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七 第 1a 页 WYG1366-06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天下同文集卷七    元 周南瑞 编
  记
   江浙行中书省新署记    阎 复
至元二十九年夏五月江浙行中书省新署成明年夏
五月复游杭省府会宴政事堂请记兴造之迹于石谨
按中书汉官名魏晋以来始改秘书省为中书省唐置
三省中书其一也地位尊崇列尚书门下之右国初政
卷七 第 1b 页 WYG1366-0614b.png
尚简古有中书之名而僚属未备中统建元更定官制
乃置中书总握机务尚书六曹隶焉又酌近代之典立
行中书省分镇方国荒服诸郡隶焉盖古方伯连帅之
任也王师渡江诏命巴延丞相行省军中江南既平遂
置数道行中书省抚绥镇遏之惟两浙东南上游襟江
带湖控扼海外诸番贸迁有市舶之饶岁入有苏湖之
熟𣙜货有酒盐之利节制凡百馀城出纳以亿万计实
江南根本之地盖两浙安则江南安江南安则朝廷无
卷七 第 2a 页 WYG1366-0614c.png
南顾之忧膺是责者非股肱大臣威望素著鲜克称任
粤自政化更张今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乌玛喇首拜兹
命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阿喇卜丹资善大夫左丞赵仁
荣中奉大夫参知政事特穆尔嘉议大夫签行中书省
事郭筠前后接武同寅协恭若夫内给弓兵外通海漕
理财以经国勤政以绥民以至筑围田以备水平籴价
以赈饥盗贼止息人安田里以布宣皇泽唯谨先是省
署居亡宋之秘阁属有回禄之变今福建行中书省平
卷七 第 2b 页 WYG1366-0614d.png
章政事史弼时为右丞共议作而新之杭州路达噜噶
齐斡齐尔理问官柳泽寔董其役度材于官佣力于民规
制有经工用有节阅数月而后毕前逮政事堂为发号
施令之所后为便阁以居八座左右二厅为郎幕东西
二庑为掾吏舍旁起两公廨一为理问所一为镇守万
户府中堂有甓棨戟有门宏敞壮丽视旧有加焉愚闻
古者堂室座右皆有铭所以陈箴规示儆戒也省府以
台鼎之重统治三吴生民之休戚系焉中外之供亿赖
卷七 第 3a 页 WYG1366-0615a.png
焉东南之安危寄焉勿谓兹庭距京师远甚庆赏刑罚
得以专之洪惟圣天子明见万里之外愚愿居是任者
入门踧踖如趋文陛之下踵堂祗肃如侍丹扆之侧威
颜咫尺如天日之在目玉音谆诲如雷霆之在耳相与
兢兢业业正已以率天下安静以致治功协和以熙庶
绩一善未宏思务举之一才未进思务与之一弊未除
思务去之俾三吴百郡之民以至海隅遐陬咸被维新
之化岁乐丰登域跻仁寿异时述职天朝褒德赏勋荐
卷七 第 3b 页 WYG1366-0615b.png
膺宠渥新之又新焕然宜自作省新署始先民有言询
于刍荛勿以老生常谈而弃日新之功也
   高丽国大藏移安记     闵 清
昔甘蔗氏初成正觉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證得因起大悲欲以佛之知见
开示悟入然机根万差不可以一法而度故出广长舌
演种种法四十九年无说之说洋溢乎大千无非应病
之妙药也于是有经有律或显或密分则为五教合则
卷七 第 4a 页 WYG1366-0615c.png
为一法及乎佛日既没诸圣继作发挥奥义文而成论
如是三藏自汉明已来波及于东夏者并诸传记无虑
六千馀轴是所谓大藏也若比龙宫所藏则须弥一尘
大海一滴耳然法无不具愿无不遂凡人天富贵大小
涅槃莫不由斯而出则三界中所谓大宝者能有过于
是乎惟我国家专凭法力创业垂统历代嗣王莫不克
遵前典式至于今休由是大藏写成者有金字银字墨
字印成者有辽本宋本乡本乡本则现有流行之板故
卷七 第 4b 页 WYG1366-0615d.png
内外名刹靡不有焉南岳铁山和尚稔闻海东山水之
胜欲一观览而本国道俗想望其高风者有年越大德
八年甲辰秋因受诸公之请浮杯而至閤国尊崇如见
佛日瓶锡所止四乘如云随根适器咸蒙兹泽若非古
佛权现畴克尔耶师因游化到江华普门社见藏经三
本问其来由曰二本乃往古君臣所安一是今奉翊大
夫知密直司事军簿判书上护军许评同瑞原郡夫人
廉氏了因所营也师喟然叹曰往者志不可夺今者意
卷七 第 5a 页 WYG1366-0616a.png
或可迁也譬如凿百尺之井者牢闭而不肯惠人则井
有何功哉得如意之珠者深藏而不令(阙/) 则珠有何
德哉今此藏经虽或披转似不能及(阙/)何异闭井藏珠
者乎彼江西宜春之大仰开山祖师曰小释迦粤有梵
僧礼祖曰我来东土礼文殊却见小释迦由是得名祖
尝记云住此山一纪者是吾再来而雪岩钦公住馀一
纪果符慧记予曾以己事参叩尝蒙启迪且示以偈曰
拈起集雪峰上月人前抛作百花毬今虽为古人想之
卷七 第 5b 页 WYG1366-0616b.png
如在现住者亦钦公之子也地灵境胜代不乏人但以
寺经回禄法宝有缺耳倘减一于此补彼之缺则岂非
开井于八达之衢置珠于轮王之手乎许公闻之喜若
发蒙尅日将付归舟欲事之与彼山不朽请清为记予
辞以非才且病继有和尚请书辞意恳款清于师戒香
亦有一日之熏不能获已忍病操毫聊识其事于戏普
门在大虚中一微尘耳而所藏法宝大千经卷也若非
慧眼明见破尘出经则许公之九仞功山未免一篑之
卷七 第 6a 页 WYG1366-0616c.png
亏矣况彼仰山号为释迦再来之地亦中夏之灵山也
我和尚雪岩嫡嗣亦释迦之长子也因其言使斯经传
于斯地则灵山一会复回今日其所饶益可量哉则许
公之获胜功德又可量哉虽在见闻亦可为庆者与
大德十年丙午九月日记
   安福州学新铸祭器记   刘 坦
大德甲辰秋七月安福州学新铸祭器成教官率诸生
观于堂上既乃藏诸礼库设掌器一员慎其出入凡为
卷七 第 6b 页 WYG1366-0616d.png
簠若簋各十爵十有五坫如之六樽惟牺象各一杓如
樽之数馀四樽各一并罍洗炉瓶为七十一皆铜也钞
费伍伯有奇盖自开禧丙寅迁学迨今百年物久而敝
莫有咨省春秋舍奠随时缮补知礼者以为诟苏侯既
宅牧视頖宫加重未几王侯来赞郡治首相与言曰器
皿不备不可以祭矧非求旧惟新议克合亟召冶铸氏
按图考古尽发养士馀财以充其费不足则于二侯取
具焉逾月衅成行且有事于庙涤濯告洁先圣先师洋
卷七 第 7a 页 WYG1366-0617a.png
洋临之在上或曰古器有用玉者礼之玉爵是也有用角
者记之角散是也簠簋字皆从竹范金为质何居余尝
观集古录不但龚伯之彝伯庶之敦亦有叔高父之簋
则器之用金三代时巳然矣于今夫何疑惟是事也二
侯协成之职教者与有力焉坦旧诸生俾记厥始不敢
以耄辞
 
 
卷七 第 7b 页 WYG1366-0617b.png
 
 
 
 
 
 
 
 天下同文集卷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