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三四 第 2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四

卷五三四 第 1a 页
 李观(三)

** 上贾仆射书

观江东一布衣耳。客游长安五年。以文艺求容。而无特达
之操。籍甚之名。固不当以干王侯大人。言天下之事也。然
窃闻閤下光大含宏。博采兼览。隤然渊乎。焯烁今古。言仁
义则天下莫不宗之。道权谋则天下莫不先之。若礼智忠
信温良易简之德。天下莫不称焉。诚哉閤下生人之杰者
也。若閤下忧国忘家安人君。宏道遗物。与时不争。则天下
一人而已。诚哉閤下戴盛名负盛德者也。然閤下于藩之
卷五三四 第 1b 页
事。则既闻之矣。来朝之事。则如何哉。陈何利宜。以补天下。
进何计谋。以光朝廷。閤下此来。其有意乎。不然。何人望之
不浅也。今天下不为不安矣。朝廷不为不盛矣。君臣不为
不和矣。运命不为不乐矣。是知将谏者难其说。将计者难
其词。自非方伯元侯及三公纯仁硕德之臣。从容对扬。终
朝移时。则何能发其深虑。规其长图于人君哉。今天下所
务所劳所费者。在边在兵在食也。为忧也。为患也。弗可弗
虑。思之于危。则无所及巳。知谋始固终。斯为时也。且夫守
卷五三四 第 2a 页
边。要在乎兵。所以养兵。要在乎财。所以生财。要在乎民。所
以养民。要在乎政。然则政为民之命。民为财之资。则财为
兵之府。兵为边之守。其相藉如此之大也。其可忽邪。閤下
之至以来。亦常与人君语及此乎。不可不思也。何者。以閤
下方镇大臣。入觐于王。上下勤望。思有所助也。今则罔闻。
即以已乎。伏惟閤下虑之。且今军食重务。安危至道。君臣
计谋。天下性命。惟居大官享大禄之臣所得共之也。閤下
岂不谋哉。夫贫贱固陋之士。尚日夜齐咨。思有所计。则閤
下去就。岂容易哉。今厎宁东方。属在閤下。朝廷去就。则已
卷五三四 第 2b 页
明矣。伏惟閤下必有所计而后已也。孰敢不幸。观方欲进
谒旌麾。申露心款。厥路无由。日惧未察。辄先以短书。藉以
为便。若有可嘉。庶垂引遇。企踵穷居。伏俟还命。

** 上梁补阙荐孟郊崔宏礼书

观辞违盛德。旷阻拜跪。自始及今。三改其时。方寸之心。戴
慕何穷。但以久寓之身。无所取资。故或丏于北。或游于南。
秋夏逍遥。途极还东。业不增旧。文不加新。将往拜见。愧无
所容。终乃因循。惧日至疏。执事方擅名于时。出入两宫。上
悦对问。外内公卿无疑议。无间言。斯乃前汉贾谊王褒之
卷五三四 第 3a 页
徒弗及也。岂复能思观之在天下窃窃哉。然观尝以未成
名前。高见揄扬。远迩之人。以观为执事门生。然作公门生。
当人此言。岂曰易乎。岂曰荡乎。诚敢望耶。诚不敢望耶。然
每思念士有胜己者。而上荐之执事。以恃知德之深也。常
用为心。今有孟郊者。有崔宏礼者。俱在举场。静而无徒。各
以累举。可嗟甚焉。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二。其有平处。
下顾两谢。崔之文。鸿健宏深。度中文质。言之他时。必得老
成。言之今日。粲然出伦。执事导之辈流。于观日深矣。故得
言。今辄以二子之文布之下风。执事岂以为党乎。盖良匠
卷五三四 第 3b 页
之明。有所无由而见者。二子之美。有所无从而求者。盖以
慕举尔所知遗其友之言。慕之多。以至不量力也。其孟子
之文奇。其行贞。其崔子为文。如适所陈。为行则磊落不常。
俱非苟取是之人也。特惟哲匠执而匠之。引而涂之。未若
观之愚也。尝望处分维摩诘赞。初若不安。应命乃迟。方今
励精。上或可观。

** 八骏图序

予尝闻周穆王八骏之说。乃今获览厥图。雄凌趫腾。彪虎
文螭之流。与今马高绝悬异矣。其名盗骊蜚黄騕袅白羲
卷五三四 第 4a 页
之属也。视矫首则若排云。视举足则若乘风。有待驭之状。
有矜偫之姿。若日月之所不足至。若天地之所不足周。轩
轩然。嶷嶷然。言其真也。实星降之精。思其发也。犹神扶其
魄。轼者如仙。御者如梦。将变化何别哉。世说周穆王驾八
骏。日会王母于瑶池。从偫仙而游。按山海经云。昆崙山去
中国三万里。乃非虚说也。而不知其所从得之。厥神是生
为之用欤。何古无其匹欤。图之首有褚公遂良题云。秦汉
传之。降于梁隋。至于皇唐。不泯厥迹。卓尔昭然。奇哉信乎。
苟今考之于古。则人大笑矣。求之于时。则旷世矣。由是知
卷五三四 第 4b 页
物有同者不必良。有异者不必否。或虑观之者昧。故为序
以表焉。

** 浙西观察判官厅壁记

观闻国朝置观察判官故事于今之老成人。则曰迩乎哉。
乃本而言之。厥自兵兴。上忧天下列郡无纲纪文章。是用
命忠臣登车为观察使。而镇抚其民人。今来亦三纪于兹。
古者所谓出连城守。今则大者或十数城。或七八城。小者
或四五城。观其所以。察其所由。使乱不得长。使理不得渝。
犹川之有防。犹户之有枢。其系厚矣。其临高矣。其下宾佐。

卷五三四 第 5a 页

实有常任。其大者曰观察判官一人。谋以济美。佐以成能。
必求贤者。礼而居之。无则阙如。不苟其人。允矣乎浙右之
疆。包流山川。控带六州。天下之盛府也。国之盈虚。于是乎
在。太原王公廉察之七年。署监察御史李公士举为观察
判官。公从事浙右。十有馀年。能事备乎游章。光烈灼乎简
书。始从韩公。多辨疑狱。多释冤囚。疑似得昭。纠纷得宁。四
方翕然。籍甚于公。后从王公。盛德日新。六州人殷。奸宄易
容。民不淳良。吏不廉清。无日无之。公乘轺车。日往月还。剖
卷五三四 第 5b 页
断善恶。明白可观。六州之士。为颂作歌。天下名贤。罕不咨
嗟。九年冬。苏州刺史有丁忧去官。连城命公来抚吴。德化
憸人。如春之和。吴人乐康。嗟乎。夫有其任。无其事。十有八
九。岂虚耳哉。非其任。有其事。如公之作者。百无一二焉。议
者以为视公之为佐。可谓忠于佐矣。视公之断狱。可谓敏
于狱矣。视公之理人。可谓达于理矣。谅哉。有以颂连城之
表贤。有以见吴人之多幸。有以见李公之攸宜矣。从侄观
拜命而书。愧为公羞。九年十一月十四日记。

** 常州军事判官厅壁记

常州列郡也。天下有紧。我居其一焉。军事亟务也。天下有
卷五三四 第 6a 页
三。我备其属焉。于是求厥人。任厥事。观厥能。不亦难乎。则
汝南袁德师。今在选焉。夫三军称帅。万夫之望。诚不若也。
其于辑睦。亦何贰焉。夫大臣开幕。多士委质。诚不若也。其
于裨补。亦何贰焉。袁生恢恢然。晢晢然。宽而有纪。明而无
邻。行饰以贞。言饰以温。始韦公以给事匪躬之故。出釐是
邦。生方尉于义兴。褒然见嘉。乃殊常寮。军事之机。议之堂
上。军事之宜。开之府中。诚旧制也。韦公答其人以礼。盛其
居以华。扬其智以文。美焉哉。韦公遇生以善。生报韦公以
诚。某尝闻生南阳公之孙也。夫维嵩之于天下。非常之山
卷五三四 第 6b 页
也。黄河之于地中。非常之川也。南阳之于时。非常之人也。
嵩以乔天盖之。河以流地载之。南阳大忠。以子孙嗣之。六
年冬。皇帝郊昊天。理百神。修废继绝。求旧惟新。生以寻南
阳之孙。一命兹官。九年冬。复命袭爵南阳公。某以为古人
曰。赏延于世。又曰。善人虽十世。犹将宥之。其是之谓也。是
年十一月。某赴京师。自苏州至常州。会袁生引厅前轩。如
翚斯飞。植竹新栏。如凤斯食。乃白府公留为记。韦公驩然
不见逆。且自天下称兵。三四十年间。拥旄曰使持节。曰州
使。曰节度。曰团练。有副使判官。大历中。宰臣常公以为费。

卷五三四 第 7a 页

不能去其大。而去其细。乃罢团练。今之军判官犹是也。命
某记书其事。实始于今。请以生之官氏冠乎将来。非以媚
生也。愿以光乎非常之人之后也。记之年月。在乎记中。

** 道士刘宏山院壁记

新定刘法师。大汉之遐裔也。老氏间气。性识冲厚。体貌魁
岸。弱龄味道。雄节迈古。淮海胜景。无不绵历。内蕴研精茹
术。历载三纪。虽形存方内。而神泊太素。天机不浅。积学所
运也。可与董奉抵掌。葛洪拍肩。先生以至德三载。束身制
卷五三四 第 7b 页
度。配住兹观。岿然端居。烟霞排空。松桂满目。抗出尘之想。
秉超世之操。无何。大历之初。绿林狂寇。作祸斯邑。居人万
户。冰裂瓦解。暴骸骨于郊野。注膏血于丘壑。桃源化为战
地。羽客倏以蓬转。先生乃披霓裳(阙一字)丹诀。将适南岳。途
经鄱阳。先相国第五琦时左迁鄱阳守。其人廊庙之柱石。
帝王之股肱。波澄万顷。壁立千仞。先生于是植杖以请谒。
一见而敛衽。再见而倒屣。忘言相契。志意偶合。于时先生
法播南楚。声动人偫。故江西连帅路嗣恭。其人寥廓之劲
翮。铦钢之利器。忠信亚前史。文武表前代。虽受年不永。可
与三杰并骛。复雅重黄老。尊崇虚无。始闻先生。望风委质。

卷五三四 第 8a 页

先询以简礼。后聘以车乘。服门人之礼。约方外之游。如是
未几。路公归朝。先生汛若不系之舟。亦厌凡境。大历十三
年。旋此旧迹。未盈数岁。陵谷殊状。亲戚耆宿。沦丧略尽。所
止堂宇。荆棘生焉。阒其仪像。埃尘磨灭。寒叶坠于灌木。山
鬼聚于丛薄。先生顿足而四顾。揽涕而兴叹。惜驰光于过
隙。念往事于馀烬。乃假村闾丁壮。戮力芟剪。板筑颓址。扫
除崩榛。构长庑以梓漆。饰危殿以赪素。激引元旨。招携道
流。先生乃于其观西南隅独立高堂。智者与议。良工操斤。
卷五三四 第 8b 页
凭山建基。凿石开户。垦硗确以植灵苗。拨峥嵘以树修竹。
苔駮竹径。风吟步虚。岩生夏云。林散秋色。先生方据梧长
啸。煮茗留客。且我所贵者隐。隐所贵者道。道以隐而含耀。
隐以道而无闷。玩是幽处。得非仙府。不必瀛洲方丈。乃为
绝境。先生自然以得真。依真以养生。潇洒无事机。恬淡无
戚容。高谈能离坚。放意能了空。噫嚱。老庄之微言。先生决
之如叩钟。人间荣位与多财。先生视之如浮云。是以天子
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或所与遇者。其唯纵古之士。遁俗之
人在乎。昔元宗之有天下。得道之统。垂五十载。亿庶辑睦。
四夷亦宁。自后国家多故。皇帝旰食。二教稍弭。兵符竞趋。

卷五三四 第 9a 页

深虑是法不可振。兹二教者。三界之根柢。偫生之雨露。使
匹夫取舍。亦有损益。用之于上。其可废乎。窃悲大块劳我
以声色。要我以名利。未果握先生之手。登先生之堂。然不
死之术。愿与共有。临壁抽思。以旌善人。某年月日记。

** 邠宁庆三州节度飨军记

朗宁郡王张公。拥七尺之节。临三州之师。牧我邠荒。藩我
雍疆。德迈乎龚黄。声称乎四邻。戎无南侵。国无西忧。师严
民釐。封守晏如。圣上闻之。曷尝不负扆而咨之。因乃宠以
卷五三四 第 9b 页
彤弓。嘉以墨书。乃慰乃止。曷日而无哉。于是仗钺总戎之
臣。咸望公而欢。惧无能称。于维朗宁之卒。已仗诚而言曰。
获拜锡之光。圣上之宠崇朗宁。足以励不戮力之臣。然斯
事也。君臣之殊尤。敢不述之而已焉哉。越春王二月。河澌
未流。东风始凑。优柔委蛇。被公军容。公曩奉诏亲率师。备
胡乘虚。君命未复。不自议还。虽阃外得专。亦大有所不专
也。于是军吏之职事者。进复于戏下曰。旧以是月赏功息
勤。惠老及疾。哀死及孤。厥死无怨。厥生而愉。所以数军实。
赉师徒。实旧典也。违之不孚。公从之。乃练令辰。豁连城。鼓
于四门。旆于四墉。日既登。尘不腾。穷阴闭。淑气升。军声欢
卷五三四 第 10a 页
康。储舆雷硠。翕乎万民。凑乎氐羌。空山之木春。近塞之草
芳。朗宁乃鸠文武之吏。列而为行。东面向阙而再拜。如蒙
上之命命之。然后申号而惠周。升堂而泽溥。贲育之伦。列
于军之宇。校师之士。次于军之堂。进如风行。坐如云屯。旌
旗蔽日。刀戟交光。公于是众食而食。众安而安。士尽感之。
优用醉饱。而御酒肴。是日飨军。无[:#AS-886A:●]乐。无乱音。右金鼓。左
羽旄。所以奋武之烈。壮军之容。其馀管磬之欢。弦匏之繁。
罔不合奏节。谐雅音。俾三军之士。毅其气。和其心。偫羌之
长。释我俘。归我侵。少壮重锐。老疾讴吟。祲化为祥。虏趋为
卷五三四 第 10b 页
擒。洪矣伟矣。朗宁之理。明德遐被者乎。乃知夫致飨者不
止乎味。张乐者不止乎声。仁可以硕其肤。和可以齐其情。
故朗宁之飨士。兼以仁和被之。岂以膻腥猗之哉。武有七
德。朗宁其由二三焉。于时岁纪协洽。国家郊祀之明年。观
布衣来游。宾公之筵。宗盟兄侍御史益。有文行忠信。而从
朗宁之军。恶偫小之日取媚也。故不自书。命观书之曰。子
之文直。长于记事。益知之。乃题曰邠宁节度飨军记。

** 晁错论

观读汉史。见景帝杀御史大夫晁错。以姑息吴王濞。痛非
卷五三四 第 11a 页
其罪也。故直笔以议。按错颍川人。起于诸生。事文帝为太
常掌故。以英词射策。累擢为中大夫。及景帝即位。极言献
替。未尝不忠于心。乃命副丞相。错所以推心不顾。思永汉
室。而患诸侯侈大。上书请削其土。是用剪其叶而固其本
也。度错之志。岂有负汉哉。原吴濞之反诚有由。然间人骨
肉而塞小忿。自非上达。能不生怨。怨端既立。臣节安附。欲
无为逆。终不可得已。盖以南方富殖。而诸夏初乂。狂夫为
计。料胜一举。遂摇长舌。交搆七国。借诛错为名。景帝无非
常之见。而听乱臣一说。乃斩错不问。冀在纾难。而七国之
卷五三四 第 11b 页
兵。曾不少减。足以察其来不为错明矣。且袁盎与错。宿不
相善。况景帝岂不知二臣之不叶。而听偏议。是为臣报隙
也。若宗社何。及邓公吴还。乃歔欷长悲。益为天子之羞尔。
始高帝封濞于吴。以诫东南之必乱。于时岂有错削地之
议。盖天之历数有理乱也。脱使无梁国以绝其道。无条侯
以耀其武。则秦之鹿复骇。盎之肉可食。初错介然孤立。指
画高议。大臣疾。小臣怖。人人束约。各欲倳刃。其父知其必
戮也。而深病之。错曰。所以尊君上。安宗庙。父曰。刘氏安。晁
氏危矣。吾不忍见祸及。先祸死矣。噫。史臣责错之父不逮
卷五三四 第 12a 页
赵括母。何其鄙也。夫赵括持必败之势。而母言于赵王。不
可使将。及括失律。母以先见获宥。晁错用至忠之略。与必
败之势异也。其父虽惧祸至。奈其子所筹。国之大事也。且
使括母言之。足称明妇人也。使错父言之。是沮其子为忠
也。孰可拟议。或人有复言。错忠则有矣。而智不足。愚则不
尔。夫忠所以补君。智所以济身。苟图济身。则忠有不遂。忠
有不遂。是臣不臣。亦何生为。贼由袁盎。昧在景帝。非智之
短。时不与也。古云直木先伐。愚智何足道哉。

** 辨曾参不为孔门十哲论

卷五三四 第 12b 页

论曰。客有言曰。仲尼圣人也。曾参孝子也。十哲皆仲尼门
人也。察其能孝于家。能忠于君。能友于兄弟。能信于友朋。
可以临事。可以成章。故加其美目也。而曾参虽不闻兼此
数者。乃其近者小者。而仲尼区别四科。前后十哲。曾参不
与者何也。主人对之曰。噫。非仲尼于此异也。四科十哲之
名。乃一时之言也。非燕居之时。门人尽在而言也。于时仲
尼围于陈。畏于匡。曾参不在从行之中。故仲尼言在左右
者。扬其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皆可邀时之遇。行己之材不
得者。是以美而类之。伤而叹之。非曾参不当此数子也。使
卷五三四 第 13a 页
曾子于时得与数子从行。则仲尼之圣。不遗参之孝。不后
冉伯牛仲弓之目也必矣。客于是称谢而退。或者止之曰。
客之问。知其一未知其二。主人对。得其细未得其大。且仲
尼抱至圣之德。值多难之代。周游栖迟。不遇天下。仕鲁不
终聘。过宋伐树。之卫不用。适楚逢患。而四科之徒。未尝离
其起居。阙其弦诵。不以师道穷而曰妨已之进。不以身之
私而越去。终日温温孜孜。提携负荷。从其行止。如手足羽
翼。时仲尼有仁思德虑未言者。颜回辄发之。故谓之德行
矣。仲尼言有所陈未达。而端木赐辄达之。故谓之言语矣。
卷五三四 第 13b 页
子路勇毅果正之士也。侍仲尼而不善之道不得入焉。故
谓之政事矣。子游子夏之文。春秋之外。得与仲尼论之。故
谓之文学矣。故数子居则讲仲尼之道。行役则任仲尼之
事。而曾参安则在焉。患难则未尝有用焉。且夫孝者。人性
常然也。不至者非人也。参苟至之。乃得为人矣。夫何异也。
且十哲之徒。孰有非孝乎。而曾参独以有孝之名。加其数
子之长。故不得与之同目也。何谓不在从行之中而遗之
也。夫孝者不止于家也。事君慎其事。忠其命。乃孝也。事师
聘其道。敬其事。乃孝也。不去危即安。不冒利背谊。乃孝也。

卷五三四 第 14a 页

而参不敬其事矣。不能冒义背利矣。乃孝其孝矣。非孝也。
子从儒守学。宜识所言。何言之介也。主人拊几而起曰。尔
之辨则辨矣。如何。斯可谓攻乎异端。斯害也巳。

** 谒夫子庙文

世载儒训者。陇西李氏子观。正词为洁。执洁为奠。恪以上
荐。桓拨之十有三祀。孟秋之月朔。修冕带。问庙而入。再拜
两柱之下。乃退伏而称曰。于皇夫子之道之德。与天地同
施。与日月并明。乃圣乃神。炳乎典谟。惟王者得之以事神
卷五三四 第 14b 页
使民。庶人得之以不失其死生。诸侯得之以事天子。卿大
夫得之以保禄位。怨灾不及其身。四时得之而序行。天下
得之而大同。然则天地神人之事昭乎。夫子之道之德也
至矣。何小子之所窃叹焉。斯叹也。其惟来学乎。其惟乞灵
乎。曰。某不敢然也。且夫礼乐浃于明。夫子之善道也。斯可
谓以学矣。鬼神瞰于幽。夫子之明灵也。斯可谓以敬矣。孰
敢舍道而来学。黩敬而乞灵者乎。于是再拜而起。徊翔而
观。章施足徵。像设无諠。我庙俎豆。我王衣冠。夫子得之。亦
无愧言。七十之徒。亦公亦侯。外如君臣。内实讨论。烝烝小
子。思得其门。夫子圣人。天锡元精。其未生也。若超然神游。

卷五三四 第 15a 页

与两气俱存。其既生也。遇三季之会。飘飖湮沦。弦歌之音。
拊而不和。仁义之图。卷而靡陈。及相鲁而有喜色。去宋而
曰桓魋其如予何。圣人之穷。乃有如是也耶。噫。俾夫子生
于尧之代。尧必后舜而先夫子。生于舜之代。舜必先夫子
而后禹。圣人得时化可知也。如舜禹生于夫子之年。则不
过守于畎亩之中。安有夫子之教。垂于无穷。若今日之澶
漫者乎。惟夫子生实陪臣。殁乃王爵。有圣德也。惟纣生实
殷辟。死曰独夫。有逆德也。惟爵谥在德。惟德有圣有逆。惟
卷五三四 第 15b 页
圣逆在人。不在于尊。呜呼夫子。圣人之极欤。凤鸟不至。无
其时也。秦人烧书。文之衰也。唐帝爵王。德之兴也。惟夫子
之德。洎唐之德。永而能安。古而更新。降康下民。夐有烈光。
讫无间然。小子忡忡慄慄。拜奠而出。匪作匪述。

** 泾州王将军文

有泾人告我曰。虏侵泾州。去城六十里。泾军陷围。固无藩
篱。脱有走飞。有王将军。虽实泾师。别戍而来。奋少击众。提
急赴危。身先其兵。兵后其私。张旗为风。伐鼓为雷。风雷之
威。壮哉鼓旗。全泾军如云回。破虏阵如山开。然后创痛还
奔。戎丑残摧。将军犹杀敌不穷。骇怒疾驰。遂没于沙埃。吁。

卷五三四 第 16a 页

少卿生降。苏武老归。窦宪出师。曷如将军之亡哉。主上闻
之。赠官汾州。赏则厚矣。我窃悲焉。悲赏出死后。用失生前。
天下之有。用不得闻。故多败殁。上之执赏。死而加之。利为
空名。繇是将军之伦。何尝劝焉。泾州之师。何尝保焉。苟圣
人用人。一如将军。斧钺之雄。征镇之类。则将军无偾尸。泾
州无陷围。亦可知矣。惜昔兵微用卑。以至于是焉。于戏伤
哉。

** 斩白蛇剑赞

卷五三四 第 16b 页

吁。审厥剑。在昔天地之灵器也。而莫我敢知。汉皇得之初。
其天成乎。其神造乎。其人为乎。何乃出而逢经纶。用而会
大人。斩白帝于泽。升赤龙于云。然后安绎骚乎荒屯。作之
臣。作之君。丰雄倜傥。若斯之不测耶。亮惟天地革而大人
用。灵器化成。肆能前人而谋。先鬼而灵。托三尺之质。扶堪
舆之倾。非楚金工之能名天讨圣作也。亶乎哉。夫周之衰
也。天子孤。外臣强。而不有用之者。时不可匡也。周之末也。
天下哀恫。磔为七雄。而不有获之者。人不足与也。秦皇帝
鲸鲵偫豪。噬嗑六合。而不得宝之者。德不足终也。逮秦上
渎于神。下毒于民。人神兴妖。上下轧秦。是剑将翼大人而
卷五三四 第 17a 页
运天下也。宜其如虎貔。如蛟螭。或啸在谷。或飞在涯。故汉
皇卒然攘袂而得之。于是仗之而行。向之而威。日月照临。
星辰发挥。楚之以负。秦之以危。是日月天地之灵器。所以
嬴项授之倒持哉。后代宝之。历中兴魏晋已还。无德于民。
灵器不能久安。张茂先见飞而去。或以为龙。于是绝矣。有
知言者非之曰。夫人事有穷。神物无方。曷知非得于此。失
于彼。汉皇所以昌。齐宋梁魏所以亡也。然数国者。享年不
长。其剑亟去却。犹三代之鼎。九州之险。不可以昏乱而守。
况穷化极灵。而隐见计之乎。然苟以至神推之。则未尝遗
卷五三四 第 17b 页
于圣人矣。繇是黄帝得之诛蚩尤。周武得之戮殷辛。汉得
之而斩白蛇。唐得之而革隋乱。则是器也。神而应用。用靡
王。非刑刑之谓也。其惟圣人而已。

** 妄动箴

动出乎妄。静以制之。静不可终。终违其时。顾道非远。妄动
则远。道以处我。我孰能反。利往则施。无庸则卷。合于一致。
何妄能损。天一地二。三光飘飖。无恒流行。万物则妖。大化
孕人。人有成性。动牵于妄。妄亦斯竞。惟天之大。而世作镜。
下颐人心。如环无端。食其游词。共叔自残。刘歼英韩。楚灭
卷五三四 第 18a 页
子干。五者实妄。不妄必完。妄由动生。动以妄奸。能以义胜。
动归乎安。晋文教战。一战民悦。勾践泣雠。再战雠雪。知几
不殆。妄动斯折。二国尚然。况一夫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