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1346-0317c.png

宋文选卷二十二
李邦直文
固本策
讲学者所以进于先王之道轨制其情欲增长其心术
扶神理性祛滞决惑如是而已者也人之不学则不知
先王之道茫乎如冥行而无所之虽有仁智灵识且化
而为邪矣故刚者不学为暴不为断柔者不学为懦不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1346-0317d.png

先王之道知忠信仁义之原与安危祸福之所自召愚
可以为智闇可以为明以中人之资而不失为君子学
可不务哉鲁哀公自称曰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
手未尝知哀未尝知乐未尝知喜未尝知惧而孔子告
之以哀乐喜惧之说窦长君出于田间平勃恐其骄而
为不善使与当世贤士长者居故窦长君卒为贤侯今
夫百金之家则必求良师友以业其群幼子弟矣师友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1346-0318a.png

相与扇昵而为恶学之不率而恣于毬鞠博簺弹弋狗
马之间未见能善其后也虽有百金之产里巷之人咸
知其通荡转徙可拱而俟矣惟其友之不择故坠其群
幼于小人之涂以遗家之辱非幼者之罪长者之弗思
也故贤父兄莫不求师友使材其子弟而业之百金之
家尚知虑此况有天下之富将以藩戚为手足而卫心
腹将以宗室为枝叶而强本根其体如是之重是尤宜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1346-0318b.png

之首必曰亲九族九族亲则曰平百姓百姓平则曰和
万邦其先后次第如此本支百世文王也贻厥孙谋以
燕翼子武王也周官有师氏保氏大司乐之职其世子
皆齿列国子弟而共学而受六德六行六艺之教其法
盖详矣本朝太宗亦尝择王龟从等厚赐以宠之使训
诸王以忠孝而章圣用崔

此其重慎也今宗枝之盛昌大而蕃衍尊宠而优安振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1346-0318c.png

之所甚阙者欤今诸宫虽有其职而任之或非其人虽
有其人而待之或非其礼朝廷未尝选当世贤者为宫
官其用荐而为之者又未尝延见戒谕之以厚其意宗
室知人主任之之薄则师之不得不轻舒惰尊骄孰敢
讽砺之者苦学术如垢病视师道如泥涂故贤者亦耻
居是职望望以去文孙武子入则与嬖人妾子嬉出则与
徒奴倖倡语习于浮淫湛于宴娱耳目惟不善之接非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1346-0318d.png

元轨之长厚亦漂溺矣以明主之仁笃于亲亲之恩差等
其戚疏隆以贵爵丰以廪饩虽厚若此徒足其欲而已耳
议者考古义而较之于今以谓爱育之道其缺然也臣
愿诏大臣选端厉诚洁之士著行能通经术者任以为
宗室教导之官而严异其礼以待之使宗室渐知尊学
重道之问无有倨而不听者然后横经聚问指示圣贤
之意曰如是谓忠信孝弟仁义礼乐用之必安而终身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1346-0319a.png

之祸此不可为者也授以六艺之趣三纲五常之极与
前史所载历世治乱之体皆俾略知大体陛下复于朝
宴之隙或临幸而察之或召而勉进之又稍为褒贬之
格以勖其良以警其惰凡憸薄小人与嬉弄非礼之具
弗得纳于其门使之日清月糅性习相长九族愉愉知
为善归正之路则慈祥笃顺宽博之风行于王家而上
荣祖宗下仪四海内矣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1346-0319b.png

民之厚薄无古今顾治道何如耳今之天下土地广而
人民众兵寇不作咸安于渔樵耕织之业其盛可与古
治侔矣所愧于古者风俗之不厚也风俗之薄非民之
罪非质性而然国家法制之失也风俗之大端孝弟而
已矣民之忘孝弟而溺于薄恶考之于古未有甚于今
者也贾谊语秦之俗曰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
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1346-0319c.png

利去禽兽亡几今天下之民莫不割其室庐计其桑柘
殊井爨坟墓离血气色膂之亲而邈若胡越其联族而
居者千室无二三焉奚翅秦俗之薄也秦俗之薄亦商
鞅为之耳商鞅之法家有两男而不分异者倍其赋秦
人安得而孝弟也今国家计丁黄以任征役之事其籍
异而口寡者皆幸而免焉幸免者众而征役之事并于
同籍之家故乖析者自视以为计而恺悌之民困于调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1346-0319d.png

喜丧期之终朝为天伦暮为邻里朝为九族暮为寇仇
争辨锥刀嚣嚣于郡邑奚翅秦俗之薄也夫民固无知
在为上者导之而已矣今导之以幸免之路使天性恺
悌者迫于征役牵于法制而不得遂其辑睦同居之乐
一室为之千室慕之慕恶之风暧然盈于天下耳目之
所习民咸以是为适然莫有羞愧怪骇者故曰非民之
罪非质性而然国家法制之失也国家建太平之业将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1346-0320a.png

乎周之时闾师党正州长乡大夫之职皆亲民之吏也
或正岁或月吉则书其民有孝弟睦姻之行者而谓之
贤者国有力政则不及焉其乡师又为乡刑以纠其尤
不率者也汉之时孝者复其身时有所赐其奖劝孝弟
睦姻之俗而惩薄恶之民教训法度盖详备如此尚惧
狃习之未去而民纵其欲而弗勉焉今虽未能如周汉之
法为之惩沮而又开幸免之路导民于睽异薄恶而曾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1346-0320b.png

以食其长上之癯疾者然后赏之以粟帛斯以为孝弟
而已矣此正先王之所诛也古之圣人于化民也不务
为其所难有一人焉能奋然而为天下之所不能为而
无益于治谓之惑世故举世之人不敢为鬼怪非常之
行惊众以为高性适于中和而已今夫田野之民少长
怡怡冬夏相群于丘墓园庐之间弟从其兄子从其父
务趋雨泽而力耕耨閒暇有馀之时炮羔炊黍腊社而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1346-0320c.png

斯足以为孝弟之民矣其斯以为教故民之从之者乐
而易今且贱乐易中和之行扰之使不得为而勉之以
其所难以导民观先王之教盖未有然者也臣以为欲
风俗之厚莫若诱民于孝弟欲民之孝弟莫若使离异
者不得幸免其征役今若著为定令同产宗族丧服期
年以上者虽析籍异赋亦总计其丁黄之数而任征役
之事亲尽然后与他户同既不得以籍异口寡而幸免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1346-0320d.png

为辑睦同居之乐一室为之千室慕之则笃厚之风渐
于天下矣不耗刑赏不挠律令非有甚高之议难行之
说奚为而不可为耶若夫约周汉劝惩之旨而为之法
则又朝廷之美臣愚不能预也民之厚薄无古今顾治
道何如耳
广助策
人之于事不专则不可以有成譬之工人焉智者弹画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1346-0321a.png

纷齐于其上工之长则弹画者不至于错缪而功易成
矣或者得智匠而任以为工之长使之为大室不得专
于弹画而又齐之以庸工则智者日为庸工之所扰其
心以为不已治之彼或奸偷而不力于事乃败一室故
左手持斤以治楹右手持斲以治橑又目视榱桶思易
而正之中心杂然其智不尽于为室之大体功安得而
成哉惟辅相之治国亦然天下之事治富矣治其纲要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1346-0321b.png

官各得其任为礼乐教化文武法度以镇抚远近之民
上翼天子于道而外应四夷之变此政之本统辅相之
所宜思也及乎章牍之后先命诰之详略程式之高下
勾剥其互异审处其条次细文曲例毫末之间此正吏
胥之事耳今也辅相不得专心于巨论大计而常兼为
吏胥之事则虽周召之才将不足以给之故朝廷简辅
相甚当其强敏者仅足以祛决奏署而无所留而政之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1346-0321c.png

以扺辅相而吏胥豪于其间奸有所庇而忧谴不及如
是虽周召复出知不可以成治功矣今文武之柄举归
之中书枢密院其所以令于天下者一言之增损或可
以系刑罚爵禄之轻重厚薄居二府者故亦不敢以任
吏胥也臣愚以为欲分二府耳目之小劳使得专心于
巨论大计而不屑簿书之间减曲私之访有谠直博雅
之助莫若东汉府掾之制为可复也三公之府有长史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1346-0321d.png

盗贼或主货币盐铁或主仓榖邮驿或主卒徒转漕或
主奏议或录众事皆以天下贤者岩穴处逸郡国茂异
为之特为仕进之要而朱穆何敞班彪崔瑗李膺之徒
常由此涂用矣有道之士沓然萃至于辅相之左右枉
或直之阙或补之而公府为之清明故东汉之世宦竖
权宠狼据于内外独公府未尝随而为奸其本正也今
二府之吏为天下府吏之冠事虽不出于府史然亦典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1346-0322a.png

积之岁年或补郎官或徙使目国家待之抑亦不轻矣
或进秩增禄而使为外官尚皆牵恋以去彼何为者耶
周书谓侍御仆从罔非正人而孟轲亦曰一齐人傅之
众楚人咻之言左右不可以不正也今若约东汉之制
而诏二府房置一掾慎选天下之材德廉节以公卿辟
署而授之使专其评覈咨受检勘典掌按比烦辱之事
又副以小史而书之掾有清绩迁领都掾都掾有年劳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1346-0322b.png

召之材可以行其志成其治矣议者不过谓贤者不可
纳于趋走之列以为辱且郡县掾佐亦士人为之趋走
于府郡而弗谓之辱何哉朝廷之常礼上下之大分也
况二府为天下澄原端本之地而有不可者哉
养材策
尧舜之世民莫不乐于善而趋于笃厚今之世所谓独
行君子者尧舜之民皆以为常故谓之五常有异于此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1346-0322c.png

而为善之人多也后世教衰俗薄如四凶者滔滔皆是
故天下以孝弟为异行以忠信为奇节事父兄者望厚
赏而无过者以谓堪大臣其崭然出众而以贤杰自名
者有不及尧舜之民者矣如之何望天下之治一二于
唐虞也故王者之大务莫急于教教者所以养材也养
之久材为之日众无教之养之之道则材为之日寡材
众足用材寡则不足用矣人之生也自非圣人自然之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1346-0322d.png

才者必多师儒之善教一塾之士才者必多国君之善
教一国之臣才者必多非天之有所私聚才而生之所
以养才之道备使材能不得而不成也苟不善教则中
人以下莫不陷溺而入于不善故人众而才者少非天
之有所恶不善而生之其所养之教之者非其道使才
能不得而成也诚使王者善养天下之材则聪明技敏
之民皆将化而为才取之而称所求用之而称所使昔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1346-0323a.png

而假器用焉故樊氏之富倾天下一为生之民尚知为
数十年之先养其材然后治器况王者为万民之盛哉
三代之治莫不养材而周最为备秀于民者养之于乡
秀于乡者养之于学秀于学者养之于太学秀于太学
者论而辨之位而禄之而养之于朝廷或为公卿大夫
或为牧伯将帅皆繇此乎出故古者五十而后爵自成
童至于五十其耳之所闻其目之所睹其心之所存莫非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1346-0323b.png

亦寡矣自幼至于成童其君上之所令其父兄之所率
其师长之所诲莫非文武大道虽有天资昏蔽而不可
成才者抑亦寡矣故周之世也特长诗人美之而菁菁
者莪之篇作至秦则不然焚灭先圣之术其所以示民
者非刑则战民莫不奸谲好乱相糅而为恶一旦俱乱
而秦亦不能禦也惟东汉最重经术太学大盛而四方
老师大儒或教授至千人家薰户习咸竞于学于时天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1346-0323c.png

之势可以朝夕而亡然长久历二百载与西汉等岂非
君子众多之力欤今天下号为太平然养材之道微缺
学校为废区博士为冷官士之进于仁义者非其性则
或其家之训而国家所以教育之道不行焉是故仁义
之才日寡取之而不称所求用之而不称所使忽有可
忧之对至大之责或四顾而无所付此才不素养之效
也孔子虽圣其权则匹夫然而门弟子自中人以上莫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1346-0323d.png

侯而有如仲弓欲使宰而有如子游子羽唐太宗之将
相房杜李魏二温王陈辈多出于西河汾晋之间大抵
皆王通之门人也一圣一贤养材而材之富也如是今
材不素养故以天下之大而常患无人臣以谓欲左右
皆正小大皆治势危而有以扶事亟而有以托在乎得
材材之易得在乎素养素养之术有三一曰兴学校二
曰选置五经博士三曰复汉之大学生员三者行而教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1346-0324a.png

班班出矣
审分策
臣之尊君非从䛕也君之制法使下必尊上而不敢忽
非骄乐而便已也君尊则法尊法尊则令尊令尊则朝
廷尊朝廷尊谁敢不从也君尊则大臣尊大臣尊则朝
廷尊朝廷尊则进者足以为荣退者足以为辱进退足
以为荣辱则赏罚行赏罚行则仁义之民我得而牧技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1346-0324b.png

下莫不趋走振动惟上之听也君尊则国之形势彊形
势彊则夷狄不敢侮奸宄不敢窥外不为夷狄所侮内
不为奸宄所窥近无一旦骇发之隙远无百年陵夷之
渐如是而天下奚忧不服也故古之明君虽渴闻天下
之事渴见天下之治煦煦焉日接臣庶而躬访之然至
尊至重至深至固之体小人不得而摇也古之忠臣虽
直已之节夺君之非力折死諌小且犯颜色大或肝脑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1346-0324c.png

刍者有诛非谓刍之可贵齿路马者有诛非谓马之不
可齿皆所以尊尊也古之法禁行在诸篇之上触其条
目则误者迁窜大者诛殛非独以尊君所以窒不顺之
原而重社稷安天下也故人君之仪殿陛耽耽而金朱
涂其阙虽有贩夫莫之敢指冕戴珠玉日月在衣垆烟
辇道而朝群臣严钟吹盛羽仪旄头警跸驱[泳-永+罗]悉备而
适郊庙虽有亲倖莫之敢戏非礼不食非礼不服非礼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1346-0324d.png

之蚤也人臣之礼胪传而趋以进首几至地而俯伏以
言非仁义之说不敢以辄闻非忠信之情不敢以自列
得废而废得死而死食君之食履君之土戴君之天下
之分适然也见君臣之大守也仁主之子育万姓四十
载矣其勤未尝过时而朝也日几中而朝者罢未尝有
惰色见于外也进臣下以礼而退之以义夫上之不苛
责于下而以礼义进退之其恩父爱而天覆之不异矣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1346-0325a.png

偃蹇颉颃而自如者动必诋时言必訾上轻为桀骜而
曾不知惮闻政令之误相视而嘻险妄诡侥哗议于列
以蔼群听以伤柄臣罪万于颜异事百于杨恽而戮辱
不及此朝廷所以不尊也迁任小戾于资格小慊于素
望则嚣辨不已延却而不前公为慢章取必于上自处
曰是而归曲朝廷狂讦丑诋或骇流议无一毫震怛之
意有识知礼之士愤其凌冒发指冠矣而上不诘此朝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1346-0325b.png

天下之誉而邀厚福下议上小列大是非贸乱矣而执
法不之按公府不之绳此朝廷所以不尊也汉华阴守
承嘉上封事言朱云可试守御史大夫少傅衡以谓下
轻其上爵贱人图柄臣则国家摇动而民不静嘉遂坐
之唐文皇时卢相尚固辞父州都督而断首于朝堂故
邀君者古之所讳而臣子之所宜同嫉也荀况曰三尺
之岸虚车不能登峻故也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1346-0325c.png

地则堂高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今其势防
陀而弛矣其渐不可以不正也是亦无他明君臣之分
而责其尤慢者使群臣增忠裕勤莫不涤去故情而严
上之令则朝廷尊矣
慎柄策
有王者之事有大臣之事有将帅之事有有司之事有
嬖臣之事拔任忠贤以为将相责之以天下之安危可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1346-0325d.png

坐于庙堂夹辅人主进退百官大臣之事也提士众出
入于生死帅将之事也审情实以为轻重不敢附私有
司之事也结袜折枝尝药彻膳出纳诏教扫除宫中启
闭门闼嬖臣之事也贵贱小大各守其业而天下治嬖
臣不可使之为大臣将相有司之事如裳之不可以为
衣履之不可以为冠锥之不可以为戟也如鼠之不可
负方斛之器犬之不可驾国马之辀也故天下之大柄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1346-0326a.png

所从天下之所以为休戚故王者重之必付之于将相
有司而不以私其左右所谓嬖臣者不过言甘而色令
顺指令健于使令宠之极饶之以财而足矣饶之以财
而不及于政则天下无恟恟之议小人有终身之安而
王者未失为明君后世不然惑其所近忌其所远意谓
天下之人举无足信而莫忠于嬖臣者内外大事凡可
以为国忧必嬖臣监督之然后以为安其意侵取将相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1346-0326b.png

大公之法激四海之怒奸盗不顺指之以为辞以至于
乱天下彼嬖臣者趑趄煜爚于人君之侧当得金钱足
以快口腹耳目之欲则亦已矣又自知巳之可恶常恐
天下之人嫉已而诛除之故蚤莫计虑为全安深固之
策偷取时柄以自环或专官赏或典兵戎或预刑狱得
官赏之柄则进其党伍于朝以为援得兵之柄则震胁
主心而威制天下得刑之柄则沮忠直之气而窒言者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1346-0326c.png

臣哉汉之衰也有王甫侯览伍璜张让之徒唐之衰也
有李辅国程元振王守澄鱼朝恩刘季述田令孜之徒
穴于朝廷之间而私有大柄公卿将相多出其门所欲
进则吹嘘咳唾立致贵要弃置大臣如奕棋然又有北
军校尉有神策军中尉有观军容有诸道监军兵柄皆
在嬖臣而天子或自其废置又有黄门北寺狱有掖庭
诏狱有神策北军狱忠贤之不附已者虽将相大刑或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1346-0326d.png

文帝不独有治天下之道而亦善宠小人邓通极嬖矣
欲富之则赐之铜山而使之擅铸及戏弄于朝申屠嘉
欲举法不敢亟赦之度已困辱然后谢嘉而召通故嬖
臣在侧而人下未尝不指目愤怨虽有嬖臣亦为文帝
可矣苟如文帝岂惟一嬖臣虽十数犹足以为治后世
之君宠小人则付之以将相有司之柄不为文帝之所
以嬖之者岂不误哉方明王在上集用天下之正人故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1346-0327a.png

屈故态宜有愤郁弗平之气彼且伺人主之惑待贤者
之隙将泄其怒而大有所为此实乱亡之几不可不素
虑也往日用兵之地及河防之要与诏狱之大者辄临
讯以寺人而进退大臣又或访其毁誉之诡此可为懔
懔者也明主诚能守官赏兵刑之柄不为嬖臣之所盗
而有功则虽倾内府以宠之未足以危社稷而为天下
之大害可不慎欤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1346-0327b.png

君子与小人不能偕立于人君之朝势如水火寒暑之
战薄然而小人之党胜十常七八其故何也盖由人君
好逸而恶劳乐近而忘远夫奸声丽色奇臭异味宫室
苑囿狗马弋猎之乐入乎耳夺乎目悦乎鼻口顺乎心
腹而便乎身体居处皆其蚤莫之所安于人君而最近
固已乐为者矣而小人之道模揣其意曰吾君德过尧
舜基业安于泰山矣此不足以为害言道而入于恶若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1346-0327c.png

多胜君子则不然直欲人君屈已以事仁义闲情欲而
徇天下之民宴安之娱人君之所喜为者也而辄争之曰
是不可过为过为必且亡国忧勤恭俭昧旦而朝日旰
而食夜分而寐人君之所厌者也而辄强之曰是不可
不为苟不能此必且亡国其事最劳而危亡祸乱之形
方且藏于茫昧微冥之中其最远而未易见故君子之
道难行多不见纳于人君而常为小人之所胜惟至明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1346-0327d.png

下杜一时之欲而善后世不使小人胜乎君子其馀莫
不沉酣渐渍欲长及成横流溃裂祸及海内然后归之
于天曰非我也此阳九百六之数使之然也可不为之
悲哉夫中君以上其心亦莫不愿治而恶危亡知君子
之可用以为治矣然而用小人至于乱亡者前后相望
也幸而君子用矣又不能亲信终始之使就其业不幸
而小人用矣或心知其非而不能果决除去浸淫留连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1346-0328a.png

曰不明二曰多欲指真为伪指伪为真是不明也不忍
去佞臣恐失其所欲不肯用正人恐妨已之所欲是多
欲也唐德宗曰天下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此不明
者也明皇用韩休为相宫中淫乐稍过其节必问左右
韩休知否言毕而諌疏辄至尝把镜不乐或曰自韩休
为相陛下无一日之欢何不逐去而戚戚如是曰吾面
虽瘦天下必肥然终亦罢韩休而用国忠林甫此多欲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1346-0328b.png

资不足而不知所以为故曰其恶小多欲之蔽知善而
弗为故曰其恶大以不明之蔽任小人天下怨之怨在
于小人而及于君以多欲之蔽任小人天下怨之怨在
于君而及乎小人为蔽不同而为祸有先后其乱天下
一也人君寡欲而惟明君子胜而天下自治矣
辨邪策
奸臣之所以难明以其善匿无形而忠臣之所以多不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1346-0328c.png

材多而为患愈大虽忠臣必有过材或不备而忠未尝
忘也是故知臣最难御臣之难次之欲人主之知臣莫若
指奸臣之形以示人主朝廷之上审按而考绩之如揭
冰鉴以待来者其能隐者几希奸臣之形人主不可以
不察也有细奸有巨奸才足以覆之言足以发之貌足
以持之气足以守之聋上下之听而偷禄取誉主不能
怒众不能语卒之实利在已而害归于众此巨奸者也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1346-0328d.png

以自守煦煦柔佞偷容苟合而已耳此细奸者也奸之
小大人主不可以不察也奸臣必内圆而外方名是而
实非始顺而终悖罄乎至诚而甚异于道故有击断以
为公局缴以为明险健以为勇悍讦以为通巧谲以为
智骄忮以为介儒懦以为仁抑抗以为高不言其所可
言以为敦不为其所可为以为慎小信以为忠此奸臣
之积人主不可以不察也奸臣之与忠臣固不相若然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1346-0329a.png

或外示乖离而阴为之左右上欲绌贤者则谮之以可
排之状上欲进已知则开之以可用之名其言深微其
事隐晦使人君随已意以为祸福而不知悟所以然者
唐高宗欲立武昭仪褚遂良守先帝之命而争高宗欲
止李绩知武后必得志于天下曰此家事耳何须问外
人明皇欲相牛仙客张九龄力諌李林甫曰天子用人
何为不可由二臣奸言而唐室中坏此邪正之论人主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1346-0329b.png

以进于秦段颎因宦者以进于汉宇文融皇甫鏄因聚
敛王玙因妖妄宗楚客因宫妾郑注因药术王叔文因
棋以进于唐非其道而进其末无不为奸臣者臣下之
所以进人主不可以不察也夫天变者成王之所以感
悟而狼跋之诗周大夫之所以开周公也而许史恭显
假日变以除周堪张猛武三思造摄提之应以进纪处
纳李逢吉张权舆为非衣之谣以倾裴度此奸臣之伪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1346-0329c.png

亦蟠缩而不敢措其用封伦佞于隋而直于唐许敬宗
忠谨于文皇而谗謟于高宗之时是也诗曰为鬼为蜮
则不可得彼非鬼蜮其情皆可以得之矣人主诚留意
于此彼安得而逃哉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1346-0329d.png

宋文选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