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刘祥道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刘祥道 第 1a 页

* 刘祥道

祥道字同寿。魏州观城人。少袭爵乐平县男。累迁黄门侍
郎。进封阳城县侯刑部尚书。龙朔三年拜右相。转司礼太
常伯。进爵广平郡公。乾封元年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幽州
都督。谥曰宣。

** 请以三公备亚献奏

准礼。封坛旧仪。当以奉常卿为亚献。昔三代六卿位重。故
得佐祠。爰至两汉。尚书秩卑。亦以九卿行事。自魏晋以降。
刘祥道 第 1b 页
事归台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今登封大礼。不以三公八
座行事。而用九卿。无乃徇虚言而忘故事也。

** 陈铨选六事疏

今之选司取士。伤多且滥。每年入流。数过一千四百。伤多
也。杂色入流。不加铨简。是伤滥也。经明行修之士。犹或罕
有正人。多取胥徒之流。岂能皆有德行。即知共釐务者。善
人少而恶人多。有国以来。已四十载。尚未刑措。岂不由此
乎。且官人非材者。本因用人之源滥。滥源之所起。复由入
流人失简择。今行署等劳满。唯曹司试判。不简善恶。雷同
刘祥道 第 2a 页
注官。但服膺先王之道者。奏第然始付选。趋走几案之间
者。不简便加禄秩。稽古之业。虽则难知。斗筲之材。何其易
进。其杂色应入流人。望令曹司试判讫。简为四等奏闻。第
一等付吏部。第二等付兵部。次付主爵。次付司勋。其行署
等私犯公坐。情状可责者。虽经赦降。亦量配三司。不经赦
降者。放还本贯。冀入流不滥。官无冗杂。但令胥徒之辈。渐
知劝勉。(其一)古之选者。为官择人。不闻取人多而官员少。今
官员有数。入流无限。以有数供无限。遂令九流繁总。人随
岁积。谨约准所须人。量支年别入流者。今内外文武官。一
刘祥道 第 2b 页
品已下九品已上。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略举大数。当
一万四千人。壮室而仕。耳顺而退。取其中数。不过支三十
年。此则一万四千人。三十年而略尽。若年别入流者五百
人。经三十年便得一万五千人。定须者一万三千四百六
十五人。足充所须之数。况三十年之外。在官者犹多。此便
有馀。不虑其少。今年常入流者。遂逾一千四百。计应须数
外。其馀两倍。又常选放还者。仍停六七千人。更复年别新
加。实非处置之法。(其二)儒为教化之本。学者之宗。儒教不兴。
风俗将替。今庠序遍于四海。儒生滥于三学。诱掖之方。理
刘祥道 第 3a 页
实为备。而奖进之道。事或未周。但永徽已来。于今八载。在
官者以善政粗闻。论事者以一言可采。莫不光被纶音。超
升不次。而儒生未闻恩及。臣故以为奖进之道未周。(其三)
家富有四海。巳四十年。百姓官寮。未有秀才之举。岂今人
之不如昔人。将荐贤之道。未至宁可。方称多士。遂间斯人。
望六品已下。爰及山谷。特降纶言。更审搜访。仍量为条例。
稍加优奖。不然。赫赫之辰。斯举遂绝。一代盛事。实为朝廷
惜之。(其四)唐虞三载考绩。黜陟幽明。两汉用人。亦久居其职。
所以因官命氏。有仓庾之姓。魏晋以来。事无可纪。今之在
刘祥道 第 3b 页
任。四考即迁。官人知将秩满。必怀去就。百姓见有迁代。能
无苟且。以去就之人。临苟且之辈。责以移风易俗。其可得
乎。望经四考。就任加阶。至八考满。然后听选。还淳反朴。虽
未敢必期。送故迎新。实稍减劳弊。(其五)尚书省二十四司及
门下省中书都事主书主事等。比来选补。皆取旧任。流外
有刀笔之人。纵欲参用士流。皆以俦类为耻。前后相承。遂
成故事。且掖省崇峻。王言秘密。尚书政本。人物攸归。而多
用胥徒。恐未尽铨衡之理。望有釐革。稍清其选。(其六)

** 僧道拜君亲议状

刘祥道 第 4a 页

窃以朝廷之叙。肃敬为先。生育之恩。色养为重。释老二教。
今悉反之。抗礼于帝王。受敬于父母。而优容自昔。迄乎今
代。原其深致。盖有以然。谅由剔发有异于冠冕。袈裟无取
于章服。出家之人。敬法舍俗。岂拘朝廷之礼。至于元教清
虚。道风遐旷。高尚其事。不屈王侯。帝王有所不臣。盖此之
谓。国家既存其道。所以不屈其身。望准前章。无违旧贯。谨
议。

* 郝处俊

刘祥道 第 4b 页

处俊。安州安陆人。贞观中进士。累官吏部侍郎。总章中拜
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拜中书令兼太子宾客。仪凤四
年拜侍中。迁太子少保。开曜元年薨。年七十五。赠开府仪
同三司荆州大都督。

** 郊祀议

显庆新礼。废感帝为祀。祈谷昊天。以高祖配。旧礼祀感帝。
以代祖元皇帝配。今既依旧复祈谷为感帝。以高祖配者。
何升降纷纷焉。虞氏禘黄帝郊喾。夏禘黄帝郊鲧。殷禘喾
郊冥。周禘喾郊稷。郑元注云。帝者祭天圜丘。郊者祭上禘
南郊。崔灵恩说夏正郊天。王者各祭所出帝。所谓王者禘
刘祥道 第 5a 页
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则禘须远祖。郊须始祖也。今禘
郊同祖。礼无所归。神州本祭十月。以方阴用事也。元说三
王之郊。一用夏正。灵恩谓祭神州北郊以正月。诸儒所言。
猥互不明。臣愿会奉常司成博士普议。

** 僧道拜君亲议状

希微。立言资于黼帝。释教虚寂。垂法依于国王。(事如左春
坊议中弹)是以紫气真容。元猷西被。黄金图相。妙旨东流。仙
侣莘莘。藉天基而遂重。法徒济济。凭圣政而弥隆。况今德
贯阴阳。道包真俗。恩沾动植。尚荷亭育之慈。泽被生灵。犹
刘祥道 第 5b 页
怀仁寿之施。唯释老二门。由来迂诞。(事如右金吾卫议中
弹)既捐真典。便亏四大。遍信化人。不遵三有。主上崇孝敬
之仪。敦跪拜之礼。爰发纶诰。令拜君皇后太子及父母者。
非直庶寮允惬。(弹曰议不拜人殆将大半今云庶寮允惬
何其谬欤)抑亦垂范将来。谨议。

* 裴行俭

约。绛州闻喜人。幼以荫补宏文生。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
卫仓曹参军。仪凤中。以才备文武。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
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行军大总管。讨伏念。以功封
闻喜县公。永淳元年卒。年六十四。赠幽州都督。

刘祥道 第 6a 页

谥曰献。中宗立。再赠扬州大都督。

**   讨西突厥兵事疏

吐番叛扰。干戈未息。敬元审理。失律丧师。安可更为西方
生事。今波斯王身没。其子泥[:#AS-8BD4:●]帅师充质在此。差使往波
斯册立。即路繇二蕃部落。便宜从事。必可有功。

* 张文琮

文琮。贝州武城人。贞观中为持书侍御史。三迁亳州刺史。
永徽初徵拜户部侍郎。出为建州刺史。

刘祥道 第 6b 页

** 太宗文皇帝颂

赫矣神武。继期作圣。下括九围。上齐七政。业统文武。勋迈
高光。何险不济。何患不攘。士女胥悦。篚厥元黄。斯物之至。
昭于我皇。我皇覆育。资生怀造。配尧登唐。攘周在镐。翕受
敷施。明徵定保。允神厥德。方清帝道。帝道钦明。天下和平。
三时不害。百谷以成。我庾斯积。如坻如京。既富而教。讼息
刑清。

** 下建州教书

春秋二社。盖本为农。惟独此州。废而不立。礼典既阙。风俗
何观。近年以来。田多不熟。抑不祭先农所致乎。神在于敬。

刘祥道 第 7a 页

可以邀福。

* 张文瓘

文瓘。贝州武城人。贞观初举明经。累迁水部员外郎。出为
云阳令。龙朔中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东台侍郎
同东西台三品。迁大理卿。上元二年拜侍中兼太子宾客。
仪凤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幽州都督。谥曰懿。

** 谏造蓬莱上阳宫疏

窃惟人力不可不惜。百姓不可不养。养之逸则富以康。使
刘祥道 第 7b 页
之劳则怨以叛。秦皇汉武。广事四夷。多造宫室。使土崩瓦
解。户口减半。臣闻制理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
于有仁。陛下不制之于未乱之前。安能救之于既危之后。
百姓不堪其弊。必搆祸难。殷鉴不远。近在隋朝。臣愿稍安
抚之。无使生怨。

* 唐临

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贞观中累转黄门侍郎。高宗立。为
御史大夫。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历兵部度支吏
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潮州刺史。卒年六十。

** 劾封德彝奏

刘祥道 第 8a 页

臣闻事君之义。尽命弗渝。为臣之节。岁寒不贰。苟亏其道。
罪不容诛。德彝操履无闻。轻险有素。往在隋代。恩遇巳深。
苞藏奸忒。密怀枭獍。叶同大憝。倾覆国经。论其悖迹。合从
遐弃。幸逢宽政。复蒙收录。策名藩邸。陈力周行。位至鼎司。
恩隆胙土。无心报效。乃肆奸谋。荧惑储藩。奖成元恶。寘于
常典。理合诛夷。但包藏之状。死而后发。猥加赠谥。未正严
科。罪既彰露。宜加贬黜。岂可仍酬爵邑。尚列台槐。此而不
惩。将何劝沮。

刘祥道 第 8b 页

** 劾杜如晦奏

臣闻树德立功。允应高秩之赏。干纪逆节。必加夷灭之诛。
苟违斯道。实亏政理。如晦昔陪藩邸。颇效微庸。出震惟新。
参谋帷幄。遂得爵分茅社。位践台衡。然而机鉴未充。周慎
多爽。昧贻厥之嘉猷。阙义方之明训。其子逆贼构荷等。并
禀气凶悖。早挟邪谋。深禹山之同恶。甚猃狁之连祸。徙边
弃市。既伏其辜。食采畴邑。犹均雨露。昔石碏纯臣。早为子
厚之所。日殚忠谨。先加弄儿之罚。皆所以防萌杜渐。安国
全家。如晦识滞生前。愆遗身后。旧荣昔宠。巳忝冒于曩日。
削土除国。宜申法于今辰。

刘祥道 第 9a 页

** 议萧龄之罪状奏

臣闻国家大典。在于赏刑。古先圣王。惟刑是恤。虞书曰。罪
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弗辜。宁失弗经。周礼。刑平国用
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天下太平。应用尧舜之典。比来有司。
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
止欲自为身计。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重者流死。轻者
请除名。以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馀辜。
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窃惟议事偫官。未尽识议刑本意。
刘祥道 第 9b 页
律有八议。并依周礼旧文。矜其异于众臣。所以特制议法。
礼。王族刑于隐者。所以议亲。刑不上大夫。所以议贵。明知
重其亲贵。议欲缓刑。非为嫉其贤能。谋致深法。今议官多
于刑法之外。议令入重。正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臣
既处法官。敢不以闻。

* 李义表

义表。贞观十七年官朝散大夫。行卫尉寺丞上护军。

** 登耆阇崛山铭

大唐出震。膺图龙飞。光宅率土。恩覃四夷。化高三五。德迈
轩羲。高悬玉镜。垂拱无为。(其一)道法自然。儒宗随世。安上作
刘祥道 第 10a 页
礼。移风乐制。发于中土。不同叶裔。释教降此。运于无际。(其
二)神力自在。应化无边。或涌于地。或降于天。百亿日月。三
千大千。法云共扇。妙理俱宣。(其三)郁乎此山。奇状增多。上飞
香云。下临澄波。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经过。存圣迹于
危峰。伫遗趾于岩阿。(其四)参差岭嶂。重叠岩廊。铿锵宝铎。氛
氤异香。览华山之神踪。勒贞碑于崇冈。驰大唐之淳化。齐
天地之久长。(其五)

* 司马太贞

太贞。河内人。贞观十四年官瓜州司法参军。

刘祥道 第 10b 页

** 纪功碑

昔匈奴殄灭。窦将军勒燕山之功。闽越泯清。马伏波树铜
柱之迹。然则振英风于绝域。申壮节于殊方。莫不腾茂实
于千载。播芳猷于万古者矣。(阙)大唐德合二仪。道高五帝。
握金镜以朝万国。调玉烛以驭兆民。济济衣冠。煌煌礼乐。
车书顺轨。扶桑之表俱同。治化所沾。濛汜之乡咸暨。苑天
山而池瀚海。内比户以静幽都。莫不解辫发于槁街。改左
衽于夷陋。高昌国者。乃是西汉屯田之壁。遗兵之所居。曲
文泰即其苗裔也。往因晋室多难。偫雄竞驰。中原乏主。边
刘祥道 第 11a 页
隅遂隔。问届我于[:#AS-FBEF:●]穴[:#AS-FBEC:●](圭[:#AS-FBED:●]射)[:#AS-FBF0:●]多拔王磨局至吟靡遗
启政。自皇威远被。稽颡来庭。虽沐仁风。情怀首鼠。杜远方
之职贡。阻重译之往来。肆豺狼之心。起蜂虿之毒。若德聚
庶贼盛无已。圣上慜彼苍生。申兹吊伐。乃诏使持节光禄
大夫吏部尚书上柱国陈国公侯君集交河道行军大总
管副总管左屯卫大将军上柱国永安郡开国公薛万均
副总管左屯卫将军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等。爰
整三军。张行天罚。但妖氛未殄。将军逞七纵之威。百雉作
固。英奇申九攻之略。以通川公深谋间出。妙思纵横。命前
刘祥道 第 11b 页
军营造攻具。乃统沙州刺史上柱国望都县开国侯刘德
敏右监门中郎将上柱国淮安县开国公衡智锡左屯卫
中郎将上柱国富阳县开国伯屈昉左武候郎将李海崖
前开州刺史时德衡右监门府长史王进威等。并率骁雄。
鼓行而进。以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师次伊吾时罗漫山
北登里绀所。未尽旬月。[:#AS-8864:⿺克寸]成奇功。伐木则山林殚尽。叱咤
则川谷荡薄。冲梯暂整。百[:#AS-FBEF:●]木[:#AS-FBED:●]([:#AS-FEE3:●]
[:#AS-FBEC:●]
[:#AS-FBA6:●])[:#AS-FBF0:●]冰碎。机方[:#AS-FBED:●]会一发。千石云飞。墨翟
之拒无施。公输之妙讵比。大总管运筹帷幄。继以中军。铁
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高旗蔽日月。长戟彗云霓。自秦汉
出师。未有
刘祥道 第 12a 页
如斯之盛也。班定远之通西域。故迹罕存。郑都护之灭车
师。空闻前史。雄图世著。彼独何人。乃勒石纪功。传诸不朽。
其词曰。

于赫大唐。受天明命。化济得成。功宁山境。荒服犹阻。夷居
不定。乃拜将军。殄兹枭獍。谋六奇动思偫雄逞力。阵开龙
胜营(阙)庶星光旗明日色。扬旌塞表。振威西极。峨峨峻岭。
眇眇平原。塞云暝结。朝风昼昏。长纪洛雪。高树(阙)今据铭
功赞德。

* 裴宏献

刘祥道 第 12b 页

宏献。贞观朝官蜀王司法参军。

** 除断趾法议

古者五刑。刖居其一。及肉刑废。制为死流徒杖笞凡五等。
以备五刑。今复设刖足。是为六刑。减罪在于宽宏。加刑又
如繁峻。

* 陈宗裕

宗裕。贞观时人。

** 敕建乌石观碑记

乌石峰丹泉观。乃何太守讳志远祖宅故基。距宅后数百
刘祥道 第 13a 页
步。来脉山腰右峡处。古仙客结有庐庵一所。方士之耽幽
揽胜者。往往栖迹其间。名曰黄蜂山居。晋永嘉中。旌阳令
许逊字敬之者。去职归真。亦自庐庵居止。日游于何远公
故宅处。揽其胜境。左有药水灵泉。右有丹崖翠壁。前有幽
竹森罗。后有苍松挺秀。且轻烟散彩。薄雾呈祥。山鸟朝歌。
渔灯夜灿。诗曰。偶来奇绝处。倏忽悟元关。药水龙沙近。丹
崖咫尺间。图分八卦定。炉成九转还。远翁相慨赐。逍遥非
等閒。不数日。许君拜候远翁。欲募其故居山圃。远翁慨然
允曰。仆亦乏嗣。日后可付栖神。许君遂改迁茇庐于其处。
刘祥道 第 13b 页
烧丹炼汞。至宁康二年八月十五日午时。许公举家拔宅
仙去。南宋永初中。徒裔万太元号石泉者。分宁人也。复寻
故居。结庐居之。遂开缘募化十方。始搆巍殿三重。塑绘许
公圣像。尸位其中。首枕岐峰之巅。帘捲西山之雨。狮沙左
抱。象曜右缠。元徽中。石泉年九十零。日治其殿庑遗址。合
其生旺归垣。语人曰。吾法嗣后代。必有大兴于此者。翁年
百有三岁。复隐匡庐。传弟子许上期号中山。中山弟子张
开先。奇才茂著。颖悟不凡。文生五月[:#AS-FBED:●]臧。锦铺六腑。缵述
许祖遗传。操炼金丹符秘。上能轰雷致雨。下能治病驱邪。
于我
刘祥道 第 14a 页
朝贞观中。盛夏之时。洪州数月不雨。高阜者有力无施。魃
鬼肆殃。低洼者掘井莫救。蝗虫损耗。当事徬徨。人民憔悴。
各宪台焦劳无计。出示晓谕。遍请元流法士。期求未效。一
日。张开先唪诵皇经。顿然神倦。隐几而卧。见一道者。元冠
羽服。挥尘而言曰。开先开先。豫章人民。难星将满。尔道当
兴。速宜出救。谨听吾言。醒觉是梦。曰。此许祖指示。吾当出
救。次早负剑往省。洁斋登坛。书符咒水。不三日。轰雷掣电。
骤雨倾盆。蝗蝻尽殒。苗乃浡兴。属官申帝。召入对。从容便
殿。语及前事。圣皇大喜。敕赐紫垣洞天仙侣掌阴阳法教
刘祥道 第 14b 页
都纪之职。敕建许祖旌阳宝殿。崇高三丈六尺。广六丈。深
四丈。其后三清殿。高四丈。广深俱同前殿规模。于贞观已
丑四月己已落成。是岁八月庚午塑像。阅三载。黝垩绘饰
咸备。题其额曰旌阳宝殿洞青天宫。余奉诏督造工成。开
先请余文以记之。彼朴记之也。余观其地。奇绝胜幽。丛翠
罗列。岿然伟拔。仙迹非虚。太元启之于前。开先继之于后。
若非仙迹绵衍。神灵协相。其何能复振之于今日。以植元
教于万年。阐宗风于奕世乎。庸书以为记。

* 史仲谟

刘祥道 第 15a 页

仲谟。贞观十四年官越王府东阁祭酒常州长史。

** 后汉溧阳侯史崇墓碑颂隋末大乱。避地闽越。碑坏再立。其颂曰。

山岳降精。川渎耀灵。猗欤史氏。世济其英。忠言允塞。嘉猷
有声。从容燮理。散诞飞缨。含香青琐。敷奏丹庭。有犯无隐。
唯言是听。王室斯赖。诸侯以宁。内侍帷幄。外典专城。为政
以德。察狱以情。化俗草偃。溪谷风清。金相玉质。不陨厥名。
处溢不骄。居劳不惮。视险如夷。忘身逐叛。駉颂美鲁。青蒲
安汉。执简书[:#AS-8FBB:●]。奸邪逃窜。匪君之忠。孰能戡乱。在昔隆汉。
刘祥道 第 15b 页
姻娅皇家。惟帝念功。爵命屡加。三台五鼎。驸马奉车。腰佩
两印。绶带双緺。何彼秾矣。常棣之华。如圭不玷。似玉无瑕。
节之以礼。俭而不奢。笃生我侯。英略备举。有艺有才。能文
能武。孝以奉亲。忠惟卫主。赤眉始结。白波犹侮。执锐破坚。
斩馘灭虏。截彼长蛇。歼斯猾竖。策赏庙堂。书勋王府。功成
弗居。名立不取。简在帝心。酬封祚土。厥土惟何。在溧之浒。
初食三千。卒封万户。葭菼揭揭。麀鹿麌麌。禾禾[:#AS-FBED:●]殳旆旆。
原田膴膴。俯营川陆。鱼盐所聚。蝗飞火灭。还珠去虎。子民
辑悦。建兹城宇。大厦耽耽。听政之所。祠堂石殿。生灵攸处。
凡春
刘祥道 第 16a 页
秋兮。祭祀不阻。

* 闾邱允

允。贞观时官台州刺史。

** 寒山子诗集序

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
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
时还国清寺。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馀残菜滓于竹
筒内。寒山若来。即负而去。或长廊徐行。叫唤快活。独言独
笑。时赠遂促骂打趁。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良久而去。且
刘祥道 第 16b 页
状如贫子。形貌枯悴。一言一气。理合其意。沈而思之。隐况
道情。凡所启言。洞该元默。乃以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
履地。是故至人遁迹。同类化物。或长廊唱咏。唯言咄哉咄
哉。三界轮回。或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或逆或顺。自乐
其性。非哲者安可识之矣。允顷受丹邱薄宦。临途之日。乃
萦头痛。遂召日者医治。转重。乃遇一禅师。名丰千。言从天
台山国清寺来。特此相访。乃命救疾。师乃舒容而笑曰。身
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时乃持净水上师。
师乃噀之。须臾祛殄。乃谓允曰。台州海岛岚毒。到日必须
刘祥道 第 17a 页
保护。允乃问曰。未审彼地当有何贤。堪为师仰。师曰。见之
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寒山文殊。
遁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或去或来。在国
清寺库院走使厨中著火。言讫辞去。允乃进途。到任台州。
不忘其事。到任三日后。亲往寺院。躬问禅宿。果合师言。乃
令勘唐兴县。有寒山拾得是否。时县申称。当县界西七十
里内有一岩。岩中古老见有贫士。频往国清寺止宿。寺库
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允乃特往礼拜。到国清寺。乃问寺
众。此寺先有丰干禅师院在何处。并拾得寒山子见在何
刘祥道 第 17b 页
处。时僧道翘答曰。丰干禅师院在经藏后。即今无人住得。
每有一虎。时来此吼。寒山拾得二人见在厨中。僧引允至
丰干禅师院。乃开房唯见虎迹。乃问僧宝德道翘。禅师在
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攻舂米供养。夜乃唱歌自
乐。遂至厨中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允便礼拜。二人连声
喝允。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弥陁
不识。礼我何为。僧徒奔集。递相惊讶。何故尊官礼二贫士。
时二人乃把手走出寺。乃令逐之。急走而去。即归寒岩。允
乃重问僧曰。此二人肯止此寺否。乃令觅房。唤归寺安置。

刘祥道 第 18a 页

允乃归郡。遂制净衣二对香药等。特送供养。时二人更不
返寺。使乃就岩送上。而见寒山子。乃高声唱曰贼贼。退入
岩穴。乃云报汝诸人。各各努力。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
追之。其拾得迹沈无所。乃令僧道翘寻其往日行状。唯于
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馀首。
及拾得于土地堂壁上书言偈。并纂集成卷。但允栖心佛
理。幸逢道人。乃为赞曰。菩萨遁迹。示同贫士。独居寒山。自
乐其志。貌悴形枯。布裘弊止。出言成章。谛实至理。凡人不
刘祥道 第 18b 页
测。谓风狂子。时来天台。入国清寺。徐步长廊。呵呵抚指。或
走或立。喃喃独语。所食厨中。残饭菜滓。吟偈悲哀。僧俗咄
捶。都不动摇。时人自耻。作用自在。凡愚难值。即出一言。顿
祛尘累。是故国清。图写仪轨。永劫供养。长为弟子。昔居寒
山。时来兹地。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聊
申赞叹。愿超生死。

* 尹伊

伊。(一作若)太宗朝官坊州司户。

** 勘坊市诸胡尽禁推问判

贼出万端。诈伪非一。亦有胡著汉帽。汉著胡帽。亦须汉里
刘祥道 第 19a 页
兼求。不得胡中直觅。请追禁西市胡。馀请不问。

** 尚药局牒省索杜若省符下坊州供送判

坊州本无杜若。天下共知。此符忽有此科。应由谢朓诗误。
华省曹郎如此判。岂不畏二十八宿向下笑人。

* 邢文伟

文伟。滁州全椒人。咸亨中历太子典膳丞。以直谏授右史。
武后时累迁凤阁侍郎兼宏文馆学士。载初元年为内史。
坐善宗秦客贬珍州刺史。会他使者至。文伟内悸。自经死。

** 减膳上书

刘祥道 第 19b 页

窃见礼大戴记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
过之史。亏膳之宰。史之义不得不司过。宰之义不得不彻
膳。皇帝式稽前典。妙简英俊。自庶子以下。至司议舍人。及
学士侍读等。使翼佐殿下。以成圣德。近者以来。未甚延纳。
谈议不狎。谒见尚稀。参朝之后。但与内人独居。何以发挥
圣智。使浚哲文明者乎。今史虽阙官。宰当奉职。忝备所司。
不敢逃死。谨守礼经。微申减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