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十八 第 1a 页 WYG1407-0256a.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十八
明 贺复徵 编
论二十七
议赏论(宋唐庚/)
刑赏为用尚矣自尧舜时已有是说今夏书有之商书
亦有之至周礼为最详而孔子孟子无取焉以为上意
所向天下靡然而从惟患其过不患其不及故为人上
卷四百十八 第 1b 页 WYG1407-0256b.png

安其性命之情非有夏启伐国之举盘庚涉河之役而
重赏以募善痛劾以惧恶此骇民乱俗之本王者之所
深恶也扬子曰民可使觌德不可使觌刑觌德则纯觌
刑则乱以吾观之宁独刑哉刑赏皆不可觌而赏为甚
秦法斩一首赐爵一级而秦人赐爵者十室而九方是
之时宗室非此者不得附属籍而民非此者不得有芬
华故闾阎以公乘侮其乡人郎中以上爵傲其父兄世
卷四百十八 第 2a 页 WYG1407-0256c.png

高祖以金钱爵邑收天下豪俊此可与创业矣而不可
与守成可与立事矣而不可与善俗何则利者君子之
所讳也宋牼一言及之孟子恐惧变色以为不可训而
况以利诱天下得乎汉道之杂盖始于此是术也施之
众庶犹若有理焉施之士大夫则过矣古之誓师必以
赏戮为言至告群臣则曰用罪罚厥死用德彰厥善谓
之德者盖有恩礼存焉不止谓赏而已不言戮者谓士
卷四百十八 第 2b 页 WYG1407-0256d.png

小人古之所以待君子小人固有间矣世称伯夷叔齐
适周使叔旦往见之曰加富二等就官一列血牲而盟
之二子相视而笑此固虚语也武王周公岂至是哉使
诚有此则其见笑也固宜何则贪夫徇利烈士徇名不
察其所徇为何如而一切以利啖之岂其志哉是术也
施之士大夫犹有理施之大臣则又过矣昔平原君用
魏无忌兵解邯郸之围虞卿为之请封公孙龙曰不可
卷四百十八 第 3a 页 WYG1407-0257a.png

相印不辞割地不言无功亦自以亲戚故也今有功而
求益封是以亲戚受城而以国人计功也而可乎世以
龙为知言吾闻留侯晚节决策都关中出奇策取马邑
皆不复益封其所以自待者重矣而朝廷所以处之者
亦复有体汉世君臣惟此为近古哉
刑法论(叶适/)
臣闻刑法所以待天下之有罪虽至亲隆贵不得辄私
卷四百十八 第 3b 页 WYG1407-0257b.png

人主能使其臣无犯君之法不当以刑法御其臣夫人
主之所与共守其国家者自宰相以下至于一命之士
皆必得天下之贤材而用之其不能无犯法者不得居
也当舜之时既放弃共鲧驩兜之徒其所与为臣工岳
牧者皆忠肃和惠明允笃诚之士故其治化之成至于
匹夫小民犹无犯法者而况其官师乎其后周文武最
能得天下之贤材而用之遇以信厚而折旋之以礼乐
卷四百十八 第 4a 页 WYG1407-0257c.png

聚贤材于朝而分之以百官之事被服有云龙藻火之
章驾乘有和鸾旗旄之节以至奉牲币执豆笾荐告宗
庙类祀天神其盛若此而桎梏废放黥劓杀戮之人安
得参于其间扬雄有言曰周之士也贵夫士贵而后官
贵官贵而后国贵国贵而后主尊然则周文武之所以
贵其士礼其臣者能使之无犯法而未尝以刑法御之
者也取不能无犯法之人而置诸位则不免于以法御
卷四百十八 第 4b 页 WYG1407-0257d.png

若将有腹心股肱之寄者俄而桎梏废放黥劓杀戮无
所宽贷而其臣亦不能自必也故轻为奸而多犯法呜
呼此非国家之利也汉高祖尝裂数千里地使大功臣
十数人南面而称王既而禽灭菹醢至于宗族无有遗
类其臣遂以禽兽自比故后世子孙习见前事不难于
高爵重位以宠秩不肖之人而亦轻于以鈇钺刀锯加
其身唐太宗尝喜张蕴古所上大宝箴以为爱已一旦
卷四百十八 第 5a 页 WYG1407-0258a.png

祖尚再三辞行亦诛死于朝堂而不以为怪其臣如王
圭魏徵号为面折庭争亦莫有以为非者然则当时以
刑法御其下而快喜怒于杀戮虽高祖太宗之明不能
免也噫以刑法御其下将以防奸臣而岂有意于轻杀
人也哉自今考之其奸臣未必得罪而延颈就戮前后
相望者皆善人君子也夫不能以礼化奸臣之心而以
刑滥忠臣之罚国家将何使焉适所以借奸臣而为之
卷四百十八 第 5b 页 WYG1407-0258b.png

兴至于艺祖太宗而后尽去四世帝王苛刻猜忍之意
一以宽大诚信进退礼节遇其臣下受禅之始因其故
相委任若旧六年而后罢太宗召拜近臣尝命择良日
曰朕欲其保终吉也卢多逊事发当时以为所坐大逆
法既具矣以其尝典国事止命窜流盖汉之三公无以
善去位者不自杀则受诛其轻甚者犹以丑辞策之而
自真宗仁宗以来执政大臣之将去也必使之连疏自
卷四百十八 第 6a 页 WYG1407-0258c.png

地前世之臣以谏诤忤旨而死者皆是也祖宗不惟不
怒又迁擢之以至于公卿神宗尝疑其臣之罢惰而不
任职者当汰而不忍始益宫观之员廪之以粟而不责
以事后遂为定法其后章惇弄权尝欲兴刘挚之狱以
杀党人而哲宗不从蔡京当国又欲杀天下士而徽宗
不听绍兴初误听宰相诛谏官二人寻复自悔下诏责
躬以谢天下故虽权臣用事二十年间予夺惟意而无
卷四百十八 第 6b 页 WYG1407-0258d.png

其臣者无过于祖宗之世盖秦汉之风息灭不继而舜
文王之意复兴天下之臣至有怯懦过当举手畏法者
矣未有强愎不逊傲法以自便者也若其逆乱反侧起
于父兄子弟之间者盖不复有也夫不以刑法御臣下
而与臣下共守法此岂非祖宗为国之本意而舜文王
之俗然欤
兵论(叶适/)
卷四百十八 第 7a 页 WYG1407-0259a.png

刻而藩镇之祸当时以为大论矣然国擅于将犹可言
也未久而将擅于兵将之所为唯兵之听遂以劫胁朝
廷故国擅于将人皆知之将擅于兵则不知也大历贞
元之间节度固已为士卒所立唐末犹甚而五代接于
本朝之初人主之兴废皆群卒为之推戴一出天下俯
首听命而不敢较而论者特以为其忧在于藩镇岂不
疏哉太祖既稍收节度兵柄故汰兵使极少治兵使极
卷四百十八 第 7b 页 WYG1407-0259b.png

恃兵以为固者也群臣不考本末不察事势忘昔日士
卒奋呼专上无礼之患而反以为太祖之所以立国者
其要在兵都于大梁无形势之险其险以兵夫都于大
梁因周汉之旧而非太祖择而都之也使果恃兵以为
固则连营百万身自增之不待后世也其数乃不满二
十万何哉不以兵强前世帝王之常道也况太祖之兵
不满二十万其非恃兵以为固也决矣召募之日广供
卷四百十八 第 8a 页 WYG1407-0259c.png

定庆历谋国日误恃兵为国之说大炽不禁而天下始
有百万之兵弱天下以奉兵而其治无可为者矣而上
下方扬扬然以为得计为之治文书聚财赋尽用衰世
裒刻之术取于民以啖之而犹不足及其不可用也则
又为之俛首以事骄寇而使之自安于营伍之中也故
王安石欲为神宗讲所以销兵之术知兵之不胜养而
犹不悟藉兵之不必多教诸路保甲至四五十万阴欲
卷四百十八 第 8b 页 WYG1407-0259d.png

是虚耗之形见而天下之势愈弱矣元祐废罢保甲史
臣以为太祖设阶级之法什伍壮士以销奸雄之心兵
制最明而百馀年无祸乱王安石不足以知此者实录
所载盖当时议论之本原也虽然王安石则信不足以
知此而不为王安石者岂能知之哉至于绍圣以后则
又甚矣保甲复治正兵自若内外俱耗本末并弱大观
正和中保甲之数至六十七万二法皆弊名具实亡故
卷四百十八 第 9a 页 WYG1407-0260a.png

斡里雅布始挟兵才万馀长驱而至莫有敌者仓卒遣人
召白徒以勤王京师失守则勤王之人寇掠遍天下矣
呜呼痛哉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
有甚于本朝者也而议者犹曰恃兵之固制兵之善可
因而不可改可增而不可损是厚诬太祖而重误国家
也加以四屯驻之兵又昔所未有以数倍祖宗之财用
投于四总领之巨壑而州郡又各以厢禁兵自困侵削
卷四百十八 第 9b 页 WYG1407-0260b.png

曰仓卒可虞统制统领总辖路钤将兵之官充满天下
坐縻厚禄而兵未尝有一日之用方今国未见有难治
之弊敌未见有难破之验徒以自困于兵浸淫重滞不
能轻利其一曰四屯驻大兵之患其二曰州郡禁厢土
兵弓手之患去一患而得一利一州之兵患去则一州
利一方之兵患去则一方利兵患去则兵强惟所用之
无不可者陛下果决于此岂有久而不革者哉
卷四百十八 第 10a 页 WYG1407-0260c.png

卷四百十八 第 10b 页 WYG1407-0260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