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五
       黄庭坚鲁直
   题跋
    跋 仁宗皇帝赐王太尉手书
    题太公丹书后
    题白兆山诗后
    跋七佛偈
    跋虔州学记遗吴季成
    题乐府木兰诗后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题白崖诗后
    跋自书所为香诗后
    书和秋怀五诗后
    题自书卷后
    题东坡书道术后
    跋东坡所作马劵
    跋相鹤经
    跋陷蕃王太尉家书
    跋王荆公书陶隐居墓中文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书药说遗族弟友谅
    跋王荆公惠李伯牖钱帖
    题牧护歌后
    跋双林心王铭
    书问政先生诰后
    跋张龙阁家问
    跋秦氏所置法帖
    辨庵字
    跋亡弟嗣功列子册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书赠宗室景通
    书吴无至笔
    书侍其瑛笔
    书赠俞清老
    书蟂矶
    书韦许扇
    书小宗香
    题练光亭
    书赠韩琼秀才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书幽芳亭
    书壶中九华山石
     跋 仁宗皇帝赐王太尉手书
大同王侍中力战陷没为虏所生得遂富贵于
虏庭而能不忘藩邸旧恩掌兵宠数以忠信回
豺狼之心受金帛之惠休兵息民功赏不浅不
惟虏人称道沙间王乃能尽忠于两主当时士
大夫亦有微管之叹者臣恭惟 章圣皇帝以
天下为度责臣子之节不一而足录其修睦之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义恩给其孙云而 仁宗皇帝以诸子幼小不
问存没不绝其禄赐所以能使君子尽心小人
竭力者也惟 二圣好生之心不杀之武至于
今天下归心宗庙之灵当福万代不但卜年八
百又过其历而巳元符三年十一月丁亥故史
官臣黄庭坚谨记
     题太公丹书后
      丹书词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
者万世
      席四端铭
安乐必敬无行可悔一反一侧亦不可不志殷
监不远视尔所代
      几铭
皇皇惟敬口口生敬口生㖃口戕口
      鉴铭
见尔前虑尔后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盘铭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
于人不可救也
      楹铭
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毋曰
胡伤其祸将长
      杖铭
于乎危于忿疐于乎失道于嗜欲于乎相忘于
富贵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带铭
火灭修容慎戒必共共则寿
      屦铭
慎之劳劳则富
      觞豆铭
食自杖食自杖戒之骄骄则逃
      户铭
夫名难得而易失无勤弗志而曰我知之乎无
勤弗及而曰我枝之乎扰阻以泥之若风将至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先摇摇虽有圣人不能为谋
      牖铭
随天之时以地之财敬祀皇天敬以先时
      剑铭
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
      弓铭
屈申之义废之行之无忘息过
      矛铭
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余一人所闻以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戒后世子孙
 右太公所诵丹书之言故武王惕若恐惧书
 以为戒于所起居服用皆勒铭如是余从事
 于俗甚漫意行不忌晚而待罪太史观礼书
 得此铭以鉴小人之影去道远矣乃书于坐
 之左右以为息黥补劓之方晁子曰秦人之
 炙亦吾嗜也书以遗我故书元祐五年正月
 癸酉
    题白兆山诗后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
悠然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
潭猿相连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
壑一嶂横西天树杂人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
换野色飞萝摇春烟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还
 余闻士大夫尝劝白兆山僧重素即岩下作
 桃花庵素云桃花庵不难作但恨无李白尔
 今彦顾乃欲砻崖石刻李白诗井欲结草其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傍以待冠盖之游者众不可盖安知遂无李
 白邪为我多谢素师今无白兆尚不废椎鼓
 升堂岂可臆计世无李白素若有语可并刻
 之彦顾安陆李慥也元祐三年十二月己卯
 黄庭坚书
     跋七佛偈
予往时观七佛偈于黄龙山中闻钟声见古人
常愿手书千纸以劝道缘而世事匆匆此功未
办苏台刘光国欣然请施石刻之传夲何啻千纸也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七佛所说偈盖禅源也浅陋者争骛于末流而
不知归故余数为丛林中书此偈荆州田钧子
平闻是说请余书而劖诸石将以考诸禅滥觞
吴孙氏时有僧道𥙿诵出此七佛偈而集大藏
者录为疑彼盖不知当时不具翻译人此乃最
上乘入理之极谈非能言之流也
     跋虔州学记遗吴季成
眉山吴季成有子资质甚茂季成欲其速成于
士大夫之列也夙夜督其不至小小过差则以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鞭挞随之余谓季成教子之意则是所以成就
其子则非也吾闻古人胥保惠胥教诲然后可
以成就人材未闻以鞭挞也况父子之间哉故
手抄王荆公虔州学记遗之使吴君父子相与
讲明学问之夲而求名师畏友以成就之使季
成能慈其子能孝则家道肥不疾而速矣
     题乐府木兰诗后
唐朔方节度使韦元甫得于民间刘原父往时
于袐书省中录得元丰乙丑五月戊申会食于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赵正夫平原监郡西斋观古书帖甚富爱此纸
得澄心堂法与者三人石辅之柳仲远庭坚
     题白崖诗后
余曩作叶县尉叶城南三百步省禅师道场也
盖白崖老人去家得道于此尝得白崖歌颂百
馀篇及叶城民家多见书扎钦爱其道风高秀
也元祐元年三月壬申同刘晦叔宋仙民伯氏
元明观于净因臻道人所黄庭坚题
     跋自书所为香诗后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贾天锡宣事作意和香清丽闲远自然有富贵
气觉诸人家和香殊寒乞天锡屡惠此香惟要
作诗因以兵卫森昼戟燕寝凝清香作十小诗
赠之犹恨诗语未工未称此香尔然余甚宝此
香未尝妄以与人城西张仲谋为我作寒计惠
送骐骥院马通薪二百因以香二十饼报之或
笑曰不与公诗为地耶应之曰诗或能为人作
祟岂若马通薪使冰雪之辰铃下马走皆有挟
纩之温邪学诗三十年今乃大觉然见事亦太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晚也
     书和秋怀五诗后
或笑余诗论公素不实曰公素能击强则请闻
命至于使民作邹鲁则吾不知也余告之曰公
素之击强亦以其害善良夺长吏之柄邪将不
问早白姑以其强击之耶曰亦击有罪耳然则
子以今之偷一切以规自免万事决于老吏之
口者为能使民作邹鲁邪夫割者岁更刀折者
月更刀至于不见全牛者十九年而刀刃若新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发于硎公素困顿于众言之风波既白首矣必
知藏器自爱彼节者有间安用斫大觚以求折
缺哉
     题自书卷后
崇宁三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
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子
城南予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傍风无有盖障
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其忧余以为家本农耕
使不从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又何不堪其忧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邪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杋相直
为资深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
     题东坡书道术后
东坡平生好道术闻辄行之但不能久又弃去
谈道之篇传世欲数百千字皆能书其人所欲
言文章皆雄奇卓越非人间语尝有海上道人
评东坡真蓬莱瀛洲方丈谪仙人也流俗方以
造次颠沛秋毫得失欲轩轾困顿之亦疏矣哉
     跋东坡所作马劵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翰林苏子瞻所得天厩马其所从来甚宠加以
妙墨作劵此马价应十倍方叔豆羹常不继将
不能有此马御以如富贵之家辄曰非良马也
故不售夫天厩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之
尔岂可求赐马尽良也或又责方叔受翰林公
之惠当乘之往来田间安用汲汲索钱此又不
识蛘痛者从傍论砭疽尔甚穷亦难忍哉使有
义士能捐二十万并劵与马取之不惟解方叔
之倒悬亦足以豪矣众不可盖遇人中磊磊者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试以予书示之
     跋相鹤经
王充道得相鹤经飘飘然有乘风御气于天地
间之意顾所畜鹤皆卯出凡鸟不可鞭策梦想
芝田赤城未得问涂耳余闻充道之兄道渊治
生得陶朱公猗顿之方颇游心于相牛经殊不
虚用其智略以三十年观之未知道渊充道孰
得孰失然今日充道卧白云享天爵已蒙道渊
之力多矣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跋陷蕃王太尉家书
物固不一能士固不一节郦寄卖友而存君亲
君子以为可况王公不杀身又易其姓而使北
虏息其豺狼无厌之心以从中国之信义贤于
李陵远矣
     跋王荆公书陶隐居墓中文
熙宁中金陵丹阳之间有盗发冢得隐起砖于
冢中识者买得之读其书盖山中宰相陶隐居
墓也其文尤高妙王荆公常诵之因书于金陵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天庆观斋房壁间黄冠遂以入石予常欲摹刻
于僰道有李祥者闻之欣然砻石来请斯文既
高妙而王荆公书法奇古似晋宋间人笔墨此
固多闻广见者之所欲得也李君字圣祺僰道
人喜炎黄岐雷之书嗜好酸咸与世殊绝常从
军得守国子四门助教归而杜门家有山水奇
观教诸子读书而宴居自从其所好不喜俗人
一再见辄骂绝之此孟子所谓有所不为者也
     书药说遗族弟友谅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老夫往在江南贫甚有于日中而空甑无米炊
时尝念贫士不能相活富子不足与语唯作药
肆不饥寒之术也然市中人治药以丁代丙以
乙当甲甚贵则阙不用其治病十不能愈三四
积其欺诬子孙冻馁者多矣今余欲作药肆但
取人间急难之疾二十许方择三四信行药童
一用圣贤方论时节州土无不用其物宜炮炙
生热无不尽其材性但取四分之息百钱可以
起一人之疾如此则日计之不足岁计之有馀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谋之熟矣会予登进士第遂不得为之予老在
戎州有江南袁彬质夫过我道乡里事以为笑
因自言欲作药肆以济人为功以娱老为业欣
然会予宿心故为道所以尽心于和药而刻意
于救人之说诚用余说不多取赢则济人博不
欺其剂则治疾良它日阴功隐德当筑高门以
过子孙之车马余在荆州访族伯父晦甫侍御
之家见族弟友谅友正亦贫卖药皆合余说故
书遗之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跋王荆公惠李伯牖钱帖
此帖是唐辅文初捐馆时也荆公不甚知人疾
痛苛痒于伯牖有此赙恤非常之赐也及伯牖
以疾弃官归金陵又借官屋居之间问其饥寒
以释氏论之似是宿债也
     题牧护歌后
向尝问南方衲子云牧护歌是何等语皆不能
说后见刘梦得作夔州刺史时乐府有牧护歌
似是赛神曲亦不可解及在黔中闻赛神者夜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歌乃云听说侬家牧护末云奠酒烧钱归去虽
长短不同要皆自叙致五七十语乃知苏傒嘉
州人故作此歌学巴人曲犹石头学魏伯阳作
参同契也
     跋双林心王铭
费畔召(终章/云云至)佛盻召(终章/云云至)学士大夫每于此处
唯以归洁其身君子不器解其章句其心未尝
不怏怏也良由未尝学明已事不识心耳若解
双林此篇则以读论语如啖炙自知味矣不识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心而云解论语章句吾不信也后世虽有作者
不易吾言矣
     书问政先生诰后
故淮浙宣歙管内道门威仪逍遥大师问政先
生新安聂师道宗微少则事道士于方外发迹
游名山数见异人杨行密开府于扬州宗微实
辅佐之盖为国师三十年杨氏之末解化而去
弟子葬之举棺唯衣履存焉此赠告杨溥私号
顺义七年也方外之兄德诲为新安太守乃于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郡之东山筑屋以居方外号为问政山房问政
之名或得于此诰中大丞相守太师中书今东
海王臣温徐温也特进守侍郎寻阳公臣知诰
李昪也问政先生故翰林学士冠卿之五世祖也
     跋张龙阁家问
治平中广帅龙图直阁张公公载威名盛于南
海父老追数比之古人常恨不知其所以为广
州者今见张公之孙出其家书然后知公特以
不贪而蛮獠信服风行草偃耳昔张奂为安定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属部誓诸羌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
不以入怀于是威名出八都尉上羌豪不复起
盖羌夷性贪吏清则以为不可犯而使贪者临
之故蕃夷数叛耳今但多得如张公十数辈守
边则冒功赏者心死矣何畏蛮獠之侵轶哉仁
寿郡夫人盖公载之女弟马军王凯胜之之妻也
     跋秦氏所置法帖
巴蜀自古多奇士学问文章德慧权略落落可
称道者两汉以来盖多而独不闻解书至于诸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葛孔明拔用全蜀之士略无遗材亦不闻以善
书名世者此时方右武人不得雍容笔研亦无
足怪唐承晋宋之俗君臣相与论书以为能事
比前世为甚盛亦不闻蜀人有善书者何哉东
坡居士出于眉山震辉中州蔚为翰墨之冠于
是两川稍稍能书然其风流不被于巴东黔安
又斗绝入蛮夷中颇有以武功显者天下一统
盖百馀年而文士终不竞黔人秦子明魁梧喜
攻伐其自许不肯出赵国珍下不可谓黔中无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奇士也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
于长沙也买石摹刻长沙僧宝月古法帖十卷
谋舟载入黔中壁之黔江之绍圣院将以惊动
里中子弟耳目它日有以书显者盖自我发之
予观子明欲变里中之俗其意甚美书字盖其
小小者耳它日当买国子监书使子弟之学务
实求是置大经论使桑门道人皆知经禅则风
俗以道术为根源其波澜枝叶乃有所依而建
立古之能书者多矣磨灭不可胜纪其传者必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有大过于人者耳子明名世章今为左藏库副
使东南第八将绍圣院者子明以军功得请于
朝为阵亡战士追福所作佛祠也刻石者潭人
汤正臣父子皆善摹刻得于手而应于心近古
人用笔意云
     辨庵字
今俗书庵字既于篆文无有又庵非屋不当从
广三国志焦光传云居蜗牛庐中意是今庵也
后汉皇甫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中兵会军大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疫死者十三四亲入庵庐巡视三军感悦即用
此庵字为有据依
     跋亡弟嗣功列子册
列子书时有合于释氏至于深禅妙句使人读
之三叹盖普通中事不自葱岭传来信矣亡弟
嗣功读此书至于溃败犹缉而读之其苦学好
古后生中殆未之见也绍圣中余自缮治而藏
之少年辈窃取玩之又毁裂几不可挟唐坥之
复为缉之智与上人喜异闻故以遗之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书赠宗室景道
余与宗室越宫有葭莩故曩时与宣州院公寿
景珍尝共文酒之乐此时景道巳能著帽在傍
今日相见景道颀然立于朝班予则将老矣每
怀公寿景珍则见宣州子弟而慨然景道乞余
小字学书余书不足学也此纸卷是余温故之
馀忠信孝友之说景道喜观字画乎则亦寻绎
此文于行巳保家奉公报国有会心处将力行
之尚不负余怀公寿景珍之心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书吴无至笔
有吴无至者豪士晏叔原之酒客二十年时余
屡尝与之饮饮间喜言士大夫能否似酒侠也
今乃持笔刀行卖笔于市问其居乃在晏丞相
园东作无心散卓小大皆可人意然学书人喜
用宣城诸葛笔著臂就案倚笔成字故吴君笔
亦少喜之者使学书人试提笔去纸数寸书当
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然则诸葛笔
败矣许云封说笛竹阴阳不备遇知音必破若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解此处当知吴葛之能否元祐四年四月六日
门下后省食罢胸中愊愊须煮茶试晁以道所
作兖煤吴君散卓遂记此纸
     书侍其瑛笔
南阳张乂祖喜用郎奇枣心散卓能作瘦劲字
它人所系笔多不可意今侍其瑛秀才以紫毫
作枣心笔含墨圆健恐乂祖不得独贵郎奇而
舍侍其也笔无心而可书小楷此亦难工要是
心得妙处耳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宣城诸葛高三副笔锋虽尽而心故圆此为有
轮扁斲轮之妙弋阳李展鸡距书蝇头万字而
不顿如庖丁发硎之刃其馀虽得名于数州有
工辄有拙也今都下笔师如猬毛作无心枣核
笔可作细书宛转左右无倒毫破其锋可告以
诸葛高李展者侍其瑛也瑛有思致尚能进于
今日也
     书赠俞清老
清老金华俞子中也三十年前与余共学于淮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南元丰甲子相见于广陵自云荆公欲使之脱
逢掖著僧伽黎奉香火于半山宅寺所谓报宁
禅院者也予之僧名曰紫琳字清老清老无妻
子之累去作半山道人不废入俗谈谐优游以
卒岁似不为难事然生龟脱筒亦难堪忍后数
年见之儒冠自若也因戏和清老诗云索索叶自
雨月寒遥夜阑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有人
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平明视清镜政尔良独难
子瞻屡哦此诗以为妙也元祐四年十一月十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一日归自门下省书于酺池寺南退听堂下
人生岁衣十匹日饭两杯而终岁薾然疲役此
何理邪男女昏嫁缘渠侬墯地自有衣食分齐
所谓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其不应冻饿沟壑
者天不能杀也今蹙眉终日者正为百草忧春
雨耳青山白云江湖之水湛然可复有不足之
叹邪
米黻元章在扬州游戏翰墨声名籍甚其冠带
衣𥜗多不用世法起居语默略以意行人往往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谓之狂生然观其诗句合处殊不狂斯人盖既
不偶于俗遂故为此无町畦之行以惊俗尔清
老到扬计元章必相好然要当以不鞭其后者
相琢磨不当见元章之吹竽又建鼓而从之也
余童子时就学于淮南与金华俞清老同研席
尝作七言长韵赠清老小儿无绳墨放荡之言
然清老至今班班能诵之迩来相见各白发矣
余又以病屏酒不举肉多年清老相过特蔬饭
茗饮道旧终日尔清老性耿介不能容俗人间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辄使酒嫚骂以是俗子多谤讥清老自若也以
故善人君子终爱之清老淹留京师不偶将复
岸巾风月于江湖之上于其将行也乞言余曰
陶渊明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夫真处盖
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清老老于言语之
风波智必及此行矣自爱
     书蟂矶
蟂似蛇四足能害人贾生所谓偭蟂獭以隐处
者也今蟂矶有老蟂寺僧能得其嗜欲客宿者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辄为蟂所啖
     书韦许扇
自重者能下人以求道处静者不攘臂而胜躁
深道者常晚成远施者常厚报以能问于不能
人之道损有馀以补不足天之道
     书小宗香
南阳宗少文嘉遁江湖之间援琴作金石弄远
山皆与之同声其文献足以配古人孙茂深亦
有祖风当时贵人欲与之游不得乃使陆探微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画像挂壁观之间茂深喜闭閤焚香作此香馈之
时谓少文大宗茂深小宗故传小宗香云
     题练光亭
练光亭极是登临胜处然高寒不可久处若于
亭北穿土石作一幽房置茶炉设明窗瓦墩笔
研殊胜不尔胜师方丈北挟有屋两楹其一开
轩其一欲作虚窗奥室余为名轩曰物外主人
喜作诗也名室曰凝香密而清明于事称也
     书赠韩琼秀才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
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治经之法不独
玩其文章谈说义理而已一言一句皆以养心
治性事亲处兄弟之间接物在朋友之际得失
忧乐一考之于书然后尝古人之糟粕而知味
矣读史之法考当世之盛衰与君臣之离合在
朝之士观其见危之大节在野之士观其奉身
之大义以其日力之馀玩其华藻以此心术作
为文章无不如意何况翰墨与世俗之事哉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书幽芳亭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
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
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
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
淩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
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
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
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
族姓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槩山林中十蕙而
一兰也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
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
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华一干一华而香有馀
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
其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
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书壶中九华山石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湖口民李正臣得奇石九峰相倚苏子瞻戏名
曰壶中九华又有老巫邹生以三奇石随高下
体著成屏风三叠余戏名曰肘后屏风叠它日湖
中石百怪并出当以此两石为祖云二石色绀
青嵌孔贯穿击之铿铿静而视之嵚崟云雨之
上诸峰隐见忽然疑于九十犹五老峰之疑于
五六也揭而示俗以求赏音吾见其支酱瓿于
墙角也世有出尘之因然后此石为萧洒缘尔
迩者家江太守费数十万钱自岭南负载三石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