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二十五 第 1a 页 WYG1408-04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二十五
明 贺复徵 编
史传四十三
晋家人传(宋欧阳修/)
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皇帝女也后初号永宁公主清
泰二年封魏国长公主自废帝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
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二十五
明 贺复徵 编
史传四十三
晋家人传(宋欧阳修/)
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皇帝女也后初号永宁公主清
泰二年封魏国长公主自废帝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
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b 页 WYG1408-0461b.png
主曰尔归何速欲与石郎反耶既醒左右告之废帝大
悔公主归以语高祖高祖由是益不自安高祖即位公
主当为皇后天福二年三月有司言皇太妃尊号已正
请上宝册太妃高祖庶母刘氏也高祖以宗庙未立谦
抑未遑七年夏五月高祖已病乃诏尊皇太妃为皇太
后然卒不奉册而高祖崩故后讫高祖世亦无册命出
帝天福八年七月册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为人疆敏
高祖常严惮之出帝冯皇后用事太后数训戒之出帝
悔公主归以语高祖高祖由是益不自安高祖即位公
主当为皇后天福二年三月有司言皇太妃尊号已正
请上宝册太妃高祖庶母刘氏也高祖以宗庙未立谦
抑未遑七年夏五月高祖已病乃诏尊皇太妃为皇太
后然卒不奉册而高祖崩故后讫高祖世亦无册命出
帝天福八年七月册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为人疆敏
高祖常严惮之出帝冯皇后用事太后数训戒之出帝
卷五百二十五 第 2a 页 WYG1408-0461c.png
不从乃及于败开运三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已降晋兵
遣张彦泽先犯京师以书遗太后具道已降晋军且曰
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晋今皆在否吾战阳
城时亡奚车一乘在否又问契丹先为晋获者及景延
广桑惟翰等所在太后与帝闻彦泽至欲自焚嬖臣薛
超劝止之及得德光所与书乃灭火出上苑中帝召当
直学士范质谓曰杜郎一何相负昔先帝起太原时欲
择一子留守谋之北朝皇帝皇帝以属我我素以为其
遣张彦泽先犯京师以书遗太后具道已降晋军且曰
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晋今皆在否吾战阳
城时亡奚车一乘在否又问契丹先为晋获者及景延
广桑惟翰等所在太后与帝闻彦泽至欲自焚嬖臣薛
超劝止之及得德光所与书乃灭火出上苑中帝召当
直学士范质谓曰杜郎一何相负昔先帝起太原时欲
择一子留守谋之北朝皇帝皇帝以属我我素以为其
卷五百二十五 第 2b 页 WYG1408-0461d.png
所知卿为我草奏具言之庶几活我子母质为帝草降
表德光报曰可无忧管取一吃饭处四年正月丁亥朔
德光入京师帝与太后肩舆至郊外德光不见馆于封
禅寺遣其将崔廷勋以兵守之其时雨雪寒冻皆苦饥
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岂不相
悯耶僧辞以虏意难测不敢献食帝阴祈守者乃稍得
食辛卯德光降帝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迁
于黄龙府德光使人谓太后曰吾闻重贵不从母教而
表德光报曰可无忧管取一吃饭处四年正月丁亥朔
德光入京师帝与太后肩舆至郊外德光不见馆于封
禅寺遣其将崔廷勋以兵守之其时雨雪寒冻皆苦饥
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岂不相
悯耶僧辞以虏意难测不敢献食帝阴祈守者乃稍得
食辛卯德光降帝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迁
于黄龙府德光使人谓太后曰吾闻重贵不从母教而
卷五百二十五 第 3a 页 WYG1408-0462a.png
至于此可求自便勿与俱行太后答曰重贵事妾甚谨
所失者违先君之志绝两国之欢然重贵此去幸蒙大
惠全生保家母不随子欲何所归于是太后与冯皇后
皇弟重睿皇子延煦延宝等举族从帝而北以宫女五
十宦官三十东西班五十医官一控鹤官四御厨七茶
酒司三仪鸾司三六军士二十人从卫以骑兵三百所
经州县皆故晋将吏有所供馈不得通路旁父老争持
羊酒为献卫兵拥隔不使见帝皆涕泣而去自幽州行
所失者违先君之志绝两国之欢然重贵此去幸蒙大
惠全生保家母不随子欲何所归于是太后与冯皇后
皇弟重睿皇子延煦延宝等举族从帝而北以宫女五
十宦官三十东西班五十医官一控鹤官四御厨七茶
酒司三仪鸾司三六军士二十人从卫以骑兵三百所
经州县皆故晋将吏有所供馈不得通路旁父老争持
羊酒为献卫兵拥隔不使见帝皆涕泣而去自幽州行
卷五百二十五 第 3b 页 WYG1408-0462b.png
十馀日过平州出榆关行砂碛中饥不得食遣宫女从
官采木实野蔬而食又行七八日至锦州辽人迫帝与
太后拜按巴坚画象帝不胜其辱泣而呼曰薛超误我
不令我死又行五六日过海北州至东丹王墓遣延煦
拜之又行十馀日渡辽水至渤海国铁州又行七八日
过南海府遂至黄龙府是岁六月契丹国母徙帝太后
于怀密州州去黄龙府西北一千五百里行过辽阳二
百里而国母为永康王所囚永康王遣帝太后还止辽
官采木实野蔬而食又行七八日至锦州辽人迫帝与
太后拜按巴坚画象帝不胜其辱泣而呼曰薛超误我
不令我死又行五六日过海北州至东丹王墓遣延煦
拜之又行十馀日渡辽水至渤海国铁州又行七八日
过南海府遂至黄龙府是岁六月契丹国母徙帝太后
于怀密州州去黄龙府西北一千五百里行过辽阳二
百里而国母为永康王所囚永康王遣帝太后还止辽
卷五百二十五 第 4a 页 WYG1408-0462c.png
阳稍供给之明年四月永康王至辽阳帝白衣纱帽与
太后皇后诣帐中上谒永康王止帝以常服见帝伏地
雨泣自陈过咎永康王使人扶起之与坐饮酒奏乐而
永康王帐下伶人从官望见故主皆泣下悲不自胜争
以衣服药饵为遗五月永康王上陉取帝所从行宦者
十五人东西班十五人及皇子延煦而去永康王妻兄
禅奴爱帝小女求之帝辞以尚幼永康王驰一骑取之
以赐禅奴陉北地尤高凉北人常以五月上陉避暑八
太后皇后诣帐中上谒永康王止帝以常服见帝伏地
雨泣自陈过咎永康王使人扶起之与坐饮酒奏乐而
永康王帐下伶人从官望见故主皆泣下悲不自胜争
以衣服药饵为遗五月永康王上陉取帝所从行宦者
十五人东西班十五人及皇子延煦而去永康王妻兄
禅奴爱帝小女求之帝辞以尚幼永康王驰一骑取之
以赐禅奴陉北地尤高凉北人常以五月上陉避暑八
卷五百二十五 第 4b 页 WYG1408-0462d.png
月下陉至八月永康王下陉太后自驰至霸州见永康
王求于汉儿城侧赐地种牧以为生永康王以太后自
从行十馀日遣与延煦俱还辽阳明年乃汉乾祐二年
其二月徙帝太后于建州自辽阳东南行千二百里至
建州节度使赵延晖避正寝以馆之去建州数十里外
得地五千馀顷帝遣从行者耕而食之明年三月太后
寝疾无医药尝仰天而泣南望戟手骂杜重威李守贞
等曰使死者无知则已若其有知不赦尔于地下八月
王求于汉儿城侧赐地种牧以为生永康王以太后自
从行十馀日遣与延煦俱还辽阳明年乃汉乾祐二年
其二月徙帝太后于建州自辽阳东南行千二百里至
建州节度使赵延晖避正寝以馆之去建州数十里外
得地五千馀顷帝遣从行者耕而食之明年三月太后
寝疾无医药尝仰天而泣南望戟手骂杜重威李守贞
等曰使死者无知则已若其有知不赦尔于地下八月
卷五百二十五 第 5a 页 WYG1408-0463a.png
疾亟谓帝曰我死焚其骨送范阳佛寺无使我为北地
鬼也遂卒帝与皇后宫人宦者东西班皆被发徒跣扶
舁其柩至赐地焚其骨穿地而葬焉周显德中有中国
人自契丹亡归者言见帝与皇后诸子皆无恙后不知
其所终
王朴传(欧阳修/)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
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
鬼也遂卒帝与皇后宫人宦者东西班皆被发徒跣扶
舁其柩至赐地焚其骨穿地而葬焉周显德中有中国
人自契丹亡归者言见帝与皇后诸子皆无恙后不知
其所终
王朴传(欧阳修/)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
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
卷五百二十五 第 5b 页 WYG1408-0463b.png
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
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
皆见杀三家之客多及而朴以故独免周世宗镇澶州
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为开封尹拜朴右拾遗为推官
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献平边策曰唐失道而失吴蜀
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术当失
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
不制而至于僭大不制而至于滥天下离心人不用命
乱乃去邠东归后李业等教隐帝诛权臣邠与章弘肇
皆见杀三家之客多及而朴以故独免周世宗镇澶州
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为开封尹拜朴右拾遗为推官
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献平边策曰唐失道而失吴蜀
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术当失
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
不制而至于僭大不制而至于滥天下离心人不用命
卷五百二十五 第 6a 页 WYG1408-0463c.png
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
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
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
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俟
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
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
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
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
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
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
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俟
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
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
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
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
卷五百二十五 第 6b 页 WYG1408-0463d.png
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
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
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
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勿大举但以轻兵
挠之彼人怯弱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
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获其利彼竭我利则江
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
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
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
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
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勿大举但以轻兵
挠之彼人怯弱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
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获其利彼竭我利则江
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
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
卷五百二十五 第 7a 页 WYG1408-0464a.png
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如不至则
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惟并
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力已竭气已
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
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
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迁
左諌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岁中迁左散骑常侍充端明
殿学士是时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
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惟并
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力已竭气已
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
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
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迁
左諌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岁中迁左散骑常侍充端明
殿学士是时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
卷五百二十五 第 7b 页 WYG1408-0464b.png
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
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
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
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翰林
学士陶谷窦仪御史中丞杨昭俭与朴皆言用兵之策
朴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
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
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
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
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
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翰林
学士陶谷窦仪御史中丞杨昭俭与朴皆言用兵之策
朴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
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
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
卷五百二十五 第 8a 页 WYG1408-0464c.png
使迁枢密使四年再征淮以朴留守京师世宗之时外
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
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显德二年诏朴校定
大历乃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设通经统三法
以岁轨离交朔望周变率策之数步日月五星为钦天
历六年又诏朴考正雅乐朴以谓十二律管互吹难得
其真乃依京房为律准以九尺之弦十二依管长短寸
分设柱用七声为均乐成而和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
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
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显德二年诏朴校定
大历乃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设通经统三法
以岁轨离交朔望周变率策之数步日月五星为钦天
历六年又诏朴考正雅乐朴以谓十二律管互吹难得
其真乃依京房为律准以九尺之弦十二依管长短寸
分设柱用七声为均乐成而和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
卷五百二十五 第 8b 页 WYG1408-0464d.png
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
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
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
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
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
皆如朴言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
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
其丧以王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
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
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
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
皆如朴言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
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
其丧以王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卷五百二十五 第 9a 页 WYG1408-0465a.png
王彦章传(欧阳修/)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昌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为
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末帝即
位迁濮州刺史又徙澶州刺史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
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鎗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
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鎗梁晋争天下为勍敌独彦
章心常轻晋王谓人曰亚子斗鸡小儿耳何足惧哉梁
分魏相六州为两镇惧魏军不从遣彦章将五百骑入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昌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为
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末帝即
位迁濮州刺史又徙澶州刺史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
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鎗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
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鎗梁晋争天下为勍敌独彦
章心常轻晋王谓人曰亚子斗鸡小儿耳何足惧哉梁
分魏相六州为两镇惧魏军不从遣彦章将五百骑入
卷五百二十五 第 9b 页 WYG1408-0465b.png
魏屯金波亭以虞变魏军果乱夜攻彦章彦章南走魏
人降晋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
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然晋人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自梁失魏博与晋夹河而军彦章常为先锋迁汝郑二
州防禦使匡国军节度使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又徙宣
义军节度使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
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
人降晋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
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然晋人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自梁失魏博与晋夹河而军彦章常为先锋迁汝郑二
州防禦使匡国军节度使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又徙宣
义军节度使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
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1408-0465c.png
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
谋不见用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
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
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
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
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
以段凝为副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日左右皆
失笑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
谋不见用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
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
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
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
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
以段凝为副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日左右皆
失笑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1408-0465d.png
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韛炭乘
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
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
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是时庄宗在
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
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然彦章兵少利于速战必急
攻我南城即驰骑救之行二十里而得夹寨报者曰彦
章兵已至比至而南城破矣庄宗彻北城为筏下杨刘
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
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
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是时庄宗在
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
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然彦章兵少利于速战必急
攻我南城即驰骑救之行二十里而得夹寨报者曰彦
章兵已至比至而南城破矣庄宗彻北城为筏下杨刘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1408-0466a.png
与彦章俱浮于河各行一岸每舟筏相及辄战一日数
十接彦章至杨刘攻之几下晋人筑垒博州东岸彦章
引兵攻之不克还击杨刘战败是时段凝已有异志与赵
岩张汉杰交通彦章素刚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
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
凝叶力倾之其破南城也彦章与凝各为捷书以闻凝
遣人告岩等匿彦章书而上已书末帝初疑其事已而
使者至军独赐劳凝而不及彦章军士皆失色及杨刘
十接彦章至杨刘攻之几下晋人筑垒博州东岸彦章
引兵攻之不克还击杨刘战败是时段凝已有异志与赵
岩张汉杰交通彦章素刚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
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
凝叶力倾之其破南城也彦章与凝各为捷书以闻凝
遣人告岩等匿彦章书而上已书末帝初疑其事已而
使者至军独赐劳凝而不及彦章军士皆失色及杨刘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1408-0466b.png
之败也凝乃上书言彦章使酒轻敌而至于败赵岩等
从中日夜毁之乃罢彦章以凝为招讨使彦章驰至京
师入见以笏画地自陈胜败之迹岩等讽有司劾彦章
不恭勒还第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东路是
时梁之胜兵皆属段凝京师秪有保銮五百骑皆新募
之兵不可用乃以属彦章而以张汉杰监之彦章至递
坊以兵少战败退保中都又败与其牙兵百馀骑死战
唐将夏鲁奇素与彦章善识其语音曰王铁鎗也举槊
从中日夜毁之乃罢彦章以凝为招讨使彦章驰至京
师入见以笏画地自陈胜败之迹岩等讽有司劾彦章
不恭勒还第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东路是
时梁之胜兵皆属段凝京师秪有保銮五百骑皆新募
之兵不可用乃以属彦章而以张汉杰监之彦章至递
坊以兵少战败退保中都又败与其牙兵百馀骑死战
唐将夏鲁奇素与彦章善识其语音曰王铁鎗也举槊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1408-0466c.png
刺之彦章伤重马踣被擒庄宗见之曰尔常以孺子待
我今日服乎又曰尔善战者何不守兖州而守中都中
都无壁垒何以自固彦章对曰大事已去非人力可为
庄宗恻然赐药以封其疮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
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庄宗
爱其骁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谕彦章彦章谢曰臣与陛
下血战十馀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
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
我今日服乎又曰尔善战者何不守兖州而守中都中
都无壁垒何以自固彦章对曰大事已去非人力可为
庄宗恻然赐药以封其疮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
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庄宗
爱其骁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谕彦章彦章谢曰臣与陛
下血战十馀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
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1408-0466d.png
人乎庄宗又遣明宗往谕之彦章病创卧不能起仰顾
明宗呼其小字曰汝非邈佶烈乎我岂苟活者遂见杀
年六十一晋高祖时追赠彦章太师与彦章同时有裴
约者潞州之牙将也庄宗以李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
约以禆将守泽州嗣昭卒其子继韬以泽潞叛降于梁
约召其州人泣而谕曰吾事故使二十馀年见其分财
飨士欲报梁仇不幸早世今郎君父丧未葬违背君亲
吾能死于此不能从以归梁也众皆感泣梁遣董璋率
明宗呼其小字曰汝非邈佶烈乎我岂苟活者遂见杀
年六十一晋高祖时追赠彦章太师与彦章同时有裴
约者潞州之牙将也庄宗以李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
约以禆将守泽州嗣昭卒其子继韬以泽潞叛降于梁
约召其州人泣而谕曰吾事故使二十馀年见其分财
飨士欲报梁仇不幸早世今郎君父丧未葬违背君亲
吾能死于此不能从以归梁也众皆感泣梁遣董璋率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1408-0467a.png
兵围之约与州人拒守求救于庄宗是时庄宗方与梁
人战河上而已建大号闻继韬叛降梁颇有忧色及闻
约独不叛喜曰吾于继韬何薄于约何厚而约能分逆
顺邪顾符存审曰吾不惜泽州与梁一州易得约难得
也尔识机便为我取约来存审以五千骑驰至辽州而
梁兵已破泽州约见杀至周世宗时又有刘仁赡者焉
仁瞻字守惠彭城人也父金事杨行密为濠滁二州刺
史以骁勇知名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少略通
人战河上而已建大号闻继韬叛降梁颇有忧色及闻
约独不叛喜曰吾于继韬何薄于约何厚而约能分逆
顺邪顾符存审曰吾不惜泽州与梁一州易得约难得
也尔识机便为我取约来存审以五千骑驰至辽州而
梁兵已破泽州约见杀至周世宗时又有刘仁赡者焉
仁瞻字守惠彭城人也父金事杨行密为濠滁二州刺
史以骁勇知名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少略通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1408-0467b.png
兵书事南唐为左监门卫将军黄袁二州刺史所至称
治李景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师征淮先遣
李谷攻自寿春景遣将刘彦贞拒周兵以仁赡为清淮
军节度使镇寿州李谷退守正阳浮桥彦贞见周兵之
却意其怯急追之仁赡以为不可彦贞不听仁赡独按
兵城守彦贞果败于正阳世宗攻寿州围之数重以方
舟载炮自淝河中流击其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
版屋号为竹龙载甲士以攻之又决其水砦入于淝河
治李景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师征淮先遣
李谷攻自寿春景遣将刘彦贞拒周兵以仁赡为清淮
军节度使镇寿州李谷退守正阳浮桥彦贞见周兵之
却意其怯急追之仁赡以为不可彦贞不听仁赡独按
兵城守彦贞果败于正阳世宗攻寿州围之数重以方
舟载炮自淝河中流击其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
版屋号为竹龙载甲士以攻之又决其水砦入于淝河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1408-0467c.png
攻之百端自正月至于四月不能下而岁大暑霖雨弥
旬周兵营寨水深数尺淮淝暴涨炮舟竹龙皆飘南岸
为景兵所焚周兵多死世宗东趋濠梁以李重进为庐
寿州都招讨使景亦遣其元帅齐王景达等列砦紫金
山下为夹道以属城中而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
协仁赡累请出战景达不许由是愤惋成疾明年正月
世宗复至淮上尽破紫金山砦坏其夹道景兵大败诸
将往往见擒而景之守将广陵冯延鲁光州张绍舒州
旬周兵营寨水深数尺淮淝暴涨炮舟竹龙皆飘南岸
为景兵所焚周兵多死世宗东趋濠梁以李重进为庐
寿州都招讨使景亦遣其元帅齐王景达等列砦紫金
山下为夹道以属城中而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疑不
协仁赡累请出战景达不许由是愤惋成疾明年正月
世宗复至淮上尽破紫金山砦坏其夹道景兵大败诸
将往往见擒而景之守将广陵冯延鲁光州张绍舒州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1408-0467d.png
周祚泰州方讷泗州范再遇等或走或降皆不能守虽
景君臣亦皆震慑奉表称臣愿割土地输贡赋以效诚
款而仁赡独坚守不可下世宗使景所遣使者孙晟等
至城下示之仁赡子崇諌幸其父病谋与诸将出降仁
赡立命斩之监军使周延构哭于中门救之不得于是
士卒皆感泣愿以死守三月仁赡病甚已不知人其副
使孙羽诈为仁赡书以城降世宗命舁仁赡至帐前叹
嗟久之赐以玉带御马复使入城养疾是日卒制曰刘
景君臣亦皆震慑奉表称臣愿割土地输贡赋以效诚
款而仁赡独坚守不可下世宗使景所遣使者孙晟等
至城下示之仁赡子崇諌幸其父病谋与诸将出降仁
赡立命斩之监军使周延构哭于中门救之不得于是
士卒皆感泣愿以死守三月仁赡病甚已不知人其副
使孙羽诈为仁赡书以城降世宗命舁仁赡至帐前叹
嗟久之赐以玉带御马复使入城养疾是日卒制曰刘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1408-0468a.png
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可比予之南
伐得尔为多乃拜仁赡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
度使仁赡不能受命而卒年五十八世宗遣使吊祭丧
事官给追封彭城郡王以其子崇赞为怀州刺史赐庄
宅各一区李景闻仁赡卒亦赠太师寿州故治寿春世
宗以其难尅遂徙城下蔡而复其军曰忠正军曰吾以
旌仁赡之节也
李嗣昭传(欧阳修/)
伐得尔为多乃拜仁赡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
度使仁赡不能受命而卒年五十八世宗遣使吊祭丧
事官给追封彭城郡王以其子崇赞为怀州刺史赐庄
宅各一区李景闻仁赡卒亦赠太师寿州故治寿春世
宗以其难尅遂徙城下蔡而复其军曰忠正军曰吾以
旌仁赡之节也
李嗣昭传(欧阳修/)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1408-0468b.png
李嗣昭本姓韩氏汾州大谷县民家子也太祖出猎至
其家见其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
适生儿太祖因遗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克柔养以为
子初名进通后更名嗣昭嗣昭为人短小而胆勇过人
初喜嗜酒太祖尝微戒之遂终身不饮太祖爱其谨厚
常从用兵为内衙指挥使陜州王珙与其兄珂争立于
河中遣嗣昭助珂败珙于猗氏获其将三人梁军救珙
嗣昭又败之于胡壁堡执其将一人光化元年泽州李
其家见其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
适生儿太祖因遗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克柔养以为
子初名进通后更名嗣昭嗣昭为人短小而胆勇过人
初喜嗜酒太祖尝微戒之遂终身不饮太祖爱其谨厚
常从用兵为内衙指挥使陜州王珙与其兄珂争立于
河中遣嗣昭助珂败珙于猗氏获其将三人梁军救珙
嗣昭又败之于胡壁堡执其将一人光化元年泽州李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1408-0468c.png
罕之袭潞州以降梁梁遣丁会应罕之嗣昭与会战含
山执其将一人斩首三千级遂取泽州二年晋遣李君
庆攻梁潞州君庆为梁所败太祖酖杀君庆嗣昭攻克
之三年出山东取梁洺州梁太祖自将攻之遣葛从周
设伏于青山口嗣昭闻梁太祖自来弃城走前遇伏兵
因大败天复元年梁破河中执王珂取晋绛慈隰因大
举击晋围太原嗣昭日以精骑出击梁兵会大雨梁军
解去晋汾州刺史李瑭叛降梁军梁军已去嗣昭复取
山执其将一人斩首三千级遂取泽州二年晋遣李君
庆攻梁潞州君庆为梁所败太祖酖杀君庆嗣昭攻克
之三年出山东取梁洺州梁太祖自将攻之遣葛从周
设伏于青山口嗣昭闻梁太祖自来弃城走前遇伏兵
因大败天复元年梁破河中执王珂取晋绛慈隰因大
举击晋围太原嗣昭日以精骑出击梁兵会大雨梁军
解去晋汾州刺史李瑭叛降梁军梁军已去嗣昭复取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1408-0468d.png
汾州斩塘遂出阴地取慈州降其刺史唐礼又取隰州
降其刺史张瑰是岁梁军西犯京师围凤翔嗣昭乘间
攻梁晋绛战平阳执梁将一人进攻蒲县梁朱友宁氏
叔琮以兵十万迎击之嗣昭败走友宁追之晋遣李存
信率兵迎嗣昭存信又败梁军遂围太原而慈隰汾州
复入于梁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
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嗣昭
昼夜出奇兵击梁军梁军解去嗣昭复取汾慈隰是时
降其刺史张瑰是岁梁军西犯京师围凤翔嗣昭乘间
攻梁晋绛战平阳执梁将一人进攻蒲县梁朱友宁氏
叔琮以兵十万迎击之嗣昭败走友宁追之晋遣李存
信率兵迎嗣昭存信又败梁军遂围太原而慈隰汾州
复入于梁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
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嗣昭
昼夜出奇兵击梁军梁军解去嗣昭复取汾慈隰是时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1408-0469a.png
镇定皆已绝晋而附梁晋外失大国之援内亡诸州仍
岁之间孤城被围者再于此时嗣昭力战之功为多天
祐三年与周德威攻梁潞州降丁会以嗣昭为昭义军
节度使梁遣李思安将兵十万攻潞筑夹城以围之梁
太祖尝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其使者闭城拒守踰年
庄宗始攻破夹城嗣昭完缉兵民抚养甚有恩意梁晋
战胡柳晋军败周德威战死庄宗惧欲收兵还临濮嗣
昭曰梁军已胜旦暮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
岁之间孤城被围者再于此时嗣昭力战之功为多天
祐三年与周德威攻梁潞州降丁会以嗣昭为昭义军
节度使梁遣李思安将兵十万攻潞筑夹城以围之梁
太祖尝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其使者闭城拒守踰年
庄宗始攻破夹城嗣昭完缉兵民抚养甚有恩意梁晋
战胡柳晋军败周德威战死庄宗惧欲收兵还临濮嗣
昭曰梁军已胜旦暮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1408-0469b.png
出何以当之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庄宗
然之是时梁军已登无石山庄宗遣嗣昭转击山北而
自以银枪军趋而呼曰今日之战得山者胜晋军皆争
登山梁军遽下阵于山西晋军从上急击大败之于是
晋城德胜矣周德威死嗣昭权知幽州居数月以李绍
宏代之嗣昭将去幽州人皆号哭闭关遮留之嗣昭夜
遁乃得去十九年从庄宗击契丹于望都庄宗为契丹
围之数十重嗣昭以三百骑决围取庄宗以出是时晋
然之是时梁军已登无石山庄宗遣嗣昭转击山北而
自以银枪军趋而呼曰今日之战得山者胜晋军皆争
登山梁军遽下阵于山西晋军从上急击大败之于是
晋城德胜矣周德威死嗣昭权知幽州居数月以李绍
宏代之嗣昭将去幽州人皆号哭闭关遮留之嗣昭夜
遁乃得去十九年从庄宗击契丹于望都庄宗为契丹
围之数十重嗣昭以三百骑决围取庄宗以出是时晋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1408-0469c.png
遣阎宝攻张文礼于镇州宝为镇人所败乃以嗣昭代
之镇兵出掠九门嗣昭以奇兵击之镇军且尽馀三人
匿破垣中嗣昭驰马射之反为贼射中脑嗣昭顾箙中
矢尽拔矢于脑射杀一人还营而卒
之镇兵出掠九门嗣昭以奇兵击之镇军且尽馀三人
匿破垣中嗣昭驰马射之反为贼射中脑嗣昭顾箙中
矢尽拔矢于脑射杀一人还营而卒
卷五百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1408-0469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