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1192-01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陵川集卷十七
             元 郝经 撰
  论八首
   道
道统夫形器形器所以载夫道即是物而是道存即是
事而是道在近而易行明而易见也谓夫虚无惚恍而
不可稽极者非道也谓夫艰深幽阻高远而难行者非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1192-0181b.png
道也谓夫寂灭空阔而恣为诞妄者非道也道不离乎
万物不外乎天地而总萃于人焉天地至大万物至众
而人至灵非是则道无以见也故动静相根道之几也
阴阳相乘道之气也刚柔相错道之形也消长相寻道
之变也其包绵长贯上下统中外使天地万物各受其
成守其则而不可易者则谓之太极其迭生死互往来
环始终使天地万物各全其理新其气续其形生生而
不已者则谓之造化其湛静方一而不可易变动周流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1192-0182a.png
而不可测者则谓之鬼神其全太极之体乘造化之几
尽鬼神之情而与道为一者则谓之圣人故天地者道
之区宇也万物者道之邮传也圣人者道之主宰也莫
不出乎道莫能离乎道而人为甚焉故道之赋予则谓
之命其得之理则谓之性其制宰之几则谓之心其发
见酬酢则谓之情其血气之所嗜则谓之欲其义理之
所得则谓之德全心之德则谓之仁尽心之德则谓之
忠推心之德则谓之恕实心之德则谓之诚德之品节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1192-0182b.png
则谓之礼德之中和则谓之乐敬者持夫此者也智者
知夫此者也勇者行夫此者也修夫此者贤也尽夫此
者圣也昧夫此者愚也推而行之则天地万物各得其
所悖而忽之则天地万物各失其序致而极之则天地
万物各臻其极奈之何人之心甚易放而其德甚易亡
也圣人有忧之惧夫不克负荷而道因之以坏也于是
观其时而佐其极生人之初钦钦颙颙醇而又醇也天
地自若也万物亦自若也各载夫道而莫有失也圣人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1192-0182c.png
弗言焉见解出矣聪悟开矣于是宓牺氏始泄道之几
而画夫卦犹未见夫辞也情欲生矣血气胜矣流于偏
而入于左也于是陶唐氏始曰中有虞氏曰道心曰人
心偏既胜矣欲日张矣桀侈纣肆祸生人而毒天下也
于是汤曰建中武曰皇极伊尹陈一德周公制礼乐其
革道之弊可谓至矣厥后陵夷于幽厉争夺于五伯德
不足而力礼不足而刑先王之制于是大坏人心放纷
而道日败也于是仲尼氏出作为六经建道之极而俾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1192-0182d.png
与天地并为之男女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而人之
大伦正为之礼乐刑政文物制度而人之大法立为之
士农工贾服食居室而人之生理存根刮推致因仍损
益各底其极道之用尽而其体具矣既而颜子以之言
仁曾子以之言恕子思以之言中庸孟轲以之言浩然
之气皆所以羽翼夫道也道所以生形器人所以居形
器大圣大贤所以修形器也道之所生圣贤之所修斯
人居之而已矣彼昏无知弃而弗居放心亡德昏荡戕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1192-0183a.png
圯血气肆而道心亡矣嗜欲张而天理灭矣静动相违
则道之几乖矣阴阳舛悖则道之气紊矣刚柔失中则
道之形缪矣不能运会则太极差不能始终则造化熄
则道之原几乎塞矣天原于道道原于天万物原于天
地人原于天地万物人不蹈道则天地万物坏天地万
物坏则道坏矣道具于形器亦坏于形器形器所以载
道亦所以坏道也则天地万物之中安用夫人乎曾鸟
兽草木之不若也鸟兽草木虽不能纯具乎道亦不能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1192-0183b.png
坏道孰谓人而反坏道乎于是高远者欲遗形器而离
人类遂入于虚无诞妄者欲灭形器而绝人类遂入于
空寂遗者而卒莫能遗灭者而卒莫能灭所以为异端
自以为是而不知其非也盍于吾形器之中求吾之所
不坏乎吾之所固有者道之所不坏者也一形器坏则
有一形器道固无恙也存而居之则道在于是故道一
坏而在圣人再坏而在六经道虽屡坏而固在也天地
万物者道之形器也六经者圣人之形器也道为天地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1192-0183c.png
万物以载人圣人著书以载道故易即道之理也书道
之辞也诗道之情也春秋道之政也礼乐道之用也至
中而不过至正而不偏愚夫愚妇可以与知可以能行
非有太高远以惑世者惟夫未有见夫此也故以为高
远以为幽深以为艰阻也庄周雄辨过于高荀卿著书
求夫异后世百家众流力探远蹈欲出圣人之上卒在
圣人之下曾不知至易者乾至简者坤圣人所教六经
所载者多人事而罕天道谓尽人之道则可以尽天地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1192-0183d.png
万物之道能尽天地万物之道则三才之蕴一贯于我
矣嗟夫天地万物具在圣人之六经日星而昭昭也而
由之者鲜溃乱于嗜欲撑裂于争夺诱渎于富贵浮靡
于文章沈溺于训诂破碎于决科支离于穿凿荡于高
远惑于异端穷于诈昧于私而塞于不行悲夫圣人之
形器将遂坏也欤
   命
命者道之令居阴行阳主性立心而不易焉者也故有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1192-0184a.png
本然一定之理判然一定之分截然一定之数沛然一
定之气所以赋予授受穷天地亘万世化化生生而不
已也故其体则一定而赋予则不定其体则一本而赋
予则万本由其体而及于用自其殊而反于一则惟齐
非齐参天两地奇耦错综天地万物皆受之而卒归之
莫不听焉莫能易焉出乎道号召天地人物而使用乎
道千变万化不能离乎道而皆维系焉是以谓之命也
故其大本著于太极自其为动静为阴阳为刚柔则太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1192-0184b.png
极之赋予而天地受之也为二气为五行为寒暑昼夜
为生长收藏则天地之赋予而万物受之也人受太极
天地之全为心性为形体为男女夫妇为父子君臣为
礼乐刑政为生杀与夺而万事万物听焉故道造太极
之命太极造天地之命天地造人物之命人造万事万
物之命而且成太极天地之命者也始则受命次则听
命次则造命终则复命夫道德仁义孝悌忠信则得之
于天是受命也寿夭穷达贵贱得丧则定之于天是听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1192-0184c.png
命也宰制施为成已成物则出之于已是造命也全而
受之无所弃全而归之无所违尽其在我与天为一是
复命也受者修之而弗敢坏听者顺之而弗敢违造者
操之而弗敢失复者终之而弗敢怠则太极天地能造
我而我亦能造太极天地与太极为一与天地为三夫
是之谓圣人仲尼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曰君子居
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倖夫穷理尽性学也至于命
则知矣居易以俟则听也行险徼倖则违矣故又曰不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1192-0184d.png
知命无以为君子嗟夫世之人不能为学以知命又不
能修身以俟命动而弃掷终以违悖至于颠连跋疐则
曰是吾命也可乎哉凡弃父之命者则曰不孝反君之
命者则曰不忠违师之命者则曰不敬矧于悖天之赋
予而恣为戕伐不返躬责已而曰在天之人也可以谓
之不仁故圣人安命贤人俟命而小人委命安命者道
化俟命者德全委命者自弃
   性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1192-0185a.png
凡物之生莫不有所本而为之性天地本太极则太极
为之性万物本天地则天地为之性人官天地府万物
得于赋予之初见于事物之间而复于真是之归则其
所性根于太极受于天地备于万物而总萃于人所以
为有生之本众理之原也故无所不本之谓命无所不
有之谓性无所不统之谓心无所不著之谓情则性也
者命之地心之天而道德之府也启道之善体乾之元
发阳之端与生俱生而能生生不与生俱坏而能不坏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1192-0185b.png
与天地周流不入于伪妄万事万变莫能外焉其体则
静其用则动其位则中其理则善其气则生其德则仁
其蕴也充实其积也辉光混然而无间粹然而不杂所
以复太极之本而得本然之全也然而有理而后有气
有气而后有情情复于气气复于理则能仍全气徇于
情理昧于气则用夫修道之教而资于学问之功也夫
气禀不能移知觉不能夺不待问学安然而化则圣之
事也夺而知所以存移而知所以复尽夫问学以充夫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1192-0185c.png
性则贤者之事也溺于气禀之偏诱于嗜欲之差不为
问学亡而不复则小人之事也虽然天之赋予者一受
其成而不坏圣自圣贤自贤小人而自小人本然而固
有者无加损焉所以与太极为一为命之地心之天也
大圣大贤立极垂训必本于是仲尼曰一阴一阳之谓
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又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又曰
利贞者性情则推本然而言也曰性相近习相远上智
下愚不移则兼生质而言也盖有本然之性则有生质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1192-0185d.png
之气性统气气载性相须而一也故刘康公谓人受天
地之中以生而言其位乐记谓人生而静而言其体子
思子则谓天命之谓性而言其所受孟轲氏道性善而
言其理之本然则无不尽也无不备也其言之差自告
子始告子曰生之谓性生固可谓性矣而所以生之理
则不言也是以差也至荀卿则断然而谓之恶恶岂性
也哉生质之情则有之其本则非恶也扬雄则为淆乱
之言曰善恶混性之理无不善其恶则情之流也源泉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1192-0186a.png
而滑(汨/同)之以泥其清洁之本在焉而遂谓之浊日月而
蔽之以云其昭彻之本在焉而遂谓之昏清浊不相入
也昏明不相易也而可混乎哉本然之善蔽而为恶修
而复之则性自在焉源泉清而日月明也乌可谓之混
也至韩愈氏则以五性七情并义理气质合而为言则
过夫荀扬远矣第谓性与情之品三则太拘而有未尽
焉者盖自其同者而言则万殊一本自其异者而言则
一本万殊非三品所能限也至乎苏轼则曰言性之差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1192-0186b.png
自孟子之定名为善也曾不知孟子之言本诸孔子孔
子曰元者善之长继之者善则性善者孔子言之也向
无定名则人亦无定性哉是亦一偏之言也盖孔孟之
言性也本夫理诸子之言性也本夫气是以至于谬戾
而不知其非也夫通天下一理会万物一气无非本然
之全也尧舜幽厉之性同而其生质则异稷契颜曾则
谓之人商均丹朱杨食我子越椒可不谓之人乎尧舜
由之而幽厉不由彼能安全此则恣而不返也语其本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1192-0186c.png
然则人与草木鸟兽异语其生质则人与草木鸟兽同
虽曰人也而不能存则亦草木鸟兽也虽曰草木鸟兽
也如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豺獭之报本苟能存焉
则亦人也故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也者几希庶民去
之君子存之呜呼物欲肆而天理亡能存之者鲜矣自
言性者不一而善恶之说差又非惟不能存而为惑世
蠹道者窃之诱人以善而导人以利惧人以害而驱人
以恶以伪乱真诪张诞妄入于人也深仁义道德之说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1192-0186d.png
不行使天下之人皆忘其本然之说无复人道子焉而
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遂底于乱而沦于血肉悲

   心
命之赋予则谓之性性之发见则谓之情性情之几则
谓之心命者性之本原情者性之功用心者性之枢纽
性与情为体段充周而无不具命与心为主宰发微而
无不在帝出乎震而成乎艮神则妙万物而为言人禀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1192-0187a.png
于命而终于情心则妙众理而为用自动静而为阴阳
自阴阳而为天地其所以然者太极也自命而为性自
性而为情其所以然者心也故太极者天地之心心者
人之太极也其几则神妙其本则静虚其才则施为其
用则不测而惟正是生惟变是适动以道而裁以时虽
终日动而未尝动也动以欲而滑以私虽终日存而莫
能存也专而制之则入于锢滞委而任之则入于流放
巧而用之则入于机械悖而行之则入于欺罔思欲静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1192-0187b.png
之乃所以动之也思欲安之乃所以危之也思欲养之
乃所以害之也故以思为用复以思为害不思则妄过
思则妄不应物则妄逐物则妄以意为才复以意为害
踰越则妄亏欠则妄当举而不举则妄不当废而废则
妄以知为导亦以知为害蔽昧则妄穿凿则妄当知而
不知则妄不当知而知则妄妄则非心也故命可事也
性可存也情可制也惟心也则难几微而易昧知觉而
易动出入而易放圆转而易流光明闪铄容理必入不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1192-0187c.png
疾而速不行而至无所不体而莫能执其体是以难也
惟仁可以全其德惟义可以尽其用惟智可以充其才
惟勇可以弘其力惟畏敬可以闲其邪惟克治可以去
其害不然则无不伤也无不忘也夫性非气质无以见
则气质之害至于恶心非思虑无以见而思虑之差至
于亡所以有学问之道而圣人相与为传而谨之也尧
传之舜曰允执厥中中者何心之全体也允执则不放
矣舜传之禹曰道心曰人心道心则其理人心则其欲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1192-0187d.png
也禹传之汤曰无间此心则混然而一也汤传之文武
周公曰建中以吾心之中建于吾民也文武周公传之
孔子曰纯纯则一而不二其心无物欲之杂也曰皇极
自太极而为君极皆心之用也曰礼乐心之品节则谓
之礼心之中和则谓之乐也孔子传之曾颜曰仁言本
心之全德也曰一贯一心而贯万事也曾子传之子思
曰忠恕忠所以尽夫心恕所以行夫心也子思传之孟
子曰中庸中者心之体庸者心之用也至孟子而著其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1192-0188a.png
所传曰浩然气言心之广大无限量也曰不动心言动
而得其理则本然之静也前圣后圣一心相传若合符
节所以为道德为六经为万世立教为生民立极至于
今而人之类不至为草木鸟兽至于今而知有父子君
臣长幼上下是非邪正善可为恶不可为直可行枉不
可行是为霸是为王是为中国是为夷貊是为君子是
为小人昭昭然不可欺则万世一心也故不为今之虚
无而自弃不为今之诞幻而自诬不为今之差谬而杀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1192-0188b.png
天下后世则吾之心明白正大如白日之正中犹夫昔
日帝尧之所传则吾亦一太极有亘万世而不死者苟
溺于虚无惑于诞幻心术之差流毒缔祸虽幸而生吾
见其为行尸矣
   情
情也者性之所发本然之实理也其所以至于流而不
返者非情之罪欲胜之也盖有性则有气有情则有欲
气胜性则恶欲胜情则伪上智下愚所以不移贤不肖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1192-0188c.png
所以别也故情之生也发于本然之实而去夫人为之
伪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其理则根于性为仁为义为礼
为智其端则著于心喜怒哀乐好恶其发见则具于情
可喜而喜可怒而怒可哀而哀可乐而乐至于好恶皆
当其可而发则动而不括无非其实得时中之道恻隐
羞恶是非辞让之端不妄仁义礼智之德全则能制夫
欲而复于性统夫气而安于心如喜而溢美怒而迁怒
哀之也而至于伤乐之也而至于淫善者恶之恶者好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1192-0188d.png
之忿懥恐惧忧患好乐皆不得其正忍而至于不仁悖
而至于不义傲狠而至于无礼昧没而至于无智则不
能制夫欲失则踰闲放僻邪侈一入于伪亡本心之德
昩本然之实则不能复夫性为下愚为凶人与草木鸟
兽并而绝夫人道所以必加修治断绝之功而用夫省
责推致之力也修致既切功力既至则欲节而后情定
情定而后心存心存而后性复性复则人之道尽人而
尽夫人之道则可以谓之人矣故曰情也者性之所发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1192-0189a.png
其至于流而不返者非情之罪欲胜之也仲尼曰形而
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又曰下学而上达夫性形而
上者也情形而下者也性为命之地情为心之地故学
问之道始于下而终于上始于近而终于远始于无所
知而终于无所不知所以尽夫心尽夫心所以尽夫性
也是以君子用力于日用之间慥慥于躬行之地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洒扫应对进退
以尽夫性与天道则一伪不容无非实理也后世虚空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1192-0189b.png
诞妄之学行务乎上而不务乎下务乎伪而不务乎实
谈天说道见性识心斩然而绝念块然而无为而不及
情其所谓性与心者则安在哉可谓不情之学也造化
之情著于天地天地之情著于万物人之情则参造化
而通万物能尽人之情则能尽物之情能尽物之情则
可以见天地之情矣是下学上达之道自流徂源之事
名教有用之学也
   气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1192-0189c.png
道统天地万物之理气统天地万物之形道入于气则
理入于形气也者所以用道造形成变化而行鬼神者
也故天地万物在于屈信消长之间流峙融结之内为
寒暑为昼夜为死生为覆载翕辟为壮稚荣瘁为晦明
刚柔精聚而为物游散而为变贯四时阅千岁振古而
不弊焉者也人禀是气以生而理无不具混涵于性而
斡旋于心发挥于情而著见于事业体于仁用于义撙
节于礼昭彻于智充塞于诚其力则为勇其才则为断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1192-0189d.png
其油然莫之能杂则为善浩然莫之能禦则为大当于
理则融然而喜悖于义则勃然而怒恻焉而内悲则为
哀欢然而畅豫则为乐委曲于几微之间而圆转于变
通之际覆冒于公普之地而挺特于正大之域其为体
也则动容周旋而无不至其为声也则合比律吕而无
不和其为容也则庄厉温恭而无不正其为色也则睟
然见于面盎于背故能与天地同流而贯万物为一是
气也自圣人而至于下愚其禀之也一也自赤子而至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1192-0190a.png
于耄期其用之也一也自生而至于死自死而至于生
其本之也一也然其所以为圣所以为贤所以为君子
为小人者存养之功至与不至也安然而运化不待存
养而莫或伤之者圣也养而存之而莫使伤之则贤也
暴而伤之至于消沮悖逆则下愚而小人也存养之道
积于义理止于分位出处以时动容以中齐庄中正而
有立宽裕温柔而有容发彊刚毅而有执振于馁散之
中收于流荡之际重警省以作志气去虚骄以除客气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1192-0190b.png
断嗜欲以安血气畅冲和以宣滞气致恬淡以充道气
去绝人欲之私一以天理之公则虽小人而可以为君
子虽下愚而可以为圣自局脊索尽之中可以至于刚
大矣呜呼天之赋予者甚大而人往往自为小之气所
以载道而人往往自为坏之天地两间无有限量则孰
不当高视阔步而浩然莫之违也或者乃至于无所容
俯仰惭怍手足莫措皇恐战汗虽或为鸱张诞妄猖狂
恣肆其中则枵然而莫之有一旦临小利害则屈丧俱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1192-0190c.png
尽皆人也而独若是独不知其所自耶
   仁
理之统体则谓之道道之功用则谓之德德之充全则
谓之仁故仁也者道德之要所以尽性存心焉者也其
大原则出于天天之体曰乾而乾之德有四曰元曰亨
曰利曰贞元者万物之所资始而各一其性其中则亨
利贞具焉而各一其元故为善之长生物之本其于气
也则为春其于德也则为仁人禀是德以生其理则具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1192-0190d.png
于性其用则蕴于心其端则为恻隐其情则为爱利其
体则为公普其所宜曰义其品节之分曰礼其真是之
知曰智其充实不妄曰信无非本然之全也在夫充之
而已运会变化万物纷错天地之间莫不得其所者天
之所充也动容周旋中礼合道天下之人莫不得其所
者人之所充也天而充之则人与万物皆得其仁人而
充之则亦天之仁也其或不能而至于不充者有害之
者也天之仁而莫大也而或害之则本然之差不齐之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1192-0191a.png
气也日月之晦食寒暑之舛谬风霆雨雹之陵暴草木
鸟兽之夭折则于天之仁有未既尽焉然非天之罪也
天之仁而犹或未既尽况于人乎人之不仁也嗜欲之
私生质之气其害之也有甚焉其至于不充咸其自取
也夫理者天之公也欲者人之私也一理之不当一事
之不仁也夫妇之道不尽则夫妇为不仁父子之道不
尽则父子为不仁君臣之道不尽则君臣为不仁至于
酬酢万变经理万事宰制万物私欲一萌则于其理莫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1192-0191b.png
能尽惛惑欺妄放僻邪侈忍鸷残贼作于其心则戕性
毁已见诸事业则病人害物至于穷极则毒天下祸四
海滋蔓于后世而伤天地之仁噫天之有戾气而害于
仁也小人之有欲而害仁也若是之酷也是之谓人胜
于天惟克巳制欲庶几乎复而充之也仲尼赞易曰立
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显诸仁藏诸用则仁也者配三
极而为用如是之至也于其授七十子之徒则各因其
材而笃之与孝与忠与智与勇与仁之一事而不与仁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1192-0191c.png
之全于颜子则仅与其三月不违于尧舜则曰博施济
众其犹病诸何若是其重且难也盖人之与仁其受之
也无不全充其所受则虽天地圣人有时而不能是以
难也其传诸颜氏子也曰克已复礼为仁则教之以学
问之道曰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则勉之以功用之
归而犹未既尽与不一而足呜呼以仲尼之为教颜子
之为学而犹若是又矧其下乎如是则仁不可为也仁
者人所固有也一念之合理一念之仁也一事之中节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1192-0191d.png
一事之仁也一物之得所一物之仁也若是其易也岂
不可为哉苟惟欲之从而不复于理则虽贤也而为之
难苟克其私而反之也虽众人也而为之易故极其所
充则天地圣人有不能尽语其固有则愚夫愚妇可以
能行则非难能也不为也嗟夫去欲则如拔山为恶则
如走圹(古通/旷)反躬则如倒海克巳则如登天语之曰有
仁焉则亦难焉耳矣
   教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1192-0192a.png
天地生物本之者道也载以气而流以形使之各正性
命而不失其本焉者教也故播之以四时推之以六气
交之以五行照之以日月之明鼓之以风霆之力润之
以雨露之泽肃之以雪霜之威发挥其精神变化其气
质无非所以为教以成夫道也人配天地以生其所以
为道为教者莫不备而其所以行道立教者则又有甚
焉故自太极而下教在天地宓牺而下教在圣人仲尼
而下教在六经教之始生也则道之弊也圣人因而修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1192-0192b.png
之人之性始漓而欲渐长也于是有书契以代结绳人
之欲渐长而渐踰分也于是有法度以为刑政人之争
端日兴而渐以祸人也于是有师旅以为征伐世变日
下人俗日偷于是过为之防曲为之制因其情而导之
使不塞因其情而遏之使不流于是因其本然之伦而
为夫妇父子兄弟使之亲亲而不离因其本然之序而
为君臣师友上下使之尊尊而不犯因其本然之礼而
为冠婚丧祭朝聘会盟使之节节而各尽其分因其本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1192-0192c.png
然之义而为孝弟忠信睦姻任恤使之沛然而各蹈其
道因其本然之则而为廉耻羞辱好恶使之厌然而各
尽其情而后不愆不忒信如四时升降舒数和如六气
涵浸浃洽泽如雨露靡然从化速如风霆截焉法令凛
如霜雪五音纯八风调兆民乐其生万物得其所无疵
厉夭殈而共跻仁寿教立道行而天下平天人相通上
下为一神人允协幽显罔间而人道始尽矣故教始于
宓牺成于尧舜备于周公定于仲尼易曰黄帝尧舜垂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1192-0192d.png
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盖宓牺而下至于尧舜圣
圣相承兴滞补弊教立而后道备道备而后无为天尊
地卑而乾坤定卑高以陈而贵贱位黄帝尧舜则中天
下而立与乾坤并而为三也黄帝尧舜氏没继以夏商
之衰教几大坏而周公制礼作乐备六代之典使天下
之人遵而行之以为教教复立而周室大治厥后周衰
皇一降而帝帝一降而王王一降而霸所谓道与教者
莫不坏乱之极而仲尼氏出则无黄帝尧舜周公之位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1192-0193a.png
无创法立制之权不能修道立教辙环天下而莫能用
于是制作六经天人之理则寓诸易天人之辞则寓诸
书天人之情则寓诸诗天人之政则寓诸春秋天人之
则则寓诸礼天人之和则寓诸乐性与天道之要立身
行已之实则寓诸七十子问难之间三纲五常大法大
典而无不备先圣人之道具在沛然与天地同流中天
下而立亦与乾坤并而为三也邵子曰春夏秋冬者昊
天之四时也易诗书春秋者圣人之四经也昊天以时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1192-0193b.png
授人圣人以经法天天人之事备矣故曰太极而下教
在天地天地而下教在圣人仲尼而下教在六经则太
极为教之始而仲尼为教之终终而复始则仲尼亦一
太极也立经陈纪建极垂世亭毒甄育范围裁成其为
教也无穷天地在而六经在也天地不坏而此教不坏
也故自仲尼氏没虽分裂于战国火于秦黄老于汉佛
于晋宋魏隋之间而杂于唐宜乎大坏一无所有而天
地自若人之性不易也本然而固有者皆不亡而六经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1192-0193c.png
犹夫日月之昭昭也百姓日用而先王之遗泽犹在也
彼所谓老与佛与凡异端者亦皆假之而奸其间也向
无六经为教则人之类灭而天地或几乎熄天地熄而
人之类灭则彼所谓老与佛与凡异端者将安所厝哉
大哉乎仲尼之道六经之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
妇妇兄兄弟弟其与太极并始终乎彼异端者又焉足
为重轻也哉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1192-0193d.png
 
 
 
 
 
 
 
 陵川集卷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