 · 杨士奇
若溪丈人过七十,两脸渥丹头雪白。
平原不改昔衣冠,鄂渚殊怜旧乡陌。
鄂渚西边花树阴,更来辟馆对青衿。
四时有钱解沽酒,几度逢书尽卖金。
大儿清韵亦如此,去年高举青云里。
锦袍白晰耀芳春,画幕红莲开绿水。
奉檄由来志养亲,只今得禄待严君。
行沾鹦鹉洲前雨,去指敬亭山畔云。
戎阃清时疏案牍,从此承颜欢不足。
东风低拂绮罗筵,春光回映斑斓服。
丈人宴乐谁与同,宣城山水嘉莫穷。
閒历旧游怀李白,还赋新诗似谢公。
采石吊李太白 明 · 解缙
 押尤韵
吾闻学士真风流,豪气直与元气侔。
金銮殿上拜天子,叱呼宠幸如苍头。
贵妃捧砚恬不怪,力士脱靴惭复羞。
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
也曾弃却五花马也,曾不惜千金裘。
呼儿换取采石酒,花间满泛黄金瓯。
醉来问明月,月映金波流。
大呼阳侯出江海,骑鲸直向北极游。
我来采石日已暮,潮生牛渚聊舣舟。
白浪一江雪滚滚,黄芦两岸风飕飕。
我欲起学士,相与更唱酬。
恐惊水底鱼龙眠不得,上天星斗散乱难为收。
草草留题吊学士学士不须笑吾俦,磊落与尔同千秋。
次韵李世卿雨中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北东西服欲连,檐头风雨夜鸣泉。
天低鄂渚衡山外,人在江门海水边。
爱酒时时同李白,论诗稍稍到庭坚。
故人解致西山凤,想脱渔蓑上画船。
登黄鹤楼① 明 · 庄昶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补
晋风唐雅几南州②,木铎天还与胜游③。
孤舫汉江真有月,老拳黄鹤定无④。
放豪天地公才大⑤,兀坐山林我病休⑥。
出处虽非心尚在⑦,短歌休负钓鱼舟⑧。
按:【校注】 (1)《定山集》不载此诗。 (2)晋风唐雅:犹晋唐风雅。几:《庄子·齐物论》云:“三子之知几乎?” 郭象注:“几,尽也。”南州:《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泛指南方之地。 (3)木铎:《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贾公彦疏:“铎,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舌则曰金铎也。” 此谓登楼之客乃奉使南行,故以木铎赞之。 (4)老拳:《晋书·石勒载记》下:“初,李阳邻居,岁常争麻地,迭相殴击……(及为赵王)乃使召。既至,与酣谑,引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此句化用李白“捣碎黄鹤楼”诗句之意。 (5)公:指登楼之客。 (6)兀坐:宋之问《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云:“愚以卑自卫,兀坐去沉滓。”谓独自端坐,此指独处山林。 (7)出处:《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指出仕与隐退。 (8)短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有《短歌行》,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长歌、短歌,言人生寿命长短分定,不可妄求也。” 此诗当为作者辞官归隐后过湖广所作。首联言江夏之地尽得晋唐风雅,今还幸得陪友人畅游;颔联写江汉月色及鹤楼故典;颈联以友人仕途之通达与己之病休山林作比;尾联结以归隐之志。
赋得洞庭湖侯公佥宪 明 · 杨守阯
 押词韵第八部 录入来源: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八
我闻洞庭湖,远在巴陵道。
含山复吞谷,洪波际天杪。
古来题咏人,无如杜陵老。
朝阳一凤鸣,千古喑百鸟。
如彼黄鹤楼,题咏有崔颢
才如李谪仙,有景不复道。
吾才非谪仙,少陵先压倒。
况未临此湖,狂吟何草草。
所志不在诗,因之寄怀抱。
愿君胸次问,与湖同大小。
百川尽倾输,万象皆明瞭。
秋涛动山岳,春波润枯槁。
浩气蒸作云,为霖施八表。
登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沈钟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楼高俯大江,此江刚被此楼降⑤。
重檐倒影平临岸⑥,逆浪飞花直打窗。
访古漫呼苍树问,凌空会借白云扛⑦。
一从崔颢题诗后⑧,名在乾坤孰与双?
【校注】 (1):通“原”。凭造物:谓黄鹤楼形胜乃自然造化之功,非人力所成。 (2)诧闻句:仙洞,指吕公洞,在黄鹤山石镜亭下,黄鹤矶上,世传吕洞宾题诗处。附近有仙人岩、吕仙亭。相传吕洞宾曾与太守王纶弈于此;一说太守与小吏弈于此。忽一人至,云太守弈败,已而果然。随于楼前吹笛,太守循声迹之,失所在,惟见题诗一首,末书吕字。参阅本集宋民望《仙枣亭记》《黄鹤楼杂纪》。 (3)泡影:虚幻的事物。此指水中倒影。 (4)酹:以酒洒地,表示祭奠。荒洲:指鹦鹉洲。 (5)此江句:鹤楼临江高耸,大江正在其俯瞰之下,故云。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刚,犹偏也;硬也。”白居易《惜花》:“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6)重檐:犹层檐。重叠的屋檐。 (7)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会,犹当也;应也。”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扛:举。此句意谓当藉白云之力而凌空。 (8)颢:原作“灏”,径改。 以上二诗抚今追昔,感慨祢衡才高被杀,钦慕崔颢诗名千秋;烟波泡影,白云凌空,寄寓了作者出世之思。“有此江山有此楼”“此江刚被此楼降”诸语,出语不凡,颇有气势。观“登临近复属名流”之句,作者自置于“名流”之外,疑为致仕后作。
登黄鹤楼 明 · 陈璚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目穷千里眺重①,满地江湖日月浮②。
黄鹤白云空有望③,青山绿酒自相留④。
漫寻吕叟游方外⑤,不许崔诗在上头⑥。
行乐及时真一快⑦,我来叨宴正逢秋。
【校注】 (1)目穷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满地句: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黄鹤句:本崔颢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绿酒:碧绿色的酒。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5)吕叟:即吕洞宾。方外:世俗之外。《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6)崔诗:指崔颢《黄鹤楼》诗。句本李白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7)行乐句:《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日作者过江夏,应友朋之邀宴集鹤楼,故有此诗。诗中慨叹仙游之事无凭,终不如及时行乐,谈笑吟咏,与古今诗人一较短长。
黄鹤楼眺望二首 其二 明 · 张宪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江上层楼敞四筵⑦,仙梯峭级耸吟肩⑧。
北通汉漾来嶓冢⑨,南汇岷沱迤蜀川⑩。
铁笛声中鹦鹉赋⑾,斗牛躔外洞庭天⑿。
清风一棹扬州路⒀,黄鹤归时月正圆。
【校注】 (1)星聚:喻群贤聚集。刘敬叔《异苑》载,东汉陈寔与诸子侄造访荀淑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王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督饷:督粮。明时于各省置督粮道,掌督运漕粮。《明史·职官表》:“督粮道十三,布政司各一员,俱驻省城。”征:《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息肩:休息。《左传》襄公二年:“郑子驷请息肩于齐。” (3)舆图:疆域。 (4)自:自是,当然是。西川:西来的大江,指长江。 (5)黄鹤句:本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句。 (6)山高句: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7)敞:开,张。原作“厂”,径改。 (8)峭级:陡峭的阶级。吟肩:诗人之肩。 (9)汉漾:二水名。源出陕西宁强县北嶓冢山。初出山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至武汉汉阳入长江。《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10)岷沱:《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岷江,源出四川松潘县北岷山,经乐山,纳入大渡河,至宜宾并入长江。沱,旧说以为岷江之支流郫江。 (11)鹦鹉赋:即祢衡所作赋。 (12)斗牛:二星宿名。躔:星辰运行的轨迹。汉刘歆西京杂记》:“躔度运行,阴阳以正。”洞庭:《庄子·天下》:“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地之间,非太湖洞庭也。” (13)扬州李白黄鹤楼孟浩然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 诗云“督饷南征此息肩”,又云“清风一棹扬州路”,当为督粮江淮路经武昌时作。作者江都人,故有“黄鹤归时月正圆”之句。二诗赞美鹤楼胜景,以德星会聚喻友朋邀约,可见与游者皆为名士。
寄题鹤楼 明 · 陈雍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补
萍梗长年叹漂泊,忽诧姿容同海鹤①。
胸中丘壑未足论,眼底山川自恢廓②。
江汉合流非禹凿,黄鹄东来势联络③。
仙人骑鹤去不返,千载令人仰楼阁。
此是湖南第一峰,东海那有蓬莱宫④!
危梯直上复直上⑤,人语似与丹霄通。
当年我独快登此⑥,肘腋不觉生清风⑦。
铁笛亭边醉欲倒⑧,接䍦倒着如山翁⑨。
别来每忆同时彦,存殁荣枯强相半⑩。
多情知有楼头月,夜夜流光照词翰⑾。
我今重来近廿载⑿,望望斯楼不可见。
楼兮楼兮几度新,无乃相忘旧人面。
欲赋微词纪今昔⒀,目睇江云手披练⒁。
双江一点朝宗心⒂,日夜东驰附江汉
【校注】 (1)姿容:当指黄鹤楼的山川形胜。 (2)胸中二句: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丘壑,指绘画的构思。此二句意谓画家的构思布局远不及眼前的山川气势阔大。 (3)黄鹄:指黄鹤山。山自东南蜿蜒而来,故云东来。 (4)此是二句:首句指黄鹤山,次句喻黄鹤楼。诗中以湖南泛指两湖一带。 (5)危梯:高梯。 (6)快:愉快。 (7)肘腋句:卢仝《谢孟谏议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8)铁笛亭:即黄鹤楼东的吕仙亭。 (9) 接䍦句:接䍦,帽名。一作“接篱”。《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山公,即山简,此乃作者自喻。 (10)荣枯:喻得失盛衰。曹植《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 (11)流光:月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词翰:自注云:“曾与邓户部倡和有诗。” (12)近廿载:此诗作于正德九年后,则作者初登黄鹤楼当在弘治十年(1496)前后。 (13)微词:委婉之辞。 (14)手披练:以手拨弄江水。 (15)双江: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此诗亦步韵东阳、秦金唱和之作,当作于正德九年之后。二十年前作者曾登临黄鹤楼,有本集中七律二首可证。前二首云“东西别”,此首又云“东驰”,则作者两度所赴之地当在江夏以西。此番“重来”,未能重游江夏旧地,心驰神往,怀想之情,如江水不绝。
李太白 明 · 朱诚泳
天上酒星终日醉,寒芒犹占长庚位。
敢入蟾宫窃侍儿,酣迷不省身遭累。
一朝天帝怒且嗔,自天谪降埋红尘。
长安市上酒家卧,睨视四海如无人。
莲峰为笔天为纸,天纵奇才厌馀子。
斗酒真成诗百篇,秀似芙蓉出秋水。
醉来花下还一呷,遮莫清光照华发。
海吸鲸吞未放乾,等閒字字皆英发。
有时踏翻鹦鹉洲,有时搥碎黄鹤楼
偏师突出敌崔颢,肯让区区先一头。
可惜仙才竟弃捐,江头弄月身翻然。
骑鲸万里上天去,精灵料得归星躔。
文章流落在人世,万丈虹蜺烛天地。
何当烈火鍊黄金,为铸斯人示吾契。
登黄鹤楼① 明 · 邵宝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百尺高楼望楚东,今日眼界昔人同。
地当江汉朝宗处②,身在乾坤俯仰中③。
返鹤有心杯漾月④,落梅无迹笛横风⑤。
济川久负登临兴⑥,春水滔滔去不穷。
按:【校注】 (1)本诗《容堂集》未载。其后集卷九另有《寄题黄鹤楼》诗,《黄鹤楼集》题作“登黄鹤楼步韵”,见后。又续集卷三有《分题黄鹤楼送少参丁元德赴湖南》,诗云:“大夫能赋爱登楼,五月云帆到鄂州。广汉长江俱万里,白云黄鹤已千秋。吴人猎远兼苍野,夏后祠荒带碧洲。他日甘裳应此是,有诗须向壁间留。”《黄鹤楼集》未收,特录于此。 (2)地当句:江汉二水于此地会合,东流入海,故云。 (3)身在句: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返鹤有心:谓希冀仙人驾鹤归来。漾:荡漾。“杯漾月”,言月影映于杯中,酒荡而月漾。 (5)落梅:即《落梅花》,又名《梅花落》,笛曲名。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济川:渡江。 本诗为作者任湖广布政使时所作。诗写景尚属阔大,而言情稍浅,不过说江南名楼,久负登临之兴,有负春光,有负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