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二十八 第 1a 页 WYG1407-03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二十八
明 贺复徵 编
说二
说玄(宋司马光/)
余少之时闻玄之名而不获见独观扬子之自序称玄
盛矣及班固为传则曰刘歆尝观玄谓雄曰空自苦今
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二十八
明 贺复徵 编
说二
说玄(宋司马光/)
余少之时闻玄之名而不获见独观扬子之自序称玄
盛矣及班固为传则曰刘歆尝观玄谓雄曰空自苦今
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b 页 WYG1407-0362b.png
酱瓿也雄笑而不应诸儒或讥以为雄非圣人而作经
犹春秋吴楚之君僣号称王盖诛绝之罪也固存此言
则固之意虽愈于歆亦未谓玄之善如扬子所云也余
亦私怪扬子不赞易而别为玄易之道其于天人之蕴
备矣扬子岂有以加之乃更为一书且不知其焉所用
之故亦不谓扬子宜为玄也及长学易苦其幽奥难知
以为玄者贤之书校于易则义必浅其文必易夫登高
山者必践于块埤适沧海者必沿于江汉故愿先从事
犹春秋吴楚之君僣号称王盖诛绝之罪也固存此言
则固之意虽愈于歆亦未谓玄之善如扬子所云也余
亦私怪扬子不赞易而别为玄易之道其于天人之蕴
备矣扬子岂有以加之乃更为一书且不知其焉所用
之故亦不谓扬子宜为玄也及长学易苦其幽奥难知
以为玄者贤之书校于易则义必浅其文必易夫登高
山者必践于块埤适沧海者必沿于江汉故愿先从事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a 页 WYG1407-0362c.png
于玄以渐而进于易庶几乎其可跂而望也于是求之
积年乃得观之初则溟涬漫漶略不可入乃研精易虑
屏人事而读之数十过参以首尾稍得窥其梗概然后
喟然置书叹曰呜呼扬子真大儒者邪孔子既没学圣
人之道者非扬子而谁孟与荀殆不足拟况其馀乎观
玄之书昭则极于人幽则尽于神大则包宇宙细则入
毛发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刮其根本示人所出胎育
万物而兼为之母若地履之而不可穷也若海挹之而
积年乃得观之初则溟涬漫漶略不可入乃研精易虑
屏人事而读之数十过参以首尾稍得窥其梗概然后
喟然置书叹曰呜呼扬子真大儒者邪孔子既没学圣
人之道者非扬子而谁孟与荀殆不足拟况其馀乎观
玄之书昭则极于人幽则尽于神大则包宇宙细则入
毛发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刮其根本示人所出胎育
万物而兼为之母若地履之而不可穷也若海挹之而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b 页 WYG1407-0362d.png
不可竭也天下之道虽有善者其蔑以易此矣考之于
浑元之初而玄已生察之于当今而玄非不行穷之于
天地之末而玄不可亡叩之以万物之情而不漏测之
以鬼神之状而不违槩之以六经之言而不悖藉使圣
人复生视玄必释然而笑以为得已之心矣乃知玄者
所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以与易竞也何歆固知之之浅
而过之之深也或曰易之法与玄异扬不遵易而自为
之制安在其赞易乎且如与易同道则既有易矣何以
浑元之初而玄已生察之于当今而玄非不行穷之于
天地之末而玄不可亡叩之以万物之情而不漏测之
以鬼神之状而不违槩之以六经之言而不悖藉使圣
人复生视玄必释然而笑以为得已之心矣乃知玄者
所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以与易竞也何歆固知之之浅
而过之之深也或曰易之法与玄异扬不遵易而自为
之制安在其赞易乎且如与易同道则既有易矣何以
卷四百二十八 第 3a 页 WYG1407-0363a.png
玄为曰夫畋者所以为禽也网而得之与弋而得之何
以异哉书者所以为道也易网也玄弋也何害不既网
而使弋者为之助乎子之求道亦胶矣且扬子作法言
所以准论语作玄所以准易子不废法言而欲废玄不
亦惑乎夫法言与论语之道庸有异乎玄之于易亦然
大厦将倾一木扶之不若众木扶之之为固也大道将
晦一书辩之不若众书辩之之为明也学者能专精于
易诚足矣然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子将升天而
以异哉书者所以为道也易网也玄弋也何害不既网
而使弋者为之助乎子之求道亦胶矣且扬子作法言
所以准论语作玄所以准易子不废法言而欲废玄不
亦惑乎夫法言与论语之道庸有异乎玄之于易亦然
大厦将倾一木扶之不若众木扶之之为固也大道将
晦一书辩之不若众书辩之之为明也学者能专精于
易诚足矣然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子将升天而
卷四百二十八 第 3b 页 WYG1407-0363b.png
废其阶乎先儒为玄解者多矣然扬子为文既多训诂
指趣幽䆳而玄又其难知者也故余疑先儒之解未能
尽契扬子之志世必有能通之者比终且学焉
唐说(尹源/)
世言唐所以亡繇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
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燕赵魏首乱
唐制专地而治若古之建国此诸侯之雄者然皆恃唐
为轻重何则假王命以相制则易而顺唐虽病之亦不
指趣幽䆳而玄又其难知者也故余疑先儒之解未能
尽契扬子之志世必有能通之者比终且学焉
唐说(尹源/)
世言唐所以亡繇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
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燕赵魏首乱
唐制专地而治若古之建国此诸侯之雄者然皆恃唐
为轻重何则假王命以相制则易而顺唐虽病之亦不
卷四百二十八 第 4a 页 WYG1407-0363c.png
得而外焉故河北倾而听命则天下为乱者不能遂其
乱河北不顺而变则奸雄或附而起德宗世朱泚李希
烈始遂其僣而终败亡者田悦叛于前武俊顺于后也
宪宗讨蜀平夏诛蔡夷郓兵连四方而乱不生卒成中
兴之功者田氏秉命王承宗归国也武宗将讨刘稹之
叛先谕三镇绝其连衡之计而王诛以成如是二百年
奸臣逆竖专国命者有之夷将相者有之而不敢窥神
器非力不足畏诸侯之势也及广明之后关东无复唐
乱河北不顺而变则奸雄或附而起德宗世朱泚李希
烈始遂其僣而终败亡者田悦叛于前武俊顺于后也
宪宗讨蜀平夏诛蔡夷郓兵连四方而乱不生卒成中
兴之功者田氏秉命王承宗归国也武宗将讨刘稹之
叛先谕三镇绝其连衡之计而王诛以成如是二百年
奸臣逆竖专国命者有之夷将相者有之而不敢窥神
器非力不足畏诸侯之势也及广明之后关东无复唐
卷四百二十八 第 4b 页 WYG1407-0363d.png
有方镇相侵伐者犹以王室为名及梁祖举河南刘仁
恭轻战而败罗氏内附王镕请盟于时河北之事去矣
梁人一举而代唐有国诸侯莫能与之争其势然也向
使以僖昭之弱乘巢蔡之乱而田承嗣守魏王武俊朱
滔据燕赵彊相均地相属其势宜莫敢先动况非义举
乎如此虽梁主之暴不过取霸于一方耳安能彊襌天
下故唐之弱者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者以河北之弱
也或曰诸侯强则分天子之势子何议之过乎曰秦隋
恭轻战而败罗氏内附王镕请盟于时河北之事去矣
梁人一举而代唐有国诸侯莫能与之争其势然也向
使以僖昭之弱乘巢蔡之乱而田承嗣守魏王武俊朱
滔据燕赵彊相均地相属其势宜莫敢先动况非义举
乎如此虽梁主之暴不过取霸于一方耳安能彊襌天
下故唐之弱者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者以河北之弱
也或曰诸侯强则分天子之势子何议之过乎曰秦隋
卷四百二十八 第 5a 页 WYG1407-0364a.png
之势无分于诸侯而亡速于唐何如哉
杂说(欧阳修/)
星陨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
之者精气之聚尔及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人之死骨
肉臭腐蝼蚁之食尔其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其精气
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
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气随其毙
而灭也可不贵哉而生也利欲以昏耗之死也臭腐而
杂说(欧阳修/)
星陨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
之者精气之聚尔及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人之死骨
肉臭腐蝼蚁之食尔其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其精气
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
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气随其毙
而灭也可不贵哉而生也利欲以昏耗之死也臭腐而
卷四百二十八 第 5b 页 WYG1407-0364b.png
弃之而惑者方曰足乎利欲所以厚吾身吾于是乎有
感
稼说(苏轼/)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馀其
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馀则
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
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
感
稼说(苏轼/)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馀其
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馀则
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
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
卷四百二十八 第 6a 页 WYG1407-0364c.png
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
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
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
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
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
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馀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
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
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
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
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
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
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
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馀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
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
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
卷四百二十八 第 6b 页 WYG1407-0364d.png
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
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
止于此矣子过归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
其亦以是语之
乌说(苏轼/)
乌于人最黠伺人音色有异辄去不留虽捷矢巧弹不
能得其便也闽中民狃乌性以谓物无不可以性取者
则之野挈盂饭楮钱阳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
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
止于此矣子过归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
其亦以是语之
乌说(苏轼/)
乌于人最黠伺人音色有异辄去不留虽捷矢巧弹不
能得其便也闽中民狃乌性以谓物无不可以性取者
则之野挈盂饭楮钱阳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
卷四百二十八 第 7a 页 WYG1407-0365a.png
饭而去乌则争下啄啄尽哭者复立他冢裂钱弃饭如
初乌不疑其绐也益鸣争乃至三四皆飞从之稍狎迫
于罗因举获其乌焉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
不知祸从于所伏者几何不见卖于哭者哉其或不知
周身之术而以愚触死则其为智犹不若乌之始虚于
弹韩非作说难死于秦天下哀其以智死楚人不知说
难而谓之沐猴天下哀其以愚死二人者其为愚智则
异其于取死则同矣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初乌不疑其绐也益鸣争乃至三四皆飞从之稍狎迫
于罗因举获其乌焉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
不知祸从于所伏者几何不见卖于哭者哉其或不知
周身之术而以愚触死则其为智犹不若乌之始虚于
弹韩非作说难死于秦天下哀其以智死楚人不知说
难而谓之沐猴天下哀其以愚死二人者其为愚智则
异其于取死则同矣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卷四百二十八 第 7b 页 WYG1407-0365b.png
观时而动祸可及哉
二鱼说(苏轼/)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违去怒
其柱之触已也则张颊植鬣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
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
触物而不知罪已乃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
夫(河之鱼/)
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呴水而水乌戏于岸间惧物之
二鱼说(苏轼/)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违去怒
其柱之触已也则张颊植鬣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
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
触物而不知罪已乃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
夫(河之鱼/)
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呴水而水乌戏于岸间惧物之
卷四百二十八 第 8a 页 WYG1407-0365c.png
窥已也则呴水以蔽物鸟疑而视之知其鱼也而攫之
呜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灭迹其鱼疑识者之所窥
哀哉(海之鱼/)
说用(曾巩/)
物有根而殖柯叶而茂芽若穗而实翼而天飞足而陆
走喙而鸣息而食啮者其形类多矣非有主于虚空以
蕃而息之者欤吾观其用亦密矣彼使之水而濡火而
焚雷而动风霆而鸣雪霜而悴雨露而滋硕则世得而
呜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灭迹其鱼疑识者之所窥
哀哉(海之鱼/)
说用(曾巩/)
物有根而殖柯叶而茂芽若穗而实翼而天飞足而陆
走喙而鸣息而食啮者其形类多矣非有主于虚空以
蕃而息之者欤吾观其用亦密矣彼使之水而濡火而
焚雷而动风霆而鸣雪霜而悴雨露而滋硕则世得而
卷四百二十八 第 8b 页 WYG1407-0365d.png
知之矣若其裁之为形散之为声充之为气始终之为
死生则非水也火也雷也风霆也雪霜也雨露也所能
使为之也世固不可测其所以为也然而万物相得以
生是则其用非密耶今夫群而居缝而衣燧而食筑土
石构竹木而庐者其嗜欲众矣彼立之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之序为之衣食饮用之物节之以仪通之以声习
之以言束缚之以刑则世皆得而知之矣若其扰之使
相亲和之使相悦厚之使相让以不争结之使乐出其
死生则非水也火也雷也风霆也雪霜也雨露也所能
使为之也世固不可测其所以为也然而万物相得以
生是则其用非密耶今夫群而居缝而衣燧而食筑土
石构竹木而庐者其嗜欲众矣彼立之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之序为之衣食饮用之物节之以仪通之以声习
之以言束缚之以刑则世皆得而知之矣若其扰之使
相亲和之使相悦厚之使相让以不争结之使乐出其
卷四百二十八 第 9a 页 WYG1407-0366a.png
死而不顾其私迁之使去于利而就于谊则非序也物
也仪也声也气也言也形也所能使为之也世固不测
其所以为也然而万民相得以治是则其用亦非密耶
吾有以知之矣生而死万物者阴与阳也运于内而莫
显于外不可得而穷其妙也世之以水火雷风雪霜雨
露而求之者妄也亲而善万人者仁与义也兴于上而
阴被于下驯于其心而不可彊通于其耳目不可得而
识其微也世之侈于仪繁于声音执于器据于文字以
也仪也声也气也言也形也所能使为之也世固不测
其所以为也然而万民相得以治是则其用亦非密耶
吾有以知之矣生而死万物者阴与阳也运于内而莫
显于外不可得而穷其妙也世之以水火雷风雪霜雨
露而求之者妄也亲而善万人者仁与义也兴于上而
阴被于下驯于其心而不可彊通于其耳目不可得而
识其微也世之侈于仪繁于声音执于器据于文字以
卷四百二十八 第 9b 页 WYG1407-0366b.png
力驱而法缚者之求之也愈妄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
又曰显诸仁藏诸用善播万物善教万民者为之也
史说(张舜牧/)
马文渊有言人贫当益坚老当益壮贫而坚者虽市里
小民尚有之老而壮虽士人未之见也韩退之潮阳之
行齿发衰矣不若少时之志壮也故以封禅之说迎宪
宗又曰自今请改事陛下观此言伤哉丈夫之操始非
不坚誓于金石凌于雪霜既而怵于死生顾于妻孥罕
又曰显诸仁藏诸用善播万物善教万民者为之也
史说(张舜牧/)
马文渊有言人贫当益坚老当益壮贫而坚者虽市里
小民尚有之老而壮虽士人未之见也韩退之潮阳之
行齿发衰矣不若少时之志壮也故以封禅之说迎宪
宗又曰自今请改事陛下观此言伤哉丈夫之操始非
不坚誓于金石凌于雪霜既而怵于死生顾于妻孥罕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1407-0366c.png
不回心低首求免一时之难者退之是也退之非求富
贵者也畏死尔故善为国者如农圃然初则养育其材
勿使之夭折终则将就其美勿使之摧折君臣相成同
底于道顾必使之至于尽欢竭忠之地亦何有哉唯乐
天则不然知其不可为而一舍之危行而放其言怀卷
而同其尘可谓晦而明柔而立者也故终其身而不辱
如刘梦得柳子厚辈舍文字语言之外复何有哉
太极图说(周敦颐/)
贵者也畏死尔故善为国者如农圃然初则养育其材
勿使之夭折终则将就其美勿使之摧折君臣相成同
底于道顾必使之至于尽欢竭忠之地亦何有哉唯乐
天则不然知其不可为而一舍之危行而放其言怀卷
而同其尘可谓晦而明柔而立者也故终其身而不辱
如刘梦得柳子厚辈舍文字语言之外复何有哉
太极图说(周敦颐/)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1407-0366d.png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
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
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
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
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
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
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
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
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
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
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1407-0367a.png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
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
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
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1407-0367b.png
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葬说(程颐/)
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非阴阳家所谓祸福者也
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若培拥其根而枝叶
茂理固然矣地之恶者则反是然则曷谓地之美者土
色之光润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父祖子孙同气彼安
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葬说(程颐/)
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非阴阳家所谓祸福者也
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若培拥其根而枝叶
茂理固然矣地之恶者则反是然则曷谓地之美者土
色之光润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父祖子孙同气彼安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1407-0367c.png
则此安彼危则此危亦其理也而拘忌者惑以择地之
方位决日之吉凶不亦泥乎甚者不以奉先为计而专
以利后为虑尤非孝子安厝之用心也惟五患者不得
不慎须使异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为贵
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五患既慎则又凿池必四五丈
通石必更穿之防水润也既葬则以松脂涂棺椁石灰
封墓门此其大略也若夫精画则又在审思虑矣其各
葬者出不得已后不可迁就同葬矣至于年祀寖远曾
方位决日之吉凶不亦泥乎甚者不以奉先为计而专
以利后为虑尤非孝子安厝之用心也惟五患者不得
不慎须使异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为贵
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五患既慎则又凿池必四五丈
通石必更穿之防水润也既葬则以松脂涂棺椁石灰
封墓门此其大略也若夫精画则又在审思虑矣其各
葬者出不得已后不可迁就同葬矣至于年祀寖远曾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1407-0367d.png
高不辨亦在尽诚各具棺椁葬之不须假梦寐蓍龟而
决也葬之穴尊者居中左昭右穆而次后则或东或西
亦左右相对而启穴也出母不合葬亦不合祭弃女还
家以殇穴葬之
怪说上(石介/)
三才位焉各有常道反厥常道则谓之怪矣夫三光代
明四时代终天之常道也日月为薄蚀五星为彗孛可
怪也夫五岳安焉四渎流焉地之常道也山为之崩川
决也葬之穴尊者居中左昭右穆而次后则或东或西
亦左右相对而启穴也出母不合葬亦不合祭弃女还
家以殇穴葬之
怪说上(石介/)
三才位焉各有常道反厥常道则谓之怪矣夫三光代
明四时代终天之常道也日月为薄蚀五星为彗孛可
怪也夫五岳安焉四渎流焉地之常道也山为之崩川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1407-0368a.png
为之竭可怪也夫君南面臣北面君臣之道也父坐子
立父子道也而臣抗于君子敌于父可怪也夫中国圣
人之常治也四民之所常居也衣冠之所常聚也而被
发左衽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为夷者半中国可怪也夫
中国道德之所治也礼乐之所施也五常之所被也而
汗漫不经之教行焉妖诞幻惑之说满焉可怪也夫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庶人祭于寝所以
不忘孝也而忘而祖废而祭去事夷狄之鬼可怪也夫
立父子道也而臣抗于君子敌于父可怪也夫中国圣
人之常治也四民之所常居也衣冠之所常聚也而被
发左衽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为夷者半中国可怪也夫
中国道德之所治也礼乐之所施也五常之所被也而
汗漫不经之教行焉妖诞幻惑之说满焉可怪也夫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庶人祭于寝所以
不忘孝也而忘而祖废而祭去事夷狄之鬼可怪也夫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1407-0368b.png
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
禦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弃能植百榖祀以为
稷后土能平九州祀以为社帝喾尧舜禹汤文武有功
烈于民者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
民所取材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而老观佛寺遍满天
下可怪也人君见一日蚀一星缩一风雨不调顺一草
木不生植则能知其为天地之怪也乃避寝减膳彻乐
恐惧责已修德以禳除焉彼其灭君臣之道绝父子之
禦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弃能植百榖祀以为
稷后土能平九州祀以为社帝喾尧舜禹汤文武有功
烈于民者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
民所取材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而老观佛寺遍满天
下可怪也人君见一日蚀一星缩一风雨不调顺一草
木不生植则能知其为天地之怪也乃避寝减膳彻乐
恐惧责已修德以禳除焉彼其灭君臣之道绝父子之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1407-0368c.png
亲弃道德悖礼乐裂五常迁四民之常居毁中国之衣
冠去祖宗而祀夷狄汗漫不经之教行妖诞幻惑之说
满则反不知为怪既不能禳除之又崇奉焉时人见一
狐媚一鹊噪一枭鸣一雉入则能知其为人之怪也乃
启咒祈祭以厌胜焉彼其孙其子其父其母忘而宗祖
去而父母离而常业裂而衣冠习夷鬼则反不知其怪
既厌胜之又尊异焉愈可怪也甚矣中国之多怪也人
不为怪者几少矣噫一日蚀一星缩则天为之不明一
冠去祖宗而祀夷狄汗漫不经之教行妖诞幻惑之说
满则反不知为怪既不能禳除之又崇奉焉时人见一
狐媚一鹊噪一枭鸣一雉入则能知其为人之怪也乃
启咒祈祭以厌胜焉彼其孙其子其父其母忘而宗祖
去而父母离而常业裂而衣冠习夷鬼则反不知其怪
既厌胜之又尊异焉愈可怪也甚矣中国之多怪也人
不为怪者几少矣噫一日蚀一星缩则天为之不明一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1407-0368d.png
山崩一川竭则地为之不宁释老之为怪也千有馀年
矣中国蠹坏亦千有馀年矣不知更千馀年释老之为
怪也何如中国之蠹坏也何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
子不生吁
笔说(黄庭坚/)
歙州吕道人作墨池含墨而锋圆佳作也宣州诸葛家
撚心法如此唯倒毫净便是其妙处盖倒毫一株便能
破笔锋尔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
矣中国蠹坏亦千有馀年矣不知更千馀年释老之为
怪也何如中国之蠹坏也何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
子不生吁
笔说(黄庭坚/)
歙州吕道人作墨池含墨而锋圆佳作也宣州诸葛家
撚心法如此唯倒毫净便是其妙处盖倒毫一株便能
破笔锋尔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1407-0369a.png
寸于管中出其半削管洪纤与半寸相当其撚心用粟
首尾不过三株耳但要副毛得所则刚柔随人意则最
善笔也粟尾江南人所谓蛣蛉鼠者歙州吕道人非为
贫而作笔故能工于是以此授之黟州道人吕大渊心
悟韦仲将作笔法为余作大小笔凡二百馀枝无不可
人意因见余家有割馀狨皮以手撼之其毫能触人手
则以作丁香笔今试作大小字周旋可人亦是古今作
笔者所未知也往时𤏡道有严永者蒸獭毛为余作三
首尾不过三株耳但要副毛得所则刚柔随人意则最
善笔也粟尾江南人所谓蛣蛉鼠者歙州吕道人非为
贫而作笔故能工于是以此授之黟州道人吕大渊心
悟韦仲将作笔法为余作大小笔凡二百馀枝无不可
人意因见余家有割馀狨皮以手撼之其毫能触人手
则以作丁香笔今试作大小字周旋可人亦是古今作
笔者所未知也往时𤏡道有严永者蒸獭毛为余作三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1407-0369b.png
副笔亦可用然永未尝知笔中善病不能为他人作字
也大渊又为余取高丽猩猩毛笔解之拣去倒毫别撚
心为之率十得六七用极善乃知世间法非有悟处亦
不能妙
张遇丁香笔撚心极圆束颖有力可学徐季海禹庙诗
字傅其瑛诸葛元皆不能也作藏锋笔写如许大字极
可人意最妙
学说(晁补之/)
也大渊又为余取高丽猩猩毛笔解之拣去倒毫别撚
心为之率十得六七用极善乃知世间法非有悟处亦
不能妙
张遇丁香笔撚心极圆束颖有力可学徐季海禹庙诗
字傅其瑛诸葛元皆不能也作藏锋笔写如许大字极
可人意最妙
学说(晁补之/)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1407-0369c.png
学不可已惟知之然后能好之记曰虽有嘉肴弗食不
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而孟子亦曰理
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盖饮食旦旦之所须故譬
学于饮食为最易知然犹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天
下岂有不习而能察者哉昔野人有甘葈茎芹萍子者
对乡豪称之取而尝焉蜇口而惨腹夫口腹人所同也
而野人至甘人之所不甘此非未尝知甘所谓甘者而
以夫已甘谓人甘者止此哉至于百工众技皆学也下
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而孟子亦曰理
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盖饮食旦旦之所须故譬
学于饮食为最易知然犹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天
下岂有不习而能察者哉昔野人有甘葈茎芹萍子者
对乡豪称之取而尝焉蜇口而惨腹夫口腹人所同也
而野人至甘人之所不甘此非未尝知甘所谓甘者而
以夫已甘谓人甘者止此哉至于百工众技皆学也下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1407-0369d.png
至跳剑弄丸缘竿踏索既为之终身不得已非特利所
在也习而知其味故乐也若乃对君子称之则如野人
之甘葈茎芹萍子其于不足味也不待惨蜇而后方知
之也故嘉肴世皆知其旨必食者而后益知其为旨至
道世皆知其善必学者而后益知其为善曰闻而知其
旨且善者意之也或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而饮食
人所甘似不类夫以人之所甘者弗食犹不知其旨而
道又淡而难好则不知者不其愈多乎然终犹是也病
在也习而知其味故乐也若乃对君子称之则如野人
之甘葈茎芹萍子其于不足味也不待惨蜇而后方知
之也故嘉肴世皆知其旨必食者而后益知其为旨至
道世皆知其善必学者而后益知其为善曰闻而知其
旨且善者意之也或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而饮食
人所甘似不类夫以人之所甘者弗食犹不知其旨而
道又淡而难好则不知者不其愈多乎然终犹是也病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1407-0370a.png
弗学耳学而入之安知其淡乎大观四年四月旦日书
付侄公武俾以语诸小道云
罴说(陈师道/)
晋人以犬猎以五犬逐一罴罴鸷而力长于用大所与
敌者皆天下强有力也犬弱而健巧于用小顾左而右
逐前而后罴不能搏也行不数十里罴败而伏犬更前
而杀之兽之鸷者爪莫如虎齿莫如豕而罴食之故称
勇力必曰罴罴而受制于犬者遇非其敌困于群也诗
付侄公武俾以语诸小道云
罴说(陈师道/)
晋人以犬猎以五犬逐一罴罴鸷而力长于用大所与
敌者皆天下强有力也犬弱而健巧于用小顾左而右
逐前而后罴不能搏也行不数十里罴败而伏犬更前
而杀之兽之鸷者爪莫如虎齿莫如豕而罴食之故称
勇力必曰罴罴而受制于犬者遇非其敌困于群也诗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1407-0370b.png
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罴之谓矣
观心说(朱熹/)
或问佛者有观心说然乎曰夫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者
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
物者也故以心观物则物之理得今复有物以反观乎心
则是此心之外复有一心而能管乎此心也然则所谓
心者为一耶为二耶为主耶为客耶为命物者耶为命
于物者耶此亦不待较而审其言之谬矣或者曰若子
观心说(朱熹/)
或问佛者有观心说然乎曰夫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者
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
物者也故以心观物则物之理得今复有物以反观乎心
则是此心之外复有一心而能管乎此心也然则所谓
心者为一耶为二耶为主耶为客耶为命物者耶为命
于物者耶此亦不待较而审其言之谬矣或者曰若子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1407-0370c.png
之言则圣贤所谓精一所谓操存所谓尽心知性存心
养性所谓见其参于前而倚于衡者皆何谓哉应之曰
此言之相似而不同正苗莠朱紫之间而学者之所当
辨者也夫谓人心之危者人欲之萌也道心之微者天
理之奥也心则一也以正不正而异其名耳惟精惟一
则居其正而审其差者也绌其异而反其同者也能如
是则信执其中而无过不及之偏矣非以道为一心人
为一心而又有一心以精一之也夫谓操而存者非以
养性所谓见其参于前而倚于衡者皆何谓哉应之曰
此言之相似而不同正苗莠朱紫之间而学者之所当
辨者也夫谓人心之危者人欲之萌也道心之微者天
理之奥也心则一也以正不正而异其名耳惟精惟一
则居其正而审其差者也绌其异而反其同者也能如
是则信执其中而无过不及之偏矣非以道为一心人
为一心而又有一心以精一之也夫谓操而存者非以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1407-0370d.png
彼操此而存之也舍而亡者非以彼舍此而亡之也心
而自操则亡者存舍而不操则存者亡耳然其操之也
亦曰不使旦昼之所为得以牿亡其仁义之良心云尔
非块然兀坐以守其烱然不用之知觉而谓之操存也
若尽心云者则格物穷理廓然贯通而有以极夫心之
所具之理也存心云者则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若前所
谓精一操存之道也故尽其心而可以知性知天以其
体之不蔽而有以究夫理之自然也存心而可以养性
而自操则亡者存舍而不操则存者亡耳然其操之也
亦曰不使旦昼之所为得以牿亡其仁义之良心云尔
非块然兀坐以守其烱然不用之知觉而谓之操存也
若尽心云者则格物穷理廓然贯通而有以极夫心之
所具之理也存心云者则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若前所
谓精一操存之道也故尽其心而可以知性知天以其
体之不蔽而有以究夫理之自然也存心而可以养性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1407-0371a.png
事天以其体之不失而有以顺夫理之自然也是岂以
心尽心以心存心如两物之相持而不相舍哉若参前
倚衡之云者则为忠信笃敬而发也盖曰忠信笃敬不
忘乎心则无所适而不见其在是云尔亦非有以见夫
心之谓也且身在此而心参于前身在舆而心倚于衡
是果何理也耶大抵圣人之学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
应物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其道夷而通其居广而安其
理实而行自然释氏之学以心求心以心使心如口龁
心尽心以心存心如两物之相持而不相舍哉若参前
倚衡之云者则为忠信笃敬而发也盖曰忠信笃敬不
忘乎心则无所适而不见其在是云尔亦非有以见夫
心之谓也且身在此而心参于前身在舆而心倚于衡
是果何理也耶大抵圣人之学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
应物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其道夷而通其居广而安其
理实而行自然释氏之学以心求心以心使心如口龁
卷四百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1407-0371b.png
口如目视目其机危而迫其途险而塞其理虚而其势
逆盖其言虽有若相似者而其实之不同盖如此也然
非夫审思明辨之君子其亦孰能无惑于斯耶
跪坐拜说(朱熹/)
古人之坐者两膝著地因反其蹠而坐于其上正如今
之胡跪者其为肃拜则又拱两手而下之至地也其为
顿首则又以头顿于手上也其为稽首则又下其手而
以头著地亦如今之礼拜者皆因跪而益致其恭也故
逆盖其言虽有若相似者而其实之不同盖如此也然
非夫审思明辨之君子其亦孰能无惑于斯耶
跪坐拜说(朱熹/)
古人之坐者两膝著地因反其蹠而坐于其上正如今
之胡跪者其为肃拜则又拱两手而下之至地也其为
顿首则又以头顿于手上也其为稽首则又下其手而
以头著地亦如今之礼拜者皆因跪而益致其恭也故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1407-0371c.png
仪礼曰坐取爵曰坐奠爵礼记曰坐而迁之曰一坐再
坐曰武坐致右轩左老子曰坐进此道之类凡言坐者
皆谓跪也若汉文帝与贾生语不觉膝之前于席管宁
坐不箕股榻当膝处皆穿皆其明验然记又云授立不
跪授坐不立庄子亦云跪坐而进之则跪与坐又似有
小异处疑跪有危义故两滕著地伸腰及股而势危者
为跪两膝著地以居著蹠而稍安者为坐也又诗云不
遑启居而其传以启为跪尔雅以妥为安而疏以为安
坐曰武坐致右轩左老子曰坐进此道之类凡言坐者
皆谓跪也若汉文帝与贾生语不觉膝之前于席管宁
坐不箕股榻当膝处皆穿皆其明验然记又云授立不
跪授坐不立庄子亦云跪坐而进之则跪与坐又似有
小异处疑跪有危义故两滕著地伸腰及股而势危者
为跪两膝著地以居著蹠而稍安者为坐也又诗云不
遑启居而其传以启为跪尔雅以妥为安而疏以为安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1407-0371d.png
定之坐夫以启对居而训启为跪则居之为坐可见以
妥为安定之坐则跪之为危坐亦可知盖两事相似但
一危一安为小不同耳至于拜之为礼亦无所考但杜
子春说太祝九拜处解奇拜云拜时先屈一膝今之雅
拜也夫特以先屈一膝为雅拜则它拜皆当齐屈两膝
如今之礼拜明矣凡此三事书传皆无明文亦不知其
自何时而变而今人有不察也顷年属钱子言作白鹿
礼殿欲据开元礼不为塑像而临祭设位子言不以为
妥为安定之坐则跪之为危坐亦可知盖两事相似但
一危一安为小不同耳至于拜之为礼亦无所考但杜
子春说太祝九拜处解奇拜云拜时先屈一膝今之雅
拜也夫特以先屈一膝为雅拜则它拜皆当齐屈两膝
如今之礼拜明矣凡此三事书传皆无明文亦不知其
自何时而变而今人有不察也顷年属钱子言作白鹿
礼殿欲据开元礼不为塑像而临祭设位子言不以为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1407-0372a.png
然而必以塑像为问予既略为考礼如前之云又记少
时闻之先人云尝至郑州谒列子祠见其塑像席地而
坐则亦并以告之以为必不得已而为塑像则当放此
以免于苏子俯伏匍匐之讥子言又不谓然会予亦辞
江东之节遂不能强然至今以为恨也其后乃闻成都
府学有汉时礼殿诸像皆席地而跪坐文翁犹是当时
琢石所为尤足据信不知苏公蜀人何以不见而云尔
也及杨方子直入蜀帅幕府因使访焉则果如所闻者
时闻之先人云尝至郑州谒列子祠见其塑像席地而
坐则亦并以告之以为必不得已而为塑像则当放此
以免于苏子俯伏匍匐之讥子言又不谓然会予亦辞
江东之节遂不能强然至今以为恨也其后乃闻成都
府学有汉时礼殿诸像皆席地而跪坐文翁犹是当时
琢石所为尤足据信不知苏公蜀人何以不见而云尔
也及杨方子直入蜀帅幕府因使访焉则果如所闻者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1407-0372b.png
且为放文翁石像为小土偶以来而塑手不精或者犹
意其或为跏趺也去年又以属蜀漕杨王休子美今乃并
得先圣先师三像木刻精好视其坐后两蹠隐然见于
帷裳之下然后审其所以坐者果为跪而无疑也惜乎
白鹿塑像之时不得此證以晓子言使东南学者未得
复见古人之象以革千载之谬为之喟然太息姑记本
末写寄洞学诸生使书而揭之庙门之左以俟来者考
焉
意其或为跏趺也去年又以属蜀漕杨王休子美今乃并
得先圣先师三像木刻精好视其坐后两蹠隐然见于
帷裳之下然后审其所以坐者果为跪而无疑也惜乎
白鹿塑像之时不得此證以晓子言使东南学者未得
复见古人之象以革千载之谬为之喟然太息姑记本
末写寄洞学诸生使书而揭之庙门之左以俟来者考
焉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1407-0372c.png
吊说(吕大钧/)
诗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谓死者可救而复生谓生
者或不救而死也夫孝子之亲丧不能食者三日其哭
不绝声既病矣杖而后起问而后言其恻怛之心痛疾
之意不欲生则思虑所及虽其大事有不能周之者而
况于他哉故亲戚僚友乡党闻之而往者不徒吊哭而
已莫不为之致力焉始则致含襚以周其急三日则共
糜粥以扶其羸每奠则执其礼将葬则助其事其从柩
诗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谓死者可救而复生谓生
者或不救而死也夫孝子之亲丧不能食者三日其哭
不绝声既病矣杖而后起问而后言其恻怛之心痛疾
之意不欲生则思虑所及虽其大事有不能周之者而
况于他哉故亲戚僚友乡党闻之而往者不徒吊哭而
已莫不为之致力焉始则致含襚以周其急三日则共
糜粥以扶其羸每奠则执其礼将葬则助其事其从柩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1407-0372d.png
也少者执绋长者专进止其掩圹也壮者盈坎老者从
反哭祖而赗焉不足则赠焉不足则赙焉凡有事则相
焉斯可谓能救之矣故适有丧者之词不曰愿见而曰
比虽国君之临亦曰寡君承事他国之使者曰寡君使
某毋敢视宾客主人见宾不以尊卑贵贱莫不拜之明
所以谢之且自别于常主也宾见主人无有答某拜者
明所以助之且自别于常宾也自先王之礼坏后世虽
传其名数而行之者多失其义丧主之待宾也如常主
反哭祖而赗焉不足则赠焉不足则赙焉凡有事则相
焉斯可谓能救之矣故适有丧者之词不曰愿见而曰
比虽国君之临亦曰寡君承事他国之使者曰寡君使
某毋敢视宾客主人见宾不以尊卑贵贱莫不拜之明
所以谢之且自别于常主也宾见主人无有答某拜者
明所以助之且自别于常宾也自先王之礼坏后世虽
传其名数而行之者多失其义丧主之待宾也如常主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1407-0373a.png
丧宾之见主人也如常宾如常宾故止于吊哭而莫敢
与其事如常主故舍其哀而为衣服饮食以奉之其甚
者至于损奉终之礼以谢宾之勤废吊哀之仪以宽主
之费由是则先王之礼意其可以下而已乎今欲行之
者虽未能尽得如礼至于始丧则哭之有事则奠之又
能以力之所及为营丧具之未具者以应其求使子弟
仆𨽻之能干者以助其役易纸币壶酒之奠以为襚除
供帐馈食之祭以为赗与赙凡丧家之待巳者悉以他
与其事如常主故舍其哀而为衣服饮食以奉之其甚
者至于损奉终之礼以谢宾之勤废吊哀之仪以宽主
之费由是则先王之礼意其可以下而已乎今欲行之
者虽未能尽得如礼至于始丧则哭之有事则奠之又
能以力之所及为营丧具之未具者以应其求使子弟
仆𨽻之能干者以助其役易纸币壶酒之奠以为襚除
供帐馈食之祭以为赗与赙凡丧家之待巳者悉以他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1407-0373b.png
辞受焉庶几其可也
谱牒说(吕大钧/)
三代之时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者也百世而不
变者也曰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者也数世而一变
者也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其得姓虽一而子孙别而
为氏者不胜其多焉有以王父之字为氏者矣有以先
世之谥为氏者矣有以所居之官为氏者矣有以始封
之邑为氏者矣支分𣲖别千涂万辙初若参错纷乱而
谱牒说(吕大钧/)
三代之时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者也百世而不
变者也曰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者也数世而一变
者也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其得姓虽一而子孙别而
为氏者不胜其多焉有以王父之字为氏者矣有以先
世之谥为氏者矣有以所居之官为氏者矣有以始封
之邑为氏者矣支分𣲖别千涂万辙初若参错纷乱而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1407-0373c.png
难考及徐而视之有纲有条犹指诸掌焉孟仲季臧东
门子叔同出于鲁也游国封印公孙伯张同出于郑也
向华荡乐鳞鱼仲老同出于宋也栾高崔国叔仲东郭
同出于齐也寻其流可以知其源寻其叶可以知其根
抑何易耶自秦汉以来氏族之制出于上之所赐下之
所更者绝无而仅有至于世守一氏传千馀年而不变
者天下皆是也其变非若古之屡其列非若古之多可
谓简而易知者矣然罕有能辩氏族之源者王之氏一
门子叔同出于鲁也游国封印公孙伯张同出于郑也
向华荡乐鳞鱼仲老同出于宋也栾高崔国叔仲东郭
同出于齐也寻其流可以知其源寻其叶可以知其根
抑何易耶自秦汉以来氏族之制出于上之所赐下之
所更者绝无而仅有至于世守一氏传千馀年而不变
者天下皆是也其变非若古之屡其列非若古之多可
谓简而易知者矣然罕有能辩氏族之源者王之氏一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1407-0373d.png
也吾不知出于元城之王耶宜春之王耶邛城之王耶
刘之氏一也吾不知出于陶唐之刘耶奉春之刘耶元
海之刘耶其能明辩而不惑者鲜矣氏之马者未必能
辨其为马服之马及马矢之马也氏之石者未必能辨
其周卫之石及后赵之石也古之氏族繁而知之者反
多今之氏族简而知之者反少盖由谱牒之明与废而
已是以知谱牒之学不可不讲
磷说(林景熙/)
刘之氏一也吾不知出于陶唐之刘耶奉春之刘耶元
海之刘耶其能明辩而不惑者鲜矣氏之马者未必能
辨其为马服之马及马矢之马也氏之石者未必能辨
其周卫之石及后赵之石也古之氏族繁而知之者反
多今之氏族简而知之者反少盖由谱牒之明与废而
已是以知谱牒之学不可不讲
磷说(林景熙/)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1407-0374a.png
柔□困敦之岁朔骑压境所过杀掠数十里无人烟明
年秋予舟夜过北塘半醒睡一奴坐舟尾曰何怪也予
瞪目视有火青者什什伍伍已而散漫阡陌弥千亘万
直际林麓予曰异哉此磷火也释文谓人马之血积而
有光其信然与奴熟视浸玩脱草屩招之冉冉近舟次
复麾使去渐远渐稀予抚舷叹曰阳鸟西徂万目如漆
彼冯托幽昏以恣弄光怪何独磷也然磷不能近远人
而近远之者人也晋温峤然犀牛渚海族百怪不能遁
年秋予舟夜过北塘半醒睡一奴坐舟尾曰何怪也予
瞪目视有火青者什什伍伍已而散漫阡陌弥千亘万
直际林麓予曰异哉此磷火也释文谓人马之血积而
有光其信然与奴熟视浸玩脱草屩招之冉冉近舟次
复麾使去渐远渐稀予抚舷叹曰阳鸟西徂万目如漆
彼冯托幽昏以恣弄光怪何独磷也然磷不能近远人
而近远之者人也晋温峤然犀牛渚海族百怪不能遁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1407-0374b.png
其形若有呼者曰于君幽明道远何意相照世未为无
怪也孔氏不语怪道其常而已矣故人失人之常鬼行
其怪中国失中国之常夷行其怪怪且不可言而况乎
招之以自近也哉
唯诺说(元刘因/)
唯恭于诺何也曰各有所施也呼之则其音必内故唯
以趋赴之若取物而奉之也命之则其声必外故诺
以承受之若与物而受之也失其所施则文理从而乱
怪也孔氏不语怪道其常而已矣故人失人之常鬼行
其怪中国失中国之常夷行其怪怪且不可言而况乎
招之以自近也哉
唯诺说(元刘因/)
唯恭于诺何也曰各有所施也呼之则其音必内故唯
以趋赴之若取物而奉之也命之则其声必外故诺
以承受之若与物而受之也失其所施则文理从而乱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1407-0374c.png
矣岂但是乎凡物无无对者无无阴阳者而声亦然其
意象之清浊阖辟亦莫不合也姑以进退存亡吉凶消
长体之则可见矣此天机之所发而礼乐之所由生虽
天地亦不知其所以然者岂但人乎物之声亦然岂但
声乎凡形色气味皆然也而况古今之时变事物之伦
理圣人何尝加损于其间哉虽妙此理而宰此事者心
焉而已矣必尽夫心也然后声为律而身为度苟为不
然几何其不为无适非道之道作用是性之性也
意象之清浊阖辟亦莫不合也姑以进退存亡吉凶消
长体之则可见矣此天机之所发而礼乐之所由生虽
天地亦不知其所以然者岂但人乎物之声亦然岂但
声乎凡形色气味皆然也而况古今之时变事物之伦
理圣人何尝加损于其间哉虽妙此理而宰此事者心
焉而已矣必尽夫心也然后声为律而身为度苟为不
然几何其不为无适非道之道作用是性之性也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1407-0374d.png
无极而太极说(吴澄/)
太极者何也曰道也道而称之曰太极何也曰假借之
辞也道不可名也故假借可名之器以名之也以其天
地万物之所由共也则名之曰道道者大路也以其条
𣲖缕脉之微密也则名之曰理理者玉肤也皆假借而
为称者也真实无妄曰诚全体自然曰天主宰造化曰
帝妙用不测曰神赋与万物曰命物受以生曰性得此
性曰德具于心曰仁天地万物之统会曰太极道也理
太极者何也曰道也道而称之曰太极何也曰假借之
辞也道不可名也故假借可名之器以名之也以其天
地万物之所由共也则名之曰道道者大路也以其条
𣲖缕脉之微密也则名之曰理理者玉肤也皆假借而
为称者也真实无妄曰诚全体自然曰天主宰造化曰
帝妙用不测曰神赋与万物曰命物受以生曰性得此
性曰德具于心曰仁天地万物之统会曰太极道也理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1407-0375a.png
也诚也天也帝也神也命也性也德也仁也太极也名
虽不同其实一也极屋栋之名也屋之脊檩曰栋就一
屋而言惟脊檩至高至上无以加之故曰极而凡物之
统会处因假借其义而名为极焉辰极皇极之类是也
道者天地万物之统会至尊至贵无以加者故以假借
屋栋之名而称之曰极也然则何以谓之太曰太之为
言大之至甚也夫屋极者屋栋为一屋之极而已辰极
者北辰为天体之极而已皇极者人君一身为天下众
虽不同其实一也极屋栋之名也屋之脊檩曰栋就一
屋而言惟脊檩至高至上无以加之故曰极而凡物之
统会处因假借其义而名为极焉辰极皇极之类是也
道者天地万物之统会至尊至贵无以加者故以假借
屋栋之名而称之曰极也然则何以谓之太曰太之为
言大之至甚也夫屋极者屋栋为一屋之极而已辰极
者北辰为天体之极而已皇极者人君一身为天下众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1407-0375b.png
人之极而已以至设官为民之极京师为四方之极皆
不过指一物一处而言也道者天地万物之极也虽假
借极之一字强为称而曾何足以拟议其彷佛哉故又
尽其辞而曰太极者盖曰此极乃甚大之极非若一物
一处之极也然彼一物一处之极极之小者耳此天地
万物之极极之至大者也故曰太极邵子曰道为太极
太祖问曰何物最大答曰道理最大其斯之谓欤然则
何以谓之无极曰道为天地万物之体而无体谓之太
不过指一物一处而言也道者天地万物之极也虽假
借极之一字强为称而曾何足以拟议其彷佛哉故又
尽其辞而曰太极者盖曰此极乃甚大之极非若一物
一处之极也然彼一物一处之极极之小者耳此天地
万物之极极之至大者也故曰太极邵子曰道为太极
太祖问曰何物最大答曰道理最大其斯之谓欤然则
何以谓之无极曰道为天地万物之体而无体谓之太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8a 页 WYG1407-0375c.png
极而非有一物在一处可得而指名之也故曰无极易
曰神无方易无体诗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斯之谓
欤然则无极而太极何也曰屋极辰极皇极民极四方
之极凡物之号为极者皆有可得而指名者也是则有
所谓极也道也者无形无象无可执著虽称曰极而无
所谓极也虽无所谓极而实为天地万物之极故曰无
极而太极
曰神无方易无体诗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斯之谓
欤然则无极而太极何也曰屋极辰极皇极民极四方
之极凡物之号为极者皆有可得而指名者也是则有
所谓极也道也者无形无象无可执著虽称曰极而无
所谓极也虽无所谓极而实为天地万物之极故曰无
极而太极
卷四百二十八 第 28b 页 WYG1407-0375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