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1346-03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文选卷二十五
  张文潜文
   敦俗论
所谓人主之利势者惟其能供天下之所求而我无所
求于人故能奔走天下使其进退取舍莫不在我而天
下之人虽欲去之而不得盖惟其能贵故天下之贱者
尊之惟其能富故天下之贫者宗之使之脱然舍去斯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1346-0355b.png
二者则天下之人谁肯以区区之名而服之哉故富与
贵者人君操之以用其下者也虽然天下之利惟富贵
而后可为则先王之治宜其隆势利重权位使其民惟
富贵之知而见其已之尊严然其率天下也何其退约
廉逊教其民务为安贫乐贱之事而深抑好争务胜之
心者何也夫天下之人不可使求为利也夫使天下之
人惟利之为求则大者篡小者叛惟其得之而后已呜
呼使人皆欲得其上之所乐则将日仇其上而夺之夫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1346-0356a.png
如是则吾之立于天下之上不亦甚殆也哉是故先王思
所以长享富贵之利求其安而无乱服而无争是故为
是廉耻冲退之道使之轻禄位而贱权势而惟仁义之
知公卿之爵人之所甚欲也然三逊而后受万钟之禄
人之所甚贪也然无名而不敢当呜呼使天下之人皆
仁义之人耶则吾捐国而与之有不受者矣三代之历
年后世莫及而考其教化风俗之美诗书之所载后世
亦无有继之者然则其效可知也余尝悲夫自圣人之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1346-0356b.png
亡后世之治天下者不明于此也开功名权利之门以
诱天下而使其民汲汲然惟利之知而幸其区区之功
利尚功而贱德贵才而废道奖胜而羞败进位而卑齿
故天下始嚣然皆有乐富好贵之心而不安其分及顾
其贫贱而恶之而日思所以去之之术夫惟人恶其
贫贱而求去之而天下之乱始起矣故后世之所谓利
其国而自安者未始不亡其国而自危也昔者秦之俗
盖若此矣方其疾战不顾以取诸侯也使其人惟攻战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1346-0356c.png
争夺之为求故秦之民皆忘其上而利其身功成战克
而后天下之人移其胜敌之志为仇君之心盖其平日
之所养耳目之所习有以使之而无足怪也呜呼争之
不可启也如此养虎之肉不敢全而生委之惧其使裂
以动其怒而况持争具而授之与夫先王之道其始若
钝而后能利其始若迂而效最切盖老子曰非以其无
私耶故能成其私夫成其私而惟私之求则天下去之
夫惟公以得天下之情者天下之所归也天下之所归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1346-0356d.png
而有不能得其所欲者乎盖梁惠王问孟子以利而孟
子对以仁义其说以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又曰未有
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后其君者夫为利者其意非以
危国而其极至于国危仁义者若非所以自利也而其
效也使人不敢遗而后之则圣人之所以安其身岂匹
夫匹妇之浅近欤呜呼孟子可为知利之实矣
   用大论
能用大而后能治天下而用大之术为最难夫惟有所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1346-0357a.png
不治而后能用大矣何则治大者莫若立法有所不治
而后法立矣屦人之为屦也非量国人之足而为之也
度其中而为之夫一国之足虽不能尽合于吾屦而中
者居多故虽不知则人之足而吾不失鬻屦之利必将
人人而较之则吾之为工不亦甚劳而长短小大之差
要之不可尽得呜呼使吾之为屦足以半国之人足矣
虽有所遗而何害吾之大利哉通此说者其知用大乎
夫立法以治天下者而吾之法果足以尽天下之理网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1346-0357b.png
罗笼络使天下之智巧不足以用其奸乎吾知其不能
也夏后氏之为忠也使禹不知后世之将野则禹不智
也知而为之是禹亦无如之何也商之质周之文亦犹
是也夫以圣人之智犹有所屈于事物之变则立法以
求尽天下之理吾知圣人有所不能故立法于此足以
通天下之情至于聪明之不及思虑之所难测出于人
情之外者吾有所不治也而吾之法立矣且吾之法果
何为而起欤无乃出于天下之大情万物之常理耶嗜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1346-0357c.png
脍炙者百人而恶之者一人脍炙之美未害也使吾法
足以当国人之十九则吾之利多矣其所不及焉吾可
以无恤矣非不欲恤也势不可也呜呼自尧舜三代以
来更数圣人其讲天下之法亦详矣然后世可考者如
井田封建车徒之制亦不过设为大法而已世之惑者
徒见其为法之略以为不可以施于市而不知圣人示
之大法不以臆度之区区而预尽天下之委曲苟有不
合者付之人而已一丝之不齐无害其为裘一粒之不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1346-0357d.png
精无害其为食故曰有所不治而峻法立矣传曰小有
所治者大有所失近有所遗者远有所包此达于治体
之论也或曰量国人之足而为屦不畏劳者能之尽天
下之情以立法不厌详者能之吾未见其不可也应之
曰非劳与详之避也国人之足可以尽量天下之情可
以尽得虽费终身之力而为之何惮焉吾知决不可为
也吾不若从其逸而择夫为利者为之也呜呼何至屑
屑然语治天下之劳哉知所以立法而后知用大知用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1346-0358a.png
大而后能不出户而天下无遗虑矣
   知人论
甚矣用人之难也天下之实材常深伏而不发非遇事
焉则有终身不可窥者欲其勇足以暴三军服四夷而
其外如怯其节足以断大事成大勇而其外若不能有
所为者方其未发也其言语动作坦然无以异于常人
卒然即之而不知其器是故非有深智英明之君不得
而用之而世之小人常有以自蔽其不肖以惑世主之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1346-0358b.png
听而卒败天下之事可胜叹哉彼小人者其中实怯而
视其外则发扬振励而若勇其中实庸而听其言则辨
给开敏而若才卒然即之若真可与有为者是故世主
往往甘心而不辞至于谋窘计失而后悔悟呜呼用人
之难也如此盖尝闻之古之求知人者于人也不观其
形似而察其中于已也不逆于耳目而逆于心察其中
则见其所窘逆于心则为虑也深彼小人之将欺我也
不过多为形似以动吾耳目之间而已彼安能为实哉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1346-0358c.png
而吾应之也常出其所不意而使小人之情见而天下
之实才亦虽欲伏匿而不得盖昔者霍光之所为固非
有征伐攻取之谋而文采缘饰之可喜也朴然庸人而
已耳非有武帝之聪明不足以知之故卒然用之而不
疑与之以兵尊之以权提孺子之天下使之谋之而光
果有以当之也盖当其初朝廷之臣孰不以为过而
至其有所主则有震惧而不敢与者然则光之平生之
所为岂可以占其后之所发哉议者不知武帝之用光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1346-0358d.png
盖其知人之明而遂以谓当时之臣惟光可以胜其任
诚徒见其成功而后知之不知当世之人才足以治军
旅决成败而书生儒者之论孰非仗节死义之人安肯
弃而不求而授一木彊之霍光哉唐之文宗昭宗其愤
乱也甚矣不爱高爵厚禄以致天下之士投其诚而与
之此其志皆可以立功而其取人无术故徒以益乱彼
李训张浚者其言语动作如可以立功者也大言而不
顾敢为而不惮故二君惑之虽有间言不可得而入其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1346-0359a.png
后卒然而发以区区之宦人不能少制其乱提兵数万
而不能取李克用之一镞卒之身灭国弱为天下笑彼
二君惑于形似故也李系好言兵而王铎与之兵李元
平好大言而关播授之权卒于无成为天下笑呜呼使
人之知人独视其外而可以不疑则知人者帝何其难
之也
   悯刑论上
昔者先王之时议事以制不为刑辟者何也夫天下之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1346-0359b.png
情无穷而刑之所治有极使天下之吏操有限之法以
治无穷之情而不得少议于其中而惟法之知则天下
之情无乃一枉于法而失其实与是以先王之时一权
诸人而不任法是故使法出于人而不使人出于法至
于后世其所以治天下之具不能如先王之盛时淳厚
之德衰而吏有率私以立法作其无法而放肆者故后
世始有刑法之书以治天下然天下之弊虽不可以不
救而天下之情不可枉也是故法简网疏而人与法两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1346-0359c.png
立而不偏废穆王之刑以谓轻重诸罚有权夫五刑之
属止于三千者法之所不可移惟其轻重之间有所谓
权者是故犹不废行法者之志方是时罪入于法之内
则归之法罪出于法之外则归之权虽不如先王之盛
时而天下犹未受其弊呜呼奈何一归之法而不任人
也自秦汉以来治天下之具苟且灭裂务使天下为不
可欺而待天下之吏以谓不可使少行其意也故一切
任法而废人余尝悲夫后世任法之弊也盖其弊非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1346-0359d.png
独法不足以尽其情而其极乃至于变其情而合诸法
盖罪无必而易移法有限而难动故罪轻而法重也不
幸无轻刑以处之则有入之重者矣罪重而刑轻不幸
无重刑以重之则有出之轻者矣变罪而附法失情而
合文不畏情之不尽而虑法之不合盖其间有所谓疑
虑而上诸有司者十不过一二而已呜呼任法以治天
下而天下无正刑矣余尝推其原而后悲夫天下之治
未始不自贤不肖始也先王之时天下之治简肃而精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1346-0360a.png
修其人才皆足以过绝天下而上有圣哲之绝德故尧
舜之际与夫三代之盛时至于鸟兽之无情阴阳之不
可测而人之才智皆能为之故其后有豢龙御龙之官
而四时之官皆能候天地之气导取其节而制其和由
是言之则人之所以深思极虑以治事赴功者何如哉
自圣人之亡其后世比于先王之盛固已少减而天下
之事日以烦治诡伪生于其中而信厚之德薄人之贤
者不及于先王之时而间之以不肖至于近古而任人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1346-0360b.png
之道益已大坏贤不肖混乱而不可知天下之事日以
废缺夫惟得人如先王之时故可以舍法而不任而贤
不肖之相半也故人与法并行后世非无贤也而要以
不可知故归之法推其原求其本则法之弊盖出于人
之弊也夫惟能隆任人之术详于择人而后法可以少
简姑无望其不为刑辟人与法并行者可以庶几矣
   悯刑论下
立法以紏天下之过者必欲天下行之而不敢逆然而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1346-0360c.png
常至于沮而不行者何也是其立法非人之情故也何
谓非人之情夫天下之所共恶者而时轻之天下之所
共恕者而时重之不当恕而强为之仁不必恶而过为
之罚凡此者天下之情所不安者也今夫天下之情有
所谓狼恶而不逆众指而恶之者幸而入于刑而考于
法则轻而不足以惩之则夫行法者必有不平之心故
必入而处之以重夫如是则是好为轻者之所不行也
夫人固有不幸而入于刑者有诚犯而其心无犯者不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1346-0360d.png
幸而遇刑而考于法则重则行法者必有不忍之心焉
是故有出而寘之轻夫如是则好为重者之好不行也
昔者圣人之于天下其言无不听其令无不信然卒不
可变者天下之好恶也惟其然故天下之所恶者圣人
不彊恕以为仁天下之所哀者圣人不深治也故法立
而天下安之传之后世久而不敢易夫犯天下之所恶
而吾报之以所恶当天下之所喜而吾宽之以所欲则
天下之吏虽不如吾法之所为而人固已阴服之矣吾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1346-0361a.png
之法因彼之情故也故欲吾之法立于天下者莫若原
天下之情而无所出入使天下无不乐之心而后可也
后之惑者不深求先王之意而求夫恩威之名而不究
其实以谓恩主于贷而有罪者舍之以为恩威有所禁
则小过者刑之以为威行之者不快而被之者不服则
何怪乎吾之法不立哉或曰吾之法过于威耶则不惟
行吾法者有不乐于其心而固取乱于民使过于轻耶
民将怀我彼行吾法者之不快是何足顾也呜呼是不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1346-0361b.png
然也天下之情自顾其所为诚有拂于人而人不加怒
彼固以为可欺而罔人之心至矣故人之不察其过而
知德者君子也尚何怀之有哉夫治天下者何必苟为
惠以謟天下之情也杀之而当其罪虽日杀而天下悦
服矣
   驭相论
天子能使天下之权在宰相而进退宰相之权在天子
夫如是者可谓知驭相矣夫天子之所以必尊宰相者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1346-0361c.png
非以私宰相也而其势乃所以自尊今以天子之辅相
左右朝夕之所接以取谋而使天下之人有轻之心则
天子之势亦卑矣夫人之情涉江河而畏险则终身不
敢行海何则彼以谓江河为可畏而况于海乎彼且以
谓宰相为不可慢而况其君乎呜呼又非特如此而已
也彼天子之力足以办天下之事则何所俟于相以吾
为不能独治也而后择相而委之委人以事而夺之权
犹为不任而已矣故必使之可取可舍可赏可罚舍吾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1346-0361d.png
疑贰之心而使少行其意而后彼得以自尽夫如是故
不幸而有过吾有以责之夫使宰相之势无以异于群
有司必使之一听于我而后可则彼有罪而吾将无以
责之而彼且有藉其口矣故曰宰相不可以无权夫与
人以权者必使之其利在我以谓与尔以权者凡以为
我也斯可矣使窃吾权以据之久而不还以为己私利
则吾将折而受制此天下之大患也今夫世之畜犬与
鹰者方其逐禽于野则必解羁弛禁纵之而不制然至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1346-0362a.png
不顺而害人则吾必能制其命夫纵之而不足以收之
则几何其不为患也诚得天下之至贤如伊尹周公霍
光孔明之徒不以天下易匹夫之命者而任之则何所
复求然天下之贤不可以常得而吾之任人或以才而
忘其污或以功而舍其素未必皆天下之至贤也是使
擅天下之权于掌握之间而吾无以制之而望其不乱
其庸可得乎故古之待大臣者天子为之尽恭致礼而
至其有罪则不恕有杀而无罚夫惟君致礼则宰相尊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1346-0362b.png
至有罪而不恕也此所以为天子之权欤故曰必使进
退之权在天子曹操司马懿父子初不过能窃天子之
权攻伐出处放意恣行而已而汉魏之主惟其无有以
制之是故养其势固其身而卒盗其位若唐德宗则疑
宰相而不任惩奸臣之弊而谓天下之人举不可信乃
一切自用其聪明当时宰相奉行文书而已故当是时
藩臣有轻朝廷之心彼一人之聪明而当天下之亹亹
则数见其所窘而左右大臣皆有苟且之志而无出力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1346-0362c.png
死难之意则宜其陵犯而无忌也呜呼与人以权而我
不能收汉魏之主是也畏权之去我而夺人之职者唐
德宗是也是二者皆过矣呜呼天下之事不可以无术
也而驭臣为最难或者不知其故以谓先王之时一本
于忠信而无术不亦谬乎夫坤之道臣道也而象为马
吾未见马之可以亡驭也驭之以术何害于忠信耶
   将论
天子之臣自公卿大夫虽或阙焉而不足以为急其不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1346-0362d.png
可以一日阙者其为将乎夫将之所以为急者非以夫
任之有以过夫公卿大夫也为其事之不常有而人之
能之者少也今夫医之为药也金石草木之珍世之所
共有者未必藏也至于远方之物山海之奇产与夫人
力之不可以常得者则必预畜以待其用今夫百姓之
不安而财用之不登刑罚之未平而礼义之不兴其为
患大矣然其为事也天下之所习知故其为术也人人
皆足以措手足卒然求其人而易得也讲其术而易晓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1346-0363a.png
也譬之于金石草木之珍其所治者大矣然人人所知
而有之虽不素有无害也或一旦之急提百万之卒以
与人战胜则生败则死天下之人无事则废而不讲有
事则避而不愿见者也故其为事不常有于天下幸而
千万人之间而有一人焉学焉而知其术用焉而见其
利故人之习之者少非卒然可以朝求而夕得苟取而
骤用者也譬之有疾于此而待远方之奇药岂不殆哉
先王知其然故虽隆仁义礼乐以化天下之俗消伏悖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1346-0363b.png
戾好争之心而常阴求天下之奇才以待不测之患盖
常寓其法于六乡六遂之间使卒乘车徒之制素具而
朝廷之公卿大夫外之诸侯之君朝聘燕享从容欢欣
之际必陈弓矢以讲射而四时之隙则命有司以讲武
以天子之尊而驰骋于草野亲金鼓干戈之劳以射取
禽兽盖享晏者人情之所乐而弓矢者威武之具田野
者燕乐之事而杀兽者征伐之容盖先王所以藏天下
之所长于人情从容之际凡此者所以阴养天下豪杰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1346-0363c.png
之气使之一旦习知其术安之而不慑也是故先王之
于将也非特能求之而又能养以致之至于后世秦汉
以来其虑天下之变已不能如先王之时而独知求而
用之而已养之有术以致其才求之有方而知其实此
先王之法也故其术无穷养之无术而知求之愈于不
求焉可也比于先王之时则十已失其九矣呜呼先王
之法后世既亡矣安坐而不求求之而非道者未见其
可也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1346-0363d.png
 
 
 
 
 
 
 
 宋文选卷二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