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1141-0586a.png

鄮峰真隐漫录卷七
宋 史浩 撰
奏议
保举丰谟充知县劄子
窃见右儒林郎监秀州华亭县青墩催盐场丰谟系故
御史中丞谥清敏丰稷之曾孙克守家法廉介自将初
为楚州宝应县令于荆棘瓦砾之地招诱逋亡期年即
卷七 第 1b 页 WYG1141-0586b.png

纸被盗相睹咨嗟罗拜而去次为南雄州始兴县令县
之豪民怙虔贼为民害谟亲入土寨擒其魁戮之一境
肃然日夜伺令得失欲报仇终无所得次为光州定城
县令专于摩抚乌合之民相率乐业一日疾作县官即
卧内见之不设帷帐絮衣纸被不堪其忧民为作佛事
觊其生又相率远诣庐州帅司乞留再任不可去之日
民泣送越境不忍舍去若使再当剧邑必能不改其操
卷七 第 2a 页 WYG1141-0587a.png

臣仰惟陛下天锡圣性躬孝慈宁曩因庆寿推锡类之
恩天下耄耋咸被爵邑婆娑圣时以乐馀景甚大惠也
而有司奉行不体上意拘以岁月之限间有阻抑使万
古旷泽而有不遍之累臣甚惜之夫子欲亲荣其谁敢
后州县剡发自为稽期彼同井里隔门墙年适相若而
独不被其泽岂无向隅之叹乎臣愚欲望圣慈特降睿
旨应绍兴二十九年正月一日庆寿恩合封祖父母父
卷七 第 2b 页 WYG1141-0587b.png

堂大礼赦内该载放行所贵破有司拘碍之文全陛下
罔极之报鸿恩溥博亿载愈光不胜天下幸甚
请安反侧劄子
臣闻强邻失信违天叛盟陛下至仁吊民伐罪干戈所
指不战而奔迩者变起萧墙渠魁授首普天率土同知
国运之方兴掠地屠城正非今日之所急贵在先安于
反侧乃能尽抚于流亡盖靳赛张中孚之徒徐文宜生
卷七 第 3a 页 WYG1141-0587c.png

主勿谓肉已登于几上其如敌尚在于舟中敢冀圣恩
亟颁曲赦高其爵赏示以腹心使彼晓然而无佗则必
悫尔而弗叛神州之版地于是可复寰海之生灵于是
可安傥不速赦群凶必定复树一敌时当其可间无容
发之机今舍弗为决有噬脐之悔臣识非通敏言又阔
疏仰冀圣聪赦臣死罪
除中书舍人举自代状附
卷七 第 3b 页 WYG1141-0587d.png

疏通文词高古比同登于学省实久识其贤模臣所不
如举以自代
荐潜邸旧臣劄子
臣等恭惟陛下龙飞御极曾未淹旬首擢臣等寘之从
列深惟际会窃自省循陛下天纵圣学虽出生知然而
就傅以来二十馀年太上皇帝遴选儒臣俾为辅导及
其成效盖有自来譬如多稼有年既耕而种既种而穫
卷七 第 4a 页 WYG1141-0588a.png

禆益而猥蒙厚恩先诸旧学心实不安此而不言使陛
下未发晋文求介推世祖召严光之令臣实有冒功蔽
贤之罪欲望圣慈特降明诏凡曾侍潜邸臣寮依累朝
故事第加恩典
论未可用兵山东劄子
臣恭睹陛下特发英断进讨山东以为恢复故疆牵制
川陜之谋臣获侍清光亲奉睿旨不胜欣忭然亦有惓
卷七 第 4b 页 WYG1141-0588b.png

不复顾山东加之苛虐相承民不堪命王师若至可不
劳而取审如此说则吊伐之兵本不在众偏师出境百
城自下不世之功何患不成万一未至尽如所闻敌人
尚敢旅拒遗民未能自拔则我师虽众功亦难必而宿
师于外守备先虚我犹知出兵山东以牵制川陜彼独
不知警动两淮荆襄以解山东之急耶为今之计莫若
戒敕宣抚司以大兵及舟师固守江淮控制要害为不
卷七 第 5a 页 WYG1141-0588c.png

以奇制胜若徐郓宋亳等以次抚定之两淮无致敌之
虑然后渐次那大兵前进如此则进有辟国拓土之功
退无劳师失备之患实天下至计也盖山东去敌人万
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
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此臣所以夙夜忧惧寝
不能瞑而为陛下力陈其愚也且富商巨室未尝不欲
利也然贾于远者率不肯以多赀付之其意以为山行
卷七 第 5b 页 WYG1141-0588d.png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愿陛下留神察焉臣比者误蒙圣
慈使摄事枢筦攻守大计实任其责伏惟陛下照其愚
忠速降处分
贴黄前件事宜臣虽已面陈缘利害至重欲乞陛下
反复省览故敢辄具此奏方今大臣如张浚当世宿
儒深晓此事陛下试委之询访如得万全始可议动
不可尝试为之而侥倖其或成也若乃顺诸将之锐
卷七 第 6a 页 WYG1141-0589a.png

于山寨使彼无辜之赤子皆为横死之游魂取快一
时含冤万世此去冬已然之失今不可复蹈之盖古
之取天下者不为一时苟得之计所谓传檄而定者
信得其定矣又况浚之威名敌人所畏若小不如意
敌得易而侮之岂不劳陛下宵旰之虑乎臣恐此时
献计于浚者不肯任其责矣此臣区区深欲宝惜此
举之意也惟陛下反复筹之
卷七 第 6b 页 WYG1141-0589b.png

臣恭领御笔天语褒嘉谓臣狂瞽之言偶合圣意臣自
惟愚瞢每有所陈必契渊衷虽大度有容欲求刍说然
揆之古人亦可谓千载一时之遇也臣伏读训词感激
至于霣涕方今立国之道贵在得人曰财曰兵以次举
行使足食足兵何患敌人之富强哉自陛下即位以来
凡臣之建议莫不以自治为先深恐好名之士但持正
论以挠初谋锐意之士不恤大计以成轻脱是以拳拳
卷七 第 7a 页 WYG1141-0589c.png

臣之愚直遂得行焉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惟陛下
既已信臣不疑使臣获尽其区区不胜幸甚
乞罢萧鹧巴入内打毬劄子
臣闻传曰奔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
图存此古今之通论也近者契丹归正萧鹧巴等万里
远来诚为劳苦其实则奔亡之馀又况彼或遣之以为
吾间纵之以蠹吾国皆未可知也陛下待之之礼当予
卷七 第 7b 页 WYG1141-0589d.png

对锡之燕其馀匪颁优待无所不至当遣回军前分部
将下勿使主兵曾此未闻忽有旨令入内打毬臣窃惑
之夫此辈生长遐方击鞠之戏固所精也陛下欲以为
戏而观之耶抑欲优待而宠绥之耶若以为戏臣以谓
降人不当使其窥见宫墙之内若欲宠绥臣以谓边将
必多方招置以为功他日高官重禄悉为此辈所得实
无益于恢复徒有耗费尔昔徽宗朝郭药师以地来降
卷七 第 8a 页 WYG1141-0590a.png

果于牟陀冈作营寨汴都失守实自牟陀冈登城此辈
野心固不当以为戏也昔孔子射于矍相之圃扬觯而
号于众曰奔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此
辈奔亡固不足以当宠绥也陛下举措天下所拭目倾
耳诚不可以不重传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此
之谓也臣前者既言赐对不可于便殿当立仗以示威
锡宴不当用使者之礼乞免从官押伴既蒙陛下俯察
卷七 第 8b 页 WYG1141-0590b.png

百王之上不可于此而失之
论归正人劄子
臣闻古之得天下者皆由小以致大若汤以七十里文
王以百里是也汤之一征天下始信故东征西怨南征
北怨怨者徯其来而不至也是故师至其国若时雨降
非谓四方之民先归汤之国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者有其心也是故至武王时始殷商之旅其会如林非
卷七 第 9a 页 WYG1141-0590c.png

七十里之亳百里之丰何以容东西南北之人而所谓
亳与丰之地方且疲于赡养日益穷蹙又何暇修文德
以格远人之心耶今陛下外有劲敌日为奸谋以挠我
日纵流民以困我沿边守臣由之不知方且日以招徕
为事自去冬用兵以来归正之官已满五百皆高官大
爵动欲添差见阙归正之民不知其数皆竭民膏血唯
恐廪之不至数年之后国家之蓄积竭于此役东南之
卷七 第 9b 页 WYG1141-0590d.png

其不起为盗贼而求衣食之资乎不于此时有以救之
骎骎不已布满东南蚕食既多国用益乏已来者不获
优恤必有悔心方来者待之愈薄必有怨心夫剥肤椎
髓以奉之意者望其知恩而欲其为我用也若使怨悔
之心生终亦何所济此为国远虑者莫不寒心也今说
者必曰不如是不足以系中原人心夫内修政事教化
既明风俗既厚百姓家给而人足使彼之士民愿立于
卷七 第 10a 页 WYG1141-0591a.png

王臣则其心大悦如汤之后来其苏武王之一怒而安
也若吾之政化未施财力先屈国尚未可保安能系中
原之心乎凡为此论者皆慕古人之虚名失当今之实
利者也臣愿陛下密敕沿边守臣其有襁负而至者谕
之以久远之计曰国家议战与和皆为汝辈久此陷没
欲图拯济若为战计则他日得我故地汝皆吾民又何
舍坟墓弃亲戚而来若为和计朝廷亦岂遂忘汝等宜
卷七 第 10b 页 WYG1141-0591b.png

心切将无所归怨而敌闻之亦必知我国有人矣于是
葺藩篱保形势宽民力以固邦本募勇士以益军籍政
修而教兴国富而兵强机会之来岂有穷已一举而得
中原大开明堂受朝贺此成汤文王已试之明效也夫
未至此时而先为计以自蹙此敌之愿后虽噬脐其无
及矣利害得失之机较然可见陛下不可不深察也傥
未以臣言为然欲望圣慈断自宸衷上取太上之训下
卷七 第 11a 页 WYG1141-0591c.png

所遵守
第二劄子
臣闻弃实而务名舍近而谋远见利而忘害此三者天
下之大弊古今之至戒也臣比者极论招纳归正人之
非虽荷圣慈已赐开纳尚虑议者或有异同臣请得申
言其详夫自淮泗之北燕赵以南幅员万里皆我故疆
若使朝廷根本已立人材已众功无僭赏罪无佚罚兵
卷七 第 11b 页 WYG1141-0591d.png

一举而取之宅中图大以复旧物则天下之议孰敢以
为非今既未能乃区区然招集逋逃之众以为系中原
之心此臣所谓弃实而务名一弊也自去岁北兵入境
之后两淮荡然驱敌杀戮不可胜计井湮木刋积骸如
山恸哭之声至今未已调度日繁江左重因屯戍虽遣
藩篱未固此皆当如饥渴如焚溺日夜图之者今未见
大有措画而庙堂之上率常以大半日力整会归正人
卷七 第 12a 页 WYG1141-0592a.png

军帅司州郡又可知矣此臣所谓舍近而谋远二弊也
北人初来扶老携幼莫不皆言去患难归父母呜噫流
涕以手加额不知者观之真若可喜然此辈小人何常
之有廪给禄赏少不厌其无涯之心则怨詈并作未必
不刺取国事归报敌境况又其间往往有本心为间探
而来者此臣所谓见利而忘害三弊也以此三说反覆
究绎招纳利害可以立决加之敌情难测谲诈万端今
卷七 第 12b 页 WYG1141-0592b.png

者即与度牒若敌国设计多作伪告伪牒源源而来上
则竭国力以禄养归正官下则阴坏度牒之法我尚为
有谋也哉且中国士大夫虽身登科第家世公侯一有
过失坐废终身而归正官则一切不问是仕于北廷者
何其幸而仕于天朝者何其不幸也耶中国士民欲为
僧道者由买度牒以至书填受戒非四五百千不可而
归正僧道则一切不问是生于敌境者何其幸而生于
卷七 第 13a 页 WYG1141-0592c.png

以集大勋先近后远以安边鄙见利思害以杜乱萌异
同之论一以理决之昔吐蕃欲取唐维州阴遣妇人嫁
守阍者生子长大守阍而吐蕃入寇遂开关纳之宣和
中郭药师入朝请击鞠牟陀冈乃默视可作营垒之地
其后敌骑大入果集于此则招纳之事岂可忽哉伏惟
留神采择
论未可北伐劄子
卷七 第 13b 页 WYG1141-0592d.png

境土未还园陵未肃此诚枕戈待旦思报大耻之时也
然陛下初嗣位不先自治安可图远矧内乏名臣外无
名将士卒既少而练习不精遽动干戈以攻大敌能保
其必胜乎苟战而捷则一举而空朔庭岂不快吾所欲
若其不捷则重辱社稷以资外侮陛下能安于九重乎
上皇能安于天下之养乎此臣所以食不甘味而寝不
安席也张浚老臣岂其念不到此而稔于幕下轻易之
卷七 第 14a 页 WYG1141-0593a.png

尝试为之而徼倖其或成臣窃以为未便上皇亲睹祸
乱岂无报敌之志当时以张韩刘岳各领兵数十万皆
西北勇士燕冀良马然与之角胜负于十五六载之间
犹不能复尺寸地今乃欲以李显忠之轻率邵宏渊之
寡谋而取全胜岂不难哉惟陛下少稽锐志以为后图
内修政事外固疆圉上收人才下裕民力乃选良将练
精卒备器械积资粮十年之后事力既备苟有可乘之
卷七 第 14b 页 WYG1141-0593b.png

乞免台谏侍从当日条具劄子
臣昨夜伏睹御札赐侍从台谏不允三日条具之请臣
窃思之陛下为此将以得天下之弊而更新之庶可立
万世之基业何为欲速如此夫钟之扣也待其从容然
后尽其声人之言也畀以閒裕然后尽其蕴今若促之
使不得尽他日或有弊不革则必有辞曰仓猝不暇及
也将何以责之臣未敢奉行圣旨者诚以陛下今日之
卷七 第 15a 页 WYG1141-0593c.png

之使不得尽其蕴则人皆付之文具矣所有御札谨俟
少选进入乞赐俞允俾遂三日之请
第二劄子
臣恭领圣训至于谆谆曲折臣以贱微冒犯天威罪宜
万死臣当退就斧钺不可复言然臣区区犹不能自已
者诚以陛下圣性纯明德量宽大今日忽为此举乃与
平昔不类是以疑之张焘之言觊陛下取弊事而革去
卷七 第 15b 页 WYG1141-0593d.png

台谏游学校取科第欲其答策持论固所优为然非陛
下前日求言之本意也夫言之必可行贵乎考察事情
周知物态民之利病国之安危筹度于心笔之于纸圣
君用之则天下咸被膏泽无一物之失所若陛下欲令
援笔而书不切于事如举子之在场屋侍从台谏何至
不能而饰词以求展限哉今天下三岁科举举子未尝
有曳白者而谓立朝之士不能此左右之人欲用此以
卷七 第 16a 页 WYG1141-0594a.png

岂不甚相戾耶昔仁宗开天章阁使大臣条对奸臣欲
困同列故请一日而毕其间所说有得其大体者众不
能夺竟许退而条具兹故事也陛下若不听臣言驯此
而行则将流于薄而忠厚之气象不见矣此臣所以虽
有白刃在前不敢避而欲救陛下之失也唯陛下亮臣
无佗所有宰执申请三日之限谨用缴进伏乞睿慈特
赐批依
卷七 第 16b 页 WYG1141-0594b.png

鄮峰真隐漫录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