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再用前韵寄莘老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君不见夷甫开三窟,不如长康号痴绝。
痴人自得终天年,智士死智罪莫雪。
困穷谁要卿料理,举头看山笏挂颊。
野凫翅重自不飞,黄鹤何事两翼垂。
泥中相从岂得久,今我不往行恐迟。
江夏无双应未去,恨无文字相娱嬉(黄庭坚,莘老婿,能文。)。
贻王充道隐士 宋 · 李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忆昨涪翁虎溪别,雁来一字不宁收。
劳君为传三月信,遣我少宽千斛愁。
烟艇方游建业水,玉人犹在仲宣楼。
何时挂席西湖去,藜杖青鞋鹦鹉洲。
重游草堂 宋 · 李彭
押词韵第三部
德人昔游居寝处,一草一木可敬之。
涪翁初释僰道縳,枉道过我临水湄。
梵宫三托吉祥卧,悠悠东泛长淮涯。
牵丝姑孰席未暖,鬼瞰高明俄解龟。
鹦鹉洲前弄晴泚,祠宫寄食长江西。
黄绢碑中发奇祸,播迁瘴海如湘累。
天生斯人意有在,世或不用将何疑。
巫阳下招化黄鹄,不遣啄腐随家鸡。
前年岁晏到萧寺,开眼适见邹松滋。
涪翁故时得此客,今已改色嗟流离。
大招泪湿缘坡竹,神观凛凛疑来归。
今年森木挂秋暑,鹧鸪钩辀向我啼。
重来野僧零落尽,坏帐鼠齧非当时。
过眉拄杖为小立,将暝西山含夕霏。
鄂州重修北榭记碑1224 南宋 · 李埴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宋代、黄鹤楼集补
鄂渚之胜,以南楼、北榭并称。
南楼繇元祐改作,元符末,修水黄公鲁直尝见于题咏。
惟北榭冠子城之颠,在郡公堂之后,不知自何时建立。
乾道中,于湖张安国为大书扁榜,厥后,达官名人稍有为赋诗者,然距今亦五十余载矣。
栋宇隘庳,日就圮废,莫或顾省,一夕大风震荡摧屋,山飘瓦如坠叶舞空,屋随以倾压不可复支。
子城亦久弗治,土石堕陀,榛莽蒙翳,狐狸所窟,虺蜴所蟠。
于是昉议更葺。
先增甓北隅,袤二施,崇三丈有奇;
南袤寻有半,崇与北等。
遂改建榭屋,辟而大之,败楹腐桷,悉易以新。
既成,宏敞翚翼,与南楼嶷然相望,始于一郡面势为称。
虽其高无所不瞩,而北望为尤宜。
尝试相与凭槛遐睎,则烟沙苍茫,天水无际,西陵鄳杜、安陆诸山,隐隐出没云外,云梦之泱漭,汉沔之萦回,皆可目略而指喻。
群鸿匹鹤,飞翔上下,平芜断浦,杳杳如发。
暇日徜徉,不涉级数十武而坐得千里绝特之观,殆前所未有也。
惟汉江夏太守所统疆域至远,今光、黄、蕲、安、信五郡之地皆故属邑。
春秋时吴楚交战出师往来之地,水如清发、涢澨,山如内方、大小别,虽丘邑变迁而势胜犹在。
与夫孙伯符之所讨击,周公瑾之所摧败,陶士行之所平殄,其遗迹犹可诹访而考求。
邾城临江,故堞宛然,尝笑其规懒特浅浅耳。
庾元规志矫才轻,亦弗克有成。
三关九阨之塞,魏梁交攻,或得或弃,南北强弱系焉,以见昔人争战之力不为无意。
夫以地之相距虽有数百里之远,而据其要会,实皆在吾环顾规置、卷舒伸缩之中,况郡居全楚上游,与江陵、襄阳实相为表里,诸葛忠武尝欲举荆州之军以出宛洛,公瑾亦谓据襄阳以蹴操,北方可图。
二人之言,若合符节。
而宋何尚之顾言:“夏口当荆江之中,直通雍梁,实为津要”。
岂非以地势便兵力接故耶?
抑尝据此论之,若昔自南而图北,则易为功;
自北而入南,则难为力。
故梁末因陆法和之败,郡虽暂属高齐,慕容俨死守半岁,虽能拒退侯瑱等,然卒弃之还南。
五季杜洪袭据州城,遥附朱梁,以捍淮南之侵,朱梁三遣兵援之,皆至近地,然无救于洪,讫为淮南将刘存所克,身陨国绝,岂天堑之设,果足以限南北耶?
抑或彼或此,亦存乎人之图回智略如何耳!
夫惟俊杰之士有志于当世,要必讨论之素精,计虑之素熟,异时行游坐息,朝思夕维,未尝不在于此。
故一旦发而见诸施为,则必卓伟绝人,非临事随应、率意而为之者所可及。
《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赵孟过郑,请七子皆赋,以观其志。
夫所谓能赋者,岂徒吟咏一时之风物景色哉?
必也升高而望远,忧深而谋长,览山川之形胜,考古今之成败,究昔人之谟议之得失,与今日时措之宜,其所蓄积操存,因感触而发见,所赋之志于是乎在。
王茂弘新亭之感,逸少冶城之讽,大较亦兹意也夫!
是则高明其居处,缅邈其临眺,岂但以逸其一身而自适于耳目之间而已哉!
榭之废兴,似未足书,然余改作之意,非游观之为,则不可不明,著以贻后之同志者,俾得以周览而绎思焉。
嘉定甲申三月丙午记。
[注]:作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
《黄鹄山志》
《黄鹄山志》
春日武昌南楼 南宋 · 张埴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客上高楼春已非,山花无语野禽啼。
未论老子从前事,且看涪翁以后题。
汴水悠悠云尽处,襄州漠漠月明西。
登临岂是为行乐,试倚长风听鼓鼙(同上书页三二二五)。
登黄鹤楼 明 · 卞荣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青山如鹄欲飞翔,昔有层楼倚翠冈①。
霄汉遥连星斗近,湖湘俯瞰海天长②。
千年胜迹传黄鹤,几代荒凉对夕阳。
柏子阴森旧游径③,一回经过一回香。
【校注】
(1)翠冈:指黄鹤山。楼乃旧时之楼,故云“昔有”。
(2)湖湘:洞庭湖和湘江地带。黄庭坚《客自潭府来称因明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
(3)柏子:即柏树。《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柏梁台,高二十丈,悉以柏,香闻数十里。”
胜迹千年,人世沧桑,诗有不胜今昔之感。末二句言“旧游径”“一回经过一回香”云云,表明作者曾不止一次登临游览。
寄题鹤楼 明 · 陈雍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补
萍梗长年叹漂泊,忽诧姿容同海鹤①。
胸中丘壑未足论,眼底山川自恢廓②。
江汉合流非禹凿,黄鹄东来势联络③。
仙人骑鹤去不返,千载令人仰楼阁。
此是湖南第一峰,东海那有蓬莱宫④!
危梯直上复直上⑤,人语似与丹霄通。
当年我独快登此⑥,肘腋不觉生清风⑦。
铁笛亭边醉欲倒⑧,接䍦倒着如山翁⑨。
别来每忆同时彦,存殁荣枯强相半⑩。
多情知有楼头月,夜夜流光照词翰⑾。
我今重来近廿载⑿,望望斯楼不可见。
楼兮楼兮几度新,无乃相忘旧人面。
欲赋微词纪今昔⒀,目睇江云手披练⒁。
双江一点朝宗心⒂,日夜东驰附江汉。
【校注】
(1)姿容:当指黄鹤楼的山川形胜。
(2)胸中二句: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丘壑,指绘画的构思。此二句意谓画家的构思布局远不及眼前的山川气势阔大。
(3)黄鹄:指黄鹤山。山自东南蜿蜒而来,故云东来。
(4)此是二句:首句指黄鹤山,次句喻黄鹤楼。诗中以湖南泛指两湖一带。
(5)危梯:高梯。
(6)快:愉快。
(7)肘腋句:卢仝《谢孟谏议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8)铁笛亭:即黄鹤楼东的吕仙亭。
(9) 接䍦句:接䍦,帽名。一作“接篱”。《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山公,即山简,此乃作者自喻。
(10)荣枯:喻得失盛衰。曹植《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
(11)流光:月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词翰:自注云:“曾与邓户部倡和有诗。”
(12)近廿载:此诗作于正德九年后,则作者初登黄鹤楼当在弘治十年(1496)前后。
(13)微词:委婉之辞。
(14)手披练:以手拨弄江水。
(15)双江: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此诗亦步韵东阳、秦金唱和之作,当作于正德九年之后。二十年前作者曾登临黄鹤楼,有本集中七律二首可证。前二首云“东西别”,此首又云“东驰”,则作者两度所赴之地当在江夏以西。此番“重来”,未能重游江夏旧地,心驰神往,怀想之情,如江水不绝。
寄题黄鹤楼奉次涯翁少师韵 明 · 张璧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①我曾鼓棹江头泊②,楼上仙人夜骑鹤。
飘飘玄羽凌太清,袅袅丹梯倚寥廓③。
山根岂经神斧凿,凿破鲸鳌互联络④。
海燕双飞石镜亭⑤,江云半压松风阁⑥。
悄然坐我天柱峰⑦,一杯一曲弹商宫。
龙去苍梧春已远⑧,雁回岳麓云相通⑨。
天开上方蹑南斗⑩,地走浊浪排长风⑾。
湘门秋草贾太傅⑿,赤壁洞箫苏长翁⒀。
崔郎谪仙更豪彦⒁,雄楚江山收大半。
金钥开函发秘藏,管城脱帽挥神翰⒂。
凤山先生作楼主,万古风情今再见。
廊庙长悬云壑心⒃,江湖不改冰霜面。
何当从公登此楼⒄,借此并刀裁素练⒅。
空江月下片帆秋,一鹤相将眇云汉⒆。
【校注】
(1)涯翁少师:指李东阳。东阳曾官太子少师,这是加给大臣的虚衔。
(2)鼓棹:驾舟。
(3)丹梯:喻登仙之途。元颖《三叹》:“愿言成羽翼,夺翅凌丹梯。”
(4)凿破句:谓山根凿破,江海中的鲸、鳌将联合起来,兴风作浪。
(5)石镜亭:《武昌府志·古迹》:“石镜亭在黄鹤楼西,临崖旧有石如镜,宋贺铸后人为亭以表之。今亭废石亡。”按,据宋民望《仙枣亭记》所载,黄鹤楼左旧有石镜、仙枣二亭,后在二亭遗址建吕仙亭。传说吕洞宾吹笛过此,曾于石镜题诗。
(6)松风阁:故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城西樊山,松林甚茂,故以名阁。为宋代黄庭坚所建。其《武昌松风阁》诗云:“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述松风阁命名之由甚详。
(7)天柱峰:指黄鹤山,言其高峻如天柱。此句本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悄然坐我天姥下。”
(8)苍梧:指洞庭湖。
(9)岳麓:指南岳衡山山麓。
(10)上方:道家指天上仙界,俗谓天宫。《云笈七签·天地》:“上方九天之上,清阳虚空之内。”南斗:二十八宿之一。
(11)地走句:指长江汉水从黄鹤楼前流过。
(12)湘门句:贾太傅,即东汉贾谊。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太傅。《汉书·贾谊传》云:谊贬长沙,“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13)赤壁句:苏长翁,即苏轼。其《前赤壁赋》云:“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4)崔郎、谪仙:指崔颢、李白。
(15)管城句:韩愈《毛颖传》云:“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蒙)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毛颖传》通篇以笔为喻,后世遂以管城子为笔的别名。管谓笔管。脱帽,脱去笔帽。神翰,神笔。
(16)云壑心:言秦金志在山水。
(17)何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何当,犹云安得也。”
(18)借此句:并刀,古代并州(今属山西)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19)相将:相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相将,犹云相与或相共也。”
作者是正德六年进士,踏入仕途不久。他与李东阳、秦金诗简往还,相互唱酬,可见在当时已有一定声望。诗中回忆他当年过江夏游黄鹤楼的情景,赞扬秦金志在山水的情怀,但多征引故实,缺乏真切感受,这也是官场应酬之作的通病。
黄鹤楼集补纪事1596 明 · 任家相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下
宇内以楼名者,盖无如黄鹤楼云,而集故不传。
郡侯孙公始辑之,搜采亦既勤已;
乙未春,不佞偕计都门,友人黄可圣市书长安肆中,一散帙残漫,仅可读曰“黄鹤楼集”。
可圣售视余曰:“楼故有集乎”?
余阅之,则正德中宪副恽公巍为锡山秦中丞及西涯先生倡和诸作集之,因稍稍裒次,大较在郡公集者过半,其他多旁出芜杂,犹之乎无集也。
余归述之于公,公曰:“余向剧簿书而操文墨,谓是集创为耳,兹即非善本,曷参订之”?
遂索之可圣,所取未备者,属游生书,而不佞为校舛讹。
会邹吏部传本宁太史诗至,公亟命录,乃李献吉、何仲默二先生楼中无专题,见之次汉阳二诗。
余因请之公曰:“此当代崔李也,可不借之重乎”?
公唯之。
刻成,公题之曰《黄鹤楼集补》。
余不佞谓山川以景物著,而景物以赋咏章,两者常相待以为胜,非是则宇宙忽忽耳,安所称钜丽也!
且文林藻士,送目呕心,岂尽流连光景,无亦其忧生愤世之怀,欲发舒无从而聊寓之延眺,故登台愁叹,凭轩涕流,新亭、岘首之慨,后先一揆而已。
如必以为是疥壁,是覆瓿,不尽欲关诸品题者口,令宇宙匆匆乎?
甚矣!
人之好惎也。
夫扶舆不能尽铲山川之嵚岑谺豁者,而夷为坟衍;
山川不能尽易楼台之耸特挺秀者,而降为蓬堵,胜有所钟也。
即兹楼毁而愈新,造物亦或阴护之,以胜吾楚。
何楼之待以为胜者,率堙弃之不少惜,甚矣!
人之好忧也。
公既辑是集,复拾残漫、掇遗逸如不及,真抽扬小善,不啻若已有哉!
集中如南楼、北榭虽圮废,而鲁直诸作者诗,公尚附之,曰:“吾不欲其废也”。
惟祢正平《鹦鹉赋》暨《吊鹦鹉洲》赋咏,不佞间请之公,公愀然曰:“姑舍是,是非余辑鹤楼集指也”。
呜呼!
公之意念深远矣!
安得起正平辈于九京而与公遇也。
公刻有《楚纪》、《武昌郡志》,皆列在文苑。
可圣名养正;
游生名天衢,江夏人。
万历丙申岁仲春望日,郡治后学任家相顿首谨书。
[注]:作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
《明刻黄鹤楼集校注》
《明刻黄鹤楼集校注》
黄鹤楼名胜记 清 · 陈本立
录入来源: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清代
黄鹄山名石城山,长竟里,高十寻有奇。
东连高冠,绵亘郡城。
先是圭土为城者置此山阛阓中。
首瞰大江,头陀寺显蔽之。
又黄鹤楼适扼其吭,登览者心目易厌,而兹山真面益以不传。
为综其名胜,其自北盘道而登,有亭翼然于城上者,望江亭也,即古十盘亭。
亭左为宝相塔,甃巨石为之。
下广上锐,周以石楯,元威顺王太子墓也。
更上即黄鹤楼,楼上高百尺,八窗洞达者三层。
嵌空玲珑,胜甲三楚。
楼之东为亭者二,一搁笔亭,初名太白堂,重檐覆道,公私燕游之所。
右曲石壁稍峻,中为孔道,不署名,人多指为石镜亭云。
再上为斗姥阁,即古南楼也。
黄山谷诗“鄂州南楼天下无”即此。
以上皆西向。
白云楼右长廊屈曲,“西爽”石刻在焉。
残碑断碣,附列者多,难卒读。
“涌月”两大字卧苔藓中,颇饶霸气。
其左有仄径,纡而下,奇石佳树夹道垂阴。
历百武得平敞地,黄冠自为静室,曰留云阁。
石涧清泉,别开生面。
其南道院丽山者,右曰四皇殿,费神洞在焉。
寻之不可得,压于殿址也。
由四皇殿左寻道直上,丹磴连云,跻其巅,盘曲相引,不敢俯视。
历数折,达仙枣亭,亭凡三,其中独高者,即山脊石辟加椽瓦焉,牖户栏楯皆凿石为之,制极古。
倚亭四顾,满目江山。
东望漕园,亭台灭没,武当宫意其旧址。
其棣观察署者,为振衣亭,为陈友谅墓,历历可指数。
又东为郡学宫,庙廊芹藻,巍焕馨香。
兹山灵秀所钟,如或见之。
亭西楯以朱栏者,仙枣树也。
古色不青,洵千百年物。
又西下为万寿亭,亭中列丰碑二,则蠲楚赋上谕也。
古十间亭在仙枣亭西,此正当其处。
亭右即白云楼址。
右诸亭俱南向。
仙枣亭后为一览亭,亭久废,其址大可恣眺望。
由此隆隆特起者,皆山脊也。
其上为广永亭,为奇章亭,惜不传其迹,独夏口郢城遗迹犹有存者,至楚观楼,则与高冠共之矣。
山阴诸胜曰方朔读书台、曰磨崖方丈、曰静春台,民家皆笼而有之。
好事者载酒寻之,每吝一见,余幸一登临静春台焉。
山椒压云亭,至正间建,旧传为头陀寺顶院。
度其地,当在仙桃迹左侧,仙桃迹巨石嶙峋,高若堵墙。
下即黄鹄矶,大士阁踞其首,高出城闉,洪涛荡胸,景益奇。
兹山之胜如此,乃以逼近市尘,不获独显其奇,而仙客骚人又皆怵心镂骨,日与司勋、供奉,争长角技,竞为黄鹤楼导扬盛美,而概置其他胜事。
呜呼!
岂其绛灌不可以伍韩、彭,亦兹山之幸,犹不幸也夫!
按:《黄鹄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