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黄鹄矶塔 清 · 张九钺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七
鹄飞矶断城尖愁,渺渺浮图当素秋。
白日铃摇老蛟匿,黑风江抱神灯游。
可怜鄂渚尽为草,何代楚王馀此邱?
惟有楼头寻李白,一帆相与淩沧洲。
按:《沅湘耆旧集》
大雪独登黄鹤楼作短歌 清 · 张九钺
押词韵第十一部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九、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风雄雄,雪冥冥。
岷江骇浪流洞庭,汉水大别随东征。
黄鹄不可骑,铁笛不可听。
左不见鹦鹉之洲,右不见却月之城。
楼苍茫,雪纵横,李白一去三千龄。
谁能当此江山兮,有酒吾欲与之同倾。
按:同上
登黄鹤楼 清 · 蒋业晋
押漾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九
飞楼控天险,百尺耸江上。
铃语半空闻,鹄举层霄状。
四面开窗棂,诸天现色相。
我来一再登,极目神忽旺。
槛外仰奔云,足底踏骇浪。
万瓦城闉列,千樯沙渚傍。
晴川犄角势,相雄不相让。
萋萋鹦鹉洲,吊古增悽怆。
是时夕照沈,烟波互回荡。
冯夷俨欲出,湘妃宛在望。
作气吞全楚,凭栏浩歌放。
题诗忆李白,乘兴追庾亮。
敢云旷士怀,对景抒雅尚。
仙踪殊渺茫,江形实保障。
盘桓皓魄升,隔浦起渔唱。
按:本集
洞庭春色 登黄鹤楼 清 · 黄景仁
押词韵第三部
为问司勋,谁家楼也,而汝题诗。
算吾宗老辈,子安去久,玉京旧侣,叔玮来迟。
今日我游因薄谴,看城郭人民半是非。
还闻说,又吴宫楚馆,电捲星移。
千年谪仙又去,空传语、天上相思。
望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晖。
只有此楼常不改,与江汉茫茫无尽期。
归与好,把落梅短笛,鹤背横吹。
按:《全清词·雍乾卷》
登黄鹤楼 其二 清 · 刘凤诰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太白神仙谪,骑龙任去来。
如何鹦鹉句,移到凤凰台。
天地豁双眼,江山归一才。
时平烽传绝,楚塞跨雄哉。
题陈大云侍御《重游黄鹤楼图》 清 · 姚学塽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九
谪仙曾拟碎高楼,为妒崔诗压上头。
何似先生持使节,重经故土豁吟眸(壬午典试粤西,归途登此。)。
云山漠漠长天晚,江汉茫茫大地秋。
此去傥逢黄鹤在(时方乞假归),还应骑向帝城游。
按:本集
月夜晴川阁望隔江黄鹤楼 清 · 陈文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录入来源:颐道堂集
层楼高压翠微巅,前有飞仙后谪仙。
汉水西来三百里,诗人东去二千年。
双清入夜偏宜月,一碧涵秋远到天。
便欲凌风跨黄鹤,篴声哀怨起苍烟。
黄鹤仙人歌 清 · 陈文述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序:余赋诗之次夕,移榻仙枣亭,梦二客过访,一纶巾羽扇,一羽衣腰玉笛,皆疏髯玉貌,神采奕奕,若朗月照人,心魂俱爽。羽衣指纶巾者曰:“此费公也,吾子既知其踪迹,何不作黄鹤仙人歌以纪之?”即取案上画鹤笺,就宿墨脱稿,二客且读且点首。竟,羽衣者摘窗外树上枣二食余,开户送客,各跨一鹤飞去。既寤,隐隐闻云际笛声,启窗视之,江流无声,残月正堕西岭,剪灯疾书,尚忆十六七,因点窜足成之。仙缘耶?翰墨缘耶?纶巾羽扇者费公,羽衣腰玉笛者吕仙耶?昔朱石君太傅于乾隆丁亥秋,梦中见费公,因为建祠,今道光丁亥,相去正六十年,复觏兹灵迹,事亦异矣。
君不见辽东丁令威,千年化鹤还归来。
城郭人民异今昔,至今华表山花开。
又不见洛滨王子晋,当年跨鹤闲吹笙。
升仙太子有祠庙,至今夜月缑山明。
费公忠孝人,烟霞旧俦侣。
息驾此山阿,一楼突兀临江浒。
公自何年来,楼自何年起。
记异者谁任彦升,遇仙者谁荀叔伟。
黄鹤画壁楼始名,有人记载留图经。
永泰元年作楼记,后来还有阎伯珵。
谁解题诗压元白,诗与高楼同一绝。
谪仙搁笔让崔郎,掉头去作金陵客。
邯郸有客炊黄粱,三醉题诗过岳阳。
偶然楼上横玉笛,至今江郭梅花香。
当年朱太傅,亦是仙之人。
梦中见费公,攀留仙驾祠堂春。
鹤者仙人之骐骥,车轮安稳如车骑。
黄鹤分明黄鹄同,一举方圆儿天地。
问君税驾知何山,或者蜀道青城间。
南阳诸葛老名士,旧侣定复相追攀。
吴宫花草销沉久,魏国山河亦何有。
八极神游鹤背凉,太息兴亡一杯酒。
二客和气如饮醇,谓余颇异寻常人。
神仙正是吾辈事,江山花月皆前身。
仙枣一双香带露,送客分明开户去。
云外依稀玉笛声,月白江空不知处。
按:《颐道堂集》
黄芳谷招同人黄鹤楼延秋小集 清 · 陈文述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黄鹤高唳仙人游,黄鹤矫翼诗人愁。
一楼终古江水上,不宜销夏宜延秋。
秋江浩浩秋水白,秋风飒飒秋雨碧。
崔郎去后谪仙来,千一百年几词客。
饯秋如饯客,延秋如延宾。
楼头独立者谁子,应是昔年骑鹤之仙人。
四壁诗,红袖拂,一尊酒,青衫湿。
秋在仙人铁笛中,吹起楼头旧明月。
峡云缥缈秋色来,湘树萧槭秋声哀。
楼下凉波泛遥夕,犹是江城五月梅。
人在高楼秋在野,鹤去不知何处也。
掉头去赋凤凰台,楼中我是悲秋者。
按:《颐道堂集》
黄鹤楼诗 清 · 陈文述
录入来源:颐道堂集
序:客游汉上,小住武昌,下榻黄鹤楼者,夕偶共羽流,闲话兹楼,故实因为小诗记之
鹄矶连鹄岸,黄鹄古名山。
城影无多曲,江流第几湾。
阑干云外出,楼阁雨中闲。
仙洞阴苔閟,何人跨鹤还(原注:黄鹤楼在黄鹄山上,有黄鹄岸、黄鹄矶、鹄湾诸名,费袆洞在黄鹄山阳、吕公洞在黄鹄矶,陆游《入蜀记》谓之仙洞)。
昔年费文伟,偶向故山归。
仙驾停华表,还如丁令威。
滔滔江水下,冉冉白云飞。
黄鹤重来否,依然旧石矶(图经云:费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遂以名楼,事见唐阎伯珵《黄鹤楼记》则兹楼之建久矣,袆江夏鄳人也。)。
何处寻仙迹,辛家旧酒楼。
果从筵上擘,画向壁闲留。
鹤舞金尊暮,云开铁篴秋。
羽衣曾照影,江水至今流(辛氏市酒山头,有道人数诣饮,辛不计酬,道人临别,取橘皮画鹤壁上,曰,客至拍手引之,鹤当飞舞以侑觞,辛遂致富。十年后道人复至,取铁遂作数弄,跨鹤乘白云去,见《报恩录》)。
亦闻荀叔伟,清宴此延宾。
有客云中下,能言汉代春。
齐梁留故迹,魏晋渺微尘。
何事簪毫者,差池到古人(梁任助《述异记》云,荀瑰字叔伟,尝憩江夏黄鹤楼上,有驾鹤之宾,降自霄汉,鹤止户侧,仙者就席,宾主欢对,既而辞去,盖遇仙者,荀叔伟所遇之仙,则费文伟。文伟,袆字也,而《通志》引《述异记》以文伟为叔伟之误,乃作者不善读书之故,朱文正公费公祠碑始正其失)。
莫误滕王阁,仙人王子安。
偶然下黄鹄,亦似跨青鸾。
天净朝云丽,山空暮雨寒。
南齐遗迹在,江水绕仙坛(黄鹤楼在黄鹄山仙人王子安乘鹤过此见南齐书)。
仙客唐朝吕,登高览八荒。
掷桃曾烂石,食枣尚留香。
踏月题真圣,乘风过岳阳。
枕头如可借,我欲梦黄粱(黄鹄矶上有掷桃痕,世传吕仙假卖桃以验众第云归与稚子无及父母者,吕仙掷桃于石,其痕尚存,名仙桃迹也。仙枣亭,乃小吏食枣成仙处,月夜闻篴迹之,壁间有诗,末书吕子)。
崔颢长唫处,诗篇最有名。
当年李太白,低首谢宣城。
云树苍苍合,烟波历历明。
后来题壁者,此地不须争。
诗老相逢处,东行孟浩然。
但闻招雅集,亦未咏新篇。
花月流连迹,江山饯别筵。
□帆楼下去,一棹广陵烟。
昔者朱公叔,盘陀旧石头。
曾师吕仙迹,亦与费公游。
岘首新祠在,韩陵片石留。
高文参慧业,终古在兹楼(朱石君相国,官楚北廉访日,梦见费公哦篴声鹤翼之句,乃考志乘为建祠于仙亭左,勒石祠壁)。
月夜横长篴,梅花满大堤。
我来江上住,三宿此楼西。
酒自临波酹,诗仍倚壁题。
乘风欲归去,渔隐旧西溪。
子坚以新刻自春堂诗见寄月夜携登黄鹤楼读之因题一篇即效其体 清 · 陈文述
录入来源:颐道堂集
大江夜涌冰轮圆,三山远隔江南烟。
谪仙醉魄呼欲起,墨花朵朵开青莲。
矫如绛螭出重渊,俊如白鹄摩高天。
幽如紫芝深涧底,郁如翠柏层崖巅。
世人学杜不学李,学李之人世凡几。
翁山旷逸过眉山,千一百年惟此耳。
近来海内多诗豪,不师小雅师离骚。
毫端独得凤皇髓,茗香以后惟石瓢。
万里江山洗秋晓,古来诗境烟霞好。
羡君仙骨复仙心,不游五岳游三岛。
天台之瀑匡庐云,往来飘忽云中君。
笑引罗浮大胡蝶,飞来片片麻姑裙。
吸江亭外江潮白,吞海亭前海云碧。
万梅花下故人来,唤起痴龙夜吹篴。
嗟我学诗三十年,栖心隐逸耽神仙。
烟江几处洒楼在,楼中招我人翩翩。
远寄新诗一千首,四明狂客真吾友。
更呼崔颢共长吟,黄鹤楼头一尊酒。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三首 其二 清 · 张履信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九
文章契合岂无神?振古仙才思不群。
真赏一时逢太白,高名千古擅司勋。
晴川芳草犹依旧,玉笛梅花可复闻。
此日登临空作赋,茫茫百感对斜曛。
题黄鹤楼 清 · 汤宕仙
对联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楹联·古代
太白不须愁,鹤去鹤来,终随物化;
昔人今尚在,云生云灭,常与天游。
黄鹤楼联 清 · 彭久余
对联 录入来源:楹联述录
胜地谬持衡,每怀太白高风,叹千古文章,无意休教轻下笔;
仙踪经换劫,重话辛家故事,喜一时兴会,有缘仍许再登楼。
黄鹤楼名胜记 清 · 陈本立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清代
黄鹄山名石城山,长竟里,高十寻有奇。
东连高冠,绵亘郡城。
先是圭土为城者置此山阛阓中。
首瞰大江,头陀寺显蔽之。
又黄鹤楼适扼其吭,登览者心目易厌,而兹山真面益以不传。
为综其名胜,其自北盘道而登,有亭翼然于城上者,望江亭也,即古十盘亭。
亭左为宝相塔,甃巨石为之。
下广上锐,周以石楯,元威顺王太子墓也。
更上即黄鹤楼,楼上高百尺,八窗洞达者三层。
嵌空玲珑,胜甲三楚。
楼之东为亭者二,一搁笔亭,初名太白堂,重檐覆道,公私燕游之所。
右曲石壁稍峻,中为孔道,不署名,人多指为石镜亭云。
再上为斗姥阁,即古南楼也。
黄山谷诗“鄂州南楼天下无”即此。
以上皆西向。
白云楼右长廊屈曲,“西爽”石刻在焉。
残碑断碣,附列者多,难卒读。
“涌月”两大字卧苔藓中,颇饶霸气。
其左有仄径,纡而下,奇石佳树夹道垂阴。
历百武得平敞地,黄冠自为静室,曰留云阁。
石涧清泉,别开生面。
其南道院丽山者,右曰四皇殿,费神洞在焉。
寻之不可得,压于殿址也。
由四皇殿左寻道直上,丹磴连云,跻其巅,盘曲相引,不敢俯视。
历数折,达仙枣亭,亭凡三,其中独高者,即山脊石辟加椽瓦焉,牖户栏楯皆凿石为之,制极古。
倚亭四顾,满目江山。
东望漕园,亭台灭没,武当宫意其旧址。
其棣观察署者,为振衣亭,为陈友谅墓,历历可指数。
又东为郡学宫,庙廊芹藻,巍焕馨香。
兹山灵秀所钟,如或见之。
亭西楯以朱栏者,仙枣树也。
古色不青,洵千百年物。
又西下为万寿亭,亭中列丰碑二,则蠲楚赋上谕也。
古十间亭在仙枣亭西,此正当其处。
亭右即白云楼址。
右诸亭俱南向。
仙枣亭后为一览亭,亭久废,其址大可恣眺望。
由此隆隆特起者,皆山脊也。
其上为广永亭,为奇章亭,惜不传其迹,独夏口郢城遗迹犹有存者,至楚观楼,则与高冠共之矣。
山阴诸胜曰方朔读书台、曰磨崖方丈、曰静春台,民家皆笼而有之。
好事者载酒寻之,每吝一见,余幸一登临静春台焉。
山椒压云亭,至正间建,旧传为头陀寺顶院。
度其地,当在仙桃迹左侧,仙桃迹巨石嶙峋,高若堵墙。
下即黄鹄矶,大士阁踞其首,高出城闉,洪涛荡胸,景益奇。
兹山之胜如此,乃以逼近市尘,不获独显其奇,而仙客骚人又皆怵心镂骨,日与司勋、供奉,争长角技,竞为黄鹤楼导扬盛美,而概置其他胜事。
呜呼!
岂其绛灌不可以伍韩、彭,亦兹山之幸,犹不幸也夫!
按:《黄鹄山志》
登黄鹤楼四首 其一 清 · 李树瀛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十
危楼百仞立嵯峨,每到清秋辄数过。
风雨半空排槛至,江山千载阅人多。
壁间题咏都陈迹,客里光阴感逝波。
谁道谪仙曾搁笔?我来偏欲倚栏歌。
搁笔亭 清 · 李树瀛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十二
空前绝后一枝笔,除却杜陵世无匹。
万丈光芒照古今,笔之所到风雨疾。
捶碎黄鹤楼,踏翻鹦鹉洲。
放笔长歌隘宇宙,崔颢何人敢与俦?
有亭屹立楼下路,言是谪仙搁笔处。
上头有诗不再题,想见虚怀敛抑时。
天地生才无时无,妄自尊大胡为乎?
介甫(介甫:指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误国由自恃,睥睨当时无一是。
不循故辙矜私智,任意更张败厥事。
况复雕虫祗小技,骄吝罔顾识者鄙。
古来坚僻自用人,白眼相士皆如此。
伟哉青莲旷代才,黄河之水天上来。
上轶屈宋淩汉魏,百家俱在包罗内。
譬之东海纳百川,不嫌仿作凤台篇(世谓《凤凰台》诗仿崔作)。
按:本集
黄鹤楼赋 清 · 张杲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五
登穹窿以眺八极兮,忽目骇而心恫。
繄兹楼之钜观,屹轶类而超众。
宝云拂而东溟寒,颢气淩而南斗控。
笼二仪于仰俛,嬗千载于邮送。
神鬼效灵于鸠僝,泉石呈质于磨砻。
侈琳台与璿阙,卑铜陵兮铁瓮。
于是川停青舸,陆驰紫鞚,盈瞩沙羡,尘眄云瞢。
诹费、荀之遗躅,渺唐晋其如梦。
谪仙人之不来,抚长篴而一弄。
魂恍恍于飞闼,视矎矎于危栋。
横踞黄鹄,侧蔽丹凤。
楚客感焉,极绘缋而莫罄,发扬丽于吟讽。
周章乎光景之镐铄,震詟乎体象之鸿洞。
若夫三楚绵延,井壤烂然。
峙荆衡以镇坤,辉翼轸而应躔。
经纬九阳,鼓荡八埏。
既道沱潜,遂关郢鄢。
睆粤窥吴,枕豫背燕。
灵怪之所窟宅,元化之所斡旋。
苟璀璨之无睹,亦榛狉而不鲜。
昔者神人谁氏,侪松侣佺。
嬉戏混浊,或忘岁年。
憩舍于此,画鹤而翾。
煌煌斯楼,实惟舆权。
则使羲和筮辰,吉日洁蠲。
张华草图,门户万千。
据乎汉皋之堞,达乎石城之巅。
抗乎璇碧之霄,侧乎霐之渊。
鞞陟降于原巘,圭表测相于隰泉。
虽草创而屡易,期规模之不愆。
方位既宜,址基乃宣。
然后工师杂进,争奇斗妍。
操绳矩兮运斤斲,藏神明于法先。
兀蜀山而庀材,竭梫櫹与楠楩。
摩云汉而蔽日,缘石栈以梯天。
其为状也,则浩浩涆涆,锷锷列列,焕乎若天阃地门之屼;
鸿纷瑰博,波诡云谲,赫乎若皇居焘奡而桔桀。
顺阴阳以开阖,脱埃堨而严洁。
又髣髴馺娑兮,诣追汉廉而相埒。
方其程云梁,建水臬,规高下,一凹凸。
时则有殽函陇阪之石、梁州蔡蒙之铁、漳河铜台之缥瓦、鲁国灵光之云楶(云楶:有云状纹饰的柱头斗拱。)。
鸟集鳞萃,输用不竭。
革陋饰美,尚巧除拙。
洎乎地轴固,天柱设,瑰异穷,造化泄,王尔(王尔:古巧匠名。)投钩而墨,离娄(离娄:传说中视力特强的人。)却顾而瞍瞲。
栉比攒集,琼构瑶结。
迩耀灵乎楚甸,遐震耀乎禹穴。
无荒陬与渤澥(渤澥:即渤海。),恣千里而一阅。
山河变态于牖户,星云吐辉于楣闑。
羌瀖濩而燐乱,曾不可乎区别。
乃其形势也:托乔基于增崖,超磴道于崎岭。
三重复叠,九隅脩整。
金铺流离,玉题彪炳。
隆崛岉乎岌业,飙萧条以清冷。
遏抑风路,蔽亏日景。
通天眇以竦峙,曾不敢翘首而引领。
其体制也:拓延袤于寻仞,判密疏于千顷。
金樽与玉磶承采,镂槛与文交影。
雕甍比丽于桂殿,绣栭竞华于兰省。
榱桷轇轕而高骧,棼橑布翼而骄逞。
脩梁夭蟜而虹指,曲枅环句而云静。
栾栱戢孴而错出,枝棠陆离而相并。
莫不纤缛纷敷,熠爚光囧。
其华饰也:双枚重桴,圜渊方井。
楣列兰茝,棁罗藻荇。
银黄碧丹,涂点明靓。
五色之虬振采,九苞之凤延颈。
青龙蹲而居乙,朱雀翔而位丙。
图写万殊,势若飞骋。
堂哉皇哉!
斯寰宇之大观,元都之灵境。
尔乃拾级上升,趑趄流连。
将攀跻而未半,倏裴而欲还。
胡愕眙以失度?
若惟恐乎坠颠。
高闻天语,万象在前。
招摇会于上界,句陈(句陈:星名。)络于中边。
带潢津于斜侧,翼虚危于隅偏。
纵目冥杳,頫察市廛。
闾舍欐属,城坰联绵。
巨鳌慑伏于荒垠,潜虬环舞于长川。
九阍荡荡,四表平平。
东望武昌,浩淼风烟,挹樊口之朝爽,罾溪鳞而脍鲜。
西顾汉阳,大别娟娟,酌郎官之绮觞,感湘波兮沦涟。
南则巴陵岳阳,恍惚而变迁,蘅浦潇湘之渡,柚橘洞庭之船,迟旅人兮不至,知归途之迍邅。
北则乌林赤壁,岩壑嵚崟而潺湲,访霸图而已空,畴横槊以张筵。
吝公瑾之一顾,哦眉山之二篇。
登斯楼也,穷品类之盛,括区域之全。
倘适志于梁濮(梁濮:泛指隐士栖息的地方。濮,庄子曾游于濠,钓于濮,因以借指隐者的居处。),憺忘情于管弦。
缘扶摇而直上,被羽衣而高褰。
瞻翠峤之瞟眇,吾亦何羡乎飞仙?
若乃探奇蹑屐,奇险顿辟。
郁烟树于蔚紫,荡岛屿于环碧。
倏忽变幻,隐现几席。
前淩乎宝相之塔,后印乎镜亭之石。
左亘云阁,珑玲百丈;
右丽城阙,蜿蟺山脊。
亭端觅石枣之圃,矶上馀卖桃之迹。
涌华月于台椒,澄西爽于碣隙。
驰道飞宇,断岸遥碛。
环集楼下,奔赴络绎。
览江流之汤汤,驶不舍夫昼夕。
抚膺搔首,有怀在昔。
辛氏酒香,崔家诗格。
烟花寄咏于鹿门(鹿门:鹿门山之省称。在湖北襄阳。后汉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彩毫罢拈于太白。
江州摛思于长庆,伯珵作《记》于典册。
袭美启读书之堂,曼倩卜流寓之宅。
莫不沧桑废兴,人往时隔。
凭危阑而一览,剩遗韵于山泽。
念六合之悠悠,渺予怀兮脉脉。
感黄鹤之不返,惜光景兮过客。
而惟兹楼也,崱屴乎遐表,峥嵘乎水涯。
百代未改,千寻不移。
阅今古之荏苒,极游观于四时。
春风微和,灵辰(灵辰:《荆楚岁时记》记载,灵辰即人日,楚地习俗,是日登高赋诗。)良期,挈侣而至,衔觞赋诗。
夏无溽暑,飘飘凉飔,清簟若水,丁丁弹棋。
高秋既昏,明月如规,踏丹梯而步影,结清谈而麈麾。
冬宜密雪,瑶华纷披,疑广寒兮清虚,瞻玉龙之下垂。
朝纳若木之晴霭,暮宿崦嵫(崦嵫:山名。在甘肃天水县西境。传说以为日落的地方。)之薄曦。
阳光融萃于觚棱,阴霾隐翳于罘罳。
俄顷百变,端倪莫追。
巧思者不能殚其制,善状者无以尽其奇。
独不见阿房烬灰,结绮尘缁,吴苑栖乌,苏台走麋。
故斯楼之特立,恒岿然而在兹。
盖惟真仙来往,山灵典司。
钟宇宙之神秀,孕万有而靡遗。
故其上蟠下际,永奠厥基。
丰厂侈度,瑰丽博施。
极敷陈之美盛,终不竭乎曼词。
释笔札而罢赋,心恍惘而迷离。
乃为词曰:翕赫曶霍,纷庞鸿兮。
嵯峨㠑嵬,高巃崇兮。
香雾晻霭,旭曈昽兮。
乃召般倕,咨共工兮。
作于楚宫,条椅桐兮。
欂栌椳楔,厥用充兮。
菁英宏富,罗其中兮。
经之营之,毕茂功兮。
飞栏轩翥,横彩虹兮。
峻侔山岳,呼华嵩兮。
天窗绮疏,旁交通兮。
拱向五辰,从八风兮。
朱紫雕镂,赡而丰兮。
文彩麟麟,光熊熊兮。
顾盼辽廓,昭发矇兮。
钧天帝乐(钧天帝乐:天上的音乐,仙乐。),闻甚聪兮。
长揖浮邱,邻壶公(壶公:传说中的仙人。)兮。
鹤兮归来,返鸿濛兮。
千奕万𥜥,靡有终兮。
跨越紫宸(紫宸:宫殿名,天子所居。),轶绛宫兮。
按:《昙华遗藁》
题黄鹤楼集唐人句 清 · 李义贤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九
江边黄鹤古时楼(白居易),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
云静独看秦塞雁(上官仪),日高遥望洞庭舟(赵嘏)。
岸南岸北往来渡(崔鲁),烟淡烟浓远近秋(杜光庭)。
行子不须愁夜泊(武元衡),碧山重叠水长流(孟宾子)。
按:《淮海英灵集》
宴黄鹄山麓 其一 清 · 刘应霖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七
序:钟菊潭学博(学博:官学之教授,或称州县学之教官。)招同人宴黄鹄山麓,出《鸿泥留爪图》索题,作此酬之。
黄鹄矶头客,翩然骑鹤来。
江城五月暮,共听笛中梅。
屐想南楼莅,樽从北海开。
武昌秋月满,长忆谪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