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1354-0160a.png

崇古文诀卷二十一 宋 楼昉 编
宋文
族谱引 苏 洵
议论简严字数少而曲折多非特文章之妙
可以见忠厚气象不可草草看过
苏氏族谱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于高阳而蔓延于天
下唐神尧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1354-0160b.png

及谱为亲作也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者何也以著代
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
日卒皆书而他不书者何也详吾之所自出也自吾之
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而他则遂名之何也尊吾
之所自出也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
何也谱吾作也呜呼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
而生矣情见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1354-0160c.png

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涂人也吾所与相视如涂人者
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一人之身分
而至于涂人吾谱之所以作也其意曰分至于涂人者
势也势吾无如之何也幸其未至于涂人也使其无至
于忽忘焉可也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
而生矣系之以诗曰吾父之子今为吾兄吾疾在身兄
呻不宁数世之后不知何人彼死而生不为戚欣兄弟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1354-0160d.png

张益州画像记 苏 洵
词气严重有法度说不必有像而亦不可以
无像此三四转奇甚最好处是善回护蜀人
公蜀人也所以尤难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
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1354-0161a.png

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惟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
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彻守
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
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
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
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
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1354-0161b.png

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
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
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
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
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
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1354-0161c.png

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
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
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
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
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
至于其长短小大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
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1354-0161d.png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公南
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
可属系之以诗曰
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
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
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
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尔条桑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1354-0162a.png

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
闺门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
禾麻芁芁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
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
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
公像在堂
审势 苏 洵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1354-0162b.png

横之习亦见于此
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千万年而不变使民
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故三代圣人
其后世远者至七八百年夫岂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
至于是盖其子孙得其祖宗之法而为据依可以永久
夏之尚忠商之尚质周之尚文视天下之所宜尚而固
执之以此而始以此而终不朝文而暮质以自溃乱故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1354-0162c.png

制礼而天下遂尚文后世有贾谊者说汉文帝亦欲先
定制度而其说不果用今者天下方幸治安子孙万世
帝王之计不可不预定于此时然万世帝王之计常先
定所尚使其子孙可以安坐而守其旧至于政弊然后
变其小节而其大体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长远而民不
苟简今考之于朝野之间以观国家之所尚者而臣犹
有惑也何则天下之势有强弱圣人审其势而应之以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1354-0162d.png

圣人权之而使其甚不至于折与屈者威与惠也夫强
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惠亵而下不以为德故处弱
者利用威而处强者利用惠乘强之威以行惠则惠尊
乘弱之惠以养威则威发而天下震慄故威与惠者所
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然而不知强弱之势者有杀
人之威而下不惧有生人之惠而下不喜何者威竭而
惠亵故也故有天下者必先审知天下之势而后可与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1354-0163a.png

者末也故有强而益之以威弱而益之以惠以至于折
与屈者是可悼也譬之人身将欲饮药饵石以养其生
必先审其性之为阴其性之为阳而投之以药石药石
之阳而投之阴药石之阴而投之阳故阴不至于涸而
阳不至于亢苟不能先审观已之为阴与已之为阳而
以阴攻阴以阳攻阳则阴者固死于阴而阳者固死于
阳不可救也是以善养身者先审其阴阳而善制天下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1354-0163b.png

其盛时大者已有地五百里而畿内反不过千里其势
为弱秦有天下散为郡县聚为京师守令无大权柄伸
缩进退无不在我其势为强然方其成康在上诸侯无
小大莫不臣服弱之势未见于外及其后世失德而诸
侯禽奔兽遁各固其国以相侵攘而其上之人卒不悟
区区守姑息之道望其能以制服强国是谓以弱政济
弱势故周之天下卒毙于弱秦自孝公其势固已骎骎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1354-0163c.png

制以斩挞平民是谓以强政济强势故秦之天下卒毙
于强周拘于惠而不知权秦勇于威而不知本二者皆
不审天下之势也我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自转运使
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
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
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如此之势
秦之所恃以强之势也势强矣然天下之病常病于弱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1354-0163d.png

于威也惠太甚而威不胜也夫其所习于惠而惠太甚
者赏数而加于无功也怯于威而威不胜者刑弛而兵
不振也由赏与刑与兵之不得其道是以有弱之实著
于外焉何谓弱之实曰官吏旷惰职废不举而败官之
罚不加严也多赎数赦不问有罪而典刑之禁不能行
也冗兵骄狂负力幸赏而维持姑息之恩不敢节也将
帅覆军匹马不返而败军之责不加重也外羌强盛陵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1354-0164a.png

弱之实也久而不治则又将有大于此而遂浸微浸消
释然而溃以至于不可救止者乘之矣然愚以为弱在
于政不在于势是谓以弱政败强势今夫一舆薪之火
众人之所惮而不敢犯者也举而投之河则何热之能
为是以负强秦之势而溺于弱周之弊而天下不知其
强焉者以此也虽然政之弱非若势之弱难治也借如
弱周之势必变易其诸侯而后强可能也天下之诸侯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1354-0164b.png

已矣可以朝改而夕定也夫齐古之强国也而威王又
齐之贤王也当其即位委政不治诸侯并侵而人不知
其国之为强国也一旦发怒裂万家封即墨大夫召烹
阿大夫与常誉阿大夫者而发兵击赵魏赵魏尽走请
和而齐国人人震惧不敢饰非者彼诚知其政之弱而
能用其威以济其弱也况今以天子之尊藉郡县之势
言脱于口而四方响应其所以用威之资固已完具且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1354-0164c.png

用威一赏罚一号令一举动无不一切出于威严用刑
法而不赦有罪力行果断而不牵众人之是非用不测
之刑用不测之赏而使天下之人视之如风雨雷电遽
然而至截然而下不知其所从发而不可逃遁朝廷如
此然后平民益务检慎而奸民猾吏亦常恐恐然惧刑
法之及其身而敛其手足不敢辄犯法此之谓强政政
强矣为之数年而天下之势可以复强愚故曰乘弱之惠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1354-0164d.png

万世为帝王而大体卒不可革易者其尚威而已矣或
曰当今之势事诚无便于尚威者然孰知夫万世之间
其政之不变而必曰威邪愚应之曰威者君之所恃以
为君也一日而无威是无君也久而政弊变其小节而
参之以惠使不若秦之甚可也举而弃之过矣或者又
曰王者任德不任刑任刑霸者之事非所宜言此又非
所谓知理者也夫汤武皆王也桓文皆霸也武王乘纣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1354-0165a.png

为治则民之心去矣故其治一出于礼义彼汤则不然
桀之恶固无以异纣然其刑不若纣暴之甚也而天下
之民化之其风淫惰不事法度书曰有众率怠弗恊而
又诸侯昆吾氏首为乱于是诛锄其强梗怠惰不法之
人以定纷乱故记曰商人先罚而后赏至于桓文之事
则又非皆任刑也桓公用管仲管仲之书好言刑故桓
公之治常任刑文公长者其佐狐赵先魏皆不说以刑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1354-0165b.png

文非伯也得乎故用刑不必霸而用德不必王各观其
势之何所宜用而已然则今之势何为不可用刑用刑
何为不曰王道彼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
难矣
仲兄文甫字说 苏 洵
状物最妙所谓大能使之小远能使之近此
等文字古今自有数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1354-0165c.png

之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
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
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曰请以文
甫易之如何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
而留渟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
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
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1354-0165d.png

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
徐而如缅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
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汨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
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虚空掉乎无垠横流逆折
濆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
者如燄跳者如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
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1354-0166a.png

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
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
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
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也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
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昔者君子之处
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
言不得已而言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此不可与他人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1354-0166b.png

管仲 苏 洵
老泉诸论中惟此论最纯正开阖抑扬之妙
责得管仲最深切意在言外
管仲相桓公伯诸侯攘戎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
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
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
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1354-0166c.png

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
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
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
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
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
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
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1354-0166d.png

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
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将死之言
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馀者仲能悉数而去
之邪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
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1354-0167a.png

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
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馀威得为诸侯之盟主百
馀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
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
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
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
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是数子者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1354-0167b.png

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
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
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
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
死哉
崇古文诀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