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李艺 第 2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李艺 第 1a 页

* 李艺

艺。贞元时人。

** 唐故宁远将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陇西李公墓志铭(并序)


天为淳源。支流一派。后楫先轨者。盖纽宗子相袭焉。由士(
阙)时望扃扇和风昔附(阙)独于前闻也公讳宗卿。字同系。
临汝郡人。曾祖兰州刺史日(阙)州龙游县(阙)瑱。考朝议郎
泗州虹县尉援本。以敦序(阙)时衣冠及位。公道亮取时。宏
李艺 第 1b 页
性测初。励躬祇廙克事(阙)难济国操节侔搢。拖义为绅。常
以显(阙)(阙)进会于道并泰则何宦而(阙)自董武崇阶总
(阙)(阙)宗族处朝襄交在位隙伺内荐冀乎(阙)公植其
风。忽遗其命也。时贞元十三年岁次(阙)夏口官舍。呜呼。春
秋六十有二。夫人汲郡康氏。毁躬(阙)长子德方次子直方
宏方季子幼方等。主奠号天。哀(阙)河南元氏先公之沦次
女十六娘。已许于天水赵氏。幼女十(阙)茹泣贯心(阙)(阙)
月十一日权(阙)礼也。于戏。修干挺空而见摧。君子不幸于(
阙)生诚艺通忝殊眷。孟伯之子。恭命为词。

李艺 第 2a 页

杳杳邃气(阙)顾岩作度(阙其一)噫云梦奠倏叹颓(阙)代(阙)驰(
阙)彰(其二)曙兴神辇告赴原茔却负(阙)哀(阙)至情(其三)

* 穆寂

寂。贞元时人。

** 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以渡泸款塞咸造阙庭为韵)


我皇道叶神化。功高睿算。万国之光斯临。八圣之业是纂。
遐哉辫发之俗。既竭赤诚。逖尔椎髻之人。亦输丹款。岂不
李艺 第 2b 页
以阴阳焕乎金镜。律吕谐乎玉琯。德该动植。而以信以宽。
仁及飞走。而不麛不卵。故得殊方述职。异俗来庭。归我元
造。沐我皇灵。晓逾赤坂以向日。夕过白登以占星。碛路诚
遥。委毳幕毡裘之质。山梯虽险。致穿胸儋耳之形。然则自
南自北。或驰或渡。俱为九译之乡。各涉万里之路。同臻禁
地。事且叶于不期。并列盛时。礼若符于有素。是以坦王道。
恢帝图。荡然与龙山非隔。廓尔将凤穴靡殊。集六蛮而辉
赫九域。萃五狄而光耀八区。迩无不宾。鄙周宣勤乎薄伐。
远无不服。笑诸葛矜于渡泸。遂能革至性于方外。柔犷俗
于面内。大行人明其近远。怀方氏导其进退。靡僭晷刻。既
从荔浦之源。罔复斯须。爰自榆林之塞。有以见化溢舍宏。

李艺 第 3a 页

恩覃覆焘。膳丰馆给。礼洽郊劳。孰云胡越之异。来若同心。
且殊虞芮之争。会如两造。以其逾绝漠。逗悬岩。盖由君迈
轩辕颛顼。臣掩伊陟巫咸。不然。则焉能抵秦川。来魏阙。皆
展遐方之贡献。共备同日之朝谒者哉。

* 卢仝

仝。范阳人。隐居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以谏议徵不起。甘露
之变。因宿王涯第被害。

** 门铭

李艺 第 3b 页

贪残奸酗。狡佞讦愎。身之八杀。背惠恃己。狎不肖。妒贤才。
命之四孽。有是有此余敢辞。无是无此余之师。一日不见。
余心思其人。惧其人。其交其难。敢告于门。

** 栉铭

人之有发兮。旦旦思理。有身兮。有心兮。胡不如是。

** 掩关铭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人毒毒在心。对面如弟兄。美言
不可听。深于千丈坑。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

** 龟铭

龟汝灵于人。不灵于身。致网于津。吾灵于身。不灵于人。致
李艺 第 4a 页
走于尘。龟吾与汝邻。

* 章孝标

孝标。桐庐人。元和十四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
大理评事。

** 王师如时雨赋(以慰悦人心如雨枯旱为韵)


念黎庶兮。罹于毒痡。我兴师以剪屠。如旱岁之稼穑。得膏
雨之沾濡。岂不以垂渥泽。润涸枯。草木之心。宁虑暵其乾
矣。天人之意。将使卫讨邢乎。至乃锐戈矛。齐卒伍。诚告虔
李艺 第 4b 页
于上帝。祈发生于下土。龙旗电掣。疑驱蔚矣之云。鼍鼓雷
奔。似送沛然之雨。匪六师之是侵。实百姓以为心。所谓谋
臣如雨。猛将如林。驰之骤之。似得时而将降。六伐七伐。谓
决渠而就深。既踊跃而成列。象沈阴之欲泄。青萍刜而破
块将分。白羽麾而散丝不绝。奚润草之芳茂。信洗兵之是
阅。异苞茅之贡矣。尔职不恭。同阴雨以膏之。我心则悦。不
疾不徐。箕张翼舒。向兵革而自弭。喻霶[:#AS-814A:⿱雨⿰氵它]之有馀。多鼓钧
声。知上善之不若。密云不雨。想西郊之未如。且宣王六月
兮非旱之备。高宗三年兮适足为费。惟鬼方之是惧。何人
伦之足慰。岂比指绿林于一戎。养苍生于百卉。知我者信
李艺 第 5a 页
号令如春。不知我者疑甘泽随轮。一鼓而风云作气。再麾
而寰宇清尘。以此出征为活国。不能无战乃爱人。故得戎
羯来王。淮夷纳款。嗟蝼蚁之犹聚。将刑戮而尚缓。今挟泰
山压危卵。不得已而用师。如救岁之大旱。

* 独孤郁

郁字古风。常州刺史及子。贞元十四年进士。元和初举制
科高等。累官秘书监。卒年四十。赠绛州刺史。

**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问。皇帝若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
李艺 第 5b 页
地。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谠直以闻其过。故禹拜昌言
而嘉猷罔伏。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厥后相循。有名无实。而又设以科条。增求茂异。舍斥已之
至论。进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于代。兹朕所以叹息
郁悼。思索其真。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要。庶乎言之
可行。行之不倦。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间。驩然相与。
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
二百。十圣宏化。万方怀仁。三王之礼靡不讲。六代之乐罔
不举。漏泽于下。升中于天。周汉已还。莫斯为盛。自祸阶漏
李艺 第 6a 页
坏。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
兹疲氓。未遂富庶。督耕殖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
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
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昔
主父惩患于晁错而用推恩。夷吾致霸于齐桓而行寓令。
精求古人之意。启迪来哲之怀。眷兹洽闻。固所详究。又执
契之道。垂衣不言。委之于下。则人用其私。专之于上。则下
无其功。汉元优游于儒术。盛业竟衰。光武责课于公卿。峻
政非美。二途取舍。未获所从。余心浩然。盖所疑惑。子大夫
李艺 第 6b 页
熟究其言旨。属之于篇。兴自朕躬。毋悼后害。

对。臣闻天发生以雷雨。圣人发生以号令。天道帝道。并行
于上。偫僚庶物。感遂于下。伏惟陛下与天为仁。与雷作解。
臣则蠢动之一物也。气下乃出。安知其由。比于金石草木。
物之无心者也。和之或大鸣小鸣。终始相生。清浊杂作。变
而成文者。以圣人击考之。不得藏其声也。若臣者。朴直蠢
愚。陛下考之而无声。是不如金石草木之无心矣。敢不极
闻以对。伏以陛下发德音。访岩薮。招贤士。求直言。询可行
之谋。垂不倦之听。欲使上获其益。下输其情。君臣之间。驩
李艺 第 7a 页
然相遇。此禹所以称大汉所以称盛者。用此道也。臣何足
以仰承之。臣以为有国不患无贤。患不能用贤。不患无直
言。患不能容直言。今夫朝廷之大。百官之众。非无贤也。然
陛下黈纩凝旒。或未之察。偫臣各默默。来朝而退。虽有贤
才。孰能辨之。观易卦乾上坤下否。坤上乾下泰。乾为君。坤
为臣。君意下降。臣诚上达。则是天地交。泰之时也。君意不
下降。臣诚不上达。则是天地不交。否之时也。若太宗文皇
帝每一视朝。未尝不从容问偫臣政之得失。下有一毫之
善。上无不奖。上有一毫之失。下无不谏。或有引入禁内。或
李艺 第 7b 页
周旋禁中。疾则幸其第。没则临其丧。君臣之道。可谓至矣。
是以无遗才。无阙政。巍巍荡荡。与天无穷者。上下交泰也。
秦帝胡亥。信用左右。左右欲专秦柄。乃教胡亥曰。陛下富
有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偫臣短
也。于是胡亥常居禁中。偫臣希见者。不闻其过。天下所以
乱者。上下不交也。伏惟陛下上法天。下法地。中法太宗。每
坐朝宣旨。使偫臣各有所陈。陛下赐之温颜。尽其启沃。言
语侍从之臣。得以奉其职。左右有所书。以贻来代。谏诤之
官。与闻其政而献替之。使此辈无有所补。黜之可也。使其
李艺 第 8a 页
稍识大体。陛下与之论道讲政。岂不可裨于万一也。孰敢
不输其情乎。苟居位者不与之言。献直言者不与之用。又
何必搜罗岩穴。远访不用之人。勤求不信之言乎。贤者又
何来也。来者又何言也。此体用之要。求贤济理之术。尽于
是矣。惟陛下行之。若生人之困于衣食。而无恋本之心。但
兵宿中原。如此。实由方面大臣之罪也。夫方面大臣。宜直
播天子之休风。保抚其人如赤子。而乃倾其脂血。剥其生
财。聚其技慧淫巧。以荡上心。天子诚以为物力有馀。而不
知其情也。执事者又未尝闻以生人艰苦为言。而得罪者
李艺 第 8b 页
岂其尽直而不用乎。夫王者居于九天之上。非臣下痛激
肝血。指明而言。亦何由而达也。若臣下者。草木孤贱。宜周
旋其所以能而言之也。今天下困于商税不均。可谓甚矣。
百姓之忘本。十而九矣。昔尝有人有良田千。柔桑千本。居
室百堵。牛羊千蹄。奴婢千指。其税不下七万钱矣。然而不
下三四年。桑田为墟。居室崩坏。羊犬奴婢。十不馀一。而公
家之税。曾不稍蠲。督责鞭笞。死亡而后已。于是州伯邑长。
方以人安赋集。攘臂于其间。趁办朝廷。用升考绩。取彼逋
责。均其所存。展转奔逃。又升户口。是以赋益重而人益
李艺 第 9a 页
贫。不均之甚一也。是故欲人之财赋均一。而无自蹙之患。
宜视通邑之盈虚。使乡户坐于田。迭相隐覈其上下。不使
贪官赃吏纷动其间。则有无轻重。可得而均也。夫古有四
人。今转加七。计口而十分之。其所以尽悴出赋。而衣食其
九者。农夫蚕妇而已。绛衣浅带。以代农者。人十之一。缦胡
之缨。短后之服。仰衣食县官者。人十之一。瞢头坏衣。不耕
不蚕。坐而供养者。人十之三。审曲面势。以饬五材。鬻工而
衣食者。人十之二。乘时射利。贸迁有无。取倍称之息而衣
食者。人十之二。游手倚市。以庇妻孥。以给衣食者。人十之
李艺 第 9b 页
一。其馀为农桑之薮焉。农夫糠覈不足。而十人者畜马厌
梁粟。蚕妇衣不蔽形。而十人者咸袭罗纨。是以性近儒则
入仕。近武则从军。善计则贸迁。避事则瞢削。技巧则为工
师。拙奸则为驵侩。非戆愚耑一无他肠者。孰肯勤体效力。
为稼穑之苦乎。且以田废而衣食罕者。户口所在减而背
本之利多。不均之甚二也。陛下诚能宽农人之徵而优乐
之。杜众邪之门而困辱之。则农桑益而衣食有馀也。自兵
革以来。人多流散。版籍废绝。户口荡析。加以忧惧。越于异
乡。末以侥倖。利其苟且。宽之则偷于朝夕。勤之则挺而陷
李艺 第 10a 页
于邪。又讹言焉。屋室聚为瓦砾。田野俱为榛芜。赋税不均。
居者日困。又为此也。伏望陛下敕百姓。所在编为土著。不
即归之旧乡。缮黄籍。生则书之。死则去之。庶男女之所生。
户口之多少。可得而知也。无田者给与公田。假种食。因其
井泉。制为民居。艺桑麻。种蒲蔬。育狗彘。三年不输官。自初
即于三年。人犹有之他者。所至得以重罪罪之。然后人安
其生。乐其业。而无奔亡之患矣。安土则敦本。敦本则人庶
矣。税均则敛轻。敛轻则人富矣。以此阜俗。不盛何为。以此
济人。何难之有。若夫盐榷者。经国之所资。财用之大宝也。
李艺 第 10b 页
然而当今之务。若修其业。除其弊。亦可以无重敛之困也。
夫盐榷之重弊。失于商徒操利权。州县不奉法。贾太重而
吏太烦。布帛精粗不中数矣。夫以商徒操利权。则其利有
时而废。州郡不敢谁何。是劝农人以逐末也。州郡不奉法。
则各私其人。而盗煮者行矣。贾太重。则贫者不堪矣。吏太
烦。则糜费之者众矣。布帛精粗不中数。则女工徒损。风俗
偷薄。而上困矣。即如此。宜罢盐铁之官以省费。停郡府之
政令以一其门。禁人为商以反其耕。损其厚贾以利其人。
速其售而布帛必精。以齐其俗。以厚其利。如此。亦可大裨
李艺 第 11a 页
于国。大赖于人矣。酒酤之人。罢之可也。夫既往之失。不能
久于其道。将来之虞。中道尽也。自古帝王未有不勤俭于
其初。天下归焉。满假于其终。天下离焉。陛下以勤俭为恒。
满假为戒。勤而不已。损之又损。慎终如初。守而勿失。天地
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运行不息也。陛下其可息乎。可懈
乎。晁错所以急绳七国者。欲尊天子。恐削弱迟而祸大矣。
主父所以推恩子弟者。因其欲而分裂诸侯之易矣。今天
下一家。尽为郡县。无诸侯强大之患。无宗室葭莩之亲。而
以推恩为言。臣恐未可以令天下也。齐桓之时。列国相倾。
李艺 第 11b 页
管夷吾欲辅霸业。恐诸侯先谋而为之备。是以修其寓令。
而兵食足焉。使战者必耕。耕者必战。无事则散之垄。有事
则授之甲兵。此古人之意可行之验也。夫舜之所以为圣
人。以其选贤任能也。五教契也。五谷弃也。五刑皋陶也。八
音夔也。虞伯益也。水土禹也。喉舌龙也。共工垂也。舜无事
焉。是以执左契垂衣裳而天下理。岂以必躬必亲。侵于百
职。然后以为圣乎。必也信而显之。作而行之。任之而绩用
不立。则有窜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
殛鲧于羽山。刑罚有可必加矣。孰敢用其私乎。儒家者
李艺 第 12a 页
流。示人以中。而为之节。访其所至。而导其不至。使夫君臣
父子。各得其正。此其所长也。然迂者为之。则执古以非今。
凝滞而不变。夫责课者。所以俯仰百官也。然光武用之而
非美者。责人之效重也。伏惟陛下取汉光武之求实。勿务
速成。用汉元帝之崇儒。知其凝滞。任人而示之所为。端拱
而不失其勇。(阙)取舍之间。于此乎判矣。陛下不能用臣言。
不当问也。谓臣不能言其事。不当来也。既来矣。陛下问状。
宜直其辞。既问矣。微臣尽忠。宜采其策。尽忠者不易持也。
直者谁欲为也。忠未见尽。直必有吝。吝构而直不悔。不信
李艺 第 12b 页
而忠不追者。盖有之矣。由未见其为人也。非天之与其刚
健。地之与其直方。内不疑其身。外不疑于人。忧君而不顾
其己。济物而不求其利者。孰肯悃悃款款。出于骨髓。发于
肝膈。如此其切于天下乎。夫天下者。天下之天下也。天子
安。微臣得保其生。不安。微臣不保其死。是以怀其效以天
下为忧。不怀其身以天下为念。知所以责难于君者。所以
怀其身。所以怀其身者。宜及天下如此。况陛下宗庙之重。
其可忽乎。属之于篇。勉之于上。是在陛下酌之而已矣。谨
对。

李艺 第 13a 页

** 上权侍郎书

贞元十三年八月日。独孤郁谨上书于舍人三兄阁下。郁
以世旧。遂获谒见叙故。大贤之遇郁也。亦不以常交言之。
眷意甚露。郁郁堙。三年无闻。摧颓折羽而不喜者。非失意
之谓。非尤人之谓。盖将因事自罪而不喜也。借如豫章生
于拥肿小木之中。樵苏见之。亦以嗟矣。一有不嗟。则必自
与拥肿者亦不多远也。珠玑混于砾石之中。童子弄之。亦
以惊矣。一有不惊。则必自与砾石者亦不多远也。镆铘卧
李艺 第 13b 页
于铅钝之下。下工睹之。固亦知矣。一有不知。则必自与铅
钝者亦不多远也。毛嫱后于宿瘤而行。有目者睹之。固即
分矣。一有不分。则必自与宿瘤者亦不多远也。苟与乎拥
肿砾石铅钝宿瘤辈果殊异。则不能移凡眼所择。况逃乎
良工巧冶有识者之目哉。今礼部侍郎之目。固亦国之良
工巧冶有识者之目也。于中再择再不中。是真已为拥肿
砾石铅钝宿瘤矣。何止与斯不远哉。此所以因事自罪而
不喜也。或谕之曰。今之道尚光。子之所以不振者晦遏也。
子之道丰蔀也。子且真有崒天之材而隐植之。有照乘之
珍而密椟之。有切玉之利而谨桡之。有倾都之艳而
李艺 第 14a 页
深帷之。虽使离娄左执光而右拭眦。迫而索之。固亦不能
知子矣。子何不移植露光。披锋示貌。使识者睹而骇之。彼
之所诲。固亦郁所不能焉。已必不材也。必不宝也。必不利
也。必不姝也。且遍过于有识者之目。是自扬其短也。已必
材也。必宝也。必利也。必姝也。虽小示其光锋干貌于一人。
惊我亦已多矣。所不惊者。是予四事果不足异于族凡也。
郁病直拙。独大贤于郁分殊。尚不能以亟。况悠悠者与。郁
常行乎时辈之间。多酌其言语善者鄙者。而自减盈消息。
其旨稍有可惊。不敢不于许言者言之。今之后学者。或叹
李艺 第 14b 页
曰。吁后学何所归哉。此且非宜长者所当闻也。亦非宜长
者所不当闻也。今朝廷先达。病在不能公也。或能公而不
能为力也。览其文。则赞美称嗟。无不至也。其间善恶轻重
进退。则心以别矣。此其所以为不能公也。鲜有知其必善
而风鼓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此其所以为公不能为力。致
使遑遑之伦。其下才者亦曰。今夫在位者。其无公欤。其无
心欤。有一善未尝肯称也。意曰非我事也。又虑与之谈者
不与我符爱也。是使诸子窃窃然自以无闻为不辱。遂相
与择捷趋邪。纷屯于主司之迹。亲者苟能致誉。则不诘其
李艺 第 15a 页
所以致誉者之贤不肖。而曹趋之矣。此实今之躁进苟得
之风也。在朝廷大贤。主而名之。驱而正之。于其善者。扶之
持之。有善而未具者。决之导之。使四方学士。知向方焉。何
如其曰非我事也。若使一人曰非我事也。十人曰非我事
也。举朝廷皆曰非我事也。苟非我事。则无所不非我事。无
所不非我事。则天地之间。无乃已寂寥乎。昔孔子饬诗书
礼乐。以化齐弟子。而至天下。使孔子亦曰非我事也。则今
者安尽闻夫七十子之贤。诗书礼乐之盛。七十子亦曰非
我事也。又孰为播孔子之圣如此其大乎。今文亦如是。朝
李艺 第 15b 页
廷先达亦如是。后之达者亦如是。若不相播。则人文礼义
知己复往之道。不几乎息乎。郁不肖。辱承大贤之心深矣。
非又敢以假喻自荐也。意欲以大贤择众贤。如七十子之
徒。是亦方孔子于大贤也。何如。不宣。郁再拜。

** 答孟郊论仕进书

某还白。天下病不言久矣。吾子猥贶嘉言。以笃鄙人之志。
是勖天下之心也。幸何独乎鄙人也。利何独乎是文耶。夫
言岂一端而已矣。知恶而不言。是使天下之为恶者不思
其惧也。知善而不言。是使天下之为善者不劝其慕也。此
李艺 第 16a 页
二者。天下之达道也。仆尝论之。安敢不争斯语。直以阨蒙
摧颓。吾子之所闻见。虽欲激昂以是非。天下其谁一从仆
之所云耶。吾子知仆将宦游。访仆曰。是役也。为身之役欤。
为人之役欤。意甚善。古人曰。仕非为贫也。又曰。君子之仕。
行其义也。仆虽不肖。宁独以衣服饮食犬马声色屋室。使
仆之屑屑欤。仆将沈弃蹇连乎。则抚循吾之躯何为也。其
将奋飞腾淩乎。则君之建官行封。岂私吾饥而寒也。又曰。
亲戚处乎大位。力主人也。足下之所谓亲戚者。曷若仆之
有身耶。足下所待仆者。宁以曲私从义乎。天下之君子。固
李艺 第 16b 页
当有以自力也。粤其果有茂异。仆幸侧闻其风。曷敢不踊
跃话道。于彼不识。况亲戚之无间乎。苟不能藉此。第仆能
富贵之。且犹莫许。而况又妄于他人耶。又曰。不待位而言
之。大道之言也。信哉。古人有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刍
荛者得进其狂妄焉。足下念仆孱性。而欲辅仆愚心。共至
公于天下。是直谅多闻之益也。某则何幸。其将责仆以必
闻。以至公之道。为市价于天下也。某何人哉。昔张安世为
大司马车骑将军录尚书事。常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
恨。以举贤进能。岂有私耶。谢绝之。有郎功高不调而自言。

李艺 第 17a 页

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短长而自言
乎。绝不许。己而郎迁幕府长史。郎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
失。长史曰。将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
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其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彼推扬贤哲。乃公卿大夫四岳十
二牧之职也。而富平阴用。阳不敢当。如仆琐琐方困。奈何
以上官他人之任。反以许乎人哉。东野用心。冀有以相照。
幸无以僭越之道。深望于鄙人也。某顿首。

李艺 第 17b 页

** 与田将军书

天子赏将军之勋。自裨校领十万军。率给麾幢节符。佩黄
金印者数四。庙祖于京。开东第驷门。号公侯家。子弟姻族。
以将军故。皆为好官。将军之勋名。可谓盛矣美矣。然某闻
古人曰。成功不久难处。且物禁太盛。昔者周公以至圣之
德。致太平之功。以成王幼小。不忍而去。召公有不悦色。何
者。势逼不能无嫌故也。夫以圣处犹难。况非圣哉。故范蠡
留侯知其然。去之而远害。昔者李斯为秦破山东从。擒诸
侯。尊秦为天子。秦王以为丞相。任事。秦廷之贵惟斯耳。斯
知盛满不行。卒为秦擒。韩信为汉诛赵魏。破齐楚。尊汉为
李艺 第 18a 页
天子。汉裂土封王于荆。汉将之贵惟信耳。信不知降挹。一
旦蜚言被疑。卒受吕后之诛。彼二子可谓巧于为人。拙于
为身。故二子始有周吕勋。卒受参夷诛。何则。日务进而不
知退。故今上封足下为公为王。为十万户侯。传子袭孙。居
为夔为龙。出为桓为文。且令召公无不悦色。足下岂不贤
于周公哉。夫今之游宦者。辛勤数千万言。得一官。俸不过
三二万。数仆不过一二人。满当罢。恋恋不欲去。岂非顾其
利耶。况夫遭时变。即据千里土。权杀生柄。不觉炎燠更变。
歌僮侍儿俳优不离前。为乐万方以娱情。惟恐其不欢。无
李艺 第 18b 页
纤忧能钻其胸。岂不愿留之耶。顾其势不可。是以取古尧
让天下而长有天下。孙叔敖不悔去者三。愿将军无受吴
张元之说。纳马援邹阳之策。思留侯陶朱之举。悟韩信李
斯之惑。立窦融河西之绩。览郭马李高数贤之事。稽叔敖
三去之美。昔蔡泽之说范雎也。引鞅起踵以击夺其位。睢
受说而归相让泽。非不知泽情而受市也。盖审理必然。今
某来非纵横时。岂泽之徒欤。既非夺位而来。又岂欲骋口
衒世。直以惜贤人之业耳。惟将军无猜焉。

** 辩文

李艺 第 19a 页

或曰。文所以指陈是非。有以多为贵也。其要在乎彩饰其
字。而慎其所为体也。又曰。文章乃一艺耳。是皆不知上流
之文。而文之所由作也。夫天之文位乎上。地之文位乎下。
人之文位乎中。不可得而增损者。自然之文也。故伏羲作
八卦以象天地。穷极终始万化。无有差忒。故易与天地准。
此圣人之文至也。但合其德。而三才之道尽。后圣有作。不
能使之为五或七而九洎曲折者。是其文之至也。文字既
生。治乱既形。仲尼作春秋以绳万世。而褒贬在一字。是亦
李艺 第 19b 页
文之至者乎。然则易卦之一画。春秋之一字。岂所谓崇饰
之道而尚多之意耶。夫文者。考言之具也。可以革。则不足
以毕天地矣。故圣人当使将来无得以笔削。果可以包举
其义。虽一画一字。其可已矣。病不能然。而曰必以彩饰之
能。援引之富。为作文之秘诀。是何言之末欤。夫天岂有意
于文彩耶。而日月星辰不可踰。地岂有意于文彩耶。而山
川邱陵不可加。八卦春秋岂有意于文彩耶。而极与天地
侔。其何故得以不可越自然也。夫自然者。不得不然之谓
也。不得不然。又何体之慎耶。夫天地八卦春秋。惟止于此
者也。吾得定其所云。其不至于此者。惟吾何学焉。吾安能
李艺 第 20a 页
以天下之心也。是则其心卓然绝于俗者。其文不求而至
也。无得子为教。苟于圣达之门无所入。则虽劬劳憔悴于
黼黻。其何数哉。是故在心曰志。宣于口曰言。垂于书曰文。
其实一也。若圣与贤。则其书文皆教化之至言也。徒见其
纤靡而无根者多。绐曰文与艺。呜呼。

* 陈岠

岠官泗州徐城令。

** 朝廷卓绝事记序

余宰邑秩满。暂寓居于重光寺。空院块然。无以遣日。缅想
李艺 第 20b 页
人生在世。如白驹之过隙。有美事高烈。犹可称述。如碌碌
凡愚。河鱼草木。随时凋落。蔑尔无闻。因思朝廷古今耳目
相接。名贤硕德。遗芳馀躅。是非共五十馀条。载为一卷。不
敢传诸好事。但自抒于鄙怀。时贞元十四年夏六月记。

* 王真

真。德宗朝官汉州刺史。充威胜军使。

**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表

臣真言。臣闻昔者庖牺氏作。承天地。理万物。犹以为皇道
不足。故寂然思化。精义感通。然则天既不言而生。地既不
李艺 第 21a 页
言而育。故河出龙图。洛出龟书。所以示其文也。由是得以
画卦象。制文字焉。逮夫智慧萌生。真朴潜消。则文字之理
又不足。故载诞我元元皇帝。以代天地而言。将善救其弊
者也。是以谆谆然五千之文。殷勤恳恻。斯亦至矣。可谓启
道德之根源。绝言语之枝叶。比之文章。则三辰昭回于天
也。拟乎动植。则万物充盈于地也。论其教戒。则百行全备
于人也。何为礼者乱之首。乱犹理也。乱矣。非礼则无以理
之。故曰乱之首也。夫文者武之君也。武者文之备也。斯盖
二柄兼行。两者同出。常居左右。孰可废坠。故曰忘战则危。
李艺 第 21b 页
好战则亡。是知兵者可用也。不可好也。可战也。不可忘也。
自轩辕皇帝以兵遏乱。少昊以降。无代无之。暨于三王之
兴。虽有圣德。咸以兵定天下。则三王之兵。皆因时而动。动
毕而后戢。戢即不复用也。及至嗣君。或骄或僻。或暴或淫。
或怒或贪。或矜或忌。乃为我师我旅。我国我家。动必取强。
用必求胜。载穷载黩。且战且前。或不戢而自焚。或无厌而
取灭。涂万姓之肝脑。快一人之忿欲。毒痡海内。灾流天下。
是以道君哀其若此。又不可得而废去。遂不得已而用之。
夫圣人用兵之道。不以其愠怒也。不以其争夺也。不以其
李艺 第 22a 页
贪爱也。不以其报怨也。盖整而理之。蓄而藏之。以谨无良。
以威不譓。非用之于战阵。非用之于杀伐。非用之于田猎。
非用之于强梁。此圣人用兵之深旨也。又怒者逆德也。兵
者凶器也。争者人之所甚恶也。若以逆德用凶器。行人之
所甚恶。岂容易哉。故曰上德者天下归之。上仁者海内归
之。上义者一国归之。上礼者一乡归之。无此四德者。人不
归也。人不归则用兵。用兵即危之道也。故谓不祥之器。又
曰死地。所以王者必先务于道德而重用兵也。抑臣又闻
之。创业之主。亡亡以成其功。继体之君。存存以保其位。故
李艺 第 22b 页
圣人以必不必。则兵戎可得而戢。众人以不必必之。则战
伐益兴。故道君非独讽其当时侯王。盖亦防其后代人君
轻用其兵也。由是特建五千之言。故先举大道至德修身
理国之要。无为之事。不言之教。皆数十章之后。方始正言
其兵。原夫深衷微旨。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何者。伏
惟道君降于殷之末代。征伐出于诸侯。当其时。王已失众
正之道也久矣。且不得指斥而言。故极论冲虚不争之道。
柔弱自卑之德以戒之。夫争者。兵战之源。祸乱之本也。圣
人先欲堙其源。绝其本。故经中首尾重[:#AS-8178:●]。唯以不争为要
李艺 第 23a 页
也。夫唯不争。则兵革何由而兴。战阵何因而列。故道君叮
咛深诫。其有旨哉。其有旨哉。夫天地何言。阴阳不测。是以
道君强为之名。而立文字。欲人知之。使其行之。非难知也。
非难行也。况我国家祖有道而宗有德。源圣裔而派仙源
乎。唐哉皇哉。不可得而称也。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聪
明文思。浚哲温恭。缵十叶之鸿辉。传千亿之命绪。阐皇道
而育万物。宏帝德而贞百度。寂然不动。神而化之。戢干戈
于方兴之时。却行阵于已列之地。无为无事。上德上仁。贵
五千之至言。贱百二之重险。结绳而理。大化克被于生灵。
李艺 第 23b 页
击壤之歌。至德亟闻于野老。天下幸甚。天下幸甚。臣少习
儒业。长无武功。睹升平于明盛之时。赖亭育于仁寿之域。
是以不揆庸陋。敢侮圣人之言。甘心从鼎镬之诛。侥倖纳
刍荛之志。臣伏以道德经文。远有河公训释。中存严氏指
归。近经开元注解。微臣狂简。岂敢措词。今之所言。独以兵
战之要。采摭元微。辄录道德经中章首为题。序列如左。各
于题后。粗述元元皇帝圣旨。或先经以始其事。或后经以
终其义。谬将臆度。用达管窥。既无百中之能。庶均万分之
一。因号曰道德论兵要义述。词理荒鄙。尘渎宸严。无任惶
李艺 第 24a 页
惧战越之至。谨言。

** 进道德经论兵要义述状

右。臣伏以君之至明。贵能下听。臣之至诚。贵有上闻。微臣
性识庸愚。知虑寡薄。久从戎府。不到朝廷。特蒙陛下曲贷
殊私。擢居重任。四年之内。再领方州。无分圣主忧勤。不救
生灵罢弊。胡颜尸素。久冒宠荣。夙夜兢惭。启处无地。臣每
伏念筋力驽钝。无可以驱驰。身命轻微。不足以报效。退难
补过。进实思忠。愿献刍荛。庶裨万一。至于上明天道。中酌
人情。下稽地理。莫不竭尽臣子之诚。冀报君父之德。惟诗
李艺 第 24b 页
也三百。义必在于无邪。惟经也五千。理必归于至正。伏惟
皇帝陛下体至道为人君。以无事理天下。一自临驭。万国
康宁。日月不照之乡。声教犹暨。霜露表均之地。恩信仍加。
刑罚措而得谓无冤。干戈戢而必不复用。无为无事。虽休
勿休。海内欢娱。天下幸甚。是以微臣狂简。辄敢窃疏前件
论兵要义述上下两卷。令离为四卷。并叙表等。不揆荒芜。
用申恳款。伏乞圣慈昭鉴。俯赐优容。布问公卿。式明穿凿。
然后退死沟壑。臣所甘心。沥血吐诚。伏待罪责。不胜悃迫
战越之至。谨差子将尚瓘谨具别封进上。谨奏。元和四年
李艺 第 25a 页
七月日。

* 郑太穆

太穆官金州刺史。

** 上于司空頔书

阁下为南溟之大鹏。作中天之一柱。骞腾则日月暗。摇动
则山岳颓。真天子之爪牙。诸侯之龟鉴也。太穆幼孤。二百
馀口。饥冻两京。小郡俸薄。尚为衣食之忧。沟壑之期。斯须
至矣。伏惟贤公息雷霆之威。垂特达之节。赐钱一千贯。绢
一千匹。器物一千事。米一千石。奴婢各十人。分千树一叶
李艺 第 25b 页
之影。即是浓阴。减四海数滴之泉。便为膏泽。

* 支乔

乔。贞元时人。

** 尚书李公造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并序)


(阙一字)象至高。六位表阴阳之度。佛乘最妙。四谛断生灭
之疑。犹患爱水乱流。耶山蔽日。用拯偫溺于习坎。殖智牙
于大(阙十二字)之以(阙一字)律不求髻宝。自得衣珠。至若了义满
字之元宫。真空妙有之大道。为三藏百法之长。其惟华严
道场者欤。此万封山门(阙五字)(阙一字)(阙二字)河东节度观

李艺 第 26a 页
支度营田等处置使北都留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
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上柱国陇西县开国(阙八字)李公
说之所营建也。我尚书捧日天枝。干霄帝绪。勋逾稷卨。德
迈萧曹。明镜悬台。何秋毫之(阙八字)(阙三字)况复词锋冠阳
春之华。仁德同爱日之煦。是则九层峻柱。万里长城。声政
闻乎王庭。讴歌溢于塞下。至若兴土宇之(阙五字)之梯航。旃
(阙二字)童子童孙。家至听法。增上慢之匹夫匹妇。比屋谈
元。凤苑龙城。多新户牖。丰宫沛寝。倍荐华香。故得邵政感(
阙四字)辟新施禄俸(阙一字)因人天證知。存没沾被。上栋下宇。
李艺 第 26b 页
搆轮奂之福庭。或丹或青。赫庄严于梵域。自然膺舟楫之
望。入凤凰之池。寿日[:#AS-FBED:●]冉彭封(阙一字)带砺(阙三字)灵翼卫千
(阙二字)八座之应戬谷也。粤若内政保于宜家。中堂合于
进馈。佐君子以仁惠慈爱光启尚书以盛(阙一字)信能(阙二
字)夫人(阙一字)乐安任氏。疏通妙性。黼藻智牙。桃李光于肃
邕。芝兰茂其静慎。赞成我尚书集此造殿功德者。其惟(阙
二字)夫人之谓欤。自然顺坤仪(阙三字)出世之道。如月之亘。
森菌桂以馨香。如山之容。冥大椿之寿考。以宏鹊巢之美。
式佐甘棠之功。斯盖夫人之功德也。普光明殿者。即毗卢(
阙四字)演三
李艺 第 27a 页
处再会之法堂也。观夫七处九会之楼台。六峰六天之塔
庙。如瓶沙之苑囿。类须达之园林。何必瞻乌。岂烦偃草。彤
霄赩(阙一字)讵减天台。绿树(阙二字)忽疑灵鹫。南瞻花县。则栉
比闬闳。北睨晋山。乃合沓松石。此皆禅师恣心目之所精
选也。我尚书闻微妙之迹。在菡[:#AS-FEED:●]
[:#AS-FBEC:●]欿之峰。(阙一字)秉钺事殷
乖于飞盖巡(阙)乃骤回鸾之札。慰沃禅林。缄龙藏之经。慇
勤正法。初禅师之肇朕华严道场也。滥(阙一字)一刹一堂(阙
一字)设于七处九会。(阙二字)于善财也。则众塔星攒乎绝顶。
妙拯于慈氏也。乃诸天云霭乎偫峰。蜃气成楼于上方。月
李艺 第 27b 页
轮作殿于下界。尊经宝(阙一字)(阙一字)缯缃(阙二字)分身众多
塔庙(阙二字)明实沈之分野。广大卤之有情而已哉。禅师俗
姓元氏。法字道融。凤翔天兴人也。力微皇帝之远条后魏(
阙一字)宗皇帝之华绪。外劲竹桢。内(阙三字)谈元乃香象威仪。
传法则师子奋迅。心学龙树。德迈天亲。操自在之戒珠。揭
无畏之法印。貌正满月。目凝明星。(阙三字)(阙一字)寒辍餔救
馁士无放于(阙二字)(阙一字)禁于下山。转龙藏则惟精惟勤。
礼华严则一句一拜。其安禅也。情无散乱。其得定也。身不
动摇。幽明降心。(阙三字)福地祇丛(阙一字)而护法山灵(阙一字)
安人。

李艺 第 28a 页

至若神光瑞井之休祥。梵僧童子之应瑞。猫虎曳练以表
素。文字隐石以呈奇。异迹孔多。此不具载。于是(阙一字)殿(阙
二字)因山搆成。始审曲面势而工(阙一字)不瞻星揆日而事
集。将施夏屋之力。果符大壮之规。谅杍人僝功侔造化以
暗会其蒇事也。庀畚锸以凫趋鹤跃。骈(阙一字)木而电耀雷
奔。丛楹戢孖[:#AS-FBEC:●]曰以齐(阙二字)梁偃蹇以横亘。仰藻井以反
照。乘鸾铃而向风。五色比象于其间。众圣列坐俨其内。阳
闼澒洞以互曜。阴窗玲珑而焜煌。金石之所严措。络珠之
李艺 第 28b 页
所分别。香泥净鸳鸯之瓦。雨起青烟。宝网散琉璃之文。风
摇佩影。寒暑隔阂于峻宇。日月回薄于雕甍。目丽谯之峥
嵘。上干碧落。写高阁之窕窱。下戛(阙三字)井可以傍窥。烟霞
可以俯阚。宁知非睹史他之移至乾闼婆之幻游。迟想像
于万卦。第登陟于三休。岂羡夫昆崙山之九重(阙二字)陟降
已哉。我尚书成兹绀殿。必有丰碑。且地有灵踪。山稀巨石。
禅师至怀忧念。寝处无遑。乃杖策谛寻。随意垦斸。忽逢(阙
三字)中碑材砻之斲之。唯除分寸。岂非禅师之所心致。抑
尚书德感之所致也。乔智惭测海。识陋窥天。敢罄刍荛之
词。用深功德之海。乃(阙一字)铭曰。

李艺 第 29a 页

(阙二字)灵山。疏峰挟障。六天九会。并在其上。阴阳助巧。造
化资匠。如有龙鬼。岑崟肸蚃。若存圣贤。夕护朝降。(其一)恍(阙
三字)岧荛化城。(阙一字)有方广。(阙一字)来此京。(阙五字)岫峥嵘长
驱五荫。俯就三明。彤梯宝阶。普济偫生。(其二)广殿崇墉。迥出
烟外。绣楹日逼。绀瓦云霭。宝山真(阙六字)传法者。树别天籁。(
阙一字)刹垂(阙五字 其三)圣师高渺。岧然胜轮。嵌空彩阁。缭绕卿
云。梵响难到。天声易闻。谁其建之。八座当(阙一字)丰碑永传。(
阙四字其四)

李艺 第 29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