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高元裕 第 27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高元裕 第 1a 页

* 高元裕

元裕字景圭。渤阳人。始名允中。大和中改今名。第进士。元
和中累擢尚书左丞。出为宣歙观察使。入授吏部尚书。拜
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公。卒年七十六。赠尚书右仆
射。

** 请外台御史振举旧章奏

伏以天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从前谓之外台。得以察
访所在风俗。按举不法。元和四年。御史中丞李夷简亦曾
高元裕 第 1b 页
奏。知监院官多是台中寮属。伏请委以各访察本道使司
及州县有违格敕不公等事。罕能遵行。岁月既久。事须振
起。伏请自今以后。三司知监院官带御史者。并属台司。凡
有纪纲公事。得以指使。

** 请将贺兰进兴等重付台司覆勘疏

伏以神策军所推妖囚。访闻其徒结党聚众。恣为凶狡。合
就严刑。臣亦料军中推穷。必得情实。然狱宜公共。刑贵正
名。今刑部大理。皆是陛下掌狱之官。都不关知。便成其狱。
三尺之法。无所凭依。伏乞以元恶三人付大理寺。重加覆
高元裕 第 2a 页
问。若无异同。便正刑书。则凡在中外。皆知事归有司。不废
彝典。彰陛下慎刑之意。快兆人共弃之心。臣忝风宪。得议
刑政。事关国体。不敢不论。

* 李夷简

夷简字易之。郑惠王元懿四世孙。以宗室子始补郑丞。弃
官去。擢进士。中拔萃科。元和时检校礼部尚书山南东道
节度使。徙帅剑南西川。贞元十三年召为御史大夫。进门
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进太子少
师分司东都。卒年六十七。赠太子太保。

高元裕 第 2b 页

** 请定应给食实封绢匹奏

应给食实封官。自贞元十三年已后。节度使兼宰相。每百
户给八百端匹。若是绢。更给绵六百两。节度使不兼宰相。
每百户给四百端匹。军使及金吾诸卫诸军大将军。每百
户给三百五十端匹。至贞元二十一年七月六日敕。应食
实封。其节度使宜令百户给八百端匹。若是绢。兼绵六百
两。伏以食封本因赏功。封之多少。视功之厚薄。不以官位
散要。别制等差。其节度使兼宰相。请准旧例。馀节度不兼
宰相。准贞元二十年已前例处分。

高元裕 第 3a 页

* 李绅

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元和初进士。穆宗朝拜户部侍郎。
开成时为宣武节度使。武宗立。徙淮南。入为兵部侍郎同
平章事。转中书侍郎。守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出为
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卒。赠太尉。谥文肃。

** 寒松赋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衒容。
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
高元裕 第 3b 页
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
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
慄。山原愁悴。彼众尽于元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
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
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
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
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
李。秋落之梧桐。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
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 善歌如贯珠赋(以声气圆直有如贯珠为韵)


高元裕 第 4a 页

歌者达其志。曲者导其情。方假象以微妙。将类珠而取明。
于以遂条畅。于以考清贞。扬穆穆之音。端而陈德。审累累
之节。贯以成声。且夫发深诚。表和气。惟中规之可法。谅径
寸而同贵。俨然在上。初宛转以凝旒。肃若飘空。想荧煌而
动纬。惟乙所传。宜商有焉。温良则无类于曲。含畅则有取
于圆。雅调相依而沥沥。清音迭奏而绵绵。乍起黄钟。疑蚌
开而色烂。将吟绿水。如浦沉而影连。美乎回若循环。疏非
掩抑。声既发而明朗。珠既贯而弦直。九功是阐。同在握以
高元裕 第 4b 页
腾光。三叹屡闻。非闇投而改色。其曲弥清。其音弥久。驰熠
熠以交映。度连连而相受。出乎口吻。元珠莫睹于可闻。入
彼虚无。象罔虽求而何有。故能直已中奋。和心外舒。咄长
言而皎矣。务妙转以绳如。聆湛露之终。光悬瑞景。体横汾
之末。目驻神居。斯可以正烦浊。别流玩。阳春续响于孤绝。
白雪连耀于璀璨。虽闻唱以殊声。终合音于共贯。是知大
雅含象。清明式符。曲折而必遵于道。周圆而可法于珠。俾
将继声者识乎有曲。审音者知我无渝。

** 授韩宏河中节度使制

门下。王者统驭万宇。缉熙庶政。必有文武全器。柱石之臣。

高元裕 第 5a 页

出壮藩岳。入和台鼎。使其效彰中外。声播华夷。所居而人
心自宁。所莅而军令自肃。克是任者。其惟至公。开府仪同
三司守司徒兼中书令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三千户韩宏。
受天地凝粹之气。得山川崇深之灵。厚其体而庄其容。虚
其心而宏其量。早洞戎韬之略。久膺节制之权。隐然大梁。
克有成绩。及功宣荡寇。志展勤王。恳申恋阙之诚。竟遂来
朝之礼。位高百辟。荣冠一时。恩极而愈恭。名光而益励。朕
方欲树以垣翰。仗乎忠贤。乃眷关河之首。实惟股肱之郡。
高元裕 第 5b 页
自昔重寄。无非元勋。是用命以上公。复兹雄镇。于戏。顷居
东夏。父子偕分阃之荣。今处近郊。伯仲并登坛之贵。道苟
积于忠实。顾何爱于宠章。往惟钦哉。副我明命。可守司徒
兼中书令河中尹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观察处置
等使。散官勋封如故。主者施行。

** 请定四品官制奏

据六典。隋置谏议大夫七人。从四品上。大历二年。升门下
侍郎为正三品。两省遂阙四品。建官之道。有所未周。诗云。
衮职有阙。仲山甫补之。周汉大臣。愿入禁闼。补过拾遗。张
衡为侍郎。为居帷幄。从容讽谏。此皆大臣之任。故其秩峻。

高元裕 第 6a 页

其任重。则敬其言而行其道。况謇谔之地。宜老成之人。秩
未优崇。则难用耆德。其谏议大夫。望依隋氏旧制。升为从
四品。分为左右。以备两省四品之阙。向后与丞郎出入迭
用。以重其选。又御史中丞为大夫之贰。缘大夫秩崇。官不
常置。中丞为宪台之长。今寺监少卿少监司业少尹。并为
寺署之贰。皆为四品。中丞官名至重。见秩未崇。望升为从
四品。

** 请户部分判度支奏

高元裕 第 6b 页

南宫六曹。皆有职分。各责官业。即事不因循。近者户部度
支。多是诸军奏请。本司郎吏。束手閒居。今后请祇令本行
分判。委中书门下择公干才器相当者转授。

** 对罢役务农论象肉刑判

**  得户部议请罢秦中百役专务农计其人可止关东转漕长吏云兵满近郊农人未复恐不足支国用又甲与乙俱献书甲请复象刑云行之已久人必自化乙请复肉刑云三代旧法所活甚多大理议俱不中

四征不庭。钱谷是贵。百王所切。刑法其难。将哀挽粟之劳。

高元裕 第 7a 页

同举赭衣之论。顾兹建议。惟彼献书。职劳不来。既有东人
之叹。惟命难继。永瞻缇萦之感。岂擢发之未允。何次骨之
攸闻。澶漫渭川。曾莫顾其千亩。刻深秦法。且不愧于多端。
应缘兵未解鞍。衣迷袯襫。人犹拔剑。法异墨幪。计必平均。
不应瘠鲁肥杞。令资禁止。何必噬肤刖足。况国家俭啬寡
欲。好生恶死。永怀其祸。每捐无益之功。尚愧论兵。岂命有
司之杀。职由是举。合量出入。德用不扰。当测浅深。减功恤
劳。既令戎祀能纪。揆今酌古。必使宪章不坠。三辅长吏。不
高元裕 第 7b 页
牵复于所司。千代宏纲。兼行之于圣日。

** 追昔游集序

追昔游。盖叹逝感时。发于悽恨而作也。或长句。或五言。或
杂言。或歌或乐府。齐梁不一其词。乃由牵思所属耳。起梁
溪。归谏署。升翰苑。承恩遇。歌帝京风物。遭谗邪。播历荆楚。
涉湘沅。踰岭峤荒陬。止高安。移九江。泛五湖。过钟陵。溯荆
江。守滁阳。转寿春。改宾客。留洛阳。廉会稽。过梅里。遭谗者
再。宾客为分务。归东周。擢川守。镇大梁。词有所怀。兴生于
怨。故或隐显不常其言。冀知者于异时而已。开成戊午岁
秋八月。

高元裕 第 8a 页

** 寿州法华院石经堂记

如来以万门万行。普示偫生。随其性根。用假方便。水月观
象。万泉俱鉴。识真如者。知非在水。慧灯传照。百千同朗。识
佛智者。知灯在觉。是以如来开三乘谕。演菩提旨。传十二
轮。度生死海。是经之要妙。诸佛之心印。卷舒万法。彰示凡
圣。信解得入。入为真谛。无我无我。无为无为。无生无生。无
灭无灭。诸佛如来。不以寂灭自乐。无生自处。故现生灭。以
示偫迷。入烦恼中。解众生縳。入有相中。示众生灭。是以诸
高元裕 第 8b 页
佛如来。以一切众生烦恼苦海无明罪垢为解脱方便。故
经有火宅穷子。以宏法谕。有众生。有烦恼。离烦恼即诸佛。
有烦恼即众生。烦恼盖[:#AS-8563:⿰⺯⿸厂⿱田坴]。不知明觉。如寐如病。佛为解寐
疗病。众生昏业。不能解释。故如来广清净教。开是经典。用
晓迷愚。以示方便。闻是经者。发菩提心。持是经者。入如来
智。一礼一敬。皆资胜因。刻于贞石。瞻仰常睹。表佛慈旨。无
言现言。刊诸莲宫。永乘福慧。太和六年岁在壬子七月既
望缺之二日书。

** 四望亭记

濠城之西北隅。爽耸四达。纵目周视。回环者可数百里而
高元裕 第 9a 页
远。尽彼目力。四封不阅。尝为废墉。无所伫望。郡守彭城刘
君字嗣之理郡之二载。步履所及。悦而创亭焉。丰约广袤。
称其所便。栋干梯陛。依墉以成。崇不危。丽不侈。可以列宾
筵。可以施管磬。云山左右。长淮萦带。下绕清濠。旁阚城邑。
四封五通。皆可洞然。太和七年春二月。绅分命东洛。路出
于濠。始登斯亭。周目四瞩。美乎哉。春台视和气。夏日居高
明。秋以阅农功。冬以观肃成。盖君子布和求瘼之诚志。岂
徒纵目于白雪。望云于黄鹤。庾楼夕月。岘首春风。盖一时
之胜爽。无四者之眺临。斯亭之佳景。固难俦俪哉。淮柳初
高元裕 第 9b 页
变。濠泉始清。山凝远岚。霞散馀绮。顾余尝为玉堂词臣。笔
砚犹在。请书亭表事。刻石记言。癸丑岁建卯月七日。赵郡
李绅书。

** 苏州画龙记

自造父刘累殁。豢氏不副。龙不复扰。隐去莫狎。往时见史
必书。志代以目。识者寡之。故工得以诡乱形状。神其变化。
彪炳五色。逾远真像。盖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归于泉。深
入无底。考之丹青。难以徵验。好事者张其画以示偫目。观
者或骇疑得其状。长洲令厅北庑有画蛟龙六焉。元素异
高元裕 第 10a 页
鳞。状殊质怪。骧首拖尾。似随风雷。乘栌薄楣。若轶云雨。燕
雀惧栖其上。蝼蚁罔缘其侧。目视光射。莹无流尘。伸盘逶
迤。如护榱栋。每飞雨度牖。疏云殷空。鳞鲜耀阴。顾壁疑拔。
志其侧曰。僧繇弗兴之旧度模之。不知何人也。二工图龙。
天与幽思。今是壁指远异代。继之图法。无谢于二子。而名
漏不传。询于耆人。亦绝传记。茂宰博陵崔君据始命余述
举丹素实验。附邑书末简。庶乎后数百年。栋宇斯变。龙亡
其像。而事刻编简。繇昭昭然。时贞元癸未岁秋七月记。

** 龙宫寺碑

高元裕 第 10b 页

会稽地滨沧海。西控长江。自大禹疏凿了溪。人方宅土。而
南岩海迹。高下犹存。则司其水旱。洪为云雨。乃神龙之乡。
为福之所。寺曰龙宫。在剡之界灵芝乡嵊亭里。地形爽垲。
林岭依抱。刹宇颓毁。积有年所。自创置基。三徙而安此地。
像仪消化。钟磬不扬。堵波已倾。法轮莫转。老释修真。持诫
兹寺。护念常启。愿兴伽蓝。而岁月屡迁。物力无及。贞元十
八年。余以进士客于江浙。时适天台。与修真会于剡之阳。
师言老禅有念。今兹果矣。后当领镇此道。幸愿建龙宫。以
资福履。余以为孟浪之词。笑而不荅。师曰。星岁有期。愚有
高元裕 第 11a 页
冥告。暨元和三年。余罢金陵从事。河东薛公平招游镜中。
师已卧病。而约言无易。太和癸丑岁。余自分命洛阳承诏。
以检校左骑省廉察于兹。岁逾再纪。而修真已为异物。龙
宫栋宇将尽。命告坟塔。因追昔言。遂以头陀僧会真部领
工人。将以蒇事。余以俸钱三百贯(阙二字)监军使毛公承泰
亦施焉以月俸。俾从事僚吏。咸同胜因。闾里慕仁。风靡争
施。子来之功力云集。清凉之莲宇郁兴。浃旬而垣墉四周。
逾月而栋干连合。焕矣真界。昭乎化城。择静行僧居之。以
总寺事。因具香馔。告诚法王。上以资我后无疆之祚。次以
高元裕 第 11b 页
资神龙水府之福。以名寺之功力。为祐灵之显报。一雨之
施。润洽必同。佛言龙王心力所致。七郡山泽。城邑万人。介
福所安。翳我龙德。是用回此法力。永资泉宫。僧斋护念。常
为仰荅。余固不敢以修真之言自伐。俾竭诚以为人。刻石
记言。于寺之刹。铭曰。

沧海之隅。会稽巨泽。惟禹功力。生人始藉。土壤山㠗。滨海
之东。溟涨空阔。邈秘龙宫。贝阙难知。珠宫莫测。云雨交昏。
深沉不隔。闻法必听。依佛必降。岂腾溟海。亦化长江。既资
胜因。为龙景福。节宣风雨。以成播育。撞钟以告。三界必闻。

高元裕 第 12a 页

惟尔龙室。昭昭不昏。我昔麻衣。有僧传言。斯人已亡。斯言
不泯。敬报前志。以垂后功。建饰仪相。昭明有融。普利偫生。
罔资已力。琢磨记言。垂示无斁。

** 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

贤劫千佛。生于后世。法轮递转。应现随相。或国王大臣。宰
官居士。降生有地。不以色相。故如来言。以色见我。以音声
求我。为行邪道。不以金色瑞相。莲花化生。降胎示报。以潜
灵圣。上人姓唐氏。生于邑之安吉。母梅氏。奇孕而梦协灵
高元裕 第 12b 页
祥。在娠而不茹荤血。既生能言。不为戏弄。未龀之岁。思求
佛乘。发念法华。三月通贯。传梵音于性禀。精护念于神契。
经声一发。而顽鄙革心。昼集夜持。而七部圆满。音声从容。
指顾闲雅。虽捷口利辩者。皆随慕念。及登戒之岁。僧仪首
冠。西游长安。祥风达于函关。瑞相通于帝梦。上人以持经
为国。诣阙请见。肃宗皇帝召对禁中。上拱而叹曰。昔梦吴
僧。口念大乘。五光随发。音容宛若。协我嘉徵。因赐名曰大
光。以瑞唐姓。肃宗元年降诞之辰。会斋于定国寺。因赐上
人墨诏。许以天下名寺持意往者住持。令内臣赵思温送
于千佛寺。持经道场。经四七日。而吴音清亮。常达圣听。上
高元裕 第 13a 页
异其事。令高力士以宣谕焉。后居蓝田精舍。先期而寺僧
梦天童来降。称曰。大光经声。达于峰顶。师既晏坐。自见神
手从天而降。拊光之心。师乃忆先达抱玉大师。常志师言。
令高法音。当有神辅。夕梦神僧乳见于心。命光口饮。自是
功力显扬。神形不劳。寻山探幽。偶坠穷谷。龙泉莫测。沦溺
其间。心灵了然。无所惑乱。因以本经多宝塔为诚。愿持十
万遍。恍然出泉。若有神捧。后诏住资圣寺。大师以慈亲在
吴。未答慈力。表乞归养。恩未许还。犹系烦恼之念。遂生无
妄之疾。策蹇强力。将投于泉。驴伏不前。偫乌拂顶。心既时
高元裕 第 13b 页
觉。疾乃遂瘳。昔如来双鹊巢顶。而定慧坚明。大师偫乌摩
首。而烦疑解脱。乃以宝轴加饰。首戴法华。于千福寺行道。
日夜候命。有诏许还。遂止乌程。崇修宝塔。日持法华偈。以
成往愿焉。永泰元年。浙西廉察使韦元辅表大师为六郡
别驾道场将念之首。大历癸丑岁。文忠公颜真卿领郡。余
先人主邑乌程。余生未期岁。乳病暴作。不啼不览者七辰。
师至。命乳母洗涤焚香。乃朗念法华。至功德品。遂起席而
坐。拱而开目。师饮以杯水。遂命乳哺。疾乃随愈。大师视而
笑曰。汝何愿返之速乎。因以法师易余幼名。贞元中。余甫
高元裕 第 14a 页
弱冠。再游霅上。舟泊之次。大师伫于溪侧而笑。戏拊如儿
童焉。余为州将饮醉于馆。大师引宿于道场。夜分将醒。白
光满室。朗然如昼。睹大师晏坐。妙音方阐。若开毫相。经音
既息。光亦随敛。余是年西迈。辞大师于法筵。抚余顶曰。尔
得径山之言。我则无以为谕。行矣自爱。去留有时。空王教
平等者护念。大师于永贞元年十二月黑月既夕。示灭于
法华寺之经院。兽号鸟坠。山木惊振。异香飘馥。三日不息。
是日告刺史颜防善曰。去矣人世。无牵梦泡。大师熙和畅
达。无入不得。随机见教。经行无阂。维摩诘之俦也。知机洞
高元裕 第 14b 页
如。藏往察来。默而不显。晋宝公之伦也。经通梵界。瑞降天
童。灵相神光。照融显见。昙上人之徒也。大哉明德。慈悲护
世。通异相于王宫。示法轮之宝重。昏外识于黎庶。惧色相
之迷妄。是以居若长桥。动如浮云。随鸥自亲。入兽不乱。一
衲四十岁。无浣濯而居常香馥。一饭七十载。资禅悦而肤
体温然。余遭大师留驻于世。而不睹大师寂灭之日。年逾
耳顺。昏寄尘劳。无法舸以济河。悲火宅之迷室。忝门徒者。
追书梵宫。时予乌台旧僚天官郎敬君守郡吴兴。寄言刊
石。铭曰。

高元裕 第 15a 页

多宝如来。闻经诵塔。牟尼阐教。以宏正法。受持三世。以成
贤劫。或降忉利。或生人天。金相不显。真如默传。明灯继燄。
水月分圆。示抱全德。资于上贤。体实戒珠。心惟法镜。怀宝
不迷。含光不竞。希夷要妙。法凝清净。发谕开蒙。藏机匿圣。
瑞协皇梦。功致天童。声宣梵界。响达宸聪。降灵神手。捧溺
龙宫。迹隐三昧。心符六通。金粟分身。普贤驰象。譬喻言辞。
光明显相。仁滋一雨。功归无量。法性天高。慈门海旷。我昔
婴儿。迷蒙疾痼。靡日沉魄。返年师驻。梵音耳听。神光目睹。
高元裕 第 15b 页
白马先镳。迷津莫溯。鼓音已息。慈云不浮。宝树摧华。祥泉
涸流。稠林丧斧。苦海沉舟。色相归空。法身无际。莫测往来。
谁分显晦。三表阐仁。深乎晏谛。

* 张敦实

敦实。宪宗朝为沂[:#AS-8862:⿱亠兑]观察副使。时观察使王遂以惨刻临
下。裨校王弁因众怒为乱。敦实及于难。

** 积薪赋(以后来者居上为韵)


积薪如之何。伐自中野。藏用如之何。俟夫爨者。当就燥而
未及。固不材而见舍。我盈彼竭。在浸浸以增高。颠之倒之。
信多多而益寡。来因高冈之上。徙殊曲突之下。知附热之
高元裕 第 16a 页
足贪。兼微光而是假。原乎瞻彼林薄。爰发条枚。绸缪既束。
负荷皆来。始交积以发地。俄重[:#AS-8178:●]而如堆。顾遇何期。亦有
含音之器。操持傥用。岂无束湿之才。匪伐柯于林下。疑设
燎于庭隈。入用虽惭于散木。待燃未怯于死灰。幸薰灼之
可近。惟抡择之所裁。必能扬大君之光。资烹饪以调味。岂
徒发太守之化。祈澍雨以禳灾。观其[:#AS-8178:●]迹连墙。攒形内向。
功成执热。化归炎上。催发生于庖人。废全模于梓匠。曾不
知从横长短之术。成结搆高卑之状。犬牙交列。未失本枝
之形。蝇翼巧成。犹蓄运斤之望。岂徒分强干弱枝之义。留
高元裕 第 16b 页
错节盘根之馀。异抡材而晋用。似橧巢而夏居。幸爝火未
熄。与兽炭焚如。无之实难。钻燧者于兹待乏。虽欲勿用。和
羹者焉能舍诸。古人惩用贤之乖。喻积薪为偶。奚自我而
争先。反忽焉而在后。念采掇之所在。顾高下而何有。倘坚
贞之可求。庶有心而不朽。

* 费冠卿

冠卿字子军。青阳人。元和二年进士。母丧庐墓。隐居九华
少微峰。长庆三年。御史李仁修举孝节。召拜右拾遗。辞不
受。

高元裕 第 17a 页

** 九华山化成寺记

九华山古号九子山。崛起大江之东。揖[:#AS-846D:●]庐于西岸。俨削
成于天外。旁临千馀里。高峰峻岭臣焉。连冈走陇子焉。自
元气凝结。几万斯年。六朝建都。此为关辅。人视山而天长。
山阅人而波逝。其间圣后贤臣。歌咏[:#AS-8178:●]兴。言不及者。兹山
屈焉。开元未有僧檀号张姓。自偫舒至。为乡老胡彦请住。
广度男女。时豪所嫉。长吏不明。焚其居而废之。时有僧地
藏。则新罗王子金氏近属。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
高元裕 第 17b 页
夫。尝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惟第一义。与方寸合。落发涉
海。舍舟而徒。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径进。披榛援藟。跨
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
栖涧汲。以示高洁。曾遇毒螫。端坐无念。有美妇人。作礼奉
药云。小儿无知。愿出泉补过。应视坐石。石间潗⺡[:#AS-FBED:●]孴。时
人谓九子神焉。素愿写四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俞荡等
写献焉。自此归山。迹绝人里。逮至德初。有诸葛节等自麓
登峰。山深无人。云日虽鲜。明居惟一。僧闭目石室。其旁折
足鼎中。惟白土少米。烹而食之。偫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
若此。某等深过。已出泉布买檀公旧地。敢冒死请大师从
之。近
高元裕 第 18a 页
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禅居。有上首僧胜谕等
同建台殿。楩楠豫章。土地生焉。断而斲之。珷玞琪琼。不求
他山。肆其磨砻。开凿溪涧。尽成稻田。相水攸潴。为放生池。
乃当殿设释迦文像。左右备饰。次立朱台。挂蒲牢于其中。
立楼门以冠其寺。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岩峦队起于前面。
松桧阵横于后岭。日月晦明以增其色。云霞聚散而变其
状。松声猿啸。相与断续。都非人间也。建中初。张公严典是
邦。仰师高风。施舍甚厚。因移旧额。奏置寺焉。本州牧贤者
到寺严师之敬。江西估客于云外见山。施帛若干匹。钱若
高元裕 第 18b 页
干缗。焚香作礼。遥以祈祐师广德焉。况亲承善诱。感悟深
哉。旁邑豪右。一瞻一礼。必献桑土。岂诸牧不合礼焉。富商
大族轻其产哉。道德感也。本国闻之。相与渡海。其徒实众。
师忧无粮。发石得土。其色青白。不墋如面。夏则食兼土。冬
则衣半火。无少长畬田采薪自给。中岁领一从者。居于南
台。自缉麻衣。其重兼钧。堂中榻上。惟此而已。池边建台。厝
四部经。终日焚香。独味深旨。时年九十九。贞元十年夏。忽
召众告别。罔知攸适。但闻山鸣石陨。感动无情与。将灭。有
尼侍者来。未及语。寺中扣钟。无声堕地。尼来入室。堂椽三
高元裕 第 19a 页
坏。吾师其神欤。趺坐函中。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状亦如
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基塔
之地。发光如火。其圆光与。佛庙偫材缔构。众力保护。施一
金钱。报一重果。下为轮王。上登圣地。昔有护法良吏。洎施
一僧檀越等。具刻铭于石。士疾殁代不能立殊绩以济众。
又不能破馀财崇胜因缘。啄腥膻。顾儿妇。生为人非。死为
鬼责。悲哉。时元和癸巳岁。余闲居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
之。孟秋十五日记。

* 王承宗

高元裕 第 19b 页

承宗。成德军节度使赠司徒士真子也。士真卒。嗣领节度。
吴元济反。承宗上书请宥。又遣盗杀宰相武元衡。数出兵
掠邻鄙。诏削官爵。吴元济诛。承宗惧。求入侍。恩许自新。复
官爵。元和十五年死。赠侍中。

** 自陈表

臣顷在苫庐。绵历时序。恭守朝旨。罔敢阙违。复奉诏书。令
献州郡。迫以三军之势。不从孤臣之心。今天兵四临。王命
久绝。白刃之下。难避国刑。殷忧之中。转积衅隙。中由卢从
史首为乱阶。兴天下之兵。生海内之乱。既不忠于国。又不
高元裕 第 20a 页
孝于家。当其闻父之丧。已变为臣之节。迫胁天使。渎紊朝
经。而乃幸臣居丧。败臣求利。上敢欺于圣主。下不顾其死
亲。矫情徒见于封章。邪妄素萌于胸臆。今搆祸者已就擒
获。抱冤者实冀辩明。况臣之一军。素守忠义。横被从史离
间君臣。哀号辕门。痛隔中外。伏冀陛下以天地之德。容纳
为心。宏好生之仁。许自新之路。顺阳和而布泽。因雷雨以
覃恩。追念祖父之前劳。俯观臣子之来效。特开汤网。使乐
尧年。


高元裕 第 20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