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七十三 第 1a 页 WYG1406-05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七十三
明 贺复徵 编
书二
书梅圣俞藁后(宋欧阳修/)
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可
以感于心欢忻恻怆可以察于声五声单出于金石不
能自和也而工者和之然抱其器知其声节其廉肉而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七十三
明 贺复徵 编
书二
书梅圣俞藁后(宋欧阳修/)
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可
以感于心欢忻恻怆可以察于声五声单出于金石不
能自和也而工者和之然抱其器知其声节其廉肉而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b 页 WYG1406-0504b.png
调其律吕如此者工之善也今指其器以问于工曰彼
簨者者堵而编执而列者何也彼必曰鼗鼓钟磬丝
管干戚也又语其声以问之曰彼清者浊者刚而奋柔
而曼衍者或在郊或在庙堂之下而罗者何也彼必曰
八音五声六代之曲上者歌而下者舞也其声器名物
皆可以数而对也然至乎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使人可
以喜可以悲或歌或泣不知手足鼓舞之所然问其何
以感之者则虽在善工犹不知其所以然焉盖不可得
簨者者堵而编执而列者何也彼必曰鼗鼓钟磬丝
管干戚也又语其声以问之曰彼清者浊者刚而奋柔
而曼衍者或在郊或在庙堂之下而罗者何也彼必曰
八音五声六代之曲上者歌而下者舞也其声器名物
皆可以数而对也然至乎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使人可
以喜可以悲或歌或泣不知手足鼓舞之所然问其何
以感之者则虽在善工犹不知其所以然焉盖不可得
卷三百七十三 第 2a 页 WYG1406-0505a.png
而言也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
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
而言也尧舜之时夔得之以和神人舞百兽三代春秋
之际师襄师旷州鸠之徒得之为乐官理国家知兴亡
周衰官失乐器沦亡散之河海逾千百岁间未闻有得
之者其天地人之和气相接者既不得泄于金石疑其
遂独钟于人故其人之得者虽不可和于乐尚能歌之
为诗古者登歌清庙太师掌之而诸侯之国亦各有诗
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
而言也尧舜之时夔得之以和神人舞百兽三代春秋
之际师襄师旷州鸠之徒得之为乐官理国家知兴亡
周衰官失乐器沦亡散之河海逾千百岁间未闻有得
之者其天地人之和气相接者既不得泄于金石疑其
遂独钟于人故其人之得者虽不可和于乐尚能歌之
为诗古者登歌清庙太师掌之而诸侯之国亦各有诗
卷三百七十三 第 2b 页 WYG1406-0505b.png
以道其风土性情至于投壶飨射必使工歌以达其意
而为宾乐盖诗者乐之苗裔与汉之苏李魏之曹刘得
其正始宋齐而下得其浮淫流泆唐之时子昂李杜沈
宋王维之徒或得其淳古淡泊之声或得其舒和高畅
之节而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湮之气由是而
下得者时有而不纯焉今圣俞亦得之然其体长于本
人情状风物英华雅正变态百出哆兮其似春凄兮其
似秋使人读之可以喜可以悲陶畅酣适不知手足之
而为宾乐盖诗者乐之苗裔与汉之苏李魏之曹刘得
其正始宋齐而下得其浮淫流泆唐之时子昂李杜沈
宋王维之徒或得其淳古淡泊之声或得其舒和高畅
之节而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湮之气由是而
下得者时有而不纯焉今圣俞亦得之然其体长于本
人情状风物英华雅正变态百出哆兮其似春凄兮其
似秋使人读之可以喜可以悲陶畅酣适不知手足之
卷三百七十三 第 3a 页 WYG1406-0505c.png
将鼓舞也斯固得深者耶其感人之至所谓与乐同其
苗裔者耶余尝问诗于圣俞其声律之高下文语之疵
病可以指而告余也至其心之得者不可以言而告也
余亦将以心得意会而未能至之者也圣俞久在洛中
其诗亦往往人皆有之今将告归余因求其藁而写之
然余前所谓心之所得者如伯牙鼓琴子期听之不相
语而意相知也余今得圣俞之藁犹伯牙之琴弦乎
书旧本韩文后(欧阳修/)
苗裔者耶余尝问诗于圣俞其声律之高下文语之疵
病可以指而告余也至其心之得者不可以言而告也
余亦将以心得意会而未能至之者也圣俞久在洛中
其诗亦往往人皆有之今将告归余因求其藁而写之
然余前所谓心之所得者如伯牙鼓琴子期听之不相
语而意相知也余今得圣俞之藁犹伯牙之琴弦乎
书旧本韩文后(欧阳修/)
卷三百七十三 第 3b 页 WYG1406-0505d.png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
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
家见其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
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
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䆒其义徒见其浩然
无涯若可爱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
取科第擅名声以誇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
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
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
家见其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
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
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䆒其义徒见其浩然
无涯若可爱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
取科第擅名声以誇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
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
卷三百七十三 第 4a 页 WYG1406-0506a.png
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
于是而止耳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已亦未暇学徒时
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
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
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
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而校定之其后学者亦
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馀年矣学
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
于是而止耳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已亦未暇学徒时
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
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
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
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而校定之其后学者亦
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馀年矣学
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
卷三百七十三 第 4b 页 WYG1406-0506b.png
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
理有当然者昔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
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
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
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
没废弃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
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
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
理有当然者昔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
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
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
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
没废弃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
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
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
卷三百七十三 第 5a 页 WYG1406-0506c.png
惧者益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集本出于蜀文字
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
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
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
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
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书刺客传后(王安石/)
曹沬将而亡人之城又劫天下盟主管仲因勿倍以市
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
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
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
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
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书刺客传后(王安石/)
曹沬将而亡人之城又劫天下盟主管仲因勿倍以市
卷三百七十三 第 5b 页 WYG1406-0506d.png
信一时可也予独怪智伯国士豫让岂愿不用其策耶
让诚国士也曾不能逆策三晋救智伯之亡一死区区
尚足校哉其亦不欺其意者也聂政售于严仲子荆轲豢
于燕太子丹此两人者污隐困约之时自责其身不妄
愿知亦曰有待焉彼挟道德以待世者何如哉
书东皋子传后(苏轼/)
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
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饮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
让诚国士也曾不能逆策三晋救智伯之亡一死区区
尚足校哉其亦不欺其意者也聂政售于严仲子荆轲豢
于燕太子丹此两人者污隐困约之时自责其身不妄
愿知亦曰有待焉彼挟道德以待世者何如哉
书东皋子传后(苏轼/)
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
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饮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
卷三百七十三 第 6a 页 WYG1406-0507a.png
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
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常以为人之至乐
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矣然人之有是
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其乐乎故所至常蓄善药有
求者即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
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已以为人何也予笑曰病者得药
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盖专以自为也
东皋子待诏门下省日给酒三升其弟静问曰待诏乐
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常以为人之至乐
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矣然人之有是
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其乐乎故所至常蓄善药有
求者即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
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已以为人何也予笑曰病者得药
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盖专以自为也
东皋子待诏门下省日给酒三升其弟静问曰待诏乐
卷三百七十三 第 6b 页 WYG1406-0507b.png
乎曰待诏何所乐但美酝三升殊可恋耳今岭南法不
禁酒予既得自酿月用米一斛得酒六斗而南雄广惠
循梅五太守间复以酒遗予略计其所获殆过于东皋
子矣然东皋子自谓五斗先生则日给三升救口不暇
安能及客乎若余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道士腹
中矣东皋子与仲长子光游好养性服食豫刻死日自
为墓志余盖友其人于千载或庶几焉
书淳于髡传后(苏轼/)
禁酒予既得自酿月用米一斛得酒六斗而南雄广惠
循梅五太守间复以酒遗予略计其所获殆过于东皋
子矣然东皋子自谓五斗先生则日给三升救口不暇
安能及客乎若余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道士腹
中矣东皋子与仲长子光游好养性服食豫刻死日自
为墓志余盖友其人于千载或庶几焉
书淳于髡传后(苏轼/)
卷三百七十三 第 7a 页 WYG1406-0507c.png
淳于髡言一斗既醉一石亦醉至于州闾之会男女杂
坐几于劝矣而何讽之有以吾观之盖有微意以多少
之无常知饮酒之非我观变识妄而平生之嗜亦少衰
矣是以托于放荡之言而能已荒主长夜之饮未有识
其趣者元祐六年六月十三日偶读史记书此
书六一居士传后(苏轼/)
苏子曰居士可谓有道者也或曰居士非有道者也有
道者无所挟而安居士之于五物捐世俗之所争而拾
坐几于劝矣而何讽之有以吾观之盖有微意以多少
之无常知饮酒之非我观变识妄而平生之嗜亦少衰
矣是以托于放荡之言而能已荒主长夜之饮未有识
其趣者元祐六年六月十三日偶读史记书此
书六一居士传后(苏轼/)
苏子曰居士可谓有道者也或曰居士非有道者也有
道者无所挟而安居士之于五物捐世俗之所争而拾
卷三百七十三 第 7b 页 WYG1406-0507d.png
其所弃者也乌得为有道乎苏子曰不然挟五物而后
安者惑也释五物而后安者又惑也且物未始能累人
也轩裳圭组且不能为累而况此五物乎物之所以能
累人者以吾有之也吾与物俱不得已而受形于天地
之间其孰能有之而或者以为已有得之则喜丧之则
悲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
有物耶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
丧于其间故曰居士可谓有道者也虽然自一观五居
安者惑也释五物而后安者又惑也且物未始能累人
也轩裳圭组且不能为累而况此五物乎物之所以能
累人者以吾有之也吾与物俱不得已而受形于天地
之间其孰能有之而或者以为已有得之则喜丧之则
悲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
有物耶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
丧于其间故曰居士可谓有道者也虽然自一观五居
卷三百七十三 第 8a 页 WYG1406-0508a.png
士犹可见也与五为六居士不可见也居士殆将隐矣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苏轼/)
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欣慕之至亡
子见父厌离之极燖鸡出汤不极不至心地不净如饭
中沙与饭皆熟若不含糊与饭俱咽即须吐出与沙俱
弃善哉佛子作清净饭淘米去沙终不能尽不如即用
本所自种元无沙米此米无沙亦不受沙非不受也无
受处故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苏轼/)
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欣慕之至亡
子见父厌离之极燖鸡出汤不极不至心地不净如饭
中沙与饭皆熟若不含糊与饭俱咽即须吐出与沙俱
弃善哉佛子作清净饭淘米去沙终不能尽不如即用
本所自种元无沙米此米无沙亦不受沙非不受也无
受处故
卷三百七十三 第 8b 页 WYG1406-0508b.png
书若逵所书经后(苏轼/)
怀楚比丘示我若逵所书二经经为几品品为几偈偈
为几句句为几字字为几画其数无量而此字画平等
若一无有高下轻重大小云何能一以忘我故若不忘
我一画之中已现二相而况多画如海上沙是谁磋磨
自然匀平无有粗细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
有疏密咨尔楚逵若能一念了是法门于刹那顷转八
十藏无有忘失一句一偈东坡居士说是法已复还其
怀楚比丘示我若逵所书二经经为几品品为几偈偈
为几句句为几字字为几画其数无量而此字画平等
若一无有高下轻重大小云何能一以忘我故若不忘
我一画之中已现二相而况多画如海上沙是谁磋磨
自然匀平无有粗细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
有疏密咨尔楚逵若能一念了是法门于刹那顷转八
十藏无有忘失一句一偈东坡居士说是法已复还其
卷三百七十三 第 9a 页 WYG1406-0508c.png
经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苏轼/)
或曰龙眠居士作山庄图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自
得道路如见所梦如悟前世见山中泉石草木不问而
知其名遇山中渔樵隐逸不名而识其人此岂强记不
忘者乎曰非也画日者常疑饼非忘日也醉中不以鼻
饮梦中不以趾捉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之
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苏轼/)
或曰龙眠居士作山庄图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自
得道路如见所梦如悟前世见山中泉石草木不问而
知其名遇山中渔樵隐逸不名而识其人此岂强记不
忘者乎曰非也画日者常疑饼非忘日也醉中不以鼻
饮梦中不以趾捉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之
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
卷三百七十三 第 9b 页 WYG1406-0508d.png
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吾尝见居士作华严相皆以意造而与佛合佛菩萨言
之居士画之若出一人况自画其所见者乎
书柳子厚牛赋后(苏轼/)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
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
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
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
吾尝见居士作华严相皆以意造而与佛合佛菩萨言
之居士画之若出一人况自画其所见者乎
书柳子厚牛赋后(苏轼/)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
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
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
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0a 页 WYG1406-0509a.png
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
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
而后已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
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
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予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
以遗琼州僧道赟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
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书渊明酬刘柴桑后(苏轼/)
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
而后已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
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
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予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
以遗琼州僧道赟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
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书渊明酬刘柴桑后(苏轼/)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0b 页 WYG1406-0509b.png
自夏历秋毒热七八十日不解炮灼理极意谓不复有清
凉时今日忽凄风微雨遂御裌衣顾念兹岁屈指可尽
陶彭泽云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此言真可为惕然
也
书醉翁操后(苏轼/)
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今沈君信手
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诗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
者矣本觉法真禅师沈君之子也故书以寄之愿师宴
凉时今日忽凄风微雨遂御裌衣顾念兹岁屈指可尽
陶彭泽云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此言真可为惕然
也
书醉翁操后(苏轼/)
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今沈君信手
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诗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
者矣本觉法真禅师沈君之子也故书以寄之愿师宴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1a 页 WYG1406-0509c.png
坐静室自以为琴而以学者为琴工有能不谋而同三
令无际者愿师取之元祐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徐州书会猎诗后(苏轼/)
雷胜陇西人以勇敢应募得官为京东第二将武力绝
人骑射敏妙按阅于徐徐人欲观其能为小猎城西又
有殿直郑亮借职缪进者皆骑而从弓矢刀槊无不精
习而驻泊黄宗闵举止如诸生戎装轻骑出驰绝众客
皆惊笑乐甚是日小雨甫晴土润风和观者数千人曹
令无际者愿师取之元祐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徐州书会猎诗后(苏轼/)
雷胜陇西人以勇敢应募得官为京东第二将武力绝
人骑射敏妙按阅于徐徐人欲观其能为小猎城西又
有殿直郑亮借职缪进者皆骑而从弓矢刀槊无不精
习而驻泊黄宗闵举止如诸生戎装轻骑出驰绝众客
皆惊笑乐甚是日小雨甫晴土润风和观者数千人曹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1b 页 WYG1406-0509d.png
子桓云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濊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
时岁之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茂兽肥与
兄子丹猎于城西手获獐鹿九狐兔三十驰骋之乐边
人武吏日以为常如曹氏父子横槊赋诗以传于世乃
可喜耳众客既各自写其诗因书其末为异日一笑
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
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
时岁之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茂兽肥与
兄子丹猎于城西手获獐鹿九狐兔三十驰骋之乐边
人武吏日以为常如曹氏父子横槊赋诗以传于世乃
可喜耳众客既各自写其诗因书其末为异日一笑
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
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2a 页 WYG1406-0510a.png
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
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
以英伟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
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
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
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乱兵之间
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
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
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
以英伟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
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
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
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乱兵之间
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
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2b 页 WYG1406-0510b.png
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
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
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诗每得佳句妙语反覆数四乃识
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
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
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评
其诗如此
书墨(苏轼/)
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
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诗每得佳句妙语反覆数四乃识
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
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
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评
其诗如此
书墨(苏轼/)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3a 页 WYG1406-0510c.png
余蓄墨数百挺暇日辄出品试之终无黑者其间不过
一二可人意以此知世间佳物自是难得茶欲其白墨
欲其黑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自是人不
会事也
书砚(苏轼/)
砚之发墨者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德难兼非独砚
也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真书患不放草书苦无法
茶苦患不美酒苦患不辣万事无不然可一大笑也
一二可人意以此知世间佳物自是难得茶欲其白墨
欲其黑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自是人不
会事也
书砚(苏轼/)
砚之发墨者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德难兼非独砚
也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真书患不放草书苦无法
茶苦患不美酒苦患不辣万事无不然可一大笑也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3b 页 WYG1406-0510d.png
其二
泽州吕道人沉泥砚多作投壶样其首有吕字非刻非
书坚致可以试金道人已死砚渐难得元丰五年三月
七日偶至沙湖黄氏家见一枚黄氏初不知贵乃取而
有之
书临皋亭(苏轼/)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
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
泽州吕道人沉泥砚多作投壶样其首有吕字非刻非
书坚致可以试金道人已死砚渐难得元丰五年三月
七日偶至沙湖黄氏家见一枚黄氏初不知贵乃取而
有之
书临皋亭(苏轼/)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
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4a 页 WYG1406-0511a.png
之备惭愧惭愧
书楞严经后(苏轼/)
予自十年来于佛法中渐有所悟经历忧患皆世所希
有而真心不乱每得安乐崇宁癸未自许迁蔡杜门幽
坐取楞严经翻覆熟读乃知诸佛涅槃正路从六根入
每趺坐燕安觉外尘引起六根根若随去即堕生死道
中根若不随返流全一中中流入即是涅槃真际观照
既久如净琉璃内含宝月稽首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书楞严经后(苏轼/)
予自十年来于佛法中渐有所悟经历忧患皆世所希
有而真心不乱每得安乐崇宁癸未自许迁蔡杜门幽
坐取楞严经翻覆熟读乃知诸佛涅槃正路从六根入
每趺坐燕安觉外尘引起六根根若随去即堕生死道
中根若不随返流全一中中流入即是涅槃真际观照
既久如净琉璃内含宝月稽首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4b 页 WYG1406-0511b.png
罗汉僧慈悲哀悯惠我无生法忍无无漏胜果誓愿心
心护持勿令退失三月二十五日志
书魏郑公传(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已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
其时感知已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諌诤虽其忠诚自至
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
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諌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
心护持勿令退失三月二十五日志
书魏郑公传(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已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
其时感知已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諌诤虽其忠诚自至
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
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諌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5a 页 WYG1406-0511c.png
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覆嗟惜恨其不
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
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
已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
以諌诤为当掩是以諌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諌
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諌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
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諌诤之事是启
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
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
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
已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
以諌诤为当掩是以諌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諌
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諌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
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諌诤之事是启
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5b 页 WYG1406-0511d.png
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
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
尹周公之諌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
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
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
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諌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
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
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諌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
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
尹周公之諌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
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
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
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諌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
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
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諌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6a 页 WYG1406-0512a.png
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
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諌诤岂恶乎
然则焚藁者非与曰焚藁者谁与非伊尹周公为之也
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
焚其藁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
藁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已也岂爱其
君之谓与孔光之去其藁之所言其在正邪未可知也
而焚之而惑后世庸讵知非谋已之奸计乎或曰造辟
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諌诤岂恶乎
然则焚藁者非与曰焚藁者谁与非伊尹周公为之也
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
焚其藁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
藁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已也岂爱其
君之谓与孔光之去其藁之所言其在正邪未可知也
而焚之而惑后世庸讵知非谋已之奸计乎或曰造辟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6b 页 WYG1406-0512b.png
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
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
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噫以诚信待已而事其君
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益知其贤云岂非然哉岂非
然哉
书资治通鉴外纪后(刘恕/)
刘恕曰孔子作春秋笔削美刺子游子夏门人之高弟
不能措一辞鲁太史左丘明以仲尼之言高远难继而
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
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噫以诚信待已而事其君
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益知其贤云岂非然哉岂非
然哉
书资治通鉴外纪后(刘恕/)
刘恕曰孔子作春秋笔削美刺子游子夏门人之高弟
不能措一辞鲁太史左丘明以仲尼之言高远难继而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7a 页 WYG1406-0512c.png
为之作传后之君子不敢绍续焉惟陆长源唐春秋吴
楚之君僣号称王诛绝之罪也左氏传据鲁史因诸侯
国书系年叙事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
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以免时难后汉
献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依左传体为汉纪
言约事详大行于世晋太康初汲郡人发魏襄王冢得
纪年文似春秋其所记事多与左氏符同诸儒乃知古
史记之正法自是袁宏张璠孙盛干宝习凿齿以下为
楚之君僣号称王诛绝之罪也左氏传据鲁史因诸侯
国书系年叙事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
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以免时难后汉
献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依左传体为汉纪
言约事详大行于世晋太康初汲郡人发魏襄王冢得
纪年文似春秋其所记事多与左氏符同诸儒乃知古
史记之正法自是袁宏张璠孙盛干宝习凿齿以下为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7b 页 WYG1406-0512d.png
编年之书至唐五代其流不废汉晋起居注梁唐实录
皆其遗制也国语亦左丘明所著载内传遗事或言论
差殊而文词富美为书别行自周穆王尽晋知伯赵襄
子当贞定王时凡五百馀年虽事不连属于史官盖有
补焉七国有战国策晋孔衍作春秋后语并时分国其
后绝不录焉唐柳宗元采摭片言之失以为淫诬不槩
于圣作非国语六十七篇其说虽存然不能为国语轻
重也司马迁始撰本纪年表八书世家列传之目史臣
皆其遗制也国语亦左丘明所著载内传遗事或言论
差殊而文词富美为书别行自周穆王尽晋知伯赵襄
子当贞定王时凡五百馀年虽事不连属于史官盖有
补焉七国有战国策晋孔衍作春秋后语并时分国其
后绝不录焉唐柳宗元采摭片言之失以为淫诬不槩
于圣作非国语六十七篇其说虽存然不能为国语轻
重也司马迁始撰本纪年表八书世家列传之目史臣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8a 页 WYG1406-0513a.png
相续谓之正史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
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而近代士颇
知唐书自三国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识承平日久人
愈怠惰庄子文简而义明玄言虚诞而似理功省易习
陋儒莫不尚之史学浸微矣按历代国史其流出于春
秋刘歆叙七略王俭撰七志史记以下皆附春秋荀勖
分四部史记旧事入丙部阮孝绪七录记传录记史传
繇是经与史分夫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因善
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而近代士颇
知唐书自三国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识承平日久人
愈怠惰庄子文简而义明玄言虚诞而似理功省易习
陋儒莫不尚之史学浸微矣按历代国史其流出于春
秋刘歆叙七略王俭撰七志史记以下皆附春秋荀勖
分四部史记旧事入丙部阮孝绪七录记传录记史传
繇是经与史分夫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因善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8b 页 WYG1406-0513b.png
恶以明褒贬察政治以见盛衰春秋之法也使孔子赞
易不作春秋则后世以史书为记事琐杂之语春秋列
于六艺愚者莫敢异说而终不能晓也恕皇祐初举进
士试于礼部为司马公门生侍于大儒得闻馀论嘉祐
中公尝谓恕曰春秋之后迄今千馀年史记至五代史
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竟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
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
赵魏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
易不作春秋则后世以史书为记事琐杂之语春秋列
于六艺愚者莫敢异说而终不能晓也恕皇祐初举进
士试于礼部为司马公门生侍于大儒得闻馀论嘉祐
中公尝谓恕曰春秋之后迄今千馀年史记至五代史
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竟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
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
赵魏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9a 页 WYG1406-0513c.png
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恕曰司马迁以良史之才叙
黄帝至秦汉兴亡治乱班固已下世多名家李延寿总
八朝为南北史而言词卑弱义例烦杂书无表志沿革
不完梁武帝通史唐姚康复统史世近亡轶不足称也
公欲以文章论议成历世大典高勋美德褒赞流于万
世元凶宿奸贬绌甚于诛殛上可继仲尼之经丘明之
传司马迁安可比拟荀悦何足道哉治平三年公以学
士为英宗皇帝侍讲受诏修历代君臣事迹恕蒙辟寘
黄帝至秦汉兴亡治乱班固已下世多名家李延寿总
八朝为南北史而言词卑弱义例烦杂书无表志沿革
不完梁武帝通史唐姚康复统史世近亡轶不足称也
公欲以文章论议成历世大典高勋美德褒赞流于万
世元凶宿奸贬绌甚于诛殛上可继仲尼之经丘明之
传司马迁安可比拟荀悦何足道哉治平三年公以学
士为英宗皇帝侍讲受诏修历代君臣事迹恕蒙辟寘
卷三百七十三 第 19b 页 WYG1406-0513d.png
史局尝请于公曰公之书不始于上古或尧舜何也公
曰周平王以后事包春秋孔子之经不可损益曰曷不
始于获麟之岁曰经不可续也恕乃知贤人著书尊避
圣人也如是儒者可以法矣熙宁三年冬公出守京兆
明年春移师颍川固辞不行退居洛阳恕褊狷好议论
不敢居京师请归江东养亲又以新书未成不废刋削
恕亦遥𨽻局中尝思司马迁史记始于黄帝而包牺神
农阙漏不录公为历代书而不及周威王之前学者考
曰周平王以后事包春秋孔子之经不可损益曰曷不
始于获麟之岁曰经不可续也恕乃知贤人著书尊避
圣人也如是儒者可以法矣熙宁三年冬公出守京兆
明年春移师颍川固辞不行退居洛阳恕褊狷好议论
不敢居京师请归江东养亲又以新书未成不废刋削
恕亦遥𨽻局中尝思司马迁史记始于黄帝而包牺神
农阙漏不录公为历代书而不及周威王之前学者考
卷三百七十三 第 20a 页 WYG1406-0514a.png
古当阅小说取舍乖异莫知适从若隐桓之后止据左
氏国语史记诸子而增损不及春秋则无与于圣人之
经包牺至未命三晋为诸侯比于后事百无一二可为
前纪本朝一祖四宗一百八年可请实录国史于朝廷为后
纪昔何承天乐资作春秋前后传亦其比也将俟书成
请于公而为之熙宁九年恕罹家祸悲哀愤郁遂中瘫
痹右肢既废凡欲执笔口授稚子羲仲书之常自念平
生事业无一成就史局十年俯仰窃禄因取诸书以国
氏国语史记诸子而增损不及春秋则无与于圣人之
经包牺至未命三晋为诸侯比于后事百无一二可为
前纪本朝一祖四宗一百八年可请实录国史于朝廷为后
纪昔何承天乐资作春秋前后传亦其比也将俟书成
请于公而为之熙宁九年恕罹家祸悲哀愤郁遂中瘫
痹右肢既废凡欲执笔口授稚子羲仲书之常自念平
生事业无一成就史局十年俯仰窃禄因取诸书以国
卷三百七十三 第 20b 页 WYG1406-0514b.png
语为本编通鉴前纪家贫书籍不具南徼僻陋士人家
不藏书卧病六百日无一人语及文史昏乱遗忘烦简
不当远方不可得国书绝意于后纪乃更前纪曰外纪
如国语称春秋外传之义是也自周共和六年庚申至
威烈王二十一年丁丑四百三十八年见于外纪自威
烈王二十三年戊寅至周显德六年已未一千三百六
十二年载于通鉴然后一千八百年之兴废大事坦然可
明昔李弘基用心过苦积年疾而药石不继卢升之手
不藏书卧病六百日无一人语及文史昏乱遗忘烦简
不当远方不可得国书绝意于后纪乃更前纪曰外纪
如国语称春秋外传之义是也自周共和六年庚申至
威烈王二十一年丁丑四百三十八年见于外纪自威
烈王二十三年戊寅至周显德六年已未一千三百六
十二年载于通鉴然后一千八百年之兴废大事坦然可
明昔李弘基用心过苦积年疾而药石不继卢升之手
卷三百七十三 第 21a 页 WYG1406-0514c.png
足挛废著五悲而自沈颍水予病眼病创不寐不食才
名不逮二子而疾疹艰苦过之陶潜预为祭文杜牧自
撰墓志夜台逋迩归心若飞聊序不能作前后纪而为
外纪焉他日书成公为前后纪则可删削外纪之烦冗
而为前纪以备古今一家之言恕虽不及见亦平生之
志也
名不逮二子而疾疹艰苦过之陶潜预为祭文杜牧自
撰墓志夜台逋迩归心若飞聊序不能作前后纪而为
外纪焉他日书成公为前后纪则可删削外纪之烦冗
而为前纪以备古今一家之言恕虽不及见亦平生之
志也
卷三百七十三 第 21b 页 WYG1406-0514d.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