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四○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四十
卷一四○ 第 1a 页
魏徵(二)
** 谏遣使市马疏
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
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
立。则以为深怨。诸蕃闻之。必不重中国。马市既不可得。纵
得马亦还路无从。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
矣。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
十。銮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
道路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以马驾
** 谏遣使市马疏
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
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
立。则以为深怨。诸蕃闻之。必不重中国。马市既不可得。纵
得马亦还路无从。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
矣。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
十。銮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
道路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以马驾
卷一四○ 第 1b 页
鼓车。剑以赐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于三王之上。柰
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
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珠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
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言乎。
** 谏止聘充华疏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
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
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
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
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珠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
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言乎。
** 谏止聘充华疏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
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
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
卷一四○ 第 2a 页
欢。此人主之常道也。今郑氏之女。久已许人。陛下取之不
疑。无所顾问。播之四海。岂为人父母之义乎。臣传闻虽或
未的。然恐亏损圣德。情不敢隐。君举必书。所愿特留神虑。
** 十渐疏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
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
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
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
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
疑。无所顾问。播之四海。岂为人父母之义乎。臣传闻虽或
未的。然恐亏损圣德。情不敢隐。君举必书。所愿特留神虑。
** 十渐疏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
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
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
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
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
卷一四○ 第 2b 页
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已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
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
之难。终之斯难。斯言信矣。伏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横流。
削平区宇。肇开帝业。贞观之初。时方克壮。抑损嗜欲。躬行
节俭。内外康宁。遂臻至治。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
舜未为远。臣自擢居左右。十有馀年。每侍帷幄。屡奉明旨。
常许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一言
兴邦。斯之谓也。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顷年已来。稍乖曩
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谨以所闻。列之如左。陛下贞观之
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
之难。终之斯难。斯言信矣。伏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横流。
削平区宇。肇开帝业。贞观之初。时方克壮。抑损嗜欲。躬行
节俭。内外康宁。遂臻至治。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
舜未为远。臣自擢居左右。十有馀年。每侍帷幄。屡奉明旨。
常许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一言
兴邦。斯之谓也。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顷年已来。稍乖曩
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谨以所闻。列之如左。陛下贞观之
卷一四○ 第 3a 页
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渐堕。听
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踰于中主。何以言之。汉文晋
武。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晋武焚雉头之裘。今则求
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此
其渐不克终一也。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
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遵之。则吾
雠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
柰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
每存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
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踰于中主。何以言之。汉文晋
武。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晋武焚雉头之裘。今则求
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此
其渐不克终一也。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
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遵之。则吾
雠也。若何其无畏。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
柰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
每存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
卷一四○ 第 3b 页
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已来。未有由
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
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
也。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
俭之迹岁改。骄奢之情日异。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
身之事。实切于心。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
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
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立身成败。在于
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陛下贞
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
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此其渐不克终二
也。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
俭之迹岁改。骄奢之情日异。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
身之事。实切于心。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
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
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立身成败。在于
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陛下贞
卷一四○ 第 4a 页
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
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
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莫
知其是。则不閒而自疏。不见其非。则有时而自昵。昵近小
人。非致理之道。疏远君子。岂兴邦之义。此其渐不克终四
也。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
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弗育于国。陛下贞观之
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顷年已来。好尚奇异。难
得之货。无远不臻。珍玩之作。无时能止。上好奢靡。而望下
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
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莫
知其是。则不閒而自疏。不见其非。则有时而自昵。昵近小
人。非致理之道。疏远君子。岂兴邦之义。此其渐不克终四
也。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
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弗育于国。陛下贞观之
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顷年已来。好尚奇异。难
得之货。无远不臻。珍玩之作。无时能止。上好奢靡。而望下
卷一四○ 第 4b 页
敦朴。未之有也。末作滋兴。而求丰实。其不可得。亦已明矣。
此其渐不克终五也。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
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近岁已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
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
远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之人。未必可信于所举。
积年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宏大德。
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
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
能尽力。此其渐不克终六也。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
此其渐不克终五也。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
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近岁已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
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
远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之人。未必可信于所举。
积年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宏大德。
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
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
能尽力。此其渐不克终六也。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
卷一四○ 第 5a 页
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
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
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或时教习之处。道
路遥远。侵晨而出。入夜方还。以驰骋为欢。莫虑不虞之变。
事之不测。其可救乎。此其渐不克终七也。孔子曰。君使臣
以礼。臣事君以忠。然则君之待臣。义不可薄。陛下初践大
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
年已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
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閒因所短。诘其
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
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或时教习之处。道
路遥远。侵晨而出。入夜方还。以驰骋为欢。莫虑不虞之变。
事之不测。其可救乎。此其渐不克终七也。孔子曰。君使臣
以礼。臣事君以忠。然则君之待臣。义不可薄。陛下初践大
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
年已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
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閒因所短。诘其
卷一四○ 第 5b 页
细过。虽有聪辩之略。莫能申其忠款。而望上下同心。君臣
交泰。不亦难乎。此其渐不克终八也。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贤以为深诫。
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巳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
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
此傲之长也。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
能忘怀。此欲之纵也。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
不复专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四夷款服。仍远劳
士马。问罪遐裔。此志将满也。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远
交泰。不亦难乎。此其渐不克终八也。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贤以为深诫。
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巳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
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
此傲之长也。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
能忘怀。此欲之纵也。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
不复专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四夷款服。仍远劳
士马。问罪遐裔。此志将满也。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远
卷一四○ 第 6a 页
者畏威而莫敢谏。积而不已。将亏圣德。此其渐不克终九
也。昔陶唐成汤之时。非无灾患。而称其圣德者。以其有始
有终。无为无欲。遇灾则极其忧勤。时安则不骄不逸故也。
贞观之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负老幼。来往
数千。曾无一户逃亡。一人怨苦。此诚由识陛下矜育之怀。
所以至死无携贰。顷年已来。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
甚。杂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雇。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和
市之物。不绝于乡闾。递送之夫。相继于道路。既有所弊。易
为惊扰。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
也。昔陶唐成汤之时。非无灾患。而称其圣德者。以其有始
有终。无为无欲。遇灾则极其忧勤。时安则不骄不逸故也。
贞观之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负老幼。来往
数千。曾无一户逃亡。一人怨苦。此诚由识陛下矜育之怀。
所以至死无携贰。顷年已来。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
甚。杂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雇。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和
市之物。不绝于乡闾。递送之夫。相继于道路。既有所弊。易
为惊扰。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
卷一四○ 第 6b 页
宁帖。此其渐不克终十也。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
衅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年。道洽寰中。
威加海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比屋喻于可封。菽粟同于
水火。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乃远被于郡国。凶丑
作孽。忽近起于毂下。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斯诚陛下惊
惧之辰。忧勤之日也。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同周文之小
心。追殷汤之罪已。前王所以致理者。勤而行之。今时所以
败德者。思而改之。与物更新。易人视听。则宝祚无疆。普天
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国家理乱。在于一人
衅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年。道洽寰中。
威加海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比屋喻于可封。菽粟同于
水火。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乃远被于郡国。凶丑
作孽。忽近起于毂下。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斯诚陛下惊
惧之辰。忧勤之日也。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同周文之小
心。追殷汤之罪已。前王所以致理者。勤而行之。今时所以
败德者。思而改之。与物更新。易人视听。则宝祚无疆。普天
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国家理乱。在于一人
卷一四○ 第 7a 页
而已。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
之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王可为而不为。微臣所以郁
结而长叹者也。臣诚愚鄙。不达事机。略举所见十条。辄以
上闻圣听。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荛之议。冀千
虑一得。衮职有补。则死日生年。甘从斧钺。
** 论君子小人疏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
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秕政。
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
之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王可为而不为。微臣所以郁
结而长叹者也。臣诚愚鄙。不达事机。略举所见十条。辄以
上闻圣听。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荛之议。冀千
虑一得。衮职有补。则死日生年。甘从斧钺。
** 论君子小人疏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
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秕政。
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
卷一四○ 第 7b 页
小过。则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铅刀一割。
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之
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
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玉石不分。屈原
所以沈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
之嗅。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史
鱼所以遗恨者也。陛下聪明神武。天姿英睿。志存汎爱。引
纳多途。好善而不甚择人。疾恶而未能远佞。又出言无隐。
疾恶太深。闻人之善。或未全信。闻人之恶。以为必然。虽有
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之
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
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玉石不分。屈原
所以沈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
之嗅。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史
鱼所以遗恨者也。陛下聪明神武。天姿英睿。志存汎爱。引
纳多途。好善而不甚择人。疾恶而未能远佞。又出言无隐。
疾恶太深。闻人之善。或未全信。闻人之恶。以为必然。虽有
卷一四○ 第 8a 页
独见之明。犹恐理或未尽。何则。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
之恶。闻恶必信。则小人之道长矣。闻善或疑。则君子之道
消矣。为国家者。急于进君子而退小人。乃使君子道消。小
人道长。则君臣失序。上下否隔。乱亡不恤。将何以求治。且
世俗常人。心无远虑。情在告讦。好言朋党。夫以善相成。谓
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今则清浊并流。善恶无别。以
告讦为诚直。以同德为朋党。以之为朋党。则谓事无可信。
以之为诚直。则谓言皆可取。此君恩所以不结于下。臣忠
所以不达于上。大臣不能辨正。小臣莫之敢论。远近承风。
之恶。闻恶必信。则小人之道长矣。闻善或疑。则君子之道
消矣。为国家者。急于进君子而退小人。乃使君子道消。小
人道长。则君臣失序。上下否隔。乱亡不恤。将何以求治。且
世俗常人。心无远虑。情在告讦。好言朋党。夫以善相成。谓
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今则清浊并流。善恶无别。以
告讦为诚直。以同德为朋党。以之为朋党。则谓事无可信。
以之为诚直。则谓言皆可取。此君恩所以不结于下。臣忠
所以不达于上。大臣不能辨正。小臣莫之敢论。远近承风。
卷一四○ 第 8b 页
混然成俗。非国家之福。非为治之道。适足以长奸邪。乱视
听。使人君不知所信。臣下不得相安。若不远虑。深绝其源。
则后患未之息也。今之幸而未败者。由乎君有远虑。虽失
之于始。必得之于终故也。若时逢少隳。往而不返。虽欲悔
之。必无所及。既不可以传诸后嗣。复何以垂法将来。且夫
进善黜恶。施于人者也。以古作鉴。施于己者也。鉴貌在乎
止水。鉴己在乎哲人。能以古之哲王。鉴于己之行事。则貌
之妍媸。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于心。无劳司过之史。不
假刍荛之议。巍巍之功日著。赫赫之名弥远。为人君者。可
听。使人君不知所信。臣下不得相安。若不远虑。深绝其源。
则后患未之息也。今之幸而未败者。由乎君有远虑。虽失
之于始。必得之于终故也。若时逢少隳。往而不返。虽欲悔
之。必无所及。既不可以传诸后嗣。复何以垂法将来。且夫
进善黜恶。施于人者也。以古作鉴。施于己者也。鉴貌在乎
止水。鉴己在乎哲人。能以古之哲王。鉴于己之行事。则貌
之妍媸。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于心。无劳司过之史。不
假刍荛之议。巍巍之功日著。赫赫之名弥远。为人君者。可
卷一四○ 第 9a 页
不务乎。
** 论处突厥所宜疏
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败者也。此是上天剿绝。宗
庙神武。且其世寇中国。百姓冤雠。陛下以其为降。不能诛
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
必寇盗。弱则卑服。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其若是。故
时发猛将以击之。收以为郡县。陛下柰何以内地居之。且
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用迩王
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河南处也。晋代有魏时胡
** 论处突厥所宜疏
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败者也。此是上天剿绝。宗
庙神武。且其世寇中国。百姓冤雠。陛下以其为降。不能诛
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
必寇盗。弱则卑服。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其若是。故
时发猛将以击之。收以为郡县。陛下柰何以内地居之。且
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用迩王
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河南处也。晋代有魏时胡
卷一四○ 第 9b 页
部落分居近郡。平吴已后。郭钦江统劝武帝逐出塞外。不
用其言。遣居河南。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
远。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兽自遗患也。
** 谏诏免租赋又令输纳疏
臣伏见八月九日诏书。率土皆给复一年。老幼相欢。式歌
且舞。在路又闻有敕。丁巳配役。即令役满。折造馀物。亦遣
输了。待至明年。总为准折。道路之人。咸失所望。此诚平分
万姓。均同七子。然下民难与图始。日用不知。皆谓以国家
追悔前言。二三其德。臣窃闻之。天之所辅者仁。人之所助
用其言。遣居河南。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
远。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兽自遗患也。
** 谏诏免租赋又令输纳疏
臣伏见八月九日诏书。率土皆给复一年。老幼相欢。式歌
且舞。在路又闻有敕。丁巳配役。即令役满。折造馀物。亦遣
输了。待至明年。总为准折。道路之人。咸失所望。此诚平分
万姓。均同七子。然下民难与图始。日用不知。皆谓以国家
追悔前言。二三其德。臣窃闻之。天之所辅者仁。人之所助
卷一四○ 第 10a 页
者信。今陛下初膺大宝。亿兆观德。始发大号。便有二言。生
八表之疑心。失四时之大信。纵国家有倒悬之急。犹必不
可为。况以泰山之安。而辄行此事。为陛下为此计者。于财
利则小益。于德义则大损。臣诚智识浅短。窃为陛下惜之。
伏愿少览臣言。详择利益。冒昧之罪。臣所甘心。
** 豫章公主薨素服踰制疏
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偫情悚慄。咸不自宁。臣
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
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
八表之疑心。失四时之大信。纵国家有倒悬之急。犹必不
可为。况以泰山之安。而辄行此事。为陛下为此计者。于财
利则小益。于德义则大损。臣诚智识浅短。窃为陛下惜之。
伏愿少览臣言。详择利益。冒昧之罪。臣所甘心。
** 豫章公主薨素服踰制疏
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偫情悚慄。咸不自宁。臣
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
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
卷一四○ 第 10b 页
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从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偫
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
** 辨权万纪劾房元龄王圭考官不平疏
元龄王圭。俱是国家重臣。并以忠正任使。其所考者既多。
或一两人不当。祗是见有左右。终非心有阿私。若即推绳。
不相信任。此事便不可信。何以堪当重委。假令错谬有实。
未足亏损国家。穷鞫若虚。失委大臣之体。且万纪每日常
在考堂。必有乖违。足得论正。当时鉴见。一无陈说。身不得
考。方始纠弹。徒发上嗔怒。非是诚心为国。无益于上。有损
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
** 辨权万纪劾房元龄王圭考官不平疏
元龄王圭。俱是国家重臣。并以忠正任使。其所考者既多。
或一两人不当。祗是见有左右。终非心有阿私。若即推绳。
不相信任。此事便不可信。何以堪当重委。假令错谬有实。
未足亏损国家。穷鞫若虚。失委大臣之体。且万纪每日常
在考堂。必有乖违。足得论正。当时鉴见。一无陈说。身不得
考。方始纠弹。徒发上嗔怒。非是诚心为国。无益于上。有损
卷一四○ 第 11a 页
于下。所惜伤于政体。不敢有所阿党。
** 谏西行诸将不得上考疏
臣闻采尺璧者。弃其微瑕。录大功者。不论细过。西行诸将。
虽无大功。君集万均。克平寇乱。不辱国命。跋涉艰阻。来往
二年。考其勤劳。与在家者不异。即使人无怨讟。亦不可劝
勉将来。臣愚以谓西行诸将。君集万均已外。五品已上。有
功勋无罪殿者。其考请更斟酌。匪惟一事得所。足以劝后
人也。
** 答太宗手诏疏
** 谏西行诸将不得上考疏
臣闻采尺璧者。弃其微瑕。录大功者。不论细过。西行诸将。
虽无大功。君集万均。克平寇乱。不辱国命。跋涉艰阻。来往
二年。考其勤劳。与在家者不异。即使人无怨讟。亦不可劝
勉将来。臣愚以谓西行诸将。君集万均已外。五品已上。有
功勋无罪殿者。其考请更斟酌。匪惟一事得所。足以劝后
人也。
** 答太宗手诏疏
卷一四○ 第 11b 页
帝王所重。在乎定君臣。明父子。正夫妇。三者不乱。然后内
外安宁。比见弟子陵师。奴婢忽主。下多轻上。皆有为而来。
渐不可长。又帝王大如天地。信如四时。诸葛亮小国之臣。
犹能开诚心。布公道。今之为政。未能平心。亦亏公道。心所
爱。则虽僻不以为非。心所嫌。则虽正不以为是。今每发言。
常疾私相请托。或至小事。自所未免。上为下效。理必然也。
** 理狱听谏疏
臣闻道德之厚。莫尚于轩唐。仁义之隆。莫彰于舜禹。欲继
轩唐之风。将追舜禹之迹。必镇之以道德。宏之以仁义。举
卷一四○ 第 12a 页
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不择善任能。而委之俗吏。既无远
度。必失大体。惟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欲求垂拱无
为。不可得也。故圣哲君临。移风易俗。不资严刑峻法。在仁
义而已。故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惠下以仁。正身
以义。则其政不严而理。其教不肃而成矣。然则仁义理之
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为理之有刑罚。犹执御之有鞭策也。
人皆从化。而刑罚无所施。马尽其力。则有鞭策无所用。由
此言之。刑罚不可致理。亦已明矣。故潜夫论曰。人君之理。
莫大于道德教化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
度。必失大体。惟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欲求垂拱无
为。不可得也。故圣哲君临。移风易俗。不资严刑峻法。在仁
义而已。故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惠下以仁。正身
以义。则其政不严而理。其教不肃而成矣。然则仁义理之
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为理之有刑罚。犹执御之有鞭策也。
人皆从化。而刑罚无所施。马尽其力。则有鞭策无所用。由
此言之。刑罚不可致理。亦已明矣。故潜夫论曰。人君之理。
莫大于道德教化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
卷一四○ 第 12b 页
本也。俗化者。行也末也。是以上君抚世。先其本而后其末。
顺其心而履其行。心情苟正。则奸慝无所生。邪意无所载
矣。是故上圣无不务理民心。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
无讼乎。道之以礼。务厚其性而泯其情。民相爱。则无相伤
害之意。动思义。则无畜奸邪之心。若此非律令所理也。此
乃教化之所致也。圣人甚尊德礼而卑刑罚。故舜先敕契
以敬敷五教。而后任咎繇以五刑也。凡立法者。非以司民
短而诛过误也。乃以防奸恶而救祸患。检淫邪而内正道。
民蒙善化。则人有士君子之心。被恶政。则人有怀奸乱之
顺其心而履其行。心情苟正。则奸慝无所生。邪意无所载
矣。是故上圣无不务理民心。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
无讼乎。道之以礼。务厚其性而泯其情。民相爱。则无相伤
害之意。动思义。则无畜奸邪之心。若此非律令所理也。此
乃教化之所致也。圣人甚尊德礼而卑刑罚。故舜先敕契
以敬敷五教。而后任咎繇以五刑也。凡立法者。非以司民
短而诛过误也。乃以防奸恶而救祸患。检淫邪而内正道。
民蒙善化。则人有士君子之心。被恶政。则人有怀奸乱之
卷一四○ 第 13a 页
虑。故善化之养民。犹工之为曲豉也。六合之民。犹一荫也。
黔首之属。犹豆麦也。变化云为。枉将者耳。遭良吏。则怀忠
信而履仁厚。遇恶吏。则怀奸邪而行浅薄。忠厚积则致太
平。浅薄积则致危亡。是以圣帝明王。皆敦德化而薄威刑
也。德者所以循已也。威者所以理人也。民之生也。犹铄金
在炉。方圆薄厚。随镕制耳。是故世之善恶。俗之薄厚。皆在
于君世之主。诚能使六合之内。举世之人。感忠厚之情。而
无浅薄之恶。各奉公正之心。而无奸险之虑。则醇酽之俗。
复见于兹矣。后王虽未能遵专尚仁义。当慎刑恤典。哀敬
黔首之属。犹豆麦也。变化云为。枉将者耳。遭良吏。则怀忠
信而履仁厚。遇恶吏。则怀奸邪而行浅薄。忠厚积则致太
平。浅薄积则致危亡。是以圣帝明王。皆敦德化而薄威刑
也。德者所以循已也。威者所以理人也。民之生也。犹铄金
在炉。方圆薄厚。随镕制耳。是故世之善恶。俗之薄厚。皆在
于君世之主。诚能使六合之内。举世之人。感忠厚之情。而
无浅薄之恶。各奉公正之心。而无奸险之虑。则醇酽之俗。
复见于兹矣。后王虽未能遵专尚仁义。当慎刑恤典。哀敬
卷一四○ 第 13b 页
无私。故管子曰。圣君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故王天下。
理国家。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纵临时
处断。或有轻重。但见臣下执论。无不忻然受纳。民知罪之
无私。故甘心而不怨。臣下见言无忤。故尽力以效忠。顷年
已来。意渐深刻。虽开三面之网。而察见川中之鱼。取舍枉
于爱憎。轻重由乎喜怒。爱之者。罪虽重而强为之辞。恶之
者。过虽小而深探其意。法无定科。任情以轻重。人有执论。
疑之以阿伪。故受罚者无所控告。当官者莫敢正言。不服
其心。但穷其口。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又五品已上有犯。悉
理国家。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纵临时
处断。或有轻重。但见臣下执论。无不忻然受纳。民知罪之
无私。故甘心而不怨。臣下见言无忤。故尽力以效忠。顷年
已来。意渐深刻。虽开三面之网。而察见川中之鱼。取舍枉
于爱憎。轻重由乎喜怒。爱之者。罪虽重而强为之辞。恶之
者。过虽小而深探其意。法无定科。任情以轻重。人有执论。
疑之以阿伪。故受罚者无所控告。当官者莫敢正言。不服
其心。但穷其口。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又五品已上有犯。悉
卷一四○ 第 14a 页
令曹司闻奏。本欲察其情状。有所哀矜。今乃曲求小节。或
重其罪。使人攻击。惟恨不深。事无重条。求之法外。所加十
有六七。故顷年犯者惧上闻。得付法司。以为多幸。告讦无
已。穷理不息。君私于上。吏奸于下。求细过而忘大体。行一
罚而起众奸。此乃背公平之道。乖泣辜之意。欲其人和讼
息。不可得也。故体论云。夫淫泆盗窃。百姓之所恶也。我从
而刑罚之。虽过乎当。百姓不以我为暴者。公也。怨旷饥寒。
亦百姓之所恶也。遁而陷之法。我从而宽宥之。百姓不以
我为偏者。公也。我之所重。百姓之所憎也。我之所轻。百姓
重其罪。使人攻击。惟恨不深。事无重条。求之法外。所加十
有六七。故顷年犯者惧上闻。得付法司。以为多幸。告讦无
已。穷理不息。君私于上。吏奸于下。求细过而忘大体。行一
罚而起众奸。此乃背公平之道。乖泣辜之意。欲其人和讼
息。不可得也。故体论云。夫淫泆盗窃。百姓之所恶也。我从
而刑罚之。虽过乎当。百姓不以我为暴者。公也。怨旷饥寒。
亦百姓之所恶也。遁而陷之法。我从而宽宥之。百姓不以
我为偏者。公也。我之所重。百姓之所憎也。我之所轻。百姓
卷一四○ 第 14b 页
之所怜也。是故赏轻而劝善。刑省而禁奸。由此言之。公之
于法。无不可也。过轻亦可。私之于法无可也。过轻则纵奸。
过重则伤善。圣人之于法也公矣。然犹惧其未也。而救之
以化。此上古所务也。后之理狱者则不然。未讯罪人。则先
为之意。及其讯之。则驱而致之意。谓之能。不探狱之所由
生为之分。而上求人主之微旨以为制。谓之忠。其当官也
能。其事上也忠。则名利随而与之。驱而陷之。欲望道化之
隆。亦难矣。凡听讼理狱。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权轻
重之序。测浅深之量。悉其聪明。致其忠爱。疑则与众共之。
于法。无不可也。过轻亦可。私之于法无可也。过轻则纵奸。
过重则伤善。圣人之于法也公矣。然犹惧其未也。而救之
以化。此上古所务也。后之理狱者则不然。未讯罪人。则先
为之意。及其讯之。则驱而致之意。谓之能。不探狱之所由
生为之分。而上求人主之微旨以为制。谓之忠。其当官也
能。其事上也忠。则名利随而与之。驱而陷之。欲望道化之
隆。亦难矣。凡听讼理狱。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权轻
重之序。测浅深之量。悉其聪明。致其忠爱。疑则与众共之。
卷一四○ 第 15a 页
疑则从轻者。所以重之也。故舜命咎繇曰。汝作士。惟刑之
恤。又复加之以三讯。众所善。然后断之。是以为法。参之人
情。故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而世俗拘愚苛刻
之吏。以为情也者。取货者也。立爱憎者也。右亲戚者也。陷
怨雠者也。何世俗小吏之情。与夫古人之悬远乎。有司以
此情疑之偫吏。人主以此情疑之有司。是君臣上下。通相
疑也。欲其尽忠立节难矣。凡理狱之情。必本所犯之事以
为主。不严讯。不旁求。不贵多端以见聪明。故律正其举劾
卷一四○ 第 15b 页
之法。参伍其辞。所以求实也。非所以饰实也。但当参伍明
听之耳。不使狱吏锻鍊饰理。成辞于手。孔子曰。古之听狱。
求所以生之也。今之听狱。求所以杀之也。故析言以破律。
任案以成法。执左道以必加也。又淮南子曰。丰水之深十
仞。金铁在焉。则形见于外。非不深且清。而鱼鳖莫之归也。
故为上者。以苛为察。以功为明。以刻下为忠。以讦多为功。
譬犹广革。大则大矣。裂之道也。夫赏宜从重。罚宜从轻。君
居其厚。百王通制。刑之轻重。恩之厚薄。见思与见疾。其可
同日言哉。且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
重。准绳所以正曲直。今作法贵其宽平。罪人欲其严酷。喜
听之耳。不使狱吏锻鍊饰理。成辞于手。孔子曰。古之听狱。
求所以生之也。今之听狱。求所以杀之也。故析言以破律。
任案以成法。执左道以必加也。又淮南子曰。丰水之深十
仞。金铁在焉。则形见于外。非不深且清。而鱼鳖莫之归也。
故为上者。以苛为察。以功为明。以刻下为忠。以讦多为功。
譬犹广革。大则大矣。裂之道也。夫赏宜从重。罚宜从轻。君
居其厚。百王通制。刑之轻重。恩之厚薄。见思与见疾。其可
同日言哉。且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
重。准绳所以正曲直。今作法贵其宽平。罪人欲其严酷。喜
卷一四○ 第 16a 页
怒肆志。高下在心。是则舍准绳以正曲直。弃权衡而定轻
重者也。不亦惑哉。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称。不
能为人作轻重。况万乘之主。当可封之日。而任心弃法。取
怨于人乎。又时有小事。不欲人闻。则暴作威怒。以弭谤议。
若所为是也。闻于外其何伤。若所为非也。虽掩之何益。故
谚曰。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为之而欲
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
者。祗以取诮。将何益乎。臣又闻之。无常乱之国。无不可理
之民者。夫君之善恶。由乎化之薄厚。故禹汤以之理。桀纣
重者也。不亦惑哉。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称。不
能为人作轻重。况万乘之主。当可封之日。而任心弃法。取
怨于人乎。又时有小事。不欲人闻。则暴作威怒。以弭谤议。
若所为是也。闻于外其何伤。若所为非也。虽掩之何益。故
谚曰。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为之而欲
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
者。祗以取诮。将何益乎。臣又闻之。无常乱之国。无不可理
之民者。夫君之善恶。由乎化之薄厚。故禹汤以之理。桀纣
卷一四○ 第 16b 页
以之乱。文武以之安。幽厉以之危。是以古之哲王。尽已而
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故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为之无己。深乖恻隐之情。实启奸
邪之路。温舒恨于曩日。臣亦欲惜所不用。非所不闻也。臣
闻尧有敢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史。武有戒
慎之铭。此则听之于无形。求之于未有。虚心以待下。庶下
之情达上。上下无私。君臣合德者也。魏武帝云。有德之君。
乐闻逆耳之言。犯颜之诤。亲忠臣。厚谏士。斥谗慝。远佞人
者。诚欲全身保国。远避灭亡者也。凡百君子。膺期统运。纵
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故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为之无己。深乖恻隐之情。实启奸
邪之路。温舒恨于曩日。臣亦欲惜所不用。非所不闻也。臣
闻尧有敢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史。武有戒
慎之铭。此则听之于无形。求之于未有。虚心以待下。庶下
之情达上。上下无私。君臣合德者也。魏武帝云。有德之君。
乐闻逆耳之言。犯颜之诤。亲忠臣。厚谏士。斥谗慝。远佞人
者。诚欲全身保国。远避灭亡者也。凡百君子。膺期统运。纵
卷一四○ 第 17a 页
未能上下无私。君臣合德。可不全身保国。远避灭亡乎。然
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予违汝弼者也。
昔在贞观之初。侧身励行。谦以受物。盖闻善必改。时有小
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意。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
自顷年海内无虞。远夷摄服。志色盈满。事异厥初。高谈疾
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私嬖之
径渐开。至公之道日塞。往来行路。咸知之矣。邦之兴衰。实
由斯道。为人上者。可不勉乎。臣数年已来。每奉明旨。深惧
偫臣莫肯尽言。臣切思之。自比来人或上书。事有得失。惟
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予违汝弼者也。
昔在贞观之初。侧身励行。谦以受物。盖闻善必改。时有小
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意。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
自顷年海内无虞。远夷摄服。志色盈满。事异厥初。高谈疾
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私嬖之
径渐开。至公之道日塞。往来行路。咸知之矣。邦之兴衰。实
由斯道。为人上者。可不勉乎。臣数年已来。每奉明旨。深惧
偫臣莫肯尽言。臣切思之。自比来人或上书。事有得失。惟
卷一四○ 第 17b 页
见述其所短。未有称其所长。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于
造次。不敢尽言。时有所陈。不能尽意。更思忠竭。其道无因。
且所言当理。未必加于宠秩。意或乖忤。将有耻辱随之。莫
能尽节。实由于此。虽左右近侍。朝夕阶墀。事或犯颜。咸怀
顾望。况疏远不接。将何以极其忠款哉。又时或宣言云。臣
下见事。祗可来道。何因所言。即望我用。此乃拒谏之辞。诚
非纳忠之意。何以言之。犯主严颜。献可替否。所以成主之
美。匡主之过。若主听则惑。事有不行。使其尽忠谠之言。竭
股肱之力。犹恐临事恐惧。莫肯效其诚款。若如明诏所道。
造次。不敢尽言。时有所陈。不能尽意。更思忠竭。其道无因。
且所言当理。未必加于宠秩。意或乖忤。将有耻辱随之。莫
能尽节。实由于此。虽左右近侍。朝夕阶墀。事或犯颜。咸怀
顾望。况疏远不接。将何以极其忠款哉。又时或宣言云。臣
下见事。祗可来道。何因所言。即望我用。此乃拒谏之辞。诚
非纳忠之意。何以言之。犯主严颜。献可替否。所以成主之
美。匡主之过。若主听则惑。事有不行。使其尽忠谠之言。竭
股肱之力。犹恐临事恐惧。莫肯效其诚款。若如明诏所道。
卷一四○ 第 18a 页
便是许其面从。而又责其尽言。进退将何所据。欲必使乎
致谏。在乎好之而已。故齐桓好服紫。而合境无异色。楚王
好细腰。而后宫多饿死。夫以耳目之玩。人犹死而不违。况
圣明之君。求忠正之士。千里斯应。信不为难。若徒有其言。
而内无其实。欲其必至。不可得也。
** 谏魏王移居武德殿疏
伏见敕旨。令魏王泰移居武德殿。此殿在内。处所宽閒。参
奉往来。极为便近。但魏王既是爱子。陛下尝欲其安全。每
卷一四○ 第 18b 页
事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今移此殿。便在东宫之西。海
陵昔居。时人以为不可。虽时殊事异。犹恐人之多言。又王
之本心。亦不安息。既能以宠为惧。伏愿成人之美。明早是
朔日。或恐未得面陈。愚虑有疑。不敢宁寝。轻干听览。追深
战慄。
陵昔居。时人以为不可。虽时殊事异。犹恐人之多言。又王
之本心。亦不安息。既能以宠为惧。伏愿成人之美。明早是
朔日。或恐未得面陈。愚虑有疑。不敢宁寝。轻干听览。追深
战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