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孟浩然”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注释
黄鹤楼眺望二首 其二 明 · 张宪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江上层楼敞四筵⑦,仙梯峭级耸吟肩⑧。
北通汉漾来嶓冢⑨,南汇岷沱迤蜀川⑩。
铁笛声中鹦鹉赋⑾,斗牛躔外洞庭天⑿。
清风一棹扬州路⒀,黄鹤归时月正圆。
【校注】 (1)星聚:喻群贤聚集。刘敬叔《异苑》载,东汉陈寔与诸子侄造访荀淑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王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督饷:督粮。明时于各省置督粮道,掌督运漕粮。《明史·职官表》:“督粮道十三,布政司各一员,俱驻省城。”征:《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息肩:休息。《左传》襄公二年:“郑子驷请息肩于齐。” (3)舆图:疆域。 (4)自:自是,当然是。西川:西来的大江,指长江。 (5)黄鹤句:本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句。 (6)山高句: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7)敞:开,张。原作“厂”,径改。 (8)峭级:陡峭的阶级。吟肩:诗人之肩。 (9)汉漾:二水名。源出陕西宁强县北嶓冢。初出山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至武汉汉阳长江。《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10)岷沱:《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岷江,源出四川松潘县岷山,经乐山,纳入大渡河,至宜宾并入长江。沱,旧说以为岷江之支流郫江。 (11)鹦鹉赋:即祢衡所作赋。 (12)斗牛:二星宿名。躔:星辰运行的轨迹。汉刘歆西京杂记》:“躔度运行,阴阳以正。”洞庭:《庄子·天下》:“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地之间,非太湖洞庭也。” (13)扬州李白黄鹤楼孟浩然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 诗云“督饷南征此息肩”,又云“清风一棹扬州路”,当为督粮江淮路经武昌时作。作者江都人,故有“黄鹤归时月正圆”之句。二诗赞美鹤楼胜景,以德星会聚喻友朋邀约,可见与游者皆为名士。
黄鹤楼步韵 明 · 吴廷举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补
矶头往岁曾漂泊,恍惚层空舞孤鹤①。
皇华照眼今登楼②,步屧轩昂意开廓③。
主人本属杜陵豪④,玉壶载酒青丝络⑤。
鄂渚城中十万家,望我如在通明阁⑥。
峻极于天祝融峰⑦,焕乎有文太和宫⑧。
合与此楼为三杰,地位稍远地脉通。
老夫家住苍梧郡,欲归奈阻洞庭风⑨。
朝驾白云暮即到,安得仙术如回翁⑩?
凭高访古求乡彦⑾,朝市山林各居半⑿。
孟、郭前朝老隐沦⒀,善、邕父子流词翰⒁。
方今作者有芦泉⒂,谁谓古人不可见!
狂吹铁笛声撼天,曲罢梅花飞满面⒃。
江山无语谢发挥,民物有情谁综练⒄。
主人毋浮我太白⒅,渴我思欲吞江汉
【校注】 (1)层空:高空。 (2)皇华:《诗·小雅·皇皇者华》序云:“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后遂以皇华为天子使臣的代称。《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宾。” (3)步屧句:谓步履轩昂,意气豪迈。 (4)杜陵豪: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古为豪侠聚居之地。 (5)青丝络:以青丝击壶。 (6)通明阁:即通明殿,神话传说中玉帝所居。苏轼《次韵乐著作天庆观蘸诗》:“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7)祝融峰衡山最高峰,上有青玉坛及望日、望月二台。 (8)焕乎:《论语·泰伯》云:“焕乎,其有文章。”何晏集解:“焕,明也。”太和宫湖北境内武当山亦名太和山,上有太和宫,备极宏丽。 (9)老夫二句:梧州古为苍梧郡洞庭湖为去梧州必经之地。 (10)回翁:即吕洞宾。 (11)乡彦:指当地名流。 (12)朝市:朝廷与市肆。《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山林:指隐居。 (13)孟、郭:孟浩然郭翻,皆为前代隐逸之士。孟浩然唐代襄阳人,隐居鹿门山世称孟襄阳郭翻字长翔东晋武昌人。隐居以渔猎自娱。庾亮荐为公车博士,不就,卒于家。隐沦:隐士。祖咏清明司勋刘郎中别业》:“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14)善、邕:唐代李善李邕父子。李善630—689),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为《文选》注,居汴郑间讲授,诸生传其业,号文选学子邕678— 747),曾任北海太守,文名著于天下,世称李北海。按,襄阳南有文选楼,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所建,“流词翰”指此。 (15)芦泉刘绩之号。刘绩字用熙号芦泉明代江夏人。时人称西江先生。 (16)梅花:指笛中曲《落梅花》。 (17)江山二句:意谓江山无意于诗人着意发挥,民物民情却有待人们去熟习掌握。综练,熟练。 (18)浮太白:即浮以大白之意。浮,罚人以酒。太白,即大白,亦省称,酒杯。《淮南子·道应》:“蹇重举白而进之,曰:‘请浮君。’”高诱注:“举白,进酒也。浮,罚也。”《说苑·说》:“魏文侯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作者为梧州人,往岁途经江夏,曾登临黄鹤楼。此诗为步韵东阳、秦金唱和之作,当作于正德十二年间。作者时以右副都御史奉使湖广,皇华照眼,步屧轩昂,气象自是不同。而杜陵豪侠一流的主人,当然是指秦金了。“江山无语”二句,表明作者在临眺山川之胜的同时,仍不忘民物民情,亦属难能可贵。
黄鹤楼 明 · 徐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江风吹撼汉阳城①,岳震山摇万籁鸣②。
黄菊雨过重九节③,红楼人饮故乡情④。
龙潭奋勇三千浪,鹏翮横翻九万程⑤。
日暮酒酣扶不定,恍疑鳌背立蓬瀛⑥。
【校注】 (1)撼:摇动。孟浩然《望洞庭湖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本诗无校。 (2)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杜甫玉华宫》:“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3)重九节:即重阳节。 (4)红楼:此指黄鹤楼。 (5)龙潭二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翮,鸟翼。 (6)恍疑句:《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鳌,大龟也。击手曰抃。《列仙传》曰:‘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独何以安之乎?’”又见《列子·汤问》。蓬瀛,即蓬莱瀛洲,皆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 初饮鹤楼,而生龙奋三千、鹏翻九万的豪想,待日暮酒酣,则有“恍疑鳌背立蓬瀛”的幻觉。可谓豪情逸兴。诗云“红楼人饮故乡情”,当为吴中故人邀集鹤楼,感而有作。
黄鹤楼四首 其一 明 · 杨旦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徐步凌风磴①,飘飘百丈楼。
烟花迷去雁②,宇宙自轻鸥③。
帘敞天门近,窗悬海日流④。
长安看直北⑤,回合五云稠⑥。
【校注】 (1)磴:石阶。 (2)烟花:春景。李白黄鹤楼孟浩然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 (3)宇宙句:杜甫白帝城楼》:“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 (4)海日:海上的太阳。无名氏《登天坛山望海日初出赋》:“览烟岚之忽敛,见海日之初升。” (5)长安句: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直北,正北。按,此处以长安代指京师北京长安在西北,北京在正北。 (6)回合句:回合,环绕,围合。王维终南山》:“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五云,五色瑞云,指帝王所居之处。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玩四首诗意,当为作者任主事奉使湖广所作。全诗风格清新,意境阔远,结尾寓思君之意,亦合使臣身份。
黄鹤楼四首 其三 明 · 杨旦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四子同清宴①,朦腾上紫云②。
日烘黄盖色③,霞散绣衣纹④。
指顾南图便⑤,瞻依北斗分⑥。
相如将白首⑦,何以答明君?
【校注】 (1)四子:泛指古代的贤者、名臣。此处指巡抚湖广的大员。清宴:清雅的宴集。成公绥《延宾赋》:“高谈清宴,讲道研精。”原作“清晏”,误。 (2)朦腾:醉貌。 (3)日烘句:谓日染伞盖成黄色。伞盖为大员出巡的仪仗。按,黄盖乃天子仪仗,诗中应避用,此处疑有误。 (4)绣衣:御史之服。 (5)南图:犹图南,意谓谋徙于南海。南,南海。《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此句及下句化用杜诗诗意。 (6)北斗:指朝廷。《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7)相如句:汉代司马相如武帝时曾为孝文园令,后世多以相如喻有才之士仕途失意。 作者在诗中表明自己素怀大鹏之志,希冀朝廷赏识擢用,但白首将至,仍沉于下位,不免兴相如之叹,流露出仕途失意的黯淡心情。结尾两句,较之孟浩然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显得更为含蓄委婉。
黄鹤楼眺望 明 · 张宽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此楼雄枕此江头,此日乘闲续旧游。
仙子奇踪天地老①,词人佳句古今留。
风生赤壁浪花晓②,霜点金沙芦叶③。
笑拍阑干呼紫酒④,欲招黄鹤驭神州⑤。
【校注】 (1)仙子:仙人。唐孟浩然《游精忍观题观主山房》:“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本诗无校。 (2)浪花晓:谓清晨风吹浪花叠起。 (3)金沙:即金沙洲。 (4)紫酒:紫色之酒。谭用之《江边》:“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 (5)驭:驾。谓驾黄鹤遍游神州。 诗言鹤去楼空,惟留词人佳句;往事如烟,徒见风生赤壁,有不胜古今盛衰、人世沧桑之慨。故结有“欲招黄鹤驭神州”的仙游之想。
黄鹤楼眺望 明 · 冯世雍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诸公暇日坐销忧①,携壶直上黄鹤楼②。
乱云褰浪鸟长去③,流霞落日情无休。
金樽酌客不知数,白眼望天宁自由④。
夜深灯火下楼去,恍疑归路凌云浮。
【校注】 (1)诸公句: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坐: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坐,犹聊也;且也。”孟浩然《登安阳城楼》:“群公暇日坐销忧。” (2)携壶: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3)褰浪:犹叠浪,层浪。《汉书·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颜师古注:“张揖曰:褰,缩也。” (4)白眼:《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后以白眼表示鄙薄厌恶。杜甫饮中八仙歌》:“举觞白眼望青天。”宁:岂。 人世多烦忧,宦海多风波,故诗有“白眼望天宁自由”之叹。诗当为逗留湖广时所作。
黄鹤楼识兴 明 · 吕盛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楼名黄鹤几千秋,鹤载仙还竟莫留。
景物尚余前日胜①,经营曾与昔人谋②。
风飘桂子香清骨③,浪滚芦花白满洲④。
更喜汉阳相对峙,隔江疏柳正当楼。
【校注】 (1)前日:从前。胜:优美。 (2)经营:规划建造。《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3)风飘句:宋之问灵隐寺》:“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4)浪滚句: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诗言鹤楼胜景,俯仰皆可人意。
黄鹤楼 明 · 倪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遥看汉水隔江流,黄鹄矶黄鹤楼
千载白云仙子老①,数峰丹壑客怀②。
乾坤台榭犹今古③,泽国山河自去留④。
驻马登临多感寓,长安直北使人愁⑤。
【校注】 (1)仙子:仙人。孟浩然《游精思观题观主山房》:“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2)丹壑:枫林环绕的山谷。赵弼《登黄鹤楼》:“一林枫叶深添赤。” (3)乾坤句: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此指黄鹤楼。“犹今古”,今古相同。 (4)泽国:境多沼泽之意,亦指水乡。岑参《送王昌龄江宁》:“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此指楚地。 (5)长安句: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愁看直北是长安。” “千载”云云,形容人事无常;“乾坤”云云,言惟江山万古,安能无愁?更何况京都万里,道路阻隔,正诗之所谓“多感寓”。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王朝卿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楼前霭翠霏⑦,水花含笑水云飞。
声声羌管风前断⑧,点点轻帆天上归⑨。
寒雁下时芳草暮⑩,鹧鸪啼处夕阳微⑾。
楼中仙子今何在?铁笛江门事已非⑿。
【校注】 (1)五云:谓鹤楼耸立五云之中,极言其高,戴叔伦《题天柱山图》:“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年年:犹年复一年。 (2)篱落:即篱笆。《抱朴子·自叙》:“贫无僮仆,篱落顿决。”徐凝《宿冽上人房》:“更闻寒雨滴芭蕉。”林浦《宿洞霄宫》:“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3)漠漠:弥漫貌。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江门:当指大江为龟、蛇二山所挟处。 (4)尊:同“樽”,酒器。天地外: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5)片帆句:指隐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陆游《舟中作》:“娥江西路石帆东,身寄鸥波浩荡中。” (6)皇恐:即“惶恐”。芳魂:吴师道子昂图》:“湘娥清泪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 (7)霭:云气。陶渊明《时运》:“山涤余霭。”霏:飞散。《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霭翠霏”,谓山间云气纷飞。 (8)羌管:即羌笛。温庭筠》:“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9)点点句:江流远眺,似上云天,故视江舟,有“天上归”之感。李白黄鹤楼孟浩然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寒雁:经秋大雁南飞,故称。杜牧秋浦途中》:“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11)鹧鸪:鸟名,其鸣声甚哀,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了哥哥”。郑谷《鹧鸪》:“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2)铁笛:用吕洞宾吹铁笛过黄鹤楼典故。 诗以雨打芭蕉,烟笼杨柳,羌管声断,鹧鸪悲啼等凄凉之景,抒写鹤去楼空,昔是今非之慨;字里行间,流露出羁旅之思,归隐之念。
朴庵 明 · 张禄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录入来源:黄鹤楼集卷上
城头突兀仙人阁①,客子登临四望赊。
山断汉流回鄂渚②,天低湘树暗长沙③。
临风听笛三秋思④,捲幔看云万里家⑤。
消索宦情何处是⑥?江乡豺虎酒杯蛇⑦。
【校注】 (1)仙人阁:指黄鹤楼。 (2)汉流:汉江。 (3)天低句: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长沙,暗寓西汉贾谊贾谊遭谗毁,出为长沙王太傅。 (4)三秋思:言思慕之切。《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5)幔:帐幕。万里家:家乡遥远之意。 (6)消索:散尽。《论衡·死伪》:“夫死者精魂消索,不复闻人之言。” 宦情:仕宦之情。 (7)江乡豺虎:喻宦途险恶,豺虎当道。酒杯蛇:《风俗通·怪神记》 载,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亦有类似记载。此乃以杯弓蛇影喻世事虚幻。 诸作中当以此诗为不平之鸣。疑为作者以御史游宦湖广时所作。诗中抒发了客子乡愁和宦途失意之情。末句为愤激之辞,似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