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五六 第 21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卷五五六 第 1a 页
 韩愈(十)

** 送杨少尹序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
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
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
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
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
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旁观
卷五五六 第 1b 页
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
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
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
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
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
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
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邱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
卷五五六 第 2a 页
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
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

六年冬。振武军吏走驿马诣阙告饥。公卿廷议。以转运使
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吾族子重华适当其任。
至则出赃罪吏九百馀人。脱其桎梏。给耒耜与牛。使耕其
傍便近地。以偿所负。释其粟之在吏者四十万斛不徵。吏
得去罪死假种粮齿平人。有以自效。莫不涕泣感奋。相率
尽力以奉其令。而又为之奔走经营。相原隰之宜。指授方
卷五五六 第 2b 页
法。故连二岁大熟。吏得尽偿其所亡失四十万斛者。而私
其赢馀。得以苏息。军不复饥。君曰。此未足为天子言。请益
募人为十五屯。屯置百三十人。而种百顷。令各就高为堡。
东起振武。转而西过云州界。极于中受降城。出入河山之
际。六百馀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肆耕其中。少
可以罢漕挽之费。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岁省度支钱千
三百万。八年。诏拜殿中侍御史。锡服朱银。其冬来朝。奏曰。
得益开田四千顷。则尽可以给塞下五城矣。田五千顷。法
当用人七千。臣令吏于无事时督习弓矢。为战守备。因可
卷五五六 第 3a 页
以制虏。庶几所谓兵农兼事。务一而两得者也。大臣方持
其议。吾以为边军皆不知耕作。开口望哺。有司常僦人以
车船自他郡往输。乘沙逆河。远者数千里。人畜死。蹄踵交
道。费不可胜计。中国坐耗。而边吏恒苦食不继。今君所请
田。皆故秦汉时郡县地。其课绩又已验白。若从其言。其利
未可遽以一二数也。今天子方举偫策。以收太平之功。宁
使士有不尽用之叹。怀奇见而不得施设也。君又何忧。而
中台士大夫亦同言。侍御韩君前领三县。纪纲二州。奏课
常为天下第一。行其计于边。其功烈又赫赫如此。使尽用
卷五五六 第 3b 页
其策。西北边故所没地。可指期而有也。闻其归。皆相勉为
诗以推大之。而属余为序。

** 送权秀才序

伯乐之厩多良马。卞和之匮多美玉。卓[:#AS-FE43:●]
[:#AS-FBEC:●]斗[:#AS-9061:⿰王怀]怪之士。宜乎游于
大人君子之门也。相国陇西公既平汴州。天子命御史大
夫吴县男为军司马。门下之士权生实从之来。权生之貌。
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
谐和。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阅之累日而无穷
焉。愈常观于皇都。每年贡士至千馀人。或与之游。或
卷五五六 第 4a 页
得其文。若权生者。百无一二焉。如是而将进于明有司。重
之以吴县之知。其果有成哉。于是咸赋诗以赠之。

** 送湖南李正字序

贞元中。愈从太傅陇西公平汴州。李生之尊府以侍御史
管汴之盐铁。日为酒杀羊享宾客。李生则尚与其弟学读
书习文辞。以举进士为业。愈于太傅府年最少。故得交李
生父子閒。公薨军乱。军司马从事皆死。侍御亦被谗为民
日南。其后五年。愈又贬阳山令。今愈以都官郎守东都省。
侍御自衡州刺史为亲王长史。亦留此掌其府事。李生自
卷五五六 第 4b 页
湖南从事请告来觐。于时太傅府之士。惟愈与河南司录
周君巢独存。其外则李氏父子。相与为四人。离十三年。幸
而集处。得燕而举一觞相属。此天也。非人力也。侍御与周
君。于今为先辈成德。李生温然为君子。有诗八百篇。传咏
于时。惟愈也业不益进。行不加修。顾惟未死耳。往拜侍御。
谒周君。抵李生。退未尝不发愧也。往时侍御有无尽费于
朋友。及今则又不忍其三族之寒饥。聚而馆之。疏远毕至。
禄不足以养。李生虽欲不从事于外。其势不可得已也。重
李生之还者皆为诗。愈最故。故又为序云。

卷五五六 第 5a 页

** 送石处士序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
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谷
之閒。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
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辞。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
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
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
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
卷五五六 第 5b 页
求于人。其肯为某来耶。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
不私于家。方今寇集于恒。师环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
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
以义请而彊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
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
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沐浴戒行事。
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
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
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
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
卷五五六 第 6a 页
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
敬正士。无味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
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先生
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
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
退。愈为之序云。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偫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
虽善知马。安能空其偫耶。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
卷五五六 第 6b 页
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偫无留良焉。苟无良。
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
深藏而不韨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
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
之幕下。朱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
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
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
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
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
卷五五六 第 7a 页
考德而问业焉。搢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
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
焉。岂不可也。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
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
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
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生既
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
吾致私怨于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
推其意而序之。

卷五五六 第 7b 页

** 送郑尚书序

岭之南。其州七十。其二十二隶岭南节度府。其四十馀分
四府。府各置帅。然独岭南节度为大府。大府始至。四府必
使其佐启问起居。谢守地不得即贺以为礼。岁时必遣贺
问。致水土物。大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
属弓矢。帕首裤靴迎郊。及既至。大府帅先入据馆。帅守屏。
若将趋入拜庭之为者。大府与之为让。至一再。乃敢改服
以宾主见。适位执爵皆兴拜。不许乃止。虔若小侯之事大
国。有大事。咨而后行。隶府之州。离府远者至三千里。悬隔
卷五五六 第 8a 页
山海。使必数月而后能至。蛮夷悍轻。易怨以变。其南州皆
岸大海。多洲岛。帆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控御
失所。依险阻。结党仇。机毒矢。以待将吏。撞搪呼号。以相和
应。蜂屯蚁杂。不可爬梳。好则人。怒则兽。故常薄其征入。节
而疏目。时有所遗漏。不究切之。长养以儿子。至纷不可治。
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其海外杂国。若耽浮
罗流求毛人夷亶之州。林邑扶南真腊于陀利之属。东南
际天地以万数。或时候风潮。朝贡蛮胡贾人。舶交海中。若
岭南帅得其人。则一边尽治。不相寇盗贼杀。无风鱼之灾。
卷五五六 第 8b 页
水旱疠毒之患。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
中国。不可胜用。故选帅常重于他镇。非有文武威风知大
体可畏信者。则不幸往往有事。长庆三年四月。以工部尚
书郑公为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往践其任。郑公尝以节
镇襄阳。又帅沧景德棣。历河南尹华州刺史。皆有功德可
称道。入朝为金吾将军散骑常侍工部侍郎尚书。家属百
人。无数亩之宅。僦屋以居。可谓贵而能贫。为仁者不富之
效也。及是命。朝廷莫不悦。将行。公卿大夫士苟能诗者。咸
相率为诗。以美朝政。以慰公南行之思。韵必以来字者。

卷五五六 第 9a 页

所以祝公成政而来归疾也。

** 送郑十校理序

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
集贤殿。别置校雠官。曰学士。曰校理。常以宠丞相为大学
士。其他学士。皆达官也。校理则用天下之名能文学者。苟
在选。不计其秩次。惟所用之。由是集贤之书盛积。尽秘书
所有。不能处其半。书日益多。官日益重。四年。郑生涵始以
长安尉选为校理。人皆曰。是宰相子。能恭俭守教训。好古
卷五五六 第 9b 页
义施于文辞者。如是而在选。公卿大夫家之子弟。其劝耳
矣。愈为博士也。始事相公于祭酒。分教东都生也。事相公
于东太学。今为郎于都官也。又事相公于居守。三为属吏。
经时五年。观道德于前后。听教诲于左右。可谓亲薰而炙
之矣。其高大远密者。不敢隐度论也。其勤已而务博施。以
已之有。欲人之能。不知古君子何如耳。今生始进仕。获重
语于天下。而慊慊若不足。真能守其家法矣。其在门者。可
进贺也。求告来宁。朝夕侍侧。东都士大夫不得见其面。于
其行日。分司吏与留守之从事。窃载酒殽。席定鼎门外。盛
宾客以饯之。既醉。各为诗五韵。且属愈为序。

卷五五六 第 10a 页

**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

今之天下之镇。陈留为大。屯兵十万。连地四州。左准右河。
抱负齐楚。浊流浩浩。舟车所同。故自天宝以来。当藩垣屏
翰之任。有弓矢鈇钺之权。皆国之元臣。天子所左右。其监
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曜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
然后为之。故我监军俱公。辍侍从之荣。受腹心之寄。奋其
武毅。张我皇威。遇变出奇。先事独运。偃息谈笑。危疑以平。
天子无东顾之忧。方伯有同和之美。十三年春。将如京师。
卷五五六 第 10b 页
相国陇西公饮饯于青门之外。谓功德皆可歌之也。命其
属咸作诗以铺绎之。

**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

其行异。其情同。君子与其进可也。令纵。释氏之秀者。又善
为文。浮游徜徉。迹接天下。藩维大臣。文武豪士。令纵未始
不褰衣而负业。往造其门下。其有尊行美德。建功树业。令
纵从而为之歌颂。典而不谀。丽而不淫。其有中古之遗风
与。乘閒致密。促席接膝。讥评文章。商较人士。浩浩乎不穷。
愔愔乎深而有归。于是乎吾忘令纵之为释氏之子也。其
来也云凝。其去也风休。方欢而已辞。虽义而不求。吾于令
卷五五六 第 11a 页
纵不知其不可也。盍赋诗以道其行乎。

** 张中丞传后叙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
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
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远虽材若
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
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
卷五五六 第 11b 页
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
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
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
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
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
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
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
卷五五六 第 12a 页
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
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
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
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馀。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
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
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彊兵坐而观者相
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
淫辞而助之攻也。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閒。
卷五五六 第 12b 页
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
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
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彊留之。具食与乐。
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
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
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
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
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
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卷五五六 第 13a 页

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敢不死。即不屈。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
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
馀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
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馀。须髯若神。尝见嵩读
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
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
卷五五六 第 13b 页
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
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
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
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
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縳巡等数十人坐。且将
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
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
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
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閒。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閒。武
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卷五五六 第 14a 页

**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与众乐之之谓乐。乐而不失其正。又乐之尤也。四方无斗
争金革之声。京师之人。既庶且丰。天子念致理之艰难。乐
居安之閒暇。肇置三令节。诏公卿偫有司。至于其日。率厥
官属。饮酒以乐。所以同其休。宣其和。感其心。成其文者也。
三月初吉。实惟其时。司业武公。于是总太学儒官三十有
六人。列燕于祭酒之堂。[:#AS-82F9:⿰樽]俎既陈。肴羞惟时。盏斝序行。献
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与与如
卷五五六 第 14b 页
也。有一儒生。魁然其形。抱琴而来。历阶以升。坐于[:#AS-82F9:⿰樽]俎之
南。鼓有虞氏之南风。赓之以文王宣父之操。优游夷愉。广
厚高明。追三代之遗音。想舞雩之咏叹。及暮而退。皆充然
若有得也。武公于是作歌诗以美之。命属官咸作之。命四
门博士昌黎韩愈序之。

** 荆潭唱和诗序

从事有示愈以荆潭唱和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
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
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
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今仆射
卷五五六 第 15a 页
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
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
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
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釐分寸。铿锵发金石。幽感鬼
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
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从
事曰。子之言是也。告于公。书以为荆潭唱和诗序。

** 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韦侯昔以考功副郎守盛山。人谓韦侯美士。考功显曹。盛
卷五五六 第 15b 页
山僻郡。夺所宜处。纳之恶地。以枉其材。韦侯将怨且不释
矣。或曰不然。夫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若不
可生者。岂韦侯谓哉。韦侯读六艺之文。以探周公孔子之
意。又妙能为辞章。可谓儒者。夫儒者之于患难。苟非其自
取之。其拒而不受于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霤。其容而消
之也。若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其玩而忘之以文辞也。若
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鸣。虫飞之声。况一不快于考功盛山
一出入息之閒哉。未几。果有以韦侯所为十二诗遗余者。
其意方且以入溪谷。上岩石。追逐云月。不足日为事。读而
卷五五六 第 16a 页
歌咏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不知其出于巴东以
属朐䏰也。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
人。侍讲六经禁中。(处厚)和者通州元司马(稹)为宰相。洋州许
使君(康佐)为京兆。忠州白使君(居易)为中书舍人。李使君(景俭)
谏议大夫。黔府严中丞为秘书监。温司马(造)为起居舍人。
皆集阙下。于是盛山十二诗与其和者。大行于时。联为大
卷。家有之焉。慕而为者将日益多。则分为别卷。韦侯俾余
题其首。

** 石鼎联句诗序

卷五五六 第 16b 页

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
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
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
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
之若无人。弥明忽轩衣张眉。指炉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
诗。能与我赋此乎。刘往见衡湘閒人说。云年九十馀矣。解
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实能否也。见其老。颇貌
敬之。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
传于喜。喜踊跃即缀其下云云。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
卷五五六 第 17a 页
而已乎。即袖手竦肩。倚北墙坐。谓刘曰。吾不解世俗书。子
为我书。因高吟曰。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初不似经意。
诗旨有似讥喜。二子相顾惭骇。欲以多穷之。即又为而传
之喜。喜思益苦。务欲压道士。每营度欲出口吻。声鸣益悲。
操笔欲书。将下复止。竟亦不能奇也。毕即传道士。道士高
踞大唱曰。刘把笔。吾诗云云。其不用意而功益奇。不可附
说。语皆侵刘侯。喜益忌之。刘与侯皆已赋十馀韵。弥明应
之如响。皆㯋脱含讥讽。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
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道士
卷五五六 第 17b 页
奋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
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书讫使读。读毕谓二子曰。章
不已就乎。二子齐应曰。就矣。道士曰。此皆不足与语。此宁
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
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吾语亦不当闻也。
吾闭口矣。二子大惧。皆起立。床下拜曰。不敢他有问也。愿
闻一言而已。先生称吾不解人閒书。敢问解何书。请闻此
而已。道士寂然若无闻也。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即退就
座。道士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须。

卷五五六 第 18a 页

曙鼓动鼕鼕。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觉。日已上。惊顾。觅道士
不见。即问童奴。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奴
怪久不返。即出到门觅。无有也。二子惊惋自责。若有失者。
閒遂诣余言。余不能识其何道士也。尝闻有隐君子弥明。
岂其人耶。韩愈序。

** 郓州溪堂诗序

宪宗之十四年。始定东平。三分其地。以华州刺史礼部尚
书兼御史大夫扶风马公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镇其
卷五五六 第 18b 页
地。既一年。褒其军号曰天平军。上即位之二年。召公入。且
将用之。以其人之安公也。复归之镇。上之三年。公为政于
郓曹濮也。适四年矣。治成制定。众志大固。恶绝于心。仁形
于色。竱心一力。以供国家之职。于时沂密始分而残其帅。
其后幽镇魏不悦于政。相扇继变。复归于旧。徐亦乘势逐
帅自置。同于三方。惟郓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
水。恃以无恐。然而皆曰。郓为虏巢且六十年。将彊卒武。曹
濮于郓。州大而近。军所根柢。皆骄以易怨。而公承死亡之
后。掇拾之馀。剥肤椎髓。公私埽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
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若幽镇魏徐之
卷五五六 第 19a 页
乱。不扇而变。此功反小。何也。公之始至。众未孰化。以武则
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惫心罢
精。磨以岁月。然后致之。难也。及教之行。众皆戴公为亲父
母。夫叛父母。从仇雠。非人之情。故曰易。于是天子以公为
尚书右仆射。封扶风县开国伯。以褒嘉之。公亦乐众之和。
知人之悦。而侈上之赐也。于是为堂于其居之西北隅。号
曰溪堂。以飨士大夫。通上下之志。既飨。其从事陈曾谓其
众。言公之畜此邦。其勤不亦至乎。此邦之人。累公之化。惟
所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不亦休乎。昔者人
卷五五六 第 19b 页
谓斯何。今者人谓斯何。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
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于道也。乃使来请。其诗曰。
帝奠九㙻。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閒。及我宪考。一收
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公来尸之。人始未信。公不饮食。
以训以徇。孰饥无食。孰呻孰叹。孰冤不问。不得分愿。孰为
邦蟊。节根之螟。羊很狼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摩手拊之。
箴之石之。膞而磔之。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谓公吾父。孰违
公令。可以师征。不宁守邦。公作溪堂。播播流水。浅有蒲莲。
深有蒹苇。公以宾燕。其鼓骇骇。公燕溪堂。宾校醉饱。流有
卷五五六 第 20a 页
跳鱼。岸有集鸟。既歌以舞。其鼓考考。公在溪堂。公御琴瑟。
公暨宾赞。稽经诹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溪有[:#AS-FEED:●]
[:#AS-FBEC:●]宾菰。有龟有鱼。公在中
流。右诗左书。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