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贾公彦 第 14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四

贾公彦 第 1a 页

* 贾公彦

公彦。洺州永平人。永徽中官太学博士。

** 周礼正义序

夫天育蒸民。无主则乱。立君治乱。事资贤辅。但天皇地皇
之日。无事安民。降自燧皇。方有臣矣。是以易通卦验云。天
地成位。君臣道生。君有五期。辅有三名。注云。三名。公卿大
夫。又云。燧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寘其刻日。苍牙通灵。昌之
成。孔演命。明道经。注云。拒燧皇谓人皇。在伏羲前。风姓。始
贾公彦 第 1b 页
王天下者。斗机云。所谓人皇九头。兄弟九人。别长九州者
也。是政教君臣。起自人皇之世。至伏羲因之。故文耀钩云。
伏羲作易名官者也。又案论语撰考云。黄帝受地形象天
文以制官。伏羲以前。虽有三名。未必具立官位。至黄帝名
位乃具。是以春秋纬命历序云。有九头纪时有臣。无官位
尊卑之别。燧皇伏羲既有官。则其间九皇六十四民有官
明矣。但无文字以知其官号也。按左传昭十七年云。秋。郯
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以鸟名官。何故也。
杜氏注云。少皞金天氏。黄帝之子。已姓之祖也。郯子曰。吾
贾公彦 第 2a 页
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注云。
黄帝轩辕氏。姬姓之祖也。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
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缙云氏盖其一官也。炎帝氏以
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注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亦
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也。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
水名。注云。共工以诸侯霸有九州者。在神农前太皞后。亦
受水瑞。以水名官也。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注
云。太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也。我高
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故为鸟师而鸟名。
贾公彦 第 2b 页
又云。凤鸟氏历正之类。又以五鸟五鸠九扈五雉。并为官
长。亦皆有属官。但无文以言之。若然。则自上以来。所云官
者。皆是官长。故皆云师以目之。又云。自颛顼以来。不能纪
远。乃纪于近。是以少皞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百官之号
象其徵。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地。百官之号因其事。事
即司徒司马之类是也。若然。前少皞氏言祝鸠氏为司徒
者。本名祝鸠。言司徒者。以后代官况之。自少皞以上官数。
略如上说。颛顼及尧官数。虽无明说。可略而言之矣。按昭
二十九年。魏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蔡墨对曰。少
贾公彦 第 3a 页
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
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元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
三祀也。注云。穷桑。帝少皞之号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
融。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
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
为稷。自商以来祀之。故外传犁为高辛氏之火正。此皆颛
顼时之官也。按郑语云。重犁为高辛氏火正。故尧典注。高
辛氏之世。命重为南正司天。犁为火正司地。以高辛与颛
顼相继无隔。故重犁事颛顼。又事高辛。若稷契与禹事尧
贾公彦 第 3b 页
又事舜。是以昭十七年。服注颛顼之下云。春官为木正。夏
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高辛氏
因之。故传云遂济穷桑。穷桑颛顼所居。是度颛顼至高辛
也。若然。高辛氏之官。唯有重犁及春之木正之等。不见更
有馀官也。至于尧舜。官号稍改。楚语云。尧复育重犁之后。
重犁之后。即羲和也。是以尧典云。乃命羲和。注云。高辛之
世。命重为南正司天。犁为火正司地。尧育重犁之后。羲氏
和氏之子贤者。使掌旧职。天地之官。亦纪于近。命以民事。
其时官名盖曰稷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云。分
贾公彦 第 4a 页
命羲仲。申命羲叔。分命和仲。申命和叔。使分主四方。注。仲
叔亦羲和之子。尧既分阴阳四时。又命四子为之官。掌四
时者字曰仲叔。则掌天地者其曰伯乎。是有六官。案下驩
兜曰共工。注。共工水官也。至下舜求百揆。禹让稷契暨咎
繇。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注。稷弃也。初尧天
官为稷。又云。帝曰契。百姓不亲。汝作司徒。又云。帝曰咎繇。
汝作士。此三官是尧时事。舜因禹让。述其前功。下文云。舜
命伯夷为秩宗。舜时官也。以先后参之。唯无夏官之名。以
馀官约之。夏传云司马在前。又后代况之。则羲叔为夏官。
贾公彦 第 4b 页
是司马也。故分命仲叔注云。官名。盖春为秩宗。夏为司马。
秋为士。冬为共工。通稷与司徒。是六官之名见也。郑元分
阴阳为四时者。非谓时无四时官。始分阴阳为四时。但分
高辛时重犁之天地官。使兼主四时耳。而云仲叔。故云掌
天地者其曰伯乎。若然。尧典云。伯禹作司空。四时官不数
之者。郑云。初尧冬官为共工。舜举禹治水。尧知其有圣德
必成功。故改命司空。以官名宠异之。非常官也。至禹登百
秩之任。舍司空之职。为共工与虞。故曰垂作共工。益作朕
虞是也。按尧典又云。帝曰畴咨若时登庸。郑注云。尧末时。

贾公彦 第 5a 页

羲和之子皆死。庶绩多阙而官废。当此之时。驩兜共工。更
相荐举。下又云。帝曰四岳。汤汤洪水。有能俾乂。郑云。四岳
四时之官。主四岳之事。始羲和之时。主四岳者谓之四伯。
至其死。分岳事置八伯。皆王官。其八伯。唯驩兜共工放齐
骨[:#AS-FBED:●]玄四人而已。其馀四人。无文可知。按周官云。唐虞稽
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则四岳之外。更有百揆之官
者。但尧初天官为稷。至尧试舜天官之任。谓之百揆。舜即
真之后。命禹为之。即天官也。按尚书传云。惟元祀巡狩四
贾公彦 第 5b 页
岳八伯。注云。舜格文祖之年。尧始以羲和为六卿。春夏秋
冬者并掌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出则为伯。其后稍死。驩兜
共工求代。乃置八伯。元祀者。除尧丧。舜即真之年。九州言
八伯者。据畿外八州。郑云。畿内不置伯。乡遂之吏主之。按
明堂位云。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郑
注云。有虞氏官盖六十。夏百二十。殷二百四十。周三百六
十。不得如此记也。昏义云。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
元士。郑云。盖夏制依此差限。故不从记文。但虞官六十。唐
则未闻。尧舜道同。或皆六十。并属官言之。则皆有百。故成
王周官云。唐虞建官惟百也。若然。自高阳以前。官名略言
于上。

贾公彦 第 6a 页

至于帝喾官号。略依高阳。不可具悉。其唐虞之官。惟四岳
百揆与六卿。又尧典有典乐纳言之职。至于馀官。未闻其
号。夏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数。殷官二百四
十。虽未具显。案下曲礼云。六大五官六府六工之等。郑皆
云殷法。至于属官之号。亦蔑云焉。案昏义云。三公九卿者。
六卿并三孤而言九。其三公又下兼六卿。故书传云。司徒
公司马公司空公各兼二卿。按顾命。太保领冢宰。毕公领
司马。毛公领司空。别有芮伯为司徒。丹伯为宗伯。卫侯为
贾公彦 第 6b 页
司寇。则周时三公。各兼一卿之职。与古异矣。但周监二代。
郁郁乎文。所以象天立官。而官益备。此则官号沿革。粗而
言也。

** 仪礼注疏序

窃闻道本冲虚。非言无以表其疏。言有微妙。非释无以悟
其理。是知圣人言曲。事资注释而成。至于周礼仪礼。发源
是一。理有终始。分为二部。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周礼
为末。仪礼为本。本则难明。末便易晓。是以周礼注者。则有
多门。仪礼所注。后郑而已。其为章疏。则有二家。信都黄庆
者。齐之盛德。李孟悊者。隋曰硕儒。庆则举大略小。经注稍
贾公彦 第 7a 页
周。犹登山远望。而近不知。悊则举小略大。经注稍周。似入
室近观。而远不察。二家之疏。互有修短。时之所尚。李则为
先。案士冠三家。有缁布冠皮弁爵弁。既冠。又著元冠见于
君。有此四种之冠。故记人下陈缁布冠委貌周弁。以释经
之四种。经之与记。都无天子冠法。而李云委貌与弁。皆天
子始冠之冠。李之谬也。丧服一篇。凶礼之要。是以南北二
家。章疏甚多。时之所以。皆资黄氏。按郑注丧服。引礼记檀
弓云。绖之言实也。明孝子有忠实之心。故为制此服焉。则
绖之所作。表心明矣。而黄氏妄云。哀以表心。绖以表首。以
贾公彦 第 7b 页
黄氏公违郑注。黄之谬也。黄李之训。略言其一。馀足见矣。
今以先儒失路。后宜易涂。故悉鄙情。聊裁此疏。未敢专欲。
以诸家为本。择善而从。兼增已义。仍取四门助教李元植
详论可否。佥谋已定。庶可施矣。函丈之儒。青衿之俊。幸以
去瑕取玖。得无讥焉。

* 陈元光

元光字廷炬。光州人。高宗朝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戌
闽。迁岭南行军总管。

** 请建州县表

贾公彦 第 8a 页

泉潮守戌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臣陈元光言。伏承永淳
二年八月一日制。臣进阶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者。受
命战兢。抵官弥惧。臣以冲幼。出自书生。迨及童年。滥膺首
选。未及干戈。守至懦至弱之质。惟知饱暖。无曰区曰处之
能。幸赖先臣绪业。叨蒙今日国恩。寄身都阃。任事专征。爰
从视职以来。不敢少有宁处。况兹镇地极七闽。境连百粤。
左衽居椎髻之半。可耕乃火田之馀。原始要终。流移本出
于二州。穷凶极暴。积弊遂踰于十稔。元恶既诛。馀凶复起。
贾公彦 第 8b 页
法随出而奸随生。功愈劳而效愈寡。抚绥未易。子育诚难。
窃惟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揆诸陋俗。良由职方
久废。学校不兴。所事者蒐狩为生。所习者暴横为尚。诛之
则不可胜诛。徙之则难以屡徙。倘欲生全。几致刑措。其本
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盖伦理谨则风俗自尔渐
孚。治理彰则民心自知感激。窃以臣镇地曰安仁。诚为治
教之邦。江临漳水。实乃建名之本。如蒙乞敕。定名号而复
入职方。建治所而注颁官吏。治循往古之良规。诚为救时
之急务。秦越百家。愈无罅隙。畿荒一德。更有何殊。臣谬居
外镇。忝在封疆。所得事宜合奏。谨具厥由。伏候敕旨。

贾公彦 第 9a 页

** 漳州刺史谢表

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进阶前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
臣陈元光言。伏奉垂拱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制。除臣中郎
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轻车大都尉兼朝散大夫
持节漳州诸军事守漳州刺史赞治尹营田长春宫使者。
伏以社稷初开。首有官僚之建。皇天眷命。重兹樗栎之材。
山川顿改。人物更生。窃念臣州。背山面海。旧有蛇豕之区。
椎髻卉裳。尽是妖氛之党。治理诚难。抚绥未易。恭惟陛下
贾公彦 第 9b 页
威振百灵。气消六沴。自东自西。不违于指顾。我疆我理。咸
得其区分。民心有系。土俗转淳。觉昨非而今是。必旧去而
新更。窃惟治巨室者不用乎条枚。盖明堂者不参于瓦砾。
兹遇陛下日月其明。乾坤其量。知臣朴忠有素。寒松不改
乎凋年。膂力犹刚。老马或谙于故道。申命曲加。因邮传赐。
宠之以二政之隆。之以一州之重。虽则殊乡。还同昼锦。光
华奚止于一身。爵禄许推于后裔。人皆为荣。臣独知惧。粉
身未足报深恩。万死实难酬厚德。已从此日。望阙谢恩。继
当恪守诏条。徵庸俊乂。平均徭赋。示以义方。持清净以临
民。重修前志。守无私以奉国。再砺于衷。展驽骀之力。申
贾公彦 第 10a 页
鹰犬之劳。庶荒陬蛮獠。尽沐皇风。率土生灵。备闻斯庆。臣
无任感恩陨越之至。

* 李嗣真

嗣真字承冑。赵州柏人人。中明经。累调许州司功参军。直
宏文馆。永昌初以御史中丞出为潞州刺史。来俊臣诬以
谋反。流藤州。卒赠济州刺史。谥曰昭。神龙初追赠御史大
夫。

** 上武后疏

古者狱成。公卿参听。王必三宥。然后行刑。比日狱官。单车
贾公彦 第 10b 页
奉使。临时专决。不复闻奏。倘有冤滥。何由可知。况以九品
之官。专命推覆。操杀生之柄。窃人主之威。案覆既不在秋
官。省审复不由门下。国之利器。轻以假人。恐为社稷之祸。

** 上谏来俊臣构陷无罪书

臣闻陈平事汉祖。谋疏楚君臣。乃用黄金五万斤。行反间
之术。项王果疑臣下。陈平反间果行。今告事纷纭。虚多实
少。如当有凶慝。焉知必无陈平。先谋疏陛下君臣。后谋除
国家良善。恐为社稷之祸。伏乞陛下特回天虑。察臣狂瞽。
然后退就鼎镬。实无所恨。臣得殁为忠鬼。孰与存为谄人。

贾公彦 第 11a 页

如罗织之徒。即是疏间之渐。陈平反间。其远乎哉。

** 书品序

昔苍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亦有感矣。盖德成而上。谓仁
义礼智信也。艺成而下。谓礼乐射御书数也。吾作诗品。犹
希闻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是才难也。及其作书评。而登
逸品数者四人。故知艺之为末信也。虽然。若超吾逸品之
才者。亦当夐绝终古。无复继作也。故斐然有感而作书评。
虽不足以对扬王休。宏阐神化。亦名流之美事耳。与夫饱
贾公彦 第 11b 页
食终日。博奕犹贤。不其远乎。项籍云。书足以记姓名。此狂
夫之言也。嗟尔后生。既乏经国之才。又无干城之略。庶几
勉夫斯道。近代虞秘监欧阳银青房褚二仆射陆学士王
家令高司卫等。亦并由此术。无所间然。其中亦有更无他
技。而俯拾朱绂如此。则虽惭君子之盛烈。苟非莘野之器。
箕山之英。亦何能作诫凌云之台。拂衣碑石之际耶。今之
驰骛。去圣愈远。徒识方圆而迷点画。亦犹庄生之叹盲者。
易象之谈日中。终不见矣。太宗与汉王元昌褚仆射遂良
等。皆授之于史陵。褚首师虞。后又学史。乃谓陵曰。此法更
不可教人。是其妙处也。陆学士柬之受于虞秘监。虞秘监
贾公彦 第 12a 页
受于永禅师。皆有体法。今人都不闻师范。又自无鉴局。虽
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缇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
亦谬哉。其议论品藻。自王愔以下。王僧虔袁庾诸公。皆已
言之矣。而或理有未周。今采诸家之善。聊指同异。以贻诸
好事。其前品已定。则不复铨列。素未曾入。有可措者。亦复
云尔。太宗高宗。皆称神札。吾所伏事。何敢寓言。今始于秦
氏。终于唐世。凡八十一人。分为十等。

** 书后品赞

**  逸品赞

贾公彦 第 12b 页

苍颉造书。鬼哭天廪。史籀湮灭。陈仓藉甚。秦相刻铭。烂若
舒锦。钟张羲献。超然逸品。

**  上品赞

程邈隶体。崔公篆势。梁李蔡索。郗皇韦卫。羊习献规。褚传
羲制。邈乎天壤。光厥来裔。

**  中品赞

西岳张昶。江东阮研。银鹰贞白。铁马桓元。卫杜花散。安康
绮鲜。元昌陆柬。名后身先。

**  下品赞

贾公彦 第 13a 页

蚌质怀珠。银[:#AS-9061:⿰王怀]蕴砾。陆谢参踪。萧王继迹。思话仙才。张融
赏击。如彼枯秀。众多偫石。

* 袁利贞

利贞。雍州长安人。高宗朝为太常博士周王侍读。迁祠部
员外郎卒。中宗立。以侍读旧恩追赠秘书少监。

** 谏于宣政殿会百官命妇疏

臣以为前殿正寝。非命妇宴会之地。象阙路门。非倡优进
御之所。望诏命妇会于别殿。九部伎自东西门入。散乐一
贾公彦 第 13b 页
色。伏望停省。若于三殿别所。自可备极思和。微臣庸蔽。不
闲典则。参预礼司。轻陈狂瞽。

* 刘允济

允济。洛州巩人。弱冠举本州进士。累除著作佐郎。迁左史
兼直宏文馆。长安中拜凤阁舍人。中兴初。坐与张易之款
狎左授青州刺史。

** 明堂赋

大哉乾象。紫微疏上帝之宫。邈矣坤舆。丹阙披圣人之宇。
聿观文而听政。宜配天而宗祖。体神化以成规。应灵图而
立矩。度七筵以垂宪。分四室而通辅。合宫之典。郁乎轩邱。

贾公彦 第 14a 页

重屋之仪。崇于夏禹。因殷成于五帝。继周道于千古。统正
朔之相循。起皇王之踵武。大礼兴而三灵洽。至道融而万
物睹。其在国乎。惟圣践极。配永登枢。浃生成于大冶。销品
汇于洪炉。贯星象而调七政。列山川而宅五都。开洛阳之
宝籍。受河阙之祯图。总夔龙于国序。集鹓鹭于天衢。包壮
业于元顼。笼景化于黄虞。功既成矣。道既贞矣。答后土之
嘉祥。蔼上元之殊祉。望仙阁之秀出。瞻月观之宏峙。镂红
玉以图芳。肃龟坛而荐祀。道不言而有洽。物无为而自致。
贾公彦 第 14b 页
向明南面。高居北辰。属天下之同轨。率海内以严禋。想云
台以应物。考明堂以临人。协和万宇。怀柔百神。降虔心。启
灵术。采旧典。询故实。表至德于吹万。起宏规于太一。欣作
之于有范。伫成之于不日。工以奔竞。人皆乐康。访子舆于
前迹。揆公玉之遗芳。顺春秋之左右。法天地之圆方。成八
风而统刑德。观四序而候炎凉。跨东西而作甸。掩二七以
疏疆。下临星雨。傍控烟霜。翔鶤坠于层极。宛虹拖于游梁。
昆山之玉楼偃蹇。曾何髣髴。沧海之银宫焕烂。安足翱翔。
于是览时则。徵月令。观百王。绥万姓。肆类之典攸集。郊禋
之礼爰盛。衣冠肃于虔诚。礼乐崇于景令。三阳再启。百辟
贾公彦 第 15a 页
来朝。元纁雾集。旌旆云摇。湛恩毕被。元气斯调。罗九宾之
玉帛。舞六代之咸韶。泽被翔泳。庆溢烟霄。穆穆焉。皇皇焉。
粤自开辟。未有若斯之壮观者矣。焕乎王道。昭贲三才。远
乎圣怀。周流九垓。鸿名齐于太昊。茂实光乎帝魁。浃偫山
于雨露。通庶品以风雷。盛矣美矣。皇哉唐哉。

** 天赋

臣闻混成发粹。大道含元。兴于物祖。首自胚浑。分泰阶而
立极。光耀魄以司尊。悬两明而必照。列五纬而无言。驱驭
阴阳。裁成风雨。叶乾位而凝化。建坤仪而作辅。错落九垓。
贾公彦 第 15b 页
岧峣八柱。灿黄道而开域。辟紫宫而为宇。横斗枢以旋运。
廓星汉之昭回。总三统之迁易。乘五运之递来。察文明而
降祥瑞。观草昧而动云雷。托璇枢之妙术。应玉管之浮灰。
柔克斯高。听卑逾广。覆焘千容。包含万象。载光道德。聿符
刑赏。既霆震而霜威。亦春生而夏长。其功不测。其变惟神。
大哉其施。旷乎其仁。周八纮而化育。笼四海而陶钧。虽感
通而下济。终辅翼而无亲。登大宝于上皇。发神图于下帝。
凭理乱而倚伏。候昏明而开闭。遘尧舜以降祯休。遇辛癸
而呈祲沴。历成败而无爽。在兴亡而必契。深机不测。神化
贾公彦 第 16a 页
灵长。虽覃恩于列圣。必归功于有唐。发星辰而效祉。杂烟
云以降祥。大猷载洽。景贶斯彰。浃庶品以光被。乐偫生于
会昌。轶大庭而包太昊。孕元顼而掩朱襄。见乾心之祚圣。
即灵运之无方。造化惟远。生成不极。沾广惠于禽鱼。预湛
恩于动植。非测管以能喻。岂戴盆之可识。欣大赉于天成。
激长歌于帝力。

** 地赋

元气攸分。太极斯判。建三才以可久。开二仪以贞观。伟坤
德之无疆。恢地道之幽赞。叶高明而资始。孕沈潜而刚断。
贾公彦 第 16b 页
空徵王母之图。竟劳竖亥之算。用能载九岳。振百川。荡云
雾。泄风烟。偫物毕发。众象森然。飞沈咸遂。动植斯甄。五亿
十选。二万八千。含灵应节。蓄圣怀仙。元命之所包矣。彝伦
之所系焉。周易以为理契于牝。墨翟以为仁深于天。由是
开阶立隧。提衡建极。置羲和之官。列司徒之职。审其远近。
辨其纡直。广轮之数不[:#AS-8FBB:●]。夷险之精不匿。用能峻市朝。明
甸侯。既布井而陈邑。亦列郡而分州。洼盈沃瘠之品。原野
坟衍之流。敛跨万俗。兼该六幽。隔蛮壤。限夷陬。珍卉奇木
之他族。鳞介羽毛之异俦。诡怪毕备。璀璨咸周。银台瑶槛。

贾公彦 第 17a 页

元阙丹邱。邹衍之所不议。方朔之所难紬。祯符应于河象。
灾异纪于春秋。尔乃礼备玉衣。叶隆金屋。弥北渚而应庆。
迈东陵而诞福。辞珠珰。屏绡縠。配飞龙以凝顺。咏关睢以
荐淑。契明理于东南。想贤才于薖轴。化渐蘋藻。教敷穜稑。
咏麟趾而合符。比螽斯而繁育。功宜右转。道叶上升。遵四
时以生杀。顺六气以陶蒸。珍符显见。宝历相仍。我疆我理。
如坻如陵。徽猷潜畅。礼节郁兴。大炉交泰。庶绩其凝。用能
祀列黄琮。礼配苍璧。扬义声于农步。飞仁风于禹迹。服耒
贾公彦 第 17b 页
耜于田畴。偃戈矛于边埸。谅宾则之广被。信舆图之远辟。

** 万象明堂赋

浚哲惟唐。受天之明。究皇王之鸿休。包宇宙之纯精。恢天
禄以作乂。摅元命之振英。鼓黔黎以播气。运苍昊而时成。
括闿阳于泰阶。袭三圣以光亨。礼乐交通。典谟洋溢。天以
洛视而龟书至。地以河观而马图出。拥神庥。尊明号。激清
流。扬茂实。将大报于元天。享神祗以称秩。愿卑宫而自处。
惟禋宗而是恤。思致美于总章。览娵訾而法营室。访夏后
之轨仪。云广四而修一。彼宗周之有制。闻或九而或七。错
综乎旧典。经始乎丕律。绍先志以高兴。匪务功而首出。乃
贾公彦 第 18a 页
延公侯卿士。艺人表臣。而审其议焉。咸以为明堂者。明乎
天道者也。所以明有功。褒有德。崇大教。发大政。登假严禋。
叙修宗祀。非夫为已者也。安可已乎。粤正月庚午。始创明
堂之制焉。考经纬之长策。应黄钟之旋宫。穆穆四门。坐纳
四气。明明八窗。均调八风。靡金靡王。匪磨匪砻。却隋侯之
夜光。明素质以为工。思承天以接神。故峻极乎皇穹。飒乎
懿濞。[:#AS-FEEB:●]
[:#AS-FBED:●]尽乎丰融。雷承乾以震
耀。灵大壮乎其中。非至圣之精诚。孰能克勤乎此功。

** 天行健赋(以天德以阳故能行健为韵)

贾公彦 第 18b 页


大哉乾元。神不可测。其内也刚。其外也直。直所以保合太
和。刚所以运行不息。故王者奉之而垂化。君子体之而进
德者也。原夫天者乾之形。乾者天之名。用九以则。得一而
清。名也者纯阳之经。形也者大无之精。语其动兮孰知其
动。语其行兮孰见其行。得不详所由稽。所以历土圭以穷
妙。因浑仪而探理。左出右没。不行则何以变三辰之度。上
腾下降。不动则何以为万物之始。履柔兮居常。配坤兮秉
阳。笠也谁覆。弓也谁张。四德虽具。未足以拟议。十翼虽广。
未足以披攘。微乎哉得于幽者道。盛乎哉得于道者王。[:#AS-92F9:⿰帛⿱丿糸]

贾公彦 第 19a 页
[:#AS-92F9:⿰帛⿱丿糸]若存。户枢不
蠹。较之则火井易灭。当之则金柅难固。持刚靡失。既兼柔
克之资。用壮罔亏。亦取易知之故。是以为君为首。为金为
冰。杳冥兮不虑乎盈缩。寂寥兮何有于骞崩。谕彼成形。是
显飞龙之象。旌其致远。因推良马之能。且夫天也者阳。乾
也者健。窥之于里。则其象历历。瞻之于表。则其容慁慁。不
言非涉于可名。不拔方知乎善建。大道非物。岂容娲后之
功。小说惑人。岂容秦宓之论。皇家恩流品物。礼达上元。垂
文明画一之令。秉神武不杀之权。推之荡荡。守之虔虔。信
贾公彦 第 19b 页
所谓神道设教。刚健而法天者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