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禰衡”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海上谣 明 · 欧大任
我昔何所游,鼓柁祢衡鹦鹉洲
今日是何日,天涯飘泊沙棠舟。
举头日近长安远,浮云万里令人愁。
天吴出没摇九首,连天白浪牛声吼。
南海庙前枫树青,帆飞失却扶胥口。
早潮东下暮潮还(早潮,清刻本原作“早朝”,据下文订正。),歌罢扣舷仍饮酒。
醉归越王城,北望越王台
越王昔日繁华地,只今零落生青苔。
贵亦不足羡,贱亦不足憎。
乘桴者何人,而有万古名。
卢敖汗漫应相待,欲破长风海上行。
宴黄鹤楼赋得祢衡二首赠吴生虎臣 其一 明 · 徐中行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每怀鹦鹉赋②,千古气难平。
江涨洲长没③,春来草不生④。
题诗惊跋扈⑤,纵酒喜纵横⑥。
试问楼中客,何人似祢衡
【校注】 (1)吴虎臣:不详。 (2)鹦鹉:原作鹦武,非。 (3)江涨句:明代以来,鹦鹉洲因江水上涨,常被淹没。 (4)春来句:此句反用崔颢“芳草萋萋鹦鹉洲”句意。 (5)跋扈:倔强刚直,恃才傲物。指祢衡屡辱曹操黄祖,终被杀。 (6)纵横:奔放不羁。指祢衡当筵裸身击鼓之事。 作者被贬长芦盐运判官,约在嘉靖末,迁湖广佥事当在隆庆初(1567)。这两首诗即为迁湖广佥事江夏时作。诗中以祢衡自况,对自己遭贬,颇多不平。
宴黄鹤楼赋得祢衡二首赠吴生虎臣 其二 明 · 徐中行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我自三秋至①,云今万里开②。
气如吞梦泽③,风忽起兰台④。
大别为诗案,长江作酒杯。
笑呼祢竖子⑤,狂简未能裁⑥。
【校注】 (1)三秋:农历九月,作者由长芦贬所至江夏。 (2)云今句: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云:“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3)气如句:梦泽,即云梦泽。《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4)风忽句:兰台战国时楚宫台名。传说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文选·宋玉〈风赋〉》:“楚襄王于兰台之宫,宋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5)祢竖子:指祢衡。竖子,犹称小子。《史记·平原君列传》:“白起,小竖子耳!” (6)狂简句:狂简,志大才疏。裁,节制。语出《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诗中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作者遭贬后重获升迁,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的喜悦心情。全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较少有前后七子那种单纯摹拟、“痕迹宛露”的弊病。
咏史十首 其十 祢衡 明 · 佘翔
 押纸韵
汉运昔云颓,烟云四塞起。
魏武奋鹰扬,群策皆披靡。
雄辨哉祢衡,猖狂无与比。
阿瞒非所论,馀子安足齿。
江夏褊心人,豪强甘杀死。
至今鹦鹉名,遗恨沧浪水
黄鹤楼八首 其一 明 · 穆文熙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今上龙飞御极①,使臣衔诏历重邮②。
远从全楚探奇迹③,更向三分忆壮猷④。
楼上云停仙客驾,江边草蔓祢衡洲⑤。
登临矫首惊时代,目断长江不尽流。
【校注】 (1)今上:不详指明代何帝。龙飞:《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张衡东京赋》:“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薛综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御极:登基。《文心雕龙·时序》:“明帝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 (2)衔诏:犹传旨。重邮:重重驿站。《广雅·释诂》四:“邮,驿也。”《汉书·薛宣传》:“桥梁邮亭不脩。”颜师古注:“师古曰:邮,行书之舍,亦如今之驿及行道馆舍也。” (3)全楚:言全楚之地。刘长卿《长沙馆中与郭对雨》:“云横全楚地,树暗古湘洲。”奇迹:谓黄鹤楼胜迹。 (4)三分:谓吴、、魏三分天下。杜甫《咏怀古迹》:“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壮猷:《诗·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毛传:“壮,大;犹,道也。”亦作“壮猷”。魏源古微堂集·默觚下》“诏篇”七:“何为壮猷?非常之策,陈汤不奏于公卿;破格之功,班超不谋于从事;出奇冒险,不拘文法,不顾利害者是也。” (5)祢衡洲:洲,原作“州”,误,径改。指鹦鹉洲。 此为作者登黄鹤楼组诗之一。首联言新帝登基,作者携诏来此故楚之地;颔、颈两联探胜怀古,由黄鹤楼之胜迹缅怀三国纷争之历史,仙客驾鹤之传说,祢衡悲剧之遭遇;尾联由怀古而感今,慨叹时代更迭,如长江流水,绵绵无尽。
黄鹤楼二首 其一 明 · 陈文烛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中
古今头几醉醒,不堪踪迹问山灵①。
梅花雨气飞江汉,青草波光接洞庭
徙倚恨无黄鹤翼,临峰空有白云亭②。
莫言好景浑难赋③,鹦鹉愁从笛里听④。
【校注】 (1)山灵: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2)白云亭:此当指黄鹤楼,以崔颢诗有“白云”句,故称。 (3)浑:全。 (4)鹦鹉句:用祢衡《鹦鹉赋》及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诗乃作者登楼抒怀之作。起句只说“几醉醒”,怀古感今,不道破情怀;中言恨无黄鹤冲天长翼,不得高接白云;末以祢衡李白事寓意,失意情怀始流露无遗。
黄鹤楼作(有序) 明 · 林章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鹄山志卷八
余被赵氏之冤,幸脱祢生之祸,因感二子,过此吊之。嗟乎!今世不可知矣,千载之下,亦复有吊林章者乎?
望里山川是楚乡,美人何处水茫茫?
祢衡作客留江夏赵壹辞家出汉阳
鹤去未知芳草暗,雁来先觉白云凉。
倚楼无限西风意,堪与千秋一断肠。
按:《明百卅家诗选》
黄鹤楼赋① 明 · 任家相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维黄鹄之迤逦兮,蟠鄂渚而饮江②。
郁兹楼之杰构兮,表荆郢之名邦③。
奠崇墉以为基兮,跨层榭以为房④;
造太紫以为宇兮,架虹蜺以为梁⑤。
栾栌矗叠,甍牖奕张,藻井旖旎,罘罳高骧⑥。
控压三楚,延眺八荒⑦。
缅文伟之蜕化,伟荀瑰之仙寮⑧。
咸鹤轩以蜚举,胥游憩而逍遥⑨。
胡沽客之谲诳,市辛酿而招邀⑩。
岩叟兮铁笛,弄明月兮落梅⑾。
火枣传而实繁,金桃迸而石开⑿。
洵仙真之灵迹,历千古之劫灰⒀。
其上则亭名石镜,阁号奇章⒁。
仙祠攸跻,遗像相羊⒂。
台余涌月之字,岩镌静之藏⒃。
树参差而峍兀,石隐嶙以磅磄⒄。
烟霞出入于窔奥,禽鹿驯扰于朝阳⒅。
其下则头陀故寺,简栖妙碣⒆。
龟趺漫漶而既湮,鸿藻联翩而犹揭⒇。
漭岷峡之巨浸,导洞庭之洪波21。
吞云梦之八九,束汉沔之陂陀22。
滮滮磕磕,澶澶𣸏𣸏23。
粘天浴日,孕蛟蕃鼍24。
挂高帆兮摇曳,棹大艑兮峨𡶅25。
佩感交甫之遘,璧归穆满之遗26。
眷蘅皋而揽缬,睇鲛馆以(27)。(下缺十四行,凡二百二十四字)仪之叹音。
孙吴夏口之筑,景宗曲水之城28。
怅霸图之安在,恍陵谷之互更29。
至若证响循声,获羽衣之黄鸟30;
睎光望气,剖鱼腹之青铜31。
屡骇闻而佹见,志齐谐而难穷32。
盖岳阳僻处于巴丘,制不殊乎伧父33;
仲宣缥缈于荆南,迹犹同乎寓公34。
孰若兹楼之敞烺宏丽,名都称雄35,依林峦而非寂,邻嚣尘而不讧也36。
且其经营丹艧兮,人巧备极37。
帡幪护呵兮,神工是职38。
在世皇之末造兮,阳九偶值39。
倏豫章之良材兮,天吴漼㳁40。
班倕兮运斤,离朱兮削墨41。
拓故宇之栋隆,藉废宫以雕饬42。
遂不日而奄成,掩灵光之赫赩43。
占氛察祲,玄览独舒于南戒44;
言时纪事,人文永夸于绝代45。
匪土木之视侈,同守邦之重器46。
晴云烟景,崔颢岂尽其品题47;
粉壁新图,李白何由而捶碎48。
聊含毫而缀彩,摭寓目之梗概49。
【校注】 (1)《黄鹤楼集》题下原注:“万历甲午俞文宗试诸广文拟作。”万历甲午,为万历二十二年(1594)。俞文宗,未详。明代称提学为文宗。李日华《官制备考》: “提学,称大文宗,大宗师。”也泛指试官。明时两京俱置提学,以御史充之,又以按察使、副使、佥事为各省之提督学道,巡察学政。广文,明代称儒学教官为广文。作者时任婺源教谕。 (2)黄鹄:指黄鹄山。迤 :曲折连绵。江淹《哀千里赋》:“崭岩生岸,迤 成迹。” (3)郁:盛。表:卓立,特出。 (4)奠:定。崇墉:《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阙岩岩而双立。”张铣注:“崇,高;墉,墙也。”层榭:《楚辞·招魂》: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洪兴祖补注:“《说文》曰:台,观四方而高者。榭,台有屋也。” (5)太紫:太微星与紫微星之宫。《文选·班固〈西都赋〉》:“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刘良注:“谓学太微、紫微星宫,以为规矩。”宇:屋檐。 (6)栾栌:柱首承托栋梁之木,曲木为栾,直木为栌。《文选·左思〈魏都赋〉》:“栾栌叠施。”李善注:“然栾栌一也,有曲直之殊耳。”甍牖:屋脊和窗。奕张:高张,盛张。《尔雅·释诂》:“奕,大也。”《广雅·释训》:“奕奕,盛也。”藻井:《文选·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薛综注:“藻井,当栋中交木方为之,如井干也。”即绘有文彩状如井干形的天花板。罘罳:交疏透孔的窗棂。程大昌《雍录》:“罘罳者,镂木为之,其中疏通,可以透明,或为方空,或为连锁,其状扶疏,故曰罘罳。”高骧:犹高举。《文选·左思〈西都赋〉》:“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 (7)控压:控制。白居易《论孙璹张奉国状》:“控压陇蜀”。延眺:远望。《新唐书·韦弘机传》:“天子乃登洛北绝岸,延眺良久,叹其美。”八荒:八方极远之地。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有席捲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8)缅:追想,远怀。文伟:即费祎。蜕化:谓蜕去凡骨,羽化登仙。孟郊《终南山下作》:“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荀瑰:瑰,一作“环”,字叔玮,一作叔伟,又作叔祎,传其游黄鹤楼遇仙,随仙驾鹤而去。仙寮:犹仙屋,仙居。 (9)咸:皆,都。轩:车驾。“鹤轩”,犹言驾鹤。蜚举:即飞举。蜚,通“飞”。胥:皆,都。 (10)沽客:原作“估客”,误,径改。沽客,沽酒之客。《论语·乡党》: “沽酒、市脯,不食。”陆德明释文:“沽,买也。”谲诳:怪诞不经。市:买。辛酿:谓辛氏之酒。此二句指辛氏沽酒,道士造饮的传说。 (11)繄:助词,表语气。岩叟:指吕洞宾,岩为其名。落梅:即笛中曲《落梅花》。 (12)火枣:仙枣,指黄鹤楼仙枣亭的传说。金桃句:相传吕仙尝鬻桃于黄鹄山下石壁旁,桃食之甚甘,可治腹疾,而人多为妻子购之,鲜遗其父母者,吕仙怒而举桃掷之,痕留石上。《武昌府志·古迹》:“仙桃迹在黄鹄矶上,有三桃迹。” (13)洵:亦作“恂”,诚然,的确。仙真:仙人,真人,谓得道成仙之人。劫灰:《三辅黄图》卷四:“()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 ‘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佛教本指世界毁灭时劫火的馀灰,后遂指乱世之馀。李贺《秦王饮酒》:“劫灰飞尽古今平。” 此谓黄鹤楼古迹历千载沧桑而至今尚存。 (14)奇章:奇章阁,与石镜亭相邻,在黄鹄山顶,黄鹤楼后。相传为唐牛僧孺宴饮之处。牛于敬宗朝,进封奇章郡公,随即出为武昌节度使,镇江五年。 (15)攸跻:攸,居所 ; 跻,升,登。《诗·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朱熹集传:“跻,升也。…… 盖其堂之美如此,而君子之所升以听事也。”相羊:即徜徉,漫游、徘徊之意。《楚辞·离骚》:“聊逍遥以相羊。”王逸注:“逍遥,相羊,皆游也。”也作“相佯”。《后汉书·张衡传》引《思玄赋》:“会帝轩之未归兮,怅相佯而延伫。” 李贤注:“相佯,犹徘回也。” (16)涌月:台名。在黄鹤楼旁,奇章亭附近。明时仅存一石,杂草莽间,上刻“涌月台”三字,书法遒美,几至剥蚀。台名“涌月”,取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意。静:疑为阁名,旧志未载。 (17)峍兀:高耸突出之貌,亦作“硉兀”。兀,原作“杌”,径改。隐嶙:原作“隐磷”,径改。高峻貌。《文选·潘岳〈西征赋〉》:“裁坡岮以隐嶙。” 李善注:“隐嶙,绝起貌。”磅磄:同“磅唐”。广大之貌。《文选·马融〈长笛赋〉》:“骈田磅唐。”李善注:“磅唐,广大盘礴也。” (18)窔奥:原作“窔 ”,误,径改。幽深之处。《淮南子·道应》:“此犹光乎日月而载列星,阴阴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 驯扰:顺服。《文选·祢衡〈鹦鹉赋〉》:“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 李善注:“驯,顺也。《汉书音义》应劭曰:‘扰,驯也。’”朝阳:《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朱熹集传:“山之东曰朝阳。” (19)简栖:王巾之字。王巾(?—505),字简栖,南朝梁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仕齐官至郢州从事、征南记室。曾作《头陀寺碑》,文词巧丽,为世所重。妙碣即指此碑。 (20)龟趺:刻作龟形的碑座。漫漶:模糊不可辨别。苏轼《风翔八观·东湖》:“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湮:埋没。鸿藻:雄伟的文辞。《文选·班固〈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联翩:形容连续不断。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揭:显。 (21)漭:《文选·宋玉〈高唐赋〉》:“涉漭漭,驰苹苹。”李善注:“漭漭:水广远貌。”岷峡:岷江之峡。郑震《郢州南楼》:“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巨浸:大水。《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 (22)汉沔:指汉水。汉水上游亦称沔水。《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孔安国传:“汉上曰沔。”陂陀:倾斜而下,也作“陂陀”“陂陁”。 (23)滮滮: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滮滮涆涆。” 刘良注:“皆水流貌。”磕磕:水声。《文选·左思〈吴都赋〉》:“濞焉汹汹,隐焉磕磕。”李善注:“皆水声也。”澶澶:水漫流貌。《集韵·翰韵》:“澶,漫也,纵也。” :沾湿,湿润。同“𣸏”。《说文·水部》:“𣸏,渐湿也。” (24)蕃:生息,繁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鼍:一名鼍龙,俗称猪婆龙,或称扬子鳄。 (25)棹:划水行船曰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原误作“掉”,径改。艑:一种大船。《一切经音义》卷一:“吴船曰艑,晋船曰舶,长二十丈,载六七百人是也。”峨𡶅: 原作“岢”,误,径改。《字汇·山部》:“ 峨,山貌。”此为高耸之意。 (26)遘:遇。《文选·曹植〈洛神赋〉》:“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穆满:周穆王。名满,昭王之子。《艺文类聚·宝玉部下》:“《穆天子传》曰: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璧以见之。”又,梁吴筠《檄江神责周穆王璧》曰:“昔穆王南巡,自郢徂闽,遗我文璧。”遗,给予,赠予。 (27)蘅皋:长香草之泽。《文选·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李善注:“蘅,杜蘅也 ; 皋,泽也。”揽缬:当作“揽撷”,犹挹取。鲛馆:鲛人所居之馆。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郭璞《江赋》:“渊客筑室于岩底,鲛人构馆于悬流。” (28)孙吴夏口:见白居易《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诗下注。景宗句:《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云:“曹公城,在(江夏)县东北二里。梁武帝起义,遣将曹景宗所筑。”“景宗曲水之城”,即指曹公城。曹景宗,字子野,梁武帝时官郢州刺史。《梁书》《南史》均有传。又《太平寰宇记》:“梁邵陵王纶为(武昌)太守,雅好宾客,乐诗酒,尝慕王右军兰亭流觞曲水之兴,故效之(指修曲水池)。”此不称“曹公城”,而称“曲水之城”,盖将曹景宗与萧纶事混为一谈。 (29)恍:忽然。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陵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以喻世事之变化。《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殆哉之危,莫过于今。” (30)证:征,验。“证响循声”,谓顺其声响而求之。羽衣:指仙道之人。黄鸟:指黄鹤,而非《山海经》所载轩辕之山或巫山之黄鸟。本集《黄鹤楼杂记》引《述异传》云:“荀叔伟,名瑰,事母孝,妙道术,游黄鹤楼,望西南有物,飘然而来,乃一羽衣虹裳驾鹤而至者。鹤止户侧,仙者就席,宾主款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31)睎:望。青铜:古以青铜铸镜,故称镜为青铜唐罗隐《伤华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本集《黄鹤楼杂记》:“元相国(原作祯,误)之镇江夏也,尝登黄鹤,遥望汉江之滨,有光若残星,乃令人棹(原作擢,误)小舟至江,所询渔者,云适获一鲤。其人携鲤而来,登楼,命剖之,腹中得古镜二,如钱大,面背相合,背双龙,鳞鬣髯爪悉具。既磨莹,愈有光耀。公宝之,常置箱中。相国终,镜亦亡去。” (32)佹:同“诡”,奇异。齐谐:《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33)岳阳:指岳阳楼巴丘汉时下隽县三国吴改为丘陵县,自晋以后因之。今湖南岳阳。伧父:谓粗陋,鄙贱。 (34)仲宣三国魏王粲字。曾依荆州刘表,不得志,登楼作赋以抒忧。后世遂称王粲登之楼为仲宣楼荆南:指荆州。《文选·陆机〈辨亡论〉》: “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张铣注:“坚起兵于荆州,故云荆南也。” 寓公:本指仕宦之寄居他乡者,此喻仲宣楼如寓公所居,殊无体制。 (35):明貌。 (36)嚣尘:指闹市。讧:《增韵》:“讧,乱也。” (37)经营:建造。《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丹艧:《书·梓材》:“唯其涂丹艧。”孔颖达疏:“艧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38)帡幪:帷幄,帐幕。在旁曰帡,在上曰幪。此处喻环绕、屏障。护呵:谓守护。李商隐骊山有感》:“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莲房。” (39)世皇:指明世宗。末造:犹末世,末期。“世皇之末造”,指世宗嘉靖末年。阳九:指灾年和厄运。偶:遇,与“值”同义。綦毋潜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黄鹤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曾遭火焚。“阳九偶值”,即指此。 (40)倏:疾速。豫章:木名。樟类。《左传》哀公十六年:“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杜预注:“豫章大木。”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漼㳁:水流貌。《广韵·贿韵》:“漼,水深貌。”《集韵·职韵》:“㳁,湢㳁,水流貌。”据本集《黄鹤楼杂记》,黄鹤遭火焚后,至穆宗隆庆四年(1570), “父老请治楼而难其材。适有二漂江中,人牵挽之不可得。闻于官,郡守吴公令设祭江浒,木自浮至”,遂用以营治鹤楼。故云“天吴漼㳁”。 (41)班倕:《后汉书·崔骃传》引《慰志赋》:“应规矩之淑质兮,过班倕而裁之。”注:“公输班,鲁人也。倕,舜时为共工之官。皆巧人也。” 喻指巧匠。斤:斧。离朱:《庄子·骈拇》:“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孟子·离娄》作“离娄”。汉赵岐注:“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之时人也。……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墨:绳墨。木工用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据本集《黄鹤楼杂记》,隆庆四年(1570)至江中获二楠木后,即开始重建。“匠人某者,偃卧楼址,精思三日夜,而始运斤成焉”。 (42)宇:屋宇。栋隆:《易·大过》:“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孔颖达疏:“下得其拯,犹若所居屋栋隆起,不必下桡。”屋梁高大厚实。藉:借。饬:整治。 (43)奄:犹尽。掩:尽,遍。灵光:神异之光。赫赩:犹赫赫,红光辉耀之貌。原作“赫 ”,误,径改。 (44)氛祲:皆预示不祥的凶气。《国语·楚语》:“台不过望氛祥。”杜预注:“凶气为氛,吉气为祥。”《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玄览:《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南戒:即南界,犹南方。戒,通“界”。《新唐书·天文志一》:“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45)人文:《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此谓黄鹤楼为礼仪文化之冠。绝代:久远的年代。郭璞《尔雅序》:“总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殊号者也。” (46)匪:通“非”。谓黄鹤楼之成,其意不在夸示土木之奢华。重器:宝器。《礼记·少仪》:“不訾重器。”郑玄注:“重,犹宝也。”黄鹤楼。 (47)晴云二句:崔颢所作《黄鹤楼》诗。 (48)粉壁二句: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诗云:“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芬菲。” (49)聊:且。缀彩:作文。摭:拾取。寓目:观看,过目。繁钦《与魏文帝笺》:“寓目阶庭,与听斯调。”登楼所见。梗概:大略,大概。张衡东京赋》:“不能究其精详,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 本赋作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为集中写作年代最晚的一篇,也是集中残缺最严重的一篇(多达十四行,凡二百二十四字)。赋,作者大力铺排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历史故事、陈迹以及种种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结尾部分叙及黄鹤楼嘉靖末遭灾被焚,隆庆重建之事,以及本赋的写作动机。据《湖广武昌府志》载,黄鹤楼万历十七年遭受过一次火灾,然本赋并未言及,盖未酿成大灾之故。
黄鹤楼集补纪事1596 明 · 任家相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下
宇内以楼名者,盖无如黄鹤楼云,而集故不传。
郡侯孙公始辑之,搜采亦既勤已;
乙未春,不佞偕计都门,友人黄可圣市书长安肆中,一散帙残漫,仅可读曰“黄鹤楼集”。
可圣售视余曰:“楼故有集乎”?
余阅之,则正德中宪副恽公巍为锡山秦中丞及西涯先生倡和诸作集之,因稍稍裒次,大较在郡公集者过半,其他多旁出芜杂,犹之乎无集也。
余归述之于公,公曰:“余向剧簿书而操文墨,谓是集创为耳,兹即非善本,曷参订之”?
遂索之可圣,所取未备者,属游生书,而不佞为校舛讹。
邹吏部传本宁太史诗至,公亟命录,乃李献吉、何仲默二先生楼中无专题,见之次汉阳二诗。
余因请之公曰:“此当代崔李也,可不借之重乎”?
公唯之。
刻成,公题之曰《黄鹤楼集补》。
不佞谓山川以景物著,而景物以赋咏章,两者常相待以为胜,非是则宇宙忽忽耳,安所称钜丽也!
文林藻士,送目呕心,岂尽流连光景,无亦其忧生愤世之怀,欲发舒无从而聊寓之延眺,故登台愁叹,凭轩涕流,新亭、岘首之慨,后先一揆而已。
如必以为是疥壁,是覆瓿,不尽欲关诸品题者口,令宇宙匆匆乎?
甚矣!
人之好惎也。
夫扶舆不能尽铲山川之嵚岑谺豁者,而夷为坟衍;
山川不能尽易楼台之耸特挺秀者,而降为蓬堵,胜有所钟也。
即兹楼毁而愈新,造物亦或阴护之,以胜吾楚。
何楼之待以为胜者,率堙弃之不少惜,甚矣!
人之好忧也。
公既辑是集,复拾残漫、掇遗逸如不及,真抽扬小善,不啻若已有哉!
集中如南楼、北榭虽圮废,而鲁直诸作者诗,公尚附之,曰:“吾不欲其废也”。
祢正平《鹦鹉赋》暨《吊鹦鹉洲》赋咏,不佞间请之公,公愀然曰:“姑舍是,是非余辑鹤楼集指也”。
呜呼!
公之意念深远矣!
安得起正平辈于九京而与公遇也。
公刻有《楚纪》、《武昌郡志》,皆列在文苑。
可圣养正
游生名天衢,江夏人
万历丙申岁仲春望日,郡治后学任家相顿首谨书。
[注]:作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
《明刻黄鹤楼集校注》
何太学招同明府张公光禄王公饮海珠寺 明末清初 · 欧必元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尼珠曾现海遐荒,况有招提在上方。
取醉不辞光禄酒,披襟时散令公香。
天边暝色迷欹岸,窗外潮声送夕阳。
江夏最怜鹦鹉赋,莫教人笑祢衡狂。
黄鹤楼 明 · 万燝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八、御选明诗卷九十九
我欲乘黄鹤,飘然物外游。
槛前怀古泪,且为祢衡收。
按:《江夏志》
鹦鹉洲祢衡有怀太白 明末清初 · 许国佐
 押蒸韵
正平二十六,少年气太矜。
魏武鼠雀之,而且以为能。
孔杨大小儿,何又不自胜。
大约名鹦鹉,难避弋者矰。
杀之而又悔,不及刘景升
挝鼓色不变,一座尽嗟称。
赋才不赋命,可杀不可陵。
芳草何萋萋,生意何淩淩。
供奉有识人,高踞第一层。
严式如武昌 明末清初 · 黄淳耀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录入来源:陶庵全集卷十四
楚中风物待清诗,君去樊山问酒旗。
天外振衣黄鹤远,水心题画白鸥迟。
祢衡词赋留残照,陶侃功名入断碑。
吟向郡西休感慨,柳条不似折来时。
赵元孝廉三十首 其二十八 明末清初 · 宋琬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录入来源:安雅堂未刻稿(卷六)
啁哳鹍鸡未忍听,布帆南渡雨冥冥。
灵均沉后祢衡死,鹦鹉洲边草不青。
长歌为沈时沛孝廉生日作(代作) 明末清初 · 宋琬
 录入来源:安雅堂诗
沈侯系自休文出,卓荦丰姿美无匹。
当时作赋章华宫,七泽骅骝君第一。
余也瞠乎趋后尘,片言相许成胶漆。
尔我翩翩俱少年,飞扬意气生云烟。
白铜堤上闻高咏,黄鹤楼中几醉眠。
谁谓阳春和者寡,綵毫落纸千人传。
几年飘荡干戈际,握手燕山论往事。
阙下难陈贾谊书,座间时露祢衡气。
自是才人数每奇,折腰手板将为吏。
蓟门雪花大如席,记君悬弧是今夕。
斗酒十千纷献酬,登堂尽是江海客。
壮志还看剑似霜,流年坐叹髯如戟。
沈侯尽此金叵罗,我令婵娟二八为君歌。
丈夫贵有四方志,汉家边吏功勋多。
骏马貂裘行出塞,君今不醉将如何。
送长儿之楚 清 · 张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黄鹤楼前白浪生,江流滚滚鄂王城。
傥从鹦鹉洲边过,一吊才人祢正平
晴川楼 清 · 吴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古山对黄鹤,一身楚塞吟清
羲娥平向窗中过,江汉交回槛外流。
深窟鼋鼍时隐见,盘涡鸥鹭静沉浮。
祢衡李白今何处,日暮空悲芳草洲(江、汉交回的是此处,得此句,不嫌上句之泛。)
(本诗底本无标题。)鹤楼 清 · 潘耒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八、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武昌三面临江水,横山如屏亘城里。
西风蜿蜒欲入江,压以高楼半天咫。
三层迥与三霄邻,八面平当八风起。
遥看缥缈接(一作浮)蜃楼,近睇峥嵘叠霞(一作斜)绮。
仙人远自清都来,下视尘土惊崔嵬。
江山清旷殊可乐,停鸾驻鹤相徘徊。
草没高唐观,水浸章华台
六朝兴废沤起灭,人民城郭都可哀。
世人扰扰风中絮,真仙对面何由遇?
但闻笛声嘹喨松声寒,月白江空杳无处。
刻像标名两渺茫,食枣得仙何荒唐。
但须净埽胸中尘万斛,濯缨万里临沧浪。
庾亮不堪吊,祢衡何足伤?
白云飞来劝一觞,拍手共入无何乡。
按:本集
黄鹤楼 清 · 阮玉堂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八
鄂渚耸仙,奇观一望收。
八窗接云影,万派汇江流。
崔颢诗称绝,祢衡怨未休。
梅花销玉笛,黄鹤付悠悠。
按:《淮海英灵集》
黄鹤楼 清 · 桑调元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鹄山志卷九
黄鹤飘飖不可留,淩虚长啸此登楼。
祢衡文字真为累,陶侃功名亦是浮。
帆影带回湖口月,笛声催散汉阳
扶筇独往平生愿,是处江山作胜游。
按:《衡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