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第 1a 页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四
黄庭坚鲁直
碑铭碣十五首
吏部侍郎魏公神道碑
全州盘石庙碑
南园遁翁廖君墓志铭
泸南诗老史君墓志铭
黄龙心禅师塔铭
福昌信禅师塔铭
黄庭坚鲁直
碑铭碣十五首
吏部侍郎魏公神道碑
全州盘石庙碑
南园遁翁廖君墓志铭
泸南诗老史君墓志铭
黄龙心禅师塔铭
福昌信禅师塔铭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圜明大师塔铭
法安大师塔铭
智悟大师塔铭
非熊墓铭
叔父和叔墓碣
蒲仲舆墓碣
宋粹父墓碣
徐长孺墓碣
章明扬墓碣
法安大师塔铭
智悟大师塔铭
非熊墓铭
叔父和叔墓碣
蒲仲舆墓碣
宋粹父墓碣
徐长孺墓碣
章明扬墓碣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吏部侍郎魏公神道碑(代李尚书作)
魏公讳瓘字用之三司使尚书礼部侍郎赠大
尉讳羽之次子赠兵部尚书讳遂之孙赠礼部
尚书讳昌之曾孙章圣皇帝以太尉任计臣十
有八年有劳擢试公以吏事公幼少以风力闻
更中外任使其治威严请老去位家居教子弟
以所闻寿七十有一以礼始终子演等十有一
人奉公之丧葬于寿春以公初室下蔡县君继
室新安县君两刀氏祔焉翰林侍读学士张瑰
魏公讳瓘字用之三司使尚书礼部侍郎赠大
尉讳羽之次子赠兵部尚书讳遂之孙赠礼部
尚书讳昌之曾孙章圣皇帝以太尉任计臣十
有八年有劳擢试公以吏事公幼少以风力闻
更中外任使其治威严请老去位家居教子弟
以所闻寿七十有一以礼始终子演等十有一
人奉公之丧葬于寿春以公初室下蔡县君继
室新安县君两刀氏祔焉翰林侍读学士张瑰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唐公既铭其墓吴兴陈舜俞令举又状公躬行
吏考告于太史氏其后若干年公子纶以材擢
守吉州思似其先人请作歌诗刻于墓隧谨按
公之世出授氏于毕万由汉衮州刺史衡以来
三十九传至公名士望人不绝史公能不替引
之宜有金石勤无憾某两娶司农卿讳琰之女
司农于公母第也惟公立朝蒙天子识拔更守
十二州五将使节事实皆可纪士大夫多传之
故以姻亚道公之美而无嫌其诗曰
吏考告于太史氏其后若干年公子纶以材擢
守吉州思似其先人请作歌诗刻于墓隧谨按
公之世出授氏于毕万由汉衮州刺史衡以来
三十九传至公名士望人不绝史公能不替引
之宜有金石勤无憾某两娶司农卿讳琰之女
司农于公母第也惟公立朝蒙天子识拔更守
十二州五将使节事实皆可纪士大夫多传之
故以姻亚道公之美而无嫌其诗曰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维钜鹿侯繇万有魏昭献桓简功利长世文武开国
师用贤智有兴郑公正观同功谟作司徒绳其祖风
胡服变夏衣冠南奔太尉初筮起歙婺源陪臣
仕主有庸有勋公守校书未冠试吏开封仓曹
初无避畏象魏烧灯猝嗟视成内侍少公僚事
擅征公以书闻论罪请惩诏取付吏府中大惊
公守循州不夷拊之除用人士俾调养之土不
菽麦令无赋之恤刑邕桂遂领转输男女质没
蜑户口租计免请籴夷夏以苏淮蔡江湖大河
师用贤智有兴郑公正观同功谟作司徒绳其祖风
胡服变夏衣冠南奔太尉初筮起歙婺源陪臣
仕主有庸有勋公守校书未冠试吏开封仓曹
初无避畏象魏烧灯猝嗟视成内侍少公僚事
擅征公以书闻论罪请惩诏取付吏府中大惊
公守循州不夷拊之除用人士俾调养之土不
菽麦令无赋之恤刑邕桂遂领转输男女质没
蜑户口租计免请籴夷夏以苏淮蔡江湖大河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南北无有远迩爱民恤国少常金鱼持节番禺
吏宴姑息民媮蒲鱼堑海新城窦墉作潴工十
一万公私告臞人言无戎公迄奏功迁谏大夫
犹以诮公蛮掠五管尽锐广府汲者负户五旬
不去广人坚壁用奇走贼谤者敛衽天子叹息
侍郎工曹学士集贤还公广州予兵五千公调
兵食佐王貔虎望公旌旗儿得父母逃逋四归
禀给茕嫠部吏封冢道无僵尸公作京尹政达
巨室子弟卧家吏史不觌察狱色词取诸怀中
吏宴姑息民媮蒲鱼堑海新城窦墉作潴工十
一万公私告臞人言无戎公迄奏功迁谏大夫
犹以诮公蛮掠五管尽锐广府汲者负户五旬
不去广人坚壁用奇走贼谤者敛衽天子叹息
侍郎工曹学士集贤还公广州予兵五千公调
兵食佐王貔虎望公旌旗儿得父母逃逋四归
禀给茕嫠部吏封冢道无僵尸公作京尹政达
巨室子弟卧家吏史不觌察狱色词取诸怀中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及其机秘隙不容风有婴其芒齿牙为猾飞语
上闻放越待察讫无秋毫奉公如家天子休之
宠赐劳嗟议塞商胡道河六塔是非分廷诏公
阅实归报不可卒用初谋捐二百万商胡北流
致师蛮荆公议抚纳王师禦戎不交曲直奋其
武功禽兽狝之终以公策乃子顺来广府任土
荔子蔗霜馀归执政脩用岁常有凶史沆告公
包贿诏使按劾以凶即罪荆州澶滑进官吏部
为开南阳持节安抚归节请老杖藜角巾婆娑
上闻放越待察讫无秋毫奉公如家天子休之
宠赐劳嗟议塞商胡道河六塔是非分廷诏公
阅实归报不可卒用初谋捐二百万商胡北流
致师蛮荆公议抚纳王师禦戎不交曲直奋其
武功禽兽狝之终以公策乃子顺来广府任土
荔子蔗霜馀归执政脩用岁常有凶史沆告公
包贿诏使按劾以凶即罪荆州澶滑进官吏部
为开南阳持节安抚归节请老杖藜角巾婆娑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寿阳教子弄孙八公岩岩淮水绕宅风声鹤唳
燕御宾客既寿而臧可思不忘脱身风波委蜕
于堂公之宴私左右书诗温恭好贤白首不衰
庖丁之刀遇事恢恢馀地不试则有偶奇呜呼
钜鹿谁之不如同功一体多执事枢公窥其处
曾不容车印章累累天夺鬼瞰启予手足公则
无憾楚望霍丘其阴维淮作公寝宫无有坏隤
墓门有诗来者诏之在予后之人其有能子亦
有能孙聿脩其似之
燕御宾客既寿而臧可思不忘脱身风波委蜕
于堂公之宴私左右书诗温恭好贤白首不衰
庖丁之刀遇事恢恢馀地不试则有偶奇呜呼
钜鹿谁之不如同功一体多执事枢公窥其处
曾不容车印章累累天夺鬼瞰启予手足公则
无憾楚望霍丘其阴维淮作公寝宫无有坏隤
墓门有诗来者诏之在予后之人其有能子亦
有能孙聿脩其似之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全州盘石庙碑
盘石庙者在州之西乃故全州使君王侯庙也
王侯故魏城人而家开封讳世行字祖道文武
自将得知已晚用不尽其才而威惠著于清湘
者也治平初天子励精听断立考课法进退州
郡文武吏于是全久不治湖南安抚使吴中复
转运使杜植判官宋迪提点刑狱杨宁奏言路
分都监文思副使王某尝任全州都巡检侬智
高反邕管时其归师将犯桂州而北掠以獠众
盘石庙者在州之西乃故全州使君王侯庙也
王侯故魏城人而家开封讳世行字祖道文武
自将得知已晚用不尽其才而威惠著于清湘
者也治平初天子励精听断立考课法进退州
郡文武吏于是全久不治湖南安抚使吴中复
转运使杜植判官宋迪提点刑狱杨宁奏言路
分都监文思副使王某尝任全州都巡检侬智
高反邕管时其归师将犯桂州而北掠以獠众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压全境吏民皆欲空壁出走某调民城守提兵
阨灌阳亦会官军破贼民至今以为老幼不失
业王某之功愿擢守全州天子从之侯入境全
民驩呼迎道侯之为州乐易明白顺民之欲除
其所恶无动人耳目事而州以大治流逋四归
乐生兴事邑居野处皆不畏吏问其父老王候
之善政云何对曰前时公厨以十数卒为白望
渔夺于市又以十数卒为河巡胁取行商榷卖
三渡贫民或终日不得往来开内外官邸禁民
阨灌阳亦会官军破贼民至今以为老幼不失
业王某之功愿擢守全州天子从之侯入境全
民驩呼迎道侯之为州乐易明白顺民之欲除
其所恶无动人耳目事而州以大治流逋四归
乐生兴事邑居野处皆不畏吏问其父老王候
之善政云何对曰前时公厨以十数卒为白望
渔夺于市又以十数卒为河巡胁取行商榷卖
三渡贫民或终日不得往来开内外官邸禁民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无得私舍尽夺铺户盐以私牙吏岁调民之封
贵连贺取鱼苗畜之官池又采斑竹箭簳以应
使客之求吾侯以律令从事积年之弊一日蠲
除我知此而已问其士大夫对曰吾侯为邦勤
民不倦而其僚走职洁巳无瑕而其吏畏赇治
夫子庙兴民学表孝子庐兴民行治军有犯无
隐听讼立决无留侯之子献可登进士第民持
酒相庆曰吾父宜有子也及侯卒于位民罢市
相吊曰天夺吾父乎初民欲为生祠而侯不听
贵连贺取鱼苗畜之官池又采斑竹箭簳以应
使客之求吾侯以律令从事积年之弊一日蠲
除我知此而已问其士大夫对曰吾侯为邦勤
民不倦而其僚走职洁巳无瑕而其吏畏赇治
夫子庙兴民学表孝子庐兴民行治军有犯无
隐听讼立决无留侯之子献可登进士第民持
酒相庆曰吾父宜有子也及侯卒于位民罢市
相吊曰天夺吾父乎初民欲为生祠而侯不听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殁而民作庙于西盘石寺隅临官道岁十八祠
之由是而观王侯诚良吏其享民蒸尝也宜全
之士民欲刻石颂侯功德且愿荐之声歌使子
孙报事不忘久不得其所托后二十馀年献可
以材擢西作坊使知泸州乃遣吏走黔中道全
民之意噫循吏之无称久矣故乐道王侯之政
使来者有所矜式又为诗遗全民以王侯记并
刻之王侯终文思副使太原郡开国侯今以子
赠左中散大夫王侯为吏所至多可称述弗著
之由是而观王侯诚良吏其享民蒸尝也宜全
之士民欲刻石颂侯功德且愿荐之声歌使子
孙报事不忘久不得其所托后二十馀年献可
以材擢西作坊使知泸州乃遣吏走黔中道全
民之意噫循吏之无称久矣故乐道王侯之政
使来者有所矜式又为诗遗全民以王侯记并
刻之王侯终文思副使太原郡开国侯今以子
赠左中散大夫王侯为吏所至多可称述弗著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著其所以有庙于清湘者其词曰
清湘奫沄兮上盘石作侯寝庙兮宫室丹碧事
侯如生兮不以金帛丘在含山兮侯安此宅全
山之下兮松柏苍苍至于云来兮日远日忘我
民奉侯兮岁岁烝尝羔豚孔时兮鱼有鲤鲂黄
甘绿橘兮荐清酒鼓坎坎兮吹参差侯爱我民
兮乃下享之风为舟兮云为马嬉于川兮猎于
野千秋万岁兮无弃此邦为来者师兮我民受嘏
南园遁翁廖君墓志铭
清湘奫沄兮上盘石作侯寝庙兮宫室丹碧事
侯如生兮不以金帛丘在含山兮侯安此宅全
山之下兮松柏苍苍至于云来兮日远日忘我
民奉侯兮岁岁烝尝羔豚孔时兮鱼有鲤鲂黄
甘绿橘兮荐清酒鼓坎坎兮吹参差侯爱我民
兮乃下享之风为舟兮云为马嬉于川兮猎于
野千秋万岁兮无弃此邦为来者师兮我民受嘏
南园遁翁廖君墓志铭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庭坚以罪放黔中三年又避亲嫌迁置于戎州
未至而访其士大夫之贤者有告者曰王默复
之廖及成叟其人也问复之之贤曰复之学问
文章为后进师表褒善贬恶人畏爱之激浊扬
清常倾一坐乡人之为不善者必悔曰岂可使
复之闻之问成叟之贤曰事父母孝敬有古人
所难邃于经术善以所长开导人子弟以为师
保能以财发其义四方之游士以为依归窃自
喜曰虽投弃裔土而得两贤与之游可无恨至
未至而访其士大夫之贤者有告者曰王默复
之廖及成叟其人也问复之之贤曰复之学问
文章为后进师表褒善贬恶人畏爱之激浊扬
清常倾一坐乡人之为不善者必悔曰岂可使
复之闻之问成叟之贤曰事父母孝敬有古人
所难邃于经术善以所长开导人子弟以为师
保能以财发其义四方之游士以为依归窃自
喜曰虽投弃裔土而得两贤与之游可无恨至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戎州而访之则二士皆捐馆舍矣未尝不太息
也会成叟之子铎以进士王全状其先人言行
来乞铭遂叙而铭之叙曰维廖氏得姓于周至
唐乃有显者唐末有仕于犍为不能归留为蜀
人至遁翁五世矣大父君讳翰辞不受父祖田
宅以业其兄而自治生因为戎州著姓生二子
曰璆曰琮璆有文行而不得仕琮以奉议郎致
仕恩迁承议郎累赠翰至宣德郎璆有子曰及
是谓遁翁遁翁天资魁梧性重迟不儿戏长而
也会成叟之子铎以进士王全状其先人言行
来乞铭遂叙而铭之叙曰维廖氏得姓于周至
唐乃有显者唐末有仕于犍为不能归留为蜀
人至遁翁五世矣大父君讳翰辞不受父祖田
宅以业其兄而自治生因为戎州著姓生二子
曰璆曰琮璆有文行而不得仕琮以奉议郎致
仕恩迁承议郎累赠翰至宣德郎璆有子曰及
是谓遁翁遁翁天资魁梧性重迟不儿戏长而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刻意问学治春秋三传于圣人之意有所发明
不以世不尚而夺其业元祐初乃举进士至礼
部有司罢之而不愠也居父丧卒哭而哀不衰
犹有思慕之色奉其母夫人温清定省能用曲
礼使其亲安焉士有负公租将就杖者遁翁持
金至庭曰愿以此输逋钱免废一士有司义而
从之土俗病者必杀牛祭非其鬼遁翁尝病亲
党皆请从俗祷焉遁翁曰不愧于天吾病将巳
天且劓之于祷何益里中尝荐士应经明行修
不以世不尚而夺其业元祐初乃举进士至礼
部有司罢之而不愠也居父丧卒哭而哀不衰
犹有思慕之色奉其母夫人温清定省能用曲
礼使其亲安焉士有负公租将就杖者遁翁持
金至庭曰愿以此输逋钱免废一士有司义而
从之土俗病者必杀牛祭非其鬼遁翁尝病亲
党皆请从俗祷焉遁翁曰不愧于天吾病将巳
天且劓之于祷何益里中尝荐士应经明行修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诏者上下皆以为可遁翁独不可既而不果荐
识者以为然年四十遂筑南园曰吾期终于此
遁于人而全于天不亦可乎则自号南园遁翁
幽居独乐非其所好姻家邻室不觌也如是数
年年四十有五而卒复之哭之曰天夺我成叟
吾衰矣娶河内于氏生三男二女男则铎次构
次桐长女适进士李武次在室铎以元符元年
十有一月壬申葬遁翁于僰道县之锦屏山于
是母夫人年七十三除丧而哭之哀曰诸子孙
识者以为然年四十遂筑南园曰吾期终于此
遁于人而全于天不亦可乎则自号南园遁翁
幽居独乐非其所好姻家邻室不觌也如是数
年年四十有五而卒复之哭之曰天夺我成叟
吾衰矣娶河内于氏生三男二女男则铎次构
次桐长女适进士李武次在室铎以元符元年
十有一月壬申葬遁翁于僰道县之锦屏山于
是母夫人年七十三除丧而哭之哀曰诸子孙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事我岂不夙夜亡者之能养不可得巳呜呼可
谓孝子矣铭曰
呜呼遁翁遁于人乃其不逢全于天乃其不穷
初若泛也考于仁而同中若隘也考于义而通
卒而不病于孝蔼然有古人之风
泸南诗老史君墓志铭
维史氏远有世序自唐尚书吏部侍郎严从僖
宗入蜀生德言为山南东道观察支使因不能
归占籍于眉山生光庭孟氏时试大理评事知
谓孝子矣铭曰
呜呼遁翁遁于人乃其不逢全于天乃其不穷
初若泛也考于仁而同中若隘也考于义而通
卒而不病于孝蔼然有古人之风
泸南诗老史君墓志铭
维史氏远有世序自唐尚书吏部侍郎严从僖
宗入蜀生德言为山南东道观察支使因不能
归占籍于眉山生光庭孟氏时试大理评事知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应灵县应灵生著明嘉州军事推官嘉州生溥
见蜀之乱遂不出仕号江阳隐君江阳生回能
诗自号知非子知非生宗简名能知人善料事
自号天和子天和子实生诗老诗老讳扶字翊
正少则笃学能诗绍知非之业以贫干试于眉
州又干试于开封府皆见绌乃游泸州杜门读
书士大夫之子弟多委束修于门遂老于泸州
妻子或谒不足君熙然曰会当有足时自守挺
然不妄取与有挟势利而求交者虽邻不觌也
见蜀之乱遂不出仕号江阳隐君江阳生回能
诗自号知非子知非生宗简名能知人善料事
自号天和子天和子实生诗老诗老讳扶字翊
正少则笃学能诗绍知非之业以贫干试于眉
州又干试于开封府皆见绌乃游泸州杜门读
书士大夫之子弟多委束修于门遂老于泸州
妻子或谒不足君熙然曰会当有足时自守挺
然不妄取与有挟势利而求交者虽邻不觌也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其见刺史县令鞠躬如也未尝有私谒既晚莫
不及仕进闲居无一日废书尤刻意于诗登临
樽酒率尝吐佳句压其坐人故士君子推之曰
诗老云夫人杨氏生二子锐镇一女嫁进士王
庸继室杜氏生四子铸铜镐铨君卒以绍圣三
年四月某甲子享年若干葬以元符二年正月
癸亥其兆在泸川之上白 之原自天和而上
皆葬眉山而葬泸川自君始镇有文行泸川学
者宗之竭力大事而来请铭遂铭之铭曰
不及仕进闲居无一日废书尤刻意于诗登临
樽酒率尝吐佳句压其坐人故士君子推之曰
诗老云夫人杨氏生二子锐镇一女嫁进士王
庸继室杜氏生四子铸铜镐铨君卒以绍圣三
年四月某甲子享年若干葬以元符二年正月
癸亥其兆在泸川之上白 之原自天和而上
皆葬眉山而葬泸川自君始镇有文行泸川学
者宗之竭力大事而来请铭遂铭之铭曰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人皆汲汲仰掇俯拾商财计级胁肩求入君独
徐徐书耕笔锄我躬则臞我心则腴缊袍后秃
藜藿不肉哦诗满屋金革匏竹泸川洋洋枞栝
其冈勒铭诏藏尚其嗣之昌
黄龙心禅师塔铭
师讳祖心黄龙惠南禅师之嫡子见性谛当入
道稳实深入南公之室许以法器为之道地云
峰文悦发之脱略窠曰游戏三昧翠岩可真与
之住持黄龙山十有二年退居庵头二十馀年
徐徐书耕笔锄我躬则臞我心则腴缊袍后秃
藜藿不肉哦诗满屋金革匏竹泸川洋洋枞栝
其冈勒铭诏藏尚其嗣之昌
黄龙心禅师塔铭
师讳祖心黄龙惠南禅师之嫡子见性谛当入
道稳实深入南公之室许以法器为之道地云
峰文悦发之脱略窠曰游戏三昧翠岩可真与
之住持黄龙山十有二年退居庵头二十馀年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元符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夜而没葬骨石于
南公塔之东住世七十有六年坐五十有五夏
赐紫衣亲贤徐王之请也号宝觉大师驸马都
尉王诜之请也初南雄州始兴县邬氏(邹氏/一作)子为儒
生有声年十九而目盲父母许以出家忽复见
物乃往依龙山寺僧惠全全名之曰祖心云明
年与试经业师独献所业诗比试官奇之遂以
合格闻虽在僧次常勤俗学众中推其多能久
之继住受业寺不奉戒律且逢撗逆乃弃去来
南公塔之东住世七十有六年坐五十有五夏
赐紫衣亲贤徐王之请也号宝觉大师驸马都
尉王诜之请也初南雄州始兴县邬氏(邹氏/一作)子为儒
生有声年十九而目盲父母许以出家忽复见
物乃往依龙山寺僧惠全全名之曰祖心云明
年与试经业师独献所业诗比试官奇之遂以
合格闻虽在僧次常勤俗学众中推其多能久
之继住受业寺不奉戒律且逢撗逆乃弃去来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入丛林初谒云峰云峰孤硬难入见师慰诲接
纳师乃决志归依朝夕三载终不契机告悦将
去悦曰必往依黄檗南禅师师居黄檗四年虽
深信此事而不大发明又辞而上云峰会悦谢
世于是就止石霜无所参决因阅传灯至僧问
如何是多福一丛竹多福曰一茎两茎斜僧云
不会多福曰三茎四茎曲此时顿觉亲见二师
归礼黄檗方展坐具南公曰汝入吾室矣师亦
踊跃自喜即应曰大事本来如是和尚何用教
纳师乃决志归依朝夕三载终不契机告悦将
去悦曰必往依黄檗南禅师师居黄檗四年虽
深信此事而不大发明又辞而上云峰会悦谢
世于是就止石霜无所参决因阅传灯至僧问
如何是多福一丛竹多福曰一茎两茎斜僧云
不会多福曰三茎四茎曲此时顿觉亲见二师
归礼黄檗方展坐具南公曰汝入吾室矣师亦
踊跃自喜即应曰大事本来如是和尚何用教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人看话下语百计搜寻南公曰若不令汝如此
究寻到无用心处自见自了吾则埋没汝也师
从容游泳陆沈于众时往咨决云门语句南公
曰知是般事便休安用许多工夫师曰不然但
有纤介疑在不到无学如何得七纵八横天回
地转南公肯之巳而往谒翠岩翠岩贬剥诸方
诸方号为真点胸见师即云禅客从黄檗师兄
处来未见有地头者个岭南子却有地头汝能
久住吾亦不孤负汝师依止二年翠岩没后乃
究寻到无用心处自见自了吾则埋没汝也师
从容游泳陆沈于众时往咨决云门语句南公
曰知是般事便休安用许多工夫师曰不然但
有纤介疑在不到无学如何得七纵八横天回
地转南公肯之巳而往谒翠岩翠岩贬剥诸方
诸方号为真点胸见师即云禅客从黄檗师兄
处来未见有地头者个岭南子却有地头汝能
久住吾亦不孤负汝师依止二年翠岩没后乃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归黄檗南公分座令接后来及南公迁住黄龙
师往就泐潭晓月讲学盖月能以一切文字入
禅悦之味同列或指笑师下乔木入幽谷者师
闻之曰彼以有得之得护前遮后我以无学之
学朝宗百川中以小疾求医章江院转运判官
夏倚公立雅意禅宗见杨杰次公而问黄龙之
道恨未即见次公曰有心首座在章江公能自
屈不待见南也公立闻之亟至章江见师在僧堂
后持经问曰非心公耶对曰是揖坐而叹曰达
师往就泐潭晓月讲学盖月能以一切文字入
禅悦之味同列或指笑师下乔木入幽谷者师
闻之曰彼以有得之得护前遮后我以无学之
学朝宗百川中以小疾求医章江院转运判官
夏倚公立雅意禅宗见杨杰次公而问黄龙之
道恨未即见次公曰有心首座在章江公能自
屈不待见南也公立闻之亟至章江见师在僧堂
后持经问曰非心公耶对曰是揖坐而叹曰达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磨一宗将扫地矣因剧谈道妙至会万物为自
已及情与无情共一体有犬卧香案下师以压
尺击香案曰犬有情即去香案无情自住情与
无情如何得成一体公立不能荅师曰才入思
惟便成剩法何曾会物为已公立于是参叩郑
重南公入灭僧俗请师继坐道埸化俗谈真重
规叠矩四方归仰初不减南公时然师雅尚真
率不乐从事于务五求解去乃得谢事闲居而
学者益亲谢景温师直守潭州虚大沩以致师
已及情与无情共一体有犬卧香案下师以压
尺击香案曰犬有情即去香案无情自住情与
无情如何得成一体公立不能荅师曰才入思
惟便成剩法何曾会物为已公立于是参叩郑
重南公入灭僧俗请师继坐道埸化俗谈真重
规叠矩四方归仰初不减南公时然师雅尚真
率不乐从事于务五求解去乃得谢事闲居而
学者益亲谢景温师直守潭州虚大沩以致师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三辞不往又属江西转运判官彭汝砺器资起
师器资请所以不应长沙之意师曰愿见谢公
不愿领大沩也马祖百丈以前无住持事道义
相求于空闲寂寞之滨而已其后虽有住持王
臣尊礼谓之人天师今则不然挂名官府如有
户籍之民直遣五百追呼之耳此岂可复为也
器资以此言反命师直由是致书愿得一见不
敢以住持相屈师遂至长沙盖于四方公卿意
合则千里应之不合则数舍亦不往其于接纳
师器资请所以不应长沙之意师曰愿见谢公
不愿领大沩也马祖百丈以前无住持事道义
相求于空闲寂寞之滨而已其后虽有住持王
臣尊礼谓之人天师今则不然挂名官府如有
户籍之民直遣五百追呼之耳此岂可复为也
器资以此言反命师直由是致书愿得一见不
敢以住持相屈师遂至长沙盖于四方公卿意
合则千里应之不合则数舍亦不往其于接纳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洁已以进无不摄受容有匪人不保其往至于
本色道人参承咨决炉 钳椎厥功妙密故其
所得法子冠映四海虽博通内外而指人甚要
虽直以见性为宗而随方启迪故摭内外书之
要指徵诘开示使人因所服习克已自观悟则
同归归则无教诸方訾师不当以外书糅佛说
师曰若不见性则祖佛密语尽成外书若见性
则魔说狐禅皆为密语南公道貌德威极难亲
附虽老于丛林者见之汗下师之造前意甚闲
本色道人参承咨决炉 钳椎厥功妙密故其
所得法子冠映四海虽博通内外而指人甚要
虽直以见性为宗而随方启迪故摭内外书之
要指徵诘开示使人因所服习克已自观悟则
同归归则无教诸方訾师不当以外书糅佛说
师曰若不见性则祖佛密语尽成外书若见性
则魔说狐禅皆为密语南公道貌德威极难亲
附虽老于丛林者见之汗下师之造前意甚闲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暇终日笑语师资相忘四十年间士大夫闻其
风而开发者甚众惟其善巧无方普慈不简人
未见之或生慢疑谤承颜接辞无不伏膺庭坚
夙承记莂(承夙记/一作尝)堪任大法道眼未圆而来瞻窣堵实
深安仰之叹乃勒坚珉敬颂遗美其详则见于
师之嫡子惟清禅师所撰行状铭曰
鹿野孤园众千二百空寂而住时至乞食法王
启运三界为家皆是吾子实无等差宴坐经行
无资生物病而须乳侍者行乞泐潭百丈住成
风而开发者甚众惟其善巧无方普慈不简人
未见之或生慢疑谤承颜接辞无不伏膺庭坚
夙承记莂(承夙记/一作尝)堪任大法道眼未圆而来瞻窣堵实
深安仰之叹乃勒坚珉敬颂遗美其详则见于
师之嫡子惟清禅师所撰行状铭曰
鹿野孤园众千二百空寂而住时至乞食法王
启运三界为家皆是吾子实无等差宴坐经行
无资生物病而须乳侍者行乞泐潭百丈住成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法席国不入禅禅不入国末法住持以食为宗
王官作牧驱羊西东师尝一出岁行十二钟鱼
轰轰如垢不靧脱梏以往娑婆林丘龙蛇混居
雷藏电收抱道在旁不谁不汝及其震惊万物
时雨师之于道日行大空誉日之明劳而少功
福昌信禅师塔铭
禅师名知信出于福州闽县萧氏萧氏以捕鱼
为生师幼则根慧触事疏通无忧恚疑惧抚会
而言或非里中语随父兄在江滨辄从网中弃
王官作牧驱羊西东师尝一出岁行十二钟鱼
轰轰如垢不靧脱梏以往娑婆林丘龙蛇混居
雷藏电收抱道在旁不谁不汝及其震惊万物
时雨师之于道日行大空誉日之明劳而少功
福昌信禅师塔铭
禅师名知信出于福州闽县萧氏萧氏以捕鱼
为生师幼则根慧触事疏通无忧恚疑惧抚会
而言或非里中语随父兄在江滨辄从网中弃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所得鱼久之父兄为易业年十三乞身于亲去
家为释子奉持头陀甚苦山行夜逢虎师祝之
曰使我得披如来衣作世间眼者当不害我虎
因背去年二十有六乃诵经应格得僧服平居
与众劳侣共一手作众作少休师则问道常有
大禅老记师当为法幢盖所游非一师最后入
夹山遵之室遵云门偃之曾孙含光匿迹如愚
似鄙惟丛林中行甚深智者可知耳师之入室
不陟阶渐如石投水如箭锋相直如印印泥其
家为释子奉持头陀甚苦山行夜逢虎师祝之
曰使我得披如来衣作世间眼者当不害我虎
因背去年二十有六乃诵经应格得僧服平居
与众劳侣共一手作众作少休师则问道常有
大禅老记师当为法幢盖所游非一师最后入
夹山遵之室遵云门偃之曾孙含光匿迹如愚
似鄙惟丛林中行甚深智者可知耳师之入室
不陟阶渐如石投水如箭锋相直如印印泥其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深禅妙句自有录余尝书其后云维福昌信老
峭立万仞壁于夹山影中印全提般若者也师
之接人不为惊涛险崖閞锁闭距然非相应者
终不得其门而入今其书具在可考而知也在
夹山任直岁典座馀十年蓺杉松满山水陆不
耕者皆为田住福昌寺二十一年其初草衣木
食寝饭破屋数间于今广厦不知寒暑斋供数
百人师随事庄严不懈如一日或劝师安用苦
色身以徇事缘宴居养道可矣师曰一切圣贤
峭立万仞壁于夹山影中印全提般若者也师
之接人不为惊涛险崖閞锁闭距然非相应者
终不得其门而入今其书具在可考而知也在
夹山任直岁典座馀十年蓺杉松满山水陆不
耕者皆为田住福昌寺二十一年其初草衣木
食寝饭破屋数间于今广厦不知寒暑斋供数
百人师随事庄严不懈如一日或劝师安用苦
色身以徇事缘宴居养道可矣师曰一切圣贤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出生入死成就无边众生行愿不满不名满足
菩提师之密行不愧斯言云元祐三年闰十二
月已酉不升堂庚戍汤浴更衣辛亥卧疾问曰
蚤晚曰正午矣起坐而逝阅世五十九夏坐三
十三以其月庚申道俗门人数百葬师于福昌
善禅师塔之左江陵居士刘瓘以状来请曰禅
师道眼清净戒地坚密愿得石文以告来者则
为铭曰
巍巍堂堂首出万物泯泯默默与众作息谁其
菩提师之密行不愧斯言云元祐三年闰十二
月已酉不升堂庚戍汤浴更衣辛亥卧疾问曰
蚤晚曰正午矣起坐而逝阅世五十九夏坐三
十三以其月庚申道俗门人数百葬师于福昌
善禅师塔之左江陵居士刘瓘以状来请曰禅
师道眼清净戒地坚密愿得石文以告来者则
为铭曰
巍巍堂堂首出万物泯泯默默与众作息谁其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信之我有密迹具此眼者百世同辙称性之印
印空成文林泉市廛有子有孙大行所薰骨亦
不朽出见世间千万年后
圜明大师塔铭
大师号无演出于天彭张氏幼童英烈不甘处
俗年十五弃家事承天院宝梵大师昭符符记
之曰此子它日法中龙象也年二十以诵经落
发受首楞严经于继舒舒没卒业于惟凤文昭
受圆觉经肇论于省身受华严法界观起信论
印空成文林泉市廛有子有孙大行所薰骨亦
不朽出见世间千万年后
圜明大师塔铭
大师号无演出于天彭张氏幼童英烈不甘处
俗年十五弃家事承天院宝梵大师昭符符记
之曰此子它日法中龙象也年二十以诵经落
发受首楞严经于继舒舒没卒业于惟凤文昭
受圆觉经肇论于省身受华严法界观起信论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于晓颜受唯识百法论于延庆凡此诸师皆声
名籍籍师必妙得其家风然后巳又从诸儒讲
学于书无所不观于文无所不能至于曲蓺学
则无所不妙解清献赵公始请师登法席师于
楞严了义指掌极谈席下道俗如饮醇酒无不
心醉如肉贯串处处同其义味盖于此一经心
融形释出入内外篇籍风行电击无不如意又
尝问道于禅师惟迪惟胜师默然心许曰此自
在吾术内矣又作大悲观世音化相宇以崇阁
名籍籍师必妙得其家风然后巳又从诸儒讲
学于书无所不观于文无所不能至于曲蓺学
则无所不妙解清献赵公始请师登法席师于
楞严了义指掌极谈席下道俗如饮醇酒无不
心醉如肉贯串处处同其义味盖于此一经心
融形释出入内外篇籍风行电击无不如意又
尝问道于禅师惟迪惟胜师默然心许曰此自
在吾术内矣又作大悲观世音化相宇以崇阁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极天下之竘工珍材二十馀年乃成人以为庄
严之冠不知师之游戏也中年喜葛洪内篇延
异人谲士将以丹石伏物皆为黄金或取其金
而畔去师不悔不怒它日遇之礼之如初此可
以观其德性也宝梵既没二亲又耄期去世乃
谋南游曰吾闻南方大士有若祖心有若克文
有若善本皆命世亚圣大人也不可不行观道
焉元符三年五月道出戎州始识之卓乎伟哉
其非凡器也是岁四月甲辰渝州觉林禅院不
严之冠不知师之游戏也中年喜葛洪内篇延
异人谲士将以丹石伏物皆为黄金或取其金
而畔去师不悔不怒它日遇之礼之如初此可
以观其德性也宝梵既没二亲又耄期去世乃
谋南游曰吾闻南方大士有若祖心有若克文
有若善本皆命世亚圣大人也不可不行观道
焉元符三年五月道出戎州始识之卓乎伟哉
其非凡器也是岁四月甲辰渝州觉林禅院不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疾而去化僧腊五十有七其法子曰圜曰雨曰
观曰灯曰印曰夲曰顗以其年十月丙午奉师
遗骨藏于宝梵师塔之西而来乞铭铭曰
蜕蝉于东归骨于西皆我法界不憾不疑诸子
矫矫不尚有造其能似之
法安大师塔铭
禅师号法安出于临川许氏幼谢父母师事承
天长老慕闲年二十诵经通授僧服则无守家
传钵之心求师问道不见山川寒暑初依止雪
观曰灯曰印曰夲曰顗以其年十月丙午奉师
遗骨藏于宝梵师塔之西而来乞铭铭曰
蜕蝉于东归骨于西皆我法界不憾不疑诸子
矫矫不尚有造其能似之
法安大师塔铭
禅师号法安出于临川许氏幼谢父母师事承
天长老慕闲年二十诵经通授僧服则无守家
传钵之心求师问道不见山川寒暑初依止雪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窦重显显没则依天衣义怀虽蒙天衣印可犹
栖法席数年同参皆推上之法云禅师法秀尤
与之友善以经论入微为同业参玄入不二为
同门故也辞天衣又探赜钩深靡不经历年三
十有七归在临川初受请住黄山之如意院破
屋坏垣无以风雨师住十年大厦崇成僧至如
归乃谢去下江汉杭二浙上天台四明溯淮汶
而还所至接物利生未尝失言亦未尝失人白
首怀道萧然无侣倚杖于南昌又受请住武宁
栖法席数年同参皆推上之法云禅师法秀尤
与之友善以经论入微为同业参玄入不二为
同门故也辞天衣又探赜钩深靡不经历年三
十有七归在临川初受请住黄山之如意院破
屋坏垣无以风雨师住十年大厦崇成僧至如
归乃谢去下江汉杭二浙上天台四明溯淮汶
而还所至接物利生未尝失言亦未尝失人白
首怀道萧然无侣倚杖于南昌又受请住武宁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之延恩寺延恩父子传器贫不能守之初以为
十方始至草屋数楹败床不箦师处之超然县
尹裴士章欲糺合豪右为师一新之师曰檀法
夲以度人今不发心而强之是名作业不名佛
事裴以师苦口因上不为师亦住十年凡安众
之地冬燠而夏凉钟鱼而粥钟鱼而饭来者息
焉以元丰甲子岁七月命弟子取方丈文书勿
复料简商略为聚如共住僧数人与其一则示
微疾其八月辛未终于寝室阅世六十有一年
十方始至草屋数楹败床不箦师处之超然县
尹裴士章欲糺合豪右为师一新之师曰檀法
夲以度人今不发心而强之是名作业不名佛
事裴以师苦口因上不为师亦住十年凡安众
之地冬燠而夏凉钟鱼而粥钟鱼而饭来者息
焉以元丰甲子岁七月命弟子取方丈文书勿
复料简商略为聚如共住僧数人与其一则示
微疾其八月辛未终于寝室阅世六十有一年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坐四十有一夏弟子普观营塔于后山距寺百
步师平生常教劝人万事随缘是安乐法师之
居延恩人视之不堪其忧于是法云秀常有众
千数百说法如云雨所居世界庄严其威光可
以为兄弟接羽翼而天飞也以书招师云云师
发书一笑而巳予旧闻禅师为有道而陆沈者
每叹息其无传晚得友道人惟清清之言曰我
初发心实在延恩安公告戒策励如父母师友
中心以谓凡住山者法如是尔及游诸方罕遇
步师平生常教劝人万事随缘是安乐法师之
居延恩人视之不堪其忧于是法云秀常有众
千数百说法如云雨所居世界庄严其威光可
以为兄弟接羽翼而天飞也以书招师云云师
发书一笑而巳予旧闻禅师为有道而陆沈者
每叹息其无传晚得友道人惟清清之言曰我
初发心实在延恩安公告戒策励如父母师友
中心以谓凡住山者法如是尔及游诸方罕遇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如安公者以是提耳之诲不忘于心若安公名
称利养实不能与天下衲师争衡然此自不满
安公之一笑公可作石置安公道场使来者知
住山规矩当如是于是追迹行李揔其化缘起
灭如此而系之以词词曰
三际十方心田一契威音以来诸佛所印其中
种子皆夲来法东西相付唯證乃知證得祖契
如是而住为万物主是故无诤若有造作无印
之契妄认界畔如空如海维此契心有无根树
称利养实不能与天下衲师争衡然此自不满
安公之一笑公可作石置安公道场使来者知
住山规矩当如是于是追迹行李揔其化缘起
灭如此而系之以词词曰
三际十方心田一契威音以来诸佛所印其中
种子皆夲来法东西相付唯證乃知證得祖契
如是而住为万物主是故无诤若有造作无印
之契妄认界畔如空如海维此契心有无根树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问其所在则伏冒佃由初不知自夲自根怀藏
伪契算其丘角一九非九谓传密记目盲为幻
医穷子眼披如来衣作大妄语见地不直与万
物讼见境峥嵘故多诤论土牛耕石终不得稻
堂堂安公是大田主绝学无为终日修行出入
生死无作无造法住法位无有争地布慈悲云
雨一味法飞蝗蔽天赤旱千里而我境界万物
有年凿井耕田不荷帝力安公法尔一切亦尔
安公道场来者敬礼
伪契算其丘角一九非九谓传密记目盲为幻
医穷子眼披如来衣作大妄语见地不直与万
物讼见境峥嵘故多诤论土牛耕石终不得稻
堂堂安公是大田主绝学无为终日修行出入
生死无作无造法住法位无有争地布慈悲云
雨一味法飞蝗蔽天赤旱千里而我境界万物
有年凿井耕田不荷帝力安公法尔一切亦尔
安公道场来者敬礼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智悟大师塔铭
圣寿禅院僧明教大师慧表宝月大师慧云状
其师怀谨行业始终求乞铭予闻谨游王公戚
里四十年委金帛如山未尝留一钱褚中度门
人百八十有二礼其勤旧而教养其罢不能内
外无间言其趣操类贤士大夫是宜铭故叙而
铭之谨贾姓开封民家母刘氏方娠梦幡干出
青囊中占曰干出于囊万夫之望儿不为家人
子去家而有光及谨生而骨相与闾里儿异九
圣寿禅院僧明教大师慧表宝月大师慧云状
其师怀谨行业始终求乞铭予闻谨游王公戚
里四十年委金帛如山未尝留一钱褚中度门
人百八十有二礼其勤旧而教养其罢不能内
外无间言其趣操类贤士大夫是宜铭故叙而
铭之谨贾姓开封民家母刘氏方娠梦幡干出
青囊中占曰干出于囊万夫之望儿不为家人
子去家而有光及谨生而骨相与闾里儿异九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岁依普明道者归恭出家经梵禅律无所不学
落发而左右普明于缘事尽心力不爱一毫普
明没即以谨知院事谨于经行辄作佛事皆赫
赫成就治平中普明所作僧伽浮图坏谨力新
之至于躬土木之功未尝过人之门闻者倾施
其半县官任之阅二岁而崇成缭以周廊复屋
十倍其初费万万计于是 诏废印经院以经
板十六万卑谨刻印赐之兄谨赐服号名及它
锡予皆以行业闻不录录因人也僧夏五十有
落发而左右普明于缘事尽心力不爱一毫普
明没即以谨知院事谨于经行辄作佛事皆赫
赫成就治平中普明所作僧伽浮图坏谨力新
之至于躬土木之功未尝过人之门闻者倾施
其半县官任之阅二岁而崇成缭以周廊复屋
十倍其初费万万计于是 诏废印经院以经
板十六万卑谨刻印赐之兄谨赐服号名及它
锡予皆以行业闻不录录因人也僧夏五十有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九住持二十有八年如出一日生以大中祥符
辛亥九月丁酉没以元丰乙丑十月戊寅而葬
以其十一月庚申其浮图在祥符县樊村之崇
台云表有谋略处烦而知务云佐谨夙有力谨
没众皆推院事莫敢承曰非表则云而表与云
又孙辟相先以是益知谨之贤铭曰
维智悟祥于天为法器不家传谢斯文以游方
维德机与事会劳而不伐丘山其成之下仞其
有稛载而归之以躬为律杖履其信之孔欣孔
辛亥九月丁酉没以元丰乙丑十月戊寅而葬
以其十一月庚申其浮图在祥符县樊村之崇
台云表有谋略处烦而知务云佐谨夙有力谨
没众皆推院事莫敢承曰非表则云而表与云
又孙辟相先以是益知谨之贤铭曰
维智悟祥于天为法器不家传谢斯文以游方
维德机与事会劳而不伐丘山其成之下仞其
有稛载而归之以躬为律杖履其信之孔欣孔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时乖寡者顺之以彼易此士夫或吝之有似有
续我铭以洵之
非熊墓铭
非熊豫章黄氏仲熊其名非熊其字也先大夫
之幼子以至和岁乙未月乙酉日丙申时辛卯
生于临菑先大夫以岁月日时参伍以历家为
吉祥以为门户所寄儿时黟黑腯肥甚可念先
大夫捐馆舍于康州非熊方四岁为其幼孤太
夫人不忍以严治之故非熊知学最晚然性资
续我铭以洵之
非熊墓铭
非熊豫章黄氏仲熊其名非熊其字也先大夫
之幼子以至和岁乙未月乙酉日丙申时辛卯
生于临菑先大夫以岁月日时参伍以历家为
吉祥以为门户所寄儿时黟黑腯肥甚可念先
大夫捐馆舍于康州非熊方四岁为其幼孤太
夫人不忍以严治之故非熊知学最晚然性资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豪举落笔成文不肯为人下于儒生艺事无所
不学虽不造微要皆略能也家贫嫁四女弟以
故兄弟例婚晚伯氏元明卖大父时田为非熊
取舒城赵氏婚礼成而非熊不说竟弃去由是
颇浮沉于酒中亦自恃其命曰我生日在申辰
在卯岁庚午天地合我终富贵得意婚大家于
是自强屏酒不游刻甚琢磨欲以怪奇钩致禄
仕久之宗室汝州防禦使仲爰闻其家世欲以
女予之而非熊不幸病死矣得年三十有六有
不学虽不造微要皆略能也家贫嫁四女弟以
故兄弟例婚晚伯氏元明卖大父时田为非熊
取舒城赵氏婚礼成而非熊不说竟弃去由是
颇浮沉于酒中亦自恃其命曰我生日在申辰
在卯岁庚午天地合我终富贵得意婚大家于
是自强屏酒不游刻甚琢磨欲以怪奇钩致禄
仕久之宗室汝州防禦使仲爰闻其家世欲以
女予之而非熊不幸病死矣得年三十有六有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衔不祛此日者误之也呜呼非熊欲仕而不耦
难婚而无后孤先大夫之心予兄弟执其咎无
所归怨维其不寿
叔父和叔墓碣
黄氏自婺州来者讳瞻以策干江南李氏不用
用为著作佐郎知分宁县分宁吴楚地大牙相
入处也著作为县使两地民不得相侵陵水旱
相移食故湖南马氏亦授以兵马副使将楚兵
者二十年其后吴楚政益衰著作乃去官游湖
难婚而无后孤先大夫之心予兄弟执其咎无
所归怨维其不寿
叔父和叔墓碣
黄氏自婺州来者讳瞻以策干江南李氏不用
用为著作佐郎知分宁县分宁吴楚地大牙相
入处也著作为县使两地民不得相侵陵水旱
相移食故湖南马氏亦授以兵马副使将楚兵
者二十年其后吴楚政益衰著作乃去官游湖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湘间久之念山川重深可以辟世无若分宁者
遂将家居焉而葬于白上著作生元吉豪杰士
也买田聚书长雄一县始宅于脩溪之上而葬
于马鞍山马鞍君生中理赠光禄卿光禄始筑
书馆于樱桃洞芝台两馆游士来学者常数十
百人故诸子多以学问文章知名黄氏于斯为
盛而葬于双井光禄生茂宗字昌裔昌裔高材
笃行为书馆游士之师子弟文学渊源皆出于
昌裔祥符中国学试进士以木铎赋有司以王
遂将家居焉而葬于白上著作生元吉豪杰士
也买田聚书长雄一县始宅于脩溪之上而葬
于马鞍山马鞍君生中理赠光禄卿光禄始筑
书馆于樱桃洞芝台两馆游士来学者常数十
百人故诸子多以学问文章知名黄氏于斯为
盛而葬于双井光禄生茂宗字昌裔昌裔高材
笃行为书馆游士之师子弟文学渊源皆出于
昌裔祥符中国学试进士以木铎赋有司以王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交为第一而黜昌裔昌裔抱屈归次尉氏遇翰
林学士胥公偃见昌裔赋大惊与俱还以昌裔
赋示考试官曰使举子能为此赋何以处之皆
曰王交不得为第一矣胥则以实告诸公相顾
绝叹考校时实不见因怀赋上殿有诏特收试
及试礼部参知政事赵公安仁翰林学士刘公
筠擢昌裔在十人中授崇信军节度判官巳而
流落不耦卒馀杭而葬于云岩潭上崇信生育
是为和叔和叔为儿童时(童儿/一作)伯氏长善将诸儿出
林学士胥公偃见昌裔赋大惊与俱还以昌裔
赋示考试官曰使举子能为此赋何以处之皆
曰王交不得为第一矣胥则以实告诸公相顾
绝叹考校时实不见因怀赋上殿有诏特收试
及试礼部参知政事赵公安仁翰林学士刘公
筠擢昌裔在十人中授崇信军节度判官巳而
流落不耦卒馀杭而葬于云岩潭上崇信生育
是为和叔和叔为儿童时(童儿/一作)伯氏长善将诸儿出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敖天骤雨长善问诸儿日在而雨落翁与媪相
扑此何等语和叔率尔对曰阴阳不谐耳长善
大喜因命策和叔马先诸儿和叔博记览为文
辞立成性真率论事无所回避称奖子弟文行
如出于已尝试于有司不利因不复出力田治
生守先人之业独至今其平居田间亦未尝废
书虽不光显能世家矣享年五十有一有文集
若干卷娶游氏子男四人曰公麟曰公虞曰公
骥皆为进士曰仲愈早卒女二人适建昌录事
扑此何等语和叔率尔对曰阴阳不谐耳长善
大喜因命策和叔马先诸儿和叔博记览为文
辞立成性真率论事无所回避称奖子弟文行
如出于已尝试于有司不利因不复出力田治
生守先人之业独至今其平居田间亦未尝废
书虽不光显能世家矣享年五十有一有文集
若干卷娶游氏子男四人曰公麟曰公虞曰公
骥皆为进士曰仲愈早卒女二人适建昌录事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参军余宏进士夏鬲和叔卒于熙宁二年八月
而葬以其十二月兆于脩口之原元祐八年十
二月诸子乃克砻石碣于墓上庭坚实泣叙始
终而为碣系之以诗诗曰
家有藏书使人多闻先人之泽束手不温呜呼
和叔白首方册泉涌于笔不疚于吃万金之产
一子倾之前无以局之后无以承之呜呼和叔
司田以迹我耜我穑以燕孙息脩水奫沄源若
瓮口达于江汉不闭其久呜呼和叔松槚在亹
而葬以其十二月兆于脩口之原元祐八年十
二月诸子乃克砻石碣于墓上庭坚实泣叙始
终而为碣系之以诗诗曰
家有藏书使人多闻先人之泽束手不温呜呼
和叔白首方册泉涌于笔不疚于吃万金之产
一子倾之前无以局之后无以承之呜呼和叔
司田以迹我耜我穑以燕孙息脩水奫沄源若
瓮口达于江汉不闭其久呜呼和叔松槚在亹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泽尔本根茂于子孙
蒲仲舆墓碣
府君讳远犹字仲舆本河中宝鼎人在唐为仕
家从僖宗幸蜀而失其官遂为成都民故曾大
父勋大父裕父亮皆老于田府君少而能赋与
女弟幼芝俱有声于剑南幼芝嫁成都张俞学
问文章与其夫抗行而府君亦登庆历六年进
士第中州士大夫闻蒲君与女弟并时有文以
比前世班固马融翁然称慕之府君词赋甚严
蒲仲舆墓碣
府君讳远犹字仲舆本河中宝鼎人在唐为仕
家从僖宗幸蜀而失其官遂为成都民故曾大
父勋大父裕父亮皆老于田府君少而能赋与
女弟幼芝俱有声于剑南幼芝嫁成都张俞学
问文章与其夫抗行而府君亦登庆历六年进
士第中州士大夫闻蒲君与女弟并时有文以
比前世班固马融翁然称慕之府君词赋甚严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学诗易太玄皆从蜀之大儒讲授有师法命奇
不耦为绵竹尉移集州梓州司理继丁内艰皆
不行服除久之不出益自刻苦于文学不以不
逢故怼而沉浮田里间也父老期以远大后数
年乃劝之就调河南尉荐为临晋令移闽清令
病缓不能拜移疾去而沉舟于长风沙几死旅
次齐安蕲春盖二十馀年有田不能百石遂以
耋老亦可以知其寡求而易足也有文十帙藏
于家生于大中祥符之辛亥岁没以元祐之壬
不耦为绵竹尉移集州梓州司理继丁内艰皆
不行服除久之不出益自刻苦于文学不以不
逢故怼而沉浮田里间也父老期以远大后数
年乃劝之就调河南尉荐为临晋令移闽清令
病缓不能拜移疾去而沉舟于长风沙几死旅
次齐安蕲春盖二十馀年有田不能百石遂以
耋老亦可以知其寡求而易足也有文十帙藏
于家生于大中祥符之辛亥岁没以元祐之壬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申年夫人张氏尚书驾部郎中和之之女前府
君三年卒葬蕲春南之渎山下二男曰穆曰稷
二女嫁眉山陈纲河南王蒙亨前一岁自为石
志曰人谓我不逢我岂不自知生不病寒饿年
踰八十亦乾坤中一幸民矣死则以兹石埋我
穆等既奉治命以明年正月二十八日举府君
之柩合于张夫人之丘又乞文于其友黄庭坚
碣于墓次俾来世勿剪其松柏焉
宋粹父墓碣
君三年卒葬蕲春南之渎山下二男曰穆曰稷
二女嫁眉山陈纲河南王蒙亨前一岁自为石
志曰人谓我不逢我岂不自知生不病寒饿年
踰八十亦乾坤中一幸民矣死则以兹石埋我
穆等既奉治命以明年正月二十八日举府君
之柩合于张夫人之丘又乞文于其友黄庭坚
碣于墓次俾来世勿剪其松柏焉
宋粹父墓碣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宋粹父殁后二十有四年其子泽乃克葬于叶
吾友陈祐纯益实为之铭泽与其党谋曰先人
中明而表晦既得陈先生铭诸幽又得吾舅氏
文碣于墓其可以无悔乃来乞文谨按宋氏管
城人有讳白者为翰林学士承旨吏部尚书赠
太尉谥文安公者君之曾大父也以文章显于
时其后儒学稍衰至君天资朴茂蚤失皇考虞
部君居丧治葬故有成人之风人曰文安其有
后乎安贫养母不治生业笃于诗书或颠倒冠
吾友陈祐纯益实为之铭泽与其党谋曰先人
中明而表晦既得陈先生铭诸幽又得吾舅氏
文碣于墓其可以无悔乃来乞文谨按宋氏管
城人有讳白者为翰林学士承旨吏部尚书赠
太尉谥文安公者君之曾大父也以文章显于
时其后儒学稍衰至君天资朴茂蚤失皇考虞
部君居丧治葬故有成人之风人曰文安其有
后乎安贫养母不治生业笃于诗书或颠倒冠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裳而性淡然于流俗而追古人与之游或见笑
于闾巷而长者称之伯父光禄君欲仕以官君
不受而推其兄琬巳而举郑州进士第一享年
三十一不及仕而卒夫人管城张氏生一男子
泽也张夫人与余皆户部尚书李公择之甥故
泽谓余舅也余少与龙城王达夫该海昏洪德
父民师李安诗摅及粹父游皆外兄弟也其人
皆有操行蓺文于子有切磋之益今皆弃余而死矣
而余白首落蛮夷中衰弃不复能文喜泽之能持门
于闾巷而长者称之伯父光禄君欲仕以官君
不受而推其兄琬巳而举郑州进士第一享年
三十一不及仕而卒夫人管城张氏生一男子
泽也张夫人与余皆户部尚书李公择之甥故
泽谓余舅也余少与龙城王达夫该海昏洪德
父民师李安诗摅及粹父游皆外兄弟也其人
皆有操行蓺文于子有切磋之益今皆弃余而死矣
而余白首落蛮夷中衰弃不复能文喜泽之能持门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户为宋氏故与碣文君讳斑粹父字也其文曰
猗嗟宋子柔而不废重而不忮不规其细不瘝
其义惟其闲闲是其桓桓闲闲可及也犹有嗅
焉桓桓不可及也子不疚焉
徐长孺墓碣
徐长孺姑苏孝友文学之士也幼少刻苦读书
多见博闻不肯下首作当时进士语故数不利
于有司乃刻意作诗得张籍句法娶江南高士
刘涣凝之之女亦有贤行熙宁初与夫人归宁
猗嗟宋子柔而不废重而不忮不规其细不瘝
其义惟其闲闲是其桓桓闲闲可及也犹有嗅
焉桓桓不可及也子不疚焉
徐长孺墓碣
徐长孺姑苏孝友文学之士也幼少刻苦读书
多见博闻不肯下首作当时进士语故数不利
于有司乃刻意作诗得张籍句法娶江南高士
刘涣凝之之女亦有贤行熙宁初与夫人归宁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于南康不幸病卒于妇氏年四十矣有儿曰武
才数岁刘夫人念儿幼未可归乃旅殡于南康
之僧舍后十五年武始能扶其柩归于六合是
时君母彭城太君刘氏春秋高莫敢议窀穸事
崇宁二年彭城既合葬于金紫之茔刘夫人及
武乃亦葬君其县之马鞍山君讳彦伯长孺字
也父讳执中尚书屯田郎中以季子户部侍郎
彦孚赠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初室龙图阁直学
士郑公向之女继室尚书职方郎中刘公立言
才数岁刘夫人念儿幼未可归乃旅殡于南康
之僧舍后十五年武始能扶其柩归于六合是
时君母彭城太君刘氏春秋高莫敢议窀穸事
崇宁二年彭城既合葬于金紫之茔刘夫人及
武乃亦葬君其县之马鞍山君讳彦伯长孺字
也父讳执中尚书屯田郎中以季子户部侍郎
彦孚赠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初室龙图阁直学
士郑公向之女继室尚书职方郎中刘公立言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之女长孺郑出也户部刘出也使武能立长孺
门户以葬祭者皆户部之志也于是武以户部
任为永州司法参军武有二子曰望曰说孩童
而机敏刘夫人耆老康强乃谋曰汝先人不可
以不铭故使来乞铭而碣诸墓则叙而铭之谨
按徐氏初非姑苏人唐末避乱去彭门而家于
扬州之六合者既数世矣而金紫迁姑苏虽田
宅在姑苏犹反葬于六合云铭曰
生故之艰不可忍言无禄无年有衔下泉其子
门户以葬祭者皆户部之志也于是武以户部
任为永州司法参军武有二子曰望曰说孩童
而机敏刘夫人耆老康强乃谋曰汝先人不可
以不铭故使来乞铭而碣诸墓则叙而铭之谨
按徐氏初非姑苏人唐末避乱去彭门而家于
扬州之六合者既数世矣而金紫迁姑苏虽田
宅在姑苏犹反葬于六合云铭曰
生故之艰不可忍言无禄无年有衔下泉其子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其孙尚迪有造刻诗墓门俾来有考
章明扬墓碣
章君庭字明扬分宁县之石䩤人石䩤与余所
居双井阻一溪余在双井明扬略无三日不来
来则嘂嘑剧饮夜醉驱马涉溪而归未尝见其
有忧色也余家有急难明扬未尝不竭蹶而趋
事且笑且饮而事皆办乡有斗者明扬必扬臂
于其间排难解纷使皆意满谢不直而去余尝
与乡长者评其人似长安大侠高阳酒徒顾天
章明扬墓碣
章君庭字明扬分宁县之石䩤人石䩤与余所
居双井阻一溪余在双井明扬略无三日不来
来则嘂嘑剧饮夜醉驱马涉溪而归未尝见其
有忧色也余家有急难明扬未尝不竭蹶而趋
事且笑且饮而事皆办乡有斗者明扬必扬臂
于其间排难解纷使皆意满谢不直而去余尝
与乡长者评其人似长安大侠高阳酒徒顾天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下安平诙诡谲怪之士虚老田野亦无足怪也
元符之元夏六月明扬之子如埙以书走戎州
来告明扬死矣且曰将死谓如埙以余之死累
黄鲁直余为之出涕而为文碣其墓其文曰
鄙夫苦反平地蹇嵼明扬坦坦鄙夫嗟咨戚老
羞卑明扬熙熙鄙夫乾没刮利次骨明扬安拙
鄙夫在堂校短量长明扬一觞醉不愦乱简不
废弛稽古不售教子雪耻四十盖棺人谓之短
吾谓之长彼嚣耋老人谓之寿吾谓之殇夫人
元符之元夏六月明扬之子如埙以书走戎州
来告明扬死矣且曰将死谓如埙以余之死累
黄鲁直余为之出涕而为文碣其墓其文曰
鄙夫苦反平地蹇嵼明扬坦坦鄙夫嗟咨戚老
羞卑明扬熙熙鄙夫乾没刮利次骨明扬安拙
鄙夫在堂校短量长明扬一觞醉不愦乱简不
废弛稽古不售教子雪耻四十盖棺人谓之短
吾谓之长彼嚣耋老人谓之寿吾谓之殇夫人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某氏羞其蘋藻如埙如篪尚克有造石䩤之峨
松竹造天卜宫其洄何千万年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四
松竹造天卜宫其洄何千万年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