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魏元忠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六

魏元忠 第 1a 页

* 魏元忠

元忠。宋州宋城人。本名真宰。以避则天母讳改。高宗时为
太学生。上封事。授秘书省正字。令直中书省内供奉。再迁
殿中侍御史。监李孝逸军事。以讨平徐敬业功擢司刑正。
稍迁洛阳令。再陷罪流岭表。还授御史。圣历二年擢拜凤
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左肃政台御史大夫。长安
中副相王为并州元帅。突厥吐蕃犯塞。加为大总管。以张
易之昌宗谮下狱。贬高要尉。中宗即位。驿召授卫尉卿同
魏元忠 第 1b 页
中书门下三品。迁兵部尚书。进拜侍中中书令。封齐国公。
神龙四年拜左仆射。武三思之党宗楚客纪处讷證元忠
及子升与节悯太子同谋构逆。请夷三族。中宗不许。元忠
惧。上表固请致仕。手制听解左仆射。以特进齐国公致仕。
仍朝朔望。又以姚庭筠劾贬渠州员外司马。又左迁思州
务川尉。行至涪陵卒。年七十馀。景龙四年追赠尚书左仆
射齐国公本州刺史。开元六年谥曰贞。

** 请解职表

臣本书生。艺业无取。徒以服膺儒教。颇践礼经。忠义所奖。

魏元忠 第 2a 页

思固名节。每见危临难。辄即忘死。昔事大帝。以谨密见称。
名位虽微。预参顾问。中事则天皇后。缘委质先朝。以屦屡
之末。特存恩盼。往事陛下。又预官寮。攀附之情。无忘造次。
遇谗邪兴谤。欺罔天聪。暂生投杼之疑。远放不毛之地。属
龙兴启运。宝命惟新。以臣再沐先慈。遽令追入。一承恩幸。
百日屡迁。无翼而飞。坐升霄汉。滥承茅土之赐。猥登衡石
之司。而名忝大臣。不能缉谐中外。致使祸生辇毂。衅起储
闱。空怀报国之诚。而无死节之效。又诚惭知子。礼失义方。
魏元忠 第 2b 页
男升。践蹈凶邪。莫分逆顺。因招流议。归责于臣。赖陛下保
明。获存今日。若非天地覆育。臣已久从灰粉。所以偷生僶
俛。感德踌蹰。犬马恋恩。未遑辞退。顷因自思念。举措无颜。
岂可更践枢机。苟贪禄位。请解尚书右仆射中书令知兵
部事及监修国史。并除齐国公封爵。如蒙圣恩悯察。矜兹
微款。乞一散秩。罢还私第。得参朔望之谒。时拜阙庭。即进
退有归。生死知足。

** 上高宗封事

臣闻理天下之柄。有二事焉。文与武也。然则文武之道。虽
有二门。至于制胜御人。其归一揆。方今王略遐宣。皇威远
魏元忠 第 3a 页
振。建礼乐而陶士庶。训军旅而慑生灵。然论武者以弓马
为先。而不稽之以权略。谈文者以篇章为首。而不问之以
经纶。而奔竞相因。遂成浮俗。臣尝读魏晋史。每鄙何晏王
衍终日谈空。近观齐梁书。才士亦复不少。并何益于理乱
哉。从此而言。则陆士衡著辩亡论。而不救河桥之败。养由
基射能穿札。而不止鄢陵之奔。断可知矣。昔赵岐撰禦寇
之论。山涛陈用兵之本。皆坐运帷幄。暗合孙吴。宣尼称有
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则何平叔王夷甫。岂得同日而
言哉。臣闻才生于代。代实须才。何代而不生才。何才而不
魏元忠 第 3b 页
生代。故物有不求。未有无物之岁。士有不用。未有无士之
时。夫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
于竹帛。故班超投笔而叹。祖逖击楫而誓。此皆有其才而
申其用矣。且知已难逢。英哲罕遇。士之怀琬璧以就埃尘。
抱栋梁而困沟壑者。则悠悠之流。直睹此士之贫贱。安知
此士之方略哉。故汉拜韩信。举军惊笑。蜀用魏延。偫臣觖
望。嗟乎。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至于此也。亦有位
处立功之际。而不展其志略。身为时主所知。竟不能尽其
才用。则贫贱之士。焉足道哉。汉文帝时。魏尚李广。并身任
魏元忠 第 4a 页
边将。位为郡守。文帝不知魏尚之贤而囚之。不知李广之
才而不能用之。常叹李广恨生不逢时。令当高祖日。万户
侯岂足道哉。夫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畏之。号为飞
将。尔时胡骑凭陵。足伸其用。文帝不能大任。反叹其生不
逢时。近不知魏尚李广之贤。而乃远想廉颇李牧。故冯唐
曰。虽有颇牧而不能用。近之矣。从此言之。疏斥贾谊。复何
怪哉。此则身为时主所知。竟不能尽其才用。晋羊祜献计
平吴。贾充荀勖沮其策。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八九。
缘荀贾不同。竟不大举。此则位处立功之际。而不得展其
魏元忠 第 4b 页
志略。而布衣韦带之人。怀一奇。抱一策。上书阙下。朝进而
望夕召。何可得哉。臣请历访内外文武职事。五品已上。得
不有智计如羊祜。武艺如李广。在用与不用之间。不得骋
其才略。伏愿降宽大之诏。使各言其志。无令汲黯直气。卧
死于淮阳。仲舒大才。位屈于诸侯相。

臣闻帝王之道。务崇经略。经略之术。必仗英奇。自国家良
将。可得言矣。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
李绩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古语有之。人无
常俗。政有理乱。兵无彊弱。将有能否。由此观之。安边境。立
魏元忠 第 5a 页
功名。在于良将也。故赵充国征先零。冯子明讨南羌。皆计
不空施。机不虚发。则良将立功之验也。然兵革之用。王者
大事。存亡所系。若任得其才。则摧凶而扼暴。苟非其任。则
败国而殄人。北齐段孝元云。持大兵者。如擎盘水。倾在俯
仰间。一致蹉跌。求止岂得哉。从此而言。周亚夫坚壁以挫
吴楚。司马懿闭营而困诸葛亮。俱为上策。此皆不战而却
敌。全军以制胜。是知大将临戎。以智为本。汉高之英雄大
度。尚曰吾宁斗智。魏武之机神冠绝。犹依法孙吴。假有项
籍之气。袁绍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终以破灭。何况复出其
魏元忠 第 5b 页
下哉。且上智下愚。明暗异等。多算少谋。众寡殊科。故魏用
柏直以拒汉。韩信轻为竖子。燕任慕容评以抗秦。王猛谓
之奴才。即柏直慕容评智勇俱亡者也。夫中材之人。素无
智略。一旦居元帅之任。而意气轩昂。自谓当其锋者。无不
摧碎。岂知戎昭果毅。敦诗说礼之事乎。故李信求以二十
万众独举鄢郢。其后果辱秦军。樊哙愿得十万众横行匈
奴。登时见折季布。皆其事也。当今朝廷用人。类取将门子
弟。亦有死事之家而蒙抽擢者。此等本非干略见知。虽竭
力尽诚。亦不免于倾败。若之何使当阃外之任哉。后汉马
魏元忠 第 6a 页
贤讨西羌。皇甫规陈其必败。宋文帝使王元谟收复河南。
沈庆之悬知不[:#AS-8864:⿺克寸]。谢元以书生之姿。拒苻坚天下之众。郗
超明其必胜。桓温提数万之兵。万里而袭成都。刘真长期
于决取。虽时有今古。人事皆可推之。取验大体。观其锐志
与识略耳。明者随分而察。成败之形。昭然自露。京房有言。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则昔贤之与今哲。意况何殊。当
事机之际也。皆随时而立功。岂复取贤于往代。待才于未
来也。即论知与不知。用与不用。夫建功者言其所济。不言
所起。言其所能。不言所籍。若陈汤吕蒙马隆孟观。并出自
魏元忠 第 6b 页
贫贱。勋济甚高。未闻其家代为将帅。董仲舒曰。为政之用。
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弦而更张之。乃可鼓也。故阴阳
不和。擢士为相。蛮夷不龚。拔卒为将。即更张之义也。以四
海之广。亿兆之众。其中岂无卓越奇绝之士。臣恐未之思
也。夫何远之有。

臣闻赏者礼之基。罚者刑之本。故礼崇则谋夫竭其能。赏
厚则义士轻其死。刑正则君子勖其心。罚重则小人惩其
过。然则赏罚者。军国之纲纪。政教之药石。纲纪举而众务
自理。药石行而文武用命。彼吐蕃蚁结蜂聚。本非勍敌。薛
魏元忠 第 7a 页
仁贵郭待封受阃外之寄。奉命专征。不能激励熊罴。乘机
扫扑。败军之后。又不能转祸为福。因事立功。遂乃弃甲丧
师。脱身而走。幸逢宽政。罪止削除。国家网漏吞舟。何以过
此。天皇迟念旧恩。收其后效。当今朝廷所少。岂此一二人
乎。且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仁贵自宣力海
东。功无尺寸。坐玩金帛。渎货无厌。今又不诛。纵恶更甚。臣
以疏贱。干非其事。岂欲间天皇之君臣。生厚薄于仁贵。直
以刑赏一亏。百年不复。区区所怀。实在于此。古人云。国无
赏罚。虽尧舜不能为化。今罚不能行。赏亦能信。故人间议
魏元忠 第 7b 页
者。皆言近日征行。虚有赏格。而无其事。良由中才之人。不
识大体。恐赏赐勋庸。倾竭仓库。留意锥刀。将此益国。徇目
前之近利。忘经久之远图。所谓错之毫釐。失之千里者也。
且黔首虽微。不可以欺。得志瞻望恩泽。必因事而生心。既
有所因。须应之以实。岂得悬不信之令。设虚赏之科。比者
师出无功。未必不由于此。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
令而行。诚在令外。故商君移木以表信。曹公割发以明法。
岂礼也哉。有由然也。自苏定方定辽东。李绩破平壤。赏绝
不行。勋仍淹滞。数年纷纭。真伪相杂。纵加沙汰。未至澄清。

魏元忠 第 8a 页

臣以吏不奉法。慢自京师。伪勋所由。主司之过。其则不远。
近在尚书省中。不闻斩一台郎。戮一令史。使天下知闻。天
皇何能照远而不照近哉。神州化首。万国共尊。文昌政本。
四方是则。轨物宣风。理乱攸在。臣是以披露不已。冒死尽
言。且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臣职不稽古。请以近
事言之。贞观年中。万年县尉司马元景。舞文饰智。以邀乾
没。太宗审其奸诈。弃之都市。及征高丽也。总管张君乂。击
贼不进。斩之旗下。臣以为伪勋之罪。多于元景。仁贵等败。
魏元忠 第 8b 页
重于君乂。向使早诛薛仁贵郭待封。则自馀诸将。岂敢失
利于后哉。韩子云。慈父多败子。严家无格虏。此言虽小。可
以喻大。公孙宏有言。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节俭。臣恐
天皇病之于不广大。过在于慈父。斯亦日月之一蚀也。又
今之将吏。率多贪暴。所务唯狗马。所求唯财物。无赵奢吴
起散金养士之风。纵使行军。悉是此属。臣恐吐蕃之平。未
可旦夕望也。凡人识不经远。皆言吐蕃战。前队尽。后队进。
甲坚骑多。而山有氛瘴。官军远入。前无所获。不积谷数百
万。无大举之资。臣以为吐蕃之望中国。犹孤星之对太阳。
有自然之大小。不疑之明闇。夷狄虽禽兽。亦知爱其性命。

魏元忠 第 9a 页

岂肯尽死而后进哉。由残迫其人。非下所愿也。必其战不
顾死。则其兵法许敌能斗。当以智算取之。何忧不克哉。向
使将能杀敌。横尸蔽野。敛其头颅。以为京观。则此虏闻官
军钟鼓。望尘却走。何暇前队皆死哉。自仁贵等覆师丧气。
故虏得跳梁山谷。又师行必藉马力。不数十万。不足与虏
争。臣请天下自王公及齐人。挂籍之口。人税百钱。又弛天
下马禁。使民得乘一大马。不为数限。官籍其凡。勿使得隐。
不三年。人间畜马可五十万。即诏州县。以所税口钱市之。
魏元忠 第 9b 页
若王师大举。一朝可用。且虏以骑为彊。若一切使人乘之。
则市取其良。以益中国。使得渐耗虏兵之盛。国家之利也。

* 袁楚客

楚客。陈郡人。神龙中官酸枣县尉。

** 规魏元忠书

今皇帝新服厥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君为元首。臣
作股肱。可布大化以利朝廷。存古道以正天下。去邪佞使
小人之道消。进忠良使君子之道长。岂得安其荣宠守其
循默者哉。若以此为常。非所以爱人治国矣。传曰。苟利社
稷。专之可也。君侯念之哉。昔汉成帝时。王氏擅权。刘向谏
魏元忠 第 10a 页
曰。臣闻公族者国之枝叶。枝叶落。本根无所庇荫。方今同
姓疏远。母党专政。排摈宗枝。孤弱公族。非所以保守社稷。
安固国嗣也。其言甚切。多所称引。成帝虽悲伤叹息。而不
能用。此非帝不知之。而不赞者。臣之罪也。其后王氏竟假
周公之事。而起田常之乱。此乃大臣循默之失也。惟君侯
戒之哉。夫利万物者道也。惟君子能行之。害万物者邪也。
惟小人固为之。以道心济物。则上天祐之。虽履危而必安
矣。以邪心害物。则明神殛之。虽居安而必危矣。何则。势使
之然也。故济物者其心广矣。害物者其心褊矣。心广者所
魏元忠 第 10b 页
务不专于身。心褊者所利不及于物。哲人知其若此。必守
道以广其心。屈已以利其物。行道于身而必全其身。行道
于国而必全其国。帝王失道之正。大臣必以道化之。昔伊
尹有言曰。予弗克俾厥后为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韨。获
览伊尹之说。非尧舜之君。但以道佐之。亦可致之尧舜也。
既食人主之禄。而忧人主之事。光赞其美。规救其恶。建功
于当年。可谓无负于天下。惟君侯志之哉。夫欲安天下者
先正其本。本正则天下必固。不正其本则天下必危。国之
兴亡。实在此矣。师丹曰。太子者天下之本也。譬之大树。无
魏元忠 第 11a 页
本则枝叶零瘁。国无太子。则朝野不安。先王必立之者。以
储君有次立之势。故令师保教以君人之道。用蕴崇其德。
所以重宗社而安天下也。今皇子既长而未定嗣。是天下
无本。可谓危矣。犹大树无枝叶。何以存乎。愿君侯以清宴
之间。而尽言于上。择其贤者而立之。此乃安天下之道也。
书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斯之谓也。而使春宫久旷。岂谓
宜乎。此则朝廷之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又闻古之封子
弟建侯伯者。将以籓屏王室。安固邦基。垂永代之业。为磐
石之宗也。又闻女有内则。男有外傅。男女有别。刚柔分矣。
魏元忠 第 11b 页
内外斯隔。阴阳著矣。岂可滥哉。然而幕府者。丈夫之职。非
妇人之事。今诸公主并开建府僚。崇置法官。秩若亲王。以
女处男职。所谓长阴而抑阳也。而望阴阳不愆。风雨无爽。
其可得乎。窃谓非致远之计。乖久长之策。书曰。事不师古。
以克永代。匪说攸闻。此之谓也。此则朝廷之二失。君侯不
正。谁正之哉。又闻人之生也。有祸有福。有贵有贱。此并禀
之于前业。当受之于此身。然崇佛教者。特以资彼来生。鲜
有益于见报。若求之理国。恐不在此矣。然三教俱设。各有
所务。而行之者。不可过也。行释教者。修身之本。行儒教者。

魏元忠 第 12a 页

理国之源。修身是来生之资。理国乃即代之务。然则即代
至近。来生至远。舍近求远。不亦乖乎。存彼弃此。不亦谬乎。
今度人既多。缁衣满路。率无戒行。宁有经业。空赍重宝。专
附权门。取钱奏名。皆有定价。昔之卖官也。钱入公府。今卖
度也。钱入私家。以兹入道。实非履正。诡情不变。徒为游食。
使法侣有失。而流俗生厌。名曰度人。其实颓矣。今主上虽
希心圣教。专想泯空。柰社稷何。柰苍生何。君侯不以中庸
之义。悟大圣之志。但能致一代于仁寿之域。斯亦至尊之
魏元忠 第 12b 页
道也。此则朝廷之三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又闻古人有
言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书曰。天工人其代之。故知代
天工。非才不可。若有所滥。必失天意。而无患祸者。未之有
也。今不专精庶政。而留心于奇伎。至于倡优之辈。因其耳
目之好。遂升之以位。授之以官。岂非轻朝廷而乱正法邪。
然人君无私赏。此上天之化人。私怒者害物。私赏者恐费
财。古人此之尤慎。岂得私人以官乎。若以此为政。何以答
皇天之命也。此则朝廷之四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又闻
贤者邦家之光也。任之可以致理。弃之足能生乱。三仁去
而殷亡。百里入而秦霸。有国家者。固须择也。昔者战国之
魏元忠 第 13a 页
代。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莫不以求贤为急务。霸者仗之。以
命诸侯。况巍巍唐国明天子。苟存斯道。则三皇五帝。可缓
步而越也。近者有制搜扬。广求贤俊。戋戋束帛。贲于丘园。
翘翘车乘。访及山谷。此我皇勤之之至也。虽有好贤之名。
竟无得贤之誉。非皇情之不眷。谅有司之过也。何则。圣主
求贤。访诸草泽。及有司选士。多是亲党。若非有贿。必以势
求。上失天心。下违人望。既非为官择吏。所谓为人择官。蠹
政之源。败国之甚。书曰。治乱在庶官。孔安国曰。得人则理。
失人则乱。葛洪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浊如泥。高第贤
魏元忠 第 13b 页
良吝如蝇。古人规职勤诵经。今人图家勉营生。此之谓也。
此则朝廷之五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又阉竖者。给宫掖
之事。供扫除之役。上古皆备此职。但以奴隶畜之。岂及于
官次。中古以来。大道乖丧。不重贤哲。唯亲近习。或委以事。
或授以权。遂使竖刁乱齐。伊戾败宋。君侧之人。众所畏惧。
葛洪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者也。
洎乎后汉。用事尤甚。时君乃不知其失。大臣又畏罪不言。
所以害及生灵。毒流天下。至于晚节。竟乱中朝。各相党馀。
屠害良善。此时也。忠臣义士。睹斯慷慨。不得不权行杀戮。

魏元忠 第 14a 页

至于无须而横死者。不可胜言。岂非结祸之深。自危之速。
易曰。小人用壮。斯之谓也。自大君受命。中兴成务。独有阉
竖。坐升班秩。既无正阙。多授员外。举其全数。向满千人。苟
绾青紫。蚕食府库。既非致理之道。实为长乱之阶。书曰。人
无于水鉴。当于人鉴。观往古之成败。亦可见今之得丧。故
曰前事之验。后事之师。此则朝廷之六失。君侯不正。谁正
之哉。又闻自古圣帝。卑宫菲食。茅茨不剪。采椽不斲。将以
俭约遗子孙。亦所以爱惜人力也。书曰。酣酒嗜音。峻宇彫
魏元忠 第 14b 页
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于臣下。安得以肆屠为务乎。若
有僭滥。必生患祸。患祸之来。可翘足而待也。今之公王。凡
有所赏。将以倾府库。所造私宅。皆是官供。观其疏凿池亭。
崇峻廊宇。山无木石。必他山以致之。木无因近。必穷远以
采之。珍馆出云。画堂赫日。造之竟岁。功用不绝。自开泰以
来。未之有也。而行者见之。佥曰非国戚不得如此。非贵人
不得若斯。仆每闻斯言。将有以讥于君矣。何者。为君所以
养人。非所以害人。今外戚不助养人。反害于人。岂有益于
吾君乎。然堂上远于百里。君门隔于九重。人主既不知之。
君侯又不言之。岂使人主虚受谤于天下也。此则朝廷之
魏元忠 第 15a 页
七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又闻官者将以理人。将以安人。
非以乱人。非以害人。故先王欲人理。必选材以理之。欲人
安。必省事以安之。不欲人于乱。必拨乱以整之。不欲人有
害。必去害以全之。若此。诚欲于天下同忧矣。人有乐。君共
之。君有乐。人庆之。可谓同乐矣。如此。则上下无间。君臣合
德。同于一体也。若下有怀忧之人。上无同忧之主。欲求人
理。不可得也。今天下穷困。海内虚耗。复以州牧县宰。选授
多不得人。自馀僚佐。鲜有称职。不务公谨。专于割剥。人不
聊生。安肯惧死。既不惧死。是能生变。下有忧而上不知也。
魏元忠 第 15b 页
比之马也。必除其害牧。状之羊也。必去其乱偫。此道尚有
所阙。而反更员外置官。所谓助桀为虐。足以速祸也。夫人
之情自知。员外恐人不畏。必峻法以惧之。恐财之不足。必
枉道以夺之。以有限之物。供无厌之用。欲其不乱。岂可得
哉。古人有言。十羊九牧。羊既不得食。人亦不得息。唐虞之
代。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书曰。官不必备惟其人。
孔子讥管仲曰。官事不摄。焉得俭。据此。虽正员之官。犹不
欲其备。况其员之外更置员外乎。此则朝廷之八失。君侯
不正。谁正之哉。又闻英主开基以定天下者。将以传之于
魏元忠 第 16a 页
万代也。继明之帝。岂得隳之哉。有所下废。则政出多门。政
出多门。大乱之渐也。近封数夫人者。皆先朝之宫女。赏其
勤劳。加之邑号。若备内职。则不当知外。不备内职。自可居
外。安得出入内外。往来宫掖者哉。若下创革。内言必出。外
言必入。内外互言。禁卫何施。必弄君之法。纵而不禁。非所
以重宗庙固国家也。孔子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
谒。可以死败。戒之哉。戒之哉。此则朝廷之九失。君侯不正。
谁正之哉。又闻以正道事君者。将以安天下也。以非道事
君者。所以危天下也。臣不可不任之正道者。行仁义以补
魏元忠 第 16b 页
君之过。非道者行蛊媚以成君之恶。补过者国之干也。成
恶者国之贼也。今代或有不修忠正以事君。引鬼神而惑
主。然则鬼神之事。冥寞难知。故非道之人。因此自致其诈。
售其赂遗。必据非材之位。必食非德之禄。此国贼也。书曰。
官不及私眤。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又曰。与治同道
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传曰。国之将兴。听于人。将亡。听
于神。岂近是乎。此则朝廷之十失。君侯不正。谁正之乎。此
十失者。诚国之巨蠹。粗而言之。以有言于君侯者。将以扶
危去蠹。救苍生之命。愿君侯稍垂意。微有所采。此亦君侯
魏元忠 第 17a 页
自安之道也。庶几无忽。

* 王勔

勔。勃兄。武后朝官泾州刺史。

** 百合花赋

(上阙)似风竿而揭起。荷春光之馀煦。托阳山之峻趾。比萱
荚之能连。引芝芳而自拟。固其布叶相从。潜根必重。示不
孤于日用。欣有叶于时雍。嗤五叶之非偶。陋三花之未浓。
亦藐兮不可长。辰兮不可逢。恐鶗鴂吟兮众芳晚。幸左右
之先容。

魏元忠 第 17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