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崔顥”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黄鹤楼第四次作 清末至民国 · 朱青长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青莲崔灏两郎当,天外飞来一酒狂。
仗槊直须排魏祖,谈兵无地觅周郎。
人才聚散成今古,山水骄横入武昌
惊醒鱼龙眠不得,和烟和月拜诗王。
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 清末至民国 · 王葆心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近现代
黄鹤楼者,江汉间千八百年之胜迹也。
岳阳可媲弟昆,晴川为其孙子,赤壁析为五地,仲宣僻在一隅。
惟兹楼负九十九尺之孤高,植四十四础之坚柢。
三层迥立,接苍昊而势埒三霄;
八面平当,俯汹涌而神凌八表。
贾阆仙颂其体势,赋危檐高槛之词;
王摩诘爱其清幽,有粉堞朱栏之咏。
其规制之崇闳有如此者。
至于南齐人属之子安,任彦升指为荀环。
费祎登仙鹤迹,历著唐、宋图经;
吕岩沽酒辛家,出自元、明稗说。
无数白蘋红蓼,静对江滨;
赏心明月清风,又传俊句。
刘继庄杂记,踵南轩而历历分疏;
喻石农诗评,反田间而滔滔辨驳。
其主名之同异又有如此者。
若夫黄武年间之创建,属在城西一角;
白云句下之留题,曾经剑南屡询。
石镜古亭之侧,老吏能言;
敕书旧楼所移,井叔可考。
南朝之鸿爪,已异唐基;
明代之雪泥,亦非宋旧。
其故址之迁变又有如此者。
尔乃俯鹦鹉之名,萋萋芳草;
汉阳之古渡,历历晴川。
开襟而诣十盘,纵目而登一览。
拱卫,三朝对政事之堂;
北榭新开,一幢贮唐诗之窟。
徙倚压云亭畔,访胜寻幽;
萧闲涌月台边,寻诗觅句。
其旁罗之点缀又有如此者。
然则兹楼之佳胜,最豁襟怀。
即今日之兴修,宜知沿革。
土木皆被朱紫,历朝之规制不可不明;
儒仙分据席坛,主名之同异不可不究。
区分黑白,向来之基址必详;
判别主宾,旁面之安排有法。
于是旧闻可摭,轶事重提。
孙吴置戍而楼兴,讫前清国蹙而毁。
萧齐缘仙而记迹,费、荀之说未兴;
南朝沿山而命名,鹄、鹤之义可绎。
唐则穆宁董役,诩为会集仙灵;
伯瑾摛文,当世竞传藻彩。
李白送客,际天开远浦之帆;
崔颢题诗,忽地搁谪仙之笔。
宋之兴也,乖崖一度登临,心生万感;
公择两番索句,诗唱二苏
及其衰也,石湖怅黄鹤之飞,蜀江无语;
放翁手绿枝之玉,遗迹终迷。
盖兹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兴败、人心之悲愉系焉。
元初开国,陈刚中吐恣肆之雄篇;
元季聿衰,释大圭吊缥缈之仙迹。
白石壮西番之塔影,金花散街上之降王。
大汉坟孤,小朝梦醒。
明代定陵以降,由盛入衰;
其先孟载赏雪,怀麓访仙。
阳明托之梦游桂洲叱为壮观。
郭美命亭间赋物,心念万家;
汪太函颂功,文留一记。
尘销白日,韵次秦金;
江绕青山,句工华玉
恬嬉殷盛,游宴频繁。
但赏风月于头,更恣讴吟于殿脚。
无何流贼,爇楚炬以俄空;
转瞬遗民,叹仙时之窃换。
冤血浮脂于江岸,梦缘泣别于楚宫。
鹤去亭空,随波逝。
清初粗葺于顺治十三年者有上官铉,此一修也。
灾而鼎而构于康熙三年后者,有刘兆骐、张长庚,此再修也。
继而补葺于康熙十三年后者,有蔡毓荣,此三修也。
因而新构于四十一年者,有喻成龙、刘殿衡,此四修也。
五次略修于六十一年者,则满丕、张连登也。
六次大修于乾隆元年者,则史贻直也。
七次彻修于嘉庆元年者,则马慧裕也。
八次捐修于同治七年者,则郭伯荫也。
火经三发,工届八兴。
其盛也,购良材,招良匠,矗立十八丈而形取正方,经久六十年而坚仍如旧。
铁索贯其基础,万牛撼以难移。
栋材搜及荆巫,百公闻而惊叹。
焜耀宸居之题榜,江汉仙踪;
清遒制府之铭章,轩高唱。
其衰也,赭寇三陷方城,纵丙辰之虐焰;
祝融欻来鄂渚,散归德之赤熛。
自是奥略危名由故相;
抱膝像影,颂及穹宫。
江山之风月依然,杨柳台何在?
然则兹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成败、人心之哀乐系焉。
窃谓皇天开劫,沧海扬尘者,运数之所成。
而贞下起元,剥极必复者,人心之所造。
李文叔以名园兴作,卜洛阳之盛衰;
宋景濂以阅江开,见金陵威德
矧兹者,秦蜀湘鄂之巨浸,漭泱浮空;
唐宋明之鸿文,骈蕃成轴。
诗集弁顾、方两序,诗碑盈斗姥一庭。
流寓贤豪,有戴仲若、张山翁之高逸
缁黄尊宿,有释惠宗、罗公远之清超。
林苑朝绅,有黎学士、何侍郎之名贵;
儒雅名宦,有朱盘陀、吴白华之词雄。
今日再造此,是即以存十七朝之文献故迹也。
武汉文轨云集,车艇电驰。
在昔《吴船录》概,已叹其物产浩穰;
同时《入蜀记》游,复惊其货贿充塞。
钱塘建康不能过,拟以首都;
川广、淮浙无其豪,跻以大国
况今日万商渊薮,毕萃汉皋,五洲轮蹄,纷趋夏口
居留之行李,皇华之使车,登眺盛而万国联欢,招邀频而千金买醉。
驰声海外,蔚为上国之华;
著盛寰中。
碑留异域之口。
印象为之写照,游记之所必书。
今日再有此,是即以长泰东西中华之声价也。
至于春秋佳日,节序芳辰,劳工倦作之余,墨客赏心之候,携壶挈榼,引类呼俦。
或握手以言欢,或联吟而选韵。
弁山三绝之迹,追黄鹤九老之游。
妇女儿童,相对话仙故迹;
贩夫估客,携家拜铁笛仙亭。
绘四民同乐之图,跻一代承平之盛
今日再有此,是即以增中外游眺之清旷也。
自昔酒家舍宅,亚相割资,下及阓阛,上逮台阁,各贻镃货,妙选班陲。
九隅廿柱之构遂成,三层二顶之观立见。
况此地宝源所在,何难移大义鼓铸之余资。
有从来故事可循,庶各仿中统舍钞之盛举。
更冀弁冕英流,军商时杰,开张观听,装点湖山。
拓万古之心胸,腰缠输来鹤背;
竞一时之豪迈,黄金凿自洞中。
酬醪,辛氏惊看化鹤;
报玖,吕公为尔驱蚊。
饼金发屋上之光,输归胜地;
古镜剖腹中之宝,豫兆逢时。
永揭芳名,钱献之濡毫篆额;
有高作,顾东桥磨石刊碑。
惠以兼金,报之千古。
[注]:作于1932年
《再续汉口丛谈》
黄鹤楼遭兵燹感题 清 · 张竹坡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近现代
大江滚滚拍天流,风急涛鸣汉水
鄂城岳岳连云市,人到江边问鹤楼
我来不见中鹤,鹤去茫茫寻不着。
不知鹤去几时还,十二万年都冷落。
崔颢大笔挟风雷,楚北云山一幅裁。
底事青莲犹搁笔,不应空负谪仙才。
英雄转眼风尘老,江山风月独潦倒。
已圮夕阳斜,满径荒凉余蔓草。
颓垣碎瓦不胜悲,岘首何人吊断碑。
神仙枉受苍生祝,不把狂澜一挽之。
玉笛声,何处续?
白云千载遥相逐。
笑他吕老亦拘拘,争不重来三弄曲。
恨我迟来五百年,彩毫欲着心茫然。
俯瞰汉江倾砚水,仰借秋霞劈锦笺。
古人来者都不见,牢骚一抒风前。
汉阳树,鹦鹉洲,山色湖光一笔收。
长啸一声天地阔,山水俱随诗韵悠。
按:《黄鹤楼诗集》
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1933年1月31日) 现代 · 鲁迅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近现代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按:此诗见于《伪自由书·崇实》。
水调歌头黄鹤楼新建落成喜赋 现当代 · 刘家传
黄鹤在何处?
为我招之来。
于今阁,凌云杰构更崔巍。
玉笛声翻新曲,四海清平入颂,鸥鹭释惊猜。
跨岸彩虹现,江汉画图开。

草萋萋,川历历,喜春回。
笑他崔颢题句,无计解愁怀。
太白也曾伤别,目送孤帆远去。
和泪尽馀杯。
异代不同调,好景属吾侪。
祝黄鹤楼重建记 现当代 · 刘起釪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近现代
黄鹤楼擅千载盛名,诗人之所咏歌,闾里之所称叹,莫不美其逸闻,矜其瑰玮。
古称其依山傍江,开势明远,瞰临沔汉,控接形要,是固绝胜寰中,游观信美,乃以剥复相仍,多婴屯蹇,自黄武以来,毁圯者数矣。
尤以衰清之一火,百年丘墟,行人过此,但睹历历晴川,萋萋芳草,畴不低徊太息!
辛亥首义之雄,二七怒潮之烈,铁军薄城之霆击电扫,主席横江之搏浪凌涛,靡不为江山生色,浩然振英风而作天下之气!
彼子安文伟乘鹤之美谈,祢衡崔颢赋诗之逸响,江妃交甫汉皋解佩,伯牙钟期之空桑抚音,流风余韵,抑亦其末已。
昔人有言,观园囿之兴废,系乎一邑之盛衰;
而一邑之盛衰,关乎天下之治乱。
之建,岂徒侈其闳丽,恣都人士女之游目骋怀已耶!
孙仲谋之盛也,崇墉高观,始凭黄鹄矶以兴
及萧梁之闟茸,宛彼阴,鞠为露骸积骨之所;
时移世变,几废几兴;
洎夫有清之方隆,颇昌文物,兹亦随以俱兴,当其时夸彼崔嵬,叹为势吞云梦。
下俯水师蒙冲,则炫以吴戈犀甲,列樯如林,而阛阓商旅所凑,冠盖百城,称为重镇。
及其既逝,则昔之峥嵘郁崛者,乃澌然于蔓草荒烟!
重以季世,元元涂炭,观陈迹,益绝不问矣。
于时志士起于沟壑,锄耰奋于畎亩,凌厉八极,平涤九有,王气毕除,斯民命世,新邦肇建,区宇恢弘。
方盛张兴革,而四凶窃国,毒痡天下!
国赖老成,剪此大憝,海宇腾欢,情激风烈。
于是春和景明,群芳萃发,艰难弘济,百废竞兴。
此都人士欣然以复此名为务,欲以称盛明,昭郅治,兼以颂百工庶事之既熙且康。
复觅黄图,寻其旧制,创为仑奂,丽此江干。
既披荆蠲疏于崇冈,亦结瑶构琼乎井干,高瓴百仞,重檐五层,髡若舒霓,霈若悬栋,飞甍晻霭,缥缈云间
峻宇凌虚,嵯峨林表。
林隐烟树千章,郁蓊葱蔚;
丛薄猗猗晔晔,兰茝幽芳。
矶头凌迈而西,虹卧涛头,俊跨天堑者,则江上穹窿之镠铁长桥,所以通九衢,驰八达,行商旅,利贸迁,势若匝地亘天,使兹益擅江山之胜,荡荡焉南联苍梧圳港,北穷紫塞上都,西挹夫昆仑,东渐于沧海,夭矫兹邑,绾毂万方,天下盛丽,萃于此矣。
倚槛,则云天泱漭,烟水空濛,呼吸万里,滉无穷极,顾影中原,壮虑动臆矣。
俯瞰三镇,鳞接万家,隐辚郁律于江浔沔汉之间;
橹争危,舳舻如织,冲流倚浪于氤氲尘雾之下;
长堤拂,断岸千寻,古垒云平,微茫无际,此正苏子瞻所谓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者也。
肆目郊垌,腜腜膴膴,沃野绮错,禾黍翳然。
司马子长所谓蜀江陵千树者,宜于此乎征之,所言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者,将于此乎见之。
非所谓万物相薄振荡相转者耶,何千载之下,惟今乃能开物成务如此!
则方今致治之隆,兹邑经营之盛,无在不钟奇而毓胜,宜乎兹之亟以兴也。
噫!
兴废之迹如此,盛衰之势可寻,治乱之机至重,登兹者,当其慷慨临风、心目交怡之顷,可不懔乎治乱兴衰之机,雄心四据,励于怀而敏于事乎!
诚能有众跻跄,群才奋发,则国家之昌隆郅治可臻,此都之繁荣鼎盛可继,踵是而孜孜亦进焉,则马翁为斯民所阐之大同至境可期矣,顾不猗欤!
宛此名,丽兹矶上,夙阅盛衰,今乃独遘明时,夐绝往代,系亦盛矣!
吾故有言,黄鹄一,㟧㟧崇冈,既永俪乎大江之不舍昼夜,将长奠乎兹之巍巍未央。
按:《黄鹤归来》
清平乐 其一 重修黄鹤楼二首 现当代 · 寇梦碧
梦飞三楚,望断晴川树。
下笔谁惊鹦鹉赋,漫道世无黄祖

千山或可支颐,一湖聊当衔卮。
只要眼前有景,何关崔颢题诗。
黄鹤楼记 现当代 · 陆俨少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近现代
丁丑之变,予违难巴蜀。
七口相随,仓黄兵间,惊魂靡定,喘息不遑。
空江寂寞,烟水含悲。
越八年而日寇投降,书传剑外,念切家园,目送江船,欲归无由,爰乃乘桴出峡。
两度往来,俱经武汉。
晴川历历,咏崔颢之名篇;
蛇阜悠悠,伤黄鹤之长逝。
去年冬予东下渝州,鼓枻荆楚,时正重建黄鹤楼。
幸逢国家治平昌盛,起废更新,凡百俱举。
今年十月而楼适成,宾朋咸集,张乐合辞以落之。
此地当南北东西水陆之会,江汉汤汤,帆樯林立;
飙轮云翼,晨夕飞驰。
登斯楼也,凭栏望远,万瓦粼粼,河山如画,天高地大,民物殷阜,富强之券,其可操乎!
是为记。
[注]:作于1985年
黄鹤楼碑廊诗注》
沁园春 起百仞层楼气象森 现当代 · 吴丈蜀
 押词韵第十三部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词曲·近现代
千古名黄鹄矶头,胜迹长存。
费祎慕道,从兹骑翼。
子安羽化,自此乘禽。
备历沧桑,迭经兴废,去鹤天涯恋故林。
空回首,忆青莲送别,崔颢题吟。

如今更改乾坤,起百仞层气象森。
望一桥撮合,龟蛇携手。
两江牵绾,荆楚连襟。
旧鹤欣还,逝仙乐返,游侣凭栏揽瑞云。
笛声婉,正江城五月,大地翻新。
按:《黄鹤归来》
挽何主席雪竹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佐命比邓仲华、耿伯昭,若论裘带雍容,雅范更同羊叔子
遗爱在武昌柳、汉阳树,所惜乡邦殄瘁,归心竟负鹄矶潮。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何雪竹,见【寿联4.寿何总监雪竹六十、孔参政雯掀七十】。
佐命:辅助帝王创业的人。古代帝王建王朝,自谓承天受命,故称辅佐之臣为佐命。
邓仲华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
耿伯昭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
裘带雍容...羊叔子:《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羊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合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后遂以“缓带轻裘”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清代林昌彝《过羊流店》:裘带仰雍容,蔼然铃阁里。羊祜不酖人,陆抗独知己。羊叔子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西晋时期巨平侯羊祜都督荆州军事,曾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
武昌柳:《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汉阳树:源自唐代诗人崔颢的诗《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处切湖北
殄瘁:困病,困苦。殄、瘁,皆病。 出自《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鹄矶:指黄鹄矶,在今武汉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黄鹤楼
笺:清代长庚挽曾国荃联:
平生未及见文正公,幸曩时矩范趋承,裘带雍容钦斗北;
吴会早已祀威毅伯,感当日荩劳再造,旌旗驰骤战江南
丙子秋,与亚平斗全同登黄鹤楼1996年 当代 · 蔡淑萍
 押尤韵
黄鹄峙崇,辉煌炫我眸。
千年留胜迹,三楚毓风流。
梦系汉阳树,心倾鹦鹉洲
髫龄读崔颢,神往渺难收。
夙愿何时遂,飘零无日休。
更闻几兴废,多舛等罹忧。
嘉会高朋至,相邀偿胜游。
临风生远志,倚槛听歌讴。
万物经流变,白云自悠悠。
于兹挥手别,长忆汉皋
黄鹤楼 当代 · 陈仁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高耸大江湄,形影巍峨绝代奇。
势接巫山风雨远,气吞云梦水天迷。
淩空仿佛来黄鹤,跨岸分明舞彩霓。
头上煌煌崔灏在,依然放胆自吟诗。
黄鹤楼书怀 当代 · 杨雪窗
汉水天来,蹴云鼍浪下东吴
嗟余尝客江之尾,风雨惊窗卧一庐。
帆樯逐日去,逆征远没楚西北。
载愁迢递绕乡关,因风忽欲生双翼。
临眺九遐不自由,始知身在此头。
人烟浩荡归一瞥,逝者东南万古流。
崔颢诗,青莲语,后来抗手凭谁许?
曩日风流扫地无,年年尘客自来去。
蛇山若蛇势宛延,龟山若龟控晴川。
费仙驾鹤究何处,斜阳草树空芊绵。
曾闻江上会宾主,祢衡掷笔赋鹦鹉。
风流处士骨成尘,却不道江上芳洲也成土。
劫火隳城赌乾坤,名一炬散烟氛。
云梁星牖扫陈迹,尔来惟有此名存。
侬亦暂时来,也有时坠。
君不见崔生文字祢生笔,定不与共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