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 第 24b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十
德宗皇帝 第 1a 页
* 德宗皇帝
帝讳适。代宗长子。天宝元年生。至德元年封奉节郡王。宝
应元年五月进封鲁王。八月徙封雍王。出镇陕州。广德二
年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建中元年正月。上
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在位二十一年。年六十四。谥曰神
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
** 加郭子仪尚父制
轩皇致治。必资力牧。虞舜为政。实赖皋陶。苟无师臣。岂登
德宗皇帝 第 1b 页
仁寿。故吕望辅巳成之业。指挥致维师之名。伊尹出空桑
之中。翼赞负阿衡之号。司徒兼中书令河中尹灵州大都
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充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
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及管内及河阳道观察
等使上柱国汾阳郡王山陵使食实封一千九百户子仪。
气膺台辅。道佐经纶。当乾坤交泰之时。正君臣定位之礼。
我肃宗皇帝龙飞灵武。剪灭鲸鲵。公则扬旆宣威。佐清六
合。我大行皇帝抚军巩洛。收复都邑。公则摧殄诸寇。涤秽
两河。而又猃狁犬戎。共侵泾略。公则挺身锋刃。独立战场。
之中。翼赞负阿衡之号。司徒兼中书令河中尹灵州大都
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充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
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及管内及河阳道观察
等使上柱国汾阳郡王山陵使食实封一千九百户子仪。
气膺台辅。道佐经纶。当乾坤交泰之时。正君臣定位之礼。
我肃宗皇帝龙飞灵武。剪灭鲸鲵。公则扬旆宣威。佐清六
合。我大行皇帝抚军巩洛。收复都邑。公则摧殄诸寇。涤秽
两河。而又猃狁犬戎。共侵泾略。公则挺身锋刃。独立战场。
德宗皇帝 第 2a 页
叱退穷丑。威雄七萃。塞垣无警。社稷永康。朕遭闵凶。爰在
谅闇。公又外釐百揆。内举四维。委监山陵。克修制度。万枢
倚办。庶绩其凝。凡所询谋。必竭寅亮。敬加从话。则率土欢
心。寄以缉熙。则彝伦式序。宏宣五教。训洽生灵。光昭七德。
威肃祸乱。岂周武有尊师之道。朕无崇德之名。宵衣永叹。
夕惕增怀。虽年耆益明。辕门待镇。然复土寄重。留籍倚毗。
可加号尚父。兼太尉中书令山陵使。勋封如故。仍加实封
通前满二千户。每月给一千五百人粮料。并给二百匹马
草料。有司备礼。以时册命。
谅闇。公又外釐百揆。内举四维。委监山陵。克修制度。万枢
倚办。庶绩其凝。凡所询谋。必竭寅亮。敬加从话。则率土欢
心。寄以缉熙。则彝伦式序。宏宣五教。训洽生灵。光昭七德。
威肃祸乱。岂周武有尊师之道。朕无崇德之名。宵衣永叹。
夕惕增怀。虽年耆益明。辕门待镇。然复土寄重。留籍倚毗。
可加号尚父。兼太尉中书令山陵使。勋封如故。仍加实封
通前满二千户。每月给一千五百人粮料。并给二百匹马
草料。有司备礼。以时册命。
德宗皇帝 第 2b 页
** 停杂税制
自艰难巳来。徵赋名目繁杂。委黜陟使与诸道观察使刺
史作年支两税徵纳。比来新旧徵科色目。一切停罢。两税
外辄别率一钱。四等官准擅兴赋以枉法论。其军府支计
等数。准大历十四年八月七日敕处分。
** 贬吕渭歙州司马制
吕渭僭陈章奏。为其本使薄诉官名。朕以宋有司城之嫌。
晋有司曹之讳。叹其忠于所事。亦谓确以上闻。乃加殊恩。
俾膺厚赏。迅闻所陈少字。往岁巳任少卿。昔是今非。罔我
德宗皇帝 第 3a 页
何甚。岂得谬当朝典。更厕周行。宜佐遐藩。用诫薄俗。可歙
州司马同正。
** 授李泌平章事制
自昔元后。表正万邦。必兼听以求闻。乃选贤而自辅。理乱
之本。系乎其任。授之以道。将在之人。朕嗣守丕图。运逢多
难。每虔心至理。思致和平。夕惕兴怀。纳隍是虑。今干戈甫
戢。而戎狄为虞。岂诚信所未孚。何声教之不暨。是以梦想
良佐。庶迪前闻。云谁之思。朕志先定。前检校礼部尚书陕
虢观察使李泌。山河粹气。道德清英。蔚为祯祥。生我王国。
州司马同正。
** 授李泌平章事制
自昔元后。表正万邦。必兼听以求闻。乃选贤而自辅。理乱
之本。系乎其任。授之以道。将在之人。朕嗣守丕图。运逢多
难。每虔心至理。思致和平。夕惕兴怀。纳隍是虑。今干戈甫
戢。而戎狄为虞。岂诚信所未孚。何声教之不暨。是以梦想
良佐。庶迪前闻。云谁之思。朕志先定。前检校礼部尚书陕
虢观察使李泌。山河粹气。道德清英。蔚为祯祥。生我王国。
德宗皇帝 第 3b 页
夷不杂。高明有融。深厚以致诚。直方而可大。识穷化本。
动会时中。谠正居心。谋猷允哲。自膺分陕。累洽嘉闻。宜其
入掌中枢。内司阙衮。赞两仪之化育。贞百度之经纶。协和
神人。参总廊庙。咨尔才实。惠于邦家。往钦哉。式伫成绩。可
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褒恤吐蕃盟会使崔汉衡等制
乃者吐蕃犯塞。毒我生灵。俶扰陇东。深入河曲。朕以兵戈
粗定。伤夷未瘳。务息战伐之谋。遂从通和之请。亦知戎丑。
志在贪婪。重违修睦之辞。乃允寻盟之会。果为隐匿。变发
动会时中。谠正居心。谋猷允哲。自膺分陕。累洽嘉闻。宜其
入掌中枢。内司阙衮。赞两仪之化育。贞百度之经纶。协和
神人。参总廊庙。咨尔才实。惠于邦家。往钦哉。式伫成绩。可
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褒恤吐蕃盟会使崔汉衡等制
乃者吐蕃犯塞。毒我生灵。俶扰陇东。深入河曲。朕以兵戈
粗定。伤夷未瘳。务息战伐之谋。遂从通和之请。亦知戎丑。
志在贪婪。重违修睦之辞。乃允寻盟之会。果为隐匿。变发
德宗皇帝 第 4a 页
壝宫。纵犬羊凶狡之群。乘文武信诚之众。苍黄沦陷。深用
恻然。此皆由朕之不明。致其至此。既无德于万众。亦有愧
于四方。宵旰贻忧。何嗟而及。今兵部尚书崔汉衡等。皆国
之良士。朝之荩臣。婴絷穹庐。眇然异域。念其家室。虽未周
于屡空。录以息男。庶或资于薄俸。汉衡宜与一子七品官。
司勋员外郎郑叔矩检校户部郎中路沁殿中侍御史韩
弇及大将孟日华辛荣李至言范澄王良贲乐演明阳昔
权交成等各与一子八品官。试左金吾兵曹参军袁同直
榆次尉裴颋及副兵马使巳下各与一子九品官。仍并与
恻然。此皆由朕之不明。致其至此。既无德于万众。亦有愧
于四方。宵旰贻忧。何嗟而及。今兵部尚书崔汉衡等。皆国
之良士。朝之荩臣。婴絷穹庐。眇然异域。念其家室。虽未周
于屡空。录以息男。庶或资于薄俸。汉衡宜与一子七品官。
司勋员外郎郑叔矩检校户部郎中路沁殿中侍御史韩
弇及大将孟日华辛荣李至言范澄王良贲乐演明阳昔
权交成等各与一子八品官。试左金吾兵曹参军袁同直
榆次尉裴颋及副兵马使巳下各与一子九品官。仍并与
德宗皇帝 第 4b 页
正员官。馀将士各与一子官。仍委本使即具名衔闻奏。
** 授范希朝京西行营节度使制
古之命将帅。修封疆。在于整军。非以耀武。故缮理亭障。训
齐车徒。以申国威。以固王略。非诚节茂著。无以分统六师。
非勋绩彰明。无以并护诸将。副兹重任。实在忠贤。特进检
校右仆射兼右金吾卫大将军充右街使成纪男范希朝。
有贞臣之节。有良将之风。识达武经。学综兵要。临事能断。
好谋而成。尝领元戎。镇于朔野。控河上之塞。拒汉南之庭。
修其政刑。谕以威德。士吏向慕。裔夷绥怀。入觐京师。策勋
** 授范希朝京西行营节度使制
古之命将帅。修封疆。在于整军。非以耀武。故缮理亭障。训
齐车徒。以申国威。以固王略。非诚节茂著。无以分统六师。
非勋绩彰明。无以并护诸将。副兹重任。实在忠贤。特进检
校右仆射兼右金吾卫大将军充右街使成纪男范希朝。
有贞臣之节。有良将之风。识达武经。学综兵要。临事能断。
好谋而成。尝领元戎。镇于朔野。控河上之塞。拒汉南之庭。
修其政刑。谕以威德。士吏向慕。裔夷绥怀。入觐京师。策勋
德宗皇帝 第 5a 页
王府。洎司警卫。禁旅增严。直道弥彰。嘉庸茂著。固可以总
统北路。节制西陲。成魏绛和戎之勋。振晁错备边之策。俾
异俗率化。穑人成功。师乘以和。烽堠无警。懋昭丕绩。时乃
之休。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左仆射兼右神策京西诸城
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勋封如故。
** 赈贷百姓制
朕嗣守丕图。于兹七稔。每念万方所奉。惟在一人。百姓未
康。岂安终食。故所以赈赡优贷。思致乂安。方镇牧守。诚宜
遵奉。如有违越。委御史台及出使郎官御史访察以闻。
统北路。节制西陲。成魏绛和戎之勋。振晁错备边之策。俾
异俗率化。穑人成功。师乘以和。烽堠无警。懋昭丕绩。时乃
之休。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左仆射兼右神策京西诸城
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勋封如故。
** 赈贷百姓制
朕嗣守丕图。于兹七稔。每念万方所奉。惟在一人。百姓未
康。岂安终食。故所以赈赡优贷。思致乂安。方镇牧守。诚宜
遵奉。如有违越。委御史台及出使郎官御史访察以闻。
德宗皇帝 第 5b 页
** 授齐抗兼修国史制
天工人代。缉熙庶绩。所以达四方之志。遂万物之情。王猷
以穆。在乎宰执。君举必书。宏厥史职。典领著作。允资荩臣。
中散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赐紫
金鱼袋齐抗。文合大雅。行归中庸。宏道而致远。含章而居
业。稽三王之法志。酌千古之献言。积纯粹而外发德辉。自
明诚而居为国器。擢登密勿。每竭吁谟。察其忠谅。多所宏
益。以序王道之端。辨人事之纪。劝惩教化。在于春秋。错综
裁成。必归良直。以中枢之馀力。得东观之全才。思革前愆。
德宗皇帝 第 6a 页
允资盛德。山甫补阙。巳彰于匪懈。臧文立言。伫闻于不朽。
修明策。惟尔之休。可兼修国史。馀并如故。主者施行。
** 授嘉王运等检校司空制
书载尧典。首称睦族。诗歌周德。实美维城。朕嗣统百王。宪
章三代。义虽本于叙族。道无愧于尊贤。式遵旧章。爰举成
命。嘉王运循王遹恭王通等。皆孝敬恭懿。敏裕齐庄。播兰
茝之清芬。炳圭符之瑞采。易淩沛献。诗掩楚元。古人素风。
造次于是。师氏典训。周旋以之。固可以超金紫之贵阶。升
台铉之崇秩。策勋诏爵。以宠分茅。并可金紫光禄大夫检
德宗皇帝 第 6b 页
校司空。赐上柱国。仍依百官例给料钱。
** 贬郑馀庆郴州司马制
辅弼之臣。百辟是宪。苟二其行。则黩大猷。守中书门下平
章事郑馀庆。顷谓忠贞。擢居台辅。仍乖正直。有涉比周。弃
法弄情。公行党比。苟徇邪志。颇紊彝伦。谪佐遐藩。以惩不
恪。朕擢于不次。诚冀效忠。乃自速辜。亦所难逭。凡百君子。
宜悉朕怀。可郴州司马置同正员。
** 罢邕府岁贡奴婢诏
邕府岁贡奴婢。使其离父母之乡。绝骨肉之恋。非仁也。罢
** 贬郑馀庆郴州司马制
辅弼之臣。百辟是宪。苟二其行。则黩大猷。守中书门下平
章事郑馀庆。顷谓忠贞。擢居台辅。仍乖正直。有涉比周。弃
法弄情。公行党比。苟徇邪志。颇紊彝伦。谪佐遐藩。以惩不
恪。朕擢于不次。诚冀效忠。乃自速辜。亦所难逭。凡百君子。
宜悉朕怀。可郴州司马置同正员。
** 罢邕府岁贡奴婢诏
邕府岁贡奴婢。使其离父母之乡。绝骨肉之恋。非仁也。罢
德宗皇帝 第 7a 页
之。
** 禫服终制诏
朕闻礼贵缘情。因心展孝。高宗得说。其代予言。今朝有股
肱。济为舟楫。出纳惟允。足以保邦。况荼蓼在怀。日时犹浅。
欲遂权夺。抑就公除。攀号痛心。实所未忍。朕将从禫服。以
终丧纪。百辟卿士。宜悉哀怀。
** 素服练巾听政诏
昔高宗谅阴三年。舜为尧禹为舜亦服丧三年。故礼曰。三
年之丧。自天子达。是知罔极之恩。昊天难报。朕虔奉遗诏。
** 禫服终制诏
朕闻礼贵缘情。因心展孝。高宗得说。其代予言。今朝有股
肱。济为舟楫。出纳惟允。足以保邦。况荼蓼在怀。日时犹浅。
欲遂权夺。抑就公除。攀号痛心。实所未忍。朕将从禫服。以
终丧纪。百辟卿士。宜悉哀怀。
** 素服练巾听政诏
昔高宗谅阴三年。舜为尧禹为舜亦服丧三年。故礼曰。三
年之丧。自天子达。是知罔极之恩。昊天难报。朕虔奉遗诏。
德宗皇帝 第 7b 页
又迫于群议。将欲从吉。未忍割哀。其百僚宜以今月十七
日释服。朕以素服练巾。衔哀听政。凡百在位。知朕意焉。
** 即位求贤诏
天下有才艺尤著。高蹈丘园。及直言极谏之士。所在具以
名闻。诸色人中。有孝悌力田。经学优深。文词清丽。军谋宏
远。武艺殊伦者。亦具以名闻。能诣阙自陈者亦听。仍限今
年十二月内到。朕当亲试。
** 删定条格诏
律令格式条目有未折衷者。委中书门下择理识通明
日释服。朕以素服练巾。衔哀听政。凡百在位。知朕意焉。
** 即位求贤诏
天下有才艺尤著。高蹈丘园。及直言极谏之士。所在具以
名闻。诸色人中。有孝悌力田。经学优深。文词清丽。军谋宏
远。武艺殊伦者。亦具以名闻。能诣阙自陈者亦听。仍限今
年十二月内到。朕当亲试。
** 删定条格诏
律令格式条目有未折衷者。委中书门下择理识通明
德宗皇帝 第 8a 页
官共删定。自至德以来制敕。或因人奏请。或临事颁行。差
互不同。使人疑惑。中书门下与删定官详决。取堪久长行
用者。编入条格。
** 答令狐峘谏厚奉元陵诏
朕顷议山陵。心方迷谬。忘遵先旨。遂有优厚之文。卿闻见
该通。识达宏远。深知不可。切以为言。引古援今。依经据理。
非唯中朕之病。兼亦成朕之身。今所以令朕免不子之名。
不遗君亲于患者。皆卿之力也。敢不闻义而从。收之桑榆。
奉以始终。期无失坠。嗟乎。古之遗直。何以加卿。
互不同。使人疑惑。中书门下与删定官详决。取堪久长行
用者。编入条格。
** 答令狐峘谏厚奉元陵诏
朕顷议山陵。心方迷谬。忘遵先旨。遂有优厚之文。卿闻见
该通。识达宏远。深知不可。切以为言。引古援今。依经据理。
非唯中朕之病。兼亦成朕之身。今所以令朕免不子之名。
不遗君亲于患者。皆卿之力也。敢不闻义而从。收之桑榆。
奉以始终。期无失坠。嗟乎。古之遗直。何以加卿。
德宗皇帝 第 8b 页
** 立宣王为皇太子诏
主器者莫若长子。继明者必建储两。既以传重。亦以宗本。
则君亲之大义。帝王之宏范。无先于此矣。朕以眇身。缵承
丕绪。夕惕祗畏。惟怀永图。承八叶之耿光。居四海而称大。
则匕鬯之主。粢盛之重。树元贵嫡。有邦之先。宣王诵。生知
古制。既贤且长。聪明敏博。温恭孝友。不自满假。率由宪章。
庆发高禖。兆申甲观。为子之道。惟父能知。审其观志。宜承
大统。固能总戎监抚。载乎鼎实。不绝驰道。谦敬益崇。问安
必自于因心。入学固知其让齿。升兹上嗣。庶贞万国。可立
德宗皇帝 第 9a 页
为皇太子。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 定两税诏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
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徵之。各有不便者三
之。馀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
年垦数为准。徵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
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定其赋。尚
书度支总统焉。
** 罢尚书左仆射刘晏领使诏
** 定两税诏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
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徵之。各有不便者三
之。馀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
年垦数为准。徵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
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定其赋。尚
书度支总统焉。
** 罢尚书左仆射刘晏领使诏
德宗皇帝 第 9b 页
东都河南江淮山南东等道转运租庸青苗盐铁等使尚
书左仆射刘晏。顷以兵车未息。权立使名。久勤元老。集我
庶务。悉心瘁力。垂二十年。朕以征税多门。乡邑凋耗。听于
群议。思有变更。将置时和之理。宜复有司之制。晏所领使
宜停。天下钱谷。委金部仓部中书门下拣两司郎官。准格
式调掌。
** 令天下钱谷归尚书省诏
朕以征税多门。郡邑凋耗。听于群议。思有变更。将制时雍。
宜遵古制。其江淮米准旨转运入京者。及诸军粮储。宜令
德宗皇帝 第 10a 页
库部郎中崔河图权领之。今年夏税以前。诸道财赋多输
京者。及盐铁财货。委江州刺史包佶权领之。天下钱谷。皆
归金部仓部委中书门下两司郎官。准格式调理。
** 遣黜陟使分行天下诏
朕闻唐虞圣人之理。三载考绩。黜陟幽明。两汉施教之君。
亦命八使。澄清天下。朕缵承大业。思服训谟。虽王公卿士。
内勤夙夜。藩岳守将。外尽公忠。而兵革未宁。戎狄未尽。纪
纲未振。法令未敷。封圻郡县。赋税不一。师旅上下。劳逸不
均。所以终宵积忧。寤寐增惕。爰命群士。往代子言。行乎四
京者。及盐铁财货。委江州刺史包佶权领之。天下钱谷。皆
归金部仓部委中书门下两司郎官。准格式调理。
** 遣黜陟使分行天下诏
朕闻唐虞圣人之理。三载考绩。黜陟幽明。两汉施教之君。
亦命八使。澄清天下。朕缵承大业。思服训谟。虽王公卿士。
内勤夙夜。藩岳守将。外尽公忠。而兵革未宁。戎狄未尽。纪
纲未振。法令未敷。封圻郡县。赋税不一。师旅上下。劳逸不
均。所以终宵积忧。寤寐增惕。爰命群士。往代子言。行乎四
德宗皇帝 第 10b 页
方。以听于理。举其百事。以归于正。朕之深愿。可不勤副也。
** 放张涉诏
尊师之道。礼有所加。议故之法。恩有所掩。张涉贿赂交通。
颇骇时听。常所亲重。良深叹息。宜放归田里。
** 上沈皇太后尊号诏
王者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则事天莫先于
严父。事地莫盛于尊亲。朕躬承天命以主社稷。执圭璧以
事上帝。祖宗克配。园寝永终。而内朝虚位。阙问安之礼。衔
悲内恻。忧恋终岁。思欲历舟车之路。以听求音问。而主兹
** 放张涉诏
尊师之道。礼有所加。议故之法。恩有所掩。张涉贿赂交通。
颇骇时听。常所亲重。良深叹息。宜放归田里。
** 上沈皇太后尊号诏
王者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则事天莫先于
严父。事地莫盛于尊亲。朕躬承天命以主社稷。执圭璧以
事上帝。祖宗克配。园寝永终。而内朝虚位。阙问安之礼。衔
悲内恻。忧恋终岁。思欲历舟车之路。以听求音问。而主兹
德宗皇帝 第 11a 页
重器。莫匪深哀。是用仰稽旧仪。敬崇大号。举兹礼命。式遵
前典。宜令公卿大夫稽度前训。上皇太后尊号。
** 定公主郡县主出降觌见仪文诏
冠婚之义。人伦大经。昔唐尧降嫔。帝乙归妹。迨于汉氏。同
姓主之。爰自近古。礼教陵夷。公郡法度。僭差殊制。姻族阙
齿序之义。舅姑有拜下之礼。自家刑国。多愧古人。今县主
有行。将俟嘉命。俾亲执枣栗。以见舅姑。敬遵宗妇之仪。降
就家人之礼。事资变革。以抑浮华。其令礼仪使与礼官博
士约古今旧仪及开元礼。详定公主郡县主出降觌见之
文仪以闻。
** 令举人指陈事迹诏
常参官及节度观察防禦军使城使兵马使诸州刺史少
尹赤令畿令并七品以下清官及大理司直评事等。顷者
令内外新授官人。三日内上表举一人自代。欲于中选才
堪者任用。比来所举。少有摭实。殊乖素来求才之意。自今
以后。每举人皆令指陈其承前事迹。如有政能行义。艺业
劳效。各分析言之。
** 贾全等不必避嫌诏
前典。宜令公卿大夫稽度前训。上皇太后尊号。
** 定公主郡县主出降觌见仪文诏
冠婚之义。人伦大经。昔唐尧降嫔。帝乙归妹。迨于汉氏。同
姓主之。爰自近古。礼教陵夷。公郡法度。僭差殊制。姻族阙
齿序之义。舅姑有拜下之礼。自家刑国。多愧古人。今县主
有行。将俟嘉命。俾亲执枣栗。以见舅姑。敬遵宗妇之仪。降
就家人之礼。事资变革。以抑浮华。其令礼仪使与礼官博
士约古今旧仪及开元礼。详定公主郡县主出降觌见之
文仪以闻。
** 令举人指陈事迹诏
常参官及节度观察防禦军使城使兵马使诸州刺史少
尹赤令畿令并七品以下清官及大理司直评事等。顷者
令内外新授官人。三日内上表举一人自代。欲于中选才
堪者任用。比来所举。少有摭实。殊乖素来求才之意。自今
以后。每举人皆令指陈其承前事迹。如有政能行义。艺业
劳效。各分析言之。
** 贾全等不必避嫌诏
德宗皇帝 第 12a 页
功劳近臣。至亲子弟。既处繁剧。或招过犯。宽宥则挠法。取
责则亏恩。不令守官。仍为至当。贾全等十人。昨缘畿内凋
残。亲自选择。事非常制。不令避嫌。
** 赠郭子仪太师诏
天地以四时成物。元首以股肱作辅。公台之任。鼎足相承。
上以调三光。下以象五岳。允釐庶绩。镇抚四夷。体元和之
气。根贞一之德。功至大而不伐。身处高而更安。尚父比吕
望之名。为师增周公之位。盛业可久。殁而弥光。故太尉兼
中书令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
德宗皇帝 第 12b 页
师如子。料敌若神。昔天宝多难。羯胡作祸。咸秦失险。河洛
为戎。公能扶翼肃宗。载造区夏。于国有患。劳其戡定。于边
有寇。藉其驱除。安社稷必在于绛侯。定羌戎无踰于充国。
绛台绥四散之众。泾阳降十万之虏。勋高今古。名詟夷狄。
而劳乎征镇。二纪于兹。顷以春秋既高。疆场多事。罢彼旌
钺。宠在台衡。以公柱石四朝。藩翰万里。忠贞悬于日月。宠
遇冠于人臣。尊其元老。加以崇号。期寿考之永。养勋贤之
德。膏肓生疾。药石靡功。人之云亡。梁木斯坏。虽赙礼加等。
辍朝增日。悼心流涕。曷可弭忘。更议追崇。名位斯极。而尊
为戎。公能扶翼肃宗。载造区夏。于国有患。劳其戡定。于边
有寇。藉其驱除。安社稷必在于绛侯。定羌戎无踰于充国。
绛台绥四散之众。泾阳降十万之虏。勋高今古。名詟夷狄。
而劳乎征镇。二纪于兹。顷以春秋既高。疆场多事。罢彼旌
钺。宠在台衡。以公柱石四朝。藩翰万里。忠贞悬于日月。宠
遇冠于人臣。尊其元老。加以崇号。期寿考之永。养勋贤之
德。膏肓生疾。药石靡功。人之云亡。梁木斯坏。虽赙礼加等。
辍朝增日。悼心流涕。曷可弭忘。更议追崇。名位斯极。而尊
德宗皇帝 第 13a 页
为尚父。官协太师。虽爵秩则同。而体望尤重。敛以衮冕。旌
我元臣。圣祖园陵。所宜陪葬。式墓表文终之德。象山追去
病之勋。千载如存。九原可作。册命之礼。有司备焉。可赠太
师。陪葬建陵。仍令所司。备礼册命。赙绢三千匹。布三千端。
米麦三千石。
** 赐李元忠郭昕诏
二庭四镇。统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国朝以来。相奉
率职。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
略。奉尊朝法。皆侯伯守将。交修共理之所致也。伊西北庭
我元臣。圣祖园陵。所宜陪葬。式墓表文终之德。象山追去
病之勋。千载如存。九原可作。册命之礼。有司备焉。可赠太
师。陪葬建陵。仍令所司。备礼册命。赙绢三千匹。布三千端。
米麦三千石。
** 赐李元忠郭昕诏
二庭四镇。统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国朝以来。相奉
率职。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
略。奉尊朝法。皆侯伯守将。交修共理之所致也。伊西北庭
德宗皇帝 第 13b 页
节度观察使李元忠可北庭大都护。四镇节度留后郭昕
可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其将吏巳下。叙官可超
七资。
** 贬杨炎崖州司马诏
尚书左仆射杨炎。托以文艺。累登清贯。虽谪居荒服。而虚
称犹存。朕初临万邦。思宏大化。务擢非次。招纳时髦。拔自
郡佐。登于鼎司。独委心膂。信任无疑。而乃不思竭诚。敢为
奸蠹。进邪丑正。既伪且坚。党援因依。动涉情故。隳法败度。
罔上行私。苟利其身。不顾于国。加以内无训诫。外有交通。
可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其将吏巳下。叙官可超
七资。
** 贬杨炎崖州司马诏
尚书左仆射杨炎。托以文艺。累登清贯。虽谪居荒服。而虚
称犹存。朕初临万邦。思宏大化。务擢非次。招纳时髦。拔自
郡佐。登于鼎司。独委心膂。信任无疑。而乃不思竭诚。敢为
奸蠹。进邪丑正。既伪且坚。党援因依。动涉情故。隳法败度。
罔上行私。苟利其身。不顾于国。加以内无训诫。外有交通。
德宗皇帝 第 14a 页
纵恣诈欺。以成赃贿。询其事迹。本末乖谬。蔑恩弃德。负我
何深。考状议刑。罪在难宥。但以朕于将相。义切始终。顾全
大体。特有宏贷。俾从远谪。以肃具寮。可崖州司马同正。仍
驰驿发遣。
** 削夺李惟岳官爵诏
李惟岳其父宝臣。有忠劳于王室。夷险之际。犹全诚效。而
惟岳隳其父业。蔑弃国恩。缞绖之中。擅掌戎务。矫陈款状。
冀邀爵禄。外结凶党。益固奸谋。不孝不忠。宜肆原野。朕尚
念其前绪。容以自新。俾护父丧。以其属归阙。待以好爵。遇
何深。考状议刑。罪在难宥。但以朕于将相。义切始终。顾全
大体。特有宏贷。俾从远谪。以肃具寮。可崖州司马同正。仍
驰驿发遣。
** 削夺李惟岳官爵诏
李惟岳其父宝臣。有忠劳于王室。夷险之际。犹全诚效。而
惟岳隳其父业。蔑弃国恩。缞绖之中。擅掌戎务。矫陈款状。
冀邀爵禄。外结凶党。益固奸谋。不孝不忠。宜肆原野。朕尚
念其前绪。容以自新。俾护父丧。以其属归阙。待以好爵。遇
德宗皇帝 第 14b 页
之如初。告谕既勤。罔有悛革。蠢尔狂狡。自诒灭亡。除暴去
邪。国有恒典。惟岳在身官爵。并宜削除。罪止元凶。馀无所
问。其属将校。能以所部兵马州县来降者。便授以本职。仍
加封赏。
** 还马燧家资诏
忠臣之事君也。愿隳家以奉国。良将之养士也。或均财以
周惠。爰自古昔。其俦益鲜。故窦婴陈金于庙庑。赵奢散财
于部曲。皆受之天府。不取私门。犹能垂名史册。遗芳千载。
而况执上将之旗鼓。率先登之士卒。将行命赏。罄乃家财。
邪。国有恒典。惟岳在身官爵。并宜削除。罪止元凶。馀无所
问。其属将校。能以所部兵马州县来降者。便授以本职。仍
加封赏。
** 还马燧家资诏
忠臣之事君也。愿隳家以奉国。良将之养士也。或均财以
周惠。爰自古昔。其俦益鲜。故窦婴陈金于庙庑。赵奢散财
于部曲。皆受之天府。不取私门。犹能垂名史册。遗芳千载。
而况执上将之旗鼓。率先登之士卒。将行命赏。罄乃家财。
德宗皇帝 第 15a 页
上以彰忧国之诚。下以竭奉公之效。不有褒美。孰旌忠贤。
河东节度使马燧。诚美夙著。宏略载宣。克扬经武之规。实
重安人之寄。属河朔干纪。磁邢当寇。而能忠义奋发。奉辞
问罪。出师之际。宣布明诚。誓将资产。分给战士。故得三军
之众。相与感激。百胜之绩。于兹竞劝。朕当遂其恳怀。以成
厥美。殊常之迹。古人所难。举而行之。用明信赏。仍班王府
之货。式表忠臣之节。宜令度支出钱。充给将士。其马燧家
资。并却还之。
** 令曹濮等州休兵诏
河东节度使马燧。诚美夙著。宏略载宣。克扬经武之规。实
重安人之寄。属河朔干纪。磁邢当寇。而能忠义奋发。奉辞
问罪。出师之际。宣布明诚。誓将资产。分给战士。故得三军
之众。相与感激。百胜之绩。于兹竞劝。朕当遂其恳怀。以成
厥美。殊常之迹。古人所难。举而行之。用明信赏。仍班王府
之货。式表忠臣之节。宜令度支出钱。充给将士。其马燧家
资。并却还之。
** 令曹濮等州休兵诏
德宗皇帝 第 15b 页
在昔圣王之御宇也。常修文德。以胜威武。故能协和神人。
抚宁方夏。盖有国之令图也。朕自君临万邦。于兹三载。明
发求理。中夜靡遑。常惧祖宗之威灵。顾惟黎元之未洽。是
用君臣之际。推以腹心。赏罚之道。俾无僭滥。每发一诏施
一令。罔不本之以德义。后之以威刑。期戢五兵。思宏七教。
庶乎胜残去杀之理。有[:#AS-8342:●]且格之道。而眇身薄德。肺腑未
亲。四方诸侯。义信犹阻。近闻曹濮数州。知加兵籍。司马采
听飞语。容纳奸谋。交质往来。邀结外援。虽各在封略。言备
寇攘。而汴郊士庶。颇闻惊扰。闾井奔散。如避寇雠。迨兹春
德宗皇帝 第 16a 页
中。首种未入。朕为人君父。不能以诚明感达股肱之佐。不
能以慈惠覆育黔黎之类。使其骨肉相去。情义不通。终宵
咎责。心用震悼。亦以社稷之计。亿兆之命。防危虑远。不得
不然。至于君臣之道。进退之理。虽以造次颠沛。尝所不忘
也。是以分命节制。及集诸军于汴宋怀郑之閒。使各屯守。
发令之日。且常言诫。非有侵轶。不令议战。但田里服业。农
桑及时。下无愁怨。外绝师旅。偃旗卧鼓。朕愿斯毕。于戏。惟
天地日月。实鉴我心。山川鬼神。尚弼予志。布告中外。咸令
知悉。
能以慈惠覆育黔黎之类。使其骨肉相去。情义不通。终宵
咎责。心用震悼。亦以社稷之计。亿兆之命。防危虑远。不得
不然。至于君臣之道。进退之理。虽以造次颠沛。尝所不忘
也。是以分命节制。及集诸军于汴宋怀郑之閒。使各屯守。
发令之日。且常言诫。非有侵轶。不令议战。但田里服业。农
桑及时。下无愁怨。外绝师旅。偃旗卧鼓。朕愿斯毕。于戏。惟
天地日月。实鉴我心。山川鬼神。尚弼予志。布告中外。咸令
知悉。
德宗皇帝 第 16b 页
** 禁有司诬搆郭氏诏
故尚父子仪。有大勋力。保乂于皇家。尝誓以山河。琢之金
石。十世之宥。其可忘也。其家前时与人为市。以子仪殁后。
或被诬搆。欲论夺之。有司无得为理。
** 赠杨休明等官诏
故河西兼伊西北庭节度观察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
大夫赠太子太保杨休明。故河西节度观察使检校工部
尚书兼侍御史大夫周鼎。故西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李琇
璋。故瓜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知河西节度留后张铣。或寄
德宗皇帝 第 17a 页
崇方镇。或摄总留务。时属殷忧。并抗贞节。率励将吏。誓一
其心。固守西陲。以俟朝命。羌戎乘閒。骤逼城池。国家方有
内虞。未遑外救。河陇之右。化为虏场。俾我忠良。殁身异域。
弥历年纪。以逮于兹。旅柩方旋。诚深悯悼。故递加宠赠。俾
极朝荣。式彰茂烈。永贲幽垄。休明可赠司徒。鼎可赠太保。
琇璋可赠户部尚书。铣可赠兵部侍郎。
** 讨李希烈诏
淮阳军节度使李希烈。顷以梁崇义叛逆。使之专征。即集
勋庸。大加恩礼。名极台辅。赏延子孙。而乃负德弃身。去忠
其心。固守西陲。以俟朝命。羌戎乘閒。骤逼城池。国家方有
内虞。未遑外救。河陇之右。化为虏场。俾我忠良。殁身异域。
弥历年纪。以逮于兹。旅柩方旋。诚深悯悼。故递加宠赠。俾
极朝荣。式彰茂烈。永贲幽垄。休明可赠司徒。鼎可赠太保。
琇璋可赠户部尚书。铣可赠兵部侍郎。
** 讨李希烈诏
淮阳军节度使李希烈。顷以梁崇义叛逆。使之专征。即集
勋庸。大加恩礼。名极台辅。赏延子孙。而乃负德弃身。去忠
德宗皇帝 第 17b 页
效逆。攻劫道路。擅固邓州。而又图陷汴州。攘夺尉氏。攻围
郑圃。暴犯汝坟。巳敕神策汴滑河阳东畿汝州淮南山南
荆南湖南剑南江西鄂岳等道十五万众。[:#AS-8864:⿺克寸]日齐进。吊人
靖乱。罪止元凶。有能斩希烈归降者。四品巳上以希烈官
爵授之。五品巳上封异姓王。实封四百户。诸军将士斩获
希烈者。亦准此例封赏。以军城降者。便以其职授之。赐其
实封。贼平后除供当道外。百姓给复三年。朕德之不明。化
有不洽。未跻仁寿。尚劳用兵。中心咎悼。无忘鉴寐。
** 优恤郭子仪诸子诏
郑圃。暴犯汝坟。巳敕神策汴滑河阳东畿汝州淮南山南
荆南湖南剑南江西鄂岳等道十五万众。[:#AS-8864:⿺克寸]日齐进。吊人
靖乱。罪止元凶。有能斩希烈归降者。四品巳上以希烈官
爵授之。五品巳上封异姓王。实封四百户。诸军将士斩获
希烈者。亦准此例封赏。以军城降者。便以其职授之。赐其
实封。贼平后除供当道外。百姓给复三年。朕德之不明。化
有不洽。未跻仁寿。尚劳用兵。中心咎悼。无忘鉴寐。
** 优恤郭子仪诸子诏
德宗皇帝 第 18a 页
故尚父太尉中书令汾阳王。功格上元。道光下土。积其善
庆。垂裕无穷。虽嫡长云殂。支宗斯盛。汾阳旧邑。盍有丕承。
其男前左散骑常侍驸马都尉食实封五百户暧。夙禀义
方。居忠履孝。俪崇银榜。摅美金章。继抚先封。允宜听复。暧
兄检校工部尚书守太子宾客赵国公晞并弟右金吾将
军祁国公食实封二百五十户曙太子左谕德映等。并休
有令名。保其先业。宜允推恩之典。以明延嗣之诚。其实封
二千户。宜准式减半。馀可分袭。暧可袭代国公。仍通前袭
三百户。晞可二百五十户。曙可五十户。通前三百七十户。
映可二百三十五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