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辛棄疾”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注释
黄鹤楼感兴四首 其二 明 · 沈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西南峙此①,重阳登眺眷清秋②。
山横苍莽栖云树③,人立烟波弄钓舟。
宇宙尚遗千古迹,君民都属寸心忧④。
年逾知命星霜屡⑤,刚算三宜只是休⑥。
【校注】 (1)黄鹤句:黄鹤楼位于武昌城西南黄鹤山上,故云。 (2)眷清秋:眷,顾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 (3)云树:高耸入云之树。王维《送崔兴宗》:“塞阔山河净,天长云树微。” (4)君民句: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逾:过。知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星霜:指白发。 (6)刚:正,恰。算:谋划。三宜休:《新唐书·司空图传》:“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沐,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堕,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休,致仕归隐。
黄鹤楼步韵 明 · 费宏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补
吾宗老仙此栖泊①,炼得身形似黄鹤。
一时羽化喜流传,万古居占空廓②。
星辰历历只平临③,城郭茫茫总联络。
白波九道来雪山④,翠巘千重横剑阁⑤。
灵瑟遥闻江上峰⑥,鼓声近出冯夷宫⑦。
乘鸾翳凤啸俦侣⑧,十洲三岛疑相通⑨。
何人醉后欲捶碎,谪仙非仙犹仙风⑩。
横江孤飞感奇梦,后来复有东坡翁⑾。
祢衡、崔颢俱英彦,景物牢笼已强半⑿。
中丞有兴时登临⒀,欲起诸公校词翰⒁。
高歌寄到和最难,大抵百闻输一见。
扁舟何日倚前,晴树芳洲应识面⒂。
却愁地主已非公⒃,当宁股肱须老练⒄。
何心骑鹤上扬州⒅,自合乘槎溯天汉⒆。
【校注】 (1)吾宗句:指传说中乘鹤仙人费文伟,因与作者同姓,故称“吾宗”。 (2)一时二句:谓费文伟登仙,驾黄鹤憩于此,故号为黄鹤楼。 (3)星辰句:谓楼与天近,故平眺星辰,历历可数。 (4)白波句: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犹九派,长江支流。雪山,谓波涌起,高如雪山。 (5)翠巘:翠峰。剑阁:即剑阁道,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古为川、陕间主要交通栈道,形势十分险峻。 (6)灵瑟句: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7)鼓声句:曹植《洛神赋》:“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8)翳凤:以凤羽为华盖,指仙人出游的仪仗。啸俦侣:谓仙人召唤同伴。 (9)十洲三岛:传说中神仙所居,皆在大海中。十洲为祖、瀛、玄、炎、长、、流、生、凤鳞、聚窟十洲;三岛即蓬莱三岛。 (10)何人二句:指李白诗“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之句。 (11)横江二句:本苏轼《后赤壁赋》:“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12)牢笼:包罗。谓黄鹤楼景物,前人诗中多已涉及。 (13)中丞:指秦金。 (14)欲起句:谓秦金约请诸诗家切磋酬唱黄鹤楼诗。 (15)晴树芳洲:为崔颢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省略。 (16)却愁句:大概此时秦金已召为吏部右侍郎,行将离湖广之任,故有此语。地主:主人。 (17)当宁句:意谓朝廷需要秦这样干练的大臣,以为辅佐。宁,宫殿门、屏之间,为天子视朝所立之处,后因以“当宁”指朝廷或天子。《礼记·曲礼下》: “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令狐楚《贺西幸改期状》:“当宁动色,再降德音。”股肱,大臣。 (18)骑鹤上扬州:喻仕宦、财富、神仙兼而有之。《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辛弃疾《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去年骑鹤上扬州。” (19)天汉:天河。 这首诗作于正德九年以后,秦将离湖广任时。这时作者已致仕家居数年,秦将自己与东阳黄鹤楼唱和诗寄给了他,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和诗。由于自己从未登临黄鹤楼,故作者在诗中深有“百闻输一见”之感,表达了想亲眼看看这万古一楼和晴树芳洲的愿望。
黄鹤楼 明 · 陈金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情欢共醉江边酒,兴发同登山上
鹤驾仙飞成杳杳,迹随名在水悠悠。
万家烟琐晴川树,千里云连芳草洲①。
无限英雄今古事,清流不尽此中愁②。
【校注】 (1)万家二句:琐,通“锁”。二句本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清流:清澈的流水,指长江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情欢”二句,似闲适之至,“鹤驾”“无限”诸句,则又不胜世事沧桑、今古兴亡之慨。疑为嘉靖初致仕家居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