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第 1a 页 WYG1346-0423a.png

宋文选卷三十
张文潜文
进斋记
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德无须臾而不进鸡
鸣而兴暮夜而休一日之间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
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贱幼振其族姻与诵说
讲辨上世圣贤之言语文章制度服物而燕乐则御琴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1346-0423b.png

其事学其理通其曲折而服其训戒盖其学无顷刻不
切于心非特其迹然也安居无事精思而深念之矫揉
其心志调伏其气质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
德之微妙而通其性命死生之始末者亦未始有顷刻
之休是故其德日进而不可止盖自其息而察之则岂
特日进哉昼之所达过于旦夜之所得加于晡矣岂特
旦暮晡夜之别哉一语一嘿一起居而新故不相袭矣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1346-0424a.png

昃之变大之为寒暑春秋之异然微细而察之则虽求
毫釐丝忽之间而不可得呜呼士之欲进于道其勤苦
勉强盖必如是而后至则亦以劳矣后世之士其不至
于圣人也亦可知矣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死生之
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殽烝则饮食之际未尝
不学也夫子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学
也会子病而易大夫之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学也今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1346-0424b.png

可大愧矣然少而习之未几见而自以为业成者十九
也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以夫灭裂
苟偷之习而亟舍于既仕之日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
仕数年则言语笑猊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
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古之君子其学也内以修身外
以治人所学愈高所治愈修而成功愈崇是故君子立
于世则天下被其福呜呼三代之衰儒者之功不大见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1346-0424c.png

学未至而道未及哉呜呼民之休戚系于道学之成否
则夫为士可不勉欤
冀州州学记
朝廷以学校道艺教天下之士亦已久矣而其兴衰亦
系其守长之能否庆历中始诏郡县立学而信都乃即
孔子庙而为之仅以塞诏其后为守者欲兴之数矣皆
不果成元祐某年河东刘侯守冀始大作学舍师之授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1346-0424d.png

可以传久远又为之买良田治市舍籍其所入以养士
而士之来学者日有饩学之有司月有给其秀民良才
从其先生长者皆往游焉四方之士闻而来者日至刘
侯喜其有成而使其属李公辅请文于谯郡张耒以记
之为之言曰嗟乎政事之缓急如人之于饮食不可彊
也强使急者缓如止饥者之食强使缓者急如待食以
进饱二者无怪其不可也余尝怪今之士大夫皆能责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1346-0425a.png

令者虽责之不受亦不害其为政论守令之能否与夫
人民之利病亦绝不在此何也三代之时天子诸侯之
有学其朝夕政事之所系不啻如今省寺之要且急也
自出师受成献馘皆必由之则一士之不率教至勤天
子公卿而亲临焉盖无足怪当此之时虽欲缓而不治
亦不可得先王之俗既亡更数千岁风俗礼乐既已大
异矣而朝廷郡县之政视学校无毫发相及而乃日夜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1346-0425b.png

怪夫冠者之不为章甫骑者之不为四马而独怪学校
之不如三王不亦异哉夫求三王之治不立学是废食
于饥而必责学校于今日犹强食于饱必不行矣由是
言之学之兴废其本未远矣吏未有责也夫未可以责
吏则刘侯之为此殆苟然欤盖昔者子贡欲去告朔之
饩羊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夫不告朔而去羊未害
也然使后世有知告朔者自此羊始以今之政为无事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1346-0425c.png

来者之不有作乎此刘侯之所不忍也侯之意深矣元
祐四年十二月十七日记
伐木记
人与物各以其气相胜而后能全夫气也者假其所托
而后有者也夫长江大河积水之渊俯视杳然莫知其
深长波巨𣲖出没奔突近窥而神寒远视而目竦此则
蛟龙虬蜃鱼鼋之所托以禦物之害己者而全其生者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1346-0425d.png

悬壁千仞使人望而不敢近近则畏而走此则虎豹熊
罴之所托以禦物之害己者而自全其生者也使虎豹
窥鱼龙之渊蛟鼋视熊罴之薮则惶怖疾走而求去之
矣何则物各以其所托者见其气气胜则非其类者避
之矣今夫丛祠墟墓之间入者惨然而心不宁目不
敢肆视足不敢肆游其音肃肃如畏是何也业祠墟墓
鬼神之所托而人之气不胜故也夫唯气胜者全故气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1346-0426a.png

无聊者病之所从入也余官福昌古邑之废者也官舍
依山为地十馀亩其竹与木居十六地旷人寡草木茂
遂其大者皆百馀年根干蔽覆若幄若屋交罗笼络萦
以茑蔓凡日将旦夕将晦鸟鸣兽号声音千百终日阒
然不闻人声夫环为城通为衢限为域立为屋室辟为
场圃夷易洞达内外相应面阳而背阴附燥而瞰湿间
以草木表以台观人之所托也惟其所托者若是故禽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1346-0426b.png

乃能胜其异己者是故无疾患无惊惕寿考安乐远去
疾厉而今吾之所居草木居大半矣其坚顽硕老无以
异于薮泽此则鸟兽之所凭而蛇虺狐貉之所乐而人
之所居乃其弃馀则凡使吾四邻之外晨夜而不敢出
其心矜矜若畏敌国一夕数兴寝而不梦是岂非蛇虺
狐貉之气胜而人之所托者弱耶于是聚吏徒集斧斤
一日之役十夫不三日而尽伐之剖根穷本芟伐剪剔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1346-0426c.png

扫垦除平地乃见阴阳疏通表里洞然屋室阶闼如涌
而出于是鸟兽之声狐貉之迹不复至矣朝游而足不
忌夜处而心不惕吾知人之气胜矣夫气也者起乎其
所类发乎其所托莫知其然而然者也何则物以类处
者未尝自见其气也所托者无情不能与物为使也至
其相待而后成相感而后发自外而视之隐然不可无
也大荒之濒行者反顾久废之室寝者数惊推之而无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1346-0426d.png

欤
双槐堂记
古之君子其将责人以有功也必使之乐其职安其居
以其优游喜乐之心而就吾事夫岂徒苟悦之哉凡人
之情其将有为也其心乐而为之则致精而不苟虽殚
力费心而不自知故所为者有成而无难古之御吏也
为法不苛其勤惰密疏随其人之所欲而吾独要其成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1346-0427a.png

怛不乐求舍去之不暇谁肯以其怨沮不平之心而副
我之所欲哉顷时予见监司病郡县之政不立扼腕盛
怒曰是惟饮食燕乐居处游观之好吾日夜以法督责
之使无得有一于此一岁之日数计晷刻吾从而课率
之使无得有顷刻之閒以约束为不足而继以辱骂辱
骂为不足而继以讯告方此时吏起不待晨卧不及暖
废饮食冒疾病屋室败漏不敢修完器用敝乏不敢改作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1346-0427b.png

举大小得职而民物安堵矣然吏益奸民益劳文书具
于有司而事实不立吏足以免其身之责而民不知德
相为欺绐以善一时而监司卒亦不得而察也岂非其
所为者无至诚喜乐之心出于畏罪不获巳苟以充职
故耶其事功之灭裂如此理固然也酸枣令王君治邑
有能名以其馀力作燕居之堂洒扫完洁足以宴宾客
阅图书庭有双槐因以为名夫王君岂以谓苟劳而无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1346-0427c.png

之閒与贤士大夫弹琴饮酒欢欣相乐舒心而养神使其
中裕然然后观物图其致用意于文法寻尺外以追古
循良君子之风以大变俗吏之弊而为之哉夫古之善
为政者不佚而常安不劳而善成吾知王君其有得于
此矣于是为之书
陵川县山水记
陵川河东之穷邑也其民盖有唐晋之馀风俭朴而敦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1346-0427d.png

健斗夫以俭朴好武之民则其于山水奇胜之观宜其
忽而不治委弃而不惜也今县令张侯以暇日与其僚
游于县西南所谓四梁拒者见其风景稍异披榛而得
二泉焉其一出石下激石而声琅然张君名之曰漱玉
其一出大石下而石状如龟因名之曰龟泉会二水而
注之石螭之口以下达于大池构亭于泉侧名曰爽气
亭后为石磴磴穷为小亭名之曰白云轩而其乔林秀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1346-0428a.png

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夫尽仁之成名必若尧舜而语
智之正必若禹然世之好山水者岂皆具圣人之成德
哉予以谓凡安静可久淳厚而不变者皆仁之类也临
事而不滞遇物而不惑者皆智之类也张君从予游其
行巳操术其为仁智之类有馀矣而又好学而甚文予
意其为政滋久政事日信于民以其簿书之简日徜徉
于山水之间仰乔木而俯清泉资之以烟云鱼鸟之丽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1346-0428b.png

而恨未之见也政和元年五月
汉光武庙记
南顿令江君惇裕以书属耒曰吾邑有汉世祖光武皇
帝祠邑人奉祠甚谨而昔人所记陋甚君为我述焉将
刻石以诏后世耒辞之不可谨按光武皇帝以哀帝建
平元年生于济阳而皇考钦实为南顿令帝尝从父于
此既得天下亦屡临幸盖平生之所游处则邑之有祠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1346-0428c.png

盛德后世有不能忘者故南顿之民世祠之惟谨盖无
足怪汉自成哀不君权归外家王莽卒盗而有之天下
大乱民心思汉惟世祖以匹夫起田亩出入行阵躬夷
大难勇无坚敌智无遗策故能祀汉配天光复旧物一
时群雄芟夷略尽抚有方夏覃及蛮貊声教所暨比隆
武宣是宜英鸷强伉玩兵黩武视民如草芥而不讲于
治国之事也而武功既成海内既定则抑功臣进文吏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1346-0428d.png

于儒学敦尚经术接宾客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典礼焕
然一变旧汉之俗盖常以谓吾理天下欲以柔道行之
至于明章继志承统缵修洪业典章文物粲然大备故
后世言礼乐稽古推东汉焉孝和以后汉德不竞破坏
板荡可谓极矣而仗莭死义之士如袁安杨震李固陈
蕃之徒救于上符融郭泰范滂许卲之徒助于下矜尚
名莭以震激衰弊蹈死而不悔至于献帝人主持号而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1346-0429a.png

礼乐之功风化之美足以保国长世如此皆世祖之遗
烈也呜呼自三代以来一人而已建武十九年南巡进
幸南顿县舍置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一岁父老前
叩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之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
赐复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尝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
期十岁吏人又言陛下实惜之何言谦也帝大笑又增
一岁中元元年又复南顿繇役同之济阳则帝之于是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1346-0429b.png

沛吾意光武于南顿亦云崇宁元年五月二十日
司马温公祠堂记
元祐元年九月甲子丞相司马公薨朝廷议所以追崇
之于是进爵为公而国于温惟司马氏系出晋安平献
王孚而献王河内温人也故推本其故家而封之五年
奉议郎王仲儒为温令告其邑人曰惟司马公道德功
烈著于朝廷施及生民者自匹夫匹妇与夫荒外戎狄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1346-0429c.png

配社稷天下祀之而温者国也顾不能祠而可乎于是
度地作堂画公像而礼祠焉告于谯郡张耒使记之耒
为之言曰盛德之不作于世久矣古之所谓盛德者不
施而民服无事而民信未尝动颜色见词气而天下从
之若子弟之慕父兄故其为功也不劳而物莫之能禦
三代之亡圣贤不作而士之能有所立于世者亦多矣
然皆费心殚力招天下而从之以其智胜之后能有成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1346-0429d.png

而浅陋夫岂不欲为盛德之事哉盖其所积者有不足
故也子产君子也犹曰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
如猛夫子产岂欲为猛哉以谓德之效实难惧夫好高
之难成也是以甘心于其次以求无失呜呼德者子产
之所难而况其下者乎故自秦汉而后更千有馀岁而
盛德之士不作盖无足怪惟司马公事君而君敬之未
尝求民而民与之非其类者有不合而无不信受其罚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1346-0430a.png

师观者千万环聚嗟叹至于泣下嗟乎此可以言语术
智得之哉故其相天下也因物之所利而与之因人之
所厌而更之从容指麾内外响应而天下无事矣盖自
秦汉以来至公而盛德之效始见于世可谓盛矣呜呼
当大事处大疑勇者招敌智者召谋惟有德而后万物
服则夫二圣之所以用公其可知也夫耒辱游公之门
而喜王君之好德使以其说书于堂而刻之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1346-0430b.png

治国有善政不如在位有善人之化民速也在位有善
人不如其乡有善人之化民易也夫人之情所感动常
在其所易接而亲者若夫政事者固民之所畏则其从
之盖有不得已之心焉其及物浅矣安陆之应山楚之
穷邑也然其民好文多学者其俗良善不争纯静易治
其里之人为余言曰始吾邑之人未始知学之利也有
宋氏兄弟者讲学吾邑之法兴佛舍其后两人皆取高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1346-0430c.png

鄙蒙不学自弃于学者愧之其居法兴时有连氏兄弟
者与二宋君游相好也其后亦登科两人起家仕不振
然视所同舍生富贵先显可攀为声势而两人亦自力
不少屈己以附之其官终不显故吾邑之人其不笃于
廉耻徼倖贪利者愧之凡吾邑之俗好学而文纯静有
耻者四君子之化也后五十年宋景文之孙羲年令应
山与连君之从子仲儒缘邑人之意作祠堂于法兴方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1346-0430d.png

在位之人不如其乡里之君子也二宋公之行事爵里
书于国史士大夫举知之连君锡以尚书职方员外郎
致仕好修而自重谅直多闻之君子也其仲讳庠字元
礼为尚书都官郎中敏于政事号良吏世称王阳在位
贡禹弹冠为故旧之美然严光所以为帝逃之不肯仕
彼独何哉连君不因宋君以显名当世卒以湮没而不
悔被诚知所处与世俗所谓显晦异矣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1346-0431a.png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1346-0431b.png

宋文选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