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八 第 1a 页
韦斋集卷之八
           新安朱松乔年
  策
   试馆职策一道
对天下有常势非人之所能为也自古恢复大业之
君虽其凭藉积累之基有厚有薄祖宗德泽之在民
者有浅有深然皆徒手扫地无尺寸可挟之资而卒
能有所立惟能因天下之势审择至计而固执之以
求合夫当世之变而皆不足以为难也是以奸人矫
诬窃弄神器国命移夺大统中微而不足以为难干
卷八 第 1b 页
戈之衅起于骨肉裔夷投隙荡摇中夏而不足以为
难五大在边尾大中乾强藩阻兵提戈内指而不足
以为难此汉晋有唐中兴之君所以趣时合变而各
有所立考其行事而质确其成功虽未易与创业之
君同条而语亦各因其一时之势如此而不可诬也
昔之君子盖尝有以少康为贤于汉高帝而评创业
中兴之难者矣世徒见夫草昧之初四方之奸豪圜
视而起必有挟智勇绝人之资者与之驱驰角逐于
矢石干戈之间崎岖百战次第削平而后定于一则
曰此创业之难也承奕世之弊先王之泽微矣猝然
卷八 第 2a 页
有非常之变发于智虑之所不及乃欲徐起而振其
弊疏剔荒秽支柱倾摇以求趋于安全顺治之地则
曰此中兴之难也盖尝论之谋国有得失而成功无
难易方经营纂集之初其势如洪河巨川横流于中
原突荡冲击分裂四出自常人观之虽欲拱手终日
以求遏其势之万一而不可得智者因其势而利道
之积之于其所当止投之于其所欲趋孰不靡然以
听吾之所为者曾何难易之足云哉方新莽之盗汉
也汉之遗臣屈首屏息以听命之不暇一时英豪不
胜其愤投袂而起举恢复之师者曾未及有为而奔
卷八 第 2b 页
走折北一败涂地光武与南阳故人因下江之众屠
寻邑百万之师于昆阳之下遂夷大憝不失旧物而
汉中兴方群胡之乱华也刘元海起晋阳石勒起上
党符姚慕容次第争奋元帝东渡总其隽乂以为耳
目股肱心膂内则王导周顗立经陈纪以安辑邦家
外则贺循顾荣喻德宣誉以镇服同异卒以襟凭江
汉垂𥙿来世而晋中兴天宝幽陵之变河南北沦没
二京不守肃宗起灵武以羽檄召勤王之师李光弼
郭子仪以朔方之兵徇三河以收赵魏张巡许远合
豪杰之力婴睢阳以蔽江淮卒以芟夷安史汛扫九
卷八 第 3a 页
庙而唐中兴是三君者虽功烈之崇卑不同其本末
始终可考如此是宜明问以谓所遇之时所因之势
有所不同不可以一槩论也迹夫生民以来天下之
变备矣积功累仁享国长久莫如周而宣王号中兴
本末始终见于诗之二雅然核左氏之语则南国有
败绩之师验范晔之论则克戎淹历岁之久盖虽未
能纯于文武之序而岂后世遭变之君所能及哉诵
云汉之诗其辞忧迫勤恳则有以见其侧身修行恻
然有应天感民之实百姓所以爱戴归往而不忍忘
也诵南征北伐之诗其词切直而奋厉则有以见其
卷八 第 3b 页
将卒协心卒乘辑睦此蛮荆猃狁所以莫敢不震动
叠息而华夏乂安也诵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之章则
有以见在人主之左右者咸怀忠良以善王心而无
沮挠事机妨功害能之行也诵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之章则有以见谋谟帷幄之臣莫不相与协和精白
以图事功而无权利相轧冒疾谗惎之行也以至民
不安其居大夫为之还定安集劬劳于野而不怨则
见于诗之鸿雁君臣相与爱日待旦以乐事劝功而
无玩岁愒日之意则见于诗之庭燎此其所以承厉
王之烈而文武之业未坠于地赫然中兴播于咏歌
卷八 第 4a 页
其所以致之之道焯乎其不可诬盖如此也若夫择
其善而惩其违察其始以要其终盖有不纯于文武
之序者后之君子将酌古以施今不可以不论也是
以不知以佚道使民而使瓜牙之士不得养其父母
而有转予于恤之叹有如祈父之所刺不知建德以
保民病其离散料于太原有如仲山甫之所讥以至
怠于千亩之籍不知务农以敦本而挠败及之然则
淹日持久而功烈不终无怪乎如左氏范晔之所记
历观古者中兴之君臣将以大有为也必相与忧勤
惕厉戮力一心抚事机之会日计其进而岁计其成
卷八 第 4b 页
将欲图是功也则必有是事事立矣而功随之未有
泰然无事而听其事为者也譬如筑室自始基以至
于成譬如稼穑自始耕以至于穫理之必至不愆于
素筑室而草创则必有震风凌雨之忧耕稼而卤莽
则必有凶年饥岁之患如周宣王其合于先王之道
也足以致中兴其不纯于文武之序也亦足以致克
戎之不易后之承前绪而当危乱之后者可以不鉴
哉恭惟 国家祖功宗德涵育区夏仅二百年方将
系隆复振于夷狄侵陵之馀收遗民于锋镝煨烬之
中与之竭力以图恢复明问乃谓欲因今之势而图
卷八 第 5a 页
回之何剧何易孰后孰先搜拔贤能之方设施政事
之统必有卓至之论悉之究之以备采择尝谓自古
天下国家兴亡有至计而国势之强弱兵力之盛衰
土地之开蹙不与焉一曰顺民心二曰任贤才三曰
正纲纪非以国势兵力土地之三者为无与于兴亡
之数盖非兴亡之所系故也卫之孱微而季子知其
后亡楚之败亡而逢滑知其必复则国势之强弱非
所论也吴克齐师而子胥有天禄亟至之忧越栖会
稽而范蠡决定倾与人之计则兵力盛衰非所论也
天宝之功拓地至广而无救潼关之败奉天之守无
卷八 第 5b 页
地寄足而终摧长安之寇则土地之开蹙非所论也
然则天下国家兴亡之至计盖有在矣孟子曰三代
之得天下得其民也得其民者得其心也大哉斯民
之心乎自古兴王所藉以为立国之基本而无敢轻
犯焉者也是故思祖宗之所以得其心者而纂述其
志鉴往事之所以失其心者而母践其辙以至发政
揆事制令出法必皆求合于所谓至愚而神者是以
可以使之蹈白刃赴汤火而不可与为乱夫谁与之
敌所谓顺民心者此也天下未尝无贤才也失所以
任之之道则汉唐之季举天下之贤才而锢废剪弃
卷八 第 6a 页
之王室亦衰得所以任之之道则百里之国而强邻
暴国莫敢肆不义于其君是以兼听博采而务其并
进委任责实而要其成功然后举天下之事唯吾之
所欲为无不如意所谓任贤才者此也自天子至于
庶人等级相承以建邦家盖有纲纪以维持联属于
其间是以长久而不乱若夫风宪之威振而朝廷清
明邪枉之门塞而朋党销伏严刺举之责使奸凶者
不得以病民申纪律之威使骄惰者不得以冗食夫
何患天下之不治寇雠之不灭哉所谓正纲纪者此
也历考前世兴复之君谋国膺变之方虽不可毛举
卷八 第 6b 页
其要不出于此三者是以我有卓然可恃之备然后
察其四方之变徐起而应之扶衰而错之盛补坏而
复于全其必由此矣传曰君子爱日语有之时难得
而易失惟上之人实图之谨对
  策问八首
   一
天下未尝无非常之变也然有国有家者或因变以
成功岂非在其君臣相得之际哉小白遭无知之变
而管仲相齐以霸诸侯勾践脱会稽之难而范蠡佐
越以灭吴昭王承之哙之乱而乐毅佐燕以报斋是
卷八 第 7a 页
皆倾扰困蹙之馀自他人观之疑若儳然不可以终
日而三君子之为其君谋也仅若寓物邻家而明日
取之无不如志观其谋国应变之方虽不可以毛举
然莫不有一定之计君臣相与固守而力行之盖夷
吾之霸齐是制国寓军之法而已蠡之图吴是骄敌
以待变而已毅之报齐是求诸侯之援而已夫谋其
国与谋人之国苟无屹然不变之计而依违俛仰以
侥倖于仓卒之间亦见其迹也国家承平垂二百年
比缘奸人擅朝腐夫弄兵驯致戎夷内侮之祸寔有
宋臣子万世必报之雠恭惟 圣天子忧劳侧席日
卷八 第 7b 页
延外廷之议其深谋至虑不得而知也敢问诸君亦
有一定之计当固守力行而不变如古人之为其君
谋者乎夫考古以施今非谓其已陈之迹意其图回
内外本末缓急之序当有可言者有司愿与闻焉
   二
天下有大戒二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父子主恩君臣
主义如人呼吸食息于元气之中不可以须臾离也
自古志士仁人非苟自轻其生以立区区之私义而
已盖深畏夫君臣之义废则为人上者不能一日保
其天下国家斯人之祸可胜言邪靖康之变殉利卖
卷八 第 8a 页
国交臂以事贼者非失职不逞之流皆朝坐燕与谋
帷幄而柄庙堂者也今君臣方相与经营以图中兴
之业其槩未易以一言尽乃若学士大夫阙于仗节
死难之义岂非今日之患甚急而至大者欤敢问何
施而可以救此唐至德复两京群臣污伪者三司条
罪差为六等重者诛死识者不以为过而或谓长贼
奸坚逆节以为用法太深之咎是非之说安在请试
言之
   三
李晟之军于渭桥也韩滉镇浙西漕米万斛往馈之
卷八 第 8b 页
晟师实赖以成大功当是时天子在兴元两河之间
逆藩悍将往往与贼相首尾舟行所经数千里莫敢
睥睨仅若从枕席上过而无翕合之失其规画调护
之方岂无有可考者邪属者陜西五路之兵数以捷
告复遣上相之重开幕府以经略淮肥天其或者祚
宋以中兴之业行当抚定三河克复旧都王师百万
必仰东南之馈如滉之规为有可考者亦子大夫所
宜素讲也
   四
古者兵出而在行则有前茅虑无之警整而就列则
卷八 第 9a 页
有隅落钩连之固止而在垒则有候遮捍卫之严要
以使敌人莫能得吾间然后三军不可败而将军安
故兵法曰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今夫自汉以来
号知兵后世祖述其说以为不可及者莫若韩信曹
操信方坚壁修武汉王脱成皋之围自称使者晨驰
入信壁而夺之军既灭楚陔下则又袭夺其军于定
陶操方围邺袁尚使李孚入邺城出入历重围而操
之军中不知也盖尝疑其方连百万之众谓宜候望
精明枢机周密无可乘之隙而乃使人历其几席之
侧而莫之寤此与棘门霸上之军何以异有如肘腋
卷八 第 9b 页
之间奸人伏刃窃发则将何以待之不知后世犹以
为深于兵法者其故何也无乃虽有是事而不害为
知兵欤诸君宜极论其所以然者
   五
自古君子必为执御之学而国马之富足以为騑服
之备是以战未有不用车者固有易之以徒而徼胜
一时者矣而非其正也后世遂易之以骑其以骑易
车者亦有知其所始者乎左氏虽喜言陈法其载一
时卒乘偏两之制备矣而未始及骑然太公告武王
十胜九败之详其说在六韬之战骑武王之时有其
卷八 第 10a 页
法而绝不见于春秋之世此又何说哉或曰六韬非
周书也战国知兵之士祖其馀论而推广之设为问
对以极兵家之变今观其书知略横出杂以奇诡有
諰諰然忧天下之诸侯合而轧已之意圣人之用心
其必不然矣然遂断然以为战国之书则又何以质
之故因以推原骑战之始与夫绝不见用于春秋之
世及六韬之可疑者而访之二三子
   六
古之君子所以大过人者方日不暇给必为经远持
久之计是以虽目前之功不可见而常享岁计之效
卷八 第 10b 页
汉光武讲议论道于投戈息马之间晋中宗建武之
元披荆棘以立朝廷亟立太学使贵游之胄隶业焉
菁菁者莪之序曰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
矣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所以明人伦也方时多事
四方贤智固巳驰骛而四起然后来之英未有陶冶
成就之方以为异日之储将何以善后君臣之大伦
不明于天下士大夫不以苟生为耻而阙于伏节死
难之义则有大物者谁与共保其天下国家然则育
人材以广多士之储明人伦以起义烈之风学校其
可缓邪国家驻跸东南以图兴复而于崇立庠序独
卷八 第 11a 页
未遑暇今欲建官定员延四海之孝秀而摩厉之以
德义其亦可乎或曰方戎夏交捽边不得撤警箕敛
以供军犹惧不赡而何暇及此是以愿与诸君评之
   七
书曰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夫君民之相求非相
为赐也斯民释其厌恶而求其所依归审固其心力
以听 上之政令而不敢辞者以上之人能为之去
其秽而为之主也王者亦恃斯民归我之心以为立
国之基是以社稷久长而国家安此三代之所同也
战国之世弃德音而不务卫鞅之佐秦顾独美田庐
卷八 第 11b 页
而久复除以倾三晋之民劫之以势狃之以利要以
使之非耕战则无以要利于其上生齿日众而国富
强故能四世有胜以一天下虽非王者之盛节盖未
有不以民为本者 上方志恢中原而天邑有盗据
之虏日稔其恶凡今自拔左衽之中携持而来归者
皆祖宗积世涵育之遗黎裔胄也吾所以劳来安集
之岂徒镇抚其惓惓之意而已攘夷狄而复境土将
必基于此今欲搜其隽良黜其嵬琐收恤其鳏寡介
特之无告者使之安其居乐其业而无羁旅流落之
叹此亦学者之所宜素讲也敢问何施而可以臻此
卷八 第 12a 页
   八
战国之世齐悯以技击疆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
士胜荀卿曰此皆干赏蹈利之兵未有安制矜节之
理也虽秦之锐士不足以当威文之节制嗟夫有国
家者虽未能去兵而无古人节制之法糜烂其民以
争社稷一旦之命是岂仁人之用心也哉诸葛亮以
区区新造之蜀岁出其师以窥魏之关中军出之日
天下震动而国人不忧论者以谓虽威文节制之师
无以过夫以魏兵之强未能加秦之锐士而亮终不
能少骋以得其志此又何说哉唐既一天下异时控
卷八 第 12b 页
弦之雄凭陵边疆患苦中国者偏师深入亟敛手而
就禽兵威之所加鞭笞百蛮莫不如意中世盗起幽
陵两河横溃盖有屹然提孤军以当乘势焱疾之锋
无敢犯躐其师徒者比敛兵而据险贼虽垂涎以睨
京师逡巡而不敢进一时之将盖庶几有得于古人
节制之意皆有遗法著在方册诸君其推明荀氏立
言之指考此数公部分教勒之法有合于古人而条
析其胜负得失之所以然者为有司索言之
韦斋集卷之八
卷八 第 13a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