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明 第 2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李叔明 第 1a 页
* 李叔明
叔明字晋卿。阆州新政人。本姓鲜于氏。擢明经。乾元中为
司勋员外郎。累除太子右庶子。拜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
移镇梓州。建中初检校户部尚书。迁左仆射。德宗幸兴元。
出家赀助军。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朝京师。拜尚书右仆
射。贞元三年卒。谥曰襄。
** 请删汰僧道疏
佛空寂无为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内而饰其外。
李叔明 第 1b 页
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
储为斁耗。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
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每等降杀以七。皆择有行者。馀还为
民。
* 畅璀
璀。河东人。乡举进士。天宝末为河北海运判官。三迁大理
评事。至德初累转吏部侍郎。广德二年为河中尹兼御史
大夫。永泰元年授散骑常侍集贤院待制。大历五年迁户
部尚书。十年卒。赠太子太师。
储为斁耗。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
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每等降杀以七。皆择有行者。馀还为
民。
* 畅璀
璀。河东人。乡举进士。天宝末为河北海运判官。三迁大理
评事。至德初累转吏部侍郎。广德二年为河中尹兼御史
大夫。永泰元年授散骑常侍集贤院待制。大历五年迁户
部尚书。十年卒。赠太子太师。
李叔明 第 2a 页
** 良玉比君子赋(以精光滋色矩绝宝图为韵)
白虹为气。太阳为精。坚其质。孕其明。卞子识之。而曰至宝。
他山之石。攻而挺英。融雪华于潜润。洞冰彩而凝清。彼其
良玉。焜焜煌煌。莹若既兼缜密。灿乎其有文章。积千金而
比价。掩十城以腾光。将以配君子。比皇王。岂徒润林薄。蕴
峦冈而已哉。伊何配之。温润含滋。瑕秽不匿。贞心固持。性
自然也。灼而不变。质有馀也。涅而不缁。温以作德。成我邦
李叔明 第 2b 页
式。天子展四时之仪。庶官修五等之职。圭以为瑞。佩以比
德。上下有轨。尊卑有翼。既山水节其文。元苍差其色。四者
爰备。劳逸是主。民也事也。右叶于角徵。君也物也。左谐于
宫羽。反而规。旋而矩。其志不散。其容斯取。况居则设。朝则
结。进退锵鸣。抑扬磬折。礼乐之仪著。非僻之心绝。是则维
身允固。惟玉不撤。且骇鸡之珍。骊龙之宝。虽赩其艳。焕其
藻。但侈于庶心。何补于王道。岂若玉之义也。深乎博乎。诗
人以生刍取喻。贤则高矣。孔氏以佩环让德。谦莫比夫。故
藏之瑞府。偶之河图。奉之者生敬。执之者不趋。幸无弃于
照庑。得一献而论都。
* 路嗣恭
德。上下有轨。尊卑有翼。既山水节其文。元苍差其色。四者
爰备。劳逸是主。民也事也。右叶于角徵。君也物也。左谐于
宫羽。反而规。旋而矩。其志不散。其容斯取。况居则设。朝则
结。进退锵鸣。抑扬磬折。礼乐之仪著。非僻之心绝。是则维
身允固。惟玉不撤。且骇鸡之珍。骊龙之宝。虽赩其艳。焕其
藻。但侈于庶心。何补于王道。岂若玉之义也。深乎博乎。诗
人以生刍取喻。贤则高矣。孔氏以佩环让德。谦莫比夫。故
藏之瑞府。偶之河图。奉之者生敬。执之者不趋。幸无弃于
照庑。得一献而论都。
* 路嗣恭
李叔明 第 3a 页
嗣恭字懿范。京兆三原人。始名剑客。以世荫为邺尉。迁萧
关令。连徙神乌姑臧。考绩为天下最。元宗以为可嗣汉鲁
恭。因赐名。永泰二年为江西观察使。大历八年兼岭南节
度使。封冀国公。德宗立。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加怀郑汝
陕河阳三城节度东都畿观察使。卒年七十一。赠左仆射。
** 请旌表张球奏
信州弋阳人张球。父殁五年。庐于墓侧。哀毁过礼。墓门塼
上生芝草七茎。有鹊巢于墓之丛竹。请旌表门闾。
李叔明 第 3b 页
* 贾耽
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累授汾州刺史。入
为鸿胪卿。大历十四年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中召为
工部尚书。贞元九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
国公。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守左仆射。永贞十年卒。年七十
六。赠太傅。谥元靖。
** 进九州图并别录通录表
臣闻楚左史倚相能读九邱。晋司空裴秀创为六体。九邱
乃成败之古经。六体则为图之新意。臣虽愚昧。夙尝师范。
累蒙拔擢。遂忝台司。虽历践职任。诚多旷阙。而率土山川。
李叔明 第 4a 页
不忘寤寐。其大图外薄四海。内别九州。必藉精详。乃可摹
写。见更缵集。续冀毕功。然而陇右一隅。久沦藩寇。职方失
其图记。境土难以区分。辄扣课虚微。采掇舆议。画关中陇
右及山南九州等图一轴。伏以洮湟旧墟。连接监牧。甘凉
右地。控带朔陲。歧路之侦候交通。军镇之备禦冲要。莫不
匠意就实。依稀像真。如圣恩遣将护边。亲书授律。则灵庆
之设险在目。原会之封略可知。其诸州诸军。须论里数人
额。诸山诸水。须言首尾源流。图上不可备书。凭据必资记
李叔明 第 4b 页
注。谨撰别录六卷。又黄河为四渎之宗。西戎乃偫羌之帅。
臣并研寻史牒。剪弃浮词。罄所闻知。编为四卷。通录都成
十卷。文义鄙朴。伏增惭悚。谨随表奉进。
** 进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表
臣闻地以博厚载物。万国棋布。海以委输环外。百蛮绣错。
中夏则五服九州。殊俗则七戎六狄。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昔母邱出师。东铭不耐。甘英奉使。西抵条支。奄蔡乃大泽
无涯。罽宾则悬度作险。或道里回远。或名号改移。古来通
儒。罕遍详究。臣弱冠之岁。好闻方言。筮仕之辰。注意地理。
究观研考。垂三十年。绝域之比邻。异蕃之习俗。梯山献琛
臣并研寻史牒。剪弃浮词。罄所闻知。编为四卷。通录都成
十卷。文义鄙朴。伏增惭悚。谨随表奉进。
** 进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表
臣闻地以博厚载物。万国棋布。海以委输环外。百蛮绣错。
中夏则五服九州。殊俗则七戎六狄。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昔母邱出师。东铭不耐。甘英奉使。西抵条支。奄蔡乃大泽
无涯。罽宾则悬度作险。或道里回远。或名号改移。古来通
儒。罕遍详究。臣弱冠之岁。好闻方言。筮仕之辰。注意地理。
究观研考。垂三十年。绝域之比邻。异蕃之习俗。梯山献琛
李叔明 第 5a 页
之路。乘舶来朝之人。咸究竟其源流。访求其居处。阛阓之
行贾。戎貊之遗老。莫不听其言而掇其要。闾阎之琐语。风
谣之小说。亦收其是而芟其伪。然殷周以降。封略益明。承
历数者八家。浑区宇者五姓。声教所及。惟唐为大。秦皇罢
侯置守。长城起于临洮。孝武却地开边。障塞限于鸡鹿。东
汉则哀牢请吏。西晋则裨离结辙。隋室列四郡于卑和海
西。创三州于扶南江北。辽阳失律。因而弃之。高祖神尧皇
帝诞膺天命。奄有四方。太宗继明重熙。柔远能迩。踰大碛
通道。北至仙娥。于骨利干置元阙州。高宗嗣守丕绩。克广
行贾。戎貊之遗老。莫不听其言而掇其要。闾阎之琐语。风
谣之小说。亦收其是而芟其伪。然殷周以降。封略益明。承
历数者八家。浑区宇者五姓。声教所及。惟唐为大。秦皇罢
侯置守。长城起于临洮。孝武却地开边。障塞限于鸡鹿。东
汉则哀牢请吏。西晋则裨离结辙。隋室列四郡于卑和海
西。创三州于扶南江北。辽阳失律。因而弃之。高祖神尧皇
帝诞膺天命。奄有四方。太宗继明重熙。柔远能迩。踰大碛
通道。北至仙娥。于骨利干置元阙州。高宗嗣守丕绩。克广
李叔明 第 5b 页
前烈。遣单车赍诏。西越葱山。于波刺斯立疾陵府。中宗复
配天之业。不失旧物。睿宗含先天之量。惟新永图。元宗以
大孝清内。以无为理外。大宛骥騄。岁充内厩。与贰师之穷
兵黩武。岂同年哉。肃宗扫平氛祲。润泽生人。代宗刬除残
孽。彝伦攸叙。伏惟皇帝陛下以上圣之资。当太平之运。敦
信明义。履仁包元。惠养黎蒸。怀柔遐裔。故泸南贡丽水之
金。漠北献余吾之马。元化洋溢。率土沾濡。臣幼切磋于师
友。长趋侍于轩墀。自揣孱愚。叨荣非据。鸿私莫答。夙夜兢
惶。去兴元元年。伏奉进止。令臣修撰国图。旋即充使魏州
配天之业。不失旧物。睿宗含先天之量。惟新永图。元宗以
大孝清内。以无为理外。大宛骥騄。岁充内厩。与贰师之穷
兵黩武。岂同年哉。肃宗扫平氛祲。润泽生人。代宗刬除残
孽。彝伦攸叙。伏惟皇帝陛下以上圣之资。当太平之运。敦
信明义。履仁包元。惠养黎蒸。怀柔遐裔。故泸南贡丽水之
金。漠北献余吾之马。元化洋溢。率土沾濡。臣幼切磋于师
友。长趋侍于轩墀。自揣孱愚。叨荣非据。鸿私莫答。夙夜兢
惶。去兴元元年。伏奉进止。令臣修撰国图。旋即充使魏州
李叔明 第 6a 页
汴州。出镇东洛东郡。间以众务。不遂专门。绩用久亏。忧愧
弥切。近乃力衰朽。竭思虑。殚所闻见。丛于丹青。谨令工人
画海内华夷图一轴。广三丈。从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
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
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并撰
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中国以禹贡为首。外夷以
班史发源。郡县纪其增减。蕃落叙其衰盛。前地理书以黔
州属酉阳。今则改入巴郡。前西戎志以安国为安息。今则
改入康居。凡诸疏舛。悉从釐正。陇西北地。播弃于永初之
弥切。近乃力衰朽。竭思虑。殚所闻见。丛于丹青。谨令工人
画海内华夷图一轴。广三丈。从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
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
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并撰
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中国以禹贡为首。外夷以
班史发源。郡县纪其增减。蕃落叙其衰盛。前地理书以黔
州属酉阳。今则改入巴郡。前西戎志以安国为安息。今则
改入康居。凡诸疏舛。悉从釐正。陇西北地。播弃于永初之
李叔明 第 6b 页
中。辽东乐浪。陷屈于建安之际。曹公弃陉北。晋氏迁江南。
缘边累经侵盗。故墟日致堙毁。旧史撰录。十得二三。今书
搜补。所获太半。周礼职方。以淄时为幽州之浸。以华山为
荆河之镇。既有乖于禹贡。又不出于淹中。多闻阙疑。讵敢
编次。其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今古殊文。执玩简
易。臣学谢小成。才非博物。伏波之聚米。开示众军。酂侯之
图书。方知阨塞。企慕前哲。尝所寄心。辄罄庸陋。多惭纰略。
无任战惕之至。
** 说文字源序
缘边累经侵盗。故墟日致堙毁。旧史撰录。十得二三。今书
搜补。所获太半。周礼职方。以淄时为幽州之浸。以华山为
荆河之镇。既有乖于禹贡。又不出于淹中。多闻阙疑。讵敢
编次。其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今古殊文。执玩简
易。臣学谢小成。才非博物。伏波之聚米。开示众军。酂侯之
图书。方知阨塞。企慕前哲。尝所寄心。辄罄庸陋。多惭纰略。
无任战惕之至。
** 说文字源序
李叔明 第 7a 页
庖牺氏观鸟兽之文。象形指事。作书契以代结绳。降及夏
殷周。通谓之古文。至宣王太史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古文
小异。七国分裂。篆与古文。随其所尚。始皇兼并海内。丞相
李斯作仓颉七章。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六章。太史令胡
母敬作博学七章。并约籀文。而篆体转工。即世谓之小篆。
后发卒理狱兹多。吏趍省易。隶书出焉。汉兴。书师以隶合
小篆。为五十五章教闾里。平帝元始中。徵通小学会京师
者百有馀人。扬雄采掇其可用者。作训纂八十九章。除其
李叔明 第 7b 页
重复。东汉班固。加十三章。共一百二章。六千一百二十字。
偫书所载略备。自三国后。隶书盛行。古文篆籀寖微矣。历
晋魏周隋宋齐梁陈。通篆籀者日寡。惟碑颂之额。时睹数
字。仍十中八九。检文题之。国家成均六馆。书居其一。学者
粗纪画点。鲜造精微。至德后。方事之殷。乡吏富家。咸俯拾
青紫。郡邑髦楚。不复积功于六萟。惟赵郡李阳冰。神假篆
法。上邻李斯。时人获之。悉藏箧笥。大历中。篆故李司徒新
驿记于东厅之门右。笔法古淡。识者宗师。犹子检校祠部
员外郎腾。能嗣其业。耽每叹隶书转讹。难究会意。篆体如
正。方辨发源。小学中独许慎说文最为首出。目录五百四
偫书所载略备。自三国后。隶书盛行。古文篆籀寖微矣。历
晋魏周隋宋齐梁陈。通篆籀者日寡。惟碑颂之额。时睹数
字。仍十中八九。检文题之。国家成均六馆。书居其一。学者
粗纪画点。鲜造精微。至德后。方事之殷。乡吏富家。咸俯拾
青紫。郡邑髦楚。不复积功于六萟。惟赵郡李阳冰。神假篆
法。上邻李斯。时人获之。悉藏箧笥。大历中。篆故李司徒新
驿记于东厅之门右。笔法古淡。识者宗师。犹子检校祠部
员外郎腾。能嗣其业。耽每叹隶书转讹。难究会意。篆体如
正。方辨发源。小学中独许慎说文最为首出。目录五百四
李叔明 第 8a 页
十言。众字之根。若能研虑于中。则圣人之旨趣。可得而知。
因请腾继世父之妙。书坯山之石。藉其久。垂示将来。兹亭
控白马之古津。实皇华之都会。流传模写。以俟君子。
* 令狐彰
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人。天宝中以军功累迁至左卫员外
郎将。安禄山叛。伪署博滑二州刺史。统兵屯滑台。彰思以
节自显。悉籍士马州县以献。拜御史中丞兼滑州刺史滑
亳魏博等六州节度使。史朝义灭。迁御史大夫。封霍国公。
加检校工部尚书右仆射。赠太傅。
因请腾继世父之妙。书坯山之石。藉其久。垂示将来。兹亭
控白马之古津。实皇华之都会。流传模写。以俟君子。
* 令狐彰
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人。天宝中以军功累迁至左卫员外
郎将。安禄山叛。伪署博滑二州刺史。统兵屯滑台。彰思以
节自显。悉籍士马州县以献。拜御史中丞兼滑州刺史滑
亳魏博等六州节度使。史朝义灭。迁御史大夫。封霍国公。
加检校工部尚书右仆射。赠太傅。
李叔明 第 8b 页
** 遗表
臣自事陛下。得备藩守。受恩则重。效节未终。长辞圣朝。痛
入心骨。臣诚哀恳顿首顿首。臣受性刚拙。亦能包含。顷因
鱼朝恩将掠亳州。遂与臣结怨。当其纵暴。臣不敢入朝。专
听天诛。即欲奔谒。及鱼朝恩死。即臣属疾苦。又遭家艰。力
微眼暗。行动须人。拜舞不能。数月有阙。欲请替辞退。即日
望稍瘳。冀得康强。荣归朝觐。自冬末旧疾益重。疮肿又生。
气息奄奄。遂期殒殁。不遂一朝天阙。一拜龙颜。臣礼不终。
忠诚莫展。臣之大罪。下惭先代。仰愧圣朝。臣竭诚事上。誓
李叔明 第 9a 页
立大节。天地神明。实知臣心。心不遂行。言发自痛。当使仓
粮钱绢。羊马牛畜。一切已上。并先有部署。三军兵士。州县
官吏等。各恭旧职。祗待圣恩。臣伏见吏部尚书刘晏及工
部尚书李勉。知识忠贞。堪委大事。伏愿陛下速令检校。上
副圣心。臣男建等。性不为非。行亦近道。今勒归东都私第。
使他年为臣报国。下慰幽魂。临殁昏乱。伏表哀咽。
* 令狐峘
峘。德棻五世孙。天宝末进士。累迁起居舍人。大历中迁司
封郎中知制诰。建中初进礼部侍郎。累贬衢州别驾。顺宗
粮钱绢。羊马牛畜。一切已上。并先有部署。三军兵士。州县
官吏等。各恭旧职。祗待圣恩。臣伏见吏部尚书刘晏及工
部尚书李勉。知识忠贞。堪委大事。伏愿陛下速令检校。上
副圣心。臣男建等。性不为非。行亦近道。今勒归东都私第。
使他年为臣报国。下慰幽魂。临殁昏乱。伏表哀咽。
* 令狐峘
峘。德棻五世孙。天宝末进士。累迁起居舍人。大历中迁司
封郎中知制诰。建中初进礼部侍郎。累贬衢州别驾。顺宗
李叔明 第 9b 页
立。以秘书少监召。未至卒。元和中赠工部尚书。
** 谏厚奉元陵疏
臣闻传曰。近臣尽规。礼记曰。事君有犯而无隐。臣幸遇昌
运。谬参近列。敢竭狂愚。庶裨分寸。伏惟陛下详察焉。臣尝
读汉书。见刘向抗疏论王者山陵之诫。良史称叹。万古芬
芳。何者。圣贤之心。勤俭是务。必求诸道。不作无益。故舜葬
苍梧。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不改其列。周武葬于毕陌。无邱
陇之处。汉文葬于霸陵。因山谷之势。禹非不忠也。启非不
顺也。周公非不友也。景帝非不孝也。其葬君亲。皆守微薄。
** 谏厚奉元陵疏
臣闻传曰。近臣尽规。礼记曰。事君有犯而无隐。臣幸遇昌
运。谬参近列。敢竭狂愚。庶裨分寸。伏惟陛下详察焉。臣尝
读汉书。见刘向抗疏论王者山陵之诫。良史称叹。万古芬
芳。何者。圣贤之心。勤俭是务。必求诸道。不作无益。故舜葬
苍梧。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不改其列。周武葬于毕陌。无邱
陇之处。汉文葬于霸陵。因山谷之势。禹非不忠也。启非不
顺也。周公非不友也。景帝非不孝也。其葬君亲。皆守微薄。
李叔明 第 10a 页
至宋文公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其臣华元乐举。春秋书
为不臣。秦始皇葬于骊山。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珍宝
之藏。不可胜计。千载非之。故桓魋为石椁。夫子曰不如速
朽。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有无。张释之对孝文曰。使其
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是以汉修霸陵。皆以瓦器。
不以金银为饰。繇是观之。有德者葬逾薄。无德者葬逾厚。
昭然可睹矣。陛下自临御天下。圣政日新。进忠去邪。减膳
节用。不珍云物之瑞。不近鹰犬之娱。有司给物。悉依元估。
李叔明 第 10b 页
利于人也。四方厎贡。惟供祀事。薄于己也。故泽州奏庆云。
诏曰以时和为嘉祥。邕州奏金坑。诏曰以不贪为宝。恭惟
圣虑。无非至理。而独六月一日制节文云。应缘山陵制度。
务取优厚。当竭帑藏。以供费用者。此缘仁孝之德。切于圣
衷。伏以尊亲之义。贵于合礼。陛下每下明诏。发德音。皆比
踪唐虞。超迈周汉。岂取悦凡常之目。有违贤哲之心。与失
德之君竞其奢侈者也。臣又伏读遗诏曰。其丧仪制度。务
从俭约。不得以金银锦綵为饰。陛下恭顺先志。动无违者。
若制度优厚。岂顾命之意邪。伏惟陛下远鉴虞夏周汉之
仪。深惟夫子释之之戒。虔奉先旨。俯遵礼经。为万代法。天
诏曰以时和为嘉祥。邕州奏金坑。诏曰以不贪为宝。恭惟
圣虑。无非至理。而独六月一日制节文云。应缘山陵制度。
务取优厚。当竭帑藏。以供费用者。此缘仁孝之德。切于圣
衷。伏以尊亲之义。贵于合礼。陛下每下明诏。发德音。皆比
踪唐虞。超迈周汉。岂取悦凡常之目。有违贤哲之心。与失
德之君竞其奢侈者也。臣又伏读遗诏曰。其丧仪制度。务
从俭约。不得以金银锦綵为饰。陛下恭顺先志。动无违者。
若制度优厚。岂顾命之意邪。伏惟陛下远鉴虞夏周汉之
仪。深惟夫子释之之戒。虔奉先旨。俯遵礼经。为万代法。天
李叔明 第 11a 页
下幸甚。今赦书虽颁行。诸条犹未出。因之奉遗制敷圣理。
固其时也。伏望速诏有司。悉从古礼。臣闻愚夫之言。圣王
择焉。况臣忝职史官。亲述睿德。耻同华元乐举之为臣也。
愿以舜禹之理纪圣猷也。夙夜恳迫。不敢不言。祗犯圣明。
实忧罪谴。言行身黜。虽死犹生。
** 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
正议大夫行太子右庶子史馆修撰上柱国晋昌县开国
男令狐峘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
下之务。君子极深而研几。不出户而制动。行诸已而驭化。
固其时也。伏望速诏有司。悉从古礼。臣闻愚夫之言。圣王
择焉。况臣忝职史官。亲述睿德。耻同华元乐举之为臣也。
愿以舜禹之理纪圣猷也。夙夜恳迫。不敢不言。祗犯圣明。
实忧罪谴。言行身黜。虽死犹生。
** 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
正议大夫行太子右庶子史馆修撰上柱国晋昌县开国
男令狐峘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
下之务。君子极深而研几。不出户而制动。行诸已而驭化。
李叔明 第 11b 页
其惟圣德乎。有唐名臣赠司徒鲁郡文忠公颜公。奉大顺
为元功。建大节为至忠。以安横流。以纽颓纲。秉是一心。祇
事四朝。今上兴元元年八月三日。蹈危致命。薨于蔡州之
难。贞元二年春。蔡州平。冬十一月二旬有三日。嗣子栎阳
尉秘书省正字硕。衔恤奉丧。归葬于万年县之旧原。皇帝
彻悬震悼。乃册赠上公。诏有司具鼓吹羽仪。送于墓所。遣
中谒者吊祭。赠钱五十万。粟三百石。命太常考行诔德。谥
曰文忠。凡厥士庶。暨方侯伯。识与不识。晞声想形。莫不惕
为元功。建大节为至忠。以安横流。以纽颓纲。秉是一心。祇
事四朝。今上兴元元年八月三日。蹈危致命。薨于蔡州之
难。贞元二年春。蔡州平。冬十一月二旬有三日。嗣子栎阳
尉秘书省正字硕。衔恤奉丧。归葬于万年县之旧原。皇帝
彻悬震悼。乃册赠上公。诏有司具鼓吹羽仪。送于墓所。遣
中谒者吊祭。赠钱五十万。粟三百石。命太常考行诔德。谥
曰文忠。凡厥士庶。暨方侯伯。识与不识。晞声想形。莫不惕
李叔明 第 12a 页
然创焉。感慕思齐。为人子者益孝。为人臣者益忠。为人弟
者益顺。为人吏者益敬。有以见盛德之仪型也。公讳真卿。
字清臣。琅琊临沂人。盖孔宣父之门人曰回。好学知机。道
亚圣人。公其后也。五代祖之推。北齐黄门侍郎。为海内大
儒。著家训稽圣赋冤魂志及文集。藏在书府。历代传之。高
祖思鲁。亦儒行。仕我太宗。掌记秦府。列于国史。曾祖勤礼。
著作郎宏文馆学士。祖昭甫。晋曹二王侍读。赠华州刺史。
考惟贞。薛王友。赠太子少保。储和葆冲。是感间气。用集于
我公。公受天纯休。克广前烈。识度元远。节行不偫。早孤。太
者益顺。为人吏者益敬。有以见盛德之仪型也。公讳真卿。
字清臣。琅琊临沂人。盖孔宣父之门人曰回。好学知机。道
亚圣人。公其后也。五代祖之推。北齐黄门侍郎。为海内大
儒。著家训稽圣赋冤魂志及文集。藏在书府。历代传之。高
祖思鲁。亦儒行。仕我太宗。掌记秦府。列于国史。曾祖勤礼。
著作郎宏文馆学士。祖昭甫。晋曹二王侍读。赠华州刺史。
考惟贞。薛王友。赠太子少保。储和葆冲。是感间气。用集于
我公。公受天纯休。克广前烈。识度元远。节行不偫。早孤。太
李叔明 第 12b 页
夫人殷氏。躬自训育。公承奉慈颜。幼有老成之量。家贫屡
空。布衣粝食。不改其乐。馀力务学。甘味道艺。五经微言。及
百氏精理。无所不究。既闻之。必行之。尤工文词。善隶书。书
格劲逸。抗行钟张。弱冠进士出身。寻判入高第。授秘书省
校书郎。天宝初制策甲科。作尉醴泉。又以八使表能。迁于
长安。未几。拜监察御史。荐承诏旨。巡抚河陇。曾至五原。有
冤讼久而不决。公理之得情。郡人悦服。时方炎亢。而甘泽
澍焉。巷俗谣言。谓之御史雨。又士族有斁于名教者。朝臣
有侮于宪度者。公悉弹奏。正以礼法。宪纲震肃。朝旨嘉焉。
空。布衣粝食。不改其乐。馀力务学。甘味道艺。五经微言。及
百氏精理。无所不究。既闻之。必行之。尤工文词。善隶书。书
格劲逸。抗行钟张。弱冠进士出身。寻判入高第。授秘书省
校书郎。天宝初制策甲科。作尉醴泉。又以八使表能。迁于
长安。未几。拜监察御史。荐承诏旨。巡抚河陇。曾至五原。有
冤讼久而不决。公理之得情。郡人悦服。时方炎亢。而甘泽
澍焉。巷俗谣言。谓之御史雨。又士族有斁于名教者。朝臣
有侮于宪度者。公悉弹奏。正以礼法。宪纲震肃。朝旨嘉焉。
李叔明 第 13a 页
迁武部员外郎。属宰臣杨国忠以外戚登庸。恶不附已者。
出为平原太守。公性本宏裕。及到官。推是道也。以临其人。
躬疾苦以劝义。征徭以劝学。令不肃而信行。教不敷而化
洽。十四年。贼臣安禄山豕突蚁动。逆常干纪。徵师矫命。自
蓟长驱。公血愤中激。乃宣言曰。焉有人臣。忍容巨逆。必当
竭节。龚行天讨。会郡中方集静塞军屯丁三千馀人。公因
之。又召境内举武艺者。仍发财募义勇之士。未踰旬。成万
人军。于是戒严固守。仍表其状。是时海内承平。禄山窃发。
李叔明 第 13b 页
两河之间。未有奉章表者。时禄山陷洛阳。害留守李憕中
丞卢奕御史蒋清。以三人之首。传胁河北列郡。至平原。公
斩其使。收三人之首。哭而葬之。遂有表上闻。初元宗每朝
以薄俗罪已。及得公表大悦。称叹者久之。顾谓左右曰。真
卿何如人。而所为乃得尔。因就拜户部侍郎。兼领平原。又
加河北采访招讨使。仍赐以诏书云。卿之一门。义冠千古。
由是公之德声。震于天下。时公从父兄常山太守杲卿。同
公建义。愤激于衷。生缚贼将何千年高邈。献于阙下。遂通
太原之路。忠烈之风。出于一门。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夫忠臣亦如之。是时渔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
丞卢奕御史蒋清。以三人之首。传胁河北列郡。至平原。公
斩其使。收三人之首。哭而葬之。遂有表上闻。初元宗每朝
以薄俗罪已。及得公表大悦。称叹者久之。顾谓左右曰。真
卿何如人。而所为乃得尔。因就拜户部侍郎。兼领平原。又
加河北采访招讨使。仍赐以诏书云。卿之一门。义冠千古。
由是公之德声。震于天下。时公从父兄常山太守杲卿。同
公建义。愤激于衷。生缚贼将何千年高邈。献于阙下。遂通
太原之路。忠烈之风。出于一门。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夫忠臣亦如之。是时渔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
李叔明 第 14a 页
清河长史王怀忠景城司马李炜。各拥兵数千。或至万人。
以附于公。邺郡太守王焘。被禄山移摄河间。焘俾掾吏李
奂斩伪署河间长史杜暮睦。以河间众归于公。北海太守
贺兰进明率精锐五千济河。有诏助公讨伐。自是仁者赴
仁。义者赴义。勇者不敢爱其力。智者不敢秘其谋。清河词
客李萼。少年有志。献奇于公。以通邻好。增补军实。前殿中
侍御史沈震盐山尉穆宁武邑尉李铣清河主簿张澹清
池尉贾戢。各抒器能。参赞成务。公以长事进明。众同甘苦。
莫不毕力。能公之役。贼帅袁知泰。恃众犯我聊城之西。公
以附于公。邺郡太守王焘。被禄山移摄河间。焘俾掾吏李
奂斩伪署河间长史杜暮睦。以河间众归于公。北海太守
贺兰进明率精锐五千济河。有诏助公讨伐。自是仁者赴
仁。义者赴义。勇者不敢爱其力。智者不敢秘其谋。清河词
客李萼。少年有志。献奇于公。以通邻好。增补军实。前殿中
侍御史沈震盐山尉穆宁武邑尉李铣清河主簿张澹清
池尉贾戢。各抒器能。参赞成务。公以长事进明。众同甘苦。
莫不毕力。能公之役。贼帅袁知泰。恃众犯我聊城之西。公
李叔明 第 14b 页
二鼓而破之。获斩万计。其时河朔一十七郡。同日向愿。进
兵二十万。横绝燕楚。旁贯井陉。启土门。通太原。河北节度
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得横行河朔。复常山赵二
郡。大破贼帅史思明于嘉山。皆公之由也。推诚无私。信及
旁郡。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来归。公以渔阳贼之本根。欲
坚其意。乃割爱子颇。令越海与正臣通问。兼遣军资十有
馀万。俄而寇陷京师。驾在灵武。往来传置。梗圯不通。公以
帛书表章。封于蜡丸内。俾健步宵行昼伏。四远以闻。因奉
诏。肃宗即位之初。遣使乘驿。布于江淮。王命再通。繄兹是
兵二十万。横绝燕楚。旁贯井陉。启土门。通太原。河北节度
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得横行河朔。复常山赵二
郡。大破贼帅史思明于嘉山。皆公之由也。推诚无私。信及
旁郡。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来归。公以渔阳贼之本根。欲
坚其意。乃割爱子颇。令越海与正臣通问。兼遣军资十有
馀万。俄而寇陷京师。驾在灵武。往来传置。梗圯不通。公以
帛书表章。封于蜡丸内。俾健步宵行昼伏。四远以闻。因奉
诏。肃宗即位之初。遣使乘驿。布于江淮。王命再通。繄兹是
李叔明 第 15a 页
赖。又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采访招讨等使如故。其年
冬十月。贼将尹子奇史思明等。以劲兵十万。发自燕南。先
陷沧瀛。次陵德棣。猛若燎火。冲如决防。公内无兼月之蓄。
外绝同盟之援。度势量力。义无幸给。不敢委身待擒。贻国
之耻。遂与麾下归于凤翔。有诏迁宪部尚书。寻兼御史大
夫。西京平。思复旧章。屡进谠议。触鳞忤旨。竟不久留。出为
冯翊太守。换蒲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又为酷吏所搆。贬
饶州刺史。迁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使。时刘展在于睢阳。
反状己萌。公乃饬偏师。利五刃。水陆战备。以时增修。都统
冬十月。贼将尹子奇史思明等。以劲兵十万。发自燕南。先
陷沧瀛。次陵德棣。猛若燎火。冲如决防。公内无兼月之蓄。
外绝同盟之援。度势量力。义无幸给。不敢委身待擒。贻国
之耻。遂与麾下归于凤翔。有诏迁宪部尚书。寻兼御史大
夫。西京平。思复旧章。屡进谠议。触鳞忤旨。竟不久留。出为
冯翊太守。换蒲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又为酷吏所搆。贬
饶州刺史。迁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使。时刘展在于睢阳。
反状己萌。公乃饬偏师。利五刃。水陆战备。以时增修。都统
李叔明 第 15b 页
使李峘奏。以为过防骇众。肃宗有诏。追拜刑部侍郎。进爵
县公。寻而刘展陵陷江淮。李峘败绩奔走。时之议者。皆多
公之先觉。怒峘之沮计焉。御史中丞敬羽。诈佞取恩。恶公
刚直。以谤语阴中之。天威赫然。责命斯极。贬蓬州长史。代
宗即位。移利州刺史。未之任。徵拜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
加银青光禄大夫。进金紫光禄大夫。除江陵尹兼御史大
夫。充荆南节度观察使。未辞阙而銮舆幸陕州。公扈跸行
在。拜尚书右丞。及还京。迁刑部尚书。续兼御史大夫。充朔
方宣慰使。进封鲁郡公。食邑二千户。宰臣元载。怙权专政。
县公。寻而刘展陵陷江淮。李峘败绩奔走。时之议者。皆多
公之先觉。怒峘之沮计焉。御史中丞敬羽。诈佞取恩。恶公
刚直。以谤语阴中之。天威赫然。责命斯极。贬蓬州长史。代
宗即位。移利州刺史。未之任。徵拜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
加银青光禄大夫。进金紫光禄大夫。除江陵尹兼御史大
夫。充荆南节度观察使。未辞阙而銮舆幸陕州。公扈跸行
在。拜尚书右丞。及还京。迁刑部尚书。续兼御史大夫。充朔
方宣慰使。进封鲁郡公。食邑二千户。宰臣元载。怙权专政。
李叔明 第 16a 页
每有公议。公正言引经。不为之屈。指擿将如规之。载心衔
色忿。蓄而将发者数四矣。会摄享太庙。诬以祭器不修。启
于宰臣。载因奏公谤讟时政。贬峡州别驾。未到任。换吉州
别驾。移抚州刺史。转湖州刺史。政尚清净。长孤养耆。彻备
浚隍。式廉明。进吏事。特责大旨而已。郡人悦之。立碑颂德。
而耽嗜文籍。卷不释手。初在德州。尝著韵海镜源。遭难而
止。至是乃延集文士。纂而成文。古今文字该于理者。摭华
撮要。罔有不备。为三百六十卷。以其包荒万汇。其广如海。
李叔明 第 16b 页
自末寻源。照之如镜。遂以名之。又著吴兴集十卷。庐陵集
十卷。临川集十卷。并行于代。大历末。奸臣伏诛。宰臣杨绾
常衮举公旧德。宜在中朝。徵拜刑部尚书。公乃奏上所著
韵海镜源。帝嘉之。藏于集贤书院及秘阁。公前后三领大
司寇。以年老辞荣。上爱其才。迁吏部尚书。清汰九流。用正
庶官。代宗晏驾。朝廷以公鸿儒。详练典故。举充礼仪使。祗
护陵寝。率礼无违。加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使如故。著礼仪
集十卷。上方倚以为相。为权臣所忌。迁太子太师。外示崇
高。实以散地处之也。建中四年。贼臣李希烈阻兵淮右。诏
公奉使宣慰。豺狼方炽。或谕公逗遛以需。公曰。君命也。焉
十卷。临川集十卷。并行于代。大历末。奸臣伏诛。宰臣杨绾
常衮举公旧德。宜在中朝。徵拜刑部尚书。公乃奏上所著
韵海镜源。帝嘉之。藏于集贤书院及秘阁。公前后三领大
司寇。以年老辞荣。上爱其才。迁吏部尚书。清汰九流。用正
庶官。代宗晏驾。朝廷以公鸿儒。详练典故。举充礼仪使。祗
护陵寝。率礼无违。加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使如故。著礼仪
集十卷。上方倚以为相。为权臣所忌。迁太子太师。外示崇
高。实以散地处之也。建中四年。贼臣李希烈阻兵淮右。诏
公奉使宣慰。豺狼方炽。或谕公逗遛以需。公曰。君命也。焉
李叔明 第 17a 页
避之。既见希烈。奉宣朝旨。词不屈。志不挠。贼党乃交刃胁
之。慢骂不逊。公视之凛如。责以悖逆。希烈不敢亢逼而退。
久之。置酒大会。将饯公复命。行有时矣。遇叛臣李元平陷
我汝海。委质贼庭。公于座上数其背恩。厉气叱责。叛者惭
赧。密以异语动于希烈。希烈意变。遂执公。囚于官舍。防以
甲士。或掘阱于侧。或积薪于前。或绐以瘗填。或许以焚烁。
虐毒万计。期公毁节。公谓之曰。愿假一剑。岂劳多端。服义
而终。乃其所也。贼竟不敢逼。贞元初。希烈陷汝州。是时公
幽辱已三岁矣。度必不全。乃自为墓志。以见其志。是年遇
之。慢骂不逊。公视之凛如。责以悖逆。希烈不敢亢逼而退。
久之。置酒大会。将饯公复命。行有时矣。遇叛臣李元平陷
我汝海。委质贼庭。公于座上数其背恩。厉气叱责。叛者惭
赧。密以异语动于希烈。希烈意变。遂执公。囚于官舍。防以
甲士。或掘阱于侧。或积薪于前。或绐以瘗填。或许以焚烁。
虐毒万计。期公毁节。公谓之曰。愿假一剑。岂劳多端。服义
而终。乃其所也。贼竟不敢逼。贞元初。希烈陷汝州。是时公
幽辱已三岁矣。度必不全。乃自为墓志。以见其志。是年遇
李叔明 第 17b 页
害于汝州之龙兴寺。春秋七十有六。自登朝及作藩牧。常
以安君厚俗为务。奖善伐恶为志。言非至公。不发于口。事
非直道。不几于心。植操则夷齐之高也。理戎则羊陆之仁
也。当朝则汲黯之正也。莅下则廉范之通也。蕴是具美。行
乎至俭。强暴莫敢冲。千飙不能动。大义久废。公起之。醇风
久醨。公还之。非贤人之业。何以臻此。然虚已下士。不以名
位自高。苟有道者。蓬门鹑衣。必与抗礼。在平原。尝荐安陵
处士张镐有公辅之量。数年间镐位列鼎司。论者称之。善
与人交。执友之子。义均甥侄。介操所至。不迁其守。刚而中
以安君厚俗为务。奖善伐恶为志。言非至公。不发于口。事
非直道。不几于心。植操则夷齐之高也。理戎则羊陆之仁
也。当朝则汲黯之正也。莅下则廉范之通也。蕴是具美。行
乎至俭。强暴莫敢冲。千飙不能动。大义久废。公起之。醇风
久醨。公还之。非贤人之业。何以臻此。然虚已下士。不以名
位自高。苟有道者。蓬门鹑衣。必与抗礼。在平原。尝荐安陵
处士张镐有公辅之量。数年间镐位列鼎司。论者称之。善
与人交。执友之子。义均甥侄。介操所至。不迁其守。刚而中
李叔明 第 18a 页
礼。介而容众。静而无闷。动而有光。便于已。希权倖不为也。
君有命。蹈汤火不辞也。心在弭乱不在功。志图报国不图
生。故其杀身成仁。视死如归。虽汉之龚胜。魏之王经。无以
加焉。昔卫铭孔悝。鲁颂僖公。载在礼经。形于雅什。佥以为
公之事君事亲。爱敬直清。跬步不忘。德充也。服义戴仁。颠
沛以之。行极也。探赜儒府。述古立言。文经也。勤劳王家。靖
难安仁。武功也。颂声不昭。后嗣何观。于是故吏庐州刺史
李萼。乃刊石建碑。旌于不朽。以峘尝参公会府。公卿之末。
备位史臣。俾赞丕烈。永示将来。敢竭不才。恭述所闻。铭曰。
君有命。蹈汤火不辞也。心在弭乱不在功。志图报国不图
生。故其杀身成仁。视死如归。虽汉之龚胜。魏之王经。无以
加焉。昔卫铭孔悝。鲁颂僖公。载在礼经。形于雅什。佥以为
公之事君事亲。爱敬直清。跬步不忘。德充也。服义戴仁。颠
沛以之。行极也。探赜儒府。述古立言。文经也。勤劳王家。靖
难安仁。武功也。颂声不昭。后嗣何观。于是故吏庐州刺史
李萼。乃刊石建碑。旌于不朽。以峘尝参公会府。公卿之末。
备位史臣。俾赞丕烈。永示将来。敢竭不才。恭述所闻。铭曰。
李叔明 第 18b 页
天祚圣唐。降贤救时。烈烈鲁公。毓德应期。岩峙玉镇。伊傅
之师。文武忠信。天子是毗。亦既升朝。侃然正色。润我王度。
作藩于德。贼为豺虺。流虿下国。公饬王旅。殄扫妖慝。解纷
以和。柔逆以忠。万里狂飙。半为淳风。君子知微。遇变则通。
全我庶人。入奉宸聪。乃副丞相。是司喉舌。周旋七命。内外
胥悦。营营青蝇。不害其洁。危行言孙。保兹明哲。用启土宇。
俾侯于鲁。式是百辟。彝伦攸叙。乱靡有定。盗扰淮浦。帝曰
汝贤。代予宣抚。孰不怀忠。处死难之。于赫我公。视险若夷。
猛兽龂龂。履之不疑。扇彼薄俗。惟缉惟熙。昔在申伯。作藩
李叔明 第 19a 页
周室。诗人歌颂。尚播声律。矧我文忠。人之纪纲。功侔四时。
节贯雪霜。焕乎立言。殁而弥彰。日居月诸。垂范无疆。
* 尚衡
衡。至德中历官散骑常侍。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 文道元龟(并序)
天宝初。适于平阳。平阳太守稷山公。则衡之从考舅。雅好
古道。门尚词客。当今文人。相与多矣。尝叹曰。取士之道。才
其难乎。或精文而薄于行。或敦行而浅于文。斯乃有失其
节贯雪霜。焕乎立言。殁而弥彰。日居月诸。垂范无疆。
* 尚衡
衡。至德中历官散骑常侍。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 文道元龟(并序)
天宝初。适于平阳。平阳太守稷山公。则衡之从考舅。雅好
古道。门尚词客。当今文人。相与多矣。尝叹曰。取士之道。才
其难乎。或精文而薄于行。或敦行而浅于文。斯乃有失其
李叔明 第 19b 页
道。一至于此。顾衡曰。吾尝谓尔知言。尔其言之。衡私门以
文场而进五世。鄙虽不嗣。忝藉馀训。敢著元龟。以叙其事。
元龟曰。
文道之兴也。其当中古乎。其无所始乎。且天道五行以别
纬。地道五色以别方。人道五常以别德。易曰。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非五纬孰可以知天。非五
方孰可以辨地。非五常孰可以化人。文之为道。斯亦远矣。
天人之际。其可得于是乎。夫卦始乎三画。文章之阃。大抵
不出乎三等。斯乃从人而有焉。工与不工。各区分而有之。
君子之文为上等。其德全。志士之文为中等。其义全。词士
文场而进五世。鄙虽不嗣。忝藉馀训。敢著元龟。以叙其事。
元龟曰。
文道之兴也。其当中古乎。其无所始乎。且天道五行以别
纬。地道五色以别方。人道五常以别德。易曰。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非五纬孰可以知天。非五
方孰可以辨地。非五常孰可以化人。文之为道。斯亦远矣。
天人之际。其可得于是乎。夫卦始乎三画。文章之阃。大抵
不出乎三等。斯乃从人而有焉。工与不工。各区分而有之。
君子之文为上等。其德全。志士之文为中等。其义全。词士
李叔明 第 20a 页
之文为下等。其思全。其思也可以纲物。义也可以动众。德
也可以经化。化人之作。其惟君子乎。君子之作。先乎行。行
为之质。后乎言。言为之文。行不出乎言。言不出乎行。质文
相半。斯乃化成之道焉。志士之作。介然以立诚。愤然有所
述。言必有所讽。志必有所之。词寡而意恳。气高而调苦。斯
乃感激之道焉。词士之作。学古以摅情。属词以及物。及物
胜则词丽。摅情逸则气高。高者求清。丽者求婉。耻乎质。贵
乎情。而忘其志。斯乃颓靡之道焉。古人之贵有文者。将以
饰行表德。见情著事。杼轴乎天人之际。道达乎性命之元。
也可以经化。化人之作。其惟君子乎。君子之作。先乎行。行
为之质。后乎言。言为之文。行不出乎言。言不出乎行。质文
相半。斯乃化成之道焉。志士之作。介然以立诚。愤然有所
述。言必有所讽。志必有所之。词寡而意恳。气高而调苦。斯
乃感激之道焉。词士之作。学古以摅情。属词以及物。及物
胜则词丽。摅情逸则气高。高者求清。丽者求婉。耻乎质。贵
乎情。而忘其志。斯乃颓靡之道焉。古人之贵有文者。将以
饰行表德。见情著事。杼轴乎天人之际。道达乎性命之元。
李叔明 第 20b 页
正复乎君臣之位。昭感乎鬼神之奥。苟失其道。无所措矣。
君子也。文成而业著。志士也。文成而德丧。然今之代。其多
词士乎。代由尚乎文者。以斯文而欲轨物范众。经邦叙政。
其难致乎化成。悲夫。敢著元龟。庶观文章之道。得丧之际。
悔吝之所由者也。
君子也。文成而业著。志士也。文成而德丧。然今之代。其多
词士乎。代由尚乎文者。以斯文而欲轨物范众。经邦叙政。
其难致乎化成。悲夫。敢著元龟。庶观文章之道。得丧之际。
悔吝之所由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