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崔行功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崔行功 第 1a 页

* 崔行功

行功。恒州井陉人。高宗时累转吏部郎中。以善占奏。常兼
通事舍人内供奉。又召为司文郎中。主朝廷大典册。后迁
兰台侍郎卒。

** 赠太师鲁国孔宣公碑

臣闻形气肇分。宗匠之涂遂广。性情已著。名教之理攸兴。
是故雕刻为妙物之先。粉泽成真宰之用。若其聃语弃智。
则圣非攘臂之端。庄寄齐谐。则礼必因心之范。虽九流争
崔行功 第 1b 页
长。百家竞逐。而宗旨所归。典坟攸系。夫轩羲已谢。子姒迭
微。步骤殊方。质文异辙。及流漦起噪。箕服传訞。宪章板荡。
风雅沦丧。然而千龄接圣。崇朝可期。五百见贤。伐柯未远。
粤惟上哲。降生圯运。理接化先。德充造物。财成教义。弥纶
之迹已周。组织心灵。范围之功且峻。利仁以济幽显。垂训
以沾动植。自叹起临川。道穷反袂。西峰琬玉。几烬苍山。东
野柔桑。多尘碧海。属混元再造。休明一期。雅颂之音复闻。
郊禋之礼还缉。跨巢胥之逸轨。迈龙鸟之遐风。瞻白云而
升介邱。翼苍螭而过沂上。而令千祀之外。典册遂隆。九泉
崔行功 第 2a 页
之下。哀荣方缛。斯乃命为罕说。道不预谋。岂如箕山之魂。
空成寂寞。信陵之墓。徒复经过。将知龙蛇之蛰。潜契于天
壤。圣智所游。高悬于日月。言之不可极。其惟孔太师乎。太
师讳某。字仲尼。鲁国邹人。有殷之苗裔也。分于宋。则孔父
嘉为大司马。弗父何以国让其弟厉公。正考父佐戴武宣
而受三命。居于鲁。则有防叔伯夏叔梁纥。纥生太师。若夫
天命元鸟玉箧隆其浚哲。瑞启白狼。瑶台繁其锡类。武王
覆夏。仍迁象物之金。有客在周。复奏桑林之乐。滋恭喻尸
臣之鼎。高让挹延吴之风。令绪昌源。焕乎已远。至如象纬
崔行功 第 2b 页
凝质。则傅说巫咸。嵩华降神。则申伯吉甫。在于郊临巨迹。
郁符中野之祥。水带邱阿。遥均反宇之庆。韫乾坤之精粹。
陶阴阳之淑灵。度九围十。河目海口。放勋文命。有喻于仪
形。子产皋繇。微详于具体。孟孙言其将圣。太宰辨其多能。
神关系表。性与道合。时初撰屦。已训鲁卿。年未裘裳。先窥
周室。犹且学期上达。业遵下问。龙如藏史。或访礼经。碧准
苌宏。言询易象。曲台相圃。广陈揖让之容。师挚师襄。屡辨
兴亡之极。网罗六艺。经纬十伦。加以思入无方。情该至赜。
陈庭矢集。悬验远飞。季井泉开。冥占幽怪。新萍泛日。能对
崔行功 第 3a 页
于楚宾。旧骨沦风。旋训于越使。藏往知来之际。微妙元通
之旨。不可以龟策求。不可以筌蹄得。及其誉闻曲阜。南宫
展师资之敬。应务中都。西邻化诸侯之法。冬官效职。五土
得其攸宜。秋令克宣。两观展其刑政。沟疏墓道。且抑季桓。
田归汶阳。遂陵齐景。尊君卑臣之训。自家刑国之术。每惆
怅于兴周。亦流连于韶管。然而高旻不惠。彼日寖微。起哀
怨于王风。绝归飞于鸣鸟。是邦可化。斯道欲行。暖席兴忧。
问津匪倦。俎豆尝说。空及三军之容。季孟有言。不接双鸡
之膳。晏平推士。尚或相排。子西让王。终成见拒。亦有宋朝
崔行功 第 3b 页
司马。乔木难休。卫国匡人。逆旅焚次。荷蒉微者。翻嗟击磬
之心。仪封细人。潜明木铎之意。既而在斯兴感。用辍栖遑。
狂斐然。弥嗟穿凿。旋骖旧馆。扫筵阙里。杏坛居寂。缁林地
幽。知十稽微。得二承妙。科斗所载。方阅旧文。睢鸠在篇。遍
详雅什。河汉鼗鼓。铿锵之响复传。宗庙衣裳。升降之仪还
序。博约无倦。诱喻多方。后稷躬耕。近关励物。伯夷馁死。犹
可激贪。周公其人。则神交于梦想。管仲小器。则叹微于征
伐。立德立言。太上谓之不朽。曰仁曰义。前哲以之周旋。覆
篑为山。喻天阶而不陟。读易无过。假日蚀以鸣谦。茨岭
崔行功 第 4a 页
峒山。寄言于独善。岐情风御。未陟于通庄。妙臻数极。作侔
易。是知缝掖乃兼济之途。华衮非为政之要。及其愚智齐
派。椿菌如一。南楚狂狷。旧辨凤衰。东鲁陪臣。奄成麟毙。晨
兴负杖。知命发于话言。夕寐奠楹。将萎伤其溘虑。崇山化
谷。小天下而无由。殒石沈星。架大梁而何有。门人议服。俱[:#AS-8563:⿰⺯⿸厂⿱田坴
]至极之哀。国史制词。永锡慭遗之诔。及埏深夏屋。树列
远方。五胜迭迁。六籍无准。席间初阒。已舛微言。入室且分。
遄乖大义。秦人蛙沸。遗烬翳然。汉代龙骧。挟书未剪。元封
有述。残阙载陈。甘露嗣踪。[:#AS-8BE8:●]扬复起。舂陵受命。先访于胶
崔行功 第 4b 页
庠。谯郡膺符。多招于文学。逮江马南度。泉鹅北飞。鸮入环
林。鲸冲圣海。有随交丧。中原剪覆。东序南雍。鞠为茂草。六
乐五礼。皆从燬室。钦若皇唐。肇膺明命。祖武宗文之业。天
成地平之勋。图书因乐推重。干戈由宁乱集。刳舟创浮。芹
藻之诗先远。戎衣初卷。羽籥之节旋兴。皇上以圣敬而抚
璇图。以文明而膺宝历。夏启挹其光兆。姬诵让其惟清。化
入龙沙。风移鳀海。金邱展赆。琼田荐琛。潜马饰黄芝之封。
浮龟吐绿文之籀。虞庠殷塾。广宾庞叟。蓬岭石渠。朋延敦
诲。垂衣裳而凝想。虚旒纩以永怀。至于大道寖微。小康
崔行功 第 5a 页
遂往。嬴讥紫色。谬践元阿。刘风白金。徒遵高里。黄初正始。
时多间然。建武永平。业非尽善。而乃作乐崇德。殷荐之礼
毕陈。有孚载容。观下之训齐设。肆类偫望。孝享之义益隆。
归功三后。尊祖之诚愈切。诏寰中而徵万玉。译荒外以召
百灵。一茅分茹。双鹣共羽。翠华远升。秸席虚位。上帝储祉。
泰壹有辉。山祇传声。海神会气。九皇之况荣可嗣。三代之
阙典还属。乃使朱鸟翔日。苍威戒路。七萃腾景。八鸾锵风。
过大庭以省方。掩洙上而观艺。晏居莫辨。祠堂岿然。见马
鬣于荒坟。识欃檀于古。叹重泉之可作。闻盛德而必祀。言
崔行功 第 5b 页
敷典训。广命杍材。赠以太师。式旌幽壤。改制神宇。是光令
德。于时皇唐之御天下四十有九载。即乾封之元年也。摄
提贞岁。勾芒献节。兖州都督霍王元轨。大启藩维。肃承纶
诰。庀徒揆日。疏闲薙远。接泮林之旧壝。削灵光之前殿。徂
徕新甫。伐乔木而韵流嘤。岱畎泗滨。采怪石而喧浮磬。赪
紫施绚。黝黛飞文。沓栱重栌。春窗秋幌。阴櫩积雾。复阁怀
烟。几仍度室。席遵函丈。寿宫焕然。睟容有穆。至如襄城有
访。七圣接其騑骖。汾水言游。四子冥其衡轭。将谓布衣黄
屋。名器则殊。卷领素王。感召宜一。颜子侍侧。似发农山
崔行功 第 6a 页
之谈。季路承閒。如兴浮海之说。西华束带。尚以要宾。言偃
裼裘。犹为得礼。避席延其不敏。舍瑟眷其幽情。共列升堂。
齐参睹奥。岁时蘋藻。复杂昌蒲。平日弦歌。还闻丝竹。皇储
一德。聿隆三善。博望邀裾。肃成讲义。发挥镕造。幽赞事业。
而以周穆之觞王母。尚勤西弇。汉帝之展稷邱。因书东岳。
遂乃思建隆碣。上闻天扆。言由国本。理会冲情。副震宫之
德声。命芸阁以紬颂。元堂辟兮神灵僾。扬教思兮两仪配。
煽皇纲兮融帝载。尧可履兮舜为佩。昼而明兮夜而晦。于
嗟业兮丽万代。其词曰。

崔行功 第 6b 页

赫赫上帝。悠悠天造。神集鸿名。圣居大宝。循性称教。率性
为道。政若镕金。化侔偃草。爻画先起。律吕创陈。礼节天地。
乐和人神。成期用。业尚日新。縡无声臭。骘有彝伦。水火朝
变。宪章时革。周庙伤禾。殷墟悲麦。褒艳纰雅。嬴荷沦赜。散
乱纪言。支离方册。自天生德。由纵成能。宾筵恪嗣。铭鼎家
承。蹲龙运舛。振铎冥膺。阙典攸缉。斯文载兴。广训三千。遍
于七十。历阶东会。藏书西入。楚将分社。齐闻与邑。接舆自
狂。长沮空执。在智伊妙。惟神乃几。羊因鲁触。鸟向陈飞。那
传颂管。编照书韦。卜商承绚。颜子参微。尧则不追。昌亦
崔行功 第 7a 页
遂往。名教潜发。心灵泛奖。德配乾坤。业晖辰象。麟悴遥泣。
山隤夐仰。三统昌日。千龄圣期。禋宗有昊。展礼崇基。觐宣
时迈。神缄孝思。绛螭承轭。翠凤翻旗。上浮龟蒙。遥集邹鲁。
翘勤真迹。惆怅今古。旧壁迷字。荒坟翳斧。纶贲宗师。诏缉
灵宇。虹梁野搆。翚翼林舒。雕栊绣桷。圆井方疏。沂童浴早。
泮鸟鸣初。俎豆蠲洁。丹青蔼如。墨检前踪。庄放遗辙。于昭
遐训。允归圣烈。肃穆仁祠。阴沈像设。随四序以潜运。悬三
光而不缺。

* 桓彦范

崔行功 第 7b 页

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少以门荫调补右翊卫。累转司
刑少卿。中宗即位。以诛张易之昌宗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拜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郡公。改侍中。用武三思谮进封
扶阳郡王。加特进。令罢知政事。又因三思诬搆贬泷州司
马。长流瀼州。三思令周利贞矫制杖杀之。年五十四。睿宗
立。追复官爵。谥曰忠烈。建中元年重赠司徒。

** 论时政表

昔孔子论诗。以关睢为始。言后妃者。人伦之本。理乱之端
也。故皇英降而虞道兴。任姒归而姬宗盛。桀奔南巢。祸阶
崔行功 第 8a 页
妹喜。鲁桓灭国。惑以齐媛。伏见陛下每临朝听政。皇后必
施帷幔坐于殿上。预闻政事。臣愚历选列辟。详求往代。帝
王有与妇人谋及政者。莫不破国亡身。倾辀继路。且以阴
乘阳。违天也。以妇凌夫。违人也。违天不祥。违人不义。由是
古人譬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易曰。无攸遂。在中馈。言妇
人不得预于国政也。伏愿陛下鉴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
上以社稷为重。下以苍生在念。宜令皇后无往正殿。干预
外朝。专在中宫。聿修阴教。则坤仪式固。鼎命惟永。又臣闻
京师喧喧。道路籍籍。皆云胡僧慧范。矫托佛教。诡惑后妃。
崔行功 第 8b 页
故得出入禁闱。挠乱时政。陛下又轻骑微行。数幸其室。上
下媟黩。有亏尊严。臣尝闻兴化致理。必由进善。康国宁人。
莫大弃恶。故孔子曰。执左道以乱政者杀。假鬼神以危人
者杀。今慧范之罪。不殊于此也。若不急诛。必主变乱。除恶
务本。去邪勿疑。实愿天聪。早加裁贬。

** 请穷治张昌宗疏

微臣窃见宋璟奏。张昌宗令李宏泰占。有天分及有天子
气。请禁身勘当。恩敕不允者。但昌宗无德无才。谬承恩宠。
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包藏祸心。有此占相。陛下
崔行功 第 9a 页
以簪履恩久。不忍加刑。昌宗以逆乱罪多。自招其咎。此是
皇天降怒。非唯陛下故诛。违天不祥。乞陛下裁择。原其本
奏。以防事败。事败即言奏讫。不败则候时为逆。此乃奸臣
诡计。疑惑圣心。今果遂其所谋。陛下何忍不察。若昌宗无
此占相。奏后不合更与宏泰往还。尚令修福。复拟禳厄。此
则期于必遂。元无悔心。纵虽奏闻。情实难恕。此而可舍。谁
其可刑。陛下党而不诛。养成其恶。臣恐更有为逆者。无人
敢言。纵使昌宗元无此心。今见频遭事迫。亦当不日为乱。
况复先有包藏。又昌宗经勘当已前。其心或防后。则虽有
崔行功 第 9b 页
此惧。势仍倾朝。况经两度事彰。天恩并垂舍宥。昌宗自为
得计。人亦以为应运。即不劳兵甲。天下皆从。万方讥之。以
为陛下纵成其乱也。臣闻父在子称尊者。尚为逆子。君在
臣图天分。是为逆臣。臣逆不诛。社稷其亡矣。伏请付鸾台
凤阁三司考竟其罪。

* 张柬之

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补太学生。第进士。累补青城
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徵。时年七十馀矣。试策第一。擢拜监
察御史。神功初累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召还。狄
崔行功 第 10a 页
仁杰荐为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迁凤阁侍郎。中宗即位。以诛张易之昌宗功擢拜天官尚
书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公。迁中书令。监修国史。进封
汉阳郡王。加特进。令罢知政事。授襄州刺史。寻为武三思
所搆。贬新州司马。愤恚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赠中书令。
谥曰文贞。建中初又赠司徒。

** 请罢姚州屯戌表

臣某言。臣伏闻姚州者。古哀牢之旧国。绝域荒外。山高水
深。自生人以来。洎于后汉。不与中国交通。前汉唐蒙开夜
崔行功 第 10b 页
郎填笮。而哀牢不附。至光武末年。始请内属。汉置永昌郡
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毡罽之税。以利中土。其国西通大
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刘备据有巴蜀。常
以甲兵不充。及备死。诸葛亮五月渡泸。收其金银盐布。以
益军储。使张伯岐选其劲卒利兵。以增武备。故蜀志称自
亮南征之后。国以富饶。甲兵充足。由此言之。则前代置郡。
其利颇深。今盐布之税不供。珍奇之贡不入。戈戟之用。不
实于戎行。賨货之资。不输于大国。而空竭府库。驱率平人。
受役蛮夷。肝脑涂地。臣窃为国家惜之。昔汉以得利既多。

崔行功 第 11a 页

历博南山。涉兰仓水。更置博南哀牢二县。蜀人愁怨。行者
作歌曰。历博南。越兰津。渡兰仓。为他人。盖讥汉贪珍奇盐
布之利。而为蛮夷之所驱役也。汉获其利。人且怨歌。今减
耗国储。费用日广。而使陛下之赤子。身膏野草。骸骨不归。
老母幼子。哀号望祭于千里之外。于国家无丝发之利。在
百姓受终身之酷。臣窃为国家痛之。往者诸葛亮破南中。
使其渠率自相统领。不置汉官。亦不留兵镇守。人问其故。
亮言置官留兵。有三不易。大率以置官夷汉杂居。猜嫌必
崔行功 第 11b 页
起。留兵运粮。为患更重。忽若反叛。劳费更多。但粗设纪纲。
自然安定。臣窃以亮之此策。妙得羁縻蛮夷之术。今姚府
所置之官。既无安边靖寇之心。又无葛亮且纵且擒之技。
惟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劫略。积以为常。扇动酋渠。
遣成朋党。折支谄笑。取媚蛮夷。拜跪趋伏。无复惭耻。提挈
子弟。唱引凶愚。众会蒲博。一掷累万。剑南逋逃。中原亡命。
有二千馀户。见散在彼。专以掠夺为业。姚州本龙朔中武
陵县主簿石子仁奏置之后。长史李孝让辛文协并为偫
蛮所杀。前朝遣郎将赵武贵讨击。贵及蜀兵。应时破败。噍
类无遗。又使将军李义总等往征。郎将刘惠基在阵战死。

崔行功 第 12a 页

其州遂废。臣窃以诸葛亮称置官留兵。有三不易。其言乃
验。至垂拱四年。蛮郎将王善宝昆州刺史爨乾福又请置
州。奏言所有课税。自出姚府管内。更不劳扰蜀中。及置州
后。录事参军李棱为蛮所杀。延载中。司马成琛奏请于泸
南置镇七所。遣蜀兵防守。自此蜀中骚扰。于今不息。且姚
府总管五十七州。巨猾游客。不可胜数。国家设官分职。以
化俗防奸。无耻无厌。狼籍至此。今不问夷夏。负罪并深。见
道路劫杀。不能禁止。臣恐一朝惊扰。为祸转大。伏乞省罢
崔行功 第 12b 页
姚州。使隶巂府。岁时朝觐。同之蕃国。泸南诸镇亦皆废。于
泸北置关。百姓自非奉使入蕃。不许交通来往。增巂府兵。
选择清良宰牧以统理之。臣愚将为稳便。

** 对贤良方正策

问。朕闻体国经野。取则于天文。设官分职。用立于人纪。名
实相副。自古称难。则哲之方。深所不易。朕以薄德。谬荷昌
图。思欲追逸轨于上皇。拯偫生于季俗。澄源正本。式启维
新。俾用才委能。靡失其序。以事效职。各得其长。至于考课
之方。犹迷于去取。黜陟之义。尚惑于古今。未知何帝之法
制可遵。何代之沿革斯衷。此虽戋戋束帛。每贲于丘园。翘
崔行功 第 13a 页
翘错薪。未获于英楚。并何方启塞。以致于兹。伫尔深谋。朕
将亲览。

对。臣闻仲尼之作春秋也。法五始之要。正王道之端。微显
阐幽。昭隆大业。洛之功既备。范围之理益深。伏惟陛下受
天明命。统辑黎元。载黄屋。负黼扆。居紫宫之邃。坐明堂之
上。顺阳和以布政。摄三吏而论道。雍容高拱。金声玉振。徵
求无厌。误及厮贱。微臣材朽学浅。诚不足以膺严旨。扬天
庥。虽然。敢不尽刍荛。罄狂瞽。悉心竭节。昧死上对。臣闻天
者偫物之祖。王者受命于天。故则天而布列职。天生蒸民。
崔行功 第 13b 页
树之君长。以司牧之。自非聪明睿哲。齐圣广渊。不能使人
乐其生。家安其业。陛下德自天纵。慈悯元元。既乐其生。且
安其业。臣闻瑞者。上天所以申命人主也。故使麒麟游于
囿。凤凰集于庭。庆云出。神龙见。其馀草木烟露之祥。不可
胜纪。陛下日慎一日。虽休勿休。故天申之以祯石。告之以
神文。大矣哉。圣人之鸿业也。臣闻河图洛书之不至也久
矣。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师说曰。圣人自
伤已有能致之资。而天不致也。陛下有能致之资。而天蕴
者。所以扶助圣德。抚宁兆人也。臣观今朝廷含章赡博
崔行功 第 14a 页
之士。鲠言正议之臣。陛下诱而进之。并践丹地。伏青规。雍
雍昂昂。云属雾委。鸾骞凤振。佩金鸣玉。曳朱绂。扬翠緌。充
牣于阶庭者矣。昔舜举十六相。去四凶人。有大功二十而
为天子。前史美之。称曰尽善尽美。虽甚盛德。无以加此。陛
下彰善去恶。昭德塞违。万万于虞舜。自托薄德。愚臣何足
以望清光而敢有议哉。制策曰。思欲追逸轨于上皇。拯偫
生于季俗。澄源正本。式启维新。臣闻善言古者。必考之于
今。善谈今者。必求之于古。臣窃以当今之务。而稽之往古。
以往古之迹。而比之当今。以为三皇神圣。其臣不能及。故
崔行功 第 14b 页
(疑)亲之。陛下刊列格。正爰书。修本业。著新诫。建总章以
申严配。置法匦以济穷冤。此前圣所不能为。非偫臣之所
能及也。今朝廷之政。上令下行。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百
僚师师。罔不咸乂。此偫臣之能奉职也。书曰。元首明哉。股
肱良哉。庶事康哉。故臣以为陛下有三皇之位。而能隆三
皇之业也。臣以今之刺史。古之十二牧也。今之县令。古之
百里君也。有官联焉。有社稷焉。可谓重矣。任非其材。其害
亦重矣。昔周宣王欲训其人。问于樊仲曰。吾欲训人。诸侯
谁可者。仲曰。鲁侯肃共明神。敬事耆老。必咨于故实。问于
崔行功 第 15a 页
遗训。乃立之。晋之名臣亦言。舍人洗马。一时之高选。台郎
御史。万邦之俊哲。若出于宰牧。颂声兴矣。由此言之。则古
牧州宰县者。不易其人也。自非惠训不倦。动天心者。未可
委以五符之重。百里之寄。今则不然。多由门资擢授。或以
勋阶莅职。莫计清浊。无选艺能。负违圣诫。安肯肃恭明神。
轻理慢法。安肯敬事耆老。取舍自便。安能求之故实。举措
纵欲。安能问之遗训。选异一时之高材。非万邦之俊杰。于
是多其仆妾。广其资产。齿角两兼。足翼双备。蹈瑕履秽。不
顾廉耻。抵网触罗。覆车相次。孔子曰。既得之。患失之。苟患
崔行功 第 15b 页
失之。无所不至矣。故臣以为陛下有三皇之人。无三皇之
吏也。制策曰。俾用才委能。靡失其序。以事效力。各得其长。
至于考课之方。犹迷于去取。黜陟之义。尚惑于古今。未知
何帝之法制可遵。何代之沿革斯衷。臣闻皇王之制。殊条
共贯。虽有改制之名。无不相因而立事。孔子曰。殷因于夏
礼。所损益可知。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其或继周者。虽
百代可知也。然则虞帝之三考黜陟。周王之六廉察士。虽
有沿革。所取不殊。期于不滥而已。陛下取人之法甚明。考
绩之规甚著。臣以为犹舟浮于水。车转于陆。虽百王无
崔行功 第 16a 页
易也。今丘园已贲。英楚云集。启塞之路。岂愚臣所能轻云
也。谨对。

** 对贤良方正策第二道

问。朕闻轨物垂训。必随正于因生。开国承家。理崇光于敦
本。故七叶貂珥。表金室之荣。十纪羽仪。峻班门之躅。保姓
受氏。义先于睦亲。翼子谋孙。事隆于长发。朕以寡昧。叨奉
先灵。坠典咸兴。遗章毕睹。思欲甄明谱系。澄汰簪裾。派别
淄渑。区分士庶。至如陈田互出。虢郭俱开。束皙改汉传之
宗。辅果易晋卿之号。巨君之姓。曾非驭鹤之苗。元海之家。
崔行功 第 16b 页
谅非扰龙之族。永言纰缪。良用怃然。子大夫十室推英。三
冬富学。允迪裒然之学。宜扬锵尔之词。至若北郭南宫。本
因何义。三乌五鹿。起自何人。公孙之由。司马之姓。咸加辨
析。且显指归。式副对扬。朕将亲览。

对。臣闻保姓受氏。明乎典训。或因地以赐姓。或因官而命
氏。或官以代功。亦以官族。或所居之地。因以为氏。诸侯之
子。称为公子。公子之子。称为公孙。公孙之子。乃以其王父
字为氏。后代因之。亦以为姓。田陈虢郭。以声近而遂分。辅
果束皙。以避难而更改。王莽以田王为氏。元海因汉甥立
崔行功 第 17a 页
族。骚括分南北之号。充宗为五鹿之先。应氏著书。具表三
乌之始。司马司徒。是曰因官。公孙叔孙。春秋备载。陛下尽
六艺之英。穷百代之要。淑问扬天地。元情贯幽显。黄竹清
歌。词穷五际。白云高唱。文包万象。昔曹门二祖。道愧由庚。
刘氏四叶。仁非解愠。岂若睿思琼敷。同雨露之沾渍。神机
苕发。登羲望之照临。起帝典而孤立。孕皇坟而独秀。臣沐
浴淳和。叨承至训。名闻于圣听。言奏于阙前。谨对。

** 駮王元感丧服论

夫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不刊之典也。谨按春秋。鲁僖公三
崔行功 第 17b 页
十三年十二月乙巳。公薨。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齐纳币。
左传曰。礼也。杜预注云。僖公丧终此年十一月。纳币在十
二月。士婚礼纳采纳徵。皆有元纁束帛。诸侯则谓之纳币。
盖公为太子。已行婚礼。故传称礼也。公羊传曰。纳币不书。
此何以书。讥丧娶在三年之内。何以讥。三年之内不图婚。
何休注云。僖公以十二月薨。至此冬未满二十五月。纳采
问名纳吉。皆在三年之内。故讥。何休以公十二月薨。至此
冬十二月。才二十四月。非二十五月。是未满三年而图婚
也。按经书十二月乙巳公薨。杜以长历推乙巳是十一月
崔行功 第 18a 页
十二日。非十二月。经书十二月。是经误。文公元年四月。葬
我君僖公。传曰。缓也。诸侯五月而葬。若是十二月薨。即是
五月。不得言缓。明知是十一月薨。故注僖公丧终此年。至
十二月而满二十五月。故邱明传曰礼也。据此推步。杜之
考校。岂公羊之所能逮。况邱明亲受经于仲尼乎。且二传
何杜所争。惟争一月。不争一年。其二十五月除丧。由来无
别。此则春秋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之明验也。尚书伊训云。
成汤既殁。太甲元年。惟元祀十有二月。伊尹祀于先王。奉
嗣王祗见厥祖。孔安国注云。汤以元年十一月崩。据此则
崔行功 第 18b 页
二年十一月小祥。三年十一月大祥。故太甲篇中云。惟元
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是十一月大
祥讫。十二月朔日。加王冕服。服吉而归亳也。是孔言汤元
年十一月之明验。顾命云。四月哉生魄。王不怿。是四月十
六日也。翌日乙丑。王崩。是十七日也。丁卯命作册度。是十
九日也。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是四月二十五日也。
则成王崩至康王麻冕黼裳。中间有十月。康王方始见庙。
则知汤崩在十一月。淹停至殓讫。方始十二月祗见其祖。
顾命见庙。记诸侯出庙门俟。伊训云。祗见厥祖。侯甸偫后
崔行功 第 19a 页
咸在。则崩及见庙。殷周之礼并同。此周因于殷礼。损益可
知也。不得元年以前。别有一年。此尚书三年之丧二十五
月之明验也。礼记三年问云。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
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
生有节。又丧服四制云。变而从宜。故大祥鼓素琴。告人以
终。又閒传云。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醯酱。中月
而禫。食酒肉。又丧服小记云。再期之丧。三年也。期之丧。二
年也。九月七月之丧。三时也。五月之丧。二时也。三月之丧。
一时也。此礼记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之明验也。仪礼士虞
崔行功 第 19b 页
礼云。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此礼
周公所制。则仪礼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之明验也。此四验
者。并礼经正文。或周公所制。或仲尼所述。吾子岂得以礼
记戴圣所修。辄欲排毁。汉初高堂生溥礼既未周备。宣帝
时少傅后仓。因淹中孔壁所得五十六篇。著曲台记以授
弟子戴德戴圣庆傅三人。合以正经及孙卿所述。并相符
会。列于学宫。年代已久。今无端搆造异论。既无依据。深可
叹息。其二十五月先儒考校。惟郑康成注仪礼中月而禫。
以中月间一月。自死至禫凡二十七月。又解禫云。禫言澹
崔行功 第 20a 页
澹然平安之意。今皆二十七月复常。从郑仪也。踰月入禫。
禫既复常。则二十五月为免丧矣。二十五月二十七月其
议本同。窃以子之于父母丧也。有终身之痛。创巨者日久。
痛深者愈迟。岂徒岁月而已乎。故练而慨然者。盖悲慕之
怀未尽。而擗踊之情已歇。祥而廓然者。盖哀伤之痛已除。
而孤藐之念更起。此皆情之所致。岂外饰哉。故记曰。三年
之丧。义同过隙。先王立其中制。以成文理。是以祥则缟带
素纰。禫则无所不佩。今我子将徇情弃礼。实为乖僻。夫去
缞麻之服。袭锦縠之衣。行道之人。皆不忍也。直为节之以
崔行功 第 20b 页
礼。无可奈何。故由也不能过制为姊服。鲤也不得过期哭
其母。夫岂不怀。惧名教逼已也。至若孔郑何杜之徒。并命
代挺生。模范来裔。宫墙积仞。未易可窥。但钻仰不休。必当
渐入胜境。讵劳终年矻矻。虚肆莠言。所有掎擿先儒。愿且
以时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