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1354-02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崇古文诀卷三十三    宋 楼昉 编
  宋文
   上皇帝万言书       胡 寅
    贯穿百代之兴亡晓畅当今之事势气完力
    壮论正词确当为中兴以来奏疏第一
臣闻孔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諌既往不咎今臣所陈
不免追咎既往者盖谓建炎已来有举措大失人心之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1354-0266b.png
事今欲复收人心而图存则既往之失不可不追不可
不改故也昨陛下以亲王介弟受渊圣皇帝之命出师
河北二帝既迁则当紏合义师北向迎请而遽膺翊戴
亟居尊位遥上徽号建立太子不复归觐宫阙展省陵
寝斩戮直臣以杜言路南巡淮海偷安岁月敌兵深入
陜右远破京西漫不治军略无捍禦盗贼横溃莫之谁
何无辜元元百万涂地怨气上格日昏无光飞蝗蔽天
动以旬月方且制造文物糜费不赀猥于城中讲行郊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1354-0267a.png
报朝廷动色相谓中兴敌骑乘虚直捣行在匹马南渡
狼狈不堪淮甸之间又复流血逮及反正宝位移跸建
康不为久图百度颓弛淮南宣抚卒不遣行自画大江
轻失形势一向畏缩惟务远巡军民怨咨如出一口存
亡之决近在目前凡此节次十馀条皆所谓举措失人
心之大者也自古衰亡固不足道以中兴者言之夏少
康周宣王燕昭王越勾践汉光武莫不任贤使能修政
事治军旅而其奋发刻厉期于必成者则又本于愤耻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1354-0267b.png
恨怒之意不能报怨终不苟已所以光复旧物各称贤
君未有乘衰微缺绝之后窃窃焉因陋以为荣施施焉
苟且以为安而能久长无祸者也为陛下计当如何而
黄潜善与汪伯彦方以乳妪护赤子之术待陛下曰
上皇之子殆将三十人今所存惟圣体不可不自重爱
也曾不知太祖勤劳取天下列圣兢业嗣守不敢坠失
今也宗庙为草莽堙之陵阙为畚锸惊之堂堂中华戎
马生之赫赫帝图盗贼营之然则潜善伯彦所以误陛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1354-0267c.png
下陷陵庙蹙土宇丧生灵者又岂燕昭越践汉光武之
比乎本初嗣服既不为迎二帝之策因循远狩又不为
守中国之谋以至于今德义不孚而号令不行刑罚不威
而爵赏不劝巡幸所至民以淮甸为戒驻跸所在人以
敌至为忧东南之州郡几何翠华之省方无已若不更
辙以救垂亡则陛下永负孝弟之愆常有父兄之责人
心已去天命难恃虽欲羁栖山海跋履崎岖臣恐非所
以为自全之计也为今之策愿陛下一切反前失而已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1354-0267d.png
则必下诏曰继绍大统出于臣庶之謟而不悟其非巡
守东南出于侥倖之心而不虞其祸经涉变故仅免危
亡盖上天警戒于眇躬俾大宋不失于旧物金人扶立
僣伪朕义不戴天志思雪耻父兄旅泊陵庙荒残罪乃
在予无所逃责以此号召四海耸动人心不敢爱身决
意讲武然后选将训兵戎衣临阵按行淮甸上及荆襄
收其豪英誓以战伐天下忠义之士必云合而景从天
下武勇之夫必响应而飙起国用不足于此不患无财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1354-0268a.png
甲马不强于此不患无备有道多助孰不顺之秦陇虽遥
壮士骁骑即可坐致齐鲁虽失饶财厚货必自竭输陛
下凡所欲为孰不如志其为利害岂与退保吴越日就
灭亡同年而语哉臣不自量辄为陛下画中兴之策莫
大于罢和议盖和之所以可讲者两地用兵势力相敌
利害相当故也非强弱盛衰不相侔所能成也而其议
则出于耿南仲何也渊圣皇帝在东宫当宣和季年王
黼欲摇动者屡矣南仲为东宫官计无所出则归依右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1354-0268b.png
丞李邦彦邦彦其时方被宠眷又阴为他日之计每因
王黼谗谮颇曾解纷亦缘上皇仁慈本无移易太子之
意也既而渊圣嗣极递迁前朝大臣而邦彦为次相金
人遽至城下遂献和议而南仲以宫傅之重方奉椒房
出奔闻六飞坚守至陈留而返自愧其失因附邦彦而
沮种师道击贼之谋于是覆邦之患滋蔓而起分朋植
党必欲自胜主战伐者李纲种师道两人而已机会一
去国论纷然中制河东之师必使陷没以伸和议之必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1354-0268c.png
信二帝远去宗族尽徙中原涂炭至今益甚者本缘南
仲主持邦彦以报私恩不为国虑之所致其朋徒附合
根枝胶结宁误赵氏不负耿门之所为也自古中国盛
强如汉武帝唐太宗其得志四夷必并吞扫灭以示广
大侮亡取乱极其兵力而后已中国礼义所自出也恃
强陵弱犹且如此今若以为强弱之势绝不相侔纵使
向前万不能抗则自古徒步奋臂无尺寸之地而争帝
王之图者彼何人哉伏望陛下明照利害之原罢绝和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1354-0268d.png
议刻意讲武以使命之币为养兵之费此乃晋惠公征
缮立圉之策汉高迎太公吕后之谋断而行之坚确不
变庶几敌人知我有含怒必斗之志沙漠之驾或有还
期不然则今僻处东南万事不竞纳赂则孰富于京室
纳质则孰重于二帝饰子女则孰多于中原之佳丽遣
大臣则孰加于异意之宰辅深思远虑反复计之所谓
乞和必无可成之理昔契丹至澶州王钦若陈尧佐请
幸吴蜀惟寇准劝亲征及成功之后钦若等羞恨无以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1354-0269a.png
藉口则撼真宗曰当是时寇准亦岂有好计但是热血
相沃譬如博钱以陛下为孤注耳使人君不明则钦若
之言为爱君而寇准之功为幸胜今之议和者其情状
一一出于此苟能息绝其议陛下不藉之以塞民望大
臣不藉之以宽巳责则必为善后之图矣夫事有缓急
治有后先既定议讲武则其馀庶事有日力不暇给者
当置行台以区处之今典章文物一切扫地百司庶府
殆为虚设其必不可阙者惟吏部户部为急诚使江淮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1354-0269b.png
两浙湖北并依八路法慎择监司而付之则吏部铨事
亦复减省不过置侍郎一员郎官两员胥吏三十人则
所谓磨勘封叙奏荐常程之事可按而举矣户部所以
治天下财赋也今四方供贡久不入于王府往往为州
郡以军兴便宜截用经常一坏未易复理窃观行在支
费每月无虑八十万惟以𣙜货盐利为无穷之源耳故
臣谓宜置行台或建康或南昌或金陵审择一处以安
太后六宫百司以耆哲谙练大臣总台谏守成法从事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1354-0269c.png
郎吏而下不轻移易量留兵将以为营卫命户部计费
调度以给之陛下奉庙社之主提兵按行广治军旅周
旋彼此不为定居惟是侍从臣僚帅臣监司要害守牧
则当加意以时进退其贤不肖功罪之著明者而馈饷
之权自宜专责宰相而选委发运以佐行于下如汉委
萧何以关中唐委刘晏以东南经制得人加以岁月量
入为出何患无财所谓宰相之任代天理物扶颠持危
其责甚重非特早朝晚见坐政事堂敝敝然于文具无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1354-0269d.png
益之末移那阙次以处亲旧济其私欲而巳也夫大乱
之后风俗靡然躬率而丕变之者则在陛下务实效去
虚文夫治兵必精命将必贤政事必修誓戡大憝不为
退计者乃孝弟之实也遣使乞和广捐金币不耻卑辱
冀幸万一者为孝弟之虚文也屈已致诚以来天下之
士博访策略信而用之以期成功者乃求贤之实也未
见贤若不克见既见则不能由之或因苟贱求进之人
遂乃例轻天下之士姑为礼貌外示美名者为求贤之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1354-0270a.png
虚文也听受忠鲠不惮拂逆非止面从必将心改苟利
于国即日行之者乃纳諌之实也和颜称善泛受其说
合意则喜之不合则置之官爵所加人不以劝或内恶
其切直而用他事迁徙其人者为纳谏之虚文也将帅
之材智必能谋勇必能战仁必能守忠必不欺得是人
而任之然后待以恩御以威结以诚信有功必赏有罪
必刑者乃任将之实也庸奴下材本无智勇见敌辄溃
无异于贼与之亲厚等威不立赐予过度官职逾涯将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1354-0270b.png
以收其心适足致其慢听其妄诞张大之语望其朴实
用命之功者为任将之虚文也简汰其疲老病弱升择
其壮健骁勇分屯在所置营房以安其家室聚粟帛以
足其衣食选众所畏信者以董其部伍申明阶级之制
以变其骄恣悍悖之习大抵如周显德年中世宗命我
太祖之意然后被之以精甲付之以利器进战获首级
则厚赏死则恤其妻孥退溃则诛其身降敌则戮其族
令在必行分毫不贷者乃治军之实也无所别择一切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1354-0270c.png
安养姑息之惟恐一夫变色不悦幸无事则曰大幸矣
教习击刺有如聚戏金鼓之节旗帜队伍皆习敌人之
所为纪律荡然虽其将帅不敢自保者为治军之虚文
也慎选部刺史二千石必求明惠忠智之人使久于其官
惩革弊政痛刈奸赃以除民害虽军旅骚动盗贼未平
必使宽恤之政实被于民固结百姓将离之心勿致溃
叛乃爱民之实也诏音出于上虐吏沮于下诳以出力
自保则调发其丁夫诱以犒设赡军则厚裒其钱榖弓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1354-0270d.png
材弩料竹箭皮革凡干涉军须之具日日征求物物取
办因缘奸弊民巳不堪乃复蠲其税租载之赦令实不
能免苟以欺之者为爱民之虚文也若夫保宗庙保陵
寝保土地保人民以此六实者行乎其间则为天子之
实也陵庙荒圮土宇日蹙衣冠黔首为肉为血以此六
虚者行乎其间陛下戴黄屋建幄殿质明辇出房雉尾
金炉夹侍两陛仗马卫兵俨分仪式赞者引百官以次
入奉起居既退宰相大臣卑卑而前搢笏出奏司辰唱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1354-0271a.png
辰正则驾入而仗出矣以此度日而国势益卑彼尼堪
者昼夜厉兵跨河越岱电扫中土遂有吞吸江湖蹂躏
衡霍之意吾方挟持虚器茫茫然未知所之此则为天
子之虚文也今宿卫单弱国威销挫臣尝言乞于两浙
福建江东西湖南北四川二广抽㨂禁军贡发充御营
正兵增厚其月廪精加训阅陛下自将之天子之军既
强则中国之变自弭昔汉高祖尝大败于成皋矣与数
骑渡河入张耳韩信军夺其印易置诸将军遂复振此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1354-0271b.png
得御将之大权虽知如韩信且莫能测宜其取秦灭项
甚易陛下今欲于刘韩张岳四人之兵有所移易废置
臣知其不能矣权既偏重柄既倒持彼必谓陛下不能
一日而舍之夷踞桀骜日以滋起陛下以孤立之身寄
于其上安能使此四人者常无怨怒相激而不为变乎
苗刘之乱率尔而作者坐此故也莫若先集天下劲兵
以强御营之势然后可以弹压悍将骄兵悍将骄兵既
不敢妄动皆就纪律则四方横溃之军及群起不逞之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1354-0271c.png
盗必自帖息犹有披猖不轨者遣偏师以锐卒往擒灭
之遂罢招安之策况陛下以雪耻复雠为己任仗大义
而行天下顽凶不义之徒固将敛衽倒戈而听驱使之
命矣汉光武为铜马帝者用此道也陛下试使执政大
臣委弃簿书细故勿设他说以相论駮日夜图回择人
而为之必见绩状于是时而兵不强敌不畏盗不息然
后可以归之天命无所复为矣不然是自弃也陛下苟
有自弃之心而欲于目前三四庸将数万溃卒中求为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1354-0271d.png
久安三尺童子亦知其不能矣自古图王霸之业者必
定根本之地而固守之而非建都之谓也陛下家世都
汴舍汴何都焉今欲用关中而制山东则力未能至按
南渡六朝之遗迹则舍建康不可虽然欲谋进取则非
坚坐不动之所能必观进取形势之便用之而图成臣
窃谓惟荆襄为胜春秋之世楚尝以是抗衡上国窥周
问鼎三国割据曹操闻孙权以荆州假刘备则失箸而
骇六朝建立虽南北之形已判亦必增重上流庾亮欲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1354-0272a.png
经略中原则先分戍汉沔宋太祖欲伐魏则先广襄阳
资力故晋何充谓荆楚国之西门地带赵蜀得人则中
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今湖北接京西虽无大险然
方城为城汉水为池管仲之所不敢轻盖地近中州上
下不过千里要害易守非如淮泗汘漫平原披衍四通
五达易入而难备也曹操用兵彷佛孙吴而赤壁败亡
几于不救则难易之势可见矣诚能屯唐邓襄汉之田
以养新兵出广西武陵峒丁并施黔獠军筑坚垒列守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1354-0272b.png
汉上阻以水军经以正军纬以弓手民军牵制江黄呼
吸庐寿则进取之基立然后陜西声气血脉通达而骑
卒可至川广之富皆犹外府易以拱挹其比于漂泊大
江之南栖伏东海之滨险易利害相去远矣建康固是
六朝旧都甘守偏隅迁延国祚亦何不可臣独以为不
可者盖为陛下之责与晋元帝不同故也西晋为刘聪
吞并无复能立怀悯两君皆以弑殒故元帝自琅邪王
又凭王敦专制淮南十年之威起而缵祚然传世十帝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1354-0272c.png
享国百年彊臣内叛群雄外迫其得仅存犹缀旒耳当
时非无谋臣猛将提重兵出入终不能复取中原者非
独天运亦势使然也今陛下之父兄在敌中固无恙穹
庐蛮帐臭恶杂聚其衣服饮食居处动静岂得比中国
民庶中人之奉哉其闻陛下嗣登宝位也必日夕南望
曰吾有子弟为中国帝王吾之归庶有日乎痛惟愁荒
屈辱之中发此念为此言于今三年日迫日切而献谋
者方欲导陛下南狩日远日忘遂无复国之心别求建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1354-0272d.png
都之所此臣所深不喻也今河北河东之民知朝廷不
复顾思山东京西淮甸之民犹冀陛下未忍遽弃若更
迟延岁月无以及之则怨恨陛下而为敌国者所至皆
然亦何必尼堪邪于此时而欲建都非特不可亦必不
能矣故臣愿陛下先命吕颐浩杜充分部诸将过江广
斥候治盗贼自以精兵二三万为舆卫于稳密州郡速
置营屋以安存其所谓老小者陛下提此兵渡江而北
缓辔而上遣使巡问父老抚绥挺刃之馀民至于荆襄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1354-0273a.png
规模措置为根本之地犹汉高之于关中光武之于河
内虽巡历往来征伐四出而所固守必争而勿失者以
荆襄为重陛下方富于春秋非如昔人白首举事觊万
一之成者诚能坚忍耸厉卧薪尝胆悠久为之而不能
济则书传所载周宣王汉光武之事皆为妄言以欺后
世无足信矣陛下聪明洞照必不谓然也上世帝王为
治之道惇睦宗族强本弱枝所以巩固皇图绍延佑命
原其用心盖以天下为公而不以为私初非如后世以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1354-0273b.png
智力把持之褊心多忌虽骨肉懿亲盻盻然不借以尺
寸之权而恐其伺便轧已亡秦是也汉以为鉴遂大封
同姓非刘氏不王及其久也光武刘备皆以宗室倡义
而起于灭绝之后夫汉高固欲为久远无穷之计非为
其一身也以为不如是不足以大庇子孙万世血食然
则封建宗室者乃固守天下之要术也今陛下之族北
去者众矣所幸免亦几何而黄潜善郑㲄谓陛下以支
子入继又不缘传付之命国步未夷恐肺腑之间不无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1354-0273c.png
非望之冀恫疑虚喝以恐动宸心故自南都以至维扬
诛窜之刑疑忌之意相寻继见虽其罪戾或自贻戚然
亦恐未必尽出于治亲齐家之美意今宜于同姓中不
间亲疏选择贤才而布之内外广加任使其望实杰然
出众者陛下宜留之宿卫夹辅王室其有克敌戡难之
功者宜渐为茅土之制星罗而棋列以慰祖宗在天之
灵以续国家如线之绪使敌人知赵氏之居中国者尚
如此其众既失而得复者非独陛下一人而已则其扑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1354-0273d.png
炎火之横心立异姓之逆谋庶其少息乎夫创业垂统
之君必有纲纪以遗子孙继世承序之君必守纲纪以
法祖宗纲纪存则存纲纪亡则亡所系如此夫一君子
进众小人未必退一小人进则众君子必退矣势不两
立而于君子为难盖其道固如此仁宗皇帝在位最久
得君子最多小人亦时见用然罪著则斥之君子亦或
见废然忠显则收之故其成当世之功贻后人之辅皆
君子也至王安石则不然斥绝君子一去而不还崇信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1354-0274a.png
小人一任而不改故其败当时之政为后世之害者皆
小人也仁宗皇帝所养之君子既久且远日以消亡安
石所教之小人方新而近其蕃息未艾也所以误国破
家至毒至烈不知巳时然则陛下欲求君子而用之而
不爱爵禄以待其人岂非甚不易得者乎君子未得而
已试无堪败事显著之小人稍稍类聚其未至则召之
惟恐其不来其既至则用之惟恐其不速混然杂进其
党必集所谓悔过用贤之意与陛下反正之初绝不侔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1354-0274b.png
矣陛下土地金帛能有几何岂堪此辈大言轻舍尽输
之敌国邪将以汲引豪杰延致英雄而标的如此是犹
却行而求前北辕而适越尔夫以贤治不肖此治平以
前陛下之家法以不肖治贤此熙宁以后陛下之家戒
矧当今日否塞之气充牣于中原阴长之滋勃兴于敌
国非得希世异才上下内外迭任交用泰何由复而否
何由倾乎此纲纪国家之一事也右文左武者有国不
易之道汉高祖用韩信彭越不以加于萧曹光武用贾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1354-0274c.png
复耿弇不以加于邓禹唐太宗用李靖李绩不以加于
房杜蜀先主用关羽张飞不以加于诸葛孔明非独其
礼文等降不同其诚心所以待遇之亦异今儒学衰息
未有国贤硕德屹乎朝廷以收运筹指纵之功陛下所
深恃以为心膂爪牙者惟三四庸将耳夫此数人者以
近时论之曾不足以当种师道之厮役况望古昔名将
乎而偃蹇厖然当负重寄使平寇盗尚或未能岂敢冀
其向敌人发一矢也自愧无以塞责则大言诡论以上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1354-0274d.png
欺睿听慢辞倨礼以下视朝士谓今日祸乱皆文臣所
致尔敌人方强不可以争锋必退避自保乘时而动又
不钳勒其众动则溃溃则盗盗则招招则官反复循环
无有穷已则为国家之害岂文臣所敢望哉窃闻陛下
推心抚之失于太厚出入内禁不以时节小人不知义
理习于所熟以谓君臣上下犹朋辈然恃凭威灵无有
纪极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臣愿陛下委大臣以腹心待近臣以礼猊常使南衙朝
卷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1354-0275a.png
士气势重于此徒天下抱才自爱之人必愿立于左右
缓急之际必有能为陛下竭忠尽节不愧古人者矣臣
参奉内朝班缀之后欲求近臣如汲黯之流气折淮南
尚未多得羸驱弊舆惴惴然于长戟大马之中卒伍贱
人皆得以恶声谁何之不敢正色忤视少拂其势从臣
如此况其下者乎唐制监察御史秩七品衣绿至卑也
然衔命出使则节度使具櫜鞬郊迎本朝沿此意郎官
出使则序位在转运使之上凡此盖欲尊重天朝习民
卷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1354-0275b.png
于上下之分也故事宰相坐待漏院三衙管军于帘外
倒杖声喏而过吕夷简为相日有管军忽遇于殿廊年
老皇遽不及降阶而揖非有悖戾之罪也夷简上疏求
去以为轻及朝廷其人以此废斥盖分守之严如此今
见其分庭抗礼矣推此类非一日长不已陛下不为之
别异表著是自削堂陛无复等威亦将何所不至哉此
纲纪国家之二事也治天下者必取笃实躬行之士而
舍浮华之人所以美教化善风俗本朝自熙宁以前皆
卷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1354-0275c.png
守此道至王安石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实绝灭史学
倡说虚无以同天下之习其习既同于今五十年士以
空言相高而不适于实用以行事为粗迹曰不足道也
其或蹈规矩守廉隅稍异于众则群嘲而族笑之以为
异类纷纷肆行以致败国二帝屈辱羿莽擅朝以谓是
适然尔伏节死难者不过一二人此浮华轻薄之为害
也夫欲变风移俗惟系主所好恶韩琦富弼在朝文武
两班升朝官以上即不许自陈磨勘皆听检举所以养
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1354-0275d.png
劝廉耻恢张四维故当时人知自重风俗忠厚至今乃
有身为从臣而自陈磨勘乞覃恩转官不以为耻者矣
推而上之见利必忘义贪得必患失遗其亲后其君背
叛篡夺便可驯致此明君之所甚畏而深戒者也今万
化之原本于陛下苟力行孝弟则天下忠顺者来矣好
贤远佞则天下名节者出矣赏清白则贪污者屏矣崇
行义则奔竞者息矣旌能实则谬诞者惩矣贵忠厚则
残刻者远矣至于文辞之丽言语之工倒置是非移易
卷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1354-0276a.png
黑白诚不宜任用以为浮薄之劝也靖康二年著作郎
颜博文谀佞张邦昌则曰非汤武之干戈同尧舜之禅
让及为邦昌作请罪表则曰仲尼从佛肸之召本为兴
周纪信乘汉王之车固将诳楚博文近世所谓能文之
士也其操术反覆如此故廉耻道消四维大坏则社稷
随之陛下何利焉此纲纪国家之三事也法度者所以
治天下之具号令者所以行法度之几而信义者所以
行号令之实也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圣人
卷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1354-0276b.png
重信至于易死疑若太过鄙夫陋儒以智诈谲诡为术
者必忽此言然真宗澶渊与契丹结盟契丹守之百有
二十年不敢先动宣和宰相王黼一旦败盟举兵结远
夷伐与国取景德誓书还之天章阁天地鬼神所临重
誓自我背之遂使远人得以藉口夫金人何憾于我哉
皆契丹惎之假手借兵报灭国之怨耳失信之祸乃至
于此孔子之言良不为过而近日以来朝廷失信于民
尤甚臣不能遍举其目但如所谓前降指挥更不施行
卷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1354-0276c.png
如所谓已差下人别与差遣此等奏语必日闻于冕旒
之侧矣陛下何惜不敕大臣俾审思熟虑而直为此反
汗之失以欺骇四方之听乎今外州郡专制不禀朝命
者渐多有之所恃以指麾役使惟在号令出之不当则
轻守之不固则疑轻而且疑则制命之权不在陛下矣
承受既数奉行实难不曰略与应破指挥则谓不晚必
又更改近在朝廷尚有此风远而四海从可知矣陛下
纵有真贤实能付之民社仁政惠泽播之黔黎以是之
卷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1354-0276d.png
故何繇责其功效百姓虽愚然习于知见必谓朝廷之
令率皆诳我是心一萌奸雄得以诱之矣此纲纪国家
之四事也郡守县令者亲民之官监司者统临州县之
长天下之治起于一县县治则州治州无不治则天下
治矣明主必慎择居此之人必久任之以考功罪之实
而施赏罚焉近日以来朝廷移易郡守监司无月无之
殆不可胜纪东南路分不过十数何为纷纷如此陛下
宜察其故矣谓其不才而罢之邪则曷若考慎于未命
卷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1354-0277a.png
之前也顾恐未必然特出于用事者之私意耳民力已
困财用已竭溃兵剧贼彷徉乎其间戎务军须交制乎
其上朝廷忧劳叹息而未能救尚忍不为择忠信之长
慈惠之师以抚绥之乎此纲纪国家之五事也日月逝
矣岁不我与以为今日难于前日安知后日不又难于
今日乎往者虽不可复追不当谓无可为者而遂已也
天定胜人大福不再深可忧惧今年之春震雷大雪白
虹贯日中有黑子钱塘之变实先垂象恭以上天之仁
卷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1354-0277b.png
眷顾陛下恳恳至厚所以申命用休者不啻再矣陛下
出于屯难侧身怨艾亲近书史引对多士减彻玩好躬
亲庶政亦非复维扬之比臣民共知不可诬也然任至
重者力必强责至大者忧必深天下万姓以二帝之故
所望于陛下者非止如是而已乃闰月金犯大火芒怒
赫然九月朔旦日有食之车驾复有思患预防之行明
堂遂虚阳德大弱钱塘受辱之地岂可再枉六飞县名
柏人汉祖不宿若趍会稽幸三衢则地形穷僻扈卫益
卷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1354-0277c.png
劳贡赋不通财用益窘道路艰阻朝觐益稀邮置迂深
命令益隔人知陛下无兴复之志威权日削无可瞻望
投戈四逸孰能止之惟有臣区区之言理明事顺思迎
父兄誓报雠耻奋志强厉有进无退庶足以感发军情
率先将佐于危绝之中求生存之道此非怯懦畏避之
所能济也不然而姑恃天命之不庸释是犹不耕于田
枵腹以待嘉榖之旅生不绩于麻露肌以待野蚕之成
茧事理之必无者矣又惟斯民戴宋无二者徒以祖宗
卷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1354-0277d.png
德泽深厚人未忍忘虽甚涂炭犹未瓦解虽甚怨怒犹
未反叛然以比来巡行所过观之傍道里县之民一切
空尽以避兵卒其甚者田畴荒莱室庐破毁生聚不保
满目萧条殊非来苏望幸之美传示四方何以彰德敌
人屯驻山东闻有数路并入之谋陛下不深委将相早
为防遏但欲深寻幽远则回顾州郡复为虚邑必曰君
王尚且畏避何以责我守城民心睹此安能久忍而无
变乱若不望风拜跪以事敌国必将推贤择能以自保
卷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1354-0278a.png
治陈胜吴广因民不忍而刘项乘之秦遂灭亡者盖本
于此古人称中兴之治者曰拨乱世反之正秦不正而
甚乱汉高祖反之正而兴焉王莽不正而甚乱光武反
之正而兴焉隋不正而甚乱唐太宗反之正而兴焉唐
末五代不正而甚乱我太祖皇帝反之正而兴焉反之
正者反易其道究其败亡之由尽更而去之犹反覆手
之易也今之乱亦云甚矣其反正而兴之在陛下其遂
陵迟不振亦在陛下敌人虽暴强其亡可待特恐中国
卷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1354-0278b.png
豪杰因之而起反吾之乱兴彼之治则陛下之大事去
矣天下记之野史书之善恶荣辱垂之方来后人观之
亦犹今之视昔夫汤以七十里而有天下楚以七千里
而为雠人役今粘罕之强未如秦其得罪于中国无人
不怨则有甚于始皇之于六国也东南形势控带江山
兼有吴楚之地坤维岭海提封自如非如汤以七十里
而起也而乞怜偷生之势乃甚于楚之为秦役此臣所
以日夜愤懑为陛下痛惜而伤大臣之过计也昔宗泽
卷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1354-0278c.png
留守京师一老从官耳犹能致诚鼓动群贼北连怀卫
之民誓与同迎二帝皆相听许尅期密应者无虑数十
万人不幸为黄潜善所恶百方沮抑愤悒而死其志不
就群臣亦无敢以泽所谋达于宸听者以此知人心未
厌二帝之德何况陛下身为子弟责孰加焉诚欲北向
而有为臣将见锄耰惨于长铩奋臂威于甲兵举四海
惟陛下之用决不为失策惟在陛下断与不断为与不
为耳
卷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1354-0278d.png
 
 
 
 
 
 
 
 崇古文诀卷三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