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目录 第 1a 页 WYG1447-04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唐宋文醇卷二十五目录
庐陵欧阳修文四
序 策问 论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
送杨寘序
送王陶序
御选唐宋文醇卷二十五目录
庐陵欧阳修文四
序 策问 论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
送杨寘序
送王陶序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b 页 WYG1447-0473b.png
问进士策一
问进士策(四首/之四)
泰誓论
本论
问进士策(四首/之四)
泰誓论
本论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a 页 WYG1447-047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唐宋文醇卷二十五
庐陵欧阳修文四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
前年五月大霖雨杀麦河溢东畿浸下田已而不雨至
于八月菽粟死高田三司有言前时溢博州民冒河为
言得免租者盖万计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
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朝廷因举田令约束州
御选唐宋文醇卷二十五
庐陵欧阳修文四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
前年五月大霖雨杀麦河溢东畿浸下田已而不雨至
于八月菽粟死高田三司有言前时溢博州民冒河为
言得免租者盖万计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
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朝廷因举田令约束州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b 页 WYG1447-0473d.png
县吏吏无远近皆望风恶民言水旱一以农田敕限甚
者笞而绝之畿之民诉其县不听则诉于开封又不听
则相与聚立宣德门外诉于宰相于是遣吏四出视诸
县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最后视
者还言民实灾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天子闻之
恻然尽蠲畿民之租余尝窃叹曰民生幸而为畿民有
缓急近而易知也雨降于天河溢于地与赤日之出是
三者物之易见也前二三岁旱蝗相连朝廷岁岁随其
者笞而绝之畿之民诉其县不听则诉于开封又不听
则相与聚立宣德门外诉于宰相于是遣吏四出视诸
县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最后视
者还言民实灾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天子闻之
恻然尽蠲畿民之租余尝窃叹曰民生幸而为畿民有
缓急近而易知也雨降于天河溢于地与赤日之出是
三者物之易见也前二三岁旱蝗相连朝廷岁岁随其
卷二十五目录 第 3a 页 WYG1447-0474a.png
灾之厚薄蠲其赋之多少至兵食不足则岁籴或入粟
以爵而充之是在上者之爱人而仁人之心易恻也以
易知之近言易见之事告易恻之仁然吏一壅之几不
得达况四海之大几万里而远事之难知不若霖潦赤
日之易见者何数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下有
思告之苦不得通于上者吏居其间而壅之尔可胜叹
哉扶风为县限关之西距京师在千里外民之不幸而
事有隐畏者何限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
以爵而充之是在上者之爱人而仁人之心易恻也以
易知之近言易见之事告易恻之仁然吏一壅之几不
得达况四海之大几万里而远事之难知不若霖潦赤
日之易见者何数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下有
思告之苦不得通于上者吏居其间而壅之尔可胜叹
哉扶风为县限关之西距京师在千里外民之不幸而
事有隐畏者何限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
卷二十五目录 第 3b 页 WYG1447-0474b.png
人而民之志得不壅而闻于州州不壅而闻于上县不
壅而民志通者令与主簿尉达之而已王君圣纪主簿
于其县圣纪好学有文佐是县也始试其为政焉故以
夫素所叹者告之景祐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
修序
秦二世时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
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
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
壅而民志通者令与主簿尉达之而已王君圣纪主簿
于其县圣纪好学有文佐是县也始试其为政焉故以
夫素所叹者告之景祐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
修序
秦二世时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
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
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
卷二十五目录 第 4a 页 WYG1447-0474c.png
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及阎乐至望夷宫射及幄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惶扰
不斗旁有一宦者侍不敢去二世谓曰公何不蚤告我
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
安得至今嗟夫古先哲王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
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
戚补察夫人情莫不好誉而恶毁古先哲王亦人耳必
欲尽小人怨汝詈汝之声交至于耳且皇自敬德厥愆
及阎乐至望夷宫射及幄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惶扰
不斗旁有一宦者侍不敢去二世谓曰公何不蚤告我
乃至于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
安得至今嗟夫古先哲王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
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
戚补察夫人情莫不好誉而恶毁古先哲王亦人耳必
欲尽小人怨汝詈汝之声交至于耳且皇自敬德厥愆
卷二十五目录 第 4b 页 WYG1447-0474d.png
曰朕之愆不啻不敢含怒岂非布衣之所不能堪者哉
凡以位愈高则蔽愈众且远或望风而战栗或望风而
希旨以其一喜则万利集一怒则万苦聚人安得不唯
喜之冀而唯怒之惧于是有可以得喜者无不为也有
可以得怒者无不避也是故下愈巧而上愈闇下愈党
而上愈孤上孤且闇则百姓无可告诉而小人在位愈
益得志社稷危于累卵若秦二世矣易曰丰其屋蔀其
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此之谓也夫秦二世
凡以位愈高则蔽愈众且远或望风而战栗或望风而
希旨以其一喜则万利集一怒则万苦聚人安得不唯
喜之冀而唯怒之惧于是有可以得喜者无不为也有
可以得怒者无不避也是故下愈巧而上愈闇下愈党
而上愈孤上孤且闇则百姓无可告诉而小人在位愈
益得志社稷危于累卵若秦二世矣易曰丰其屋蔀其
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此之谓也夫秦二世
卷二十五目录 第 5a 页 WYG1447-0475a.png
者与桀纣比踪者也后世人主言及二世事则曰是安
得复见于今也今观修所言乃宋仁宗时事仁宗之与
二世相去天渊不可以道里计而一有惧民幸水旱因
缘得免租之见则畿内之近民有灾而不得闻遣吏四
出而归言无灾者十七八矣仁宗虽终不为二世而秦
时谒者何难复生于景祐间哉人主奈何不惧惧之若
何曰谨好恶而已矣
得复见于今也今观修所言乃宋仁宗时事仁宗之与
二世相去天渊不可以道里计而一有惧民幸水旱因
缘得免租之见则畿内之近民有灾而不得闻遣吏四
出而归言无灾者十七八矣仁宗虽终不为二世而秦
时谒者何难复生于景祐间哉人主奈何不惧惧之若
何曰谨好恶而已矣
卷二十五目录 第 6a 页 WYG1447-0475c.png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
五代之初天下分为十三四及建隆之际或灭或微其
在者犹七国而蜀与江南地最大以周世宗之雄三至
淮上不能举李氏而蜀亦恃险为阻秦陇山南皆被侵
夺而荆人缩手归峡不敢西窥以争故地及太祖受天
命用兵不过万人举两国如一郡县吏何其伟欤当此
时文初之祖从诸将西平成都及南攻金陵功最多于
时语名将者称田氏田氏功书史官禄世于家至今而
五代之初天下分为十三四及建隆之际或灭或微其
在者犹七国而蜀与江南地最大以周世宗之雄三至
淮上不能举李氏而蜀亦恃险为阻秦陇山南皆被侵
夺而荆人缩手归峡不敢西窥以争故地及太祖受天
命用兵不过万人举两国如一郡县吏何其伟欤当此
时文初之祖从诸将西平成都及南攻金陵功最多于
时语名将者称田氏田氏功书史官禄世于家至今而
卷二十五目录 第 6b 页 WYG1447-0475d.png
不绝及天下已定将率无所用其武士君子争以文儒
进故文初将家子反衣白衣从乡进士举于有司彼此
一时亦各遭其势而然也文初辞业通敏为人敦洁可
喜岁之仲春自荆南西拜其亲于万州维舟夷陵予与
之登高以远望遂游东山窥绿萝溪坐盘石文初爱之
留数日乃去夷陵者其地志云北有夷山以为名或曰
巴峡之险至此地始平夷盖今文初所见尚未为山川
之胜者由此而上溯江湍入三峡险怪奇绝乃可爱也
进故文初将家子反衣白衣从乡进士举于有司彼此
一时亦各遭其势而然也文初辞业通敏为人敦洁可
喜岁之仲春自荆南西拜其亲于万州维舟夷陵予与
之登高以远望遂游东山窥绿萝溪坐盘石文初爱之
留数日乃去夷陵者其地志云北有夷山以为名或曰
巴峡之险至此地始平夷盖今文初所见尚未为山川
之胜者由此而上溯江湍入三峡险怪奇绝乃可爱也
卷二十五目录 第 7a 页 WYG1447-0476a.png
当王师伐蜀时兵出两道一自凤州以入一自归州以
取忠万以西今之所经皆王师向所用武处览其山川
可以慨然而赋矣
此篇与丰乐亭记同义俯仰百年间想创业之艰难识
治平之有由抚安乐之适时惧危亡之不戒期全孝于
抒忠畏失义而离道种种具流露于意言之表
取忠万以西今之所经皆王师向所用武处览其山川
可以慨然而赋矣
此篇与丰乐亭记同义俯仰百年间想创业之艰难识
治平之有由抚安乐之适时惧危亡之不戒期全孝于
抒忠畏失义而离道种种具流露于意言之表
卷二十五目录 第 8a 页 WYG1447-0476c.png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
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骤作忽然变之急者悽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
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
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
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
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骤作忽然变之急者悽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
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
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
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
卷二十五目录 第 8b 页 WYG1447-0476d.png
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
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
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
亦有至者焉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
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
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
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
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
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
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
亦有至者焉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
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
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
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
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
卷二十五目录 第 9a 页 WYG1447-0477a.png
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古之善言琴者惟韩退之听颖师弹琴诗然未免三分
琵琶七分筝之诮若此文与枚乘七发中龙门之桐高
百尺而无枝一篇便真有琴声出于纸上
古之善言琴者惟韩退之听颖师弹琴诗然未免三分
琵琶七分筝之诮若此文与枚乘七发中龙门之桐高
百尺而无枝一篇便真有琴声出于纸上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0a 页 WYG1447-0477c.png
送王陶序
六经皆载圣人之道而易著圣人之用吉凶得失动静
进退易之事也其所以为之用者刚与柔也乾健坤顺
刚柔之大用也至于八卦之变六爻之错刚与柔迭居
其位而吉亨利无咎凶厉悔吝之象生焉盖刚为阳为
德为君子柔为阴为险为小人自乾之初九为姤而上
至于剥其卦五皆阴剥阳之卦也小人之道长君子静
以退之时也自坤之初六为复而上至于夬其卦五皆
六经皆载圣人之道而易著圣人之用吉凶得失动静
进退易之事也其所以为之用者刚与柔也乾健坤顺
刚柔之大用也至于八卦之变六爻之错刚与柔迭居
其位而吉亨利无咎凶厉悔吝之象生焉盖刚为阳为
德为君子柔为阴为险为小人自乾之初九为姤而上
至于剥其卦五皆阴剥阳之卦也小人之道长君子静
以退之时也自坤之初六为复而上至于夬其卦五皆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0b 页 WYG1447-0477d.png
刚决柔之卦也小人之道消君子动以进而用事之时
也夫刚之为德君子之常用也庇民利物功莫大焉其
为卦过泰之三而四为大壮五为夬壮者壮也夬者决
也四阳虽盛而犹有二阴然阳众而阴寡则可用壮以
攻之故其卦为壮五阳而一阴阴不足为直可决之而
已故其卦为夬然则君子之用其刚也审其力视其时
知阴险小人之必可去然后以壮而决之夫勇者可犯
也彊者可诎也圣人于壮决之用必有戒焉故大壮之
也夫刚之为德君子之常用也庇民利物功莫大焉其
为卦过泰之三而四为大壮五为夬壮者壮也夬者决
也四阳虽盛而犹有二阴然阳众而阴寡则可用壮以
攻之故其卦为壮五阳而一阴阴不足为直可决之而
已故其卦为夬然则君子之用其刚也审其力视其时
知阴险小人之必可去然后以壮而决之夫勇者可犯
也彊者可诎也圣人于壮决之用必有戒焉故大壮之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1a 页 WYG1447-0478a.png
彖辞曰大壮利贞其象辞曰君子非礼勿履夬之彖辞
曰健而说决而和其象辞曰居德则忌以明夫刚之不
可独任也故复始而亨临浸而长泰交而大壮以众攻
其寡夬乘其衰而决之夫君子之用其刚也有渐而不
失其时又不独任必以正以礼以说以和而济之则功
可成此君子动以进而用事之方也太原王陶字乐道
好刚之士也常嫉世阴险而小人多居京师不妄与人
游力学好古以自信自守今其初仕于易得君子动以
曰健而说决而和其象辞曰居德则忌以明夫刚之不
可独任也故复始而亨临浸而长泰交而大壮以众攻
其寡夬乘其衰而决之夫君子之用其刚也有渐而不
失其时又不独任必以正以礼以说以和而济之则功
可成此君子动以进而用事之方也太原王陶字乐道
好刚之士也常嫉世阴险而小人多居京师不妄与人
游力学好古以自信自守今其初仕于易得君子动以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1b 页 WYG1447-0478b.png
进之象故予为刚说以赠之大壮之初九曰壮于趾征
凶夬之初九亦曰壮于趾往不胜为咎以此见圣人之
戒用刚也不独于其彖象而又常深戒于其初呜呼世
之君子少而小人多君子力学好刚以蓄其志未始施
之于事也今其往尤宜慎乎其初
王陶为御史力攻富弼其人正子贡所恶以不孙为勇
以讦为直者欤修于其筮仕时为述大易刚德之善以
戒之盖蚤有以识其心也其言君子之用刚也有渐而
凶夬之初九亦曰壮于趾往不胜为咎以此见圣人之
戒用刚也不独于其彖象而又常深戒于其初呜呼世
之君子少而小人多君子力学好刚以蓄其志未始施
之于事也今其往尤宜慎乎其初
王陶为御史力攻富弼其人正子贡所恶以不孙为勇
以讦为直者欤修于其筮仕时为述大易刚德之善以
戒之盖蚤有以识其心也其言君子之用刚也有渐而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2a 页 WYG1447-0478c.png
不失其时又不独任必以正以礼以说以和而济之诚
有得夫天德不为首之旨先圣之微言大义具于此矣
虽然若王陶者何足以语此党小人害君子正是阴柔
非刚也所为恶积而不可掩者也若夫壮趾壮頄犹君
子也公私善恶之不同由其发心之始已如秦越焉若
王陶者拟之于易其为羸豕孚蹢躅乎
有得夫天德不为首之旨先圣之微言大义具于此矣
虽然若王陶者何足以语此党小人害君子正是阴柔
非刚也所为恶积而不可掩者也若夫壮趾壮頄犹君
子也公私善恶之不同由其发心之始已如秦越焉若
王陶者拟之于易其为羸豕孚蹢躅乎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3a 页 WYG1447-0479a.png
问进士策一
问六经者先王之治具而后世之取法也书载上古春
秋纪事诗以微言感刺易道隐而深矣其切于世者礼
与乐也自秦之焚书六经尽矣至汉而出者皆其残脱
颠倒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说或取之冢墓屋壁之间是
以学者不明异说纷起况乎周礼其出最后然其为书
备矣其天地万物之统制礼作乐建国君民养生事死
禁非道善所以为治之法皆有条理三代之政美矣而
问六经者先王之治具而后世之取法也书载上古春
秋纪事诗以微言感刺易道隐而深矣其切于世者礼
与乐也自秦之焚书六经尽矣至汉而出者皆其残脱
颠倒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说或取之冢墓屋壁之间是
以学者不明异说纷起况乎周礼其出最后然其为书
备矣其天地万物之统制礼作乐建国君民养生事死
禁非道善所以为治之法皆有条理三代之政美矣而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3b 页 WYG1447-0479b.png
周之治迹所以比二代而尤详见于后世者周礼著之
故也然汉武以为渎乱不验之书何休亦云六国阴谋
之说何也然今考之实有可疑者夫内设公卿大夫士
下至府史胥徒以相副贰外分九服建五等差尊卑以
相统理此周礼之大略也而六官之属略见于经者五
万馀人而里闾县鄙之长军师卒伍之徒不与焉王畿
千里之地为田几井容民几家王官王族之国邑几数
民之贡赋几何而又容五万人者于其间其人耕而赋
故也然汉武以为渎乱不验之书何休亦云六国阴谋
之说何也然今考之实有可疑者夫内设公卿大夫士
下至府史胥徒以相副贰外分九服建五等差尊卑以
相统理此周礼之大略也而六官之属略见于经者五
万馀人而里闾县鄙之长军师卒伍之徒不与焉王畿
千里之地为田几井容民几家王官王族之国邑几数
民之贡赋几何而又容五万人者于其间其人耕而赋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4a 页 WYG1447-0479c.png
乎如其不耕而赋则何以给之夫为治者故若是之烦
乎此其一可疑者也秦既诽古尽去古制自汉以后帝
王称号宫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于今虽有因有革然
大抵皆秦制也未尝有意于周礼者岂其体大而难行
乎其果不可行乎夫立法垂制将以遗后也使难行而
万世莫能行与不可行等尔然则反秦制之不若也脱
有行者亦莫能兴或因以取乱王莽后周是也则其不
可用决矣此又可疑也然其祭祀衣服车旗似有可采
乎此其一可疑者也秦既诽古尽去古制自汉以后帝
王称号宫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于今虽有因有革然
大抵皆秦制也未尝有意于周礼者岂其体大而难行
乎其果不可行乎夫立法垂制将以遗后也使难行而
万世莫能行与不可行等尔然则反秦制之不若也脱
有行者亦莫能兴或因以取乱王莽后周是也则其不
可用决矣此又可疑也然其祭祀衣服车旗似有可采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4b 页 WYG1447-0479d.png
者岂所谓郁郁之文乎三代之治其要如何周礼之经
其失安在宜于今者其理安从其悉陈无隐
修言用周礼以致乱者王莽后周而王安石之乱宋即
在同时修为策问已见其端而为是说邪抑偶合邪修
知贡举时安石之祸未炽也周礼一书宋儒终不敢直
以为非周公所作或言王莽时刘歆伪撰篇章篡入之
以媚新室俾其虐政若出周公之旧典者而礼家龂龂
以为不可今观修文核计六官之属五万馀人而无员
其失安在宜于今者其理安从其悉陈无隐
修言用周礼以致乱者王莽后周而王安石之乱宋即
在同时修为策问已见其端而为是说邪抑偶合邪修
知贡举时安石之祸未炽也周礼一书宋儒终不敢直
以为非周公所作或言王莽时刘歆伪撰篇章篡入之
以媚新室俾其虐政若出周公之旧典者而礼家龂龂
以为不可今观修文核计六官之属五万馀人而无员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5a 页 WYG1447-0480a.png
额者尚不在内乃欲以千里之地供其禄糈则实势所
必无矣顾修所疑犹为举其小而遗其大也夫圣王之
治天下养人为大书曰厚生易曰损上益下诗刺苌楚
春秋讥税亩孔子曰富之孟子曰薄税敛大学曰财聚
则民散凡六经四子之书所以教万世之帝王公卿大
夫至于师长百执事者莫此为先焉盖天生贵者所以
养贱者也天生富者所以养贫者也此天地之性也圣
贤之所以为圣贤由欲利民也经书之所以为经书由
必无矣顾修所疑犹为举其小而遗其大也夫圣王之
治天下养人为大书曰厚生易曰损上益下诗刺苌楚
春秋讥税亩孔子曰富之孟子曰薄税敛大学曰财聚
则民散凡六经四子之书所以教万世之帝王公卿大
夫至于师长百执事者莫此为先焉盖天生贵者所以
养贱者也天生富者所以养贫者也此天地之性也圣
贤之所以为圣贤由欲利民也经书之所以为经书由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5b 页 WYG1447-0480b.png
欲垂利民之典则于万世也今观周礼司市质人廛人
肆长泉府司门司关山虞林衡川衡泽虞迹人丱人角
人羽人掌葛掌染掌茶掌蜃之属举市廛门关山林川
泽所有鸟兽鱼鳖草木玉石一切货贿之属莫不设之
厉禁而尽征之入市有税入门有税入关有税避而不
入即没入之地所从产又官守而以时入之甚至民有
称贷又官取其息不如禁者执而诛罚之如是则天之
所生地之所长人之所养俱入朝廷不留一丝毫之遗
肆长泉府司门司关山虞林衡川衡泽虞迹人丱人角
人羽人掌葛掌染掌茶掌蜃之属举市廛门关山林川
泽所有鸟兽鱼鳖草木玉石一切货贿之属莫不设之
厉禁而尽征之入市有税入门有税入关有税避而不
入即没入之地所从产又官守而以时入之甚至民有
称贷又官取其息不如禁者执而诛罚之如是则天之
所生地之所长人之所养俱入朝廷不留一丝毫之遗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6a 页 WYG1447-0480c.png
利以与民矣虽王莽之虐恐其力亦不能悉如书中之
所载以尽行其厉民之事也而谓周公为之乎若夫有
天地而后有万物有万物而后有男女有男女而后有
夫妇中庸曰造端乎夫妇夫妇诚人道之始也今周礼
媒氏曰中春之月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
而不用令者罚之又曰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如
是则是设之官立之禁驱天下女子之未有夫者必奔
而夫死者必嫁也诚何心哉其他琐细不具论即此二
所载以尽行其厉民之事也而谓周公为之乎若夫有
天地而后有万物有万物而后有男女有男女而后有
夫妇中庸曰造端乎夫妇夫妇诚人道之始也今周礼
媒氏曰中春之月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
而不用令者罚之又曰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如
是则是设之官立之禁驱天下女子之未有夫者必奔
而夫死者必嫁也诚何心哉其他琐细不具论即此二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6b 页 WYG1447-0480d.png
大端在上者虽有关雎麟趾之意又如之何其可行邪
由此观之即便周公果有是书亦已不传于后世孟子
不云乎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岂孟子时已无
其籍而今日犹有全书邪纵使尚有断简残编之没于
莽秽榛杂中者非圣人复起其孰能辨之然则或谓刘
歆媚莽所作者似亦十得六七也
由此观之即便周公果有是书亦已不传于后世孟子
不云乎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岂孟子时已无
其籍而今日犹有全书邪纵使尚有断简残编之没于
莽秽榛杂中者非圣人复起其孰能辨之然则或谓刘
歆媚莽所作者似亦十得六七也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7a 页 WYG1447-0481a.png
问进士策
问古之取士者上下交相待以成其美今之取士者上
下交相害欲济于事可乎古之士教养有素而进取有
渐上之礼其下者厚故下之自守者重上非厚礼不能
以得士士非自重不能以见礼于上故有国者设爵禄
车服礼乐于朝以待其下为士者修仁义忠信孝悌于
家以待其上设于朝者知下之能副其待则愈厚居下
者知上之不薄于已故愈重此岂不交相成其美欤后
问古之取士者上下交相待以成其美今之取士者上
下交相害欲济于事可乎古之士教养有素而进取有
渐上之礼其下者厚故下之自守者重上非厚礼不能
以得士士非自重不能以见礼于上故有国者设爵禄
车服礼乐于朝以待其下为士者修仁义忠信孝悌于
家以待其上设于朝者知下之能副其待则愈厚居下
者知上之不薄于已故愈重此岂不交相成其美欤后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7b 页 WYG1447-0481b.png
世之士则反是上之待其下也以为干利而进尔虽有
爵禄之设而日为之防以革进之滥者下之视其上也
以为虽自重上孰我知不自进则不能以达由是上之
待其下也益薄下之自守者益不重而轻呜呼居上者
欲得其人在下者欲行其道其可得邪原夫三代取士
之制如何汉魏迨今其变制又如何宜历道其详也制
失其本致其反古当自何始今之士皆学古通经稍知
自重矣而上之所以礼之者未加厚也噫由上之厚然
爵禄之设而日为之防以革进之滥者下之视其上也
以为虽自重上孰我知不自进则不能以达由是上之
待其下也益薄下之自守者益不重而轻呜呼居上者
欲得其人在下者欲行其道其可得邪原夫三代取士
之制如何汉魏迨今其变制又如何宜历道其详也制
失其本致其反古当自何始今之士皆学古通经稍知
自重矣而上之所以礼之者未加厚也噫由上之厚然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8a 页 WYG1447-0481c.png
后致下之自重欤必下之自重然后上礼之厚欤二者
两不为之先其势亦奚由而合也宜具陈其本末与其
可施于今者以对
学校之教不逮于古而取士无长策矣其上下交相失
之故具见于篇盖千古贤君志士之所同慨也
两不为之先其势亦奚由而合也宜具陈其本末与其
可施于今者以对
学校之教不逮于古而取士无长策矣其上下交相失
之故具见于篇盖千古贤君志士之所同慨也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9a 页 WYG1447-0482a.png
泰誓论
书称商始咎周以乘黎乘黎者西伯也西伯以征伐诸
侯为职事其伐黎而胜也商人已疑其难制而恶之使
西伯赫然见其不臣之状与商并立而称王如此十年
商人反晏然不以为怪其父师老臣如祖伊微子之徒
亦默然相与熟视而无一言此岂近于人情邪由是言
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以纣之雄猜暴虐
尝醢九侯而脯鄂侯矣西伯闻之窃叹遂执而囚之几
书称商始咎周以乘黎乘黎者西伯也西伯以征伐诸
侯为职事其伐黎而胜也商人已疑其难制而恶之使
西伯赫然见其不臣之状与商并立而称王如此十年
商人反晏然不以为怪其父师老臣如祖伊微子之徒
亦默然相与熟视而无一言此岂近于人情邪由是言
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以纣之雄猜暴虐
尝醢九侯而脯鄂侯矣西伯闻之窃叹遂执而囚之几
卷二十五目录 第 19b 页 WYG1447-0482b.png
不免死至其叛已不臣而自王乃反优容而不问者十
年此岂近于人情邪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
者妄说也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使西伯
不称臣而称王安能服事于商乎且谓西伯称王者起
于何说而孔子之言万世之信也由是言之谓西伯受
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伯夷叔齐古之知义之士也方
其让国而去顾天下皆莫可归闻西伯之贤共往归之
当是时纣虽无道天子也天子在上诸侯不称臣而称
年此岂近于人情邪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
者妄说也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使西伯
不称臣而称王安能服事于商乎且谓西伯称王者起
于何说而孔子之言万世之信也由是言之谓西伯受
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伯夷叔齐古之知义之士也方
其让国而去顾天下皆莫可归闻西伯之贤共往归之
当是时纣虽无道天子也天子在上诸侯不称臣而称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0a 页 WYG1447-0482c.png
王是僭叛之国也然二子不以为非依之久而不去至
武王伐纣始以为非而弃去彼二子者始顾天下莫可
归卒依僭叛之国而不去不非其父而非其子此岂近
于人情邪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
书之泰誓称十有一年说者因以谓自文王受命九年
及武王居丧二年并数之尔是以西伯听虞芮之讼谓
之受命以为元年此又妄说也古者人君即位必称元
年常事尔不以为重也后世曲学之士说春秋始以改
武王伐纣始以为非而弃去彼二子者始顾天下莫可
归卒依僭叛之国而不去不非其父而非其子此岂近
于人情邪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
书之泰誓称十有一年说者因以谓自文王受命九年
及武王居丧二年并数之尔是以西伯听虞芮之讼谓
之受命以为元年此又妄说也古者人君即位必称元
年常事尔不以为重也后世曲学之士说春秋始以改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0b 页 WYG1447-0482d.png
元为重事然则果常事欤固不足道也果重事欤西伯
即位已改元矣中间不宜改元而又改元至武王即位
宜改元而反不改元乃上冒先君之元年并其居丧称
十一年及其灭商而得天下其事大于听讼远矣又不
改元由是言之谓西伯以受命之年为元年者妄说也
后之学者知西伯生不称王而中间不再改元则诗书
所载文武之事粲然明白而不诬矣或曰然则武王毕
丧伐纣而秦誓曷为称十有一年对曰毕丧伐纣出于
即位已改元矣中间不宜改元而又改元至武王即位
宜改元而反不改元乃上冒先君之元年并其居丧称
十一年及其灭商而得天下其事大于听讼远矣又不
改元由是言之谓西伯以受命之年为元年者妄说也
后之学者知西伯生不称王而中间不再改元则诗书
所载文武之事粲然明白而不诬矣或曰然则武王毕
丧伐纣而秦誓曷为称十有一年对曰毕丧伐纣出于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1a 页 WYG1447-0483a.png
诸家之小说而泰誓六经之明文也昔者孔子当衰周
之际患众说纷纭以惑乱当世于是退而修六经以为
后世法及孔子既殁去圣稍远而众说复兴与六经相
乱自汉以来莫能辩正今有卓然之士一取信乎六经
则泰誓者武王之事也十有一年者武王即位之十有
一年尔复何疑哉司马迁作周本纪虽曰武王即位九
年祭于文王之墓然后治兵于孟津至作伯夷列传则
又载父死不葬之说皆不可为信是以吾无取焉取信
之际患众说纷纭以惑乱当世于是退而修六经以为
后世法及孔子既殁去圣稍远而众说复兴与六经相
乱自汉以来莫能辩正今有卓然之士一取信乎六经
则泰誓者武王之事也十有一年者武王即位之十有
一年尔复何疑哉司马迁作周本纪虽曰武王即位九
年祭于文王之墓然后治兵于孟津至作伯夷列传则
又载父死不葬之说皆不可为信是以吾无取焉取信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1b 页 WYG1447-0483b.png
于书可矣
乍读斯论一则曰妄说再则曰妄说更三四称而不止
若言之无文者绎思之而后知其用意也无逸曰文王
受命惟中身盖由武王已得天下之后而推本言之耳
周公若曰当文王之中年已可朝诸侯有天下而不改
臣节文王所以为至德也文王非不能得天下而必待
武王也孔子亦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已笑后世不察转因受命惟中身一语
乍读斯论一则曰妄说再则曰妄说更三四称而不止
若言之无文者绎思之而后知其用意也无逸曰文王
受命惟中身盖由武王已得天下之后而推本言之耳
周公若曰当文王之中年已可朝诸侯有天下而不改
臣节文王所以为至德也文王非不能得天下而必待
武王也孔子亦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已笑后世不察转因受命惟中身一语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2a 页 WYG1447-0483c.png
而谓文王有灭商之心且显有叛商之迹推其年岁当
在戡黎之时遂谓其时西伯称王改元武王本文王之
志以伐商即位不改元而于泰誓之十有三年谬解纷
纭曹操司马懿遂有吾其为周文王之语经之不明人
伦之大患修既确见其妄辞而辟之应不遗馀力故不
惜言重辞复为斩斩龂龂之辞凡以明人伦云尔
在戡黎之时遂谓其时西伯称王改元武王本文王之
志以伐商即位不改元而于泰誓之十有三年谬解纷
纭曹操司马懿遂有吾其为周文王之语经之不明人
伦之大患修既确见其妄辞而辟之应不遗馀力故不
惜言重辞复为斩斩龂龂之辞凡以明人伦云尔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3a 页 WYG1447-0484a.png
本论
天下之事有本末其为治者有先后尧舜之书略矣后
世之治天下未尝不取法于三代者以其推本末而知
所先后也三王之为治也以理数均天下以爵地等邦
国以井田域民以职事任官天下有定数邦国有定制
民有定业官有定职使下之共上勤而不困上之治下
简而不劳财足于用而可以备天灾也兵足以禦患而
不至于为患也凡此具矣然后饰礼乐兴仁义以教道
天下之事有本末其为治者有先后尧舜之书略矣后
世之治天下未尝不取法于三代者以其推本末而知
所先后也三王之为治也以理数均天下以爵地等邦
国以井田域民以职事任官天下有定数邦国有定制
民有定业官有定职使下之共上勤而不困上之治下
简而不劳财足于用而可以备天灾也兵足以禦患而
不至于为患也凡此具矣然后饰礼乐兴仁义以教道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3b 页 WYG1447-0484b.png
之是以其政易行其民易使风俗淳厚而王道成矣虽
有荒子孱孙继之犹七八百岁而后已夫三王之为治
岂有异于人哉财必取于民官必养于禄禁暴必以兵
防民必以刑与后世之治者大抵同也然后世常多乱
败而三王独能安全者何也三王善推本末知所光后
而为之有条理后之有天下者孰不欲安且治乎用心
益劳而政益不就諰諰然常恐乱败及之而辄以至焉
者何也以其不推本末不知先后而已今之务众矣所
有荒子孱孙继之犹七八百岁而后已夫三王之为治
岂有异于人哉财必取于民官必养于禄禁暴必以兵
防民必以刑与后世之治者大抵同也然后世常多乱
败而三王独能安全者何也三王善推本末知所光后
而为之有条理后之有天下者孰不欲安且治乎用心
益劳而政益不就諰諰然常恐乱败及之而辄以至焉
者何也以其不推本末不知先后而已今之务众矣所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4a 页 WYG1447-0484c.png
当先者五也其二者有司之所知其三者则未之思也
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系天下之安危莫先乎兵此有
司之所知也然财丰矣取之无限而用之无度则下益
屈而上益劳兵强矣而不知所以用之则兵骄而生祸
所以节财用兵者莫先乎立制制已具备兵已可使财
已足用所以共守之者莫先乎任人是故均财而节兵
立法以制财任贤以守法尊名以厉贤此五者相为用
有天下者之常务当今之世所先而执事者之所忽也
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系天下之安危莫先乎兵此有
司之所知也然财丰矣取之无限而用之无度则下益
屈而上益劳兵强矣而不知所以用之则兵骄而生祸
所以节财用兵者莫先乎立制制已具备兵已可使财
已足用所以共守之者莫先乎任人是故均财而节兵
立法以制财任贤以守法尊名以厉贤此五者相为用
有天下者之常务当今之世所先而执事者之所忽也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4b 页 WYG1447-0484d.png
今四海之内非有乱也上之政令非有暴也天时水旱
非有大故也君臣上下非不和也以晏然至广之天下
无一间隙之端而南夷敢杀天子之命吏西夷敢有崛
强之王北夷敢有抗礼之帝者何也生齿之数日益众
土地之产日益广公家之用日益急四夷不服中国不
尊天下不实者何也以五者之不备故也请试言其一
二方今农之趣耕可谓劳矣工商取利乎山泽可谓勤
矣上之徵赋𣙜易商利之臣可谓纤悉而无遗矣然一
非有大故也君臣上下非不和也以晏然至广之天下
无一间隙之端而南夷敢杀天子之命吏西夷敢有崛
强之王北夷敢有抗礼之帝者何也生齿之数日益众
土地之产日益广公家之用日益急四夷不服中国不
尊天下不实者何也以五者之不备故也请试言其一
二方今农之趣耕可谓劳矣工商取利乎山泽可谓勤
矣上之徵赋𣙜易商利之臣可谓纤悉而无遗矣然一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5a 页 WYG1447-0485a.png
遇水旱如明道景祐之间则天下公私乏绝是无事之
世民无一岁之备而国无数岁之储也以此知财之不
足也古之善用兵者可使之赴水火今厢禁之军有司
不敢役必不得已而暂用之则谓之借倩彼兵相谓曰
官倩我而官之文符亦曰倩夫赏者所以酬劳也今以
大礼之故不劳之赏三年而一遍所费八九百万有司
不敢缓月日之期兵之得赏不以无功知愧乃称多量
少比好嫌恶小不如意则群聚而呼持梃欲击天子之
世民无一岁之备而国无数岁之储也以此知财之不
足也古之善用兵者可使之赴水火今厢禁之军有司
不敢役必不得已而暂用之则谓之借倩彼兵相谓曰
官倩我而官之文符亦曰倩夫赏者所以酬劳也今以
大礼之故不劳之赏三年而一遍所费八九百万有司
不敢缓月日之期兵之得赏不以无功知愧乃称多量
少比好嫌恶小不如意则群聚而呼持梃欲击天子之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5b 页 WYG1447-0485b.png
大吏无事之时其犹若此以此知兵骄也夫财用悉出
而犹不足者以无定数也兵之敢骄者以用之未得其
术以此知制之不立也夫财匮兵骄法制未一而莫有
奋然忘身许国者以此知不任人也不任人者非无人
也彼或挟材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
不敢奋露惟恐近于名以犯时人所恶是以人人变贤
为愚愚者无所责贤者被讥疾遂使天下之事将弛废
而莫敢出力以为之此不尚名之弊者天下之最大患
而犹不足者以无定数也兵之敢骄者以用之未得其
术以此知制之不立也夫财匮兵骄法制未一而莫有
奋然忘身许国者以此知不任人也不任人者非无人
也彼或挟材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
不敢奋露惟恐近于名以犯时人所恶是以人人变贤
为愚愚者无所责贤者被讥疾遂使天下之事将弛废
而莫敢出力以为之此不尚名之弊者天下之最大患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6a 页 WYG1447-0485c.png
也故曰五者之皆废也前日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
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
十馀岁甚者三四岁而亡夫五代之主岂皆愚者邪其
心岂乐祸乱而不欲为久安之计乎顾其力有不能为
者时也当是时也东有汾晋西有岐蜀北有强胡南有
江淮闽广吴越荆潭天下分为十三四四面环之以至
狭之中国又有叛将强臣割而据之其君天下者类皆
为国日浅威德未洽强君武主力而为之仅以自守不
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
十馀岁甚者三四岁而亡夫五代之主岂皆愚者邪其
心岂乐祸乱而不欲为久安之计乎顾其力有不能为
者时也当是时也东有汾晋西有岐蜀北有强胡南有
江淮闽广吴越荆潭天下分为十三四四面环之以至
狭之中国又有叛将强臣割而据之其君天下者类皆
为国日浅威德未洽强君武主力而为之仅以自守不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6b 页 WYG1447-0485d.png
幸孱子懦孙不过一再传而复乱败是以养兵如儿子
之啖虎狼犹恐不为用尚何敢制以残弊之民人赡无
赀之征赋头会箕敛犹恐不足尚何曰节财以富民天
下之势方若敝庐补其奥则隅坏整其桷则栋倾枝撑
扶持苟存而已尚何暇法象规圜矩方而为制度乎是
以兵无制用无节国家无法度一切苟且而已今宋之
为宋八十年矣外平僭乱无抗敌之国内削方镇无强
叛之臣天下为一四海晏然为国不为不久天下不为
之啖虎狼犹恐不为用尚何敢制以残弊之民人赡无
赀之征赋头会箕敛犹恐不足尚何曰节财以富民天
下之势方若敝庐补其奥则隅坏整其桷则栋倾枝撑
扶持苟存而已尚何暇法象规圜矩方而为制度乎是
以兵无制用无节国家无法度一切苟且而已今宋之
为宋八十年矣外平僭乱无抗敌之国内削方镇无强
叛之臣天下为一四海晏然为国不为不久天下不为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7a 页 WYG1447-0486a.png
不广也语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言有资者其为易也
方今承三圣之基业据万乘之尊名以有四海一家之
天下尽大禹贡赋之地莫不内输惟上之所取不可谓
乏财六尺之卒荷戈胜甲力彀五石之弩弯二石之弓
者数百万惟上制而令之不可谓乏兵中外之官居职
者数千员官三班吏部常积者又数百三岁一诏布衣
而应诏者万馀人试礼部者七八千惟上之择不可谓
乏贤民不见兵革于今几四十年矣外振兵武攘夷狄
方今承三圣之基业据万乘之尊名以有四海一家之
天下尽大禹贡赋之地莫不内输惟上之所取不可谓
乏财六尺之卒荷戈胜甲力彀五石之弩弯二石之弓
者数百万惟上制而令之不可谓乏兵中外之官居职
者数千员官三班吏部常积者又数百三岁一诏布衣
而应诏者万馀人试礼部者七八千惟上之择不可谓
乏贤民不见兵革于今几四十年矣外振兵武攘夷狄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7b 页 WYG1447-0486b.png
内修法度兴德化惟上之所为不可谓无暇以天子之
慈圣仁俭得一二明智之臣相与而谋之天下积聚可
如文景之富制礼作乐可如成周之盛奋发威烈以耀
名誉可如汉武帝唐太宗之显赫论道德可兴尧舜之
治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
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
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
之时又有能致之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慈圣仁俭得一二明智之臣相与而谋之天下积聚可
如文景之富制礼作乐可如成周之盛奋发威烈以耀
名誉可如汉武帝唐太宗之显赫论道德可兴尧舜之
治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
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
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
之时又有能致之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8a 页 WYG1447-0486c.png
此文切中宋仁宗时政事之失汉之不复于三代人每
为文景叹宋之遽衰于神哲人亦每为仁英惜盖国无
人焉孰与为理此雅诗所以颂美人君必以贤才众多
为辞盖国家之福天地之祥诚莫大乎此也
为文景叹宋之遽衰于神哲人亦每为仁英惜盖国无
人焉孰与为理此雅诗所以颂美人君必以贤才众多
为辞盖国家之福天地之祥诚莫大乎此也
卷二十五目录 第 28b 页 WYG1447-0486d.png
御选唐宋文醇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