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四十七 第 1a 页 WYG1402-02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十七
            明 贺复徵 编
公移
 徐师曾曰按公移者诸司相移之辞也其名不一故
 以公移括之唐世凡下达上其制有六其二曰状百
 官于其长亦为之其五曰辞庶人言为辞其六曰牒
 有品已上公文皆称牒诸司自相质问其义有三一
卷四十七 第 1b 页 WYG1402-0232b.png
 曰关谓关通其事也二曰刺谓刺笔之也三曰移谓
 移其事于他司也宋制宰执带三省枢密院事出使
 者移六部用劄六部移宰执带三省枢密院事出使
 者及从官任使副移六部用申状六部相移用公牒
 今皆不能悉存姑取其著亦列之今制上逮下者曰
 照会曰劄付曰案验曰帖曰故牒下达上者曰咨呈
 曰案呈曰牒呈曰呈曰申诸司相移者曰咨曰牒曰
 关上下通用者曰揭帖大约因前代之制而损益之
卷四十七 第 2a 页 WYG1402-0233a.png
 耳

 刘协曰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刘歆
 之移太常文移之首陆机之移百官武移之要也
  移属县记(汉宋均/)
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渊物性之所托故江淮之间有猛
兽犹江北之有鸡豚今数为民害者咎在贪残居职使
然而返逐捕非政之本也坏槛阱勿复课录退贪残进
卷四十七 第 2b 页 WYG1402-0233b.png
忠良
  移属县(法雄/)
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
不扰皆繇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
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
  移书让太常博士(刘歆/)
 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
 列于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儒博
卷四十七 第 3a 页 WYG1402-0233c.png
 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曰
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兴圣帝明王累起相袭其道甚
著周室既微而礼乐不正道之难全也如此是故孔子
忧道不行历国应聘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乃得其
所修易序书制作春秋以纪帝王之道及夫子没而微
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重遭战国弃笾豆之礼理军
旅之阵孔子之道抑而孙吴之术兴陵夷至于暴秦焚
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此遂灭
卷四十七 第 3b 页 WYG1402-0233d.png
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惟有易卜未有他书
至于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
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晁错从
伏生受尚书尚书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
时师传读而已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
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在朝之儒惟贾生而巳
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出
卷四十七 第 4a 页 WYG1402-0234a.png
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雅或
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赞之故诏书曰礼
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悯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
全经固已远矣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
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
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
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藏于秘府伏而
未发孝成帝悯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
卷四十七 第 4b 页 WYG1402-0234b.png
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传
问民间则有鲁国柏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
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士君子之所嗟痛
也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
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
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
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
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嫉妒不考
卷四十七 第 5a 页 WYG1402-0234c.png
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不备谓
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今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
亦悯此文教错乱学士若兹虽深照其情犹依违谦让
乐与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否遣近臣奉
旨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
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
塞馀道绝灭微学夫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
所为耳非所望于士君子也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
卷四十七 第 5b 页 WYG1402-0234d.png
亲论今上所考视其古文旧书皆有徵验内外相应岂
苟而已哉夫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往者
书有欧阳春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皇帝犹广立谷
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
则与其过而废之宁过而立之传曰文武之道未坠于
地在人贤者志其大者不贤者志其小者今此数家之
言所以包小大之义岂可偏绝哉若必专已守残党同
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
卷四十七 第 6a 页 WYG1402-0235a.png
君子不取也
  移成均博士书(唐皮日休/)
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则荒其业下则偷其言业而可荒
文弊也言而可偷训薄也故圣人惧是寖移其化上自
天子下至子男必立庠以化之设序以教之犹歉然不
足士有业高训深必诎礼以延之越爵以贵之俾庠声
序音玲珑于珩佩锵訇于金石此圣人之至治也今国
家立成均之业其礼盛于周其品广于汉其诎礼越爵
卷四十七 第 6b 页 WYG1402-0235b.png
又甚于世而未免乎愧道者何哉夫圣人之为文也为
经约乎史赞易近乎象诗书止乎删礼乐止乎定春秋
止乎修然六籍仪刑乎千万世百王更命迭号莫不由
是大也其幽幽于鬼神其妙妙于玄造后之人苟不能
行决句释者犹万物但被玄造之化者耶故万物但化
而已不知玄造之源也夫六艺之于人又何异于是故
诗得毛公书得伏生易得杨何礼得二戴周官得郑康
成摫其微言鈲其大义幽者明于日月奥者廓于天地
卷四十七 第 7a 页 WYG1402-0235c.png
然则今之讲习之功与决释之功不啻半矣其文得不
弊乎其训得不薄乎呜呼西域氏之教其徒日以讲习
决释其法为事吾之视大学又足为西域氏之羞夫足
下出文阃生学世业精前古言高当今洸洸乎洋洋乎
为诸生之蓍龟作后来之绵蕝得不思居其位者不愧
其道处于职者不坠其业乎否则市大易负乘之讥招
诗人伐檀之刺矣奚不日戒其属月厉其徒年持六籍
日决百氏俾诸生于圣学得洞知大晓犹驾车者必知
卷四十七 第 7b 页 WYG1402-0235d.png
康庄操舟者必知河海既若是矣执其业者精者进而
堕者退公者得而私者失非惟大发于儒风抑亦不苟
于禄位足下之道被于太学也其利可知矣果行是说
则太华之石峨峨于成均之门者吾不颂于他人矣足
下听之无忽
  移雨神(司空图/)
夏满不雨民前后走神所刳羊豕而跪乞者凡三而后
得请民大喜且将报祀愚独以为惑何者天以神乳育
卷四十七 第 8a 页 WYG1402-0236a.png
百苗谷必时既丰然后民相率以劳神之勤于事而祀
焉今始吝其施以愁疲民是神怠天之职也必希民之
求而遂应是神玩天之权也既应而俾民输怨于天归
惠于已是神攘天之德也推怨何以为义利腥膻之馈
何以为仁怠天下之事何以为敬蔑是数者何以为神
假曰非吾所得颛然知民之情而不时请于上是亦徒
偶于位此愚所以惑也噫天不可终谩民不可久侮窃
为神危之奈何
卷四十七 第 8b 页 WYG1402-0236b.png
  吴康斋入乡祠文移(明丘浚/)
窃照为政之道风化为先鼓舞之机实存乎上处士吴
与弼学者称为康斋先生性本沉潜学惟践履躬耕陇
亩不求闻达监察御史涂谦陈述山西按察司佥事何
自学抚州府知府王宇屡荐不起后以忠国公石亨之
荐英庙特遣行人曹隆礼聘至京授以春坊谕德不就
而还卒老于家至今乡之后进多有闻其风而兴起者
其亦可谓有功于风化者矣议者或少其无所著述或
卷四十七 第 9a 页 WYG1402-0236c.png
议其受知权臣本职以为圣人之教何俟于言语文字
之末石亨之荐尤足以验秉彝好德之心及其屡疏求
退不受官禄若有逆知亨之必败则其见机明决尤足
多者夷考康斋之父古崖先生名溥以礼闱首选历任
国子司业今康斋没未百年而子孙贫无寸土其家世
清白不事生产即此一节亦足以廉贪立懦况其反身
践履佑启后人之功诚不可泯如此人物而不得专祠
于乡何以为劝今虽将已废淫祠呈允改为栖神之所
卷四十七 第 9b 页 WYG1402-0236d.png
俾有司时一祭享使天下四方咸知为善之人自有身
后之益未必无补于圣明之治等因备关具呈到臣查
等处士吴与弼江西抚州府崇仁县人幼有异质读书
穷理累辟不就谓圣贤可学而至则因淳公之言而发
愤谓师道必尊而立则守伊川之法以迪人四方来学
之士不纳贽见之仪自食其力一介不苟于取予躬行
实践乡人化之天顺间英宗皇帝遣行人曹隆赍敕书
束帛造其庐与弼不受官职且辞币帛至京师上召吏
卷四十七 第 10a 页 WYG1402-0237a.png
部命为左春坊左谕德引见文华殿对云老病不能供
职上谓大学士李贤曰此老非迂阔者务令就职与弼
终不就屡辞乃允复遣行人王惟善送归诏嘉褒归家
进修不倦名誉倾一世虽庸人孺子亦知其贤正所谓
圣世之逸民儒者之高蹈相应崇重以励士风者也再
照化民立教惟在于树之风声而举祀建祠正所以昭
其德范方其贵近之荐固可以见好德之同心及夫官
爵之辞尤足以验其先几之特见盖宣和之疏于龟山
卷四十七 第 10b 页 WYG1402-0237b.png
亦无嫌而明堂之留在汉儒为多愧若与弼者其出处
不至于失已而学术何待于立言人品如此所宜表章
其后嗣沦落于闾阎而香火寄栖于道观上无以存先
朝礼聘之美下无以启后学仰止之私副使顾应祥欲
请道观之田以供其祀事而乡民余䒶爵等欲以祭田
之入并恤其遗孤此可见与弼之贤非惟儒者欲宗其
道而编氓亦知所向慕矣
 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