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第 1a 页
韦斋集卷之十
新安朱松乔年
序记 题跋
录曾祖父作诗后序
唐人陶雅为歙州初克婺川天祐中吾祖以雅之命
主婺川输赋总卒三千人戌之邑屋赖以安因家焉
是为婺川吴郡朱氏之始祖(邑有朱氏/沛国郡)盖初来于歙
之黄墩今歙民有朱氏秋祭或用鱼鳖者皆族也家
婺源者赀产甚富有三子事南唐补丞旨常侍之号
其后多有散居他郡者家父敛溪府君即其曾孙也
新安朱松乔年
序记 题跋
录曾祖父作诗后序
唐人陶雅为歙州初克婺川天祐中吾祖以雅之命
主婺川输赋总卒三千人戌之邑屋赖以安因家焉
是为婺川吴郡朱氏之始祖(邑有朱氏/沛国郡)盖初来于歙
之黄墩今歙民有朱氏秋祭或用鱼鳖者皆族也家
婺源者赀产甚富有三子事南唐补丞旨常侍之号
其后多有散居他郡者家父敛溪府君即其曾孙也
卷十 第 1b 页
(即敛溪府君讳甫字/全美者曾祖之父也)继其居第二百年不徙(今普济/寺前)
府君有从兄(陵贯/之)少孤力学有时名咸平中以乡荐
试南宫不利还家隐于卜肆不求闻达天圣中老死
无嗣府君为治后事(今未知/其墓)敛溪府君少俶傥事继
毋甚谨尝从兄学诗知其大要大中祥符甲寅岁宫
赞杜公为婺源使居吏籍二十年明于法律而乡里
无怨言景祐甲戌辞吏事归治生业虽烦剧中赋诗
自如也尝自集其诗得三百馀篇(诸族中往往有/之但不甚全耳)自
为一序效王元之为潘阆诗序体其诗立意教化而
不苟作识者以为自成一家享年七十有六三男二
府君有从兄(陵贯/之)少孤力学有时名咸平中以乡荐
试南宫不利还家隐于卜肆不求闻达天圣中老死
无嗣府君为治后事(今未知/其墓)敛溪府君少俶傥事继
毋甚谨尝从兄学诗知其大要大中祥符甲寅岁宫
赞杜公为婺源使居吏籍二十年明于法律而乡里
无怨言景祐甲戌辞吏事归治生业虽烦剧中赋诗
自如也尝自集其诗得三百馀篇(诸族中往往有/之但不甚全耳)自
为一序效王元之为潘阆诗序体其诗立意教化而
不苟作识者以为自成一家享年七十有六三男二
卷十 第 2a 页
女(松行曾祖芦村/府君其季子也)惜其无以自发于世因序其后以
贻子孙有起家者为光扬之嘉祐五年庚午仲春既
望男(从手/从辰)序(此芦村府君所作序也丁/酉政和八月十二日重录)
送程复亨序
广平程某复亨谓予外兄从予游于闽者二年予语
以安逸忧患知之详矣将归省其毋及其祖毋其可
以无言司徒文子问于子思曰亲丧三年未葬则何
服子思曰三年而未葬则服不除也故告之一曰葬
吾舅而后加吉服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先之以子
夏申之以冉有曰丧不欲其速贫古之君子以失位
贻子孙有起家者为光扬之嘉祐五年庚午仲春既
望男(从手/从辰)序(此芦村府君所作序也丁/酉政和八月十二日重录)
送程复亨序
广平程某复亨谓予外兄从予游于闽者二年予语
以安逸忧患知之详矣将归省其毋及其祖毋其可
以无言司徒文子问于子思曰亲丧三年未葬则何
服子思曰三年而未葬则服不除也故告之一曰葬
吾舅而后加吉服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先之以子
夏申之以冉有曰丧不欲其速贫古之君子以失位
卷十 第 2b 页
于诸侯曰丧丧不欲其速贫若是其急也故告之二
曰葺尔居以宁尔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植之榛莽
则与之靡然故告之三曰非尔父之类者勿亲也江
出岷山自荆之楚汪洋千里而至于海者大川三百
小川三千以为之助也故告之四曰广学问以资见
闻传曰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君子非独恶怀安之败
名恶其败姓也故告之五曰勿怀安礼曰男子生则
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示志也夫不赀之躯岂其
浮沈乡里而名不称故告之六曰无忘四方之志夫
齐之善味者淄渑之合能辨之淄渑之合均是水也
曰葺尔居以宁尔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植之榛莽
则与之靡然故告之三曰非尔父之类者勿亲也江
出岷山自荆之楚汪洋千里而至于海者大川三百
小川三千以为之助也故告之四曰广学问以资见
闻传曰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君子非独恶怀安之败
名恶其败姓也故告之五曰勿怀安礼曰男子生则
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示志也夫不赀之躯岂其
浮沈乡里而名不称故告之六曰无忘四方之志夫
齐之善味者淄渑之合能辨之淄渑之合均是水也
卷十 第 3a 页
子归矣他日执经而来问予能入于常流而不双其
味乎尚能为君辨之宣和辛丑八月某日韦斋朱某
序
送日者苏君序
小雅之诗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说者谓所值岁时月
日星辰六物之吉凶然则推步人生时之所值以占
其贵贱寿夭自周以来有之矣后世卜筮訾相地理
之学多著于世而六物之语时或见于简册自贾谊
王充皆有禄命之语详其旨殆与说诗者之意合吕
才虽著论痛诋其诬可以救一时湛溺之弊而天人
味乎尚能为君辨之宣和辛丑八月某日韦斋朱某
序
送日者苏君序
小雅之诗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说者谓所值岁时月
日星辰六物之吉凶然则推步人生时之所值以占
其贵贱寿夭自周以来有之矣后世卜筮訾相地理
之学多著于世而六物之语时或见于简册自贾谊
王充皆有禄命之语详其旨殆与说诗者之意合吕
才虽著论痛诋其诬可以救一时湛溺之弊而天人
卷十 第 3b 页
之精微才不及也然以其学焯然名世者盖鲜至唐
殿中侍御史李虚中始以造诣精奥之思尽发其秘
其说见于韩退之之墓志曰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
直日辰支干斟酌其人寿天贵贱百不失一二今之
哗世邀利之徒皆祖述其书而未闻有窥其关节机
牙者盖其为技兼五行星历家之学既以日时推其
分至气节之浅深以步日月五星之所次又以其五
行之生死王相清浊爱恶参稽错徵铢称寸较以处
其所赋之贤否厚薄是以其言汪洋虚无而不可执
持间有不合则曰是时岂植表下漏之所定乎此所
殿中侍御史李虚中始以造诣精奥之思尽发其秘
其说见于韩退之之墓志曰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
直日辰支干斟酌其人寿天贵贱百不失一二今之
哗世邀利之徒皆祖述其书而未闻有窥其关节机
牙者盖其为技兼五行星历家之学既以日时推其
分至气节之浅深以步日月五星之所次又以其五
行之生死王相清浊爱恶参稽错徵铢称寸较以处
其所赋之贤否厚薄是以其言汪洋虚无而不可执
持间有不合则曰是时岂植表下漏之所定乎此所
卷十 第 4a 页
以视诸家之技尤难见其工也近世士大夫束书不
学而汲汲趣合于世唯恐不及故此技多售而其言
亦往往而合吾常悼其然而不能救太息而已福唐
苏生以技来见因以所识十馀人之岁时评之盖十
得八九吾意挟他术也而穷其说则皆有理与吾所
闻于古者不甚相远也岂偶然邪不然韩退之所称
何以过然吾方将营百亩之田躬耕于深山长谷之
中共为子职以求其志视一世富贵何啻浮云之过
目而生乃谓我且进为于世吾既叹其有学而多中
念斯言之将不验也故识以遗之生名黻病目视不
学而汲汲趣合于世唯恐不及故此技多售而其言
亦往往而合吾常悼其然而不能救太息而已福唐
苏生以技来见因以所识十馀人之岁时评之盖十
得八九吾意挟他术也而穷其说则皆有理与吾所
闻于古者不甚相远也岂偶然邪不然韩退之所称
何以过然吾方将营百亩之田躬耕于深山长谷之
中共为子职以求其志视一世富贵何啻浮云之过
目而生乃谓我且进为于世吾既叹其有学而多中
念斯言之将不验也故识以遗之生名黻病目视不
卷十 第 4b 页
踰尺以故不能驰骋其技于四方云靖康丁未四月
望日新安朱某序
富沙驿记
绍兴十年今右朝请大夫郭侯璋来守建安不为苛
皦之政郡以无事则曰建为州南控两越北走江浙
士大夫取道于我者日至而无所于馆则问舍于逆
旅昔晋平公为诸侯盟主铜鞮之宫数里而隶人之
垣以𦣔诸侯君子讥之今吾于居处游观不敢有增
而馆舍无所其若四方之宾何如是营表故行牙废
址子城西南而属役于其属叶颙赵伯晢以九月甲
望日新安朱某序
富沙驿记
绍兴十年今右朝请大夫郭侯璋来守建安不为苛
皦之政郡以无事则曰建为州南控两越北走江浙
士大夫取道于我者日至而无所于馆则问舍于逆
旅昔晋平公为诸侯盟主铜鞮之宫数里而隶人之
垣以𦣔诸侯君子讥之今吾于居处游观不敢有增
而馆舍无所其若四方之宾何如是营表故行牙废
址子城西南而属役于其属叶颙赵伯晢以九月甲
卷十 第 5a 页
子经始讫役于十一年三月丁巳土木之工以日计
者凡六千二百而民莫之知也庭户严显堂室靓深
昏明寒燠皆适人意又东南列四舍于门外食息之
所颁不问馆人毕有无阙则虽车马奔凑而猥至者
皆免与市人役夫肩随踵躐于嚣尘涂潦之间附驿
之南列屋三十楹积其僦以惫木朽塈剥墉缺而甓
毁丹漆黝垩之愤闇圯落者以时缮之余方食崇道
之禄来客于建郭侯曰愿有纪也三代之有司治其
庐舍委积以待宾客者备矣盖秉礼立制而受之官
师细大具举而丰省有度此所以为先王之法非后
者凡六千二百而民莫之知也庭户严显堂室靓深
昏明寒燠皆适人意又东南列四舍于门外食息之
所颁不问馆人毕有无阙则虽车马奔凑而猥至者
皆免与市人役夫肩随踵躐于嚣尘涂潦之间附驿
之南列屋三十楹积其僦以惫木朽塈剥墉缺而甓
毁丹漆黝垩之愤闇圯落者以时缮之余方食崇道
之禄来客于建郭侯曰愿有纪也三代之有司治其
庐舍委积以待宾客者备矣盖秉礼立制而受之官
师细大具举而丰省有度此所以为先王之法非后
卷十 第 5b 页
世所能及也去古浸远士之甘嗜进趣者𦣔诎之不
知而困弊所恃以称宾客之为故又不及是则或视
事之荒堙废坠于前者不肯一举手媮得避慊之便
以诱后人均之二者其处心之私一然则为今之吏
能举事以便人非役志以干誉而求益也而民不以
为病则既难矣于先王之法又庶几不失其遗意虽
欲不书其可乎新安朱某记
建安县敕书楼记
建炎初诏州县官寺趣无乏事他不急之役悉禁毋
得以勤民建安县𪠘自火于戊申之盗仍寓于民居
知而困弊所恃以称宾客之为故又不及是则或视
事之荒堙废坠于前者不肯一举手媮得避慊之便
以诱后人均之二者其处心之私一然则为今之吏
能举事以便人非役志以干誉而求益也而民不以
为病则既难矣于先王之法又庶几不失其遗意虽
欲不书其可乎新安朱某记
建安县敕书楼记
建炎初诏州县官寺趣无乏事他不急之役悉禁毋
得以勤民建安县𪠘自火于戊申之盗仍寓于民居
卷十 第 6a 页
湫隘单露于令所以赋政百里者甚不足以称中又
更盗贼废乱至烦王师群盗始次第伏诛是以凡五
六年犹不克以诏书从事而复于其旧绍兴四年今
左朝请大夫长乐石君廉来为令污菜浸辟闾里昭
苏始营表县治故址度材致用百役皆兴未几而堂
庑库狱与凡令所以听讼宴客者不侈于旧而皆备
独门未及作而石君受代以去后三年今令左承事
郎括苍叶君莳至曰闬闳卑痹而风气亏疏前令所
不暇非以吾诿也吾又趣过目前而曰待后之人窳
不共事不已甚乎且异时遵用建隆诏书即门为重
更盗贼废乱至烦王师群盗始次第伏诛是以凡五
六年犹不克以诏书从事而复于其旧绍兴四年今
左朝请大夫长乐石君廉来为令污菜浸辟闾里昭
苏始营表县治故址度材致用百役皆兴未几而堂
庑库狱与凡令所以听讼宴客者不侈于旧而皆备
独门未及作而石君受代以去后三年今令左承事
郎括苍叶君莳至曰闬闳卑痹而风气亏疏前令所
不暇非以吾诿也吾又趣过目前而曰待后之人窳
不共事不已甚乎且异时遵用建隆诏书即门为重
卷十 第 6b 页
屋取凡制敕𢇮而藏之其上今无所于藏而寘之他
所甚非有司尊严象魏谨守章程之意乃作新门而
因建所谓敕书楼者十年正月某甲子始作讫于三
月之某甲子以二数之盖三千而嬴严正高明父老
来观莫不豫然动色而相谓县有大役乃无一吏持
符
欢吾里中者盖令隐吾民脱命九死之馀日入
于困窭而将无以生也恕思而勤抚之斯役也犹不
吾及况于奉巳厌私之为乎于是相率来请文以为
记夫置吏以为民也吏遍于天下而柔良介特之民
不获其所者尚多则材者少也吏材矣私志未泯而
所甚非有司尊严象魏谨守章程之意乃作新门而
因建所谓敕书楼者十年正月某甲子始作讫于三
月之某甲子以二数之盖三千而嬴严正高明父老
来观莫不豫然动色而相谓县有大役乃无一吏持
符

于困窭而将无以生也恕思而勤抚之斯役也犹不
吾及况于奉巳厌私之为乎于是相率来请文以为
记夫置吏以为民也吏遍于天下而柔良介特之民
不获其所者尚多则材者少也吏材矣私志未泯而
卷十 第 7a 页
恻怛之诚不至则颐指嚬笑之间有能乘之以齮龁
吾赤子者而况于官有大役乎君子之观政也得其
素孚于民者而于举事焉验之则庶几矣然则兹楼
之役其亦足以观夫
尊胜院佛殿记
始予客政和往来建安必舍于城东所谓尊胜禅院
者厦屋百楹清䆳缨浊常洒然忘其漂泊之劳去之
十年而再至则盗火之馀草出垣端庭秽屋库而不
可入其徒出没于蓬藋荆棘之间皆惨惨无人色是
时主者非其人土物之出入不可知恬瘠其众而自
吾赤子者而况于官有大役乎君子之观政也得其
素孚于民者而于举事焉验之则庶几矣然则兹楼
之役其亦足以观夫
尊胜院佛殿记
始予客政和往来建安必舍于城东所谓尊胜禅院
者厦屋百楹清䆳缨浊常洒然忘其漂泊之劳去之
十年而再至则盗火之馀草出垣端庭秽屋库而不
可入其徒出没于蓬藋荆棘之间皆惨惨无人色是
时主者非其人土物之出入不可知恬瘠其众而自
卷十 第 7b 页
封也巳而执事者案见其罪斥去而以今净悟大师
祖源易之源数主闻寺辄弃去庐于南山之巅澹然
盖将老焉岁在庚申予罢官行朝寓居建溪之上而
源来见曰吾将首为殿以居佛度费钱三百万当劝
吾州之人有志于善者使之乐捐所馀以助我是役
也成君必为我记之予曰记易事耳建土瘠而人生
理薄又数经盗自朝廷常闵闵焉赤子视之非常赋
也不忍有所敛将安所取三百万以佐子乎虽然子
必勉之子能劝子之人施钱以为殿而我不能施文
以为记乎源曰建人自变乱以来行伍田庐之奸媮
祖源易之源数主闻寺辄弃去庐于南山之巅澹然
盖将老焉岁在庚申予罢官行朝寓居建溪之上而
源来见曰吾将首为殿以居佛度费钱三百万当劝
吾州之人有志于善者使之乐捐所馀以助我是役
也成君必为我记之予曰记易事耳建土瘠而人生
理薄又数经盗自朝廷常闵闵焉赤子视之非常赋
也不忍有所敛将安所取三百万以佐子乎虽然子
必勉之子能劝子之人施钱以为殿而我不能施文
以为记乎源曰建人自变乱以来行伍田庐之奸媮
卷十 第 8a 页
快一时福不盈眦族夷鬼饥不见踪迹吾侪方在水
火锋镝之间不自意全今乃复得甘食美衣虞乐仁
圣之泽非宿植善本则何以至此皆将率德蹈义以
道迎善祥鄙争吝啬之俗视昔者则既瘳矣庶几可
以广吾师劝道群生之意而幸有所立此吾所自诡
而不刻也明年既成土木之工若干伟丽工巧不损
其旧盖州之善士某人为之倡而佛菩萨像之费则
助教吴公与独任之嗟乎人之可与为善虽荡析困
苦万折而不变此天赋之秉彝未有知其所由始者
也仁人君子不绝于当世其势可以鼓舞一世而纳
火锋镝之间不自意全今乃复得甘食美衣虞乐仁
圣之泽非宿植善本则何以至此皆将率德蹈义以
道迎善祥鄙争吝啬之俗视昔者则既瘳矣庶几可
以广吾师劝道群生之意而幸有所立此吾所自诡
而不刻也明年既成土木之工若干伟丽工巧不损
其旧盖州之善士某人为之倡而佛菩萨像之费则
助教吴公与独任之嗟乎人之可与为善虽荡析困
苦万折而不变此天赋之秉彝未有知其所由始者
也仁人君子不绝于当世其势可以鼓舞一世而纳
卷十 第 8b 页
之于善宜不足为难然所谓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
而向道者或旷世而未之见此又何说欤子既乐道
建人之易与为善因附之以所疑以风晓在位者又
嘉源之不愆其志也为之记其年月岂独以少壮所
游而不忍忘也哉
清轩记
余少时未更忧患视天下之物謷然不以屑意而尤
少所合建阳刘文伯独缱绻从余游唯恐后已而余
以贫随牒四方仆遫众人之后厄穷卑辱无所不尝
亦闻文伯以乡举试礼部时时书来相劳苦意不少
而向道者或旷世而未之见此又何说欤子既乐道
建人之易与为善因附之以所疑以风晓在位者又
嘉源之不愆其志也为之记其年月岂独以少壮所
游而不忍忘也哉
清轩记
余少时未更忧患视天下之物謷然不以屑意而尤
少所合建阳刘文伯独缱绻从余游唯恐后已而余
以贫随牒四方仆遫众人之后厄穷卑辱无所不尝
亦闻文伯以乡举试礼部时时书来相劳苦意不少
卷十 第 9a 页
衰余既稔于世故寓居建水之上盖将老焉见文伯
试于乡有司埸屋条对之文条鬯精密无中年衰惫
之气既又无所合以归书来曰比即居之东辟屋若
干楹花药在列蓻竹以为阴榜曰清轩间于疾疢取
书史诵于其间客至瀹茗论文悠然不知日之夕也
子为我记之余方汨当世之垢污恨无饘粥之田可
以归耕庶几跌荡万物之表文伯之岁事虽靳靳仅
足顾方汲汲求决得失于匹夫之手而不能无介然
于胸次此殆于余所谓厄穷卑辱者未之尝尔文伯
有田庐以为归异时倦游而反方徜徉此轩诵壁间
试于乡有司埸屋条对之文条鬯精密无中年衰惫
之气既又无所合以归书来曰比即居之东辟屋若
干楹花药在列蓻竹以为阴榜曰清轩间于疾疢取
书史诵于其间客至瀹茗论文悠然不知日之夕也
子为我记之余方汨当世之垢污恨无饘粥之田可
以归耕庶几跌荡万物之表文伯之岁事虽靳靳仅
足顾方汲汲求决得失于匹夫之手而不能无介然
于胸次此殆于余所谓厄穷卑辱者未之尝尔文伯
有田庐以为归异时倦游而反方徜徉此轩诵壁间
卷十 第 9b 页
之记曰有是哉可以油然而一笑也新安朱某记
跋山谷食时五观
右鲁直食时五观语予受而行之犹有愧于藜藿而
况于玉食乎今录以示诸弟而赞之以三语曰知耻
可以养德知分可以养福知节可以养气孔子曰我
欲仁斯仁至矣岂欺我哉宣和壬寅五月二十八日
建州龙居院上方书
戒杀子文
政和七年秋予方寓学云溪之上闻溪上王氏妇死
一日夜而复苏亟往问之具言所见云死之日方入
跋山谷食时五观
右鲁直食时五观语予受而行之犹有愧于藜藿而
况于玉食乎今录以示诸弟而赞之以三语曰知耻
可以养德知分可以养福知节可以养气孔子曰我
欲仁斯仁至矣岂欺我哉宣和壬寅五月二十八日
建州龙居院上方书
戒杀子文
政和七年秋予方寓学云溪之上闻溪上王氏妇死
一日夜而复苏亟往问之具言所见云死之日方入
卷十 第 10a 页
室有二吏候于户间趣之行沙莽中不知日之早晚
也忽至一城通衢列肆如大都市凡其祖先与其亲
戚之死者皆惊怪相问劳吏引至官府西廊吏舍舍
中簿书盈屋一吏按簿问妇汝非歙州婺源县俞氏
女乎曰然具问其祖父名与乡里皆非也舍中吏愕
然相顾曰是郡县姓氏之同者呵二吏复往须臾一
妇身血淋漓四五婴儿攀缘牵挽而至儿状甚忿切
吏审以州县姓名祖讳皆是指语王氏妇曰此妇凡
杀五子冥司以其子诉冤甚不待算尽呼之吏误呼
汝归语汝乡里亲戚慎毋杀婴儿人间容以幸免此
也忽至一城通衢列肆如大都市凡其祖先与其亲
戚之死者皆惊怪相问劳吏引至官府西廊吏舍舍
中簿书盈屋一吏按簿问妇汝非歙州婺源县俞氏
女乎曰然具问其祖父名与乡里皆非也舍中吏愕
然相顾曰是郡县姓氏之同者呵二吏复往须臾一
妇身血淋漓四五婴儿攀缘牵挽而至儿状甚忿切
吏审以州县姓名祖讳皆是指语王氏妇曰此妇凡
杀五子冥司以其子诉冤甚不待算尽呼之吏误呼
汝归语汝乡里亲戚慎毋杀婴儿人间容以幸免此
卷十 第 10b 页
不汝赦也二吏复送妇及河推堕水中乃苏寻问于
所见追妇家死以其日矣余闻之曰冥漠之事不可
得而知也吾乡之人多止育两子过是不问男女生
辄投水盆中杀之父母容有不忍者兄弟惧其分巳
赀辄亦从旁取杀之冥追之误果然乎则不可知不
然其亦托以竦寤斯人也耶嗟夫人伦之爱孰如父
母之于子者始生之婴未及咿嘤而恐寘于死父母
兄弟几何不相率而相残先王之时未成人而死者
以殇礼葬之未成为人而无辜以死犹云可伤况夫
出腹而杀之无辜而可伤岂不甚哉自予来闽中闻
所见追妇家死以其日矣余闻之曰冥漠之事不可
得而知也吾乡之人多止育两子过是不问男女生
辄投水盆中杀之父母容有不忍者兄弟惧其分巳
赀辄亦从旁取杀之冥追之误果然乎则不可知不
然其亦托以竦寤斯人也耶嗟夫人伦之爱孰如父
母之于子者始生之婴未及咿嘤而恐寘于死父母
兄弟几何不相率而相残先王之时未成人而死者
以殇礼葬之未成为人而无辜以死犹云可伤况夫
出腹而杀之无辜而可伤岂不甚哉自予来闽中闻
卷十 第 11a 页
闽人不喜多子以杀为常未尝不恻然也无故杀子
孙官有法甚明顾牵于习俗之昏则虽有法而不能
胜夫法有所不能胜则亦何事于吾言然吾闻吴道
子画酆都之变都人不敢屠宰者累月夫人固不可
以法胜而可以理动者庖宰且可罢况其天性之爱
乎是未可以厚诬斯人而悬断其必不可告也故取
王氏妇所见次第之虽然予文之不工岂能使人读
之耸然如见道子之画哉其亦区区之意有所不能
巳也他日将有语其子孙者曰活汝者新安人朱乔
年也或由此也夫
孙官有法甚明顾牵于习俗之昏则虽有法而不能
胜夫法有所不能胜则亦何事于吾言然吾闻吴道
子画酆都之变都人不敢屠宰者累月夫人固不可
以法胜而可以理动者庖宰且可罢况其天性之爱
乎是未可以厚诬斯人而悬断其必不可告也故取
王氏妇所见次第之虽然予文之不工岂能使人读
之耸然如见道子之画哉其亦区区之意有所不能
巳也他日将有语其子孙者曰活汝者新安人朱乔
年也或由此也夫
卷十 第 11b 页
韦斋集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