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354-0119a.png

崇古文诀卷十六 宋 楼昉 编
宋文
待漏院记 王禹偁
句句见待漏意是时五代气习未除未免稍
俳然词严气正可以想见其人亦自得体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
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354-0119b.png

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
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
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
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
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
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354-0120a.png

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𤯝荐至愿避位以
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釐之忧心忡忡待
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
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
非幸也宜也其或私雠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
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
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354-0120b.png

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
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
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
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
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棘寺小吏王禹偁为
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似箴/体)
寿域碑 王禹偁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354-0120c.png

古圣人之营寿域也非土木非板筑不金乎城不汤乎
池昼无键而关夜无柝而击东西不吾戎夷南北不吾
蛮狄五岳其雉堞四冥其沟隍天地离合我其扃鐍春
秋启闭我其门户入是域也幼者蚩蚩壮者怡怡老者
熙熙悉无中绝咸跻上寿故谓之寿域焉得非道为土
木德为板筑仁乎城义乎池慈乎雉堞爱乎沟隍恭乎
扃鐍俭乎门户使风雨不能毁矢石不能攻高低侔老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354-0120d.png

拔者也洎霸道其昌皇风不竞则必洒法令为风雨以
毁之兴赋役为矢石以攻之寿域之基忽焉委地呜呼
域之坏也若民命何于是贱榖帛贵金玉盗贼蜂起鞁

开拓疆埸肆放侵伐锋镝霜莹卒乘鳞集鲸吞鼓颐蚕
食张吻寿域之民有以兵而死者阴阳舛错气候勃乱
冬燠夏凄烟蒸雾瘴兴瘥作疹发厉成妖寿域之民有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354-0121a.png

海跃蛟螭陆走虺蝮寿域之民有以横而死者由是王
者患民之无寿也举引年之典行养老之风乞言于东
序展礼于南庠又谓老者非帛不煖于是乎锡之以缯
綵非肉不饱于是乎锡之以殽胾非车不安于是乎锡
之以几杖斯亦得其末而失其本矣殊不知民之寿夭
系君之政教其犹影响耳其或捐金于山沈珠于泉禁
不急之务弃难得之货君德尚俭人心返淳则无法死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354-0121b.png

国无外斯民不争则无兵死者矣燮调律历端正节候
举授时之典兴除害之利六气斯顺兆人克宁则无夭
死者矣贡金于远方铸鼎于中夏示不若之物免逢旃
之患彼怪斯露厥人用康则无横死者矣夫如是则域
不筑而自成人不忧而自寿矣今我后道德慈爱行之
于上法兵夭横绝之于下游游乎荡荡乎见寿域复成
于今世矣某亦寿域中之一民耳知我帝力得无述焉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354-0121c.png

域筑道树德民欲夭兮安得后之域基奸址贼民欲寿
兮不获我圣人兮复于古昔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首尾布置与中间状物之妙不可及矣然最
妙处在临了断遣一转语乃知此老胸襟宇
量直与岳阳洞庭同其广大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354-0121d.png

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
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
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354-0122a.png

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
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354-0122b.png

答赵元昊书 范仲淹
反覆攻击既不失中国之体亦不失夷狄之
心最宜详味
伏以先大王归向朝廷心如金石我真宗皇帝命为同
姓待以骨肉之亲封为夏王履此山河之大旌旗车服
降天子一等恩意隆厚始终如一齐桓晋文之盛无以
过此朝聘之使往来如家牛马驼羊之产金银缯帛之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354-0122c.png

禾黍云合甲胄尘委养生葬死各终天年使蕃汉之民
为尧舜之俗此真宗皇帝之至化亦先大王之大功也
自先大王薨背今皇震悼累日嘻吁遣使行吊赙之礼
以大王嗣守其国爵命崇重一如先大王昨者大王以
本国众多之情推立大位诚不获让理有未安而遣行
人告于天子又遣行人归其旌莭朝廷中外莫不惊愤
请收行人戮于都市皇帝诏曰非不能以四海之力支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354-0122d.png

朝之失而骤绝之乃不杀而还假有本国诸蕃之长抗
礼于大王而能含容之若此乎省初念终天子何负于
大王哉二年以来疆事纷起耕者废耒织者废杼边界
萧然岂独汉民之劳耶使战守之人日夜豺虎竞为吞
噬死伤相枕哭泣相闻仁人为之流涕智士为之扼腕
天子遣仲淹经略西事而命之曰有征无战不杀非辜
王者之兵也汝往钦哉仲淹拜手稽首敢不夙夜于怀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354-0123a.png

之意仲淹与大王虽未尝高会向者同事于朝廷于天
子则父母也于大王则兄弟也岂有孝于父母而欲害
于兄弟哉可不为大王一二而陈之传曰名不正则言
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王世居西土衣冠语言皆从
本国之俗何独名称与中朝天子侔拟名岂正而言岂
顺乎如众情莫夺亦有汉唐故事单于可汗皆本国极
尊之称具在方册仲淹料大王必以契丹为比故自谓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354-0123b.png

世受天子建国封王之恩如诸蕃中有叛朝廷者大王
当为霸主率诸侯而伐之则世世有功王王不绝乃欲
拟契丹之称究其体势昭然不同徒使疮痍万民拒朝
廷之礼伤天地之仁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
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是以天地养万物故其道不穷
圣人养万民故其位不倾又传曰国家以仁获之以仁
守之者百世之朝昔在唐末天下汹汹群雄咆哮日寻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354-0123c.png

怒罚其不仁五代王侯覆亡相续老氏曰乐杀人者不
可如志于天下诚不诬矣后唐显宗祈于上天曰愿早
生圣人以救天下是年我太祖皇帝应期而生及历试
诸难中外忻戴不血一刃受禅于周广南江南荆湖西
川有九江万里之限一举而下岂非应天顺人之至乎
由是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
之忧太宗皇帝圣文神武表正万邦吴越纳疆并晋就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354-0123d.png

王贡礼自兹四海熙然同春今皇帝坐朝至晏从谏如
流有忤雷霆虽死必赦故四海之心望如父母此谓以
仁获之以仁守之百世之朝也仲淹料建议之初人有
离间妄言边城无备士心不齐长驱而来所向必下今
以强人猛马奔冲汉地二年于兹汉之兵民盖有血战
而死者无一城一将愿归大王者此可见圣宋仁及天
下邦本不摇之验也与夫间者之说毋乃异乎今天下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354-0124a.png

进不顾众寡自取其困馀则或胜或负杀伤俱多大王
国人必以获刘平为贺昔郑人侵蔡获司马公子燮郑
人皆喜惟子产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而
后郑国之祸皆如子产之言今边士训练渐精恩威已
立有功必赏败事必诛将帅而下大知纪律莫不各思
奋力效命争议进兵如其不然何时可了今招讨司统
兵四十万约五路入界著其律曰生降者赏杀降者斩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354-0124b.png

取则取可城则城纵未能入贺兰之居彼之兵民降者
死者所失多矣是大王自祸其民官军之势不获而已
也仲淹又念皇帝有征无战不杀非辜之训夙夜于怀
虽师帅之行君命有所不受柰何锋刅之交相伤必众
且蕃兵战死者非有罪也忠于大王耳汉兵战死者非
有罪也忠于天子耳使忠孝之人肝脑涂地积累怨魄
为妖为灾大王其可忽诸朝廷以王者无外有生之民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354-0124c.png

太尉夏公经略密学韩公尝议其事大王如能以爱民
为意礼下朝廷复其王爵承先大王之志天下孰不称
其贤哉一也如众多之情三让不获前所谓汉唐故事
如单于可汗之称尚有可稽于本国语言为便复不失
其尊大二也但臣贡上国存中外之体不召天下之怨
不速天下之兵使蕃汉边人复见康乐无死伤相枕哭
泣相闻之丑三也又大王之国府用或缺朝廷每岁必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354-0124d.png

蕃吏之职以避中朝之尊按汉诸侯王相皆出真拜又
吴越王钱氏有承制补官故事功高者受朝廷之命亦
足隆大王之体五也昨有边臣上书乞招致蕃部首领
仲淹亦已请罢大王告谕诸蕃首领不须去父母之邦
但回意中朝则太平之乐遐迩同之六也国家以四海
之广岂无遗才有在大王国者朝廷不戮其家安全如
故宜善事主以报国士之知惟同心向顺自不失其富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354-0125a.png

缯帛之货有无交易各得其所八也大王从之则上下
同其美利生民之患几乎息矣不从之上下失其美利
生民之患何时而息哉仲淹今日之言非独利于大王
盖以奉君亲之训救生民之患合天地之仁而已惟大
王择焉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字少词严笔力老健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354-0125b.png

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
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
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
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
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
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有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354-0125c.png

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
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354-0125d.png

崇古文诀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