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346-0236a.png

宋文选卷十六
石守道文
上蔡侍郎书
侍郎阁下夫物生而性不齐裁正物性者天吏也人生
而材不备长育人材者君宰也裁正而后物遂性故曲
者直者酸者辛者仆者立者皆得其和易曰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是也长育而后人材美故刚者柔者暴者舒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346-0236b.png

谓之至道中谓之大德中和而天下之理得矣介者正
所谓不合其中而不得其和者也喜怒哀乐未发谓之
中喜怒哀乐之将生必先几动焉几者动之微也事之
未兆也当其几动之时喜也怒也哀也乐也皆可观焉
是喜怒哀乐合于中也则就之是喜怒哀乐不合于中
也则去之有不善知之于未兆之前而绝之故发而皆
中节也易曰吉之先见不言凶而言吉者其能知善不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346-0237a.png

介见天下(阙/) 得其治则愤闷发于内而言语形于
外已暴著于外犹不知恊于中(阙/) 于事邪欲其吉之
先见发而皆中节其可得乎故凶悔吝当随之冬集至
阙下有人密道阁下之语于介者箴规训诫丁宁切至
如听箕子皇极之义若闻孔思中庸之篇释然大觉前
日之非噫天以刚方直烈之性授于介不纳介于中夫
刚方直烈不以中辅之暴残戕折日可待矣今阁下驱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346-0237b.png

天欲暴残戕折于介而阁下赐之更生也介荷閤下仁
育陶宰为至厚矣今西走蜀四千里不敢以跋涉为劳
以平生未得一登阁下之门为恨引首南望不胜拳拳
之心不宣介再拜
上范经略书
夫天生时圣人乘时君子治时易之家人后有睽睽后
有蹇蹇后有解家人之道穷必乖故睽睽故难生不可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346-0237c.png

家无不有难在治之矣黄帝之蚩尤舜之苗民禹之防
风周之管蔡汉之诸吕七国唐之安史诸侯不能累黄
帝疵舜禹痼周疮汉病唐能治之也圣朝八十年始有
贼昊之患国家与贼为家人今我与始乖故树孽境上
则正合大易之时也治此时也实属于阁下蹇之繇曰
利见大人正吉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智
矣哉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正吉以正邦也其说谓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346-0237d.png

正无以正邦故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二与五应二
居臣位五居君位不以五在难中私身远害而蹇蹇以
进志扶王室故九五大蹇朋来解之繇亦曰有攸往夙
吉言有难而往以速为吉也贼昊犯顺之明年天子则
用阁下经略矣殆一年未见成功谗害日进乃罢阁下
而专任夏暨陈二公又半年贼昊转暴炽社稷之灵寤
于上遂罢二公而复阁下经略初贼昊猖獗阁下尚谪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346-0238a.png

喧然满都下天子乃释阁下罪益官进职与夏韩同节
制陜西路閤下之谋未获见用故成功缓且有间遂罢
閤下今复起閤下专当一面虽足以极閤下之才亦略
足以施閤下之智矣噫閤下智施之四海有馀况一隅
哉人将见贼昊之首置汴四门矣生是时也必生是人
也人与时相遇故曰有非常之时然后有非常之事有
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用兵四年卒无尺寸功此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346-0238b.png

揣唐室公卿可畏者晋公矣遂阴使贼害之天地神祗
扶持守护刀斫不死卒收蔡功贼昊揣境上诸将可畏
者閤下矣遂以书间在朝公卿果有请诛閤下者赖天
子聪明圣神閤下获全晋公刀斫不死乃相宪宗擒元
济閤下书间不入乃复大任其亦卒破元昊乎介叉观
兵兴以来人多辞劳就逸惮险苟安独閤下不爱其身
不顾其家不惜其禄位极诚尽节以必得贼昊后归为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346-0238c.png

之任归于閤下又閤下实有取元昊之才而复能尽忠
臣之节区区元昊有不平乎介不才国家无事也不能
有一言以助衣裳之治国家有事也不能持一矢以效
干戈之用如閤下诸公皆暴露霜雪衣不敢煖食不敢
饱士卒皆被甲胄冒锋镝入万死出一生民皆输财
转粟饥渴道路乃独夕而卧晏而起恬愉休逸饱水肥
草自比于山鹿野麋岂所安乎然自视不肖无毫毛可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346-0238d.png

沛县梁构兖州姜潜任城张浻皆负文武材略有英雄
之气习于兵勇于用智诚通敏精力坚悍若使各当一
队必能得士死心先诸将立功若使守一城捍一寨兹
一城一寨遂为金汤不可得破若使儒衣绶带随元戎
而周旋兵机战谋惟元戎取之兹三人实豪杰之士也
非閤下三人不肯事非閤下亦不能用兹三人构事刘
颜子望潜事明复先生浻初事子望后事明复皆学有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346-0239a.png

勇好兵之流也閤下幸厚用之所谓负罪而有才者二
人前兖州奉符县尉李温前宿州临涣县令曹起皆进
士策名起亦事子望温亦事明复能知圣人之道乐蹈
名节好履仁义守一官能勤且廉善养民绳吏人颇受
其福起刑一人至死以不得县吏心及州帅善意自惧
不能直弃官窜去温以不善事上官为苛吏笼置于深
法平价买官骡一诬温损官钱数缗除名羁管涤州二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346-0239b.png

师用兵之时胜敌而已唯才能智勇是用不复录其行
故陈平盗嫂韩信出裤下黥布刑不妨为汉之功臣况
兵家宜取负罪遗行之人用之何者负罪则世不录遗
行则人不齿知其无以进于时而信于人终将废矣则
思效用以自补立功以自赎故兵书曰王臣失位思立
其功者聚为一队言必能决死以战是以汉武帝贤良
之诏求𧿧弛之士奔踶之马取是道也温与起宜先收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346-0239c.png

公绰诸人实助其功今閤下幕中固不乏人矣介以谓
明堂所赖者惟一柱然众材附之乃立大勋所任者唯
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閤下幕中虽不乏人如构潜浻
三人亦未可不取温等二人实宜备驱策介自视无毫
毛可施用苟得五人者与朝廷立尺寸功足以赎介不
肖之罪是敢冒将军鈇钺之威言兹五人取舍惟閤下
命介不任拳拳之诚不次介顿首再拜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346-0239d.png

思远足下大江可涉也有鼋鼍蛟螭横焉泰山可登也
有虎豹豺狼当焉不斩其鼋鼍戮其蛟螭江终不可涉
也已不殛其虎豹殄其豺狼山终不可登也已圣人之
道犹大江也犹泰山也今之为榛塞者其害何啻鼋鼍
蛟螭虎豹豺狼夫欲圣人之道大通四海上下流行而
无阻碍必也先辟去其榛塞者距退杨墨然后孟子之
功胜也排去佛老然后吏部之道行也思远亦尝思之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346-0240a.png

者故去年冬曾以书暨熙道文字十二篇附致思远书
中言熙道非有过实者但思远未尝深与之语自是迄
于今凡六七月不闻命疑思远不深以介为然介虽甚
无识当与家人童孺言亦未尝妄毁誉人敢诬于大君
子乎思远今欲追复古圣之道非熙道恐无可与同辟
去榛塞者未知终以为如何
与裴员外书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346-0240b.png

竟趾非所当矣咸章韶夏至乐也不奏于夔牙之府而
奏于鄙俚恶能审其声而知其音也飞兔騕袅逸驭也
不骋于王乐之前而鬻于市人恶能审其骏而知其良
也然而馁甚者人馈之以大牢虽食之不知其旨而知
贪乎味也如渴甚者人饮之以旨酒虽啜之不知其醇
而知嗜其甘也固亦心腹饱饫而灵府浃洽也噫文之
弊已久自柳河东王黄州孙汉公辈相随而亡世无文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346-0240c.png

五音之有会而淫哇之声百千万变徒嚵嚵慆人心噪
噪聒人耳终莫能适夫节奏而和于人神文之夲日坏
枝叶竞出道源益分波𣲖弥多天下悠悠其谁与归轻
薄之流得斯自骋故雕巧纂组之辞遍满九州而世不
禁也妖怪诡诞之说肆行天地间而人不禦也今天下
大道榛塞人无所由趍而之于尧舜周孔之圣人唯诘
屈一经而已吾常思得孟韩大贤人出为芟去其荆棘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346-0240d.png

经曲小道如依大涂而行憧憧往来舟车通焉适中夏
之四海东西南北坦然廓然如动无有阻碍往年官在
汶上始得士熙道今春来南郡又逄孙明复韩孟兹遂
生矣斯文之弊吾不复为忧斯道之塞吾不复以为惧
也然则吾愿与足下协施其力而助二人焉来书过称
将走六服之外至于万百里而避之也岂敢当惟足下
无中道叛去幸甚不宣介再拜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346-0241a.png

经略密学閤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人有非常
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近自唐观之武氏变周易唐非
常也梁公立非常之功禄山盗据两京非常也汾阳立
非常之功朱泚之乱非常也西平立非常之功淮西之
贼非常也晋公立非常之功今元昊猖狂敢侮天子以
夷狄而慢中国以蝼蚁而亢至尊亦非常也求非常之
人立非常之功莫若閤下圣君聪明能知人故自兴师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346-0241b.png

学士是急非常之功于閤下也得不留意焉今用兵之
处诚已得人然建大厦者非一材维泰山者非一绳为
梁公犹取张柬之桓彦范五人为之助为晋公亦以韩
吏部马总柳公绰诸君子为之佐然后功立成也前窃
见閤下言贝州人赵三郎者深州人李七郎者彼徒以
武力可任閤下尚且不遗之况于天下之豪杰哉泰山
布衣孙明复沛县布衣梁构太平布衣姜潜任城布衣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346-0241c.png

无事时足容偃蹇山林啸傲云泉今边寇内侮牵朝廷
露师转粟之劳烦吾君宵衣旰食之虑复等岂得申申
燕居饱食高枕也閤下经略陜西苟得四人实有以助
成閤下非常之功不次介再拜
与王建中秀才书
四月四日徂徕石介谨致书王君茂材足下洪水方割
下民其咨禹乘四载随山刋木栉风沐雨以安横流以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346-0241d.png

摄政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下白屋之士制礼作乐
以成太平幽厉失道天下凌迟孔子绝粮于陈削迹于
卫伐檀于宋历聘七十国而不得用删诗书定礼乐赞
易象脩春秋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斯三圣人固已勤
矣固已劳矣然而卒不惮者息民患也行圣道也孔子既
殁微言遂绝杨墨之徒榛塞正路孟子正人心息邪说
距诐行放淫辞以辟杨墨说齐宣梁惠七国之君以行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346-0242a.png

一枝木扶之著太玄五万言以明天地人之道作法言
十三篇以辟扬正教魏晋迄陈隋帝王之道扫地而无
遗矣生人之命遂绝而不救矣文中子以太平之策十
有二篇干隋文帝不遇退居河汾之间续诗书正礼乐
脩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佛老之教蠹于中国
千百年矣韩愈愤然于千百年下孤力排毁不避其死
论佛骨贬潮州八千里而志弥悫守益坚斯四贤者亦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346-0242b.png

道也盖古圣贤方其天下未宁生人未安圣道未明以
谓职在于已不敢安其居也方今正道缺坏圣经隳离
淫文繁声放于天下佛老妖怪诞妄之教杨墨汗漫不
经之言肆行于天地间天子不禁周公孔子之道孟轲
扬雄之文危言若缀旒之几绝先生不救吾徒岂得而
安居乎虽不逮古圣贤远矣亦当穷精毕力而后已庶
几其道由吾徒而后粗存犹愈于不为也足下生民之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346-0242c.png

之所在也适山者天下之人之秦之越而足下独之鲁
矣盖泰山之所处也适于东须至于海至于海必涉其
深然后知水矣之于鲁须登泰山登泰山必穷其高然
后知山矣适于东不至于海如不东矣至于海不涉其
深如不涉矣之于鲁不登泰山如不之鲁矣登泰山不
穷其高如不登矣况其有中道而将止者乎介幸而不
随天下之人之秦之越而独随足下其援我手我其蹑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346-0242d.png

上李杂端书
杂端执事魏文公曰愿为良臣不为忠臣良臣身获美
名君受显号子孙传福世世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
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盖乐得尧舜而事之也夫稷
契咎陶能得其时其道易行也龙逄比干不得其时其
道难行也以尧舜为之君稷契咎陶为之臣朝立敢谏
鼓进善旌诽谤木辟四门达四聪明四目言有不从之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346-0243a.png

逄比干为之臣灭德作威敷虐万方焚炙忠良刳剔孕
妇言有从之乎谏有纳之乎故身受诛夷君陷大恶然
尧舜为之君其道易行也必有稷契咎陶而为之臣其
道乃行故身受美名而不让桀纣为之君其忠难行也
必有龙逄比干而为之臣其忠乃立故身受诛夷而不
避稷契咎陶非择其美名也龙逄比干非欲其诛夷也
盖为臣之定分惟忠是守事君之大义惟忠是蹈虽世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346-0243b.png

废乎故龙逄比干死而不废敢谏书曰为君难为臣不
易文公于此所以惕惧而极言也今天子神明睿武负
羲轩之姿道德过尧舜雄毅似禹汤静专而动辟渊默
而神声一朝崛然立起于轩墀之上独任万几视前日
政有紊纲纪者一发号令正七条事越五日又罢八御
药官颓风扫焉权臣屏焉教化政令自天子出焉又三
日引河阳旧相公居廊庙以总大政任元老取青州牧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346-0243c.png

北转运使入霜台以知杂事求直臣也留太常博士范
仲淹为谏官以司献替开言路也倬哉雄断睿略深谋
大智其三王之举也执事怀王佐才略魁闳亮直揭于
朝右得尧舜之主而事之其道固易行也使身获美名
君受显号独让稷契咎陶乎愿为良臣独无魏文公之
盛心乎舜举咎陶不仁者远执事冠獬豸簪白笔执天
子法绳内外九品官无使不仁在君侧春秋传曰见无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346-0243d.png

月没气祲掩六合天为之昏日月升烟雾辟四遐天为
之明御史天子之目也御史旷厥职佞邪蔽九重君为
之昏御史举厥职奸丑窜四夷君为之明执事职弹举
日正色立于朝持天子纲纪肃正朝序无使佞邪蔽君
之明天下纲纪在一台之士台纲正则朝廷正朝廷正
则天下四海无不正者矣惟执事思厥职知所任既克
思既克知克行其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346-0244a.png

直道进亦以直道脩善之善者也无干大易折足覆餗
之罪使天下有名器假人之议所望于执事也介尝闻
于稠人广众中举天下忠謇骨鲠之士则以执事为首
天子聪明睿智察缙绅中能直言敢谏刚正不挠亦谓
无过执事故天子发于精衷外取执事处于宪台以持
天子纲纪天下闻之皆曰天子能得人亦曰执事能称
职介忝尝被大贤半顾之遇惧万一有所不副天子意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346-0244b.png

初惟执事听纳焉
上孔中丞书
夫子之道不行于当年传于其家直四十馀世以俟子
孙如此其远也夫子没后世有子思焉安国焉颖达焉
止于发扬其言而已有汉相光唐相纬虽得位亦不能
尽行其道夫子之道其肯郁然蟠伏于其家乃跃起奋
出散漫于天下天下人皆可以得之汉高祖唐太宗能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346-0244c.png

能得之于下以之有其名于亿万世唯孔氏子孙无有
得之者俟四十馀世仅二千年閤下乃得之今夫子之
道不专在于天下在于閤下也閤下又且赫然有声烈
于天下复得位于朝见用于世閤下徒能得夫子之道
其将以夫子之道事于圣君施于天下俾国家为二帝
三王为两汉为钜唐矣夫子之志曰吾志在春秋春秋
天子之事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346-0244d.png

能诛不能正乃作春秋焉所以正王纲举王法故春秋
成乱臣贼子惧为司寇则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两观之
下摄相事则齐终不敢窥兵河南当时之君则昏也当
时之位则摄也尚不及閤下得明君有大位为中丞逾
月而未闻有举焉閤下在朝朝廷尚有奸臣敢在位天下
蠹贼未悉除是夫子道犹未克尽举岂夫子直四十馀
世仅二千年以俟閤下宜念之且天子之设御史府尊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346-0245a.png

领其属今大夫阙则中丞其长也故中丞之任特重焉中
丞之责尤重焉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咈谏废
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相有依违顺旨蔽上罔下
贪宠忘谏专福作威御史府得以纠绳之将有骄悍不
顺恃武肆害玩兵弃战暴刑毒民御史府得以举
劾之君至尊也相与将至贵也且得谏责纠劾之馀可
知也御史府之尊严也如轩陛之下庙堂之上进退百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346-0245b.png

言之御史府视中书枢密虽若卑中书枢密亦不敢与
御史府抗威争礼而返畏悚而尊事之御史府之重其
无与比然须得如閤下者居之始贵矣易曰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礼曰人存则政举閤下圣人之后又能得圣
人之道以方重刚正公忠清直烈烈在于朝为天子献
可替否赞谋猷持纲纪天下想望其风采者十五年间
简于清衷期将大用且历试于外更观其能连三大藩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1346-0245c.png

日班于紫宸殿下佩金煌煌行声锵锵且有百数天子
弗录之乃南走三百里以驿召閤下直入其府登其位
自陛下独决万几来登崇俊良黜逐纤人革故鼎新百
度备举太平之望日月以隆然而天人之心犹郁然不
大舒释者以閤下尚稽大任也至是天人之心始大舒
释矣閤下自初及终皆以直道进诗曰靡不有初鲜克
有终介尝闻朝大夫语曰有某官为某官时忠鲠谠直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1346-0245d.png

然耸动朝野不四五年取显仕今为某官位弥高身弥
贵禄厚惠渥私庭曳青绶者五六人门前炎炎可炙手
顾此势力荣宠有所惜也如有物塞其耳如有叶蔽其
目如有钳缄其口朝廷有阙政国家有遗事若不闻若
不睹而不复言则向之忠鲠谠直謇謇敢言乃沽名耳
其以为速进之谋乎噫士之积道德富仁义于厥身盖
假于权位以布诸行事利于天下也岂有屑屑然谋夫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1346-0246a.png

论庸无伤乎古今君子少小人多君子常不胜小人小
人不惟常胜君子而又不能容之恶直丑正嚚嚚寔繁
幸而有一君子在于朝则百小人排之非铁心石肠刚
正不折未有不从而靡者小人不容君子也今有人位
未显身在下能坚正不顾其身敢直言极谏犯天子颜
色封章抗疏论天下利害群小人必丛立指点曰此人
速进也沽虚名也非以行道也吁吾徒不见容于小人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1346-0246b.png

则卷而怀之用之则肯已乎实将施及国家布于天下
以左右吾君绥吾民矣群小人排毁不已实可怪也閤
下亦当大警戒之勿使天下有所论则君子幸甚天下
幸甚不宣
上蔡副枢书
夫圣贤不徒生也四凶在朝尧德不明舜起佐尧流共
工于幽洲窜三苗于三危放驩兜于崇山殛鲧于羽山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1346-0246c.png

海成王幼弱周公践祚制礼作乐世衰道微邪说暴行
有作王道失叙礼坏乐崩三纲将绝彝伦攸斁夫子作
春秋明易象删诗书定礼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杨墨
塞路儒几灭矣孟子作十四篇而辟之新莽篡汉道斯
潜矣扬雄作准易五万言法言十三章而章之晋宋齐
梁陈并时而亡王纲毁矣人伦弃矣文中子续经以存
之释老之害甚于杨墨悖乱圣教蠹损中国吏部独力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1346-0246d.png

平六经就舜尧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存杨墨辟孔教行
法言脩莽恶显续经成王纲举释老微中国乂是知时
有弊则圣贤生圣贤生皆救时之弊唐季之荒顿五代
之搀抢太祖一戎而夷之钱唐之不朝并州之未贡太
宗传檄而宾之真宗脩其制度明其法律章其物采和
其政令正其礼乐通其教化陛下守之制度则脩矣法
律既明矣物采既章矣政令既和矣礼乐既正矣教化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1346-0247a.png

矣夫有天地故有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高卑以陈贵
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
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文之所由生也天
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文之
所由见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之所由用也三皇之书言大道也谓之三坟五帝之
书言常道也谓之五典文之所由述也四始六义存乎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1346-0247b.png

乐穷理尽性存乎易惩恶劝善存乎春秋文之所著也
文之时义大矣哉故春秋传曰经纬天地曰文易曰文
明刚健语曰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三王之政曰
救质莫若文尧之德曰焕乎其有文章舜则曰浚哲文
明禹则曰文命敷于四海周则曰郁郁乎文哉汉则曰
与三代同风故两仪文之体也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
之质也九畴文之数也道德文之夲也礼乐文之饰也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1346-0247c.png

之纲也号令文之声也圣人职文者也君子章之庶人
由之具两仪之体布三纲之象全五常之质叙九畴之
数道德以夲之礼乐以饰之孝悌以美之功业以容之
教化以明之刑政以纲之号令以声之灿然其君臣之
道也昭然其父子之义也和然其夫妇之顺也尊卑有
法上下有纪贵贱不乱内外不渎风俗归厚人伦既正
而王道成矣今夫文者以风云为之体花木为之象辞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1346-0247d.png

为之美浮浅为之容华丹为之(阙/)对偶为之纲郑魏为
之声浮薄相扇风流忘返遗两仪三纲五常九畴而为
之文也弃礼乐孝悌功业教化刑政号令而为之文也
圣人职之君子章之庶人由之君臣何由明父子何由
亲夫妇何由顺尊卑何由纪贵贱何由叙内外何由别
而化日以薄风日以淫俗日以僻此所为今之时弊也
曰时有弊必有圣贤生而救之者岂非吾明君与吾贤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1346-0248a.png

聪明睿智有古之神武尸居渊默则人不见其机龙兴
神悚则天下知其变如艺祖之武如神宗之英如真宗
之仁信乎明君也閤下射策冠天下士斯文未丧蔚然
宗工人其代之承帝理物夙夜宥密䌤纶天地之化惟
时惟几裁成天地之道如夔益如稷契信乎贤弼也以
明君贤弼相与救乎斯文之弊易如反掌矣然而斯文
重器也举之者在乎众力斯文大弊也革之者必乎逾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1346-0248b.png

守正閤下岂不欲引之使施力焉窃见郓州乡贡进士
王建中其人孜孜于此者二十年矣其道则周公孔子
之道也其文则柳仲涂张晦之之文也其行则古君子
之行也仲涂没晦之死加之公疏继往子望亦逝斯文
其无归矣建中独能得之建中一布衣耳贫且贱栖栖
乡闾间父母旨甘不继岂能振起哉上有明君倡之贤
弼和之使建中承音接响传而之天下匪朝伊夕声充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1346-0248c.png

弊雕刓元化之文物伤乱风教莫斯之甚閤下一日能
救之则閤下之功与舜禹周公孔孟扬雄文中子吏部
并美閤下幸留意焉噫建中其天下贤乎岂止于文而
已其器识备而材用足智谋周而宇范远施之于事王
佐才也识时运知进退常出处明显晦言必信行必果
喜过服义闲邪存诚其近古之中庸者乎安贫守节非
其义一介不取于人非其人未尝与之往还廉介清慎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1346-0248d.png

之游入齐中窃得其文十篇皆化成之文也若夫言帝
王之道则有道论明性命之理称仁德之贵则有寿颜
论根善恶之夲穷庆殃之自则有善恶必有馀论大圣
人之言辨注者之误则有畏圣人言论举五常之夲究
祸福之谓则有原福上下篇明鬼神之理存教化之大
则有原鬼篇守正背邪遗近趋远则有随时解达圣人
之时广夫子之道则有夫子得时辨择贤养善察奸除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1346-0249a.png

在京师可令尽写看则见其人矣亦知介不妄也昨夲
州李屯田若蒙曾状其实闻上乞时召试策今闻依例
礼部就试万一失其人是失天下之贤也亦可为国家
惜之伏惟閤下特留意焉介官州县也身卑贱也名微
且昧也建中至单薄也至𦕈小也閤下至贵重也至显
崇也以州县卑且贱微且昧之人荐至单薄至𦕈小于
至贵重至显崇不亦僣矣盖知建中之深今走天下求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1346-0249b.png

僣越之罪直冒大贤以闻干渎钧严云云不宣介再拜
上赵先生书
谨上书先生左右介近得姚铉文粹及昌黎集观其述
作有三代制度两汉遗风殊不类今之文曰诗赋者曰
碑颂者曰铭赞者或序记或书箴必夲于教化仁义根
于礼乐刑政而后为之辞文者驱引帝王之道施于国
家敷于人民以佐神灵以浸虫鱼次者正百度叙百官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1346-0249c.png

者不过句读妍巧对偶的当而已极美者不过事实繁
多声律调谐而已雕镂篆刻伤其夲浮华缘饰丧其真
于教化仁义礼乐刑政则缺然无髣髴者易曰文明以
止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春秋传曰经纬天地曰文尧则曰
聪明文思禹则曰文命敷于四海周则曰郁郁乎文哉
汉则曰文章尔雅训辞深厚今之文何其衰乎去唐百
馀年其间文人计以千数而斯文寂寥缺坏久而不振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1346-0249d.png

其弊由于朝廷敦好时俗习尚渍深积渐非一朝一夕
也不有大贤奋袖于其间崛然而起将无革之者乎唐
之初承隋陈剥乱之后馀人薄俗尚染齐梁流风文体
卑弱气质脞丛犹未足以鼓舞万物声明六合建章武
皇帝负羲轩之姿怀唐虞之材卓然起立于轩墀之上
以武公戢定海内刮疵剔瑕乾清坤宁以文德化成天下
惊潜烛幽雷动日润韩吏部愈应期会而生学独去常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1346-0250a.png

已亡之曲独唱于万千人间举人耳惯所听唯郑卫惉
滞之声忽然闻其太古之上无为之世雅颂之音恍惚
茫昧如丧聪如失明有骇而亟走者有陋而窃笑者有
怒而大骂者丛聚嘲噪万口应答声无穷休爱而喜前
而听随而和者唯柳宗元皇甫湜李翱李观李汉孟郊
张籍元稹白乐天辈数十子而已吏部志复古道奋不
顾死虽摈斥摧毁日百千端曾不少改所守数十子亦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1346-0250b.png

数十子力能胜万百千人之众能起三数百年之弊唐
之文章所以坦然明白揭于日月浑浑灏灏浸如江海
同于三代驾于两汉者吏部与数十子之力也今天子
继明守成道德高厚功业巍然直与唐并今卿士大夫
垂绅曳组森森布列行义超然直与唐比独斯文邈乎
不可视于唐居上者点画语言猝织章句如彼画工不
知绘事后素以为质但誇其藻火之明丹漆之多如彼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1346-0250c.png

缛载毫辇笔穷山刋木横刻其文字布于天下以为后
进式后进耳所习闻声名赫奕位望显盛者惟是不
知前人有孟轲扬雄董仲舒司马相如贾谊韩愈柳宗
元之才之雄也目所常见制作淫丽文辞侈靡者唯是
不知前世有三代钜唐之文之懿也父训其子兄教其
弟童而朱研其口长而组绣于手天下靡然向风寝以
成俗吁无变之者有以待先生也如唐之弊变之待吏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1346-0250d.png

先生识与天地相际接学臻古今蕴奥名节德范人伦
师表所谓有皋夔之才伊吕之志周孔之道轲雄之文
施之于一国之间和风仁声油然其洽矣施之于廊庙
之上皇猷帝功卓然其成矣而命与才戾四十始登一
第仕才得上农夫之禄料不能得居庙堂之上调燮元
化吁谟百度尧舜其君仁寿其民也天岂虚生先生于
世哉传曰五百年一贤人生孔子至孟子孟子至扬子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1346-0251a.png

子至孟子孟子至杨子杨子至文中子文中子至吏部
皆不虚生也存厥道于亿万世迄于今而道益明
也名不朽也今淫文害雅世教隳坏扶颠持危当在有
道先生岂得不为乎仲尼有云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
之行事深切著明也先生如果欲有为则请先生为吏
部介愿率王建中之徒为李翱李观先生唱于上介等
和于下先生击其左介等攻其右先生掎之介等角之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1346-0251b.png

使有宋之文赫然为盛与大汉相视钜唐同风哉语曰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不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孟子不曰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扬子
不曰后之塞路者有矣窃自比于孟子文子不曰千载
之下有绍宣尼之业者吾不得而让也吏部不曰释老
之害过于杨墨吾欲全之于已坏之后使其道由愈而
粗传盖知其道在已不得而让也今也道寔在于先生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1346-0251c.png

世有贤儒君子天下所属意岂特区区小子窃有望乎
左右先生留意焉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1346-0251d.png

宋文选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