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目录 第 1a 页 WYG1418-0649a.png

御选古文渊鉴卷五十九目录
宋
朱熹
壬午应诏封事
辛丑延和奏劄二
戊申封事
甲寅行宫便殿奏劄二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a 页 WYG1418-0650a.png

御选古文渊鉴卷五十九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臣/)徐(乾学/)等奉
旨编注
宋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松子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尽九考立朝才四十日自熹去国始禁伪)
(学日益急而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
(主黄干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鬯其徵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b 页 WYG1418-0650b.png

壬午应诏封事(时熹为左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
(事时为绍兴三/十二年八月)
臣伏读诏书有曰朕躬有过失朝政有阙遗斯民有戚
休四海有利病并许中外士庶直言极谏者臣闻召公
之戒成王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见召/诰)孟
子之言亦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方今天命之眷顾方
新人心之靳向方切此亦陛下端本正始自贻哲命之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a 页 WYG1418-0650c.png

下之人传诵道说有年于兹今者正位宸极万物咸睹
其心盖皆以非常之事非常之功望于陛下不但为守
文之良主而已也然而祖宗之境土未复宗庙之雠耻
未除戎寇之奸谲不常生民之困悴已极方此之时陛
下所以汲汲有为以副生灵之望者当如何哉然则今
日之事非独陛下不可失之时抑国家盛衰治乱之机
庙社安危荣辱之兆亦皆决乎此矣臣愚死罪窃以为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b 页 WYG1418-0650d.png

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也利害休戚
虽不可遍以疏举然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盖学不
讲则过失萌矣计不定则阙遗大矣本不端则末流之
弊不可胜言矣臣请得为陛下详言之臣闻之尧舜禹
之相授也其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
厥中夫尧舜禹皆大圣人也生而知之宜无事于学矣
而犹曰精犹曰一犹曰执者明虽生而知之亦资学以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a 页 WYG1418-0651a.png

而窥也然窃闻之道路陛下毓德之初亲御简策衡石
之程(秦始皇以衡石量书决事日夜有程衡秤衡也/石百二十斤言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也)不
过讽咏文辞吟诵情性而已比年以来圣心独诣欲求
大道之要又颇留意于老子释氏之书疏远传闻未知
信否然私独以为若果如此则非所以奉承天锡神圣
之资而跻之尧舜之盛者也盖记诵华藻非所以探渊
源而出治道虚无寂灭非所以贯本末而立大中是以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b 页 WYG1418-0651b.png

使事物之过乎前者义理所存纤微毕照瞭然乎心目
之间不容毫发之隐则自然意诚心正而所以应天下
之务者若数一二辨黑白矣苟惟不学与学焉而不主
乎此则内外本末颠倒缪戾虽有聪明睿智之资孝友
恭俭之德而智不足以明善识不足以穷理终亦无补
乎天下之治乱矣然则人君之学与不学所学之正与
不正在乎方寸之间而天下国家之治不治见乎彼者
卷五十九目录 第 5a 页 WYG1418-0651c.png

此类之谓也盖致知格物者尧舜所谓精一也正心诚
意者尧舜所谓执中也自古圣人口授心传而见于行
事者惟此而已至于孔子集厥大成然进而不得其位
以施之天下故退而笔之以为六经以示后世之为天
下国家者于其间语其本末终始先后之序尤详且明
者则今见于戴氏之记所谓大学篇者是也故承议郎
程颢与其弟崇政殿说书颐近世大儒实得孔孟以来
卷五十九目录 第 5b 页 WYG1418-0651d.png

至论也臣愚伏愿陛下捐去旧习无用浮华之文攘斥
似是而非邪诐之说少留圣意于此遗经延访真儒深
明厥旨者置诸左右以备顾问研究充扩务于至精至
一之地而知天下国家之所以治者不出于此然后知
体用之一原显微之无间而独得乎尧舜禹汤文武周
公孔子之所传矣于是考之以六经之文监之以历代
之迹会之于心以应当世无穷之变以陛下之明圣而
卷五十九目录 第 6a 页 WYG1418-0652a.png

所能量哉臣又闻之为天下国家者必有一定不易之
计而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攘寇盗而己矣非隐奥
而难知也然其计所以不时定者以讲和之说疑之也
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雠则其不可和也义理明
矣而或者犹为是说者其意必曰今本根未固形势未
成进未有可以恢复中原之策退未有可以备禦冲突
之方不若縻以虚礼因其来聘遣使报之请复土疆示
卷五十九目录 第 6b 页 WYG1418-0652b.png

兴补而大为之备万一天意悔过或诱其衷则我之所
大欲者将不用一士之命而可以坐得何惮而不为哉
(隆兴元年汤思退入相倡和议陈康伯周夔洪迈等皆/上疏谓敌意欲和则我军民得以休息为自治之计以)
(待中原之变而图之是万全之计也按朱子/上书时思退犹未相然当时已有持此议者)臣窃以为
知义理之不可为矣而犹为之者必以有利而无害故
也而以臣策之所谓讲和者有百害无一利夫议者所
谓本根未固形势未成进不能攻退不能守何为而然
卷五十九目录 第 7a 页 WYG1418-0652c.png

可成之理何哉进无生死一决之计而退有迁延可已
之资则人之情虽欲勉彊自力于进为而其气固已涣
然离沮而莫之应矣其守之也必不坚其发之也必不
勇此非其志之本然气为势所分志为气所夺故也故
今日讲和之说不罢则陛下之励志必浅大臣之任责
必轻将士之赴功必缓官人百吏之奉承必不能悉其
心力以听上之所欲为然则本根终欲何时而固形势
卷五十九目录 第 7b 页 WYG1418-0652d.png

恃哉其不可冀明矣若曰以虚礼縻之则彼虽仁义不
足而凶狡有馀诚有谋我之心则岂为区区之虚礼而
骄诚有兼我之势则亦岂为区区之虚礼而辍哉若曰
示之以弱则是披腹心露情实而示之以本然之弱非
强而示之弱之谓也适所以使之窥见我之底蕴知我
之无谋而益无忌惮耳纵其不来我恃此以自安势分
气夺日复一日如前所云者虽旷日十年亦将何计之
卷五十九目录 第 8a 页 WYG1418-0653a.png

寇者乃所以养寇而自缓为彼计则善矣而非吾臣子
所宜言也且彼抚有中原岁取金币据全盛之势以致
和与不和之权少懦则以和要我而我不敢动力足则
大举深入而我不及支盖彼以从容制和而其操术常
行乎和之外是以利伸否蟠而进退皆得而我方且仰
首于人以听和与不和之命谋国者惟恐失金人之驩
而不为久远之计进则失中原事机之会退则沮忠臣
卷五十九目录 第 8b 页 WYG1418-0653b.png

以跋前疐后而进退皆失自宣和靖康以来首尾三四
十年金人专持此计中吾腹心决策制胜纵横前却无
不如其意者而我堕其术中曾不省悟危国亡师如出
一辙去岁之事人谓朝廷其知之矣而解严未几彼使
复至彼何惮于我而遽为若是是又欲以前策得志于
我而我犹不悟也受而报之信节未还而海州之围已
急矣(绍兴三十一年七月金主亮南侵次年闰二月金/使高忠建至临安宋遣起居舍人洪迈往聘且贺)
卷五十九目录 第 9a 页 WYG1418-0653c.png

岂易可测而议者犹欲以己试败事之馀谋当之其亦
不思也哉至于请复土疆而冀其万一之得(高宗遣洪/迈赐以手)
(札曰彼若能以河南地见/归正复屈已亦何所惜)此又不思之大者夫土疆我
之旧也虽不幸沦没而岂可使彼仇雠之国得以制其
予夺之权哉顾吾之德之力如何耳我有以取之则彼
将不能有而自归于我我无以取之则彼安肯举吾力
之所不能取者而与我哉且彼能有之而我不能取则
卷五十九目录 第 9b 页 WYG1418-0653d.png

有大恩我有大费而所得者未必坚也向者燕云三京
之事可以监矣(宣和五年金人约宋共攻辽许宋山后/六州宋得以收燕云后二年金复取燕)
(山长驱至汴宋以汴梁为东京河南为西京大名为北/京南渡时皆入于金绍兴九年金以三京归宋次年复)
(取/之)是岂可不为之寒心也哉假使万有一而出于必不
然之计彼诚不我欺而不责其报我必能自保而永无
他虞则固善矣然以堂堂大宋不能自力以复祖宗之
土宇顾乃乞丐于仇雠之所有以为国家臣虽不肖窃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0a 页 WYG1418-0654a.png

及陛下嗣位天下之望曰庶几乎而赦书下者方且禁
切诸将毋得进兵申遣使介告谕纂承之意继修和好
之礼亦若有意于和议之必成而坐待土疆之自复者
远近传闻顿失所望臣愚不能识其何说而窃叹左右
者用计之不详也古语有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彼
以好来而兵不戢我所以应之者常不免出于两涂而
无一定之计岂非所谓疑事也哉以此号令使观听荧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0b 页 WYG1418-0654b.png

成恢复之功亦已难矣然失之未远易以改图往者不
可谏而来者犹可追也愿陛下畴咨大臣总览群策鉴
失之之由求应之之术断以义理之公参以利害之实
罢黜和议追还使人苟未渡淮犹将可及自是以往闭
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纲纪厉风俗使吾修政事攘寇盗
之外了然无一毫可恃以为迁延中已之资而不敢怀
顷刻自安之意然后将相军民远近中外无不晓然知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1a 页 WYG1418-0654c.png

厉以图事功数年之外志定气饱国富兵强于是视吾
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中原故地不为
吾有而将焉往此不过少迟数年之久而理势得全名
正实利其与讲和请地苟且侥倖必不可成之虚计不
可同年而语也明矣惟陛下深留圣意毋忽则天下幸
甚至于四海之利病臣则以为系于斯民之戚休斯民
之戚休臣则以为系乎守令之贤否然而监司者守令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1b 页 WYG1418-0654d.png

之地亦在乎朝廷而己陛下以为今日之监司奸赃狼
藉肆虐以病民者谁则非宰执台谏之亲旧宾客乎其
既失势者陛下既按见其交私之状而斥去之矣尚在
势者岂无其人顾陛下无自而知之耳然则某事之利
为民之休某事之病为民之戚陛下虽欲闻之亦谁与
奉承而致诸民哉臣以为惟以正朝廷为先务则其患
可不日而自革而陛下似亦有意乎此矣盖前日所号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2a 页 WYG1418-0655a.png

具岂有大于此者哉然其才之所长者不同则任之所
宜者亦异愿陛下于其大者使之赞元经体以亮天工
于其细者使之居官任责以熙庶绩能外事者使任典
戎干方之责明治体者使备拾遗补过之官又使之各
举所知布之列位以共图天下之事使疏而贤者虽远
不遗亲而否者虽迩必弃毋主先入以致偏听独任之
讥毋笃私恩以犯示人不广之戒进退取舍惟公论之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2b 页 WYG1418-0655b.png

司得其人而后列郡之得失可得而知郡守得其人而
后属县之治否可得而察重其任以责其成举其善而
惩其恶夫如是则事之所谓利民之所谓休将无所不
举事之所谓病民之所谓戚将无所不除又何足以劳
圣虑哉苟惟不然而切切然今日降一诏明日行一事
欲以惠民而适增其扰者有之欲以兴利而益重其害
者有之纷纭丛脞既非君道所宜宣布奉行徒为观听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3a 页 WYG1418-0655c.png

所以宽赋役备赈赡业流逋销盗贼之计尤在于郡县
之得其人而其本原之地则又有在愿陛下深留圣意
毋忽则天下幸甚盖天下之事至于今日无一不弊而
不可以胜陈以献言者之众则或已能略尽之矣然求
其所谓要道先务而不可缓者此三事是也夫讲学所
以明理而𨗳之于前定计所以养气而督之于后任贤
所以修政而经纬乎其中天下之事无出乎此者矣伏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3b 页 WYG1418-0655d.png

乘势有为之会于此三言深加察纳果断力行以幸天
下
辛丑延和奏劄二(淳熙八年浙东大饥王淮荐/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召入)
(对首陈灾异之由与修德任/人之说凡七事此奏在其中)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
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4a 页 WYG1418-0656a.png

休私而邪者劳而日拙其效至于治乱安危有大相绝
者而其端特在夫一念之间而己舜禹相传所谓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正此谓也臣尝
窃怪陛下以大有为之资膺受付托忧勤愿治恭俭爱
民二十年于此矣而间者临轩慨然发叹乃或未免以
治效之不进为忧因窃以是推之而得其说请昧万死
为陛下一二陈之夫天下之治固必出于一人而天下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4b 页 WYG1418-0656b.png

其意于堂阼之上窔奥之中而必深求天下敦厚诚实
刚明公正之贤以为辅相使之博选士大夫之聪明达
理直谅敢言忠信廉节足以有为有守者随其器能寘
之列位使之交修众职以上辅君德下固邦本左右私
亵使令之贱无得以奸其间者有功则久其任不称则
更求贤者而易之盖其人可退而其位不可以苟充其
人可废而其任不可以轻夺此天理之当然而不可易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5a 页 WYG1418-0656c.png

其心廓然大公俨然至正泰然行其所无事而坐收百
官众职之成功一或反是则为人欲私意之病其偏党
反侧黮闇猜嫌固日扰扰乎方寸之间而奸伪谗慝丛
脞眩瞀又将有不可胜言者此亦理之必然也恭惟陛
下即政之初盖尝选建豪英任以政事矣不幸其间不
能尽得其人或以庸陋嵬琐不堪委寄或以朋比欺罔
自速罪辜而陛下之心又本有前日权臣跋扈之疑是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5b 页 WYG1418-0656d.png

充其位于是左右私亵使令之贱始得以奉清閒备驱
使(指曾魏龙大渊/王抃甘升等)而宰相之权日轻既而陛下亦虑其
势有所偏而因重以壅已也则又时听外庭之论虽甚
狂讦无所违忤意者将以阴察此辈之负犯而操切之
欲其有所忌惮而不敢肆于为恶陛下之用力则己劳
矣而其翕张禽纵之机周防畏备之计又可谓无遗巧
矣然而天下之势终不免于偏有所重而治乱安危之效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6a 页 WYG1418-0657a.png

正朝廷之大体则固己失其本矣而又欲兼听士大夫
之公言以为驾驭之术则士大夫之进见有时而近习
之从容无间士大夫之礼貌既庄而难亲其议论又苦
而难入近习便辟侧媚之态既足以蛊心志其胥吏狡
狯之术又足以眩聪明此其生熟甘苦既有所分则恐
陛下未及施其驾驭之策而先已堕其数中矣是以比
来陛下虽欲微抑此辈而此辈之势日重虽欲兼采公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6b 页 WYG1418-0657b.png

其轻而奸者又借力于陛下之所重以为窃位固宠之
计中外相应更济其私至于奸穷恶稔踪迹败露然后
其素轻者不免于谴何然犹委蛇盘礴不失其崇资峻
秩而攫取陛下之厚赐优礼以去其素重者则陛下固
未尝一问其朋比援引之奸也日往月来浸淫耗蚀使
陛下之德业日隳纲纪日坏邪佞充塞货赂公行兵怨
民愁盗贼间作灾异数见饥馑荐致盖群小相挻(挻引/也)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7a 页 WYG1418-0657c.png

乃独受其弊是则陛下之劳既不足以成天下之务而
反以败之其巧既不足以胜群小之奸而反以助成其
势若彼之所以蔽遮天理浊乱圣心则将益深锢而遂
至于不可解盖其失萌于一念之疑大臣而其为害展
转至此所谓差之毫釐谬以千里者臣恐陛下于此偶
未察也是以往岁蒙恩赐对去年应诏言事皆以明理
正心之说陈于陛下之前惓惓深衷实在于此而学浅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7b 页 WYG1418-0657d.png

清光敢毕其馀忠如此诚愿陛下深察天理以公圣心
广求贤才以修圣政则夫左右私亵使令之贱固已无
隙可投以误恩顾则又痛斥而远屏之以永除后日蔽
遮浊乱深锢之害庶几天下之事犹可复为而陛下之
国家将不至于卒受群小之弊臣至愚极陋学无所成
独有蝼蚁爱君忧国之心不能自己妄论至此悲愤填
臆伏惟陛下赦其罪而纳其忠深为宗庙社稷大计不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8a 页 WYG1418-0658a.png

(动容深/纳之)
戊申封事(浮熙十五年熹为江西提刑奏对称/旨除兵部郎官熹以足疾乞祠兵部)
(侍郎林栗论其傲睨命仍旧江西提刑周必/大叶适等交章救熹得以直宝文阁奉祠去)
(十二月熹既归/投匦进封事)
臣窃观今日天下之势如人之有重病内自心腹外达
四肢盖无一毛一发不受病者虽于起居饮食未至有
妨然其危迫之證深于医者固己望之而走矣是必得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8b 页 WYG1418-0658b.png

病根然后可以幸于安全如其不然则病日益深而病
者不觉其可寒心殆非俗医常药之所能及也故臣前
日之奏辄引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之语意盖为此而其
言有未尽也然天下之事所当言者不胜其众顾其序
有未及者臣不暇言且独以天下之大本与今日之急
务深为陛下言之盖天下之大本者陛下之心也今日
之急务则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维变化风俗爱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9a 页 WYG1418-0658c.png

下之留听焉臣之辄以陛下之心为天下之大本者何
也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
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
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
正盖不惟其赏之所劝刑之所威各随所向势有不能
已者而其观感之间风动神速又有甚焉是以人主以
眇然之身居深宫之中其心之邪正若不可得而窥者
卷五十九目录 第 19b 页 WYG1418-0658d.png

可掩此大舜所以有惟精惟一之戒孔子所以有克己
复礼之云皆所以正吾此心而为天下万事之本也此
心既正则视明听聪周旋中礼而身无不正是以所行
无过不及而能执其中虽以天下之大而无一人不归
吾之仁者然邪正之验著于外者莫先于家人而次及
于左右然后有以达于朝廷而及于天下焉若宫闱之
内端庄斋肃后妃有关雎之德后宫无盛色之讥贯鱼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0a 页 WYG1418-0659a.png

此则家之正也退朝之后从容燕息贵戚近臣携仆奄
尹(周书立政左右携仆/携持仆御之人也)陪侍左右各恭其职而上惮不
恶之严下谨戴盆之戒无一人敢通内外窃威福招权
市宠以紊朝政此则左右之正也内自禁省外彻朝廷
二者之间洞然无有毫发私邪之间然后发号施令群
听不疑进贤退奸众志咸服纪纲得以振而无侵挠之
患政事得以修而无阿私之失此所以朝廷百官六军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0b 页 WYG1418-0659b.png

固无从而得其正是数者一有不正而曰心正则亦安
有是理哉是以古先圣王兢兢业业持守此心虽在纷
华波动之中幽独得肆之地而所以精之一之克之复
之如对神明如临渊谷未尝敢有须臾之怠然犹恐其
隐微之间或有差失而不自知也是以建师保之官以
自开明列谏诤之职以自规正而凡其饮食酒浆衣服
次舍器用财贿与夫宦官宫妾之政无一不领于冢宰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1a 页 WYG1418-0659c.png

无纤芥之隙瞬息之顷得以隐其毫发之私盖虽以一
人之尊深居九重之邃而懔然常若立乎宗庙之中朝
廷之上此先王之治所以由内及外自微至著精粹纯
白无少瑕翳而其遗风馀烈犹可以为后世法程也陛
下试以是而思之吾之所以精一克复而持守其心者
果尝有如此之功乎所以修身齐家而正其左右者果
尝有如此之效乎宫省事禁臣固有不得而知者然不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1b 页 WYG1418-0659d.png

赂之流闾巷窃言久己不胜其籍籍矣臣窃以是窥之
则陛下之所以修之家者恐其未有以及古之圣王也
至于左右便嬖之私恩遇过当往者渊觌说抃之徒势
焰熏灼倾动一时(渊龙大渊也觌曾觌也说张说也抃/王抃也孝宗为建王时大渊与觌同)
(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骤迁閤门使兼皇城司势张/甚参政陈俊卿言其罪帝斥之于外张说娶寿圣皇后)
(女弟孝宗初累迁至签书枢密院事权势赫然淳熙元/年帝廉知欺罔责降外州王抃初为国信小吏淳熙中)
(积官至枢密都承旨恃恩专恣与曾觌甘/昪相结八年吏部侍郎赵汝愚论罢之)今己无可言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2a 页 WYG1418-0660a.png

(升乃德寿宫所荐为其有才耳/熹曰小人无才安能动人主)虽蒙圣慈委曲开譬然
臣之愚终窃以为此辈但当使之守门传命供埽除之
役不当假借崇长使得逞邪媚作淫巧于内以荡上心
立门庭招权势于外以累圣政而其有才无才有罪无
罪自不当论况其有才适所以为奸有罪而不可复用
乎且如向来主管丧事钦奉几筵之命远近传闻无不
窃笑臣不知国史书之野史记之播于外国传于后世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2b 页 WYG1418-0660b.png

陛下亦安能家置一喙而人晓之邪刑馀小丑不比人
类顾乃荧惑圣心亏损圣德以至此极而公卿大夫拱
手熟视无一言以救其失臣之痛心始者惟在于此比
至都城则又知此曹之用事者非独此人而侍从之臣
盖己有出其门者至其纳财之涂则又不于士大夫而
专于将帅臣于前日亦尝辄以面奏而陛下谕臣以为
诚当深察而痛惩之矣退而始闻陛下比于环列之尹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3a 页 WYG1418-0660c.png

人言然犹未尝明正其罪而反宠以崇资巨镇使即便
安此曹无知何所忌惮况中外将帅其不为比者无几
陛下亦未能推其类而悉去之也陛下竭生灵之膏血
以奉军旅之费本非得己而为军士者顾乃未尝得一
温饱甚者采薪织屦掇拾粪壤以度朝夕其又甚者至
使妻女盛涂泽倚市门以求食也怨詈谤讟悖逆绝理
至有不可闻者一有缓急不知陛下何所倚伩是皆将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3b 页 WYG1418-0660d.png

行货赂于近习以图进用彼此既厌足矣然后时以薄
少号为羡馀阴奉燕私之费以嫁士卒怨怒之毒于陛
下且幸陛下一受其献则后日虽知其罪而不得复有
所问也出入禁闼腹心之臣外交将帅共为欺蔽以至
于此岂有一毫爱戴陛下之心哉而陛下不悟反宠昵
之以是为我之私人至使宰相不得议其制置之得失
给谏不得论其除授之是非以此而观则陛下所以正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4a 页 WYG1418-0661a.png

哉据已分之所独有而不得以通乎其外之称也故自
匹夫而言则以一家为私而不得以通乎其乡自乡人
而言则以一乡为私而不得以通乎其国自诸侯而言
则以一国为私而不得以通乎天下至于天子则际天
之所覆极地之所载莫非已分之所有而无外之不通
矣又何以私为哉今以不能胜其一念之邪而至于有
私心以不能正其家人近习之故而至于有私人以私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4b 页 WYG1418-0661b.png

馀之献而至于有私财陛下上为皇天之所子全付所
覆使其无有私而不公之处其所以与我者亦不细矣乃
不能充其大而自为割裂以狭小之使天下万事之弊
莫不由此而出是岂不可惜也哉若以时势利害言之
则天下之势合则彊分则弱故诸葛亮之告其君曰宫
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5a 页 WYG1418-0661c.png

之蜀抗衡天下十分之九规取中原以兴汉室以亮忠
智为之深谋而其策不过如此可谓深知时务之要而
暗合乎先王之法矣夫以蜀之小而于其中又以公私
自分彼此如两国然(蜀后主禅用寺人黄皓疏远大臣/时孝宗亦信用潜邸旧臣故朱子)
(引以/为比)则是将以梁益之半图吴魏之全又且内小人而
外君子废法令而保奸回使内之所出者日有以贼乎
外公之所立者常不足以胜乎私则是此两国者又自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5b 页 WYG1418-0661d.png

之虞内有阴邪之寇日夜夹攻而不置为国家者亦己
危矣夫以义理言之既如彼以利害言之又如此则今
日之事如不蚤正臣恐陛下之心虽劳于求贤而一有
所妨乎此则贤人必不得用而所用者皆庸缪憸巧之
人虽勤于立政而一有所碍乎此则善政必不得立而
所行者皆阿私苟且之政日往月来养成祸本而贻燕
之谋未远辅相之职不修纪纲坏于上风俗坏于下民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6a 页 WYG1418-0662a.png

何以善其后也然则臣之所谓天下大本惟在陛下之
一心者可不汲汲皇皇而求有以正之哉至于辅翼太
子之说则臣前日所谓数世之仁者盖己微发其端而
未敢索言之也(索尽/也)夫太子天下之本其辅翼之不可
不谨见于保傅传者详矣(保傅传见/贾谊新书)陛下圣学高明洞
贯古今宜不待臣言而喻然而臣尝窃怪陛下所以调
护东宫者何其疏略之甚也由前所论而观之岂非所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6b 页 WYG1418-0662b.png

虑邪夫自王十朋陈良翰之后(王十朋乐清人有文行/孝宗为建王时十朋以)
(秘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孝宗立累迁侍御史东宫/建拜太子詹事陈良翰临海人孝宗除右正言后亦为)
(太子/詹事)宫寮之选号为得人而能称其职者盖己鲜矣而
又时使邪佞儇簿阘冗庸妄之辈或得参错于其间所
谓讲读闻亦姑以应文备数而未闻其有箴规之效至
于从容朝夕陪侍游燕者又不过使臣宦者数辈而己
皇太子睿性夙成阅理久熟虽若无待于辅𨗳然人心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7a 页 WYG1418-0662c.png

教世子者所以必选端方正直道术博闻之士与之居
处而又使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盖常谨之于微不
待其有过而后规也今三代之制虽不可考且以唐之
六典论之东宫之官师傅宾客既职辅𨗳而詹事府两
春坊实拟天子之三省故以詹事庶子领之其选甚重
(唐六典太子三师以道德辅太子太子三少奉太子以/观三师之道德凡三师三少无其人则阙之太子宾客)
(四人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詹事府詹事一人统东宫/三寺十率府政令左春坊左庶子二人掌侍从赞相礼)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7b 页 WYG1418-0662d.png

复置(宋初置东宫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俱从一品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俱从二品真宗仁宗升储各置三)
(少皆以宰相兼之馀时但为宰执致仕官若三太则以/待宰相之未至仆射者及枢密之致仕者神宗钦宗孝)
(宗光宗在东宫皆不置师傅至道元年置太子宾客二/人从三品以他官兼天禧中王曾等以执政兼后遂为)
(故事南渡/后不复设)而詹事庶子有名无实(仁宗升储置太子詹/事二人从三品以他)
(官兼光宗升储以王十朋陈良翰为太子詹事不兼他/官非常制也少詹事有员而不除人宋制有左右庶子)
(俱从五品左右谕德俱正六品仁宗神宗升/储始置以他官兼后左右或不并除无常制)其左右春
坊遂直以使臣掌之(使臣武臣也宋制春坊不用儒臣/与唐制异有主管春坊二人以内)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8a 页 WYG1418-0663a.png

子而不置师傅宾客则无以发其隆师亲友尊德乐义
之心独使春坊使臣得侍左右则无以防其戏慢媟狎
奇邪杂进之害此巳非细事矣至于皇孙德性未定闻见
未广(宁宗生于乾道四年淳熙十二年/封平阳郡王至是年二十一岁)又非皇太子之
比则其保养之具尤不可以不严而今日之官属尤不
备责任尤不专岂任事者亦有所未之思耶谓宜深诏
大臣讨论前代典故东宫除今已置官外别置师傅宾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8b 页 WYG1418-0663b.png

各复其职宫中之事一言之入一令之出必由于此而
后通焉又置赞善大夫(宋初有左右赞善/大夫但为加官)拟谏官以箴
阙失王府则宜稍仿六典亲王之制置傅友咨议以司
训𨗳(唐六典亲王府傅一人咨/议参军事一人友一人)置长史司马以总众职
(唐六典亲王府长史一人司/马一人统理庶寮纲纪职务)妙选耆德不杂他材皆置
正员不为兼职明其职掌以责功效则其官属己略备
矣陛下又当以时召之使侍燕游从容启迪凡古先圣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9a 页 WYG1418-0663c.png

与其勉慕而未能及愧悔而未能免者倾倒罗列悉以
告之则圣子神孙皆将有以得乎陛下心传之妙而宗
社之安统业之固可以垂于永久而无穷矣此今日急
务之一也至于选任大臣之说则臣前所谓劳于求贤
而贤人不得用者盖己发其端矣夫以陛下之聪明岂
不知天下之事必得刚明公正之人而后可任也哉其
所以常不得如此之人而反容鄙夫之窃位者非有他
卷五十九目录 第 29b 页 WYG1418-0663d.png

嬖之流不能尽由于法度若用刚明公正之人以为辅
相则恐其有以妨吾之事害吾之人而不得肆是以选
抡之际常先排摈此等寘之度外而后取凡罢懦软熟
平日不敢直言正色之人而揣摩之又于其中得其至
庸至陋决可保其不至于有所妨者然后举而加之于
位是以除书未出而其物色先定姓名未显而中外己
逆知其决非天下之第一流矣故以陛下之英明刚断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0a 页 WYG1418-0664a.png

顾常反得如秦桧晚年之执政台谏者而用之(自桧为/相至死)
(之日易执政二十八人皆无闻于世柔佞易制者又多/自言官听桧弹击辄以政府报之由中丞谏议而进者)
(凡十有二人然甫入即出/或一阅月或半年即罢去)彼以人臣窃国柄而畏忠言
之悟主以发其奸也故专取此流以塞贤路蔽主心乃
其势之不得己者陛下尊居宸极威福自己亦何赖于
此辈而乃与之共天下之政以自蔽其聪明自坏其纪
纲而使天下受其弊哉夫其所以取之者如此故其选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0b 页 WYG1418-0664b.png

彼之所以自任者亦轻夫以至庸之材当至轻之任则
虽名为大臣而其实不过供给唯诺奉行文书以求不
失其窠坐资级如吏卒之为而己求其有以辅圣德修
朝政而振纪纲不待智者而知其必不能也下此一等
则惟有作奸欺植党与纳货赂以浊乱陛下之朝廷耳
其尤甚者乃至十有馀年而后败露以去然其列布于
后以希次补者又己不过此等人矣盖自其为台諌为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1a 页 WYG1418-0664c.png

则亦无怪乎陛下常不得天下之贤材而属任之也然
方用之之初亦曰姑欲其无害于吾之私而己夫岂知
其所以害夫天下之公者乃至于此哉陛下试反是心
以求之则庶几乎得之矣盖不求其可喜而求其可畏
不求其能适吾意而求其能辅吾德不忧其自任之不
重而常恐吾所以任之者之未重不为燕私近习一时
之计而为宗社生灵万世无穷之计陛下诚以此取之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1b 页 WYG1418-0664d.png

之二也至于振肃纪纲变化风俗之说则臣前所谓勤
于立政而善政卒不得立者亦己发其端矣夫以陛下
之心忧勤愿治不为不至岂不欲夫纲维之振风俗之
美哉但以一念之间未能去其私邪之蔽是以朝廷之
上忠邪杂进刑赏不分士夫之间志趣卑污廉耻废坏
顾犹以为事理之当然而不思有以振厉矫革之也盖
明于内然后有以齐乎外无诸己而后可以非诸人今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2a 页 WYG1418-0665a.png

得以窟穴盘据于其间而陛下目见耳闻无非不公不
正之事则其所以熏蒸销铄使陛下好善之心不著疾
恶之意不深其害己有不可胜言者矣及其作奸犯法
则陛下又未能深割私爱而付诸外廷之议论以有司
之法是以纪纲不能无所挠败而所以施诸外者亦因
是而不欲深究切之且如顷年方伯连帅尝有以赃污
不法闻者矣鞫治未竟而己有与郡之命及台臣有言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2b 页 WYG1418-0665b.png

则又不复逮捕付狱名为降官而实以解散其事此虽
宰相曲庇乡党以欺陛下然臣窃意陛下非全然不悟
其欺者意必以为人情各有所私我既欲遂我之私则
彼亦欲遂彼之私君臣之间颜情稔熟则其势不得不
少容之且以为虽或如此亦未至甚害于事而不知其
败坏纲纪使中外闻之腹非巷议皆有轻侮朝廷之心
奸赃之吏则皆鼓舞相贺不复畏陛下之法令则亦非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3a 页 WYG1418-0665c.png

则两无所问而并去之监司挟私以诬郡守则不问其
曲直而两皆罢免监司使酒以凌郡守亦不问其曲直
而两皆与祠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则曲加保全而
使之去台谏怀其私恩阴拱不言而陛下亦不之问也
其有初自小官擢为台谏三四年间趋和承意不能建
明一事则年除岁迁至极其选一日论及一二武臣罪
恶则便斥为郡守而不与职名近典东畿远帅西蜀一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3b 页 WYG1418-0665d.png

实则言之晏然一无所诃山陵诸使鬻卖辟阙烦扰吏
民御史有言亦无行遣而或反得超迁御史言及畿漕
则名补卿列而实夺之权其所言者则虽量加绌削而
继以进用从班之中贤否尤杂至有终岁缄默不闻一
言以裨圣听者顾亦随群逐队排连攒补其桀黠者乃
敢造飞语立横议如臣前所陈者而宰相畏其凶焰反
挠公议而从之台谏亦不敢以闻于陛下而请其罪陛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4a 页 WYG1418-0666a.png

耶纲纪不振于上是以风俗颓敝于下盖其为患之日
久矣而浙中为尤甚大率习为软美之态依阿之言而
以不分是非不辨曲直为得计下之事上固不敢少忤
其意上之御下亦不敢稍咈其情惟其私意之所在则
千涂万辙经营计较必得而后己甚者以金珠为脯醢
以契劵为诗文宰相可啖则啖宰相近习可通则通近
习惟得之求无复廉耻父诏其子兄勉其弟一用此术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4b 页 WYG1418-0666b.png

人君子亦不免习于其说一有刚毅正直守道循理之
士出乎其间则群讥众排指为道学之人而加以矫激
之罪上惑圣聪下鼓流俗盖自朝廷之上以及闾里之
间十数年来以此二字禁锢天下之贤人君子复如崇
宣之间所谓元祐学术者(崇宁宣和皆/徽宗年号)排摈诋辱必使
无所容措其身而后己呜呼此岂治世之事而尚复忍
言之哉又其甚者乃敢诵言于众以为陛下尝谓今日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5a 页 WYG1418-0666c.png

播大为识者之忧而臣有以知其必非陛下之言也夫
仗节死义之士当平居无事之时诚若无所用者然古
之人君所以必汲汲以求之者盖以如此之人临患难
而能外死生则其在平世必能轻爵禄临患难而能尽
忠节则其在平世必能不诡随平日无事之时得而用
之则君心正于上风俗美于下足以逆折奸萌潜消祸
本自然不至真有仗节死义之事非谓必知后日当有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5b 页 WYG1418-0666d.png

此等人材必无所用而专取一种无道理无学识重爵
禄轻名义之人以为不务矫激而尊宠之是以纲纪日
坏风俗日偷非常之祸伏于冥冥之中而一旦发于意
虑之所不及平日所用之人交臂降叛而无一人可同
患难然后摈弃留落之人始复不幸而著其忠义之节
以天宝之乱观之其将相贵戚近幸之臣皆已顿颡贼
庭而起兵讨贼卒至于杀身湛族而不悔如巡远杲卿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6a 页 WYG1418-0667a.png

得巡等而用之岂不能消患于未萌巡等早见用于明
皇又何至真为仗节死义之举哉商鉴不远在夏后之
世此识者所以深忧于或者之言也虽以臣知陛下圣
学高明识虑深远决然不至有此议论然每念小人敢
托圣训以盖其奸而其为害至于足以深沮天下忠臣
义士之气则亦未尝不痛心疾首而不敢以识者之虑
为过计之忧也陛下视此风俗为如何可不反求诸身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6b 页 WYG1418-0667b.png

民力修明军政之说则民力之未裕生于私心之未克
而宰相台谏失职也军政之未修生于私心之未克而
近习得以谋帅也是数说者臣皆已极陈于前矣今请
即民力之未裕而推言之臣闻虞允文之为相也尽取
版曹岁入窠名之必可指拟者号为岁终羡馀之数而
输之内帑顾以其有名无实积累挂欠空载簿籍不可
催理者拨还版曹(宋初有内藏库其货财不领于有司/太祖置于讲武殿后太宗改为景福)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7a 页 WYG1418-0667c.png

(立岁输之数以皇祐为准南渡内藏诸库虽不及/前然兵兴亦时取以为助其籍帐之详莫得而考)其为
说曰内帑之积将以备他日用兵进取不时之须而版
曹目今经费己自不失岁入之数听其言诚甘且美矣
然自是以来二十馀年内帑岁入不知几何而认为私
贮典以私人宰相不得以式贡均节其出入版曹不得
以簿书勾考其在亡其日销月耗以奉燕私之费者盖
不知其几何矣而曷尝闻其能用此钱以易敌人之首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7b 页 WYG1418-0667d.png

阙乏日甚督趋日峻以至废去祖宗以来破分良法(旧/制)
(凡州县催理官物己及九分以上谓之破分诸司即行/住催版曹亦置不问由是州县得其赢馀以相补助贫)
(民些少拖欠亦得迁延以待蠲放自曾怀用事/始除此法尽刷州县旧欠以为隐漏悉行拘催)而必以
十分登足为限以为未足则又造为比较监司郡守殿
最之法以诱胁之不复问其政教设施之得失而一以
其能剥民奉上者为贤于是中外承风竞为苛急监司
明谕州郡郡守明谕属邑不必留心民事惟务催督财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8a 页 WYG1418-0668a.png

折帛科罚月桩之属尚未论也(输粟于官谓之苗输帛/于官谓之税正绢之外)
(官给钱以买之谓之和买或以绢估直而倍折其钱谓/之折帛月桩钱始于绍兴二年宰相吕颐浩等议发以)
(给军其后郡县横敛民苦之十七年诏以宽剩钱充月/桩时又有板帐钱幸富人之犯法而重其罚恣胥吏之)
(受赇而课其入盖/即所谓科罚也)其次则陛下之所用宰相不能择中
外大吏而惟徇私情之厚薄所用之台谏不能公行纠
劾而惟快己意之爱憎是以监司郡守多不得人而其
贤者或反以举职业忤台谏而遭斥逐也至于监司太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8b 页 WYG1418-0668b.png

其法之有未善者然其本正则此等不难区处其本未
正则虽或举此臣恐未见其益而反有害也又尝即夫
军政之不修而推之则臣闻日者诸将之求进也必先
掊尅士卒以殖私财然后以此自结于陛下之私人而
祈以姓名达于陛下之贵将贵将得其姓名即以付之
军中使自什五以上节次保明称其材武堪任将帅然
后具为奏牍而言之陛下之前陛下但见其等级推先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9a 页 WYG1418-0668c.png

输钱己若晚唐之债帅哉只此一事有耳者无不闻有
口者无不道然以其门户幽深踪迹诡秘故无路得以
窥其交通之实状是以虽或言之而陛下终不信也夫
将者三军之司命而其选置之方乖刺如此则彼智勇
材略之人其孰肯抑心下首于宦官宫妾之门而陛下
之所得以为将帅者皆庸夫走卒固不知兵谋师律之
为何事而惟尅剥之是先交结之是图矣陛下不知其
卷五十九目录 第 39b 页 WYG1418-0668d.png

然将帅之不得人非独士卒之受其弊也推其为害之
极则又有以及乎民者盖将帅得人则尺籍严而储蓄
羡屯田立而漕运省今为将帅者如此则固无望其肯
核军实而丰储蓄矣至于屯田则彼自营者尤所不愿
故朝廷不免为之别置使者以典治之而兵屯之众资
其拨遣则又不免使参其务然闻其占护军人不肯募
其愿耕者以行而彊其不能者以往至屯则偃蹇不耕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0a 页 WYG1418-0669a.png

以陛下欲为之切而久不得成也屯田不立漕运烦费
诸州苗米至或尽数起发而无以供州兵之食则加耗
斛面之弊纷纷而起而民益困矣又凡和买折帛科罚
月桩之类往往以为供军之故而不可除若屯田立而
所资于诸路者减此属庶乎其皆可禁也今乃不然则
是置将之不善而害足以及民也凡此数者根株深固
枝条广阔若不可以朝变而夕除者然究其本则亦在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0b 页 WYG1418-0669b.png

归版曹矣版曹不至甚阙必能复破分之法除殿最之
科以宽州县矣圣心诚无不正则必能择宰相以选牧
守矣择台谏以公刺举矣圣心诚无不正则必能严宦
官兵将交通之禁而以选将属宰相矣宰相诚得其人
则必能为陛下择将帅以作士气讨军实广屯田以省
漕运矣上自朝廷下达州县治民典军之官既皆得人
然后明诏宰相议省监司之员而精其选重其责又诏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1a 页 WYG1418-0669c.png

吏能为县者不拘荐举之有无不限资格之高下而籍
其姓名使以次补最剧之县果有治绩则优而进之不
胜其任则绌而退之凡州县之间无名非理之供横敛
巧取之政其泰甚而可去者可以渐去而民力庶乎其
可宽矣至于屯田之利则以臣愚见当使大将募军士
使者招游民各自为屯不相牵制其给授课督赏罚政
令各从本司自为区处军中自有将校可使不须别置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1b 页 WYG1418-0669d.png

备使令又择从官通知兵农之务兼得军民之情者一
员为屯田使总治两司之政而通其奏请趣其应副又
以岁时按行察其勤惰之实以行诛赏如此则两屯心
竞各务其功田事可成漕运可省而诸路无名非理之
供横敛巧取之政前日有所不获已而未可尽去者今
亦可以悉禁民力庶乎其益裕矣此今日急务之五六
也凡此六事皆不可缓而本在于陛下之一心一心正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2a 页 WYG1418-0670a.png

精劳力以求正夫六事者亦将徒为文具而天下之事
愈至于不可为矣故所谓天下之大本者又急务之最
急而尤不可以少缓者惟陛下湥留圣意而亟图之使
大本诚正急务诚修而治效不进国势不强中原不复
仇敌不灭则臣请伏鈇钺之诛以谢陛下陛下虽欲赦
之臣亦不敢承也然又窃闻之今日士夫之论其与臣
不同者非一及究其实则皆所谓似是而非者也盖其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2b 页 WYG1418-0670b.png

事年寖高则血气不能不衰天下无事则不宜更为庸
人所扰其欲奋厉而有为者则曰祖宗之积愤不可以
不摅中原之故疆不可以不复以此为务则圣心不待
劝勉而自彊舍此不图则虽欲策厉以有为而无所向
望以为标准亦卒归于委靡而己凡此二说亦皆有理
而臣辄皆以为非者盖乐因循者知圣人之血气有时
而衰而不知圣人之志气无时而衰也知天下有事之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3a 页 WYG1418-0670c.png

今日之天下又未得为无事乎且以卫武公言之其年
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以求规谏而作抑戒之诗以
自警使人朝夕诵之不离于其侧此其年岂不甚高而
其戒谨恐惧之心岂以是而少衰乎况陛下视武公之
年三分未及其二而责任之重地位之高又有十百千
万于武公者臣虽不肖又安敢先处陛下于武公之下
而直谓其不能乎其思奋厉者又徒知恢复之不可忘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3b 页 WYG1418-0670d.png

心难保中原之大盗易逐而一己之私意难除也诚能
先其所难则其易者将不言而自办不先其难而徒欲
侥倖于其易则虽朝夕谈之不绝于口是亦徒为虚言
以快一时之意而己又况此事之失已在隆兴之初不
合遽然罢兵讲和遂使晏安酖毒之害日滋日长而坐
薪尝胆之志日远日忘是以数年以来纲维解弛衅孽
萌生区区东南事犹有不胜虑者何恢复之可图也故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4a 页 WYG1418-0671a.png

欲陛下先以东南之未治为忧而正心克己以正朝廷
修政事庶几真实功效可以驯致而不至于别生患害
以妨远图盖真有志于恢复者果不在于抚剑抵掌之
间也论者又或以为陛下深于老佛之学而得其识心
见性之妙于古先圣王之道盖有不约而自合者是以
不悦于世儒之常谈死法而于当世之务则宁以管商
一切功利之说为可取今乃以其所厌饫鄙薄者陈于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4b 页 WYG1418-0671b.png

非之论非所进盛德于日新也彼老子浮图之说固有
疑于圣贤者矣然其实不同者则此以性命为真实而
彼以性命为空虚也此以为实故所谓寂然不动者万
理粲然于其中而民彝物则无一之不具所谓感而遂
通天下之故则必顺其事必循其法而无一事之或差
彼以为空则徒知寂灭为乐而不知其为实理之原徒
知应物见形而不知其有真妄之别也是以自吾之说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5a 页 WYG1418-0671c.png

无一事之非理由彼之说则其本末横分中外断绝虽
有所谓廓澈灵通虚静明妙者而无所救于灭理乱伦
之罪颠倒运用之失也故自古为其学者其初无不似
有可喜考其终则诐淫邪遁之见鲜有不作而害于政
事者是以程颢常辟之曰自谓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
物成务言为无不周遍而实外于伦理穷深极微而不
可以入尧舜之道天下之学自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5b 页 WYG1418-0671d.png

呜呼此真可谓理到之言惜乎其未有以闻于陛下者
使陛下过听髡徒诳妄之说而以为真有合于圣人之
道至分治心治身治人以为三术而以儒者之学为最
下则臣窃为陛下忧此心之害于政事而惜此说之布
于来今也若夫管商功利之说则又陋矣陛下所以取
之者则以既斥儒者之道为常谈死法而天下之务日
至于前彼浮屠之学又不足以应之是以有味乎彼之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6a 页 WYG1418-0672a.png

年而国日益贫兵日益弱所谓近效者亦未之见而圣
贤所传生财之道理财之义文武之怒道德之威则固
所以为富强之大而反未有讲之者也岂不误哉今议
者徒见老佛之高管商之便而圣贤所传明善诚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者初无新奇可喜之说遂以为常谈死
法而不足学夫岂知其常谈之中自有妙理死法之中
自有活法固非老佛管商之陋所能彷佛其万分也哉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6b 页 WYG1418-0672b.png

臣之所言非臣所为之说乃古先圣贤之说非圣贤所
为之说乃天经地义自然之理虽以尧舜禹汤文武周
孔之圣颜曾伋轲之贤而有所不能违也则于臣之言
与夫论者之说其为取舍从违不终日而决矣(疏上夜/漏下七)
(刻上已就寝亟起秉烛读之终篇明日除主管太/一宫兼崇政殿说书熹力辞除秘阁修撰奉外祠)
甲寅行宫便殿奏劄二(绍兴五年宁宗即位赵/汝愚荐熹自潭州召入)
(经筵熹/奏劄)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7a 页 WYG1418-0672c.png

他事而首以博延儒臣讨论经艺为急先之务盖将求
多闻以建事学古训而有获非若记问愚儒词章小技
誇多以为博斗靡以为工而已也如是则劝讲之官所
宜遴选顾乃不择误及妄庸则臣窃以为过矣盖臣天
姿至愚极陋虽尝挟策读书妄以求圣贤之遗旨而行
之不力老矣无闻况于帝王之学则固未之讲也其何
以当擢任之宠而辱顾问之勤乎是以闻命惊惶不敢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7b 页 WYG1418-0672d.png

之性而叙其君臣父子之伦制其事物当然之则矣以
其气质之有偏物欲之有蔽也是以或昧其性以乱其
伦败其则而不知反必其学以开之然后有以正心修
身而为齐家治国之本此人之所以不可不学而其所
以学者初非记问词章之谓而亦非有圣愚贵贱之殊
也以是而言则臣之所尝用力固有可为陛下言者请
遂陈之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8a 页 WYG1418-0673a.png

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
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
不各有理焉有以穷之则自君臣之大以至事物之微
莫不知其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而亡纤芥之疑善则从
之恶则去之而无毫发之累此为学所以莫先于穷理
也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8b 页 WYG1418-0673b.png

为天下后世之大法其馀则顺之者为君子而吉背之
者为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则能保四海而可以为法凶
之甚者则不能保其身而可以为戒是则粲然之迹必
然之效盖莫不具于经训史册之中欲穷天下之理而
不即是而求之则是正墙面立尔此穷理所以必在乎
读书也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而无所
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9a 页 WYG1418-0673c.png

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趋迫
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
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
则不达孟子所谓进锐者退速正谓此也诚能鉴此而
有以反之则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
连血脉通贯自然渐渍浃洽心与理会而善之为劝者
深恶之为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
卷五十九目录 第 49b 页 WYG1418-0673d.png

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
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骛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
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虽其俯仰顾盼之间盖己不
自觉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覆圣言参考事物以求义
理至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正谓此
也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
卷五十九目录 第 50a 页 WYG1418-0674a.png

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
以为读书之本也此数语者皆愚臣平生为学艰难辛
苦已试之效窃意圣贤复生所以教人不过如此不独
布衣韦带之士所当从事盖虽帝王之学殆亦无以易
之特以近年以来风俗薄陋士大夫间闻此等语例皆
指为道学必排去之而后己是以食芹之美无路自通
每拾遗经徒窃慨叹今者乃遇皇帝陛下始初清明无
卷五十九目录 第 50b 页 WYG1418-0674b.png

故敢忘其固陋而辄以为献伏惟圣明深赐省览试以
其说验之于身蚤寤晨兴无忘今日之志而自彊不息
以缉熙于光明使异时嘉靖邦国如商高宗兴衰拨乱
如周宣王以著明人主讲学之效卓然为万世帝王之
标准则臣虽退伏田野与世长辞与有荣矣何必使之
勉彊盲聋扶曳跛躄以污近侍之列而为盛世之羞哉
干冒宸严不胜战慄惟陛下留神财察取进止
卷五十九目录 第 51a 页 WYG1418-0674c.png

卷五十九目录 第 51b 页 WYG1418-0674d.png

御选古文渊鉴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