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徐安贞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五

徐安贞 第 1a 页

* 徐安贞

安贞初名楚璧。信安龙邱人。应制举。一岁三擢甲科。开元
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累迁中书侍郎。封东海县子。
天宝初卒。

** 奉和圣制喜雨赋

惟大君之执象。袭先帝之重元。体至精而御物。用明德而
动天。自乘春兮当暑。洎三时而不雨。何阴阳而并隔。瞻云
汉以延伫。而雍州之积高。乃神明之旧府。君告有司。无作
徐安贞 第 1b 页
淫祠。图应龙兮何召。望愚妇兮何期。禦[:#AS-8FBB:●]伏之六沴。唯荡
荡之上帝。信天道之悠哉。固人事之所制。尔其圜坛方墠。
环以禁林。拂瑶席兮列神座。藉白茅兮推圣心。却华盖而
特立。当赫曦之正临。幽应如响。明徵在今。油然作云。郁山
川之气。凄兮为雨。变天地之阴。乘空离合。烟霏雾杂。散影
微微。清神不稀。无雷电之相迫。但萧条而自飞。回飒洒于
天听。袭清凉于御衣。如泰岳之朝下。似阳台之暮归。林籞
增饰。城池共色。八水青田。千门紫极。洗原隰于龙鳞。拂甍
标于凤翼。伊万物之同润。况油油之黍稷。匝寰海而为期。

徐安贞 第 2a 页

指咸霖而一息。吾君乃升玉堂。辟金殿。既涤炎暑。是开清
宴。听金石之克谐。知神人之合忭。济济三事。稽首而言。效
灵夔之鼓舞。联振鹭而飞翻。欣复夏王之膳。无邀汉后之
恩。微臣束绅国史。秉笔阶戺。仰宸仪之法度。闻天韵之宫
徵。大舜之庆云已发。武帝之秋风莫比。钦丰岁之馀裕。赜
先天之至理。陋星斗之占。冠灵台之纪。犹诫奢靡之事。信
明明天子。

** 除韦嗣立凤阁侍郎平章事制

徐安贞 第 2b 页

鸾台。凤池清切。鸾渚便蕃。出纳两闱。允资一德。中散大夫
守天官侍郎韦嗣立。当朝人杰。奕代相门。道周性全。才高
识远。诚以待物。宽而容众。往司纶翰。五字见推。洎处提衡。
九流式序。怀宗庙之掌。有社稷之能。宜竭忠贤。翊宣政化。
可守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散官如故。主者施行。

** 除裴耀卿黄门侍郎张九龄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

敕。风云之感。必生王佐。廊庙之任。爰在柱臣。中大夫守京
兆尹护军借紫金鱼袋裴耀卿。含元精之休。体度宏远。正
议大夫前检校中书侍郎集贤院学士仍副知院事上柱
徐安贞 第 3a 页
国赐紫金鱼袋曲江县开国男张九龄。挺生人之秀。器识
通明。并风望素高。人伦是仰。可以叶彼寅亮。当兹启沃。干
时待士。既资鼎实之和。为国急贤。宁惟金革之事。耀卿可
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宏文馆学士。散官勋如故。
张九龄可起复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
馀如故。主者施行。

** 授席豫尚书右丞等制

门下。朝散大夫使持节郑州诸军事守郑州刺史上柱国
席豫等。早升清近。备经推择。或政成大郡。或绩伫中朝。可
徐安贞 第 3b 页
以秉于枢辖。正之仆御。副于内府。亚以尹京。各恭乃职。允
兹休命。可依前件。

** 授王翼殿中侍御史等制

敕。朝议郎行监察御史王翼五从弟朝请郎行监察御史
级等。咸以贞固。爰司察视。骤闻举直。亦既惩奸。岁月增深。
升迁有序。并可殿中侍御史。

** 对习星历判

**  得甲称人有习星历属会吉凶有司劾以为妖款云天文志所载不伏
徐安贞 第 4a 页


大君有位。北辰列象。庶官分职。南正司天。和玉烛而调四
时。制铜仪而稽六合。是则官修其业。物有其方。彼何人斯。
而言历数。假使道高王朔。学富唐都。徒取衒于人间。故无
闻于代掌。多识前载。方期为已。役成称贱。宁是润身。眷彼
司存。行闻纠慝。语其察变。应援石氏之经。会以吉凶。合引
班生之志。诫其偏习。宜肃正刑。

** 对太室择嗣判

徐安贞 第 4b 页

**  甲于太室而择嗣先幼者或非之称神所命

钦若古训。奉遵遗典。礼崇继体。政重承邦。苟冢嫡之或遗。
谅昭穆之无取。眷言于甲。诚乎择嗣。殊无忌之不才。让德
于韩宣。异延陵之守节。归义于诸樊。既而龟其知乎。类石
祁之合兆。神所命也。同楚平之当璧。且德均则卜。罕见前
非。年均择贤。曾无昔谴。先乎幼者。诚合通规。人或非之。孰
云其可。

** 对举嘉遁第判

**  严虚应嘉遁科举试策及第选曹为非时进拟经台有喧诉选司以虚名乖实贬第

严虚草泽贤才。蒲轮辟命。玉台对命。既则登科。仙署縻爵。

徐安贞 第 5a 页

诚宜利用。抑同选调。讵曰非常。坐见沦塞。行招往诉。然则
晦其迹也。事等凿坯。行其道焉。何论负鼎。谅出处之有异。
岂名实之相乖。义在优贤。理无贬第。兴言举主。诚则知人。
赏先茅之地。非无故实。夺閒田之禄。未之前闻。循彼功曹。
以为直笔。

** 唐元览法师碑

师姓褚氏。名览。兄无量舒公也。为开元侍讲。归观乡国。太
夫人年迫期颐。法师昆季。晨昏之地。说法而已。铭曰。法远
徐安贞 第 5b 页
乎哉。兴或共住。得自先觉。亦曰(句)文不在兹。教有真传。宏
是像法。能诣实趣。伊人谓何。闻道则多。如海广大。如山峨
峨。心猿既伏。隙驷云过。惟徒是颂。焉知其他。

** 正议大夫使持节易州诸军事守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公德政之碑(并序)


闻之经国济理。长物生人者。则必委成郡邑。而择其良吏。
然守文则溺于牵俗。更法则弊于专任。宽恕则失于容奸。
强毅则陷于伤善。建用皇极。难乎其人。若夫刚不为虐。简
而能断。布政优优。化人成俗者。见于田易州焉。公名琬。字
徐安贞 第 6a 页
正勤。其先敬仲适齐。因陈为族。周齐声近。遂氏于田。五代
其昌。罢秦人之西帝。七雄方斗。朝泗上之诸侯。自国灭淄
上。族迁关右。武安以戚属为丞相。司农以建议封阳城。吾
能言之。公其后也。不殄厥问。幽而复光。曾祖君纾。隋甘州
刺史。祖越。西州长史。父思成州同谷尉。名虽必闻。官不求
达。累济纯嘏。克生忠良。公应天景星。含道元气。和五味以
正性。备百行以资身。况言谈者仁之文。孝悌者德之本。取
与者事之会。恬淡者道之符。弱冠游太学。寻师授韩诗曲
礼。以为小雅伤于怨刺。大戴失于奢侈。功业宜先于济理。
徐安贞 第 6b 页
章句非急于适时。因读孙吴兵法卫霍别传。遂仗剑从军。
以功授合黎府别将。历果毅。转折冲。累拜郎将中郎将。寻
除安北都护。稍迁威卫将军。每拜命。必衔一官。兼一使。非
其干理。畴克保釐。由是所向皆通。众善咸集。户部尚书王
晙。国之桢干。人之具瞻。太子太师萧嵩。惟岳出云。生甫翊
圣。王之总管朔方也。帐下之画。一以询公。萧之节度河(阙
一字)也。阃外之事。不裁于已。公貌无矜色。口无伐辞。出则
推美于人。入则尽虑于事。议者以为王能信善。萧能任贤。
居二者之间。非周才孰可。寻以将军兼灵州刺史朔方军

徐安贞 第 7a 页
度副使押浑部落仍检校丰安定远及十将兵马使。会遭
家艰。奔丧州里。扶杖未起。粥嗌不入。古之纯孝。何以尚兹。
明年。林胡寇边。天子震怒。起公除易州刺史。镇北边也。公
闻命惊殒。以死让请。情既难夺。恩为中停。廿四年礼终。复
除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此邦之人。旧称勇悍。凛然尚荆
卿之风。慕燕丹之义。其俗易使也。其人可用也。而地接边
鄙。郡参军镇。嗟哉。杼轴空矣。征役勤矣。用非所养。力尽犹
求。摧节义之明心。就逋逃之下请。公深悲其故。大返其源。
阜其财求。致其忠爱。居者既逸。去者知归。星岁未周。襁负
徐安贞 第 7b 页
咸至。岂非宽明以恕。恩结其心者欤。时出桑野。奄观铚刈。
责其惰者。则为之怛戚。如遇其败子焉。勉其勤者。则喜形
颜色。若遇其良子焉。故人感而怀之。莫敢暇逸。沾体涂足。
唯农是务。所以家粟流衍。而馀粮栖亩。管子曰。仓廪实。知
礼节。则公之德政信然也。岁或大旱。忧心如熏。如惔如焚。
如焚其身。曾是勤人。达于鬼神。及有事山川。宜乎冢土。祝
始告而云合。俎未彻而雨降。气有并隔。灾变为蝗。自西徂
东。风至雨集。其高也蔽日。其下也被地。遂能辨其疆界。犬
牙不入。非神鉴其德。有所底之。其孰能与于此。夫市者。利
徐安贞 第 8a 页
之所聚。人之所争。强或肆夺。不忌于上。吏取于人。谓为官
市。交易不得其所。朝夕为之皆虚。公抚御多方。非止扑罚。
家僮门客。莫出城寺。通商服贾。日以填凑。更为一都之会
也。公之下车。将大变其俗。其有酣歌剑舞者。弹弦跕屐者。
慑其雄而息其竞。疏其秽而复于礼。以为不积其德。无以
服人也。不正其身。无以出令也。故视无旋。听无耸。其动也
可效。其静也可法。四邻以是嘉其致而归其高。百姓以是
服其德而乐其行。故自郡邑至乎乡鄙。莫不竞者让。暴者
仁。毅者温。懦者立。其惟不言而化。已过半矣。于是询耆旧。
徐安贞 第 8b 页
察人俗。入而静谋。出而周视。高者抑之。弛者张之。人之所
恶者去之。人之所欲者济之。老有归。幼有长。至于疾苦。莫
不躬亲。为之一年。而下无艰急。而亦无殄病矣。比及三年。
则有成也。尽知方也。洎农隙巡抚。煦愉温颜。易水变其寒
风。燕谷增其暖气。由是刑罚不用。而君亦(阙一字)之。使无讼
乎。见于今日矣。故化行乎近郡。而誉达乎京师。公夙昭武
烈。而善于文史。将以汉主忧边。故投其笔砚。晋侯择帅。更
悦其诗书。不然。何有执繁弱之弓。杖雍狐之戟。而能缘饰
吏事。擿发如神。穷物之理。尽人之性。若此之至也。廿七年。

徐安贞 第 9a 页

公次会计。朝于京师。廿八年春二月。制摄御史中丞。迁安
西都护。诏书至郡。郡之人吏。若有所亡。或号门衢。或悲里
室。曰。自我公至。吾党其苏。今我公往。吾党其痡。诣阙陈情。
则长安地远。邀道攀恋。而西域路绝。既借寇不可。则令名
宜存。词曰。

卓尔有立。时惟田侯。清标远映。高月垂秋。其武也刚。其文
则柔。孰是师旅。能牧于州。靡不夙夜。思皇厥中。绸缪庶政。
亦以训戎。天子曰俞。爰嘉尔功。俾守易土。而和其风。北燕
徐安贞 第 9b 页
之南。全赵之北。岁有军事。人用不足。从而摇之。是谓苛慝。
惟君莅止。高明柔克。柔克伊何。抚如婴孩。蝗不入境。旱不
为灾。既庶能富。逋亡归来。非德之致。其谁有哉。水积则流。
德积则扬。化自下国。声驰遐方。允矣君子。如圭如璋。刻石
颂之。令问不忘。

** 让皇帝哀册文

维开元二十九年岁次辛己十一月戊申朔二十四日辛
未。宁王薨于西京之邸第。旋殡于寝门之西阶。翌日有制。
册王为让皇帝。盖景龙岁先帝即位。王嫡长。将立为皇太
子。让大功于我皇。洎薨落让存。有追崇之义。粤若天宝元
徐安贞 第 10a 页
年夏五月乙巳朔十七日辛酉。将迁座于惠陵。礼也。龟策
先远。龙輴此时。呜呼哀哉。皇帝遣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
左仆射摄太尉上柱国许平县开国侯耀卿奉宵载奠祖
筵。以申天伦之憾也。乃命词臣。序之典册。其词曰。

昔真人之述作。表高节于让王。太伯闻乎有周。皇昆昭于
圣唐。古往今来。身退业昌。殁而不朽。扬乎耿光。元祖锡庆。
重熙累盛。兹冢嗣之谦德。迨遗灵而受命。童儒之辰。初王
寿春。开国方大。进封于蔡。以委亲贤。是兼中外。奄有于宋。
复迁于宁。正畴庸于地理。配明德于天星。或建符节。言归
徐安贞 第 10b 页
阙庭。既睦天爱。承欢帝乐。东扈温泉。西侍平乐。风雅属和。
论思辨博。晨超北上。谒紫殿于蓬莱。夕息南归。对琼楼于
花[:#AS-9478:⿳艹口咢]。莫匪恩遇。周爰咨度。坐而论道。实惟三公。登太尉。兼
仪同。拜司徒。命司空。仪刑作孚。宣和国风。稽以前事。缅怀
逝者。五王同日。曜大君之一龙。万国来朝。无梁王之驷马。
让则有之。崇名可追。踰周盟之礼。会七月之期。太史造时。
遣奠于兹。自藩王之邸第。建天子之旌旗。度春明而春尽。
下长乐而长辞。经灞川与渭川。惨容卫兮迟迟。当苑门之
宫观。攀宇宙而无追。仰音颜以缠慕。更吾君兮望思。呜呼
徐安贞 第 11a 页
哀哉。瀛区有变。天注终飞。怀苍梧而日远。望白云而不归。
沈沈陇树。漠漠泉闱。竭(阙一字)音而载笔。蔼千祀而腾徽。呜
呼哀哉。高寝林间。阴堂昼閒。代谢今昔。神之往还。列昭穆
兮斯在。奉忠孝于桥山。呜呼哀哉。

** 贞顺皇后哀册文

维开元二十五年岁次丁丑十二月庚子朔七日丙午。惠
妃武氏薨于兴庆宫之前院。移殡春宫丽正殿之西阶。粤
翌日。乃命有司持节册谥曰贞顺皇后。以旌德饰终也。洎
明年春二月己亥朔二十二日庚申。将迁座于敬陵。礼也。
徐安贞 第 11b 页
启攒涂于春禁。候重门于初旭。转灵卫于金根。缅哀怀于
上国。亦既有命。铭于贞王。其词曰。

风之始者。(阙二字)备内。职选才淑。政兼翊戴。化锡丕祉。繁华
钟美。我天后之从孙。周桓王之季子。于渭之涘。重开戚里。
鹓鸾飞翔。佩玉锵锵。自婕妤而三命。乃率先于雁行。出言
有章。彤管有光。孝慈之心。谅自天启。鞠育孙幼。恩流恺悌。
七子既均。六宫有礼。贵主三分于外馆。贤王两辟于朱邸。
彼阴教兮惟微。承日月之光辉。辅圣人之至德。故动用而
无违。骊谷汤泉。天行暮律。属车之内。陪游之日。孰谓荡邪。

徐安贞 第 12a 页

兹焉遇疾。(阙)焚香山以邀元吉。却届重城。弥留永毕。思勿
药之有喜。痛还年之无术。呜呼哀哉。览旧馆兮洞开。践芳
尘兮徘徊。指甘泉之画像。谓德容之在哉。自昔层城之宫。
椒风之殿。获遇明主。是矜邦媛。有平生之渥恩。无沦没之
馀眷。况贞顺之宠锡。伊往古而莫见。卜兆考常。三龟既良。
园陵苍苍。在国之阳。傍芙蓉而左转。怨桃李之春芳。风卷
旌旆。繁笳委咽。中使护道。懿亲辞诀。山藏玉衣。地留金穴。
惟清灞之永矣。流国风而不竭。呜呼哀哉。

徐安贞 第 12b 页

* 厍狄履温

履温。元宗朝官尚书员外郎。兼充节度判官。摄御史。为劝
农判官。

** 让起复表

草土臣履温言。臣行迕神明。祸归先父。日月未几。苴麻未
变。伏奉恩敕。授臣驾部员外郎。充朔方军判官。诏书临门。
匍匐庐次。捧跪惊骇。号缠痛疾。气残毁容。臣今殒越。伏以
灭性非教。逃天莫由。敢祈孝理。少察哀诉。臣门绪单贱。本
无兄弟。惟臣一人。鞠育钟爱。幼在陇亩。辍臣读书。家贫本
无仆役。柴水为资。臣在师氏。父常有劳。束脩资费。母亦勤
徐安贞 第 13a 页
绩。训诲之渐。明时忝官。唯资以荣。过此无报。岂谓禄养才
及。殃衅已深。所侍老母。风气仍积。每臣崩摧。抚对增病。臣
稍用割哀就礼。间哭承颜。臣若暂离。母亦难保。且祠祀无
主。几筵何依。臣之忧酷。特为尤甚。逮及秋季。始至小祥。苫
庐尚新。坟土犹湿。圣情何忍。令其辍情。顾惟形骸。实污冠
冕。臣又近染风疾。似因哀瘵。语事便忘。居常辄惊。以此从
戎。必不堪命。伏乞悯臣艰疾。察臣孤独。卒臣丧服。矜臣母
老。则生人之本。尽于哀敬。国家淳风。载激流俗。无任荒恳。

** 对春不脩鉴判

徐安贞 第 13b 页

**  丁掌颁不颁于命士春不脩鉴而辄秋刷

开国承家。建官分职。品汇斯布。卑高已陈。故礼设六官。必
在所掌。司分九命。且均其职。眷彼淩人。颇忝班位。惟兹命
士。实厕周行。虽和平在时。终无天昏之理。而炎凉失节。或
生疾疫之事。备预之道。宁失国经。颁赐之仪。岂乖常礼。且
深溪寂寂。方委积于大冬。虚室寥寥。遂收藏于小吏。春风
已解。不闻脩饰之功。秋露未圆。方事刷清之业。当其时而
不作。已表非勤。应合给而缺供。尤彰失守。不应之罚。从此
自贻。慢令之科。宜以为始。

徐安贞 第 14a 页

* 梁高望

高望。元宗时官易州遂成县书助教。

** 云居寺石浮屠铭

夫至道潜运。不言而化成。大象孕灵。不宰之功速。斯则神
元妙赜。虽日用而莫知。况耳目不该。岂视听之能识。由是
给园多士。并赴缁林。方丈比邱。咸归奈苑。有想非想。住法
非常乐之宗。色空即空。生灭岂菩提之果。于是清信士易
州新安府折冲都尉李文安。游心正觉。妙达苦空。知劳生
徐安贞 第 14b 页
之有涯。设津梁于彼岸。乃于范阳县西云居寺。为亡妻河
东郡君[:#AS-87ED:⿱艹⿰⻖辛]氏敬造石浮屠一所。旁求琬璧。[:#AS-FEED:●]
[:#AS-FBEC:●]形岫为之献琛。远召良
工。班输以之呈巧。盘螭隐伏。与云峰而相交。灵凤将翔。共
阳乌而接翼。飞空七级。状多宝之移来。腾虚四回。疑众仙
之涌出。兼以山含万象。地蕴灵奇。莲沼澄光。似猴池之浴
日。松枝引籁。若祗树之吟风。众妙难名。约敷厥美。冀同拂
石。万劫兹山。铭曰。

丽哉宏璧。出以昆山。磨砻不日。神仪婉然。停停净域。峨峨
给园。光浮十界。色照三天。众妙功德。莫惟斯重。镂凤傍矫。
雕龙上耸。买地有果。福田无种。利益潜通。存殁偕奉。

徐安贞 第 15a 页

* 崔希逸

希逸。开元中为散骑常侍河西节度使。迁河南尹。

** 对藏冰不固判

**  所司藏冰不固诉云采冰户不依尺样

寒暑递迁。四时有凝阴之节。宗庙致敬。五礼标陈荐之仪。
徵万古而莫迁。虽百王而不易。洎乎岁伏元陆。日短星昴。
天寒地闭。风凄雨霖。积水成冰。与银床而等洁。冱阴凿井。
映玉甃以生光。既有峨峨之姿。须备冲冲之礼。苟亏六尺
徐安贞 第 15b 页
之样。遂阙三冬之备。祭供有罢。职司其忧。向若尺样顿乖。
纳时不应缄默。自缘盖藏不谨。今日方事推询。玉毁椟中。
是谁之过。掌人自合当罪。采户未可论辜。

* 孙翌

翌字季良。河南偃师人。开元中为左拾遗集贤院直学士。

** 苏州常熟县令孝子太原郭府君墓志铭(并序)


夫孝者。百行之本。故诗美张仲。传称颖叔。所以轨物而前
乎人用者也。悠悠千古。谁其似之。实我府君能锡类矣。公
讳思谟。太原平阳人。其先出自有周。虢叔之允。史谍详之
矣。尔其隗以奇策立。丹以志业闻。泰以人伦称。象以文学
徐安贞 第 16a 页
著。隤祉积庆。代不陨德。曾王父昪。周朝平东将军上党郡
守。大父则。隋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度支郎中淮陵郡守陇
右巡农使。边鄙不耸。实资介冑之雄。储偫已均。方知会计
之力。专城无警。奉使有光矣。严考敬同。皇幽素举高第。养
亲不仕。易曰幽人贞吉。又曰素履无咎。幽素之义。其大矣
哉。幽素府君有子。其季曰我公。俱仁孝绝伦。感通天地。太
夫人尝有疾。(阙一字)羊肉。时禁屠宰。犯者加刑。日号泣于昊
天。而不知其所出。忽有慈乌衔肉。置之阶上。故得以馨洁
其膳。犹疑其傥然。他时忆庵萝果。属觱发之辰。有类求芙
徐安贞 第 16b 页
蓉于木末。不可得也。兄弟仰天而叹。庭树为之犯雪霜。华
而实矣。公取以充养。且献之北阙。于时天后造周。惊叹者
久矣。命史臣褒赞。特加旌表。无几何。忆新笋。复如向时之
菀结。又无告焉。后园丛篁。忽苞而出。所居从善里。其竹树
存焉。异乎哉。书传所阙者。今见之矣。公始以孝子徵。解褐
拜定州安平县丞。下车未几。而东胡作孽。虔刘我士卒。挠
乱我边陲。恒代之间。亭候无守。河决非覆篑能制。原燎岂
负瓮可加。而公之小邑。亦受屠矣。身被囚虏。命悬锋镝。出
于万死之中。兴其一切之计。大杀寇盗。载完郛郭。虽田单
徐安贞 第 17a 页
之复齐城。曹沫之归鲁地。薨以过也。招慰使奏。加公朱绂。
撝让不受。属内忧。服阕。转江阳县丞。又应廉让举。擢武功
尉。秩满。迁常熟令。凡佐三邑而宰一县。所居必化。所在必
理。专务于德。夫何不臧。公(阙一字)二昆。长曰思诲。易州司马
次曰思训。大理司直。不永介福。俱已先世。遗孤凡十有三
人。或在髫龀。或居襁褓。公抚之育之。出入腹之。子渐乎义
方。女嫔于他族。人不知其诸父。盖孝悌之至也。禀命不融。
春秋五十九。开元九年正月二日。寝疾终于官舍。以其年
十一月甲辰朔十七日庚申。祔葬洛阳东门平川。礼也。初
徐安贞 第 17b 页
公取于彭城刘氏。无子而卒。再娶河南元氏。有二女。亦先
朝露矣。琴瑟不可以终彻。享祀不可以无继。又婚清河张
氏。故江州刺史嘉言之孙。奉礼郎慎思之女。作配君子。休
有烈光。彼苍如何。歼我良人。有子曰[:#AS-FEF6:●]
[:#AS-FBEC:●]上[:#AS-FBEC:●]
[:#AS-FDF8:●]曰寀。伶俜幼冲。未知饰
终追远之礼。易州府君冢嫡宇。采他山之石。昭铭景行。其
词曰。

循陔者子兮行通神明。家邦必达兮休矣清声。天难忱斯
兮胡不永龄。哀哀偫稚兮泣尽孤茔。

** 高延福墓志铭(并序)


徐安贞 第 18a 页

夫劳息之理。达人一之。然时当大明。职近皇位。父子并肩
而事主。君臣同体而多欢。而万石之庆。一朝无怙。可不悲
矣。府君讳福。字延福。渤海人也。启土受氏。明诸典册。曾祖
权。祖祖。父护。并砎如石焉。厥有全操。安时处顺。忧患不能
入。惩忿窒欲。轩冕莫之荣。且彖贵随时。雅明尊祖。我府君
始议从政。有光前烈。传曰。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此之谓矣。
府君幼而晦明。长而藏用。体敬仲之慎。兼伯楚之忠。解褐
拜文林郎。守奚官丞。秩满。迁本局令。稍转宫闱令兼谒者
徐安贞 第 18b 页
监。窃以圣人之教。父因子贵。府君之宠嗣曰力士。我大君
之信臣也。顷国步多艰。而守谋立顺。以功拜右监门大将
军。兼食本邑。尽力王室。志存匡辅。元勋烂然。天眷攸属。府
君以大将军之故。特拜朝议大夫。守内侍员外置。寻迁中
大夫。正除本官。出入四代。凡更六职。行不违仁。言必合礼。
由是无黜摈。无怨尤。恭而能和。简而且肃。德著乎宫掖。名
成乎寮友。而禀命不融。识者欷歔。以开元十一年十二月
二十五日。终于来庭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三。大敛之日。
天王遣中使临吊。赗绢三百匹。明年太岁在甲子正月壬
戌朔廿一日壬午。迁窆于京兆府白鹿原之西隅。礼也。缘
徐安贞 第 19a 页
丧事仪卫。并皆官给。可见哀荣始终。礼洎泉壤。初府君旁
通物情。往往造极。以为生者神之主。死者神之归。归乎本
真。曷足怀也。乃谋龟筮。相川原。经兆域。畚封。自为安神之
所。而松槚苍然矣。君子谓高公于是乎知命。府君自公之
馀。存乎上善。每持专一之行。深入不二之门。范圣容。写真
偈。虽衣食所窘。此心不易。斯又回向之能事也。将军茹荼
长号。哀述旧德。窃惭不敏。敢让其词。铭曰。

佳城一闭兮三千年。棘人栾栾兮(阙一字)穷泉。出郭门而一
望兮。见陇树之生烟。君宁见宾御之恻默。皆抚坟而涕涟。

徐安贞 第 19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