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354-0135a.png

崇古文诀卷十八 宋 楼昉 编
宋文
画舫斋记 欧阳修
文字宛转以见出险而不忘险之意且言前
日之险亦以仕宦自取之尔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
曰画舫斋其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354-0135b.png

疏以达则栏槛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
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门
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
故因以舟名焉周易之象至于履险难必曰涉川盖舟
之为物所以济险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
以为物所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矧予又尝以
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入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354-0135c.png

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
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
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
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
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鼍之出没波涛之
汹涌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
岂真乐于舟居者邪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354-0135d.png

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
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
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予友蔡君谟善大书颇
怪伟将乞其大字以题其楹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
故具以告因以置于壁
相州书锦堂记 欧阳修
文字委曲善于形容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354-0136a.png

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阨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
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
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
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
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当时而意
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
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354-0136b.png

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阨之人侥倖得
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誇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
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
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誇一
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
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354-0136c.png

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
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
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
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
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
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354-0136d.png

一层逐旋上去都不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354-0137a.png

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
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
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
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諠哗者众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354-0137b.png

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
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
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
阳修也
论狄青 欧阳修
曲尽人情事体当时欧公只是为龙图阁直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354-0137c.png

臣闻人臣之能尽忠者不敢避难言之事人主之善驭
下者常欲闻难言之言然后下无隐情上无壅听奸宄
不作祸乱不生自古固有伏藏之祸未发之机天下之
人皆未知而有一人独能言之人主又能听而用之则
销患于未萌转祸而为福者有矣若夫天下之人共知
而独其人主之不知者此莫大之患也今臣之所言者
乃天下之人皆知而惟陛下未知也今士大夫无贵贱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354-0137d.png

道路而独不以告陛下也其故何哉盖求其事伏而未
发言者难于指陈也臣伏见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号
为武勇自用兵陜右已著名声及捕贼广西又薄立劳
效自其初掌机密进列大臣当时言事者已谓不便今
三四年虽未见其显过然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推其
所因盖由军士本是小人面有黥文乐其同类见其进
用言我辈之内出得此人既以为荣遂相悦慕加以青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354-0138a.png

心共服其材能国家从前难得将帅经略招讨常用文
臣或不知军情或不闲训练自青为将领既能自以勇
力服人又知训练之方颇以恩信抚士以臣愚见如青
所为尚未得古之名将一二但今之士卒不惯见如此
等事便谓须是我同类中人乃能知我军情而以恩信
抚我青之恩信亦岂能遍及于人但小人易为扇诱所
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遂皆翕然善其称说且武臣掌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354-0138b.png

害然则青之流言军士所喜亦其不得已而势使之然
也臣谓青不得已而为人所喜亦将不得已而为人所
祸者矣为青计者自宜退避事权以止浮议而青本武
人不知进退近日以来讹言益甚或言其身应图谶或
言其宅有火光道路传说以为常谈矣而惟陛下犹未
闻也且唐之朱泚本非反者仓卒之际为军士所迫尔
大抵小人不能成事而能为患者多矣泚虽自取族灭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354-0138c.png

本心所为直由渐积以至蹉跌而时君不能制患于未
萌尔故臣敢昧死而言人之所难言者惟愿陛下蚤闻
而省察之耳如臣愚见则青一常才未有显过但为浮
议所喧势不能容耳若如外人众论则谓青之用心有
不可知者此臣之所不能决也但武臣掌机密而为军
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伏望圣
慈深思远虑戒前世祸乱之迹制于未萌密访大臣早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354-0138d.png

如何徐察流言可以临事制变且二府均劳逸而出入
亦是常事若青之忠孝出处如一事权既去而流议渐
消则其节诚明可以永保终始夫言未萌之患者常难
于必信若俟患之已萌则言又无及矣臣官为学士职
号论思闻外议喧沸而事系安危臣愚不敢自默
论日历 欧阳修
可以见本朝典故及前后作史沿袭之失公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354-0139a.png

臣伏以史者国家之典法也自君臣善恶功过与其百
事之废置可以垂劝戒示后世皆得直书而不隐故自
前世有国者莫不以史职为重伏见国朝之史以宰相
监修学士修撰又以两府之大臣撰时政记选三馆之
士当升擢者乃命修起居注如此不为不重矣近年以
来员具而职废其所撰述简略遗漏百不存一至于事
关大体者皆没而不书此实史官之罪而臣之责也然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354-0139b.png

故也今时政记虽是两府臣寮修纂然圣君言动有所
宣谕臣下奏议事关得失者皆不备录惟书除目辞见
之类至于起居注亦然与诸司供报公文无异修撰官
只㩀此铨次系以日月谓之日历而已是以朝廷之事
史官虽欲书而不得书也自古人君皆不自阅史今撰
述既成必录本进呈则事有讳避史官虽欲书而又不
敢书也加以日历时政纪起居注例皆承前积滞相因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354-0139c.png

至于事在目前可以详于见闻者又以追修积滞不暇
及之若不革其弊则前后相因史官永无举职之时使
圣朝典法遂几于废坠矣臣窃闻赵元昊自初僣叛至
复称臣终始一宗事节皆不曾书亦闻修撰官甚欲纪
述以修纂后时追求莫得故也其于他事又可知焉臣
今欲乞特诏修时政起居注之臣并以德音宣谕臣下
奏对之语书之其修撰官不得依前只据诸司供报编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354-0139d.png

等破侬智高文彦博等败(一作/破)王则之类其贬某职坐
某罪如昨来麟州守将及并州庞藉缘白草平事近日
孙沔所坐之类事有文据及状迹明白皆备书之所以
使圣朝赏罚之典可以劝善惩恶昭示后世若大臣用
情朝廷赏罚不当者亦得以书为警戒此国家置史之
本意也至于其他大事并许史院据所闻见书之如闻
见未详者直牒诸处会问及臣寮奏议异同朝廷裁置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354-0140a.png

为草卷标题月分于史院躬亲入匮封锁候诸司供报
齐足修为日历仍乞每至岁中命监修宰相亲至史院
点检修撰官纪录事迹内有不勤其事隳官失职者奏
行责罚其时政记起居注日历等除今日以前积滞者
不住追修外截自今后并令次月供报如稍违滞许修
撰官自至中书枢密院催请其诸司供报拖延及史院
有所会问诸处文书不画时报应致妨修纂者其当行手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354-0140b.png

注并乞更不进本所贵少修史职上存圣朝典法此乃
臣之职事不敢不言
上范司谏书 欧阳修
此文出于韩退之谏臣论之后亦颇祖其遗
意而文字无一语一言与之重叠真是可与
争衡
司谏七品官尔于执事得之不为喜而独区区欲一贺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354-0140c.png

官自九卿百执事外至一郡县吏非无贵官大职可以
行其道也然县越其封郡踰其境虽贤守长不得行以
其有守也吏部之官不得理兵部鸿胪之卿不得理光
禄以其有司也若天下之得失生民之利害社稷之大
计惟所见闻而不系职司者独宰相可行之谏官可言
之尔故士学古怀道者仕于朝不得为宰相必为谏官
谏官虽卑与宰相等天子曰不可宰相曰可天子曰然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354-0140d.png

天子曰是谏官曰非天子曰必行谏官曰必不可行立
殿陛之前与天子争是非者谏官也宰相尊行其道谏
官卑行其言言行道亦行也九卿百司郡县之吏守一
职者任一职之责宰相谏官系天下之事亦任天下之
责然宰相九卿而下失职者受责于有司谏官之失职
也取讥于君子有司之法行乎一时君子之讥著于简
册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甚可惧也夫七品之官任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354-0141a.png

也近执事始被召于陈州洛之士大夫相与语曰我识
范君知其材也其来不为御史必为谏官及命下果然
则又相与语曰我识范君知其贤也他日闻有立天子
陛下直辞正色面争廷论者非他人必范君也拜命以
来翘首企足伫乎有闻而卒未也窃惑之岂洛之士大
夫能料于前而不能料于后也将执事有待而为也昔
韩退之作争臣论以讥阳城不能极谏卒以谏显人皆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354-0141b.png

以为不然当退之作论时城为谏议大夫已五年后又
二年始廷论陆贽及沮裴延龄作相欲裂其麻才两事
耳当德宗时可谓多事矣授受失宜叛将强臣罗列天
下又多猜忌进任小人于此之时岂无一事可言而须
七年邪当此之时岂无急于沮延龄论陆贽两事邪谓
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幸而城为谏官七年适遇延龄
陆贽事一谏而罢以塞其责向使止五年六年而遂迁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354-0141c.png

岁而一迁或一二岁甚者半岁而迁也此又非可以待
乎七年也今天子躬亲庶政化理清明虽为无事然自
千里诏执事而拜是官者岂不欲闻正议而乐谠言乎
然今未闻有所言说使天下知朝廷有正士而彰吾君
纳谏之明也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诵书史常
恨不见用及用也又曰彼非我职不敢言或曰我位犹
卑不得言得言矣又曰我有待是终无一人言也可不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354-0141d.png

讥一陈昌言以塞重望且解洛之士大夫之惑则幸甚
祭丁元珍文 欧阳修
讥贬虽近乎太过然一时之毁誉决不能掩
千古之是非观此文然后知枉之语为有味
也
呜呼元珍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其势然耳是
故乡人皆好孔子不然恶于不善然后为贤子之美才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354-0142a.png

孰恶子可知其人毁善之言譬如蝇矢点彼白玉濯之
而已小人得志暂快一时要其得失后世方知受侮被
谤无如仲尼巍然衮冕不祀桓魋孟轲之道愈久弥光
名尊四子不数臧仓是以君子修身而俟扰扰奸愚经
营一世殆荣华之消歇嗟泯没其谁记是皆生则狐鼠
死为狗彘惟一贤之不幸历千载而犹伤自古孰不有
死至今独吊乎沅湘彼灵均之事业初未见于南邦使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354-0142b.png

乃借誉而揄扬呜呼元珍道之通塞有命在天其如予
何孔孟亦然何以慰子聊为此言寄哀一奠有涕涟涟
秋声赋 欧阳修
模写之工转折之妙悲壮顿挫无一字尘涴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
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
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354-0142c.png

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
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
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
晶其气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
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
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354-0142d.png

也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
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
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
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
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
者为星星柰何其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
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1354-0143a.png

祭苏子美文 欧阳修
卓荦俊迈
哀哀子美命止斯耶小人之幸君子之嗟子之心胸蟠
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忽然挥斧霹雳轰车人有
遭之心惊胆落震仆如麻须臾霁止而回顾百里山川
草木开发萌芽子于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者吁可怪
邪嗟吁世人知此而已贪悦其外不窥其内欲知子心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1354-0143b.png

人不知乃穷至此蕴而不见遂以没地独留文章照耀
后世嗟世之愚掩抑毁伤譬如磨鉴不灭愈光一世之
短万世之长其间得失不待较量哀哀子美来举予觞
峡州至喜亭记 欧阳修
不言蜀之险则无以见后来之喜不言险之
不测则无以见人情喜幸之深此文字布置
斡旋之法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1354-0143c.png

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宋受天命一海内四方次第平
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蜀之丝枲织文之富衣
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
不绝于万里之外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
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旋顺流之舟顷
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毫釐与崖石遇则糜溃漂没
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1354-0143d.png

其为险且不测如此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
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
虞部郎官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
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平夷以
为行人之喜幸夷陵固为下州廪与俸皆薄而僻且远
虽有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朱公能不以陋而安
之其心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简易诗所谓恺悌君子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1354-0144a.png

来以馆以劳动不违时而人有赖是皆宜书故凡公之
佐吏因相与谋而属笔于修焉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1354-0144b.png

崇古文诀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