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王昌龄 第 1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王昌龄 第 1a 页

* 王昌龄

昌龄字少伯。江宁人。第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又登博学
宏词科。再迁泛水尉。贬龙标尉。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
邱晓所杀。

** 公孙宏开东阁赋(以风势声理畅休实久为韵)


易穷则变。变则乃通。二气相感。万物初蒙。拆于阳甲。化于
阴风。彼君臣有际会。屠钓无终穷。其未遇也。如兽之槛。如
王昌龄 第 1b 页
禽之笼。其德合也。起阿衡于莘媵。获太师于渭翁。睹公孙
之发迹。知汉帝之尊崇。厄则异。元亨则同。火有炎光。木有
根柢。寒者斯附。暑者蒙蔽。苟得其所。亦为大惠。动必有获。
自然之势。抑折节以下人。亦开国而来诣。衣布被而薄已。
散金帛以赒济。近乎仁者之心。与裘马而俱敝。以光招贤
之策。不失终身之计。故能多士爰处。佥谋是行。拓南蛮之
徼。增朔方之城。大启侯国。载扬天声。与夫蚩蚩以致诮。孰
若兢兢而立名。僭上则差。偪下则鄙。反坫谁咎。豚肩陋矣。
或俭奢而得中。即达人之至理。嗟服勤以抗节。在庶几乎
君子。璞玉在山。白虹在上。精灵不隐。物理相畅。君任下
王昌龄 第 2a 页
以不疑。臣荐贤以答贶。失之者丧。得之者王。况乎左右股
肱。举尔无妄。道有兴废。人亦焉廋。屈之则否。伸之则休。不
正其名。亦去其实。宾阁既关。拥门自佚。使贤丑错杂而不
分。登驽骀于招士之室。喟然宣父。悲之已久。傥相府之可
依。铭盛德于不朽。

** 吊轵道赋(并序)


轵道。秦故亭名也。今在京师东北十五里。署于路曰秦王
子婴降汉高祖之地。岂不伤哉。余披榛往而访之。则莽苍
王昌龄 第 2b 页
如也。夫以战国之弊。天下创夷。又困于秦。使无所诉。罪在
于政。而戮乎婴。呜呼。杀降不祥。项氏之不仁也。遂作赋以
吊云。

长林之墟。荒草无垠。踌躇访古。隐嶙如存。耆老曰。此秦之
轵亭也。莫不陨泣而伤魂。我闻中原板荡。历数更造。来为
都邑。去为郊道。化育人寰。盛德攸保。其有随覆车之遗迹。
蹑咸阳以崩倒。陈炯戒而罔怀。终灭裂以荡埽。今者行旅
有悲凉之色。将未识圣人之大宝。听之哉不义而强。其敝
必速。徒以金城千里。介马万轴。九国既夷。上慢下黩。东游
莫返。白帝先哭。是以沙邱閟祸。制出赵氏。扶苏赐死。大事
王昌龄 第 3a 页
去矣。海内汹焉。雷骇飙起。自非蹂先王而隳道德。亦无能
而及此。五星夜聚。汉瑞秦亡。白马素车。降于道傍。非子婴
之罪也。而杀身于项王。悲夫。以暴易乱。莫知其极。且闻追
怀而霸楚。无乃弛义而争国。东城引剑。亦其宜哉。至于后
稷贻周。三圣九贤。合于成康。千有馀年。犹复慎终如始。爰
作顾命。宣文武之重光。训艰难于执政。乃尸天主。遂诰诸
侯。高奭内轴。齐鲁外辀。此周之所以磐石相维。数革龟谋。
孰与夫离摈子弟。甘心贼臣。身死国灭。如火燎薪。设使雍
州为舆。伊傅为轮。当朽索之不驭。岂龙虎之能驯。不其然
王昌龄 第 3b 页
乎。贾生闻之。于是让东陵故侯曰。昔王子有殷墟之歌。大
夫有周庙之作。子秦人也。岂无情哉。邵平乃太息久之。且
为歌曰。道不虚行兮史鰌没位。吾宁范伯之徒与。感夷齐
而多愧。麟凤远去。龙则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往者
不可谏。来者吾谁欺。姑退身以进道。曷飏言而受非。彼萧
相国。知子乎布衣。

** 灞桥赋(以水云辉映车骑繁杂为韵)


圣人以美利利天下。作舟车。禹乃开凿。百川纡馀。舟不可
以无水。水不可以通舆。遂各丽于所得。非其安而不居。横
王昌龄 第 4a 页
浮梁于极浦。会有迹于通墟。借如经纶淮海。陶鼓仁义。藏
用于密。动物以智。每因宜以制模。则永代而取寄。伊津梁
之不设。信要荒之莫致。思未济于中流。视安危之如戏。故
可取于古今。岂徒阅千乘与万骑。惟梁于灞。惟灞于源。当
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
翻。隘腾逐而水激。忽须臾而听繁。虽曰其繁。溃而不杂。怀
璧拔剑。披离屯合。当游役之嗷嗷。自洪波之纳纳。客有居
于东陵者。接行埃之馀氛。薄暮垂钓。平明去耘。傍连古木。
远带清濆。昏晓一望。还如阵云。乃临川而叹曰。亡周霸秦。
王昌龄 第 4b 页
举目遗址。前车覆轨。不变流水。叹往事之诚非。得兹桥之
信美。皇风不竞。佳气常依。既东幸而清道。每西临以驻旂。
连袂挟毂。烟阗雨飞。嗟乎此桥。且悦明盛。徒结网于川隅。
视云霞之晖映。聊倚柱以叹息。敢书桥以承命。

** 对大㪷酌酒判

**  元日会序宾光禄以大㪷酌醴祈黄耇比部以无令式勾徵诉称以引以翼古之道也

设[:#AS-82F9:⿰樽]养老。序宾惟贤。将必发乎直言。用光被乎孝德。徵元
会之燕射。展古义于君臣。金奏洋洋。合明神于九变。青气
王昌龄 第 5a 页
霭霭。布庆云于一色。则当嘉宾戾止。彝伦孔彰。偫儒就经
之日。天子尊师之礼。袒割以俾其冕旒。乞言以成其福禄。
昔之所废。今之所崇。瞻彼有司。未详光禄。嗟引翼之攸懵。
何令式之无稽。徒欲致讥。诚堪耸诮。

** 对荐贤能判

**  甲荐贤能之士三诣公车试皆高第表请锡彤弓廷尉致诘词云三适有功

俾尔公侯。敬服王命。乃升贤俊。昭宣训典。惟甲蕃屏有垣。
既孜孜于审择。黜陟咸若。亦贤贤而修贡。三诣三适。登汉
室之明科。九德九徵。赞虞臣之寅亮。有如取火于燧。故能
王昌龄 第 5b 页
任事加爵。且汝惟勿伐。则继圭瓒不诬。今也自贤。岂曰彤
弓是允。与其表请。孰若谦光。廷尉有词。匪伊妄作。

** 上李侍郎书

昌龄拜手奉书吏部侍郎李公座右。夫道有一。昌龄有心。
明公有鉴。三者定矣。而又元气潜行。偫动相鼓。乘时则利。
遇难则否。斯亦分于数矣。今或者谲觚旁礡。以为己任。发
心不中。中无不通。虽大愚之人。犹知不可。况贤智之士乎。
兹数者。如昌龄之心。非不知也。明公之鉴。非不明也。惟明
王昌龄 第 6a 页
公能以至虚纳。惟昌龄敢以无妄进。故未便绝意。愿就执
事陈之。若明公以为隅曲。置之度外。则昌龄未识定分。为
向时之客。乘时不利。动则遇否。至虚不纳。无妄不进。将使
天下之士。永绝望于明公矣。岂独小人哉。初闻明公克举
大体。不尚小节。竭智附贤。贯道选数。亦已确镇外物。翕然
有归。于是穷居独閒未用之士。将遁幽贞千里。未审明公
何以待之。夫夷吾穷困。乐毅羁旅。孔明躬耕。子房养志。此
四贤未遇之时。则乃不遇。意固不能俛首局步。与众人争
得失于吏曹之门。就使四贤生于明时。无所服用。则下士
王昌龄 第 6b 页
之不若也。亦当与众人四方而来。竦于明公之门。未审明
公何以处之。伏惟明公居堂上之阴。知日月之次。睹堂下
之士。知四方之贤。若者终不自若也。伏惟明公熟察焉。天
生贤才。必有圣代用之。用之于天子。先自铨衡。则明公主
司天下。开塞天下之所由也。可不慎之。嗟乎。持衡取士。专
在文墨。固未尽矣。况文章体势。其多面焉。苟不相容。则太
迂阔。一时不合。便即弃之。伏恐伤钩赜之明。结志士之怨。
吁可畏也。又有恢恢无明。精诚洞物。大不施小。屈于章句。
盖屈寸而伸尺。小枉而大直。君子行焉。傥斯人也。木讷自
王昌龄 第 7a 页
守。默然而退。明公不以为贤。是小人敢正颜色。鼓喉舌。欲
伸大直于明公。能容之否。所为直者如何。明公若以为偫
区一举。自有常式。富贵为怀。曾莫下视。则明公何以异近
代合古人。匪惟高贤雅量。在小子亦知之矣。明公昔未居
此任。岂不曰伊人也。弃正任巧。我为宗臣。必将革之。操持
升降。正在今日。伏愿密运心镜。俾无逃形。振拔非常。以资
天轴。乃明公论。则振拔者亦膺摩赤霄。必将逆进其类。以
光王国。自迩及远。其谁曰不当任乎。一为元龟。自可数千
百年不衰其政矣。敬之无任。使小人之口。波荡振骇。君子
王昌龄 第 7b 页
訚訚。以俟贤俊。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天下
固有长吟悲歌。无所投足。天工或阙。何借补之。苟有人焉。
有国焉。昌龄请攘袂先驱。为国士用。棼丝之务。最急之治。
实所甘心。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饱于道义。然
后谒王公大人。以希大遇哉。每思力养不给。则不觉独坐
流涕。啜菽负米。惟明公念之。直科不得不谋其始。夫惟明
公深念之。投报徇义。非一言而能尽也。昌龄常在暇日。著
鉴略五篇。以究知人之道。将俟后命。以黩清尘。

* 阳伯成

王昌龄 第 8a 页

伯成。开元时官尚书左司郎中河南少尹。

** 駮太常燕国公张说谥议

议曰。谥者。德之表。行之迹。将以激励风俗。检束名教。固无
虚誉。是尊实录。准张说罢相制云。不肃细微之人。颇乖周
慎之旨。又致仕制云。行亏半古。防阙周身。未免瓜李之嫌。
而喧众多之口。且王之有瑕。尚可磨也。人之斯玷。焉可逭
焉。谥曰文贞。何成沮劝。请下太常。更据行事定议。谨议。

** 大智禅师碑阴记

王昌龄 第 8b 页

夫道非言。言以明道也。空非相。相以泯空也。禅师弥天冥
符。旷劫传印。出等等。腾非非。适来时也。适去顺也。上自宸
扆。下达蒸黎。才仰青莲之光。旋惊白林之会。中书侍郎严
公。探秘藏。决词江。洋洋乎文宗。昭昭乎灵迹。伯成殊昧先
觉。忝在后尘。糺合偫公。激扬众美。岂翰墨以云朽。将金石
以齐固。所谓非六经曷以明夫子也。非四偈曷以晓真如
也。凡舍净财者。人具题爵里。于时岁在辛巳五月庚戌十
八日丁卯。皇唐开元廿九年也。(谨案碑刻严挺之大智禅
师碑铭之下题河南少尹阳伯成撰通直郎行河南府伊
阙县尉集贤院待制兼校理史惟则书)

* 李元成

王昌龄 第 9a 页

元成。天宝时官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 应贤良方正科对策(并问)


制策问。朕闻理国莫尚乎(前篇作于)任贤。命官必资乎(前篇作
于)选众。尧舜以声不(登科记及前篇并作而)以度。考覈良难。殷周取
德兼取言。(登科记及前篇并作而取名)徵求匪易。朕所以载怀经术之
彦。夕遗其寝。虚伫艺能之士。朝忘其饥。子大夫光我弓旌。
(登科记及名贤策问并作膺)斯扬择。为政作法。岂无前范。安人济时。
王昌龄 第 9b 页
亦有令躅。宜叙立身之志。各言从官之才。(前篇作心)至如七辅
八元。施何纲纪。十臣四老。正何得失。并(一作各)陈事迹。兼详(
登科记作述前篇作言)名氏。夫(登科记及前篇并无夫字)朝会古礼。登享旧章。九
仪式辨其赐。六贽各明所(前篇作其)执。雍畤起自(登科作于)何年。(前
篇作代)亳社立于何代。(前篇作年)天士地士。此(前篇作复)何所封。诸布
诸严。彼何所主。(前篇作立)又穆邦家而济生死。三圣之教何长。
利动植而益黎元。(前篇作庶)五材之用(登科记作术)何要。工商两(前
篇作二)业。在俗何先。文武二(前篇作两)柄。适时何急。凡此数科。不
获双美。必去者方于去食。可存者同夫存信。(十四字登科
记及前篇并作必存者均乎存信所去者同乎去食)朕将亲览。尔等(前篇作则)明言。

对。臣闻大圣有国。将兴至理。总庶官以匡化。览偫议以登
王昌龄 第 10a 页
贤。所以奉若天纪。作为人极。观尧舜之兴。则四岳佥举。九
载陟明。考覈之端立矣。监殷周之策。则三驾访德。六廉察
事。徵求之道行矣。非睿哲明虑。深体化源。亦安能董正理
官。推伏贤杰者也。今陛下缵兴圣业。昭布天光。举良弼以
谋至道。综偫才以康庶绩。故乃岳生维翰。星降士师。嘉猷
日闻。正言弥启。肃然在位。灿然盈朝矣。且犹郡邑公选。岩
穴敷求。遗寝载怀。比岁临问。伫经术以佑职。想艺能以建
官。则古之坐明堂。议衢室。安可以俦清问之深也。固将卓
立化首。廓开政先。岂唯绍明恒训。践修常轨而已。臣素微
王昌龄 第 10b 页
经艺之术。谬忝弓旌之招。诚不足以登进王庭。恭承明策。
至若为政作法之要。安人济时之体。臣虽愚鄙。窃有志焉。
臣闻政务利人。法期济物。布法由道。行政在官。官必其才。
则人沐于化。法必于正。则物赖其安。故庇人以和。所以兴
其义。率人以礼。所以致其淳。赋之必均。所以绥其业。役之
必度。所以务其时。恤其转死。所以保其命。薄其收入。所以
全其生。此安人之画。济时之要。总其大趣。存其至心。而臣
节无隐者尔。故王者安人则审政。兴政则任官。任官必良。
则为政皆善。善政溥洽。则黎人用康。德之本也。是以深居
王昌龄 第 11a 页
而情鉴万里。高拱而明照八极。其在任人之术欤。夫至公
克守于鸣谦。臣节必存乎无隐。况王心虚镜。容光必察。询
其立身之志。考其从官之才。臣之愚衷。具以上达。若蒙饬
躬召入。程器收用。使得履文石以献议。瞻法座以陈诚。序
安人之大训。言济时之良政。抗恒节以忠主。申远图以戴
君。臣之宿心。永愿毕矣。立身之志。实在于斯。从官之才。安
敢自必。盖无善不应。有开必先。七辅立于先朝。充四目以
鉴远。八元翼于舜日。播五典以宏风。或理历茂时。天道以
叙。或辨方宁乱。地纪用章。或内平外成。树稼而蒸人乃粒。
王昌龄 第 11b 页
或忠肃恭懿。敷教而理训克从。原其纪纲。较然明著。十臣
佐命。周道蔚兴。四老为宾。汉储底定。文武以济。灵台光偃
伯之期。羽翼既成。宠子罢夺宗之计。匡正得失。格言斯在。
风后力牧。膺七辅之名。伯奋仲戡。居八元之列。周公吕尚。
为十臣之宗。园公绮里。参四老之目。八元尽高辛之裔。十
臣有文王之子。事迹斯辨。名氏可徵矣。夫朝会者。所以正
君臣之位。登享者。所以尽诚敬之极。故物称其礼。举之表
仪。功被于人。施之祀典。盖辨其位序。而不多其玉帛。先其
敬意。而不繁其樽俎。明王道之制也。自道远圣逝。侈及嬴
王昌龄 第 12a 页
刘。荐币兴利。酎金逞罚。祭非其鬼。妖望其祥。瞻古语事。斯
谬甚矣。周官大宗伯之职。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一命
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
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盖以懋功训德。审官乂人
也。又以禽作六贽。以等诸臣。孤执皮币。卿执羔。大夫执雁。
士执翟。庶人执鹜。工商执鸡。盖象事以明等威。以示礼也。
秦修雍祠。而古有雍畤焉。周祭亳社。宜社有属亭焉。孝武
祈仙封于栾大。将以通天地之道也。故天士地士。悬以五
利之名焉。汉氏广祷主于小祠。将以期纯嘏之集也。故诸
王昌龄 第 12b 页
布诸严。设于偫望之祭焉。夫谷神不死。道宗于元默。至觉
而生。释归于清净。书于圣典。固在儒流。然练神虚心。释道
以空慧为法。可以济于生死矣。兴政致理。周孔以礼义为
训。可以穆于邦家矣。教之攸设。儒则为长。天生五材。利溥
偫物。火炎水润。动植以滋。刳木范金。黎氓攸济。禀于元象。
土德厚载而居多。施于物宜。五行废一而不可。工以缮器。
商以通财。财则聚人。器则周用。疾其浮侈。商以政而当遏。
资于器械。工在俗而为先。圣人睹天地以成文。象震曜以
兴武。文次九序。武标七德。利用开物。禁暴夷凶。二柄所资。

王昌龄 第 13a 页

百代无易。两参王政。互为国经。若寰海晏如。则武备都偃。
干戈日扬。则文教式衰。自有偏废之辰。皆无必去之道。理
旷者不可以言极。道深者不可以意明。乾象照临。圣模广
运。臣材非秀茂。学非敏博。对越天旨。诚无足观。谨对。

* 崔器

器。深州安平人。天宝中举明经。为奉先令。禄山陷西京。器
受贼署。仍守奉先。后诣灵武。为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从
肃宗至凤翔。加礼仪使。[:#AS-8864:⿺克寸]复二京。为三司使吏部侍郎御
王昌龄 第 13b 页
史大夫。上元元年卒。

** 将军王去荣杀人议

右件官打杀本部富平县令杜徽。恩旨以其能放抛石。免
死夺官。自身配陕郡效力。中书舍人贾至等未即行下。奏
请奉进敕旨议者。臣等伏以法者。天地之大典。帝王守之。
犹不敢专也。若王去荣者。乃敢擅杀。是臣下之权。过于人
主。开元以前无者。尊朝廷也。当今(疑)为天下主。爱无亲疏。
得一去荣而失万姓。何利之有。又八议名例。都无此名。十
恶科条。乃居其一。杀本部县令。而陛下宽之。王法不行。人
伦道屈。臣等奉诏。不知所从。夫国以法胜。有恩无威。慈母
王昌龄 第 14a 页
不能使其子。养由基射穿七札。楚王以为辱国。林虑公主
男犯法。汉君不为减罪。贱技则去荣何有。受法则林虑可
徵。晋文弃原取信。以信大于原也。今陕虽要郡。不急于法。
则海内无处不[:#AS-8864:⿺克寸]。(疑)况陕郡乎无法也。贾至等皆朝之忠
良。见[:#AS-8864:⿺克寸]
(疑)在近。谨议。

* 杨绾

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举进士。补太子正字。天宝十三载
举词藻宏丽科。擢右拾遗。肃宗即位。擢起居舍人知制诰。
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
王昌龄 第 14b 页
士。卒谥文简。

** 条奏贡举疏

国之选士。必藉贤良。盖取孝友纯备。言行敦实。居常育德。
动不违仁。体忠信之资。履谦恭之操。藏器则未尝自伐。虚
心而所应必诚。夫如是。故能率已从政。化人镇俗者也。自
叔世浇诈。兹道寖微。争尚文词。互相矜衒。马卿浮薄。竟不
周于任用。赵壹虚诞。终取摈于乡闾。自时厥后。其道弥盛。
不思实行。皆徇空名。败俗伤教。备载前史。古人比文章于
郑卫。盖有由也。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王昌龄 第 15a 页

至高宗朝。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又奏进士加杂文。明经
加帖经。从此积弊寖而成俗。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长
而博文。不越诸家之集。递相党与。用致虚声。六经则未尝
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况复徵以孔孟之道。责其君子之
儒者哉。祖习既深。奔竞为务。矜艺者曾无愧色。勇进者但
欲淩人。以毁讟为常谈。以向背为己任。投刺干谒。驱驰于
要津。露才扬已。喧胜于当代。古之贤方正。岂有如此者乎。
朝之公卿。以此待士。家之长老。以此垂训。欲其返淳朴。怀
王昌龄 第 15b 页
礼让。守忠信。识廉隅。何可得也。譬之于水。其流已浊。若不
澄本。何当复清。方今圣德御天。再宁寰宇。四海之内。喁喁
向化。皆延颈举踵。思圣朝之理也。不以此时而理之。则太
平之政又乖矣。凡国之大柄。莫先择士。古先哲后。皆侧席
待贤。今之取人。令投牒自应。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
县令察孝廉。审知在乡闾有孝悌及信义廉耻之行。加以
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刺史当以礼待
之。试其所通之学。其通者送名于省。自县至省。不得令举
人辄自陈牒。比来有到状保辨识牒等。一切并停。其所习
经。取左传公羊谷梁礼记周礼仪礼尚书毛诗周易。任
王昌龄 第 16a 页
通一经。务取深达奥旨。通诸家之义。试日差诸司官有儒
学者对问。每经问义十条。问毕对策三道。其策皆问古今
理体。及当时要务。取堪行用者。其经义并策全通为上第。
望付吏部便与官。其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
第者罢归。其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侥
倖。并近有道举。亦非理国之体。望请与明经进士并停。其
国子监举人亦请准此。如有行业不著。所由妄相推荐。请
量加贬黜。所冀数年之间。人伦一变。既归实学。当识大猷。
居家者自修德业。从政者皆知廉耻。浮竞自止。敦庞自劝。
王昌龄 第 16b 页
教人之本。实在兹焉。事若施行。即别立条例。

** 上贡举条目疏

孝廉举人。请取精通一经。每经问义二十条。皆须旁通诸
义。深识微言。试策三道。每日问一道。问古今理体。取堪行
用者。经义及策全通为上第。望付吏部便与官。义通七策
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者罢之。论语孝经。圣人深旨。孟
子儒门之达者。望兼习此三者为一经。其试如上。先取在
家有孝义廉耻谦恭之行。好学不倦。精通经义。并堪对策
者。县令徵于乡里。送名于州。刺史与曹官对试。以其通者
王昌龄 第 17a 页
送省。既是贡士。刺史县令不得以部人待之。加其礼数。随
朝集使以十月二十五日到省。其乡饮酒及至上都朝见。
并谒先师。并依旧式。又以寇难之故。衣冠多去故乡。所居
必闻。才行斯在。望许所在州县。且举所谙知者。秀才举人。
准旧格惟试方略策五条。望令精通五经。每经准孝廉例。
问义二十条。对策五条。每日试一道。全通为上第。送中书
门下超与处分。十条通七策通四为中第。送吏部与官。下
者罢之。又国子监举人。亦请每岁本业博士推择才行。送
名与祭酒。依乡贡例试。通者送省。举人自县至州。皆不得
王昌龄 第 17b 页
辄自陈牒。比来有到状保辨识牒等。请并停。明法举人。望
付刑部考试。

** 裴遵庆碑

易。坤之为义。臣道也。君子履之。文言曰。直方大不习(阙一
字)不利。又曰。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然后以黄中通理
之道(阙)终则受黄裳之吉矣。安贞应地者。其顺矣乎。公(阙
十二字)在(阙一字)为伯益若予上下在周为非子(阙)字重(阙七
字)因其生也。济物之庆。垂名(阙九字)河东著族。其后始大。以
至于大(阙)逮先考赠司空(阙二字)君重之以明义虞(阙二字)
公少而
王昌龄 第 18a 页
(阙十一字)于近究末而必慎其初。尝(阙)足以尽(阙一字)则(阙一
字)然矣介是者君子之所(阙六字)为宝(阙八字)而不察解褐以
门荫授兴宁陵(阙)之功用刑者必求其意。(阙一字)法者(阙一
字)极于文(阙六字)疑(阙九字)加徒役辞(阙一字)翻动文致于理(阙)
体(阙一字)自前修(阙一字)批案云才辩不足(阙一字)人威力不(阙
十二字)省(阙七字)别曹夺已(阙一字)之(阙)外(阙一字)转司勋吏部郎。
皆掌曹事。前古官省而久任中代(阙七字)乡里之(阙七字)抡材
之重专(阙)萌难(阙一字)隐匿(阙一字)环讹为(阙一字)结投刃不惑。
应弦而(阙二字)(阙三字)不自尊其(阙三字)问望已(阙一字)于公辅
王昌龄 第 18b 页
矣丁内(阙)太守外(阙三字)中权(阙一字)扰私欲(阙一字)求不给则(
阙三字)贬守(阙四字)称惜(阙五字)郎中至德初(阙二字)贼庭将(阙)贺
于朝(阙一字)拜给事中。累迁尚书右丞兵部户部(阙一字)校吏
部(阙一字)郎(阙二字)之后以擢(阙四字)之道(阙一字)而多端公鉴以(
阙)年除吏(阙一字)侍郎平章事。时寇戎未平。(阙一字)国多务。(阙
一字)以数变生害。谷以不通为急。公(阙四字)敬(阙一字)之信不
擅其利。不(阙)(阙一字)(阙一字)温雅(阙一字)浮诡(阙二字)矜伏讽
谏见(阙三字)内惧(阙五字)为文(阙一字)惟左右近(阙二字)记削(阙一
字)之疏数莫知其(阙)食一百户又追先(阙二字)之德宠赠正
司。以(阙一字)勉焉。

王昌龄 第 19a 页

公以年当赐杖。礼有悬车。不矜(阙五字)簿守官之节固请遏(
阙)上难(阙二字)至(阙一字)太子少傅。又以官制(阙一字)明选曹求
旧。还除吏部尚书。迁右仆射。再(阙四字)人愿也公和顺积中。(
阙)欲进之(阙一字)及践大任。无自喜之色。当其未可。审其体
而能安。当其可。蹈其(阙一字)而不失。每(阙一字)安危故事。兴替
旧章。谕同(阙)极上列祭(阙一字)实赋养不加厚。谦以自持。酒
醴之欢俭。故能广林泉之(阙五字)惠爱以合亲。施舍以周给。
古之(阙)以大历十年十月二十九日。薨于(阙一字)年县升平
王昌龄 第 19b 页
里之私第。以明年二月二十(阙一字)(阙二字)于东都万安山
之旧茔。(阙一字)谥曰(阙二字)公礼也。诏使(阙二字)典客护丧。卿大
夫庶僚百吏。追送于国门之外。生荣殁哀。人理至矣。有子
太子(阙)践德之(阙三字)抱(阙一字)之(阙三字)之义以文见托。论撰(
阙四字)不(阙一字)其铭曰。

天生万物。有典有则。人之秉彝。好(阙四字)空之天古训是式。
知(阙一字)知(阙一字)有严有翼。悫善同允。敬(阙一字)奉职五刑恤(
阙)是力(阙六字)(阙七字)其直是非(阙八字)盈虚与时消息。(阙四
字)哀荣同域。(阙)

** 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

王昌龄 第 20a 页

鹊巢配德。合好之义深。象服建封。宠光之致极。况动循法
度。躬事蘋蘩。揭四德而表仪高门。秉一心而辅佐君子。则
有夫人王氏。有唐元辅汾阳王之伉俪。本其盛族。著于太
原。高祖长谐。皇左武卫大将军秦州都督平原郡公。赠荆
州大都督。陪葬献陵。曾祖德元。银青光禄大夫唐州刺史。
祖士会。河南府陆浑县令。父守一。宁王府掾。赠[:#AS-8862:⿱亠兑]州大都
督。或勋阀可称。或理行尤异。积仁储庆。奕叶联华。夫人即[:#AS-8862:⿱亠兑
]州府君之长女。敏悟生知。孝慈天性。诞含柔范。光起韶
王昌龄 第 20b 页
仪。亲执组紃。备详图史。女宗之美。灿然有光。年既及笄。礼
从纳币。言告师氏。归于汾阳。汾阳时宠禄未崇。盛业犹晦。
夫人循节俭之行。服浣濯之衣。祇事舅姑。恪恭朝夕。视庖
主馈。未尝假人。下气怡声。率由至性。生既极其养。殁又过
乎戚。慎徽众善。敦叙六宗。睦娣姒以仁。接中表以义。由是
闺门以穆。妇道有闻。天宝中。汾阳分镇河中。策勋王府。夫
人从夫之义。封琅琊县君。寻又进封太原郡君。其后寇盗
横厉。风云元感。汾阳乃首启戎行。宣力王室。出则统一师
旅。入则燮赞台阶。元勋既崇。殊赏斯至。内训之功。其子或
位列通侯。或室嫔贵主。姻连右戚。荣冠中朝。门通河汉之
王昌龄 第 21a 页
津。地成冠盖之里。每令节嘉赏。长筵高会。青紫照庭。佩环
盈室。薰灼人代。莫之与京。然约已尚柔。从夫体顺。服仁不
倦。守礼无为。总是具美。允膺多福。亦尝排凤阙。谒龙颜。及
承制曰。汾阳郡王妻太原郡君王氏。婉娩淑德。斋庄令容。
禀训姆师。友于琴瑟。作宾君子。宜尔室家。克著艰难之勋。
实由辅助之力。可封霍国夫人。初汾阳受命东征。长驱河
朔。夫人处于西土。三徙其居。导诸子以义方。规众女以典
则。用能聿遵礼度。伊加等之顾问。奉殊常之宠锡。容止合
度。威仪可观。帝嘉其贤。尤所称重。宜其阜昌盛业。蕃衍华
王昌龄 第 21b 页
绪。荷恩渥于上天。保荣耀于当代。而夫人蕴高世之度。抱
出尘之节。以为致盈必损。理有固然。誓弃浮华。愿归正觉。
于是损其服玩。斥其爱染。思契理于胜因。将息心于了义。
乃舍京城西别业。奏置法雄寺。又于法云寺写藏经。修塔
院。置经行之室。立禅诵之堂。景福所凭。斯焉茫昧。遐龄未
及。奄尔薨殂。享年七十三。以大历十二年正月辛未。终于
平康里之私第。皇慈兴叹。中使临吊。汾阳以睽偕老之期。
深遗挂之恨。抚襟长恸。悼亡何及。即以其年六月二日。卜
葬于万年县凤栖之原。恩诏赠赙。率加常典。哀荣之盛。今
王昌龄 第 22a 页
昔罕俦。有子六人。长曰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詹事上柱国
太原郡开国公曜。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左散骑常侍赵
国公晞。次曰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吏部司封郎中上柱
国乐平郡开国公晤。次曰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驸马
都尉暧。次曰银青光禄大夫守殿中少监曙。幼曰朝散大
夫守秘书省著作佐郎映。有女八人。长女适成都县令卢
让金。次女适鄂州观察使吴仲[:#AS-9C71:●]。次女适卫尉卿张浚。次
女适殿中少监李洞清。次女适司门郎中郑浑。次女适邠(
一作汾)州别驾张邕。次女适和州刺史赵纵。幼女适太常寺
王昌龄 第 22b 页
丞王宰。并衔恤在疚。是崇窀穸。帝女降天人之贵。从主妇
之仪。手制衣衾。亲临祖载。自宫徂野。徒行号擗。此又盛德
所感。明灵永慰者也。汾阳属当出镇。瞻望不及。思刻金石。
以纪徽猷。绾顾无赞美之能。虚承叙德之命。式扬茂实。以
副永怀。铭曰。

赫赫崇勋。郁为元臣。峨峨淑德。奄有方国。夫贵妻尊。恩深
宠极。聿修阃政。以懋嫔则。妥自中年。嘉声克宣。鱼轩昭曜。
翟茀婵娟。嫔从如云。歌钟沸天。永言浮世。载悟真诠。元夜
何速。青鸟斯卜。恻怆笳箫。苍茫陵谷。惟贞石之不朽。庶斯
王昌龄 第 23a 页
言之可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