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已收录作品2首

明刻黄鹤楼校集注
宋民望,元代人,生平不详。
仙枣亭 元 · 宋民望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按郡志:黄鹤楼左旧有石镜、仙枣二
今镜虽昏,尚存。
吕仙亭者,二之遗址也。
遗事多在武当宫未立之前,武当立,仙灵益著,近年尤著①。
橘斋史右丞夙病眉瘤,初至,馆楼上,梦仙拭面而瘤脱②。
问仙何馆,曰:“邻人”。
史谒,物色如所见。
史夫人留江陵思归,梦仙报,翼午船至,及期,伻来如梦③。
史由是白官,给外余地归武当宫。
今荣禄大夫平章公忽刺䚟亦馆楼也,夫人秃满伦氏因头风病目,夜起,望仙求安,已而有闻笛声者④。
旦,戍兵问笛所由起,皆曰:“仙笛也”。
公曰:“仙有灵,当再闻”。
及夜,笛声起墙外。
自是夫人起居如初。
有童子夺仙笛三而病,命童子祷谢而愈。
岁旱,公祷雨,雨降。
因捐中统钞五定付武当,甃基于是⑤。
沧洲居士喜曰:“此数百年矣!
传太守王纶将与倅弈,仙忽至,问姓名,不对,求弈,守才布八子,仙曰:‘守败矣’!
问何故遽败,曰:‘吾子已当要路’。
守果败,连弈皆败。
仙出,报吹笛,郡前不见,随笛声所在,东追西奔,踪迹至楼上,惟见石镜题诗云云,末书吕字。
而此吕仙亭所从始也。
今非以石易木、以铅陶瓦,不能当八风以不朽”⑥。
即从提点罗大震、提举贾宗贵经始其事,砻坚砥顽、转山浮汉,于南楼重建之日,无何,梁四柱、壁三周,琅玕屹立,牖南向,璧玉玲珑,重檐碧霤,绣拱采椽,宛然道家石室也⑦。
室纵横各丈有奇,复为屋其侧以居临祀者,崔㟴覆压,遂欲与南楼争高⑧。
是役也,用中统钞若干、沧洲暨诸方助费者过半,余并出武当常住⑨。
既竣事,请记。
或曰:“以回仙未离人间欤?
城南老树,婆娑久矣!
已离境欤?
横江孤鹤,胡为乎来哉”⑩!
曰:“气形造化,聚散何常?
道德性命,天地同久。
仙者人所为也,则吾身乃仙佛鬼神会,而人不悟吾夫子不语神怪,时时语门人以周公之梦。
梦亦吾心神明所为,而物从之。
是蘧蘧栩栩之灵,炼之五百载而云从剑合,非尸假之圣贤欤?
由古今仙寿推之,回翁周旋人间,尚何疑哉”⑾!
或曰:“回翁弃进士,从异术:学长生,悟禅悦法,身所在绵邈清遐,安能郁郁江汉之上”?
曰:“武昌,城市之山林;
黄鹤,仙人之旧馆。
河华之云居虽远,庐山之雪迹如新。
徘徊江湖,弭节中路,皆幽明情事所同有。
遇无妄之疢、药以吾智;
遇不时之旱,雨以吾仁;
托诸幽感者,气类之从;
见诸明效者,机用之妙也。
藐姑射之山,物无疵疠,庚桑楚之尸祝社稷,尚何疑哉!
于此缫藉,廛隐于此,而羽翼琳宫,岂丹青、木石、焄蒿、时会所能仿佛哉”⑿!
腔月笛之梅花,冰霜已晚⒀;
檐沧洲之瑶草,春日正长⒁。
老我淹留,庶几一遇焉尔⒂。
扶摇浩荡,庸缀芳期⒃。
沧洲郑氏名璧,字国瑞⒄;
助费者姓名,具载碑阴。
按:【校注】
重建南楼 元 · 宋民望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元代、黄鹤楼集补
南邦倚郭鹤山水,昔贤必宅其胜,以便登临者,欲俾听政修令之君子退食而居高明,因以扩仁智之达德,不徒具观美也。
南楼在楚观右、黄鹤楼左,非重屋而谓之楼者,因山而梯也。
登梯而望,前鹦鹉洲,后北榭,大别山其西,凤凰山其东,蜀江之水南来而西注;
向明而席,凡山之如屏如帏者,又皆森列乎几下。
斯楼遂足以尽江汉形胜,而蕃翰眉目具焉。
或曰:六通四跸皆我闼,而南何居?
曰:楼之建虽在武昌置郡后,南之名已定于岐丰肇之初矣!
贞女之风,见咏周南;
江汉乃十五国风发源之地,是“南”也,“二南”之南也,“王化自北而南”之南也。
江汉南楼则甚切,后人更曰“白云阁”者妄也。
楼去晋唐远,郡志载庾亮事,异同始终。
宋事考之,即元祐中重建,建中靖国初重修,乾道初再建,嘉定中又修。
我世祖皇帝己未南征是邦,衙府台隍,皆在圣图远览之内。
及异时内附诸司,潭迁鄂徙靡常,存斯楼成毁于不论。
元贞初,官师甫定,付斯楼修复于不急,日凋月敝,来游者如在荒禅败驿,感慨系之矣!
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公忽刺䚟,乃兀里养哈䚟人民口白䚟官人之孙,益速答儿平章之子也。
莅政之明年,慨然曰:“当吾世而废千余年之胜观,何以镇压百州之山川哉”!
即召属计功,命本省掾刘彝、训蒙古必闇、赤高敬宣使徐复孙、前通城县达鲁花赤马合谋董役。
且曰:“营室而智及百年者,材必良材,工必良工,兹楼突兀武当坛靖之上,云雨风日必先被焉。
昔人所以屡建屡修者,以官视南楼,不以家视南楼也”。
悉薪其腐材,更梁柱以江陵
夫慵匹直,不会多少,唯精实是图,两掖视旧增多,四荣视旧加辟,盖瓴级甃,垣墙三周,藻棁髹楹,青韨辉映。
财粟计钞五万,实平章公捐己俸为倡,创以春季,成以冬孟,度长洁大,遂为东南登临楼阁之冠。
总管崔翼繇南康易守武昌,亦相斯事,将纪公成绩,垂不朽。
一之不朽固不系乎兴造之末,然使他人乐其华丽者,知公政事足以泽物;
乐其显敞者,知公胸次足以容众,即周召事业,亦向是彰彰矣!
谨述颠末勒诸石,使他有名笔能美山水之形容,极日月之绘画,则是记也,亦斯楼之副墨子云
至治壬戌日,长至记。
按:《全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