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第 1a 页 WYG1348-0583a.png

严陵集卷八
宋 董弅 编
杂著碑铭题记
睦州大厅记(刁衎/)
王者列土以崇化诸侯供职以勤民故保乂庶邦而缉
宁大范然则良二千石所以称共理之才肇十二州所
以光无外之德唐虞之秩可纪龚黄之政必陈古今不
卷八 第 1b 页 WYG1348-0583b.png

翠山练倾澄濑轩后登遐之地南顾连冈严陵垂钓之
台北由属邑高风盘礴爽气裴褢历代名贤出牧是任
者盖多矣按隋书仁寿中以睦而命郡者取其俗阜人
和内外辑睦之为义也若乃星纪土风之候殖物产赋
之宜昏明迭运之由废置从时之理著于史策列在图
经此可梗槩而不述也国家以天人合发文轨大同保
我烝民莫非尔刺以为汉之牧守入为三公则太重重
卷八 第 2a 页 WYG1348-0584a.png

略之志所以矫前代隆杀之弊盛当朝钦恤之仁凡百
属官乘轺出牧皆以本秩而知郡事繇是政则不悖民
以之和反轩昊之淳风跻富庶之寿域王猷所洽百世
可知今知郡事田公以东观之任荣右史之班察俗去
苛观风尚礼下车为政期月有成坠典允修无文咸秩
先是郡有正厅记即唐本州刺史李道古所撰以前后
牧守品名布于铅椠绵历既久残缺则多不改成谋惟
卷八 第 2b 页 WYG1348-0584b.png

任刺史知郡咸列于左其有钱氏割据非王命者略而
不书足以焕前哲之高名俾后来之继美假文属吏以
谨岁时时大宋雍熙二年四月记
严先生钓台碑铭(并序/)
先生道蕴于身名扬于后与世祖恩礼以旌其德东观
信书具载其事然而巢许抗志饮牛欲全其节也夷齐
饿死扣马以谏其君也至于逃其国而弃其家违其亲
卷八 第 3a 页 WYG1348-0584c.png

夫冒于宠名也游紫闼而隐青山戒夫溺于富贵也励
君以攘其私匿勖臣以保其公器教之大者此其志焉
矧夫上动天文远归江汉进无苟而退无屈如云之在
空也动则平而静则专如钟之在虡也引钓溪流鱼可
得而荣不可就吕尚蹈厉之征所以愧也放怀林薮岩
可筑而名不可尊傅说舟楫之劳所以愧也矫激不乱
于大伦耿介无偏于小节千古之下一人可知至今使
卷八 第 3b 页 WYG1348-0584d.png

娱化之无穷道之弥远与夫禄不及而焚于绵上义欲
行而投于水滨者不可同日而言也衎尝读前史即仰
遐踪逮历宦涂首宰乡邑登高台而顾慕瞻旧域以裴
回(县东南有子/陵故城存焉)愿寘曩怀以扬丕德铭曰
天清地浊日行月运人禀粹灵道斯发奋和光同尘遁
世无闷猗欤先生布兹大训以君以臣兼退兼进私宠
不留公议可振颍阳操微箕山义尽仰之弥高磨而不
卷八 第 4a 页 WYG1348-0585a.png

华壤可徇布之乐石永腾令闻
淳化五年岁次甲午正月七日建
修夫子庙堂记(田锡/)
夫子之道布在六经深于六经者得其时遇其主而用
之则王道明而万物受其赐也夫子之庙列在郡县典
于郡县者习其礼洁其诚而祀之则庙猊严而诸儒知
所宗也不然则帝王之道未融卿大夫弃德背义而朝
卷八 第 4b 页 WYG1348-0585b.png

而春秋享奠如存若亡也宜其宫垣阒寂草木罗生祠
宇荒凉风雨不庇矧浙江之右桐溪之滨建邦于山谷
之间居民多水潦之害岿然旧庙密迩通沟当子城东
南之隅在故垒闉阇之下藩篱疏坏固无数仞之高堂
庑湫隘且非两楹之制水至则几筵斯没水落则塑像
其颓不堪庳陋之忧安仰高明之祀加以俗巫交惑徼
求木偶之灵风教未还奔走金人之福逮乎祀先圣享
卷八 第 5a 页 WYG1348-0585c.png

岳待封之岁移殿是邦北戎薄伐之年议迁此庙人来
献地影亦庀徒宫赞温仲舒佥谋之护戎张元吉辅成
之督邮丘直方经营之七月某日兴役也八月上丁释
奠也庙无祭器拜章以请之郡无经书上言以求之志
素王之新祠成斯文也列门人之遗像题旧赞也翼翼
诸庑不浃日而成慺慺众心不俟募而至惜乎乡饮酒
之礼久废人不知尊卑党有序之学久废人不识廉耻
卷八 第 5b 页 WYG1348-0585d.png

取白华南陔之诗寝则无以警不孝不悌之心頖宫齿
胄之仪亡则无以训为臣为子之学然庙不立则释奠
无所就礼不备则释菜无所观是以筑为儒宫修其祀
事请笾豆之古器复牲币之旧仪祭之者可以交神明
观之者可以知劝教神明交则福至劝教明则化行夫
世之浇淳在乎时礼之用舍由乎上故颜回谓舜亦人
也孟轲曰回亦人也若然则克念谓之圣罔念谓之狂
卷八 第 6a 页 WYG1348-0586a.png

也乃知取法于延陵季子问礼于柱史老聃生而知之
乎学而知之乎勉人之学读是碑也迁庙之志见是记
也罪言者得于斯知言者得于斯时雍熙三年八月某
日记
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
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
卷八 第 6b 页 WYG1348-0586b.png

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
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
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
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
有大功于名教也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
其为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
卷八 第 7a 页 WYG1348-0586c.png

严先生祠堂记篆者名
希深撰子真书中立题伯起立
高平以谏官贬守睦始访七里濑立严子祠召溪口
僧悦躬画古衣冠作严子像既成自作记闻丹阳隐
者邵竦篆有法遂以刻石咨焉竦未尝篆于人篆此
独不让虽然不肯见其名会子真使来又深于篆者
重之且恐其不彰使仆名之更自篆石于其石之仄
卷八 第 7b 页 WYG1348-0586d.png

与邵竦先生书
先生邵公足下某今春与张侍御过丹阳约诣先生维
舟水边闻先生归山所谓其室则迩其人则远惘然愧
薄宦之不高矣暨抵桐庐郡郡有严陵钓台思其人咏
其风毅然知肥遁之可尚矣能使贪夫廉懦夫立则是
有大功于名教也乃构堂而祠之又为之记聊以辩严
子之心决千古之疑又念非托之以奇则不足传于后
卷八 第 8a 页 WYG1348-0587a.png

风复千百年未泯其高尚之为教也亦大矣哉谨遣郡
校奉此恭俟雅命
与晏尚书书
伏自春初至项城因使人回曾草草上谢由颍淮而下
越兹重江四月几望至于桐庐回首大亳忽数千里日
思奏记夐乎无阶恭惟蕃宣之居钧体惟宁赫赫之瞻
日以增重仲淹罪有馀责尚叨一麾敢不尽心以求疾
卷八 第 8b 页 WYG1348-0587b.png

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乃延见诸生以博以约
非仲淹所能盖朝家之条教师门之礼训也又郡之山
川接于新定谁谓幽遐满目奇胜衢歙二水合于城隅
一清一浊(婺江浊/歙江清)如济如河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
相望凫鹜交下有严陵之钓石与方干之隐茅又群峰
四来翠盈轩窗东北曰鸟龙崔嵬如岱西南曰马目秀
状如嵩白云裴回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湲斋中春之
卷八 第 9a 页 WYG1348-0587c.png

去且有章阮二从事俱富文能琴夙宵为会迭倡交和
忘其形骸郑声之娱斯实未暇往往林僧野客惠然投
诗其为郡之乐有如此者于君亲之恩知己之赐宜何
报焉今有郡斋歌诗一轴拜献庶明前言之不诬尔干
渎台严伏增战惧尚远门下伏惟尊察为国自重
题徐常侍篆桐庐县额(张伯玉/)
桐庐县额故左省常侍徐君之篆也篆自秦丞相斯以
卷八 第 9b 页 WYG1348-0587d.png

冰继之阳冰后又无人焉至于我朝有徐君自秦到今
几一千五百年以篆名家者三焉天下之人言篆者不
归于三家则无所祖尚也其为字之宝雄乎其杰艺乎
始徐君与秣陵刁侯衎俱事江南李氏号为名臣后从
其君归于我刁初得太祝为桐庐宰徐君以率更令留
禁中尝以版素驰京师劬而得之遂揭之于今今之贤
士大夫道东南者过七里濑则访子陵钓台至桐庐则
卷八 第 10a 页 WYG1348-0588a.png

之子曰彭城刘斁以清白长是邑且虞其速朽走奉钱
抵具区买洞庭石来命工摹刻于署堂之左方请吾言
以表之夫古之人所以能流声名美风俗使百世之后
谈娓娓而不绝者皆有以起之也然则异时讲桐庐之
故事者兹可泯乎常侍名铉字鼎臣广陵人其儒学节
义与其籀为世宝者悉书于太史氏兹不复赘五年冬
十有一月至日吴郡张伯玉题
卷八 第 10b 页 WYG1348-0588b.png

(阙/)知人道之大而治乱之不常也故有敩学以本焉然
则学也者总天人之公道乎人君用之以叙群臣以睦
四海多士由是以明盛德以毗大业所以张天下至公
之法用敷于天下无德而名焉又岂徒游是庠登是堂
观簠簋听铿锵苟习句读而已哉铭曰
猗欤公堂邦家之光弥纶奕世景行百王道尊则胜人
存克扬于穆颂声与时无疆
卷八 第 11a 页 WYG1348-0588c.png

睦于吴会为裨郡苍嶂寒濑齿齿激激风土物色缥渺
秀巧钟气生士翘俊殊甚其学校自文正公基之谈经
治文出乎其间日益盛金部向侯奉庆历诏更广堂舍
学者为便距今业精而上第无虚榜数十年间以今较
昔得人为三倍夥是以知学之废兴在人士之进退由
学圣时之明劝也然士之所谓学诚心竭力企古圣贤
道将至其所未至者也爵位于朝仰首信眉掌握当世
卷八 第 11b 页 WYG1348-0588d.png

分称人君敦勉之意唇吻小巧剜章刻句而已乎因萃
前后登第者名诸石后来继焉嘉祐三年戊戌正月元
日记
桐庐县令题名记(倪天隐/)
三代分土诸侯世国以治斯民曰吾君也其可逃诸侯
曰吾民也其可解故其心相孚而化治日起且其地大
不过百里岁淹月积其纤悉视民不翅如照矧瑰材玮
卷八 第 12a 页 WYG1348-0589a.png

进则民事悉万宇以槩国其有忽而不治者邪秦坏先
王法废为郡县其守令丸移而弈易萍转而蓬飞斯民
曰彼且去吾善庸何为吾恶庸何伤官者亦曰吾且去
是非吾民吾安能汨汨自劳苦为故其孚诚不交而卒
以苟道而曰欲归民于三代是弃食以求饱也或曰三
代以侯治汉唐以郡县治其治一其乱也均适一时之
宜者不必皆先王之法是大不然夫宿奸巨蠹譬诸蚊
卷八 第 12b 页 WYG1348-0589b.png

昏万景垂夕则复薨然起嘬噬之患矣贤否相易其昏
明之交乎抑有大不可者夫郡县之官凡几位天下之
士凡几人虽有尧舜之明汤文之智不能必察而材诸
位况纷纷然若百货之市其屡迁而亟贸也呜呼生灵
之伸屈存乎令守取锻鍊成案取正于法而已是令尤
为亲切于民桐庐故吴分富春县置属吴郡隋仁寿始
用属睦中间𨽻属不常然狱讼赋役便于睦故我宋因
卷八 第 13a 页 WYG1348-0589c.png

尔以濒海幽遐不为要壤而风教不能浃斯民不识仁
义之化亦往往受敝主上至仁始用荐者得补令而间
为得人及其敝言上者以私而民之得善令者天也荣
君资中文敏而明务以静治雍容阅案籍得雍熙以来
为令者姓氏第而刋之其政之善恶则皆昭然著在人
口贤者少不贤者众则其官人之得失可以鉴而后来
者足以自发俾其企善而惩恶亡斯民之病以为石羞
卷八 第 13b 页 WYG1348-0589d.png

睦州新作浮桥记(钱协/)
睦古鄣会稽之地据浙江上游当闽粤瓯骆黟歙鄱阳
数道之冲又南出交广五岭属之徼外虽别道循江绝
湖率多钜风骇浪漂溺濡滞之患淹久岁日使程贾赀
度不时至轻裘版舆木楗揭箧由此涂出者常居水道
之半郡治建德东阳江与歙溪二水合于南东湍悍奔
激夏辄暴涨虽穷冬冱涸深不可涉故四方之宾客至
卷八 第 14a 页 WYG1348-0590a.png

刍荷薪以输县官以趋市门者贾组易镈左提右挈以
返田里以行庆予者累累然杂进两涘引吭顿足以须
舟子溯沿上下移晷乃复探怀出金而后得济烈风骄
阳其畏僵暍今上治平之初元工部郎中吴兴刘公罢
按察荆湖北道来临是邦不鄙其民以自暇逸又不为
赫赫名声以发取腾踔奖善禁恶一出于恺悌郡遂以
大治若无可经意故所思者益静以明而所及者益钜
卷八 第 14b 页 WYG1348-0590b.png

为桥(阙/) 积功佣千有七百自十二月庚(阙/)
既成公以其属落之且曰是急(阙/)
名宜无所论著惟后之人知鸠(阙/) 不
侈也无惮其继焉则滋久而(阙/) 纪因属之
于协愚以谓治古学(阙/) 斯民者无进退夷
险内外轻重(阙/) 行吾志者当幸遇而勇为
之惟(阙/) 盖若此此其可以刋之金石而(阙/)
卷八 第 15a 页 WYG1348-0590c.png

亥会稽钱协记(阙/)
灵香阁记(阙/)
栋宇可以庇风雨台榭可以远(阙/) 肃宾客
山川可以广眺望此居(阙/) 为浮图者之说
则不然曰不闳(阙/) 大不盛丽不足以来信
向故惟(阙/) 而不已既已闳丽矣而吴越之
(阙/) 丹雘金碧斲砻炫熀至于殚人(阙/)
卷八 第 15b 页 WYG1348-0590d.png

之所卜智士之所营非为浮图(阙/) 也思允
师居睦州兜率寺之法华院佛学之外兼妙歧黄之术
人有以疾病告者必尽其技而为之诊视凡汤液之所
饵砭针之所加无不如期而应自郡官至于编户皆称
其方技之神良而功施之周普由是车马之踵门者日
月相继而不绝也尝患其居宇之湫陋宾至无所容遂
辟故址革而新之又于其傍为阁三间楹桷崇高轩槛
卷八 第 16a 页 WYG1348-0591a.png

栏华圃前后相望升其堂则闻芝术之芬氲游其庭则
见竹树之荫翳虽密迩阛阓而山居岩处之趣备焉考
成之日太守集贤王微之率宾寮燕饮其上且嘉储偫
之美因题其颜曰灵香又赋诗以纪其事继而作者贰
车史馆刘元忠也观二诗则院与阁之所有皆可见矣
后三年余自东阳赴亳社愒郡邮会故人留止过允之
居因得一游目焉尝谓桐庐郡溪山之清绝自晋宋以
卷八 第 16b 页 WYG1348-0591b.png

涂平陆盖与它州无有异也及登高而望则群峰回环
一水萦带烟云晻霭朝暮异状不离指顾而万景在目
信乎吴越之佳郡前人之所称咏不为虚谈也而兹阁
又占一郡之胜处高高下下皆有幽致是为端居造适
之乐复以甘辛寒温之上味给人朝夕之求其为利固
已博矣然则不得与夫竞土木而誇闳丽者并也宜乎
微之元忠叹赏之勤勤如此因书所见以继二诗之后
卷八 第 17a 页 WYG1348-0591c.png

上石
题严先生钓台(叶棐恭/)
汉严子陵先生钓台距桐庐郡城五十里异时人迹罕
至景祐中文正范公谪守是郡始即台下构堂以祠先
生亲记其事属丹阳隐者邵竦篆之刻石今存于郡廨
又命会稽僧悦躬画古衣冠作先生像于堂中既而过
祠下望唐处士方雄飞之旧隐周览裴回慨想馀风因
卷八 第 17b 页 WYG1348-0591d.png

者激贪立懦非曰小补岁月滋久栋宇渐堕上漏侧穿
像亦故暗且地胜事绝至者喜留名迹而狂易之徒往
往及像之面目甚非所以伸虔妥灵耸人观瞻之意乃
以僚属葺堂而完之始为塑像以易绘画庶几二高人
之清标俨然长存而文正公之遗迹愈远不泯也元祐
元年六月朔日朝请大夫知郡事延平叶棐恭题
敕赐唐二高僧师号记(周邦彦/)
卷八 第 18a 页 WYG1348-0592a.png

大法轮曰陈尊宿舍众居守今赐号兜率以圆通门随
彼机缘引接沈冥度无量众曰善导大师乞食城中处
高峰山筑坛诵佛从者三千开口发声一一化佛重累
而出方便善巧修净土行其故道场皆有遗像而奉事
弗虔称号无闻为日久矣元符二年马公玗来守是邦
始致崇敬雨旸请祷如响答声请命于朝乞加褒显元
符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命下赐尊宿号曰悟空禅师
卷八 第 18b 页 WYG1348-0592b.png

表揭新号为僧伽梨被服二像州民大集巷无居人时
方霪雨昏翳充塞导迎之初黄雾搴除赫日显照开阖
阴阳成于奄忽万口嗟异得未曾有窃闻真一法中毫
芒不立况此名谓何所加损然诸圣谛虽谭实相不废
假名故虽有漏世界十二类生外道狂解十禅那目业
果酬答一十八天乃至信住行向地为位五十菩提涅
槃真如佛性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七种名字
卷八 第 19a 页 WYG1348-0592c.png

初无实义以假名字引导众生从佛至佛所不能已则
二大士加号崇饰义亦复然法身现前亦应摄受而马
公夙植德本深达苦空示宰官身而作佛事平等施德
如物蒙雨与者不有而受者不怀平等施刑如人触刀
割者无怒而伤者无怨故能嗣续真风尊礼先觉开发
胜利为四众首因缘会遇适当斯时知其由者可无人
乎年月日钱塘周邦彦记
卷八 第 19b 页 WYG1348-0592d.png

太常丞李公勉之为是州也州人安之政之在事者有
条事之在物者有理简而不疏文而不害日阅百千牒
诉应手而解老胥黠吏束手旁观终莫得其间无终讼
无留狱郡称为神明乃欿然犹以民隐为忧州之南有
大源其源西出于歙合婺水东注于大江夏秋雨淫二
水斗湍悍决溢齧高岸拔大木州人患之行道所会前
值瓯闽江南浙东郡邑之民源源而来后奠杭歙通涂
卷八 第 20a 页 WYG1348-0593a.png

者积日依山之民平旦负薪刍裹果木之实趋城市以
贸朝晡之膳老稚仰哺至夜暮不得食工部刘公述创
为浮梁悉弭斯患出于仓卒未有为脩完之计者故不
五十年而毁矣前日之患复见于今日我侯心存之而
戚见于颜色州人相谓曰我侯我父母也岂以一浮梁
而贻我父母之戚子各率缗钱付僧守慧等董其事木
美工善筹画有度其袤相望视人若巨擘其广肩任负
卷八 第 20b 页 WYG1348-0593b.png

斛不垫隐若平地然会费无虑数百万裒馀金粥田为
异时修完之利水之东南有天宁佛祠是祝吾君万寿
之地百官走趋阅月而祝无有险艰此又食土之人所
当竭力者也成以政和四年甲午正月丙寅二十有九
日丙午越二月二日我侯率官属如天宁以落之所以
祝吾君也尝请名于公望窃谓昔周之王使单襄公假
道于陈以聘楚火朝觌矣而川不梁归告王曰陈侯国
卷八 第 21a 页 WYG1348-0593c.png

教也又曰十月成梁夏后氏之令也先王不用财贿而
广德于天下者以此今陈火觌而川无舟梁是废先王
之教令也不亡何待夫川梁之废兴足以知政之得失
安可忽哉先王之教寓之于政其令著之在法孟轲谓
子产当大国之政区区于一济人之惠而不知政法之
在人也政法不行是无先王之教令也故曰君子平其
政行辟人可也政平则教行所以得人心法行则令著
卷八 第 21b 页 WYG1348-0593d.png

力不一豪取县官财贿咄嗟而成方来之人厚享我侯
之德利非以政平故邪因以名之有观其名而心惟其
义不复为怠偷之政是桥也其利新新曷穷已哉越二
日庚戌江公望记
九峰庵记
天下事不独事始为难卒之又难事之始必于艰难虑
患之时故其思深其力勤卒之者常在安逸无事人情
卷八 第 22a 页 WYG1348-0594a.png

立卒业具述本初属余记之余犹能忆少时之游敝屋
数间入其室阒若无人僧醉寝蓝缕过午未饭然其山
峰之罗列者九肩差踵后襟绕带绝漫不省出入踪径
竹松茂密光景蔽亏窄窄闻摧枯拉朽声不见其人距
郡城不数里若在深云杳霭间灵区奥壤鬼神靳惜不
以示人居之久难其人也比丘清鉴行高德钜心地稳
密州破甲乙以鉴来尸属久敝之后用力艰用心益精
卷八 第 22b 页 WYG1348-0594b.png

州复用甲乙以其徒智日代之方艰难虑患之时非钜
有才德莫能经画图回一代之成绩不可不吝其择甲
乙非其人安可使也有维有纲既立既张凡百悉蹈绳
检世其业虽中才可也况其人精悍多智画苦身克意
虽在安逸无事人情软熟之后毅然有为以卒其业事
无固必顾得人如何耳蒐之甲乙何负于人哉佛有新
祠寝饭有堂庖有储有饩澡有室钟有架屋累然坐方
卷八 第 23a 页 WYG1348-0594c.png

方者最为秀绝易佛祠值之其盛固日之力然形胜古
有之政和五年乙未记明年二月甲戌书之
兴福院记
凡出于心之所同然者虽夷夏异区贵贱愚智少长之
不相若寥寥历数千百年得之者如出一揆心犹虚空
无毛发介然空缺处谷满坑满牛豕鼻喙满污邪瓯寠
满提携负汲亦满终莫有德其赐者盖终身由之不知
卷八 第 23b 页 WYG1348-0594d.png

一聚落土风沃美儿田妇桑无有啙窳功不十而利百
之家饶财桀骜易侮之心生使酒尚气椎牛博戏攻剽
为奸驰死地如骛一旦强力恶少革心为善良门闾栉
比唯善之为慕西属天宁佛祠学道者过而问焉东北
距兴福是院废于保昌至钱氏复兴岁在癸亥越甲午
凡一百五十有三年政和初名额仅存颓垣废阯皆黄
茅白苇飞走交午敝屋三数间居者无复僧事僧灵皎
卷八 第 24a 页 WYG1348-0595a.png

轮十王之像设焉阁二钟经虡椟具在殿之阴为演法
堂次为函丈之室挟以海会香积而门庑浃之凡诸庄
严之具佛比丘诸所受用无一不备人之钱既入而探
诸囊中如曳九牛之尾八百万钱出于荒山穷褐者之
手若非超然感悟越一切拘挛之语与其徒而应之者
若流水趋下兹有以启之者焉得于所同然者也由一
佛祠破悭贪之疾化而为一乡之善俗由一乡化而为
卷八 第 24b 页 WYG1348-0595b.png

得之故曰得其一万事毕斯一也拟心即二焉有问速
化之术余告之曰知此而已五年乙未工毕明年八月
丁酉江公望记
龙泉院记
龙泉一斛水尔有龙常所托止焉召风霆疾呼起云雾
出肘腋间俄顷嘉雨四洽邑民德其赐作佛祠而庇焉
因以龙泉名其祠灵区奥宅神物之所托是故山川草
卷八 第 25a 页 WYG1348-0595c.png

高道秘行人亦不知托于龙以福此方之人民以旱告
甘泽之应若荅响焉故岁多穰而民力以饶僧奉齐钱
忠懿王尝召演法华文句于竹林寺学者数百雄经钜
论博观泛览精简妙义析秋毫矣归老人渐其馀悔罪
迁善为一乡美俗可良四代孙也以禅学住本邑保安
禅院一日有豕逸于屠刃之下径趋而跪伏亢而视若
有所诉而不得言顷之屠者至亟执之哀号可怜以金
卷八 第 25b 页 WYG1348-0595d.png

一生之地知所择也知所择谓之无知可乎不逃于比
闾之居而逃于佛祠不逃于它比丘而逃于善知识余
譬之善良之人不为过矣凡有心者物之偶也有偶则
争兴唯无心故有心者归之非有道者不处也师退居
乌龙邑人挽之而不释愿修故龙泉院以为师处焉裒
金粥材为殿一区法堂丈室两庑三间悉具诵阅有经
制为枢藏以待未暇阅者挽之以行燕居有室以需四
卷八 第 26a 页 WYG1348-0596a.png

又有所谓水阁者在焉成于政和六年丙申三月壬辰
越丁酉良属余记其事一斛之水甚微龙托之而神变
化自如霈为膏泽以福于人而佛祠托之以兴一豕之
生固不足道善知所择而良之道行益著而佛祠托之
以不废矢激则远水激则悍登高而望则见远顺风而
呼则声益厉所托者然也至于离人而立独无所事托
而良之道吾不得而知也
卷八 第 26b 页 WYG1348-0596b.png

真悟老禅脱乌龙之缚结茅于其山之西冈以为宴休
之地余一日访之行新田间决决水流可掬可溉入其
径松杉青润邑邑欲染人衣裓未到三数步小童候门
一犬吠唶唶应竹作声自是一山川风物楹桷无藻饰
函丈之地唯留一榻床敷隐厚经行之馀兀然危坐坐
久即卧安稳无它苦与余说普通年前事率皆无味之
谈听者欲寐余将归肘余曰为我名此庵余名之曰唯
卷八 第 27a 页 WYG1348-0596c.png

遮有则一心独照简空故万法摐然心法相望非不二
境余别为之释曰三界唯心一心唯庵不遮不简唯境
唯心听者霍然失寐掉头拊髀爵跃而歌曰心唯庵兮
庵不知但见白云朝起东山飞庵唯心兮心不住明月
前溪夜流去朝朝暮暮何时了是中本不同生老一衲
蒙头百不为又是青山歌好鸟歌罢真悟老与余相目
一笑解袂以归钓台翁江公望正月十九日记实政和
卷八 第 27b 页 WYG1348-0596d.png

改定川门请僧看经疏文(吕希纯/)
伏以川在境内斯民所依水由地中于性为得粤维新
定之野适处两溪之交爰自比年以来颇违润下之理
顾兹城阙密控津涂乃涓令辰载揭嘉号集禅关之清
众课华藏之秘文并集胜缘庶申善祷谨于南山广灵
禅寺请比丘八十一人就定川门转大方广佛华严
经一部八十卷行愿品一卷并用回向歙婺两港一切
卷八 第 28a 页 WYG1348-0597a.png

于莫测妥安源流之道永却惊澜保佑室庐之氓俾谐
宁处伏惟三宝俯赐證明谨疏
请刻石跋(江公望/)
歙婺二水为睦州之患岁必一至或再至焉坏城决堤
败积储毁庐舍中夕弛备遽及寝户居民破屋以出其
不为鱼亦幸矣前昔州郡患之终无捍禦之策雨久作
二水争行山夹岸如束壅遏不得去故有是患非可与
卷八 第 28b 页 WYG1348-0597b.png

溪之神其文州人犹能记其仿佛水潦暴行更相逊避
若兄弟然词意恻怛惜乎不传易门额为定川揭之日
复有文请祷于释氏由定川而后凡二十有一年不复
有水患水无情也可告语者神尔神与人不可以言语
传也所可格者诚尔诚不可以虚拘也所以达其诚者
斯文在焉访求累年今始得之愿刻诸石以贻将来不
坠斯祷惠莫大也政和四年甲午二月初五日江公望
卷八 第 29a 页 WYG1348-0597c.png

卷八 第 29b 页 WYG1348-0597d.png

严陵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