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李观(一) 第 2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李观(一) 第 1a 页

* 李观(一)


观字元宾。检校吏部员外郎华从子。贞元中举博学宏词。
授太子校书郎。卒年二十九。

** 高宗梦得说赋(以恭默思道帝赉良弼为韵)


殷之哲王。唯政是恤。夜分而寝。梦获良弼。虽神悸而若惊。
冀形求而勿失。爰徵营匠。刻乎独见之真。乃俾庶僚。访其
李观(一) 第 1b 页
唯似之质。当厥梦也。神驰无方。未讫永夕。如跻彼苍。恍其
神兮以浮。偃其体兮若亡。形接乃梦。斯人甚良。侧身徘徊。
于已之傍。将举趾以趋附。又伸眉而抑扬。言霏霏而无瑕。
目矎矎而有光。观其仪可用为列辟之式。察其志不独称
百夫之防。升降咸若。周旋允臧。寂乎昭昭。既寝不忘。斯后
克明。承天之赉。谓济川之器。而投足不濡。履大觉之端。而
游梦无阂。其中荡荡。其表暧暧。虽助用理于一人。实候清
平于千载。于是武丁梦于宫而上与天通。傅说筑于外而
中合神契。持缗向老。谅殊渭水之涯。负畚将疲。久困傅岩
之际。说匪丁而空山长往。丁匪说而大位斯替。如鱼水之
相因。保君臣之双丽。惟说也。策名归主。惟丁也。受命于帝。

李观(一) 第 2a 页

帝何言哉。邈以元造。阴推吉士。以佐有道。说之居兮山之
幽。云峨峨兮水浩浩。彼人兮何斯。歘中心兮梦之。如渴兮
在兹。如饥兮在兹。想遗眷兮索隐。抚空怀而叹思。思之未
得。端扆沈默。其梦也则诚。其寤也则惑。其收之于野。而寄
之以国。有唐时雍。上明下恭。君与之同日。臣与之比踪。事
不惟旧。今之斯从。斐而成章。有愧雕龙。

** 钧天乐赋(以上天无声昭锡有道为韵)


李观(一) 第 2b 页

异哉天地之乐。其可闻乎。美矣盛矣。神夫至夫。谓其有不
见其有。谓其无不见其无。是惟德盛者能感。匪词工者足
愉。故昔秦穆之寐也。去乎人閒。即乎天上。豁如有遇。杳若
无妄。大音嘈兮交作。上帝俨以延望。百神纷纭而齐赴。万
变合沓而殊状。日月正其东西。星辰分其背向。乃有地祗
上谒。天仙下朝。奕奕翩翩。霓裳羽盖之荐集。砰砰磕磕。撞
钟击鼓之相嚣。舞之者傞傞而中节。歌之者泄泄而匪骄。
其疾武足畏。其徐文足昭。遇之以神。殊季札之观鲁。乐而
忘味。类宣尼之听韶。是知穷深极厚。于何不有。罕究其真。
莫寻其首。德声及于无外。协气积于虚受。骇矣乎乐以和。
和之至而天用作。天之神而乐克宣。其动也与元气迭运。

李观(一) 第 3a 页

其静也与太虚相全。噫乎哉不可阶升者天道。但见夫乘
虚蹑浩。乍如周文之梦。实异季路之祷。获睹天乐之和罗
神工之击考。是天之所合。道不虚行。九奏未终。初疑八佾。
三叹既退。方异六英。徒观夫镗鎝之内响。优柔之正声。六
幽为之震魄。七曜为之垂精。而莫识其曲。达其情。既觉既
悟。如喜如戚。天乐之遗音在耳。天神之仿像犹觌。顾何德
而承之。受祉于天锡者也。

** 东还赋

李观(一) 第 3b 页

我思西来兮。犹前日之未赊。岁回复兮。倏历五稔。如一息
欤咄嗟。我道甚直兮志甚迂。若陟景之无所。涉川之无涯。
今虽非乎乘车而輹除道。亦庶乎执笏而还家。我之家兮。
逼江湄而临海澨。其地则古有吴王之夫差。十代之风兮。
但传乎稽古。数亩之宅兮。不树乎桑麻。亲之慈兮。兄之友
与。予之弟悌。常浣衣而菲食。吾安得以夫役役此还之为
华。乃命仆以诘朝而必上道。问何有。则曰始来之宝刀经
笥。其外则毫末而无加。于是乃出国门而东骛。乃赋其言
曰东还兮。直书吾意而罔差。风苍茫兮候入八月。灞上之
日西南斜。城中之人或持酒肉以送我。睹夫车驰马颠兮
李观(一) 第 4a 页
无非别者之为邪。繇是酒不饮兮肉不御。咸回回兮一泣
而歌。苟天下之人兮离合之若此。矧吾高堂为念之谓何。
乃三肃而行。顺彼长道。忘自东西之相遐。

** 授衣赋

穷秋之月。寒露既降。阳精既衰。阴气初壮。川流清回。天宇
寥旷。触物易悲。幽怀难状。于时元鸟已逝。白驹迅奔。枯木
尽落。愁云正昏。于是轻裘公子。长缨王孙。陨如雨之涕。惊
离忧之魂。绝朱炎之盛夏。想冰纨之微温。匪一腋之克成。
偿千金而靡论。则有征人之戍。游客远道。萧条万里。叶下
李观(一) 第 4b 页
如埽。展转百年。志何能保。纤絺未[:#AS-FEEF:●]
[:#AS-FBED:●]蔑。华发先老。责颓光之
不驻。叹凉吹之云早。系帛书于劲翮。秣战马于征草。兰闺
少妇。瑶琴徐击。散凉风于幽幔。流皓月于遥夕。生不工于
机杼。意颇妙于刀尺。忘其围带。忖以畴昔。青泥密封。红笺
泪滴。庶因梦寐。遂达行役。则有如贤非贤。烈心悢然。茹菜
郊墟。被褐不全。方睹飞砾振野。游氛翳天。海上断雁。林閒
独蝉。使我踯躅不进。扪心自怜。忽遇翰林大夫。扬眉奋须。
叱仆问曰。几年业儒。衣不完缕。体无肌肤。岂不为连蹇雌
伏。邅回守株。今欲邀之以同袍。策之以并驱。审将焉如。仆
李观(一) 第 5a 页
谓曰。道之未行。节曷可渝。请俟天命。汝无我虞。

** 苦雨赋

帝何为乎何谪。岁何为乎何祥。水何为乎竞火。阴何为乎
乘阳。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今则反矣。
所谓合德者。变化合其序。所谓合明者。进退合其常。今则
反矣。夫君德行乎下。天德行乎上。行乎上者下合。行乎下
者上让。今世则反矣。谓之合德则非应。谓之合明则迷向。
岂大人之德。有时而不合。天地之德。有时而用罔。尧之代
九州沦胥。汤之代天下焚如。彼二后者。帝矣王矣。其有所
李观(一) 第 5b 页
不合者乎。盖所以天道远。人道迩。不可以知约。不可以知
穷已乎。客曰非也。夫尧之德。合天以仁。天合亦以仁。夫汤
之德。合天以时。而天合亦以时。故尧曰惟天为大。惟尧则
之。汤曰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尧所以为帝。汤所以为王。
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矣。子诬圣人。吾不取矣。
由是尧之水。尧民不悲。汤之旱。汤民不饥。故志曰圣人在
上。雹不为灾。其是之谓乎。子何陋矣。曰噫。吾闻之。存不忘
亡。安不忘危。人君之知也。又闻一夫不获其所。则曰时予
之辜。人君之仁也。今霪雨弥月。莫睹天符。雨阴气也。阴疑
李观(一) 第 6a 页
于阳必战。其水乎。其兵乎。下民有不获者乎。予岂若商之
患利。农之忧苗而已乎。诚有已念也。夫尧之水。而人不悲
者。舜禹稷契之在朝也。夫汤之旱。而民不饥者。伊尹仲虺
之为臣也。是虽八年之水。贤乎三季。七年之旱。贤乎二世。
所谓有德者灾非其眚。无德者吾见其无灾而为害也。故
神降于莘。虢之灾也。荧惑守心。宋之祥也。二国者厥犹然
也。尧汤之德。孰曰不动天地乎。

** 郊天颂

郊祭古先之重礼。复古之令主。惟郊非我无以畅明祀。惟
李观(一) 第 6b 页
我非郊无以踵三五。于是睿言下诹曰。尔庸我谋。谋协不
违。官乃交修。居天之阳。掘起虚丘。于斯时也。岁在子。月在
子。日短之宵漏未尽。而皇帝翼翼告祀于丘之上。先一日。
法驾致斋于丘之下。天地之神。会于无閒。阴阳之祗。立于
寂寞。以观我之仪。以歆我之飨。八方之灵。各以位焉。祥光
促明。和气解严。石无触云。木无绪风。献羞饫神。烘燎历天。
神下于盖高。乐作于无声。昂昂巍巍。大繇之英。洋溢乎帝
心。肸蚃乎万灵。是用报盛德于上。申洪绪乎后。为茂世之
绩。绍允之程也。偫公常伯。相揖而言曰。我元后父戴天。所
李观(一) 第 7a 页
以象为子。子不私其能。天视我元后。所以象为父。父不有
其仁。子不私其能。莫大于郊天之义。父不有其仁。莫富于
生物之遂。元哉二者之为德。与变化而终始。溥湛恩于崇
朝。焯懿式于永年。蔑尧于华封。小舜于泰山。远斯怀。迩斯
安。兆人从龙。一人下观。其文昭昭。其武桓桓。实歌者可歌。
实言者可言。斯文也。有以见圣理。愿书之不刊。

** 请修太学书

草莽贱臣某再拜上言。臣伏思太学之为道也。厥惟大哉。
实所以德宇于国家。教源于万方。辨齐于人伦。亲亲而尊
李观(一) 第 7b 页
尊。诚宜岁敕崇严。日致肃祗。工度木。不俟乎榱桷崩。朝命
官。取称乎师氏当。然后乃可以陈四代之礼。兴无穷之风。
开素王之堂。削青衿之篇。人懋廉隅。俗捐争端。天下之仁。
人相则焉。是以德由此泽。教由此流。若水之润下。洚涌植
物。利不浩哉。今睹斯坏。甚不然乎。呜呼。在昔学有六馆。居
类其业。生有三千。盛侔于古。近年祸难。寖用耗息。洎陛下
君临。宿弊尚在。执事之臣。顾不为急。升学之徒。罔敢上达。
积微成慝。超岁历纪。贱臣极言。诚合要道。具六馆之目。其
曰国子太学四门书律算等。今存者三。亡者三。亡者职由
李观(一) 第 8a 页
厥司。存者恐不逮修。舆人有弃本之议。偫生有将压之虞。
至有博士助教。锄犁其中。播五稼于三时。视辟雍如农郊。
堂宇颓废。磊砢属联。终朝之雨。流潦下渟。既夕之天。列宿
上罗。偫生寂寥。攸处贸迁。而陛下不以问。学官不以闻。执
政之臣不以思。所谓德宇将摧。教源将乾。先圣之道将不
堪。犹火之炎上。燄燄至焚。其为不利也。岂不畏哉。日者圣
朝以武夷时屯。有风牧建帝庸。今者圣朝以文象天经。有
皋衡宣皇猷。实四三六五之君子。閒无足以閒之。然事不
为加理。人不为加安。岁贡之夫。不能应请问。晏罢之勤。无
李观(一) 第 8b 页
以悟元机。天下有倒悬之悲。诸侯有安忍之怀。执柄之臣。
深惟无从。但劳心于无益。全身于因循。是了不知长国之
术。在乎养士。养士之方。在乎隆学。夫学废则士亡。士亡则
国虚。国虚则上下危。上下危则礼义销。礼义销则狂可奸
圣。贼可凌德。圣德逶迤。不知其终。今观执事之臣之心。必
以修太学为害时。而他害者千之。养士者为费财。而他费
者万之。殊不知此费无费。而他费为费也。此害无害。而他
害为害也。谚所谓溜之细穿石。绠之细断干。斯言损益有
渐。非聪哲靡察也。今乃不明徵于儒书。钦若于权舆。继统
李观(一) 第 9a 页
于易俗。恢业于纯风。而望海内俊杰。靡然踵武于云龙之
庭。不知其可也。礼称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盖以其有
庇民之德。祚国之仁。且太学之兴。本于有虞。达于三王。踰
至于汉魏以降。特盛于我太宗文皇帝。重圣遵之。无以增
荐。兴于先皇。而延于圣朝。此乃古帝王慜醇醨乱崩。故用
教于人。百代奉之以宏长国家。广之以存济元元。陛下不
宜忽之而已。今四君德以相高。八圣幽而不炤。风声随而
凋落焉。夫四君之民。古犹易制。陛下之民。猾且难矣。易制
之民。古犹或遗之。难制之民。得不重慎乎。昔春秋书太室
李观(一) 第 9b 页
坏。传曰书不恭也。臣今惧圣朝之史书太学废。使万代之
嗣无法矣。今圣朝聚国中之兵。守塞下之垒。殚织妇之机。
悉农夫之储。岂其恶民而贱物。诚为社稷之谋也。假一旦
农夫死。织妇病。兵垒充郊。粟帛不输。陛下此时其暇劝学
乎。则礼义之心。不素蓄于人。亦难以致天下之和矣。且四
方之学。太学之枝叶也。天子之教。诸侯之本也。未有本之
颠而枝叶之存。天子之亡而诸侯之兴。夫为国者亦犹治
一身。京师人之心。四方人之体。诸侯体之四支。心平则体
之患易除。体平则四支之患不除而愈。今不啬神于心体。

李观(一) 第 10a 页

而竭资于四支。时变于外。气虚于中。则为不起之人矣。伏
惟陛下察弛张之会。观损益之图。减无用之府。崇有裕之
源。废阙修而百度明。庠序昌而教化行。经邦于悠久。熙载
于登闳。顾夫周营灵台。鲁修泮宫。于陛下万分之一焉。伏
惟遽令职司。不至于不可持。天下幸甚。

** 上宰相安边书

维初乾之精。坤之灵。播五行为五常。而中华之人得之。离
四气为四方。而蛮夷胡貊得之。五行合而成至和。故宅中。
李观(一) 第 10b 页
四气偏而为匪人。故在边。是亦太极造物之智。元黄冥成
之心者乎。故圣人乘五行而允釐。作九围而外之。五帝三
皇禹汤已来。不闻深入之征。不纪薄伐之师。殆繇鸿庞之
风未甚流。冲漠之泽未甚醨。周秦之閒。天下始劳。前有泾
阳之侵。踵有长城之徭。周人逐之而已。不常为心。秦人罔
知天命。连兵謷謷。至于逆三灵。掊生人。元元蜩螂。魁杰骏
奔。始图备胡之术。卒覆守邦之人。秦之事。万祀镜哉。汉孝
武承业之盛。负才之雄。隘函夏。鲜黎蒸。将郛穷荒而宇不
邻。扬威四临。霆发电溢。历载五六而功患相俦。誓诎虑殚。
兵老衅仍。于时乃交和亲之问。还奔命之勤。然已天下悬
李观(一) 第 11a 页
磬。君臣与谋。遂有盐铁车船搉酤六畜之租兴。危矣哉。不
居之地。不牧之人。何苦如是哉。矧乃乘秋之虏常存。讨虏
之赋不除。汉之事。亦万祀镜哉。噫。惟皇唐操璇玑。驭民而
统天。将二百龄。朝更九圣。运开中兴。纵横六合。上下天渊。
蜚驰之伦。莫不被仁。独犬戎跳梁。猾我右陲。儒之策曰和
亲。武之议曰宿兵。和亲则易携。宿兵则厚亡。九圣之君。前
后病之。然属三方乂安。悉力一隅。则右臂可断。六[:#AS-83F9:⿱吂⿲月马凡]可俘。
太宗元宗之时也。厥后内寇数动。国家一罢。虏滋新谋。土
失旧封。伊顷迄今。有加无瘳。岂负鼎亏折冲之资。推毂无
李观(一) 第 11b 页
封疆之忠。志士仁人。是以累息而长叹。且周曰猃狁。秦曰
胡。汉曰匈奴。然实非二。盖随国而名之。于今则曰吐蕃。则
正居庚方。涉河而北。履海而西。宇宙绝徼。羌戎全区。亦不
可得而制。可斥而远之。观今不能制也信矣。斥之则何宜。
横戎所向。不广千里。扼盗之冲。不越十处。择一虎臣。练万
虎贲。使制得自专。权得自纵。夫兵有专制则毕力。将无分
权则成功。是则阴山可复泣虏。阳关可复隔戎。何边之不
安焉。今圣人朝在明堂。晚在法宫。左右进退。焉得知安边
之要哉。雍熙大臣。苟以小者近者为怀。遑复思崇九庙之
李观(一) 第 12a 页
原哉。且国家思复三方之民。得以养之。区区然如惧不周
而忿生。然寒卒饥徒。终自有之。愚窃恐戎无却年矣。边无
安期矣。财有尽朝矣。何者。今国家一垂控戎。累所暴兵。兵
不问堪。将不择良。当守者争险易。当攻者避后先。寇之来
则弃民而相保。寇之去则冒赏而称庸。此所谓戎无却年
矣。夫战阵多将则势离。攻守多将则不支。以其胜不得尽
有。败不得独受故也。至今闻有筑城于虏蹊。迁民于虏滨。
城适罢而寇窬。民未居而囚拘。弯弓者却行。蒙甲者退趋。
此所谓边无安期矣。且虏不可以无兵而威。兵不可以不
李观(一) 第 12b 页
战而归。故明主得下征苍苍之产。将军得外娱悠悠之师。
此所谓财有尽朝矣。然三患始萌。一言尚平。欲戎之可却
也。不愿多分节与人。愿择一人。敢以近言之。则开元朝哥
舒翰之将是也。欲边之可安也。不愿岁更四方之兵。愿因
其兵。敢以古言之。则汉晁错之策是也。欲财之不尽也。不
愿衣食供给山东。愿开边田。敢以古言之。则赵充国之奏
是也。此则兵不得娱无功。虏不得候相胶。国不得殚下民。
胡不得用周汉之策。范孙子之谋哉。又窃睹与北狄和亲。
帝女下嫁。实国家思往年之绩。垂不臣之姻。然闻烝报且
李观(一) 第 13a 页
数。贪惏无厌。而主上年必遣使。使必备珍。得无费乎。得无
勤乎。不知将寻郑人伐胡之谊。复采贾生五饵之言邪。愚
窃以为无知之俗。不可以岁辱大命。天子之使。不可以日
临穹庐。是手足倒悬。夷夏相侔。复何以南面而听天下。穆
穆然而观诸侯。愚敢以弃同即异而言。且定西之危。有若
前之说。申北之恩。有羁縻之文。不愿国家旷兵于兹。污命
于兹。斯者皆岩廊之亟。扆旒之虞。而屑屑狂夫。亮违孔父
不谋之经。庶陪公车敢谏之俦。俾委辂输赀。求试属国之
官而后观焉。某再拜。

李观(一) 第 13b 页

** 与处州李使君书

观在朝无近属。当路无至亲。藉父兄之馀庆。为笃信义以
立志。云雨未泰。其节弥固。才命非厚。欲彊不能。哀鸣吴坂
之侧。翘思魏阙之下。自绝弦。知音遂稀。今之王公大人。朱
其门。肃其卫。见贵要子弟则前席。见贫约等辈则不容曳
裾。何尝觉非。相效为善。且士有才与艺。而不北入洛。西入
秦。终弃之矣。观尝言向同道。勉而速行。昨日遂有白衣少
年。掉臂而往。连墙数子。祖离于吴阊门外。忽见巨舫齐轴。
危旌卷旒。横于古河。周以翠幕。因询路人。曰处州使君移
李观(一) 第 14a 页
病届此。曾历京尹琅琊大夫。观曩固闻矣。乃屏息而走。退
还陋居。写诚于纸。持以上谒。伏惟十叔使君览之。十叔典
缙云之日。美声溢海内。嘉话满人口。开閤延士。如水赴壑。
财无积实。宾至如归。时观寓于浙右。即欲驰造。反覆而念。
薄言介怀。何者。十叔之门。芝兰竞茂。后臭味恐不蒙植。是
一也。又以十叔之客。谀媚而进。观为性愚讦。虑有诡胜之
祸。是二也。又虑十叔所重以权势。所受以论嘱。脱若轗轲。
祈益得损。是三也。又畏十叔重扉罗戟。而不获俯仰。取人
以貌。而不遭遘遇。是四也。故踌躇而止。却入圭窦。寻闻表
李观(一) 第 14b 页
以辞疾。诏以养闲。观惭失其计。慷慨内责。初谓驽足既劣。
龙步难追。若何歧路之隅。霄汉触目。深冀荣及于弱植。渥
流于本根。则照乘之末辉。九重之浸润。十叔岩廊英干。府
藏珍器。孤秀不杂。增澜无涯。常披腹心。不隐胸臆。道之偶
矣。人咸附之。观名虽未彰。日用捧慰。愿备洒埽。不知曷如。
窥见天下弊事。尤要删革。以十叔令望。方宜擅之。岂可逡
巡也。世閒嗤彼旷职。不知是行也。将何所之。诣朝廷乎。游
山水乎。朝廷正纳谏。山水不足乐。十叔早觐皇上。无滋淹
滞。执政渴贤。不亦勤久。观久负百丈气表。五车笔锋。而困
李观(一) 第 15a 页
于艰窭。不克奋发。坐被愁役。动为病侵。劳生未安。壮岁能
几。每藿食不饱。穷居若酲。不知苍苍天可阶而问。十叔异
日得用鸿恩庇之。斐然成章。以代木讷。庶降怜惠。许无战
惶。观再拜。

** 贻睦州纠曹王仲连书

观羁旅之人也。运会未合。汲汲不暇。无由谒王公。令望瞻
仰已久。公之政理。自以何如。枉直之閒。孰可苟且。观非在
位。敢有所论议。至是非仰由执事。愿倾耳目。少寻鄙谈。夫
朝廷宪章。悬之柱史。一郡纲目。非君而谁。录事参军者。所
李观(一) 第 15b 页
以兼弱攻昧。奉上肃下。众司之重器。外剧之利权。揣量得
失。操举凝滞。使闾阎息其讼。封略播其美。一曹一局。凄然
凉风。无小无大。煦若春景。事均劳逸。人缄怨讟。则齧肥乘
骏。不有腼揣作诚。此作者之展用也。孰可俯同散吏。屈比
庸材。上官之政不能佐。下僚之事不能达。令愿言者吞舌。
欲视者俛眉。立贻伊戚。坐受流议。窃所恶之。且公之明干。
少与为侔。威亦震矣。要且奇迹尚隐。芳声未闻。不度疏顽。
遥托机牍。万一相统。终无恨焉。前此邑贰朱利见。多年远
客。非累削官。公岂不悉。微禄未毕。沈疴殆绝。公岂不知。此
李观(一) 第 16a 页
生真木人石心。得及今日。侧闻州将抚之甚厚。言与津致。
事犹陵阻。观与朱生。胡越之閒耳。但念同类。非私用字。犹
祁奚为言。朱博代讼。以彼方此。今犹昔也。且朱生有三寸
之喙。近百中之手。交必尽节。义能捐躯。才名之人。多与为
友。尝见此生。见说区区。慕公之尺书。编次盈握。动息寤寐。
著之襟怀。仍谓观曰。王公奇士。岂不怜我。因览公翰墨。测
公浅深。公眷朱生。岂不亲密。未审执事。竟将如何。呜呼嘘
嘻。此生抱屈心破。积忧头白。泣尽垂血。恸馀失声。意不可
尽之于文。言不可穷之于笔。如观之拙。何能具陈。且公任
李观(一) 第 16b 页
当其要。刃有馀地。不察举冤塞。周赡困穷。使移理就人。植
德归已。此亦公之所职。谁曰不然。嗟乎。忍遣一人龙钟无
托。濩落至死。而素餐之辈。怡怡自安。观辄为拊髀长叹。且
于执事。其能快乎。尝闻刺史委公利害。纳公可否。朱生渐
弊。愿公早图之。观兼有拙书致于专城。论朱生之事。便投
公狂。惊遽启言。不毕志。志亦可见。何能尽言。言虽不嘉。慎
勿贻辱。观再拜。

** 与吏部奚员外书

观天授之器。而不受之辨。是以每拜于前。若不能言。及还
李观(一) 第 17a 页
旅居。尝怀所恨。亦欲默已。惧未之知。故申其愚浅。望加省
览。观之心与天下之人心异。其所务亦异。观小子。方读书
学古。受严师心训。属文厉志。立可久之誉。年二十六七之
侧。始合游人閒。求随武子郭林宗之俦。以为行媒。岂畏鸣
不惊人。举不戾天者乎。今天下之人。则不然哉。学止肤受。
或文得泛滥。有崔卢之亲戚。有酒肉之费给。往还依倚而
得之。罢便已。是与人之异也。又言所务亦异者。如观之务。
非为已也。有亲而贫。旨养不充。侨处江介。无素基业。所以
冀愿速遂薄名寸禄。以给晨夕之膳也。而今之人所慕。未
李观(一) 第 17b 页
必为贫若孝行。但欲身上有片光耳。是所务亦异也。十丈
试凝意察之。其事岂不然也。观之舅与十丈日与相善。古
人之分也。始命观曰。吾有故人某。光大威重。人之杰者。必
能倜傥成尔。况尔我之甥。观虔拜舅之言。比伏下风。知非
不深也。礼非不厚也。倜傥之分。未之有得。不以观形甚么
么。文不颖脱。恐言之为有累耶。近者窃审高意。愈见其志
也。何者。十丈赏常人文。与观之文同。所赏常人之情。与观
之情同。而观独务刻鹄之末。希有因骥之力。亦何异弋者
守空罝。行路喜遗契哉。噫吁哉。是命屯欤。时屯欤。文屯欤。

李观(一) 第 18a 页

如三者。必有一未泰。不尔。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乎。今甚
痛者。莫若羁旅。曷有帝城之下。薪如桂。米如琼。仆人不长
三四尺。而僦瘦驴以求食。有时不食。人畜问日曛黑未还。
则令忧骇。一日不为。则便失餐。第五伦灵台中。灵辄翳桑
下。不甚于此。观寄国子监时。又闻举子其艰苦憔悴者。虽
有铿鍧其才。不如齧肥跃骏足党与者。虽无所长。得之必
駃。观是以益忧之。加复如此月。夏草尽绿。朔风之情起。白
华之恋切。无衣之累叹。偏在遥夕。倚庐之永念。频入愁梦。
李观(一) 第 18b 页
乃既明发。气泪呜咽。十丈得不惕然视之。而忍高观于营
营之子。夫营营之子者。触目千万。待观其閒。将何望焉。昨
者有放歌行一篇。拟动李令公徼数金之恩。不知宰相贵
盛。出处有节。埽门之事。不可复迹。俯仰吟惋。未知见由。邂
逅不动。亦虚弃也。今去举已促。甚自激发。其有未知已者。
大可畏也。俾未知之有闻。非十丈谁哉。鹏飞九万。一日未
易料耳。观长跪听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