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九 第 1a 页 WYG1384-0215a.png

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九十九
明 茅坤 撰
南丰文钞三
书
上杜相公书
以书为质其说宰相之体处亦自典刑
巩闻夫宰相者以巳之材为天下用则用天下而不足
卷九十九 第 1b 页 WYG1384-0215b.png

相者无异焉知此而巳矣舜尝为宰相矣称其功则曰
举八元八凯称其德则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卒之
为宰相者无与舜为比也则宰相之体其亦可知也巳
或曰舜大圣人也或曰舜远矣不可尚也请言近近可
言者莫若汉与唐汉之相曰陈平对文帝曰陛下即问
决狱责廷尉问钱榖责治粟内史对周勃曰且陛下问
长安盗贼数又可强对耶问平之所以为宰相者则曰
卷九十九 第 2a 页 WYG1384-0216a.png

之治莫盛于平为相时则其所守者可谓当矣降而至
于唐唐之相曰房杜当房杜之时所与共事则长孙无
忌岑文本主谏诤则魏郑公王圭振纲维则戴胄刘洎
持宪法则张元素孙伏伽用兵征伐则李绩李靖长民
守土则李大亮其馀为卿大夫各任其事则马周温彦
博杜正伦张行成李纲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胜数
夫谏诤其君与正纲维持宪法用兵征伐长民守土皆
卷九十九 第 2b 页 WYG1384-0216b.png

他卿大夫各任其事则房杜者何为者邪考于其传不
过曰闻人有善若巳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巳长格
物随能收叙不隔卑贱而巳卒之称良宰相者必先此
二人然则著于近者宰相之体其亦可知也巳唐以降
天下未尝无宰相也称良相者不过其一二大节可道
语而有能以天下之材为天下用真知宰相体者其谁
哉数岁之前阁下为宰相当是时人主方急于致天下
卷九十九 第 3a 页 WYG1384-0216c.png

邪者恶之庸者忌之亦甚矣独阁下奋然自信乐海内
之善人用于世争出其力以唱而助之惟恐失其所自
立使豪杰者皆若素繇门下以出于是与之佐人主立
州县学为累日之格以励学者课农桑以损益之数为
吏升黜之法重名教以矫衰弊之俗变苟且以起百官
众职之坠革任子之滥明赏罚之信一切欲整齐法度
以立天下之本而庶几三代之事虽然纷而疑且排其
卷九十九 第 3b 页 WYG1384-0216d.png

树植欲使其有成也及不合矣则引身而退与之俱否
呜呼能以天下之材为天下用真知宰相体者非阁下
其谁哉使充其所树立功德可胜道哉虽不充其志岂
愧于二帝三代汉唐之为宰相者哉若巩者诚鄙且贱
然常从事于书而得闻古圣贤之道每观今贤杰之士
角立并出与三代汉唐相侔则未尝不叹其盛也观阁
下与之反复议而更张庶事之意知后有圣人作救万
卷九十九 第 4a 页 WYG1384-0217a.png

逐消藏则未尝不恨其道之难行也以叹其盛爱其明
恨其道之难行之心岂须臾忘其人哉地之相去也千
里世之相后也千载尚慕而欲见之况同其时过其门
墙之下也欤今也过阁下之门又当阁下释衮冕而归
非干名蹈利者所趋走之日故敢道其所以然而并书
杂文一编以为进拜之资蒙赐之一览焉则其愿得矣
噫贤阁下之心非系于见否也而复汲汲如是者盖其
卷九十九 第 4b 页 WYG1384-0217b.png

与杜相公书
此子固所不可及处在不失巳上
巩启巩多难而贫且贱学与众违而言行少合于世公
卿大臣之门无可藉以进而亦不敢辄有意于求闻阁
下致位天子而归始独得望舄履于门下阁下以旧相
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损加礼于草茆之中孤㷀之
际然去门下以来九岁于此初不敢为书以进比至近
卷九十九 第 5a 页 WYG1384-0217c.png

止又辄拜教之辱是以滋不敢有意以干省察以烦贶
施而自以得不韪之诛顾未尝一日而忘拜赐也伏以
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
廷而博见于天下锐于强力而不懈于耄期当今内自
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必将惫精疲思写
之册书磊磊明明宣布万世固非浅陋小生所能道说
而有益毫发也巩年齿益长血气益衰疾病人事不得
卷九十九 第 5b 页 WYG1384-0217d.png

乐于环堵之内而不乱于贫贱之中虽不足希盛德之
万一亦庶几不负其意非自以谓能也怀区区之心于
数千里因尺书之好而惟所以报大君子之谊不知所
以裁而恐欲知其趣故辄及之也春暄不审尊候如何
伏惟以时善保尊重不胜鄙劣之望不宣
与孙司封书
悯孔宗旦先侬智高之反而言而猥与不为禦
卷九十九 第 6a 页 WYG1384-0218a.png

字呜咽涕洟可与传记相表里
运使司封阁下窃闻侬智高未反时巳夺邕邑地而有
之为吏者不能禦因不以告皇祐三年邕有白气起廷
中江水横溢司户孔宗旦以为兵象策智高必反以书
告其将陈拱拱不听宗旦言不巳拱怒诋之曰司户狂
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
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拱又不从凡宗旦之于
卷九十九 第 6b 页 WYG1384-0218b.png

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母为与
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
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
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
不可下乃杀之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
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
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
卷九十九 第 7a 页 WYG1384-0218c.png

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使宗旦
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
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拱非宗旦事也今猥
令与陈拱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
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耶
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馀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
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
卷九十九 第 7b 页 WYG1384-0218d.png

且偷托以至于不可禦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
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闻宗旦
非独以书告陈拱当时为使者于广东西者宗旦皆历
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巳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
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巳理天下巳安犹须力开言
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
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
卷九十九 第 8a 页 WYG1384-0219a.png

大其人以警动当世耶宗旦喜学易所为注有可采者
家不能有书而人或质问以易则贯穿驰骋至数十家
皆能言其意事祖母尽心贫几不能自存好议论喜功
名巩尝与之接故颇知之则其所立亦非一时偶然发
也世多非其在京东时不能自重至为世所指目此固
一眚今其所立亦可赎矣巩初闻其死之事未敢决然
信也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
卷九十九 第 8b 页 WYG1384-0219b.png

诬也况陈拱以下皆覆其家而宗旦独先以其亲遁则
其有先知之效可知也以其性之喜事则其有先言之
效亦可知也以阁下好古力学志乐天下之善又方使
南方以赏罚善恶为职故敢以告其亦何惜须臾之听
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其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
独一时为宗旦发也伏惟少留意焉如有未合愿赐还
答不宣
卷九十九 第 9a 页 WYG1384-0219c.png

子固有一段自别于众人处之意而又有所难
言故其文迂蹇不甚精爽非其佳者
士有与一时之士相参错而居其衣服食饮语默止作
之节无异也及其心有所独得者放之天地而有馀敛
之秋毫之端而不遗望之不见其前蹑之不见其后岿
乎其高浩乎其深煜乎其光明非四时而信非风雨雷
电霜雪而吹嘘泽润声鸣严威列之乎公卿彻官而不
卷九十九 第 9b 页 WYG1384-0219d.png

不为大天下吾违万世吾异而不为贬也其然也岂剪
剪然而为洁婞婞然而为谅哉岂沾沾者所能动其意
哉其与一时之士相参错而居岂惟衣服饮食语默止
作之节无异也凡与人相追接相恩爱之道一而巳矣
若夫食于人之境而出入于其里进焉而见其邦之大
人亦人之所同也安得而不同哉不然则立异矣剪剪
然而巳矣婞婞然而巳矣岂其所汲汲为哉巩方慎此
卷九十九 第 10a 页 WYG1384-0220a.png

然故具道其本末而为进见之资伏惟少赐省察不宣
与王介甫第二书
介甫本刚慢自用之人此书特为忠告甚笃盖
亦人所难及者但其砭剂多而讽谏少恐亦不
相入
巩顿首介父足下比辱书以谓时时小有案举而谤议
巳纷然矣足下无怪其如此也夫我之得行其志而有
卷九十九 第 10b 页 WYG1384-0220b.png

治此不易之道也盖先之以教化则人不知其所以然
而至于迁善而远罪虽有不肖不能违也待之以久则
人之功罪善恶之实自见虽有幽隐不能掩也故有渐
磨陶冶之易而无按致操切之难有恺悌忠笃之纯而
无偏听摘抉之苛巳之用力也简而人之从化也博虽
有不从而俟之以刑者固少矣古之人有行此者人皆
悦而恐不得归之其政巳熄而人皆思而恨不得见之
卷九十九 第 11a 页 WYG1384-0220c.png

易之道先之以教化而待之以久诚有所不得为也以
吾之无所于归而不得不有负冒于此则姑汲汲乎于
其厚者徐徐乎于其薄者其亦庶几乎其可也顾反不
然不先之以教化而遽欲责善于人不待之于久而遽
欲人之功罪善恶之必见故按致操切之法用而怨忿
违倍之情生偏听摘抉之势行而谮诉告讦之害集巳
之用力也愈烦而人之违巳也愈甚况今之士非有素
卷九十九 第 11b 页 WYG1384-0220d.png

欲齐之以法岂非左右者之误而不为无害也哉则谤
怒之来诚有以召之故曰足下无怪其如此也虽然致
此者岂有他哉思之不审而巳矣顾吾之职而急于奉
法则志在于去恶务于达人言而广视听以谓为治者
当如此故事至于巳察曾不思夫志于去恶者俟之之
道巳尽矣则为恶者不得不去也务于达人言而广视
听者巳之治乱得失则吾将于此而观之人之短长之
卷九十九 第 12a 页 WYG1384-0221a.png

于今最能取于人以为善而比闻有相晓者足下皆不
受之必其理未有以夺足下之见也巩比懒作书既离
南康相见尚远故因书及此足下为何如
寄欧阳舍人书
此书纡徐百折而感慨呜咽之气博大幽深之
识溢于言外较之苏长公所谢张公为其父墓
铭书特胜
卷九十九 第 12b 页 WYG1384-0221b.png

父墓碑铭反覆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
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
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
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
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
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
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
卷九十九 第 13a 页 WYG1384-0221c.png

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
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誇后世立言者
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
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
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
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
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然
卷九十九 第 13b 页 WYG1384-0221d.png

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
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
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
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
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
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
卷九十九 第 14a 页 WYG1384-0222a.png

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
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
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
所可感则往往䀌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
况巩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繇则知先生
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抑
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
卷九十九 第 14b 页 WYG1384-0222b.png

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
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
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
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
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
答范资政书
颂而不謟伉而不骄
卷九十九 第 15a 页 WYG1384-0222c.png

而所施为在于天下巩虽不熟于门然于阁下之事或
可以知若巩之鄙窃伏草茅阁下于羁旅之中一见而
巳今巩有所自得者尚未可以致阁下之知况巩学不
足以明先圣之意识古今之变材不足以任中人之事
行不足以无愧悔于心而流落寄寓无田畴屋庐匹夫
之业有奉养嫁送百事之役非可责思虑之精诏道德
之进也是皆无以致阁下之知者而拜别期年之间相
卷九十九 第 15b 页 WYG1384-0222d.png

之间有以存之此盖阁下乐得天下之英材异于世俗
之常见而如巩者亦不欲弃之故以及此幸甚幸甚夫
古之人以王公之势而下贫贱之士者盖惟其常而今
之布衣之交及其穷达毫发之殊然相弃者有之则士
之愚且贱无积素之义而为当世有大贤德大名位君
子先之以礼是岂不于衰薄之中为有激于天下哉则
其感服固宜如何仰望门下不任区区之至
卷九十九 第 16a 页 WYG1384-0223a.png

此书所议甚舛姑录而质之有识者
蒙疏示巩谓扬雄处王莽之际合于箕子之明夷常夷
甫以谓纣为继世箕子乃同姓之臣事与雄不同又谓
美新之文恐箕子不为也又谓雄非有求于莽特于义
命有所未尽巩思之恐皆不然方纣之乱微子箕子比
干三子者盖皆谏而不从则相与谋以谓去之可也任
其难可也各以其所守自献于先王不必同也此见于
卷九十九 第 16b 页 WYG1384-0223b.png

之大义非同姓独然者也于是微子去之比干谏而死
箕子谏不从至辱于囚奴夫任其难者箕子之志也其
谏而不从至辱于囚奴盖尽其志矣不如比干之死所
谓各以其所守自献于先王不必同也当其辱于囚奴
而就之乃所谓明夷也然而不去非怀禄也不死非畏
死也辱于囚奴而就之非无耻也在我者固彼之所不
能易也故曰内难而能正其志又曰箕子之正明不可
卷九十九 第 17a 页 WYG1384-0223c.png

可考者如此也雄遭王莽之际有所不得去又不必死
辱于仕莽而就之固所谓明夷也然雄之言著于书行
著于史者可得而考不去非怀禄也不死非畏死也辱
于仕莽而就之非无耻也在我者亦彼之所不能易也
故吾以谓与箕子合吾之所谓与箕子合者如此非谓
合其事纣之初也至于美新之文则非可巳而不巳者
也若可巳而不巳则乡里自好者不为况若雄者乎且
卷九十九 第 17b 页 WYG1384-0223d.png

者其得巳哉箕子者至辱于囚奴而就之则于美新安
知其不为而为之亦岂有累哉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
曰白乎涅而不缁顾在我者如何耳若此者孔子所不
能免故于南子非所欲见也于阳虎非所欲敬也见所
不见敬所不敬此法言所谓诎身所以伸道者也然则
非雄所以自见者欤孟子有言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
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二者皆天也
卷九十九 第 18a 页 WYG1384-0224a.png

天厌之天厌之则雄于义命岂有不尽哉又云介甫以
谓雄之仕合于孔子无不可之义夷甫以谓无不可者
圣人微妙之处神而不可知也雄德不逮圣人强学力
行而于义命有所未尽故于仕莽之际不能无差又谓
以美新考之则投阁之事不可谓之无也夫孔子所谓
无不可者则孟子所谓圣之时也而孟子历叙伯夷以
降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雄亦为太玄赋称夷齐之徒
卷九十九 第 18b 页 WYG1384-0224b.png

子之志足以自知而任巳者如此则无不可者非二子
之所不可学也在我者不及二子则宜有可有不可以
学孔子之无可无不可然后为善学孔子此言有以寤
学者然不得施于雄也前世之传者以谓伊尹以割烹
要汤孔子主痈疽瘠环孟子皆断以为非伊尹孔子之
事盖以理考之知其不然也观雄之所自立故介甫以
谓世传其投阁者妄岂不犹孟子之意哉巩自度学每
卷九十九 第 19a 页 WYG1384-0224c.png

不几于测之而愈深穷之而愈远者乎故于雄之事有
所不通必且求其意况若雄处莽之际考之于经而不
缪质之于圣人而无疑固不待议论而后明者也为告
夷甫或以为未尽愿更疏示
以仕莽拟箕子之囚奴抑巳过矣况美新乎以
子固而犹为附和其说甚矣君子之权衡天下
出处必至圣人而后折衷也愚独谓扬雄当不
卷九十九 第 19b 页 WYG1384-0224d.png

答孙都官书
书旨多苍然之色幽然之思
提刑都官阁下伏承赐书及示盛制六编凡三千首盛
矣哉文之多工之深且专以久也其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天地三辰鬼神山川地理四夷中国风俗万物治
乱善恶通塞离合忧欢怨怼无不毕载而其语则博而
精丽而不浮其归要不离于道视昔以文名于天下者
卷九十九 第 20a 页 WYG1384-0225a.png

不专而且未久于学也使之观若于海不见其涯涘于
深山长谷不见其形势之所极而敢议其大小高下耶
而阁下不以所深且专以久者励巩博而精丽而不浮
其归本于道者教巩乃告之曰其详择而去其非是者
焉巩诚怪阁下自处之过而为以赐巩者乃所以怠且
蔽之也凡巩之学盖将以学乎为身以至于可以为人
也方愚且懒且不专以久之病也惟阁下之仁岂欲怠
卷九十九 第 20b 页 WYG1384-0225b.png

犹不止如是能下于后辈如是是所以教之也孟子曰吾
不屑之教诲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敢不拜赐也盛编尚
且借观而先以此谢皇恐不宣
唐宋八大家文抄卷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