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百五 第 1a 页 WYG1410-0315a.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七百五
明 贺复徵 编
墓志铭八
尚书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赠右仆射文安王公墓
志铭(欧阳修/)
公姓王氏其先太原祁人其六世祖某为唐辉州刺史
遭世乱因留家砀山砀山近宋其后又徙宋州之虞城
卷七百五 第 1b 页 WYG1410-0315b.png

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
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
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
著令至今用之丁父忧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右
司谏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
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
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
卷七百五 第 2a 页 WYG1410-0315c.png

以恣横斥死后犹在殡有司以岁正月用故事张灯公
言郭氏幸得蒙厚恩复位号乃天子后也张灯可废上
遽为之罢景祐四年以本官知制诰赐服金紫同知通
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提举诸司库务迁翰林学士知
审官院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陜西体量安抚使公
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
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
卷七百五 第 2b 页 WYG1410-0315d.png

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
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边庭不
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
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它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
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
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因复遣公安抚泾
卷七百五 第 3a 页 WYG1410-0316a.png

法也愿许以便宜从事上以为然因言诸路都部署可
罢经略副使以重将权而偏将见招讨使以军礼置德
顺军于笼竿城废泾原等五州营田以其地募弓箭手
其所更置尤多方公使还行至泾州而德胜寨兵迫其
将姚贵闭城叛公止道左解装为榜射城中以招贵且
发近兵讨之初吏白曰公奉使且还归报天子尔贵叛
非公事也公曰贵土豪也颇得士心然初非叛者今不
卷七百五 第 3b 页 WYG1410-0316b.png

四月以学士权三司使自朝廷理元昊罪军兴而用益
广前为三司者皆厚赋暴敛甚者借内藏率富人出钱
下至果菜皆加税而用益不足公始受命则曰今国与
民皆弊矣在陛下任臣者如何由是天子一听公所为
公乃推见财利出入盈缩曰此本也彼末也计其缓急
先后而去其蠹弊之有根穴者斥其妄计小利之害大
体者然后一为条目使就法度罢副使判官不可用者
卷七百五 第 4a 页 WYG1410-0316c.png

以其馀偿内藏所借者数百万又明年其馀而积于有
司者数千万而所在流庸稍复其业公曰臣之术止于
是矣且臣母老愿解烦剧天子多公功以为翰林学士
承旨兼端明殿学士群牧使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
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
动公公执以为不可度支副使林潍附永和议不已公
奏罢潍乃止益利夔三路转运使皆请增民盐井课岁
卷七百五 第 4b 页 WYG1410-0316d.png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
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及公既罢上慰劳之公顿首谢
曰非臣之能惟陛下信用臣尔丁母忧去职服除复为
学士群牧使再迁给事中皇祐三年以本官为枢密副使公
持法守正遂以身任天下事凡宗室宦官医师乐工嬖习之
贱莫不关枢密而滥恩倖请随其事可损损之可绝绝之至
其大者则皆著为定令由是小人益怨构为飞书以害公公
卷七百五 第 5a 页 WYG1410-0317a.png

下令购为书者甚急公益感励在位六年废职修举皆有条
理枢密使狄青以军功起行伍居大位而士卒多属目往往
造作言语以相扇动人情以为疑而青色颇自得公尝以语
众折青为陈祸福言古将帅起微贱至富贵而不能保首领
者可以为鉴戒青稍沮畏嘉祐元年三月拜户部侍郎参知
政事三年迁吏部侍郎八月二十一日以疾薨于位享
年五十有六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覆切劘至
卷七百五 第 5b 页 WYG1410-0317b.png

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其所设施与在枢密时特异岂政
事者丞相府也其体自宜如是耶公为人纯质虽贵显
不忘俭约与其弟纯臣相友爱世称孝弟者言王氏遇
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
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
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悯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
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曾祖讳化某官赠太传妣戚
卷七百五 第 6a 页 WYG1410-0317c.png

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袁氏郓国太夫人妣仇氏徐国
太夫人娶丁氏安康郡夫人子男三人同老大理评事
周老太常寺太祝早卒明老大理评事二女长适校书
郎戚师道早卒次未嫁王氏自迁虞城由公曾祖而下
或葬双金或葬土山皆在虞城嘉祐四年八月十日改
葬公之皇考于宋城县平台乡石落原而以公从葬焉
铭曰
卷七百五 第 6b 页 WYG1410-0317d.png

宋之间遂安其居葬不远卜宋多名家王实大族族大
而振自公显闻公初奋躬以学以文逢国多事有劳有
勤利归于邦怨不避身帝识其忠谓堪予弼俾副枢机
出入惟密遂参政事实有谋谟惟中止之不俾相予帝
有褒章悯饰之赠长于百寮考德惟称维古载功其在
庙器今亦有铭幽宫是閟
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欧阳修/)
卷七百五 第 7a 页 WYG1410-0318a.png

科为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改著作佐郎馆阁
校勘庆历三年以秘书丞集贤校理知谏院兼修起居
注是时天下无事士大夫弛于久安一日元昊叛师久
无功天子慨然厌兵思正百度以修太平既已排群议
进退二三大臣又诏增置谏官四员使拾遗补阙所以
遇之甚宠公以材名在选中遇事感激无所回避权倖
畏敛不敢挠法干政而上得益与大臣图议明年屡下
卷七百五 第 7b 页 WYG1410-0318b.png

治矣于此之时言事之臣无曰不进见而公之补益为
尤多四年以右正言直史馆出知福州以便亲遂为福
建路转运使复古五塘以溉田民以为利为公立生祠
于塘侧又奏减闽人五代时丁口税之半丁父忧服除
判三司盐铁勾院复修起居注今参知政事唐公介时
为御史以直言忤旨贬春州别驾廷臣无敢言者公独
论其忠人皆危之而上悟意解唐公得改英州遂复召
卷七百五 第 8a 页 WYG1410-0318c.png

景初吴中复马遵坐论梁丞相适罢台职除他官公封
还辞头不草制其后屡有除授非当者必皆封还之而
上遇公益厚曰有子如此其母之贤可知命特赐冠帔
以宠之至和元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
枢密直学士知泉州徙知福州未几复知泉州公为政
精明而世闽人知其风俗至则礼其士之贤者以劝学
兴善而变民之故除其甚害往时闽人多好学而专用
卷七百五 第 8b 页 WYG1410-0318d.png

数百人公为亲至学舍执经讲问为诸生率延见处士
陈烈尊以师礼而陈襄郑穆方以德行著称乡里公皆
折节下之闽俗重凶事其奉浮图会宾客以尽力丰侈
为孝否则深自愧恨为乡里羞而奸民游手无赖子幸
而贪饮食利钱财来者无限极往往至数百千人至有
亲亡秘不举哭必破产办具而后敢发丧者有力者乘
其急时贱买其田宅而贫者立劵举责终身困不能偿
卷七百五 第 9a 页 WYG1410-0319a.png

杀人之类皆痛断绝之然后择民之聪明者教以医药
使治疾病其子弟有不率教令者条其事作五戒以教
谕之久之闽人大便公既去闽人相率诣州请为公立
德政碑吏以法不许谢即退而以公善政私刻于石曰
俾我民不忘公之德嘉祐五年召拜翰林学士权三司
使三司开封世称省府为难治而易以毁誉居者不由
以迁则由以败而败者十常四五公居之皆有能名其
卷七百五 第 9b 页 WYG1410-0319b.png

则较天下盈虚出入量力以制用必使下完而上给下
暨百司因习蠹弊切磨刬剔久之簿书纤悉纪纲除目
皆可法七年季秋大享明堂后数月仁宗崩英宗即位
数大赏赉及作永昭陵皆猝办于县官经费外公应烦
愈间暇若有馀而人不知劳遂拜三司使居二岁以母
老求知杭州即拜端明殿学士以往二年徙南京留守
未行丁母夫人忧明年八月某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五
卷七百五 第 10a 页 WYG1410-0319c.png

后中衰隐德不仕公年十八以农家子举进士为开封
第一名动京师后官于闽典方州领使一路二亲尚皆
无恙闽人瞻望咨嗟不荣公之贵而荣其父母母夫人
尤有寿年九十馀饮食起居康彊如少者岁时为寿母
子鬓发皆皤然而命服金紫煌煌如也至今闽人之为
子者必以夫人祝其亲为父母者必以公教其子也公
于朋友重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以哭尽哀乃
卷七百五 第 10b 页 WYG1410-0319d.png

公矢京师喧然事既闻上以问公公即再拜愧谢终不
自辩退亦未尝以语人公为文章清遒粹美有文集若
干卷工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书故其残章断藁人
悉珍藏而仁宗尤爱称之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诏公
书之其后命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又敕公书则辞不
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公累官至礼部侍郎既卒翰林学
士王圭等十馀人列言公贤其亡可惜天子新即位未
卷七百五 第 11a 页 WYG1410-0320a.png

子旻为秘书省正字孙传及弟之子均皆守将作监主
簿而优以赙恤以旻尚幼命守吏助给其丧事曾祖讳
显皇不仕祖讳恭赠工部员外郎父讳琇赠刑部侍郎
母夫人卢氏长安郡太君夫人葛氏永嘉郡君子男三
人曰匀将作监主簿曰旬大理评事皆先公卒幼子旻
也女三人一适著作佐郎谢仲规二尚幼以某年某月
某日葬公于莆田县某乡将军山铭曰
卷七百五 第 11b 页 WYG1410-0320b.png

人杰然奋躬当朝谠言正色出人左右弥缝补益间归
于闽有政在人食不畏蛊丧不忧贫疾者有医学者有
师问谁使然孰不公思有高其坟有拱其木凡闽之人
过者必肃
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杜公墓志铭(欧阳修/)
庆历三年盗起京西掠商邓均房叛兵烧光化军逐守
吏吏不能捕天子患之问宰相谁可任者宰相言度支
卷七百五 第 12a 页 WYG1410-0320c.png

用乃以君为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叛兵诛死
明年广西欧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袭破环州陷镇宁
带溪普义有众数千以攻桂管宰相又言前时杜某守
横州言蛮事可听宜知蛮利害天子驿召君见便殿所
对合意即除君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
按察安抚等使君至宜州得州人吴香及狱囚欧世宏
脱其械使入贼峒说其酋豪君乘其怠急击之破其五
卷七百五 第 12b 页 WYG1410-0320d.png

迫走荔波洞蒙赶率伪将相数十人以其众降君与将
佐谋曰夫蛮习险恃阻如捕猩猱而吾兵以苦暑难久
是进退迟速皆不可为故常务捐厚利以招之盖威不
足以制则恩不能以怀此其所以数叛也今吾兵虽幸
胜然蛮恃败而来耳岂真降者耶啖之以利后必复动
乃慨然叹曰蛮知利而不知威久矣吾将先威而后信
庶几信可立也乃击牛为酒大会环州戮其坐中者六
卷七百五 第 13a 页 WYG1410-0321a.png

后三日兵破荔波擒希范至并戮而醢之以醢赐诸溪
峒于是叛蛮无噍类而君威振南海言事者论君杀降
为国失信于蛮貊天子置之不问诏书谕君赐以金帛
君即上书引咎六年徙为两浙转运使筑钱塘堤自官
浦至沙陉以除海患明年又徙河北转运使召见奏事
移刻天子益知其材赐金紫服以遣之是岁夏拜天章
阁待制充环庆路兵马都部署经略安抚使知庆州君
卷七百五 第 13b 页 WYG1410-0321b.png

受命天子为君悉录将吏赏之乃受命自元昊称臣听
誓而数犯约抄边边吏避生事纵不敢争君始至其酋
孟香率千馀人内附事闻诏君如约君言如约当还而
孟香得罪夏人势无还理遣之必反为边患议未决夏
人以兵入界求孟香孟香散走自匿夏兵驱杀边户掠
夺牛马而求孟香益急朝议责君亟索而还之君言夏
人违誓举兵孟香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孟
卷七百五 第 14a 页 WYG1410-0321c.png

不复敢动君治边二岁有威爱皇祐二年五月甲子疾
卒于官享年四十有六天子震悼赙恤其家以其子炤
为秘书省校书郎君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累官至尚书
兵部员外郎阶朝奉郎勋议军尝以太子中舍知建阳
县除民无名租岁以万计闽俗贪啬有老而生子者父
兄多不举曰是将分吾赀君上书请立五保俾民相察
寘之法由是生子得免闽人久之以君为德多以君姓
卷七百五 第 14b 页 WYG1410-0321d.png

人其曾伯祖昌业仕江南李氏为江州节度使江南国
灭杜氏北迁今为开封府开封人也曾祖讳某赠给事
中祖讳镐官至龙图阁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父讳某赠
尚书工部侍郎君初娶蒋氏封某县君后娶徐氏封东
海县君女六人其二适人四尚幼子男一人炤也杜氏
自君皇祖侍郎以博学为世儒宗故其子孙皆守儒学
而多闻人君尤博览强记其为文章多论当世利害甚
卷七百五 第 15a 页 WYG1410-0322a.png

至有声名学问之馀兼喜阴阳数术之说常自推其数
曰吾年四十六死矣其亲戚朋友莫不闻其说至其岁
果然呜呼可谓异矣所谓命者果有数耶其果可以自
知耶皇祐六年某月日其兄驾部员外郎植与其孤葬
君于某县某乡某原铭曰
其敏以达其果以决其守不夺其摧不折其终一节兹
谓不没
卷七百五 第 15b 页 WYG1410-0322b.png

距长沙县西三十里新阳乡梅溪村有墓曰狄君之墓
者乃予所记谷城孔子庙碑所谓狄君栗者也始君居
谷城有善政尝已见于予文及其亡也其子遵谊泣而
请曰愿卒其详而铭之以终先君死生之赐乌虖予哀
狄君者其寿止于五十有六其官止于一卿丞盖其生
也以不知于世而止于是若其殁而又无传则后世遂
将泯没而为善者何以劝焉此予之所欲铭也君字仲
卷七百五 第 16a 页 WYG1410-0322c.png

十始用其兄棐荫补英州真阳主簿再调安州应城尉
能使其县终君之去无一人为盗荐者称其材任治民
乃迁谷城令汉旁之民惟邓谷为富县尚书铨吏常邀
厚赂以售贪令故省中私语以一二数之惜为奇货而
二邑之民未尝得廉吏其豪猾习以赇贿污令而为自
恣至君一切以法绳之奸民大吏不便君之政者往往
诉于其上虽按覆率不能夺若所为其州所下文符有
卷七百五 第 16b 页 WYG1410-0322d.png

不为之屈其后民有讼田而君误断者诉之君坐被劾
已而县籍强壮为兵有告讼田之民隐丁以规避者君
笑曰是尝诉我者彼冤民能自伸此令之所欲也吾岂
挟此而报以罪耶因置之不问县民繇是知君为爱我
是岁西北初用兵州县既大籍强壮而讹言相惊云当
驱以备边县民数万聚邑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绝粒
君发常平粟赈之有司劾君擅发仓廪君即具伏事闻
卷七百五 第 17a 页 WYG1410-0323a.png

产之患逾年政大治乃修孔子庙作礼器与其邑人春
秋释奠而兴于学时予为乾德令尝至其县与其民言
皆曰吾邑不幸有生而未识廉吏者而长老之民所记
才一人而继之者今君也问其一人者曰张及也惟及
之岁至于君盖三十馀年是谓一世矣呜呼使民更一
世而始得一良令吏其可不慎择乎君其可不惜其殁
乎其政之善者可遗而不录乎君用谷城之绩迁大理
卷七百五 第 17b 页 WYG1410-0323b.png

卒于宿州实庆历五年七月二十四日也曾祖讳崇谦
连州桂阳令祖讳文蔚全州清湘令父讳杞不仕君娶
荥阳郑氏生子男二人遵谊遵微皆举进士女四人长
适进士胡纯臣其三尚幼其铭曰
彊而仕古之道终中寿不为夭善在人宜有后铭于石
著不朽
永州军事判官郑君墓志铭(欧阳修/)
卷七百五 第 18a 页 WYG1410-0323c.png

中天禧三年甲科为郴州军事推官监潭州茶场坐茶
恶免官久之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连州阳山县为道州
军事推官丁母忧服除调永州军事判官监衡州茭源
银冶以疾去官庆历三年七月某日卒于家享年五十
有一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曾祖讳某永州祁阳
令祖讳某江陵府建宁县令父讳某道州军事判官君
娶孙氏赠尚书工部侍郎冕之女子男六人绹总纪经
卷七百五 第 18b 页 WYG1410-0323d.png

仕不显少孤而贫母夫人某氏贤母也教其三子以学
皆有立君与其兄本弟革皆举进士及第君初监茶场
茶实不恶上官挟他事以罪中之君不自辩竭其赀以
偿解官而去无愠色及为阳山有善政民甚爱之其既
以疾废慨然叹曰吾少力学而不幸废以疾吾终不用
于时矣安事空言哉即取其平生所为文藁悉焚之呜
呼君之志可哀也已自三代诗书以来立言之士多矣
卷七百五 第 19a 页 WYG1410-0324a.png

后世者何可胜数或暂见而终没或其言虽传而其人
不为世所贵者有矣惟君子有诸躬而不可掩者不待
自言而传也君之不欲见于空言其可谓善虑于无穷
者矣其志岂不远哉虽然君之志既不自见于言而宜
有为之著者铭所以彰善而著无穷也乃为之铭曰
夫惟自信者不疑知命者不惑故能得失不累其心喜
愠不见其色呜呼郑君学几于此斯可谓之君子
卷七百五 第 19b 页 WYG1410-0324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七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