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 第 1a 页 WYG1384-0441a.png

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二十
明 茅坤 撰
东坡文钞四
劄子
议学校贡举劄子
总欲今法得所行之实不必别变而论自明确
准敕讲求学挍贡举利害令臣等各具议状闻奏者右
卷一百二十 第 1b 页 WYG1384-0441b.png

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𨽻未尝无
人而况于学挍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馀使君
相无知人之才朝廷无责实之政则公卿侍从犹患无
人况学挍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矣夫时有
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
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
顺其所欲行而治之则易为功彊其所不欲而复之则
卷一百二十 第 2a 页 WYG1384-0442a.png

矣何必由学且天下固尝立学矣庆历之间以为太平
可待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陛下必欲求德行道
艺之士责九年大成之业则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
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养游士百里之内置官
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当以时简不率教者
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耶
若乃无大变改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
卷一百二十 第 2b 页 WYG1384-0442b.png

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
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孰为精言语文
章与今孰为优所得文武长才与今孰为多天下之士
与今孰为辩较此四者而短长之议决矣今议者所变
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
而罢诗赋或欲举唐室故事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
罢经生朴学不用贴墨而考大义此数者皆知其一不
卷一百二十 第 3a 页 WYG1384-0442c.png

身以格物审好恶以表俗孟子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
莫不义君之所向天下趋焉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
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
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弊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
上意无所不至矣德行之弊一至于此乎自文章而言
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策
论均为无用矣虽知其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
卷一百二十 第 3b 页 WYG1384-0442d.png

然书曰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自古尧舜以来进人何尝
不以言试人何尝不以功乎议者必欲以策论定贤愚
能否臣请有以质之近世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
亿使杨亿尚在则忠清鲠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
通经学古莫如孙复石介使孙复石介尚在则迂阔矫
诞之士也又可施之于政事之间乎自唐至今以诗赋
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近世士
卷一百二十 第 4a 页 WYG1384-0443a.png

临时剽窃窜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且其为
文也无规矩准绳故学之易成无声病对偶故考之难
精以易学之士付难考之吏其弊有甚于诗赋者矣唐
之通榜故是弊法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
贿赂公行权要请托之害一使恩去王室权归私门降
及中叶结为朋党之论通榜取人又岂足尚哉诸科举
人多出三路能文者既巳变而为进士晓义者又皆去
卷一百二十 第 4b 页 WYG1384-0443b.png

施之有政能否自彰今进士日夜治经传子史贯穿驰
骛可谓博矣至于临政曷尝用其一二顾视旧学巳为
虚器而欲使此等分别注疏粗识大义而望其才能增
长亦巳疏矣臣故曰此数者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
特愿陛下留意其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
众才经略世务则在陛下与二三大臣下至诸路职司
与良二千石耳区区之法何预焉然臣窃有私忧过计
卷一百二十 第 5a 页 WYG1384-0443c.png

至南渡王缙好佛舍人事而脩异教大历之政至今为
笑故孔子罕言命则为知者少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夫性
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此可
信也哉今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粥书于市者非庄
老之书不售也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
然无著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
卷一百二十 第 5b 页 WYG1384-0443d.png

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磨钝者废
矣陛下亦安用之而况其实不能而窃取其言以欺世
者哉臣愿陛下明敕有司试之以法言取之以实学博
通经术者虽朴不废稍涉浮议者虽工必黜则风俗稍
厚学术近正庶几得忠实之士不至蹈衰季之风则天
下幸甚
论边将隐匿败亡宪司体量不实劄子
卷一百二十 第 6a 页 WYG1384-0444a.png

臣近以目昏臂痛坚乞一郡盖亦自知受性刚褊黑白
太明难以处众伏蒙圣慈降诏不许两遣使者存问慰
安天恩深厚沦入骨髓臣谓此恩当以死报不当更计
身之安危故复起就职而职事清閒未知死所每因进
读之间事有切于今日者辄复进言庶补万一昨日所
读宝训有云淳化二年上谓侍臣诸州牧监马多瘦死
盖养饲失时枉致病毙近令取十数槽寘殿庭下视其
卷一百二十 第 6b 页 WYG1384-0444b.png

不职致圉人盗减刍粟且不恤其饥饱劳逸故也马不
能言无由申诉故太宗至仁深哀怜之寘之殿庭亲加
督视民之于马轻重不同若官吏不得其人人虽能言
上下隔绝不能自诉无异于马马之饥瘦劳苦则有毙
踣奔逸之忧民之困穷无聊则有沟壑盗贼之患然而
四海之众非如养马可以寘之殿庭惟当广任忠贤以
为耳目若忠贤疏远謟佞在傍则民之疾苦无由上达
卷一百二十 第 7a 页 WYG1384-0444c.png

后主时隋兵巳渡江而后主不知此皆昏主不足道如
唐明皇亲致太平可谓明主而张九龄死李林甫杨国
忠用事鲜于仲通以二十万人没于云南不奏一人反
更告捷明皇不问以至上下相蒙禄山之乱兵巳过河
而明皇不知也今朝廷虽无此事然臣闻去岁夏贼犯
镇戎所杀掠不可胜数或云至万馀人而边将乃奏云
野无所掠其后朝廷访闻委提刑司体量而提刑孙路
卷一百二十 第 7b 页 WYG1384-0444d.png

延二年终未结绝闻奏凡死事之家官所当恤若隐而
不奏则生死衔冤何以使人此岂小事而路为耳目之
司既不随事奏闻朝廷既行蒙蔽又乞放罪迁延侮玩
一至于此臣谓此风渐不可长驯致其患何所不有此
臣之所深忧也臣非不知陛下必巳厌臣之多言左右
必巳厌臣之多事然受恩深重不敢自同众人若以此
获罪亦无所憾取进止
卷一百二十 第 8a 页 WYG1384-0445a.png

深忧远识之言
臣伏见高丽人使每一次入贡朝廷及淮浙两路赐予
馈送燕劳之费约十馀万贯而修饰亭馆骚动行市调
发人船之费不在焉除官吏得少馈遗外了无丝毫之
利而有五害所得贡献皆是玩好无用之物而所费皆
是帑廪之实民之膏血此一害也所至差借人马什物
搅挠行市修饰亭馆民力暗有赔填此二害也高丽所
卷一百二十 第 8b 页 WYG1384-0445b.png

寇兵而资盗粮此三害也高丽名为慕义来朝其实为
利度其本心终必为北蕃用何也彼足以制其死命而
我不能故也今使者所至图画山川形胜窥测虚实岂
复有善意哉此四害也庆历中契丹欲渝盟先以增置
塘泊为中国之曲今万招来其与国使频岁入贡其曲
甚于塘泊幸今契丹恭顺不敢生事万一异日有桀黠
之势以此藉口不知朝廷何以答之此五害也臣心知
卷一百二十 第 9a 页 WYG1384-0445c.png

本朝正朔郤退其物待其改书称用年号然后受之仍
催促进发不令住滞及近岁出知杭州却其所进金塔
不为奏闻及画一处置沿途接待事件不令过当仍奏
乞编配狡啇猾僧并乞依祖宗编敕杭明州并不许发
船往高丽违者徒二年没入财货充赏并乞删除元丰
八年九月内创立许舶客专擅附带外夷入贡及啇贩
一条巳上事并蒙朝廷一一施行皆是臣素意欲稍稍
卷一百二十 第 9b 页 WYG1384-0445d.png

员礼曹乃是职事近者因见馆伴中书舍人陈轩等申
乞尽数差勒相国寺行铺入馆铺设以待人使买卖不
惟移市动众奉小国之陪臣有损国体兼亦抑勒在京
行铺以资吏人广行乞取弊害不小所以具申都省乞
不施行其乖方作弊官吏并不蒙都省略取问今来只
因陈轩等不待申请直牒国子监收买诸般文字内有
策府元龟历代史及敕式国子监知其不便申禀都省
卷一百二十 第 10a 页 WYG1384-0446a.png

子及太史公书当时大臣以为诸侯朝聘考文章正法
度非理不言今东平王幸得来朝不思制节谨度以防
遗失而求诸书非朝聘之义也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
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
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阨塞皆不宜在诸
侯王不可予诏从之臣窃以为东平王骨肉至亲特以
备位藩臣犹不得赐而况海外之裔夷契丹之与国乎
卷一百二十 第 10b 页 WYG1384-0446b.png

高丽与契丹何异若高丽可与即𣙜场之法亦可废兼
窃闻昔年高丽使乞赐太平御览先帝诏令馆伴以东
平王故事为词却之近日复乞诏又以先帝遗旨不与
今历代史策府元龟及北史窃以谓前次本不当与若
便以为例即上乖先帝遗旨下与今来不赐御览圣旨
异同深为不便故申都省止是乞赐详酌指挥未为过
当使蒙行遣吏人上簿书罪臣窃谓无罪可书虽上簿
卷一百二十 第 11a 页 WYG1384-0446c.png

惜者无厌之虏事事曲从官吏能循其意虽动众害物
不以为罪稍有裁节之意便行诘责今后无人敢逆其
请使意得志满其来愈数其患愈深所以须至极论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劄子
此疏处分与欧阳公之议西事并关朝廷之大
者可谓经国手
臣窃见近者熙河路奏生擒鬼章百官称贺中外同庆
卷一百二十 第 11b 页 WYG1384-0446d.png

有术则安边息民必自是始不然将骄卒惰以胜为灾
亦不足怪故臣区区欲乞陈前后致寇之由次论当今
待敌之要虽狂愚无取亦臣子之常分昔先帝用兵累
年虽中国靡弊然夏人困折亦几于亡横山之地沿边
七八百里不敢耕者至二百馀里岁赐既罢和市亦绝
虏中匹帛至五十馀千其馀老弱转徙牛羊堕坏所失
盖不可胜数饥羸之馀乃始款塞当时执政大臣谋之
卷一百二十 第 12a 页 WYG1384-0447a.png

绢五万馀匹归鬻之其民匹五六千民大悦一使所获
率不下二十万缗使五六至而累年所罢岁赐可以坐
复既使敌因吾资以德其民且饱而思奋又使其窥我
厌兵欲和之意以为欲战欲和权皆在我以故轻犯边
陲利则进否则复求和无不可者若当时大臣因敌之
请受其词不纳其使且诏边臣与之往返商议所获新
疆取舍在我俟其词意屈服约束坚明然后纳之则敌
卷一百二十 第 12b 页 WYG1384-0447b.png

不得西蕃解仇结好亦未敢动夫阿里骨董毡之贼臣
也挟契丹公主以杀其君之二妻董毡死匿丧不发逾
年众定乃诈称嗣子伪书鬼章温溪心等名以请于朝
当时执政若且令边臣审问鬼章等以阿里骨当立不
当立若朝廷从汝请遂授节钺阿里骨真汝主矣汝能
臣之如董毡乎若此等无词则是诸羌心服既立之后
必能统一都部吾又何求若其不服则衅端自彼爵命
卷一百二十 第 13a 页 WYG1384-0447c.png

近上使额命之鬼章等各得所欲宜亦无患当时执政
不深虑此专以省事为安因其妄请便授节钺阿里骨
自知不当立而忧鬼章之讨也故欲借力于西夏以自
重于是始有解仇结好之谋而鬼章亦不平朝廷之以
贼臣君我也故怒而盗边夏人知诸羌之叛也故起而
和之此臣所谓前后致寇之由明主不可不知者也虽
既往不咎然可以为方来之鉴元昊本怀大志长于用
卷一百二十 第 13b 页 WYG1384-0447d.png

定今梁氏专国素与人多不协方内自相图其能以创
残呻吟之馀久与中国敌乎料其奸谋盖非元昊亮祚
之此矣意谓二圣在位恭默守成仁恕之心著于远迩
必无用武之意可肆无厌之求兰会诸城鄜延五寨好
请不获势胁必从猖狂之后求无不获计不过此耳今
者窃闻朝廷降诏诸路敕励战守深明逆顺曲直之理
此固当今之急务而诏书之中亦许夏人之自新臣窃
卷一百二十 第 14a 页 WYG1384-0448a.png

巳见乎外此复蹈前日之失矣臣甚惜之今既闻鬼章
之捷或渐有款塞之谋必将为恭狠相半之词而继之
以无厌之请若朝廷复纳其使则是欲战欲和权皆在
虏有求必获不获必叛虽媮一时之安必起无穷之衅
故臣愿明主断之于中深诏大臣密敕诸将若夏人款
塞当受其词而却其使然后明敕边臣以夏人受恩不
赀无故犯顺今虽款塞反覆难保若实改心向化当且
卷一百二十 第 14b 页 WYG1384-0448b.png

之以示吾虽不逆其善意亦不汲汲求和也彼若心服
而来吾虽未纳其使必不于往返啇议之间遽复盗边
若非心服则吾虽荡然开怀待之如旧能必其不叛乎
今岁泾原之入岂吾待之不至邪但使吾兵练士饱斥
候精明虏无大获不过数年必自折困今虽小劳后必
坚定此臣所谓当今待敌之要亦明主不可以不知者
也今朝廷意在息民不惮屈巳而臣献言乃欲艰难其
卷一百二十 第 15a 页 WYG1384-0448c.png

有以曲成之未尝直情而径行也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夫直情而径行未有获其意者也
若权其利害䆒其所至则臣之愚计于安边息民必久
而固与圣意初无小异然臣窃度朝廷之间似欲以畏
事为无事者臣窃以为过矣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
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
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夫生事者无病而服药也畏
卷一百二十 第 15b 页 WYG1384-0448d.png

当予而朝廷予之以求无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几
于有病而不服药乎今又欲遽纳夏人之使则是病未
除而药先止其与几何臣于侍从之中受恩至深其于
委曲保全与众独异故敢出位先事而言不胜恐悚待
罪之至取进止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劄子
此乃文忠公搏虎手处惜乎世不能用
卷一百二十 第 16a 页 WYG1384-0449a.png

成若不服其心惟力是恃则战胜而寇愈深况不胜乎
功成而兵不解况不成乎顷者西方用兵累年先帝之
意全在吊伐而贪功生事之臣惟务杀人争地得尺寸
之土不问利害先筑城堡置州县使四夷憎畏中国以
谓朝廷专欲得地非尽灭我族类不止是以并力致死
莫有服者今虽朝廷好生恶杀不务远略而此心未信
憎畏未衰心既不服惟有斗力力屈情见胜负未可知
卷一百二十 第 16b 页 WYG1384-0449b.png

河南之地指顾可得正使得之不免筑城堡屯兵置吏
积粟而守之则中国何时息肩乎乃者王韶取熙河全
师独克使韶有远虑诛其叛者易以忠顺即用其豪酋
而巳则今复何事其所以兵连祸结罢弊中国者以郡
县其地故也往者既不可悔而来者又不以为戒今又
欲取讲武城曰此要害地不可不取方唐盛时安西都
护去长安万里若论要害自此以西无不可取者使诸
卷一百二十 第 17a 页 WYG1384-0449c.png

岂可量哉臣愿陛下深诏边吏叛则讨之服则安之自
今以往无取尺寸之地无焚庐舍无杀老弱未及期年
诸羌可传檄而定然朝廷至意亦自难喻将帅未必从
也虽日行文书终恐无益宜驿召陜西转运使一员赴
阙面敕戒之使归以喻将帅而察其不如诏者臣又窃
闻朝论谓鬼章犯顺罪当诛死然譬之鸟兽不足深责
其子孙部族犹足以陆梁于边全其首领以累其心以
卷一百二十 第 17b 页 WYG1384-0449d.png

豪素贵老病垂死必不能甘于困辱为久生之计自知
生存终不得归徒使其臣子首鼠顾忌不敢复雠必将
不食求死以发其众之怒就使不然老病愁愤自非久
生之道鬼章若死则其臣子专意复雠必与阿里骨合
而北交于夏人此正胡越同舟遇顺风之势其交必坚
而温溪心介于阿里骨夏人之间地狭力弱其势必危
若见并而吾不能救使二寇合三面以窥熙河则其患
卷一百二十 第 18a 页 WYG1384-0450a.png

使其部族讨阿里骨而纳赵纯忠者当放汝生还质之
天地示以必信鬼章若从则稍富贵之使其信臣而喻
至意焉鬼章既有生还之望不为求死之计其众必从
以鬼章之众与温溪心合而讨阿里骨其势必克既克
而纳纯忠虽放还鬼章可以无患此必然之势也西羌
本与夏人世仇而鬼章本与阿里骨不协若许以生还
其众必相攻纵未能诛阿里骨亦足以使二盗相疑而
卷一百二十 第 18b 页 WYG1384-0450b.png

放还豫章卒立奇功李愬得吴元济将李祐解缚用之
与同卧起卒擒元济非豪杰名将不能行此度外事也
议者或谓鬼章之获兼用近界酋豪力战而得之仇怨
巳深若放生还此等必无全理臣以谓不然若鬼章死
于中国其众雠此等必深若其生还其雠之亦浅此等
依中国为援足以自全自古西羌之患惟恐解仇结盟
若所在为雠敌正中国之利无可疑者臣出位言事不
卷一百二十 第 19a 页 WYG1384-0450c.png

乞约鬼章讨阿里骨劄子
与前二劄并看
臣近者窃见刘舜卿贺表具言阿里骨罪状又窃闻舜
卿乞削阿里骨官爵又窃闻阿里骨上章请命议者或
欲许其自新以臣愚虑二者之说皆未为得何者阿里
骨凶狡反覆必无革面洗心之理今闻其女巳嫁梁乞
逋之子度其久远必须协力致死共为边患今来上章
卷一百二十 第 19b 页 WYG1384-0450d.png

支故匿情忍诟以就大事若得休息数年蓄力养锐假
吾爵命以威胁诸羌诛不附巳者羽翼既成西北相应
必为中原之忧非独一方之病也且夏贼逆天犯顺本
因轻料朝廷以为必不能讨巳今若便从阿里骨之请
则其所料良不为过西蕃小丑朝为叛逆暮许通和则
夏国之请理无不许二寇滔天自若欲战欲和无不可
者则西方之忧无时而止矣然遂从舜卿之请削夺官
卷一百二十 第 20a 页 WYG1384-0451a.png

深入苟无他奇恐难以得志臣愚以请当使边将发厚
币遣辩士以离其腹心坏其羽翼今闻温溪心等诸族
巳为所质势未能动而心侔敛毡在其肘腋迹同而心
异若用臣前计使边臣与鬼章约若能使其部族与温
溪心敛毡等合而讨阿里骨纳赵纯忠即许以生还此
正所谓以夷狄攻夷狄计无出此者若朝廷便许阿里
骨通和即须推示赤心待之如旧不可复用计谋以图
卷一百二十 第 20b 页 WYG1384-0451b.png

臣愿朝廷既不纳其通和之请又不削夺其官爵存而
勿论置之度外阴使边臣以计图之似为得策臣屡渎
天听罪当诛死取进止
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