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1354-01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崇古文诀卷二十四    宋 楼昉 编
  宋文
   喜雨亭记         苏 轼
    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外所谓以文为
    戏者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
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1354-0186d.png
子其喜之小大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
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
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
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
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
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1354-0187a.png
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
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邪今
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
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既以名
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𥜗使天
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
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
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1354-0187b.png

   祭欧阳公文        苏 轼
    模写小人情状极其底蕴介甫门下观之能
    无怒乎然欧阳公之存亡其关于否泰消长
    之运如此非坡公笔力不能及也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
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
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虽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1354-0187c.png
于物者盖不可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
庇而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学者至于用夷君
子以为无与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山
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百出舞鰌鳝而号狐狸昔公
之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既用也则又以为迟及其
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复用至于请老而归也莫不怅
然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
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之溷浊洁身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1354-0187d.png
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昔我先君怀宝遁世
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夤缘出入受教门下者十
有六年于斯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
古人以忸怩缄辞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盖上以为天下
恸而下以哭吾私
   表忠观碑         苏 轼
    发明吴越之功与德全是以他国形容比并
    出来方见朝廷坐收土地不劳兵革知他是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1354-0188a.png
    全了多少生灵来坟墓上尤切意在言外文
    极典雅
熙宁十年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諌议大夫知杭州军
州事臣抃言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
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
废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谨按故武肃王镠始以乡
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
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及昌以越叛则诛昌而并越尽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1354-0188b.png
有浙东西之地传其子文穆王元瓘至其孙忠显王仁
佐遂破李景兵取福州而仁佐之弟忠懿王俶又出兵
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师其后卒以国入觐三世四王与
五代相终始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
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
孑遗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
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是以其
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1354-0188c.png
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皇宋受命四方僣乱以次
削平西蜀江南负其险远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
手而河东刘氏百战守死以抗王师积骸为城酾血为
池竭天下之力仅乃克之独吴越不待告命封府库籍
郡县请吏于朝视去其国如去传舍其有功于朝廷甚
大昔窦融以河西归汉光武诏右扶风修理其父祖坟
茔祠以太牢今钱氏功德殆过于融而未及百年坟庙
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奖忠臣慰荅民心之义也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1354-0188d.png
臣愿以龙山废佛祠曰妙因院者为观使钱氏之孙为
道士曰自然者居之凡坟庙之在钱塘者以付自然其
在临安者以付其院之净土寺僧曰道微岁各度其徒
一人使世掌之籍其地之所入以时修其祠宇封植其
草木有不治者县令丞察之甚者易其人庶几永终不
坠以称朝廷待钱氏之意臣抃昧死以闻制曰可其妙
因院改赐名曰表忠观铭曰 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
飞凤舞萃于临安笃生异人绝类离群奋梃大呼从者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1354-0189a.png
如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强弩射潮江海为东杀宏诛
昌奄有吴越金劵玉册虎符龙节大城其居包络山川
左江右湖控引岛蛮岁时归休以燕父老晔如神人玉
带毬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厥篚相望大贝南金五朝
昏乱罔堪托国三王相承以待有德既获所归弗谋弗
咨先王之志我维行之天祚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
子孙千亿帝谓守臣治其祠坟毋俾樵牧愧其后昆龙
山之阳岿然新宫匪私于钱唯以劝忠非忠无君非孝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1354-0189b.png
无亲凡百有位视此刻文
   徐州上皇帝书       苏 轼
    思虑精密利害周尽肝胆呈露而笔力亦随
    之决江河而注之海未足以喻其势也
臣以庸材备员册府出守两郡皆东方要地私窃以为
守法令治文书赴期会不足以报塞万一辄㐲私念东
方之要务陛下之所宜知者得其一二草具以闻而陛
下择焉臣前任密州建言自古河北与中原离合常系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1354-0189c.png
社稷存亡而京东之地所以灌输河北瓶竭则罍耻唇
亡则齿寒而其民喜为盗贼为患最甚因为陛下画所
以待盗贼之策及移守徐州览观山川之形势察其风
俗之所上而考之于载籍然后又知徐州为南北之襟
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也昔项羽入关既烧咸阳而
东归则都彭城夫以羽之雄略舍咸阳而取彭城则彭
城之险固形便足以得志于诸侯者可知矣臣观其地
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1354-0189d.png
而延敌材官驺发突骑云从真若屋上建瓴水也地宜
菽麦一熟而饱数岁其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汴泗
为池独其南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
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櫑木炮石凡战守之
具以与城相表里而积三年粮于城中虽用十万人不
易取也其民皆长大胆力绝人喜为剽掠小不适意则
有飞扬跋扈之心非止为盗而已汉高祖沛人也项羽
宿迁人也刘裕彭城人也朱全忠砀山人也皆在今徐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1354-0190a.png
州数百里间耳其人以此自负凶桀之气积以成俗魏
太武以三十万众攻彭城不能下而王智兴以卒伍庸
材恣睢于徐朝廷亦不能讨岂非其地形便利人卒勇
悍故邪州之东北七十馀里即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
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
常为盗贼所窥而兵卫寡弱有同儿戏臣中夜以思即
为寒心使剧贼致死者十馀人白昼入市则守者弃而
走且地产精铁而民皆善锻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1354-0190b.png
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顺流南下辰
发已至而徐有不守之忧矣使不幸而贼有过人之材
如吕布刘备之徒得徐而逞其志则京东之安危未可
知也近者河北转运使奏乞禁止利国监铁不许入河
北朝廷从之昔楚人亡弓不能忘楚孔子犹小之况天
下一家东北二冶皆为国兴利而夺彼以与此不已隘
乎自铁不北行冶户皆有失业之忧诣臣而诉者数矣
臣欲因此以征冶户为利国监之捍屏今三十六冶冶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1354-0190c.png
各有百馀人采矿伐炭多饥寒亡命强力鸷忍之民也
臣欲使冶户每冶各择有材力而忠谨者保任十人籍
其名于官授以却刅刀槊教之击刺每月两衙集于知
监之庭而阅试之藏其刅于官以待大盗不得役使犯
者以违制论冶户为盗所拟久矣民皆知之使冶出十
人以自卫民所乐也而官又为除近日之禁使铁得北
行则冶户皆悦而听命奸猾破胆而不敢谋矣徐城虽
险固而楼橹敝恶又城大而兵少缓急不可守今战兵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1354-0190d.png
千人耳臣欲乞移南京新招骑射两指挥于徐此固徐
人也尝屯于徐营垒材石既具矣而迁于南京异时转
运使分东西路畏馈饷之劳而移之西耳今两路为一
其去来无所损益而足以为徐之重城下数里颇产精
石无穷而奉化厢军见阙数百人臣愿募石工以足之
听不差出使此数百人者常采石以甃城数年之后举
为金汤之固要使利国监不可窥则徐无事徐无事则
京东无虞矣沂州山谷重阻为逋逃渊薮盗贼每入徐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1354-0191a.png
州界中陛下若采臣言不以臣为不肖愿复三年守徐
且得兼领沂州兵甲巡检公事必有以自效京东恶盗
多出逃军逃军为盗民则望风畏之何也技精而法重
也技精则难敌法重则致死其势然也自陛下置将官
修军政士皆精锐而不免于逃者臣尝考其所由盖自
近岁以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军
士当部送者受牒即行往返常不下十日道路之费非
取息钱不能办百姓畏法不敢贷贷亦不可复得惟所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1354-0191b.png
部将校乃敢出息钱与之归而刻其粮赐以故上下相
持军政不修博奕饮酒无所不至穷苦无聊则逃去为
盗臣自至徐即取不系省钱百馀千别储之当部送者
量远近裁取以三月刻纳不取其息将吏有敢贷息钱
者痛以法治之然后严军政禁酒博比期年士卒皆饱
暖练熟技艺等第为诸郡之冠陛下遣敕使按阅所具
见也臣愿下其法诸郡推此行之则军政修而逃者衰
亦去盗之一端也臣闻之汉相王嘉曰孝文帝时二千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1354-0191c.png
石长吏安官乐职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其后稍稍
变易公卿以下转相促急司𨽻部刺史发扬阴私吏或
居官数月而退二千石益轻贱吏民慢易之知其易危
小失意则有离畔之心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吏士临
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国家有
急取办于二千石二千石尊重难危乃能使下以王嘉
之言而考之于今郡守之威权可谓素夺矣上有监司
伺其过失下有吏民持其长短未及按问而差替之命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1354-0191d.png
已下矣欲督捕盗贼法外求一钱以使人且不可得盗
贼凶人情重而法轻者守臣辄配流之则使所在法司
覆按其状劾以失入惴惴如此何以得吏士死力而破
奸人之党乎由此观之盗贼所以滋炽者以陛下守臣
权太轻故也臣愿陛下稍重其权责以大纲略其小过
凡京东多盗之郡自青郓以降如徐沂齐曹之类皆慎
择守臣听法外处置强盗颇赐缗钱使得以布设耳目
蓄养爪牙然缗钱多赐则难常少又不足于用臣以为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1354-0192a.png
每郡可岁别给一二百千使以酿酒凡使人缉捕盗贼
得以酒予之敢以为他用者坐赃论赏格之外岁得酒
数百斛亦足以使人矣此又治盗之一术也然此皆其
小者其大者非臣之所当言欲默而不发则又私自念
遭值陛下英圣特达如此若有所不尽非忠臣之义故
昧死复言之昔者以诗赋取士今陛下以经术用人名
虽不同然皆以文词进耳考其所得多吴楚闽蜀之人
至于京东西河北河东陜西五路盖自古豪杰之场其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1354-0192b.png
人沈鸷勇悍可任以事然欲使治声律读经义以与吴
楚闽蜀之士争得失于毫釐之间则彼有不仕而已故
其得人常少夫惟忠孝礼义之士虽不得志而不失为
君子若德不足而才有馀者困于无门则无所不至矣
故臣愿陛下特为五路之士别开仕进之门汉法郡县
秀民推择为吏考行察廉以次迁补或至二千石入为
公卿古者不专以文词取人故得士为多黄霸起于卒
史薛宣进于书佐朱邑选于啬夫邴吉出于狱吏其馀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1354-0192c.png
名臣循吏由此而进者不可胜数唐自中叶以后方镇
皆选列校以掌牙兵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
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钺虽老奸巨盗或出其
中而名卿贤将如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来瑱李抱玉
段秀实之流所得亦已多矣王者之用人如江河江河
所趋百川赴焉蛟龙生之及其去而之他则鱼鳖无所
还其体而鲵鳅为之制今世胥史牙校皆奴仆庸人者
无他以陛下不用也今欲用胥史牙校而胥史行文书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1354-0192d.png
治刑狱钱榖其势不可废鞭挞鞭挞一行则豪杰不出
于其间故凡士之刑者不可用用者不可刑故臣愿陛
下采唐之旧使五路监司郡守共选士人以补牙职皆
取人材心力有足过人而不能从事于科举者禄之以
今之庸钱而课之镇税场务督捕盗贼之类自公罪杖
以下听赎依将校法使长吏得荐其材者第其功阀书
其岁月使得出仕比任子而不以流外限其所至朝廷
察其尤异者擢用数人则豪杰英伟之士渐出于此涂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1354-0193a.png
而奸猾之党可得而笼取也其条目委曲臣未敢尽言
惟陛下留神省察昔晋武平吴之后诏天下罢军役州
郡悉去武备惟山涛论其不可帝见之曰天下名言也
而不能用及永宁之后盗贼蜂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
制其言乃验今臣于无事之时屡以盗贼为言其私忧
过计亦已甚矣陛下纵能容之必为议者所笑使天下
无事而臣获笑可也不然事至而图之则已晚矣干冒
天威罪在不赦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1354-0193b.png
   策略五          苏 轼
    此篇主意在通下情间架整波澜阔议论佳
    可为策格作散文生疏苦于断续不相连者
    或语句费力者熟读不患不进
臣闻天子者以其一身寄之乎巍巍之上以其一
心运之乎茫茫之中安而为泰山危而为累卵其
间不容毫釐是故古之圣人不恃其有可畏之资
而恃其有可爱之实不恃其有不可拔之势而恃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1354-0193c.png
其有不忍叛之心何则其所居者天下之至危也
天子恃公卿以有其天下公卿大夫士以至于民转相
属也以有其富贵苟不得其心而欲羁之以区区之名
控之以不足恃之势者其平居无事犹有以相制一旦
有急是皆行道之人掉臂而去尚安得而用之古之失
天下者皆非一日之故其君臣之权去已久矣适会其
变是以一散而不可复收方其未也天子甚尊大夫士
甚贱奔走万里无敢后先俨然南面以临其臣曰天何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1354-0193d.png
言哉百官俯首就位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群臣相
率为苟安之计贤者既无所施其才而愚者亦有所容
其不肖举天下之事听其自为而已及乎事出于非常
变起于不测视天下莫与同其患虽欲分国以与人而
且不及矣秦二世唐德宗盖用此术以至于颠沛而不
悟岂不悲哉天下者器也天子者有此器者也器久不
用而置诸箧笥则器与人不相习是以捍格而难操良
工者使手习知其器而器亦习知其手手与器相信而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1354-0194a.png
不相疑夫是故所为而成也天下之患非经营祸乱之
足忧而安养无事之可畏何者惧其一旦至于捍格而
难操也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励其百官抚摩其人民
为之朝聘会同㷼享以交诸侯之欢岁时月朔致民读
法饮酒蜡腊以遂万民之情有大事自庶人以上皆得
至于外朝以尽其词犹以为未也而五载一巡守朝诸
侯于方岳之下亲见其耆老贤士大夫以周知天下之
风俗凡此者非以为苟劳而已将以驯致服习天下之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1354-0194b.png
心使不致捍格而难操也及至后世坏先王之法安于
逸乐而恶闻其过是以养尊而自高务为深严使天下
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其腐儒老生又出而为之说
曰天子不可以妄有言也史且书之后世且以为讥使
其君臣相视而不相知如此则偶人而已矣天下之心
既已去而伥伥然抱其空器不知英雄豪杰已议其后
臣尝观西汉之初高祖创业之际事变之兴亦已繁矣
而高祖以项氏创残之馀与信布之徒争驰于中原此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1354-0194c.png
六七公者皆以绝人之姿据有土地甲兵之众其势足
以为乱然天下终以不摇卒定于汉传十数世矣而至
元成哀平四夷向风兵革不试而王莽一竖子乃举而
移之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此其故何
也创业之君出于布衣其大臣将相皆握手之欢凡在
朝廷者皆尝试挤掇以知其才之短长彼其视天下如
一身苟有疾痛其手足不期而自救当此之时虽有近
忧而无远患及其子孙生于深宫之中而狃于富贵之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1354-0194d.png
势尊卑阔绝而上下之情疏礼节繁多而君臣之义薄
是故不为近忧而常为远患及其一旦固已不可救矣
圣人知其然是以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
不爱高位重禄以致山林之士而欲闻切直不隐之言
者凡皆以通上下之情也昔我太祖太宗既有天下法
令简约不为崖岸当时大臣将相皆得从容终日欢如
平生下至士庶人亦得以自效故天下称其言至今非
有文采缘饰而开心见诚有以入人之深者此英主之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1354-0195a.png
奇术御天下之大权也方今治平之日久矣臣愚以为
宜日新盛德以激昂天下久安怠惰之气故陈其五事
以备采择其一曰将相之臣天子所恃以为治者宜日
夜召论天下之大计且以熟观其为人其二曰太守刺
史天子所寄以远方之民者其罢归皆当问其所以为
政民情风俗之所安亦以揣知其才之所堪其三曰左
右扈从侍读侍讲之人本以论说古今兴衰之大要非
以应故事备数而已经籍之外苟有以访之无伤也其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1354-0195b.png
四曰吏民上书苟小有可观者宜皆召问优游以养其
敢言之气其五曰天下之吏自一命以上虽其至贱无
以自通于朝廷然人主之为岂有所不可哉察其善者
卒然召见之使不知其所从来如此则远方之贱吏亦
务自激发为善不以位卑禄薄无由自通于上而不修
饰使天下习知天子乐善亲贤恤民之心孜孜不倦如
此翕然皆有所感发知爱于君而不可与为不善亦将
贤人众多而奸吏衰少刑法之外有以大慰天下之心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1354-0195c.png
焉耳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1354-0195d.png
 
 
 
 
 
 
 
 崇古文诀卷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